从对中将曹里怀的评价看林彪的“小聪明” - 温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43:34
《吴法宪回忆录》中有这么一段:“我(吴法宪)到了林彪的住处,林彪见面对我说:‘毛主席谈到了庐山的问题。我说,我选吴法宪当空军司令,是因为吴法宪是刘亚楼的徒弟,吴法宪的作风是向刘亚楼学的。和刘亚楼一样,拼命干,所以我选他当空军司令。毛主席向我问起曹里怀,我说,曹里怀这个人我了解,从延安到东北我都了解他,工作稀稀拉拉,没有干劲,办事不认真。我认为空军的工作刘亚楼、吴法宪、王秉璋他们是搞得不错的,所以我把空军立作标兵。’ ”内中提到了曹里怀。 曹里怀,何许人?不妨先来审视一下他的简历。 湖南省资兴县人。一九二八年参加湘南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三十二团营技术书记,第二纵队连党代表,红四军军部参谋,红三军第七师作战科科长、代师长,少共国际师师长,红五军团参谋长,红四方面军一局局长,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教员、上级指挥科科长,红军大学第四、第六队队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参谋处副处长、处长、参谋长,冀鲁豫军区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长春卫戍区司令员,吉林军区司令员,吉黑纵队司令员,独立第三师师长,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一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军长,湘西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空军司令员,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军训部部长,空军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老曹说起来是毛泽东的爱将,少共国际师的几位师长、政委像曹里怀、肖华、彭绍辉等都曾经深受毛泽东的宠爱。 曹里怀不但在军事上很有一套,就是政治上也比较坚定的紧跟毛泽东。延安整风期间,曹里怀大力颂扬毛泽东,得到了毛泽东进一步的青睐。 1942年7月13日的《解放日报》发表了曹里怀的反省报告,曹里怀在报告中说道:“(毛泽东的著作)告诉了我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这些著作,是完全从客观的现实出发,而又向客观实际获得了证明的最正确,最科学,最革命的真理。贩?这种有高度布尔什维克原则性和极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丰富的革命内容的政策,不是主观主义教条主义者能够办得到的。” 直到晚年,毛泽东还对曹里怀这位开国中将念念不忘,他曾经念了一首辛弃疾的词,内中一句叫做“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毛泽东进一步解释道:“曹是曹里怀,刘是刘震。” 1974年邓小平复出以后,毛泽东在长沙同周恩来谈话期间还谈及曹里怀,毛泽东说:“曹里怀这个人多年以来任劳任怨,别人说他,他也不辩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以前就说过了,人家不要你,我要你。” 其实就林彪而言,他对曹里怀的夸奖也是有史可查的。1962年5月,林彪在一次讲话中专门提及曹里怀,他说曹里怀可靠,做事踏实,作风泼辣,是毛主席的好兵。但是,到了第三次庐山会议以后,他的看法变了,为什么变了?因为曹里怀相对于像吴法宪这样的人,是不可能与林彪“过心”、“交心”的。 我始终认为林彪不是一个政治家,搞起政治来并不合格。从这点上说,他也不应该成为毛泽东的接班人。换言之,他在政治上缺乏足够的战略眼光,喜欢玩弄小聪明、耍弄小伎俩,而且喜欢取巧。 毛泽东问及空军人选,林彪打压曹里怀,明明1962年还说曹里怀工作作风泼辣、做事踏实,到了1970年就忽然变成了“工作稀稀拉拉,没有干劲,办事不认真。”而且还说他从延安到东北就了解曹里怀。曹里怀在东北期间的职务简历中写的很明白,“东北民主联军长春卫戍区司令员,吉林军区司令员,吉黑纵队司令员,独立第三师师长,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一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军长”,试问如果你林彪从延安到东北就了解曹里怀是一个“工作稀稀拉拉,没有干劲,办事不认真。”,那么,你林彪主抓东北党政军,如何把如此重任先后交给曹里怀负责?不论是长春卫戍区司令员还是吉林军区司令员乃至47军军长,这都是非常重要的缺分,你林彪把这样的担子交给了一个“工作稀稀拉拉,没有干劲,办事不认真。”的曹里怀,你作为东北的一把手应该负担什么样的责任?
下面我要详细说一说曹里怀的事迹,包括2000年走访郭峰、刘居英等老同志的部分笔录,以及曹里怀的部分感人事迹,让大家分辨一下,曹里怀是不是像林彪说的那样“工作稀稀拉拉,没有干劲,办事不认真。”
众所周知,当年国家副主席、国家计委主席高岗出事以后,林枫、罗瑞卿召开的东北会议上把五个高级领导干部打成了所谓的高岗的“五虎上将”,这就是郭峰、张明远、张秀山、赵德尊、马洪。这次会议其实是背着周恩来搞的,当时“高饶事件”出来以后,毛泽东委托周恩来处理东北干部问题,在周恩来不知情的情况下,罗瑞卿、林枫炮制了“五虎上将”的冤假错案。周恩来得知这一情况后,非常生气,但碍于罗瑞卿、林枫的通天背景,没有作出追究。
这五个人中郭峰的目标很大,因为当时传闻郭峰已经内定为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接替饶漱石。而高岗生前也说过,组织人事的问题要多问问郭峰。因为郭峰时任东北局组织部部长,高岗这么说也是从工作角度出发,但是,高岗一旦出事,这些话就很容易被上纲到另外性质上的问题中了。
张明远的女儿回忆,在张明远临终前夕,她专门通过中央组织部部长张全景给江泽民上书要求平反乃父的一些问题,虽然没有得到正面的回答即高饶事件本身不能翻案,但是,张明远身后的评价也说明了所谓的“五虎上将”属于子虚乌有。
难能可贵的是,在逆境中的郭峰始终没有胡乱攀咬,没有随便牵扯其它的人或者事,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品格。
这位1948年就已经是中共辽北省委书记的郭峰在他的晚年特别重视党风、党纪的建设,他本人也以身作则,他的子女至今都在比较平凡的岗位上工作。郭峰晚年提出著名的“六不”即探视领导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1、不送不收慰问金;2、不送不收保健品;3、不送不收有关涉及保健的用品、用具;4、不送不收大盆鲜花;5、不送不收熟食;6、不送不收贵重、进口水果。
正是因为郭峰是一个廉洁奉公,一个不妄言的老同志,所以,历来中共中央组织部在辽沈地区提拔副省级干部的必要程序中征求老同志意见这一条里面,主要就是征求郭峰的意见,也就是说郭峰对于辽宁省副省级干部的提拔使用有关键的一票。即便是这样,这位老人也没有滥用过他的权力。
所以,当郭峰谈及他与曹里怀共事时对曹的观感用了八个字来形容即果断干练、雷厉风行的时候,我们也就能够比较清楚的看到当年曹里怀的真实作风了。
刘居英,又名刘志诚,吉林省长春市人。北京大学肄业。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了一二?九运动。1936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豫西特派员,中共东北特委组织委员。抗日战争时期,任山东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一团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社会部部长,山东省政府秘书长兼公安厅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长春市市长兼卫戍司令部政治委员,吉林省政府秘书长,东北民主联军吉黑支队政治委员,东满军区兵站司令员,中央军委铁道部哈尔滨、沈阳铁路局局长,东北铁路总局第一副总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长铁路管理局局长,1951年入朝,历任志愿军铁路管理局局长、志愿军前线运输司令部司令员、中朝联合铁道运输司令部副司令员兼朝鲜铁路军管总局局长、中朝联合前方铁道运输司令部司令员、中朝联合铁道运输司令部司令员兼政委,获朝鲜一级、二级国旗勋章。1954年先后任中国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主任,铁道兵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刘居英的兄长叫刘居美,这个名字大家或许并不熟悉,但刘居美的化名则是大名鼎鼎,那就是陆平。当年北京大学的党委书记,文革中聂元梓的炮轰对象,一张质问陆平、宋硕、彭珮云的大字报让以上诸人完全闯进全国人的视野中。
陆平、刘居英兄弟都是党内并不占多数的高级知识分子干部,刘居英在少将行列中的学历更是名列前茅。这也是后来中央选定他去辅佐陈赓办学的一个理由。
刘居英有一次与我闲谈中说到了曹里怀,那时候我对曹里怀没有什么特殊的印象。我认为刘居英是属于1955年少将当中那批比较善于思考、比较喜欢独立看问题的类型的。这与他的家庭出身和本身受到的教育有关。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的不少将领在红军时期也就是下级军官,接受的教育很为有限,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像丁盛等,虽说在沙场上并不含糊,可在政治上,在思想上一无建树,最后甚至走到了他革命初衷的反面。而刘居英晚年的思考则比较这些人来说,明显胜出很多。
老人是在陆平的牵连下一并“倒台”的,同他的哥哥一样,他在后来的岁月里对毛泽东及其文革运动有过深层次的反思,而且也不止一次的同我谈起过,让我受益良多。
刘居英是这么和我说起曹里怀的,他说:“毛主席这个人晚年犯了那么大的错误,让党和国家走了那么多的弯路,这些历史都作出了评价。不过,你们年轻人不应该只看到一点一面的问题,还要从各个角度了解毛泽东这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贩?主席这个人用古人的话说就是目光如炬,也就是巨眼识人,就说曹里怀吧,我与老曹共事的时候就听说早在延安时期,主席就对他有过一大段的评价,话说的很多,都记不住了,不过,里面有几句还能背下来,印象最深的是主席说曹里怀是常山赵子龙,有勇有谋、志存高远。”
曹里怀是湘南起义的老底子,他的入党介绍人是红军名将徐彦刚(耿飚晚年对徐彦刚有过很多具体的回忆)。曹里怀结识朱德要早于结识毛泽东,他与毛泽东的相识是他调入红四军担任秘书以后的事。红军肃反时期,曹里怀被红三军负责人之一的蔡会文打成AB团,受到酷刑审讯,后来还是朱德的一张条子保住了曹里怀的一条命。对于批准对他动用酷刑的蔡会文,曹里怀并没有怀恨在心,此后蔡会文患了重病,还是曹里怀带了一批人前去保护他。其实,蔡会文也是一个了不起的红军高级将领,他青年时代的毁家纾难在当地很有影响,也是彭湃一流的人物即所谓的“豪门逆子“。红军长征后,蔡会文坚持后方斗争,不幸牺牲。
大家也许都看过电视剧《历史的天空》,里面塑造了一个老兵窦玉泉的形象,这位”老窦“同志年轻时也受到过肃反的酷刑,后来他利用战场的机会将对他施以酷刑的那个人秘密干掉了。虽说这不过是文艺作品中的一个故事,可这种事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也决不是特例。
从这个角度上说,曹里怀还真是有些常山赵子龙的心胸。
第四次反围剿战役中,红七师师长彭雄负伤,林彪亲自写条子在阵地上让曹里怀以作战科长的身份代理师长。如果林彪不了解曹里怀,会下如此命令吗?
草地风云以及南下斗争期间,曹里怀坚定的站在了毛泽东这一边,张国焘一度要杀曹里怀,还是朱德说了话,朱德说:”曹里怀就讲了那么几句,你安他的反革命够不上,他这个小鬼我知道,井冈山时期就跟我们在一块,你有什么理由乱杀人呢?“这是朱德第二次保护曹里怀。
延安期间,曹里怀担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参谋长,这一段时间里,曹里怀尽心尽责,一年之间一共打退敌人20多次进攻,曹把这段经历写成了文字,发表在《八路军军政杂志》上。
解放战争后期,著名的湘西剿匪,割治南中国的”盲肠“,曹里怀居功甚伟。五十年代后期,空军编著条令教材,审批小组成员就是刘亚楼、曹里怀、常乾坤三人。六十年代成立的航空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曹里怀任主任委员。9.13事件后,曹里怀担任空军五人小组组长,主持空军工作。
我说林彪这个人有的就是小聪明,没有大智慧,这就也就是他最后混到那么一个下场的必然性。
曹里怀是什么人?他的能力如何,他的工作作风、工作水平又如何?林彪难道不知道吗?曹里怀与毛泽东的关系怎么样?林彪不清楚吗?
林彪研究了一辈子的毛泽东,他自己亲笔写的,对于毛泽东要“要把大拥、大顺作为总诀,要仿恩(格斯)之于马(克思),斯(大林)之于列(宁),蒋(介石)之于孙(中山),跟着转,乃大窍门所在。要亦步亦趋,得一人而得天下 ..”
这段话需要指出的是,这不是林彪公开场合下的发言,而是林彪私下里的真心话,这也是林彪对付毛泽东的主要策略,也是他后期不断得宠的来源。
在这里,林彪还专门提了这种办法是“跟着转,乃大窍门所在。要亦步亦趋,”,可是,当毛泽东提议对曹里怀的工作做新的安排的时候,林彪也不大拥大顺了。也不“跟着转”了,也不“亦步亦趋”了。不但当场回绝了毛泽东的看法,而且还给曹里怀扣上了一些乱七八糟的帽子,彷佛曹里怀这个人根本就是一个拿不起来的人,而林彪自己认为行的又是谁呢?
按照吴法宪的说法,林彪提了两个人,一个是吴法宪,一个是王秉璋。这两个人是清一色的林彪的亲信。作为党中央的第一把手,被你林彪吹捧成四个伟大的,还私下里准备“大拥大顺”、“亦步亦趋”的毛泽东提出了曹里怀的人选,你林彪不但否决了,不“跟着转”不说,还把自己的亲信给塞了进来,这算什么?如果说毛泽东选定曹里怀,是因为曹里怀紧跟毛泽东,那么你林彪指定的吴法宪、王秉璋不也一样不是出自于公心吗?况且,毛是什么样的人物,林彪何能与毛相提并论,林彪自己不也说过吗,除了毛主席,谁也不要想当大英雄,都是“丘八”,可这时候大英雄发话了,要用曹里怀,可丘八不干,愣说还是吴法宪、王秉璋。这就是林彪的“大拥大顺”。
我在《晚年林彪》的书里面就提到一个疑点,那就是林彪的“大拥大顺”,举凡落在符合他的个人利益或者他的集团、家族利益的时候,就拼命的叫喊,甚至不惜喊出肉麻的口号。其实,毛泽东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或可说是一个“神”一样的人物,但对于那些从井冈山起就跟着他闹革命的高级领导干部来说则未必从来就是神,尤其像林彪这样的人,他研究毛泽东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可他就当着千万人的面带头高呼“万万岁”,陈云说起来也是一个很快改换门庭、见风使舵比较成功的典范,可就这位陈云在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还说毛泽东在生理上是不可能万岁的,“毛主席万岁”不过是一个政治口号。这话其实也还是吹捧毛的,不过毕竟有了一点实事求是在里面。可林彪上台以后对毛泽东的吹捧连这么点“小骂大帮忙”都看不见了,全党的人都不算十分忠心,只有他林彪一个人最拥护毛泽东、最体贴毛泽东、最理解毛泽东、最支持毛泽东。
用句老百姓的俗话说,就显他林彪是大尾巴狼。
但是,“大尾巴狼”也有不装“大尾巴”的时候,一旦林彪家族、集团的利益受到损害、受到波及的时候,林彪很快剥下“大拥大顺”的伪装,不惜跟毛泽东顶着来。
好吧,如果你林彪顶着干,顶得对,顶得为国家、人民谋福利,我想就算是毛泽东不原谅你林彪,历史也会原谅你林彪,可惜,林彪顶毛泽东既不是为了国家的安定团结,也不是为了人民福利,而是为了他林彪自己的小算盘。
我们就来看看林彪提携重用以及顶曹里怀的第一人选吴法宪吧。
吴法宪,江西永丰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红十二军第一O五团政治处青年干事,红二十二军第六十四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红一军团第二师六团政治处青年干事。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五次反 “围剿”;长征中任红一军团第一师二团总支书记。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第二师二团政委。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政治处副主任。后任第六八五团政委。1938年10月奉命由山西挺进山东。同年底到达湖西地区,任苏鲁豫支队政治部主任,后任支队政委。1940年5月奉命率部南援华中,任八路军第五纵队政治部主任。1941年任新四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赴东北。1946年任辽西军区副政委,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政委。 1949年任第四野战军三十九军政委,第十四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第十三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0 年任空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曾被授予中将军衔。1957年任空军政委。1965年任空军司令员。1967年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空军司令员。 1969年,参加党的九大,是中共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吴法宪的简历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吴法宪的资历是依靠着政工台阶一步一步上来的,即青年干部到团书记,与那些长期战斗在第一线经过血与火经常洗礼的高级将领不同。应该说吴法宪的革命“仕途”是比较顺利的。抗战中他担任了苏鲁豫支队政委、军政委员会书记,是这个抗日支队的最高负责人。
著名的湖西肃托“发生以后,苏鲁豫支队惨遭打击,粱兴初等人先后被捕遭到酷刑的审讯,苏鲁豫支队支队长彭明治提出异议,险遭王须仁、王凤鸣的逮捕,事后彭明治告知罗荣桓,请罗出面。后来是罗荣桓亲自出马解决了这件事。在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罗荣桓传》中有这么一幕有关吴法宪在”湖西肃托“中的表现的叙述。
请看:
王凤鸣所在的四大队隶属于苏鲁豫支队。“肃托”事件发生后,支队政委吴法宪没有露面。罗荣桓到湖西后便打电报,叫他迅速从陇海路南到湖西来。但吴行动迟缓。罗荣桓严肃地责问道:
“你是支队政委,湖西发生了这样严重的问题,你为什么不来处理?”
“王凤鸣把梁兴初都抓起来了。我来也处理不了。”吴法宪说。
罗荣桓经报请上级批准后,决定让吴改任支队政治部主任,由朱涤新接任了支队政治委员。
吴法宪既然是苏鲁豫支队的最高负责人,那么,在支队出了这样大的事情的时候却不见踪影,既没有像彭明治那样加以抵制,也没有见他吴法宪有过任何实质性的举措,而是拖着不来,即便是罗荣桓出现以后,他还在那里磨磨蹭蹭,而吴法宪的理由是”王凤鸣把梁兴初都抓起来了。我来也处理不了。“好一个”我来也处理不了“,当时,粱兴初还只是苏鲁豫支队下面的四大队的负责人,他就敢于同王凤鸣叫板,可位置远在王凤鸣之上的吴法宪身兼支队政委、军政委员会书记却一句”我来也处理不了“就一推六二五,躲了起来。
《罗荣桓传》里面还是给吴法宪留了一些面子,说”罗荣桓经报请上级批准后,决定让吴改任支队政治部主任“,其实是罗荣桓当即撤了吴法宪的政委职务,这点在粱兴初的老伴任桂兰写的回忆粱兴初的《统领万岁军》一书的第44、45页中交待的清清楚楚。而李文所著的《八路军一一五师征战实录》中的第八章中也做了类似的交待:”对于吴的胆小和失职行为,罗荣桓进行了严肃批评,报请上级批准后,将吴法宪作降职使用,由支队政委改任支队政治部主任。“
鲁迅看到柔石等人惨遭杀害以后写了《为了忘却的记念》,内中有”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是文人,无权无勇,只能用控诉来倾泻自己的不满和沉痛,而手握大权的吴法宪在战友们不断遭到诬陷的情况下不但没有作出任何救护的举动,甚至连报告一下罗荣桓这种手到擒来的事情都没有做,事后连一句像样的自我批评也没有,仅仅说了一句”我来了也处理不了“就准备敷衍了事。可笑的是这么一个软骨头的吴法宪在他的晚年所著的回忆录中竟然喋喋不休的把自己一直以来的软骨病忽而推卸给时代,忽而推卸给毛泽东,再忽而推卸给周恩来等人,真是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羞耻二字!
中国共产党人在上个世纪能够通过浴血奋战夺取天下,一个最为根本的落脚点就在于这个军事政治集团不论是主要领袖还是骨干力量都抱有一种必死的信念,换句话说就是不怕死。而他们中间的很多人也的确做到了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地步。
而吴法宪的胆小怕事、推卸责任则与这种主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的朋友或许要问,吴法宪要是贪生怕死,怎么会后来被授予中将军衔?怎么会被提拔到重要的岗位上呢?答案很简单,吴法宪一直处于政工的地位,历史在革命战争年代没有给予吴法宪经受革命气节的重要考验。而我们也经常说历史是公正的,到了公元1966年,历史终于给了吴法宪这样一个机会,在那个最能洞穿一个人本性的年代中,吴法宪用他的全部表演证实了他在”湖西肃托“中的表现绝非偶然的论证。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些东西可能是后天才能得到的,而有些东西则是人生与俱来的。吴法宪在”湖西肃托“中的表现与他后来在文革中的可耻行径本来就是一脉相承。事隔多年以后,9.13事件发生,吴法宪落马随后被批臭,八十年代审理两案师,四大金刚中的黄永胜、李作鹏以死硬著称,而吴法宪则不断的交代问题,不断的用种种媚态取悦审判人员。肖思科的《超级审判》中记载了以下内容:
在他(指吴法宪)面前的预审人员中,至少他认识有两人是来自空军政治机关的人,这些人在他当空军司令员时,可能还是个毛头兵,他也称首长。连称呼警卫人员也是一口一个“首长”。贩?在林彪反革命集团所有的成员中,吴法宪无疑是态度最好的一个。在后来审判中,律师辩护时,着重强调了这一点。他的态度,对他后来从轻量刑起了作用。贩贩贩据预审人员反映,吴法宪是积极主动交代的。从1971年到1981年,吴法宪的交代、揭发文字至少有数十万字。
据事后负责两案的经办人说,吴法宪交待的材料数量最大,水分也最大。我们这里想要说的是,吴法宪的认罪态度良好本身算不得“软骨头”,如果把对法律的顽抗视作是“英雄好汉”的举动的话,显然是大谬不然。但同时我们必须指出一点的是,为了苟活下去,吴法宪再一次编造了某些不符合事实的东西的背后则仍就是他当年“湖西肃托”显露出的软骨病在作祟。
其实,对于吴法宪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林彪不会不知道,林彪家族中另外两个重要成员叶群、林立果都丝毫没有把吴法宪放在眼里,不但叶群、林立果看不起吴法宪,就连毛家湾的普通工作人员包括厨师、阿姨都没把吴法宪当回事。叶群的内勤王蓝多在她的口述回忆录《叶群之谜》中就如实的记载了毛家湾的”佣人“对吴法宪的刻画。
可是,就算吴法宪胆怯,就算吴法宪喜欢推卸责任,但吴法宪对于林彪来说很有用处。一个空军司令员能像一个管家、一个老奴仆一样在毛家湾需要的时候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样“忠心不贰”,林彪不用他,用谁?
历史上再伟大的政治家也需要,也喜欢像吴法宪这样的奴才类型的走卒,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然而,问题的关键是当毛泽东作为最高当局,他在表态以后,你林彪应该怎么办?以往,罗瑞卿汇报海军、空军的问题时,林彪就左袒吴法宪,说吴法宪办事认真云云;后来大比武兴起,林彪反而把当年的标兵树立留给了内务卫生好的空军;文革兴起,总政军管的负责人是吴法宪,军委看守小组的负责人也是吴法宪,直到周恩来提议杨成武担任军委办事组组长时,林彪还专门打去电话要求吴法宪必须担任办事组第一副组长兼副总参谋长。林彪对吴法宪的苦心维护随处可见。而这些东西也正大大的触动了毛的忌讳。
政治较量以保存自我为第一要义,其次才是打倒对手。
林彪研究了毛泽东多年,他岂能不知毛泽东视军队为他的个人禁脔?从1958年开始,三次军委扩大会议,刘伯承、粟裕、肖克、彭德怀、黄克诚、谭政纷纷落马,而文革的第一轮外科手术还是在军队身上开的第一刀。
毛泽东不仅依靠他长期以来树立起来的军事斗争中的威望震慑全军,也是依靠不断清洗异己者得以让他的意志贯彻到军队的各个角落。林彪也正是依托毛才得以树立他在军队中的第二号人物的地位。
在整肃彭德怀的过程中,林彪是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十分清楚彭德怀为什么倒台。以致于他在庐山会议上大声“疾呼”-只有毛主席能当大英雄,你我差得远得很,不要打这个主意,···都是丘八,就是那么个材料,那么大作用。都要注意,最要紧防止自信、个人英雄,否则就不能尊重党,尊重马克思主义。“
可是,这位”丘八“成了副统帅以后也有了大英雄的主张,林彪依附毛泽东而生、而兴,一旦到了他想与毛泽东分庭抗礼的时候,他也就走到了他政治生涯的尽头包括他生命的尽头。
我以前在一篇《林彪其人》的文章中就写过,
毛泽东是一堵墙,在他活着的时候,谁也不要想逾越他。
林彪也试图宣扬毛泽东是一堵墙,当然这是在他打击别人、扶植自我的时候。
当他准备逾越这堵墙的时候,他或许没有想到他获得的下场远比那些他打击过的人还要惨。
而这悲惨的境遇其实早在毛泽东与林彪探讨曹里怀的评价时就已经种下了前因,也许时间还要继续向前推移,不过,这件事折射出来的林彪最后的结局则是无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