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47:48
我写毕业论文时,有一个同学的选题是武侠小说,具体写金庸先生的《鹿鼎记》,我们老师不大在意,因为武侠小说并不能算“正统”,和诗词歌赋、魔幻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等选题,不可同日而语。一旦选择了这个选题,就注定了分数等级不会太高,因为选题本身就是低级的,自然不可能写出高级货。
我对武侠小说的看法也不能算是尊重,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蔑视,不用说金庸先生的武侠,包括位列正统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从前不看武侠小说,是因为一些传闻与学校的教育,武侠小说,意思就是一群男人,多半还是些不务正业的男人,在一个叫江湖的莫名其妙的地方,斗酒、打架、杀人、放火……,这样的小说实无可看之处。
接触武侠,最早是电影、电视剧,我爱看具有中国特色的武侠电影,像徐克导演的一系列武侠电影,之后就是改编过的金庸、古龙剧。最初,这些武侠剧吸引我的是情节,这些影视剧的情节很紧凑,有些推理小说的意思,总有办法吸引我看下去,后来,有一段无聊的时间,偶然的机会,看了一部古龙的《大人物》,渐渐感觉到一种特别的意思,即使是去掉打架比武的描写,还可以看出些别的,伴着这隐隐约约的感受,开始走进武侠小说的世界。
我上初中的时候,十四、五岁的年纪,老师常常要没收许多男同学的课外书,这些书多半是武侠小说,当时,我看的是言情小说,总而言之,都属于不务正业的课外书。老师们认为多看这类书,有害无益,正如今天的暴力网络游戏,教人打架杀人,破坏社会秩序,这个问题是不是绝对和看了武侠小说有关,我也说不清楚,我自己的亲身感受是,看了金庸的武侠小说,然后开始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个罪犯还真是挺不容易的,这武功是怎么学会的呢?天才型罪犯。
我对一些有暴力倾向的文艺作品是有过接触的,***动画就是其中之一,我少年时代很爱看***动画,其实时至今日,我国动画才有了一丝丝起色,从前充斥眼球的百分之九十是国外动画,***动画血腥暴力,是公认的事实,在我成年以后,渐渐认识到这一点,不过其中一些作品,除掉血腥的部分,我总也能感受到***这个民族的那种近乎于倔强的、奋发向上的、顽强的精神内涵。在武侠小说中,我只爱看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对他笔下的武功描述,我也能感受到一些特殊的精神内涵。
我对现实中的武术、气功,一窍不通,对于那些不花俏的、真实的武术表演更加不感兴趣,我这样一个基础薄弱的读者,是一上来就不是要从武侠小说学习如何打架的读者。武侠小说无法教人学成神妙武功,就如照着小说中的描绘做菜吃一样,未必美味无穷。小说不是公文、说明书,小说的最大魅力是文字之外的虚境。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武功描写,我不反感,反而很喜欢看。他笔下的武功描述,可以看成是一个人体能的极限,比如说力气很大、身体协调性超级棒、灵巧轻盈……,我是个不爱运动的人,所以从一开始,我就把他笔下的武功抽象化理解,不是武功的描述,或是不单单是武功的描述,可以理解成是学习一门技能,是对人生的理解,是一个人性格的形象化诠释,是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等等。
先说说内功,内功是根本,没有内功,在武侠小说中,这个人基本是个废人,内功就如我们积累知识的过程,或是阅历经验,它是与日俱增的,每天都要修习的,不能间断,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努力地修习,内功的功力就会渐长。
在与人打斗的过程中,在技巧性的招式上带着内劲儿,杀伤力很强。金庸武侠小说的好看之处,在修习内功时就能看出来,本来像是写内功,基本不太能写出新奇来,就是气功的练习方法,搞不好,就会写得枯燥乏味,不过,金庸的武侠小说,方方面面的描述,都是为了小说人物服务的,一旦加上人性,这些方面的描述都可以有趣味。
我最感兴趣的是《侠客行》中的内功,石破天的内功,不是一般人能够修习的。罗汉伏魔神功,修习这种内功当真奇怪,佛家讲究个缘法,这个世界上大概也只有石破天合了这个缘法,要天资聪慧,方能通晓内功精要;这世上聪明人也不在少数,但是聪明人有个问题,心思太过于繁复,像是杨过、黄蓉,就怎么也不能学会左右互博术;这内功偏偏讲究的是聪明而心思单纯,石破天正好符合这个条件,他是个不通世俗事务的聪明人,恰好这个时候又没有在俗世浸淫过久,是修习此功的最佳人选也。
石破天的际遇很奇特,本来能发现这内功的文字表述就很难,既然当那些木偶人是宝贝,自然不可能轻易弄坏它们,不弄坏则一生也发现不了内功秘要所在,所以,历经几世,无人发现人偶的秘密。然则发现了秘要所在,一个生活在俗世的聪明人,心头的挂碍岂止一两件,还是无法做到心无挂虑,一心一意地修习,当真是困难。
《射雕英雄传》中,梅超风修习《九阴真经》,完全采取自学的方法,结果许多地方理解不到位,致使***瘫痪。而少林至上内功《易筋经》,短短几千字,若不得明师指点,估计还不大能看得明白。《笑傲江湖》中令狐冲习得独孤九剑,神妙绝伦,可是面对任我行、左冷禅等内功修为高手的赤手空拳,也还差些火候,风清扬预言令狐冲要成为当世绝顶高手,还要十多年的修习磨炼。可见内功的修习既要合缘法、得到明师指点、又要聪明颖悟、勤奋努力、持之以恒。
内功也有正邪之分,像血刀老祖那样,专门修习邪派内功,姿势怪异,不过使将出来,同样的威力无穷,把正派人士搞地“落花流水”。狄云一身兼正、邪两派至上内功,这本身也能表现出这个人物的人生选择上,到底是要做正人君子呢?还是要做个大魔头?
总结起来,修习内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旦修习有成,都能说明修习者有一定的智慧、毅力,使用起来,一样的令人难以抵抗。
再来说说招式,《侠客行》中的石破天,有着浑厚的、世人难及的超强内功,就是不会一招半式,临敌时总是莫名其妙,如果对方是个比较怯懦的对手,那么可能会心生怯意,被石破天的内功吓退;若是遇到一个经验丰富的高手,或是胆大心细、心思慎密之人,就容易发现石破天的弱点,他一点儿招式都不会,只要在不把石破天激得性命相拼的情况下,大可以用繁复的招式令他头晕眼花,即使不能杀掉他,把他擒住,把握极大。
《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这个人物,从一开始就内功平平,后来更是一直有内伤,于内力方面,实在不能和高手相比。令狐冲在内力全失的情况下,以高妙的剑招刺瞎十五人的眼睛,可见招式也是武功修为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如果说内功是根本,招式就是其重要的辅助手段;内功是做事的根本原则,招式则是做事的高妙技巧。
值得一看的是金庸小说中对招式的描绘,很有诗情画意的味道。《射雕英雄传》中黄蓉与洪七公,两人比武,一个红颜少女,一个白发老翁,两人的武术绝看不出暴力血腥,反而很有意境美。《连城诀》中的武功招式根本就是唐诗的诗句所化而成,“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万国仰宗周,衣冠拜冕旒。”“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身负浑厚内功、又兼高妙招式,临敌时还需要丰富的经验。这一方面的修习与前两者一样重要,诚如一个初出高校的学生,学习了很多做人做事的规矩,掌握了应有的技术,但是实际战斗中,有些东西不能拘泥不化,顽固守旧。经验是在对敌战斗时慢慢体悟到的,比如《碧血剑》中,袁承志教授归辛树的徒弟,招式是如此这般,可不能任何时候都如此这般,要懂得变化,灵活运用,这一节是将自己所学内功、招式与实际应用相互对照的过程,正如每一个初学唱歌的人,大都从模仿别人开始,然而,要成为一代歌神,最终是要有自己的风格,内功都是如此,招式更难猝然创新,然而并非全然不可以,每一个高手,他们高就高在,旁人学不会他的一些绝技,那全然是他的,而这些东西,也是在经验中慢慢化出来的、创造起来的。
一个少年人,武功自然要学准、学精,然而,如果没有临敌经验,遇到比自己差了十万八千里的人,自然可以打得对方抱头鼠窜;然则没有丰富的经验,不提能否武功精进一节,单就是遇上一个中等水平、经验丰富的对手,都有性命之忧。也许对方能够令你根本无从发挥你的全力,也许对方采用一些高技巧的手段,你就自己灰心丧气,束手就擒。临敌经验能够使得一个少年高手印证自己的所学所用,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武功内涵;可以磨炼意志、锻炼才智;也可以因此创新、创造属于自己的武功,甚至是创立一个全新的派别。
金庸先生的这些武侠小说,其中关于武功的描绘,从内力、招式至临敌经验,全都深深蕴含着文化的内涵,从他的描绘中,绝难谈到教人犯罪,反而能从中得到教诲。这些学武功的方法,可以用在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上,一个人,想成为自己专业领域内的高手,初期所要经历的无非是这一系列的过程,首先要打好基础,修习好内功,接着就是学习先人留下来的既定模式,之后,不断地打磨,不断地实践,印证自己的所学,这样一个过程,说起来,就是几个阶段,然而成为一代高人、大侠,实际很难。
当一个人终于有幸,成为了一个大高手,是不是就是所向无敌,无所不能了呢?绝对不是!这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有很深刻的揭示,当一个人的武功到了一个超级高的境地,并不代表这个人是至人,萧峰武功很高,可是这武功的高超不能带给他快乐与幸福。郭靖武功很高,一样要为了一个不可能达到的目标牺牲。然而,这样的英雄,侠之大者,我们读者并不认为他们是失败的,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念,比之高超的武功更令我们佩服、振奋。一个人武功达到了高级境界后,最终比的是做人的水平,看看谁更高,这才是一个值得永远思考的问题。
欧阳锋和洪七公的武功,我以为到最后很难分高下,两人比拼内力而双双身亡,可以讲,就武功一节上,两人都达到了超级高的境界了,然而,只有杨过在欧阳锋坟前叩拜,欧阳锋的武功很好,为人却很不值得一提。武功本身并无好坏之别,经过重重关卡,达到高水平的也并非只一两人,郭靖曾迷失过,不清楚自己练武所为何来,既不能阻止战争,更不能保护自己心爱之人,不若不练功,然而,如他这样的大侠,都如他所想,这世上的恶人可真是得了意,而且,也太没道理可言,凭什么善良的人都没本事,让恶人武功高强。
武功本身客观无比,所不同处、精彩纷呈之处在于谁来使,性格不同的人使同一套武功,威力、架势、甚至武功本身的内涵也自有不同的呈现形式。一套平平无常的、初学武功的人所学的武功,在高手使来,自有一种另类风格,萧峰在聚贤庄大战群雄时,使一套太祖长拳,这样平常的武功,在他使来,虎虎生风,不容小觑。同样一部《九阴真经》,梅超风夫妇偏偏就能理解成那样恐怖的程度,令人感觉这秘笈简直是邪门至极,然而,在洪七公理解,却能让他恢复功力,全然一部神妙的医疗宝典。
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中的武功最终都要归结到为人的层面上来,最终大高手,大宗师,为人自有一套高妙的理论。在《笑傲江湖》中,独孤九剑的关键处,是悟到剑意,绝不拘泥于招式,这与文学理论上的得意忘言很相似;张三丰当众教授张无忌太极剑,一次一次问他,是否忘干净了,用意也在于悟到剑意,旨在以无招胜有招,有招就有破绽,有破绽总会被人看到、攻击。
令狐冲曾问风清扬,若是遇上一个同样懂得以无招胜有招之人,该当如何应对呢?风清扬肯定地回答过,很难。想想这种武功,实难应对,这就如人与人的相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对手若是一个惯用阴谋诡计、欺诈伎俩待人之徒,他自然地就会以为正直之士也一定这么处世,所以在打斗之时,他会防备他旨在攻击、他防备对手来攻之处,这样的比武,就变成了如何为人的较量,若一个人招式上很阴毒、攻击手段很卑鄙,两个的技巧又都很高妙,其实不必要非分出结果,高下早已分明。而一个人若达到了独孤求败的境界,似乎只能去品尝无穷无尽的孤独,正如其姓,独自寂寞,无人能够理解上去,大概多数人还会当其是疯子,就如小说中庸人见到一副绝妙武功之时,只是怪叫:邪门,邪门!
金庸先生的小说就是一部武功秘笈,里面有许多为人处世的修炼法门,只武功一项上,我以为我在他虚构的这个江湖上悟到一些精妙之细微处,一个人当然要想办法令自己学得高超的武功,就是我们每个人要想办法让自己聪明起来,这是保命的必修功课,然而贯穿这始终的是思考如何为人,这个问题,于普通人的生活中,占不了多少位置,一个普通人混迹江湖,大多数时候是想着如何保命、如何更聪明一些、如何把武功学得更强一些,然则,一个人最好是把武功秘笈的大方向看清楚,有个大概的轮廓,一步步地向着这个方向跋涉,修炼自己的处世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