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80年代日元升值真相 - 社会热点 - 社区 - 21CN.COM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06:36
80年代日元升值真相
http://free.21cn.com/forum/bbsMessageList_2966872.html?currentPage=1
转贴自http://free.21cn.com/newbbs/mainframe.jsp?url=/forum/bbsMessageList_2966872.html
日元升值的背景
1985年,日元大幅升值不是空穴来风,是有历史背景的。
(一)出口型经济的形成
二战后的日本,并非一开始就形成了出口型经济。可以说50年代出口对于日本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大(除去朝鲜战争带来的巨大订单和经济繁荣)。在1965-1973年,日本的实际GDP年增长率为9.4%,而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6%。从1974-1985年日本的实际GDP年增长率降到了4.3%,而此时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实际效应约50%)。随着日本成为发达国家,其经济发展速度开始放缓,大力出口其产品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好办法。当然,此时日本的产品也具有了国际竞争力,有远销海外,风靡全球的客观条件。
(二)出口型经济引发的风波
对日本对外出口强劲的表现举几个例子吧:
70年代的10年里,日本汽车对美出口增加了6倍,对欧洲出口,汽车增长54倍、彩电增长10倍、钢铁5倍
1980年,日本出口到美国的汽车,占美国当年汽车上市量的21%
1985年,日本制造的半导体在美国市场上占14%
1977年起,日美贸易入超比率在30%左右徘徊,1984年达44%,1986年达52%(即出口是进口的1.5倍)
与此同时,欧美失业率都在8-10%左右,很多行业由于受到日本的冲击面临危局。华盛顿的很多政客既感到日本竞争的威胁,也受到相关利益集团推行保护主义的压力
从1979年开始,日本的贸易顺差从月1万亿日元(按1979年汇率约50亿美元,相当于150亿的2009年美元)到1985年时已经超过了9万亿日元(约360亿美元,相当于720亿的2009年美元)
所以可见,这时的日本成为众所矢之的是在劫难逃了
2.日元升值的过程及直接影响
1985年9月22日,美、日、英、西德、法的五国财长及央行行长在纽约开会,达成一致意见:美元将贬值。具体涉及日本的条文大概表达了这个意思:
日本将实行有以下确切意图的政策,加强推动(日本)金融市场和日元的自由化,使日元充分反映日本经济的内在实力
(一个有趣的细节:在与会国的G5之中,媒体特别把美国和日本称为G2)
结果:美元兑日元在1985年的比率为1:250左右,随后几年里涨了近一倍。
那么对日本造成了什么样影响呢?
1986年,日本制造业企业利润比1985年降了75%之多,日本国内对“高日元衰退”表示担忧。
1987年,美国的时代杂志报导,多名不同企业的日本高管自杀,归因于经济形势的不利导致的压力过大。
根据美国海关数据,1985-1988年,美元相对于其他货币贬值约50%,但美国各类进口商品价格基本上只上涨10-20%。日本很多产商这时候为了保持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不愿意提高出口价格。这个的直接结果就是,日本制造业企业的利润受到巨大的冲击。
所以可以看到,当时日本经济在日元升值以后还是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日本不至于这样就垮掉了。而且从后来日元的表现来看,美元兑日元的汇率最高值达到1:150左右。从1985年到2009年过了24年了,如果这次升值真的不合理,日本经济真的崩溃得不行了,那么日元应该大幅贬值才对呀,但是事实上没有贬值回升值前的1:250。
随后的崩溃和所谓的“失去的十年”(现在已经有人称为失去的二十年)与这次货币升值有多大的关系呢?
3.8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
常规的解释是,为了应对“高日元衰退”,日本央行大幅降低利率,贴现率从1985年的6%大降到2.5%,不仅是二战后最低的,而且是当时发达世界最低的。
此举有三个目的:
(1) 降低日本企业融资成本,缓解企业的压力
(2) 通过拉大日本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利率差别,缓解日元升值的压力。比如说,如果美国的存款
利率是5%,日本是5%,那么把钱存放在两个国家的存款里面的差别不大。但是如果美国的存款利率是7%,日本是2%,那么同等存款条件下,持有美元放入美元存款帐户更加有利可图。当然,持有哪种货币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不仅仅是由于哪个国家的利率高,但是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利率差的拉大使持有相对高利率的货币更加诱人。
(3) 促使日本的消费,拉动所谓内需(事实上也达到这个目的)
但是意外地导致了什么呢?
(1)日本企业债台高筑。企业的固定负债(还不是全部负债)从1985年的150万亿日元狂涨到1991年的350万亿日元。这导致多个问题。
首先,随后1990年左右日本央行开始调高利率的时候,日本企业利息成本大幅上升,对利润构成了巨大的压力(此有日本财政部数据为证,如果感兴趣的读者多的话,我可以再贴出来具体的数据以供研究)
其次,很多企业都是在极度繁荣和冲昏头脑的情况下作出投资的。高价投入土地厂房等,后来其实都亏本的,或者是远高于合理的价格买入的。随后的衰退中,不少企业倒闭,银行也产生大量不能回收的坏账。而且这些企业在繁荣时候已经投入大量的钱到扩大生产中去,到1990年初,很多行业已经面临很大的过剩。意味着什么呢?90年代他们就缩减生产,客观上进一步使经济缺少推动力。
(2)人们耳熟能详的泡沫经济。整个70年代,日经指数上涨仅300%左右(如果计入由于70年代的高通胀率,实际回报更低)。而就在1985年到1990年,日经指数上涨幅度超过300%。
整个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美国股市的市盈率不超过20(70,80年代前半部分在10-15之间)日本从1955年到1985年股市平均市盈率在10-20之间,而85年-90年从20几狂涨到70左右。
之后,1990年日经指数从40000点飞流直下三千尺,到现在还徘徊在10000点左右。
(3)楼市泡沫。这个也没什么好讨论的1985-90年,日本全国房地产价格大约上涨100%,东京大约上涨150%。这还只是一个平均数,当时的实际数据恐怕更加恐怖。
为什么说这时候楼市是一个泡沫呢?这可以由日本房屋贷款数据来表明。1979-1985年,日本房屋贷款大致从17万亿日元升到20万亿日元左右,而1985年到1990年,从20万亿到40万亿。随后90年代,1990年到1996年也只是从40万亿到52万亿左右。1985年到1990年期间,很显然房价的上升远远脱离了人们的实际购买力,大家也只好去当房奴了。
仅根据一个数据,日本城市地价从1990年到2008年稳步下跌了50%。(我看到过商业地产下跌60%,70%,反正差不多这个样子)也证明了之前这次狂涨是一个泡沫。
当然之后,股指下跌,房价下挫,企业倒闭,银行坏账,经济长期停滞不前。
那让我们在回到之前。这些到底与日元升值,以及一个美国的“阴谋”有多大关系呢?
4.阴谋论者们的论调
我们先来看看阴谋论的人是怎么说的。
日本20世纪最后10年的经济崩溃全是美国导演的阴谋。那么逻辑是什么呢?是美国怕日本经济过于强大,影响到自己的大哥位置。所以美国精心策划了一场金融战,旨在搞垮日本。
阴谋第一步:迫使日币升值。
货币不同于其他商品,很难说明它的汇率应该是多少。一个商品放在市场上去自由交易,大部分时间能够反映实体经济的客观需求。但货币不一样,作为金融资产,它的价格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人们的认识,而且呈一种反馈机制,即持续升值导致升值预期,导致更强的升值直到一种极不合理状态。所以郎咸平会说,“你只要升值一次,就再也停不住了。”日元一开始升值,便促使了更多热钱的流入,然后就是进一步的升值,接着更多热钱流入,呈一种正反馈的机制。
阴谋第二步:迫使日本降低利率
日元升值严重打击了日本出口业和制造业
1987年10月美国股灾之后,美国给日本施加降低利率的压力,降低利率客观上促进日本内需,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降低利率使日本和美国的利率差扩大,使更多的日元被换成美元,缓解日元的升值压力
但是。。。大量热钱流入日本股市和房市,这导致了严重的股市和房地产泡沫
阴谋的第三步:推广金融衍生品
美国在日本推广股指期货,使他们能够大幅卖空日本股指,而日本泡沫的破裂使他们获取暴利
这个推理和逻辑是非常简单的。也是非常大快人心的。但我认为这是不完整的。仅仅因为美国迫使日元升值导致后来的一切,并不意味着美国在当中真正起了多少作用。
对于第一个指控,应该说,它是成立的。美国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的确对日本千方百计施加货币升值的压力。
那么后面的呢?我们要看到,其实日本大幅降低利率几乎与日元升值是同步的。应该说是当时日本自己的决策。如果美国想要日本加快日元的升值,不会让日本一边承诺升值,一边降低利率吧,因为这可能起抵消的作用,而当时美国当务之急是让日元快快升值。
其次,说美国资本推动了日本的泡沫缺乏根据。
(一)1990年日本股市的巅峰时,市值约为5万亿美元。几年前世界经济大繁荣的时候,全球对冲基金规模也仅为1.5万亿美元左右。1992年索罗斯卖空英镑的时候,基金规模也只有一两百亿美元。可以说,很难想象当时的国际资本达到足够的规模去“操纵”日本股市。的确当时应该会有热钱去炒日元,但炒日本股票就未必了。毕竟这些炒家哪愿意去买高估的股票,当马前卒呢?
(二)即使所谓的“国际炒家”真的把日本的股市和楼市爆炒一番,最后还是要大量的日本人接盘才行啊。如果日本本地人不断以高价卖给美国人,那么到时候美国人拿着一大袋子高价的废纸,有什么意思呢?
(三)日本金融、经济一直没有真正开放过,这也是美国人经常诟病日本的一个原因。在这种不开放的情况下,要把几千亿美元汇入汇出谈何容易?近几年来,有些人怀疑所谓国际炒家渗入中国上万亿热钱。搞了这么多年,才弄个1万亿进来,在当时不那么开放的日本和不那么国际化的金融市场下,很难想象国际炒家能够迅速调入20个索罗斯的资本来爆炒日本。(如果要更形象的例子,80年代南美债务危机中,为了给一些南美国家筹集两三百亿的贷款,各大银行都要讨论老半天,最后还可能没有举措,征集大规模的投机资本更加难。)
(四)日本是一个比较注重集体内部团结和谐的国家。大萧条时期日本受到很大冲击,一个银行家大幅卖空日币赚得盆满钵满,随后在一片声讨中遭到刺杀。而日本在泡沫经济破裂之后,没有多少有头有脸日本人指责外国资本(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马来西亚总理也敢指责国家炒家,特别指责了犹太人,席卷了东南亚国家的财富(当然是不是这样的,是另一回事),小小马来西亚尚敢这样,日本为什么就没有形成很主流的阴谋论意见?),就偶尔几个人跳出来说“日本金融战战败”云云。
假如说日本人一直耿耿于怀,那么为何在20年中没有报复的行动?
(五)我们知道,当出现巨大的困难时,找个东西,最好是外部的东西指责一下是比较常见的。比如一个小股民自己看了某条消息买了股票套牢了,然后就是责怪证监会。日本90年代经济压力如此大也未大量指责美国人或者国际炒家之类的。
(六)有证据表明当时的外国人对日本股市和楼市并不看好,参与度应该有限。
(七)美国1987年黑色星期一也没有几家金融机构通过卖空赚大钱的,2008年次贷危机,几大投行,除了高盛之外,也没有很大的空头头寸。其实投行并不是靠神仙般的底部买进,最高点卖出发财的,尤其是最高点卖出,几乎没有人能够经常做得到。这个以后还可以详述。
所以由此,我们可以大至感觉到,其实所谓“国际炒家”的因素对日本的泡沫经济的影响应该相当有限。
5.日元升值带来的利益
其实日元的升值并非只有坏处,还带来了不少的好处。在近几年媒体爆炒“日元升值随后崩溃”,“美国阴谋”,“货币战争”之前,日元升值并没有被认为是一个绝坏的事情。
1. 贸易顺差
1985年日元大幅升值后,1986年日本贸易顺差大降。但如果以美元来计价的话,由于日元升值了,以美元计算的日本贸易顺差并没有受到显著的影响。
日本对欧洲的贸易顺差根本没有受到影响
2. 降低能源成本
作为资源进口型国家,90%的原料依赖进口。日元的升值大大降低了原料进口的成本,消费者通过产品价格的降低而提高实际所得,企业也会通过降低成本而提高利润率。1985年的升值节省了近每年2万亿日元的能源进口费用
根据日本经济计划厅估算,从1985年10月到1987年12月,日本因日元升值获得的利益约合2265亿美元。(当时1985年日本GDP也不过1.5万亿美元啊!)
3.日企的转型
根据报导,日本一些大企业在1987年的盈利率平均达33.2%,体现了企业的顽强的生命力。
1985年海外生产比率为3%,1999年为14%。生产成本被削减,很多低附加值产业被移到海外,产业升级明显
当然,产业的向外转移导致国内部分工作岗位的丧失。
4.日元升值促进日本成为债权大国
1985年,日本已成为世界的最大债权国,1985年日本的对外纯资产额为1298亿美元,此后连续十余年日本的对外纯资产均连续上升,1991年达3830亿美元,2004年高达16118亿美元
所以可见,日元的升值还是给日本带来不少实惠的。
6.如果不是阴谋,为什么日本经济很快就“垮掉”了呢?
1.日本经济已经进入缓慢增长期,日本人口使其进入长期的停滞
在1990年开始,日本人口几乎停滞增长。人口不断老龄化对经济的拖后腿效应很显然。
2.企业设备投资过度增加
受到泡沫经济的影响,日本企业在1988至1990年之间企业设备年增长率分别为14.8%、16.6%、12.4%,投资额年年超过美国。
举个例子来说,1992年,日本汽车生产能力大约过剩约300万辆。
过度的设备投资是90年代设备投资停止的主要原因。
3. 虚假繁荣
日本企业利润率一般比较低,在2-3%左右(巴菲特的一篇演讲提高过这个)。而80年代中期后,日本企业兴起了金融热,既所谓“财技术”,类似于前几年美国流行的金融工程。1985-1989年,股票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日本制造业企业三分之二的利润来自于金融收入。
1987年,日本GDP增长4%,看似克服了高日元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是泡沫经济的产物。
4.部分政策失误
1987年,增加财政支出9.6万亿日元扩大内需(约3%的GDP),再加上大幅降低利率,导致流动性极度过剩。货币基数在
日本升值日元一方面是受到美国的巨大压力,而从主观的角度来说,当时日本也想促进日元的国际化,但是失败了
4. 心理因素
日元大幅升值,日本国民感到更加富有,更加自信,大量扩大消费,制造繁荣假象。所谓“财富效应”,即如果一个人感觉到(并非事实上如此)自己更加富有,那么会相应地提高消费。
1985-86年,日本国民普遍对日元升值感到恐慌,但1987年企业利润和宏观经济表现很好,使自信心更加膨胀。
心理上的因素是不可忽视的,1989年日本股票市盈率高达70以上,出租商业房地产的利润率不到2%,不仅仅是其本身的价值造成的。
如果要反驳阴谋论的话,可以提出几点思考。
德国马克相对于美元此时也大幅升值,没有出现泡沫经济,经济发展速度虽然开始放缓,但是经济表现尚可
同时,世界上诸如英镑、美元,成为世界储备货币是因为他们的坚挺,而不是因为他们的疲软。诚然,近几十年的美元是不断地有意贬值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贬值就是一个最好的方针政策(也不意味着贬值就一定不好)
其次,日元在大幅升值后,虽然有所贬值,但是即使在泡沫破裂之后,始终没有回到原来的1美元兑250日元,说明升值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