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沪”究可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47:44
2010年9月25日 星期 六
“足不出沪”究可哀
西 坡
最近一期的《外滩画报》,报道了一件令人不可思议的奇事:两年前,美国教师夫妇约翰·沃格尔和南希·沃格尔放弃教职,租掉房子,给双胞胎儿子办了退学手续,带他们踏上了自行车征服泛美大陆之旅。到目前为止,沃格尔一家已经骑行超过2万多公里……
有个环节笔者必须交待,否则,中国读者肯定要在第一时间质疑:两个十岁的小孩三年的功课怎么办?据说,兄弟俩一路上都由父母教授书本知识,约翰教科学和数学,南希教英语和艺术。笔者特别注意到一个细节,约翰自称是个作家。也就是说,他并不是数学方面的专业人士。
这是一个无法复制的个案,即使被模仿,也绝对不会形成“大多数”,尤其在中国。
沃格尔一家的“疯狂”,除了可能赢得一项吉尼斯纪录外,还有一个收获:我们的孩子在旅途中比在学校更有机会遇到许多许多人……他们可以透过表面看问题,把新找到的朋友当成是完整的人来看待,而不是仅仅通过肤色、语言,或是他们家有多少钱。我们的生活就是学校。我们所有的时间都在学习。走到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时候,我们知道了达尔文和他的自然选择学说以及适者生存理论。来到玛雅与印加遗址的时候,我们近距离地考量着这个地方,第一手了解了自然母亲。跟家里那边同龄孩子相比,这两个男孩都更加优秀……约翰如是说。
这对美国夫妇的惊世骇俗之举能否被“循规蹈矩”的人接受?无所谓。重要的是,其传递出的那种理念,对于中国家长和教师日趋保守的教育思维,能否有所触动。
我碰到过许多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问起曾经到过外埠哪些有点意思的地方,他们的表情总是非常迷茫。显然,他们的生活半径极其有限。再看那些孩子家里,有足够的支付能力让孩子作一点“远离”或“近离”父母的社会和自然的“考察”,遗憾的是,他们大都“足不出沪”。家长的理由很充足:孩子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学习,游山玩水关键是浪费学习时间。功课拉下了怎么办?心思玩野了怎么办?因此,寒暑假里的补习班也是不能放弃的。家长这样做,学校自然赞成,而且还有更大理由不组织孩子们和自然、社会作亲密的接触——“安全第一”嘛。
我有个朋友在大学里教书,班级里的学生想去苏州参观由贝聿铭设计的博物馆,就请朋友帮他们联系旅行社和博物馆,并邀其随行,以便指导。一切办妥,院里办公室明确告诫朋友:以后不可擅行。这次因为已经联系好了,算了。但你不能随行,你的身份是代表学校的老师,出了事,你逃不了,学校更脱不了干系。结果,朋友自然不敢妄动,而缺少了老师的组织,学生的这次社会实践,没有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显然,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文化知识和安全第一,变成了把孩子们圈在校园里、公寓里的正当得无法再正当的理由。可是,我们不禁要问:在学校和家庭之外的那些文化知识,难道都不是文化知识?家长和老师当然明白:不是这样的。但他们更明白:那些所谓的文化知识与中考、高考关系不大。既然如此,何必冒着“不安全”的风险让孩子们“浪费时间”去接触那些“不大有用”的东西呢!
古代的成功人士讲究“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现在的学子们读没读过“万卷书”?不知道,但“千里路”肯定行不了。都说相比同龄的外国孩子,中国的孩子缺少独立思考精神和独立生活能力。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不肯让他们“独立”。所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精神和独立生活能力”的话,在紧箍咒式的教育方法面前,实际上变得苍白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