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泛读课程 搭建英语衔接的桥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3:06:38
开设泛读课程  搭建英语衔接的桥梁
一、现状与问题
随着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听、说、读、写在英语学习中已各占有一席之地。虽然教育界多年来一直很重视阅读教学,但大多数学校仅停留在对教科书中所摘文章的精讲多练,再配以高考形式的各种题裁短文阅读练习。教师和学生希望通过精讲多练来提高阅读水平。通过实施这种方法,学生虽然可达到一定的考试要求,甚至能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学习,但是他们的阅读意识大多还停留在中学的学习模式当中,即:细读课文,注意语法结构,牢记单词用法等。其结果是我们常得到大学教师这样的反馈:“他们(学生)不太适应大学的英语教法和学法,以为老师会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讲给他们,带他们做练习,为他们指定要记的单词。另外,他们也不太适应课上和课下大量的、篇幅较长的英语阅读,常常是一句一句地读,速度较慢。词汇量也较小。”大学教师建议中学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减少他们升入大学后所遇到的学习困难。
二、大力提倡开设泛读课程
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较有效的方法是在中学阶段开设泛读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并且喜欢用所学语言进行大量阅读。
许多研究表明泛读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是大有益处的。
Saragietal(1978)所做的学生词汇学习的研究表明,泛读可以帮助他们增加大量的单词。
Elleg和Mangubhai(1983)也做过实验,他们首先为一些学生提供了大量有趣的读物,并精心引导学生学习。两年以后,他们发现实验组学生的阅读能力超过非实验组学生的能力近两倍。
另一项实验是由Lituanas, Jacobs和Renandga在菲律宾做的:他们选了两组学生,每天都进行40分钟的阅读学习。一组是接受正规、传统的阅读教学;另一组是在课上读各类书、杂志、报纸等并在课后继续这些泛读。六个月后,泛读组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非常显著的提高。
泛读既然对学生这样有帮助,我们为什么不在中学阶段就尝试开设泛读课程呢?当然这需要周密的计划与认真的准备才能确保这个课程的顺利进行。
首先,我们必须要掌握泛读的一些主要原则(Campbell, 1989):
●  学生阅读适合自己水平的大量读物;
●  学生可以选择他们喜欢的读物;
●  读物要有不同的题材和文体;
●  学生要有读后活动;
●  教师要和学生共同阅读,以起到榜样作用;
●  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三、泛读课程的设置
总目标: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扩大词汇量。该目标可细化为:
●  学生愿意大量阅读;
●  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  学生不需要频繁查字典就可以完成阅读;
●  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以不同速度完成学习任务;
对象:高中学生。
时间:每周一节,45分钟。
内容:开始几周安排阅读技巧的训练,包括扫读、略读、猜测词义、推理判断等,其余时间用来泛读。
读物:
选择恰当的读物是泛读课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使用系列书目之前,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每天读一篇他们自己喜欢的文章。让他们自己做记录,包括读书时间、题目、来源等。在下一周老师可以让学生随意说出一篇他们读过文章的大概意思。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之后,可以把系列泛读材料介绍给他们。
在选择阅读书目时,教师要牢记以下原则:
●  材料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  材料要包括不同的题材,如历险记、科幻小说、爱情故事、人物传记等。
●  材料不应过长(学生应能在几天之内读完,因为这样他们会有一种成就感。而且短篇读物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在零碎时间里随意翻看。)
基于以上原则,我们可以为学生选择分级系列读物。
目前,图书市场上有许多高质量的英语分级系列读物,能够适合从初学者到中高级读者的不同阅读需求。如“书虫·牛津英汉对照系列读物”(分六级)、“企鹅·文学经典系列”(分五级)、“简易世界文学名著”、“网络侦探丛书”等等。
不同年级的学生读哪种等级的材料好呢?答案是:读你不用频繁查字典就能够看懂的读物。
一般说来,每班最好有一个书箱,内有不同题材的分级读物,数量要超过全班人数10本左右。这样学生就能有一定的选择,但另一方面对老师来说却较难检控学生的阅读进展情况,而且也很难与学生进行同步阅读。所以我们不妨为整个年级购买20余种读物,每种读物30本左右(视班级数量而定)。将每个班分成两个阅读小组,各组有自己的一种读物。班级之间可以相互交换。这样每个学生就都有机会读完所有的书目。
练习
在选定读物之后,教师们要一起商定每篇读物的练习。练习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  查问读物中的主要事件;
●  查问读物中的关键人物;
●  查问学生读完该书的个人观点等等。
练习题的质量对监控学生的阅读是至关重要的。好的练习可以在相同的文章中每年重复使用。
课堂活动
1、教师的读书讲座:教师每堂课利用5分钟时间向两组学生介绍他们要读的两种读物。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下书中的某些插图,读一两处有趣的地方,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还能起到示范作用,因为教师这时是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出现的。
2、重复性的计时阅读:学生开始阅读教师新介绍的读物;在起始处先做个记号,教师说“开始”后,学生以正常速度默读直到教师叫停(五分钟左右)。学生在停顿处做记号,然后学生可以在原来的起点处做重复阅读。每次停止时都做记号。每次阅读都只求读懂意思。这种练习没有相互之间的竞争性。学生按自己的速度阅读,每次重复都是对自己速度的挑战。
3、练习试卷(完成教师所设定的题目)
4、口头读书报告:这种活动基于学生对读物的总结,能够帮助学生将各种能力综合在一起运用。上课时学生两人一组分别向对方介绍自己所读文章的大概意思。这样叙述一方和聆听一方都要通过努力使相互明白。聆听者还可以记笔记、提问题等。
四、泛读课的评估
一门好课程需要不断进行评估和完善。这种评估可以来自于学生年终反馈、他们在平时试卷练习中的成绩及课堂讨论的表现。
如果我们想知道该课程是否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比如在阅读速度方面,我们不妨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分别进行两次测验,并使用同种水平的材料。学生的阅读水平如有提高,他们就应该能够在单位时间内读到更多的词并且正确率也会提高。我们还可以搞个问卷调查,调查学生除了指定读物外,自己还读了哪些材料。优秀的学生应得到奖励。
评测之后要及时总结,在相应的读物或练习上要做适当修改,这样该课程才能不断完善。
五、结论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如果缺少了泛读,那么学生在各方面发展是不会均衡的。在中学外语的教与学中,情况也是如此。但泛读又不是仅仅为学生提供大量不同的读物,泛读课的成功需要精心安排和系统地实施。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泛读课开设之后,中学生会慢慢喜欢上英语阅读,逐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并在步入高等院校能够很快适应那里的学习生活,度过一段愉快而美好的时光。
参考书目
Campbell, R (1989) The Teacher as a Role Model During Sustained Silent Reading (SSR),  Reading, 23(3)
Krashen, S.D. (1982)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Pergamon / Alemany
Renandya, W.A., Rajan, B. S. & Jacobs, G (1999)  Extensive Reading with Adult Learners of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RELC Journal  Vol. 30  No.1, June 1999
Richard, R.D & Julian, B (1998)  Extensive Reading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