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语言密码>> 第四部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40:59
<<身体语言密码>> 第四部分
如果你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坦率直言,那将会导致什么后果呢?或者你总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不妨举例试想一下。
手触摸脸部的信号
第七章
面对陪审团的比尔·克林顿,你觉得他在想什么呢
如果你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坦率直言,那将会导致什么后果呢?或者你总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不妨举例试想一下。
你跟老板打招呼:“早上好。老板,你这个一无是处的傻瓜。”
一位男售货员对女顾客说:“苏珊,感谢您的惠顾!另外,请允许我斗胆说一句,您可真是拥有一对傲人的双峰啊!”
一位女士对男邻居说:“多谢您帮我提东西。哦,您的屁股可真够结实性感的。可您的头发是被哪个糟糕的理发师给毁了呢?”
你对婆婆说:
“真高兴再次见到您,爱多管闲事又冷言冷语的老太婆。”
当一位女士问你,“这条裙子让我看起来显得很胖吗?”
你会怎样回答呢?
如果你是一位识时务的男士,你肯定会恭维她非常好看。但是你可能会在心里暗想:“看起来胖不胖可不关这条裙子的事,要怪只能怪你吃的蛋糕和冰激凌太多了。”
如果你总是对每一个人都直言不讳,那么你必定会成为一个孤独的人,甚至有可能被送进精神病院或者监狱了此残生。有的谎言是一种润滑剂,它能够让人们之间保持友好的社交关系。我们称这种谎言为“善意的谎言”(WhiteLies),因为它的目的是抚慰别人,不让残酷的事实冰冷了人们的心。
调查显示,善于“说谎”的人比直言不讳的人更受欢迎,哪怕人们心里明白那些人说的只是谎话。跟“善意的谎言”不同的是,“恶意的谎言”(MaliciousLies)则是指那种为了谋取一己私利而蓄意欺骗他人的谎言。
谎言调查
在人们撒谎的时候,最不可靠的信息往往来自于人们最容易自我控制的部分,例如语言。在人们撒谎的时候,最不可靠的信息往往来自于人们最容易自我控制的部分,例如语言,因为它是可以被反复操练的。而最值得信赖的线索则是人们下意识的手势,因为这一部分是很难刻意控制的。说谎时所做出的下意识反应,往往就是因为说谎者情绪上的波动而引发的。
马萨诸塞州立大学阿姆赫斯特校区的学者罗伯特·费尔德曼曾经对121对夫妇展开调查研究,安排这些夫妇与第三人进行交谈。他要求三分之一的调查对象表现出活泼可爱的样子,另三分之一的调查对象展现精明干练的面貌,其余的调查对象则只表现真实的自我。随后,所有的调查对象都被要求观看交谈场面的录像,并指出自己在交谈中所说的谎话,不管是多么微不足道的谎话都必须指出来。有些谎话只是善意的谎言。比如在谈及某个自己讨厌的人时,声称很喜欢这个人;有些谎话就更加过头一点,例如谎称自己是某个摇滚乐团的明星。
总体而言,费尔德曼发现62%的调查对象平均每十分钟会说两到三个谎话。而《美国说实话的这一天》(TheDayAmericaToldTheTruth)的作者詹姆斯·帕特森通过对两千多位美国人的采访,发现91%的采访对象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单位都经常撒谎。
说真话永远是最佳的选择,除非你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撒谎者。
——J.K.杰罗姆
那么,怎样才能识破别人的谎言呢?是依据对方吞吞吐吐的态度还是若有所思的神情呢?认识撒谎时的常见手势,了解表现迟疑、厌倦和思考的姿势,是最有用的一些观察技巧。在本章中您将学到的身体语言,能够让您窥探到别人的内心世界。首先还是让我们从谎言说起。
三只聪明的猴子
下图中这三只猴子象征着那些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的人。这种简单的以手触摸脸部的动作就是人们在撒谎时最基本的反应。简而言之,当我们看到、听到别人撒谎或者自己说谎时,我们总会不经意地用手遮住自己的嘴、眼睛或者耳朵。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
当人们听到噩耗或目睹惨剧时,常常会用手捂住自己的整张脸。这是表示他们不想再听到或者看到那些可怕的事情。这种姿势也是世界各地的人们在听说“911”恐怖袭击事件后不约而同做出的反应。
正如我们之前所探讨过的那样,儿童在说谎时往往会十分明显地用手触碰自己的脸。比如,当一个孩子撒谎的时候,他会用一只手甚至两只手捂着自己的嘴,试图让那些谎话不再从嘴里冒出来。如果他不想听到父母的训斥,他会用手堵住自己的耳朵,阻止那些责骂声钻进耳朵里。如果他看到了某些可怕的东西,他就会用手或者手臂遮住自己的眼睛。而当他逐渐长大以后,这些手势就会变得更敏捷而且越来越不易察觉。但是在掩饰自己的谎言或者做伪证的时候,他仍然难免做出这些下意识的手势。
这些手势也跟怀疑或者夸张的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德斯蒙德·莫里斯曾经在护士当中展开调研,他给护士们安排角色扮演场景,让护士对病人谎报病情。结果显示,与实情相告的护士相比,说谎的护士更常做出用手接触脸部的动作。男人和女人在说谎的时候都会刺激唾液的分泌量,但是这一点往往只在男人身上有所表现,因为他们的喉结会使吞咽口水的动作更加明显。
“我跟那个女人之间是清白的。”这位政治家摸着自己的鼻子,一边吞咽着口水一边说道。
正如本书开篇所述,我们将会单个地分析各种各样的手势,并且分别探讨他们隐含的意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做出的手势却并非总是单一的。每一个手势都是庞大的身体语言体系的一部分,就像在整个句子中一个个独立的单词一样,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单词与单词之间的相互关系,还要通过上下文把握整个句子的意义。当一个人用手碰触自己的脸时,并不一定就表示他在撒谎。这种手势只是说明他可能有意隐瞒某些信息,而通过进一步观察他的其他手势,你就可以确定或者打消自己的猜测。所以,避免孤立地解读单个手势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我们不能依据任何单个的手势或者面部表情判断别人是否在撒谎,但只要系统地掌握一些彼此相关的手势,就会大大提升识破谎言的几率。虽然我们不能依据任何单个的手势或者面部表情判断别人是否在撒谎,但只要系统地掌握一些彼此相关的手势,就会大大提升识破谎言的几率。
脸是如何泄露真相的
在试图掩饰谎言时,人们的脸无疑有着最为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微笑、点头和眨眼睛来打掩护,但是不幸的是,我们的身体语言却无法和面部表情维持同一步调,总是在不经意间泄露了真相。我们的脸部不断地泄露出真实的态度和情绪,然而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却并不自知。
脸上一闪而过的迟疑诉说着内心情感的挣扎。
每当我们试图掩盖一个谎言或者某个突袭而来的念头时,我们的脸上就会出现瞬间的迟疑。看到别人用手快速地摸了一下鼻子,我们常常认为那是因为他的鼻子发痒。当人们在聊天时用手托着自己的腮帮子,我们以为那是对谈话无比入迷,丝毫不怀疑人家心里已经厌烦之极。又比如,一个男人向别人夸耀自己和丈母娘的关系如何融洽,可每次他一提到丈母娘的名字,他的左脸肌肉就会在瞬间提升,闪过一个不易察觉的讥笑。这个动作立刻让我们捕捉到他内心的真实感受。
女人确实是天生的“撒谎家”
在《为什么男人爱撒谎,女人爱哭?》(猎户星出版公司)这本书中,我们见识了女人是如何比男人更擅长察言观色,并且通过适当的谎话来操控他人。这种特性甚至能在小女孩身上体现出来。例如,小女孩的眼泪可以说来就来,而且她还能通过放声大哭引发其他的小孩子也跟着她一起哭。
《读心术》(Mindreading)的作者珊吉达·欧康纳(SanjidaO’Connell)博士曾经就人们如何撒谎进行过为期五个月的研究,最后总结出女人撒谎的水平远远高于男人。她发现女人能够编造更为复杂的谎言,而男人却只会说一些简单的谎话,比如“我错过了班车”,或者“我的手机没电了,所以没能给你打电话”之类。她还发现有魅力的人比外表平庸的人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赖。这一点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些领导者,如约翰·F·肯尼迪和比尔·克林顿能够逃脱自己的所作所为应受的惩罚。
为什么撒谎如此困难
我们在第三章曾经说过,大部分人都认为当一个人撒谎的时候,他会比平时笑容更多。可调查得出的结论却恰恰相反,人们撒谎的时候笑容更少。
撒谎的困难就在于,我们的潜意识是自觉而独立的,无法和嘴上所说的保持一致,于是身体语言便会泄密。撒谎的困难就在于,我们的潜意识是自觉而独立的,无法和嘴上所说的保持一致,于是身体语言便会泄密。所以那些很少说谎的人,不管他们的谎话如何令人信服,都很容易被人戳穿。从他们说谎的那一刻开始,他们的身体语言就一直显示出与谎言不相符的信息,这些信息让人感觉到他们没有讲真话。
在整个撒谎的过程中,人们的潜意识会一直散发出紧张的能量,从而引发与口头语言相矛盾的手势。职业说谎者,比如政治家、律师、演员和电视主播,他们会训练自己优雅的体态,让谎言变得无迹可寻。于是人们纷纷被他们的魅力所迷醉,一齐沉入谎言的陷阱。
这些职业说谎者一般通过两种方式达到这样的效果。首先,他们可以反复练习与谎言能够达成一致的姿态和手势,但这种方式需要长期积累撒谎经验才能奏效。其次,他们可以减少自己的手势,让自己在撒谎的时候不流露出任何正面或者负面的姿态,但这一点同样不容易做到。
反复练习造就令人信服的说谎者,正如演员锤炼演技一样。
不妨做个简单的实验:面对面地告诉别人一个精心编造的谎话,同时有意识地抑制所有的肢体动作。你会发现,即使你控制住了比较明显的肢体动作,但是无数细微的动作仍然会下意识地冒出来。比如面部肌肉的抽动,瞳孔的扩张和收缩,出汗、脸红,眨眼的频率从每分钟10次增加到每分钟50次等,所有这些细微的身体反应都显示出你在撒谎。通过慢速摄影机,我们会发现这些微妙的身体信号只会在瞬间释放,只有那些职业的采访者、销售专家或者观察力特别敏锐的人才能够捕捉到。
很明显,如果你想让谎言不被人识破,那就得设法隐藏自己的身体。我们看到犯人在接受审讯时,要么是坐在户外的椅子上,要么是处在灯光底下,他的整个身体都在审讯员的视线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谎言比较容易被戳穿。只要身体部分地被挡住,比如坐在一张桌子后面,或者面前有一道栅栏甚至是一扇门,那么撒谎就会容易得多。因此,最合适的撒谎渠道莫过于电话和电子邮件了。
在撒谎时最常见的八种手势
1.用手遮住嘴巴
用手遮住嘴巴的手势下意识地用手遮住嘴巴,表示撒谎者试图抑制自己说出那些谎话。有时候人们是用几根手指或者紧握的拳头遮着嘴,但意思都是一样的。
有的人会假装咳嗽来掩饰自己遮住嘴巴的手势。比如我们在电视上常常看到的扮演强盗或者罪犯的演员,他们在和其他歹徒讨论犯罪计划,或者遭受警察审讯时,就常常做出这样的动作。
下意识地用手遮住嘴巴,表示撒谎者试图抑制自己说出那些谎话。于是观众们会觉得这些人鬼鬼祟祟的或者在对警察撒谎。
如果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遮住自己的嘴,那么他很可能是在撒谎。如果在你说话的时候,其他人遮着自己的嘴,那就表示他们认为你可能隐瞒了某些事情。对于会议的发言人来说,如果在发言的时候看到有听众捂着嘴,那一定是最令他不安的手势之一。遇到这种情况,他应该停止发言并且询问听众,“大家有什么问题吗?”或者“我发现有的朋友不太赞同我的观点,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吧。”这样就可以让听众们提出自己的异议,发言者也有机会来解释自己的立场并且回答听众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听众们双臂在胸前交叉的动作,与遮住嘴巴的手势有着相同的含义。
用手遮住嘴巴就如同把食指竖立在嘴唇前说“嘘”的手势一样,都是一种表示非礼勿言、不得罪人的手势。“嘘”的手势是父母常常对孩子做出的举动。当孩子成为成年人以后,这个手势是提醒他们不要随意表达内心的想法。重要的是,你得明白这个手势意味着别人对你有所隐瞒。
如果在孩提时代,你的父母或者保姆曾经对你做过这个手势,那么现在作为成年人的你,是时候好好温习一下它了2.触摸鼻子
触摸鼻子的手势
触摸鼻子的手势一般是用手在鼻子的下沿很快地摩擦几下,有时甚至只是略微轻触,几乎令人难以察觉。女人在做这个手势时比男人的动作幅度更小,或许是为了避免弄花脸上的妆容。
我们必须牢记一点,触摸鼻子的手势需要结合其他的身体语言来进行解读,有时候人们做出这个动作只是因为花粉过敏或者感冒。
美国芝加哥的嗅觉与味觉治疗与研究基金会的科学家们发现,当人们撒谎的时候,一种名为儿茶酚胺的化学物质就会被释放出来,从而引起鼻腔内部的细胞肿胀。科学家们还通过可以显示身体内部血液流量的特殊成像仪器,揭示出血压也会因为撒谎而上升。这项技术显示人们的鼻子在撒谎过程中会因为血液流量上升而增大,科学家们将这种现象命名为“皮诺基奥效应”。血压增强导致鼻子膨胀,从而引发鼻腔的神经末梢传送出刺痒的感觉,于是人们只能频繁地用手摩擦鼻子以舒缓发痒的症状。
尽管你无法用肉眼看到鼻腔血管膨胀的样子,但这的确是引发触摸鼻子这一手势的原因。同样,
当一个人处在不安、焦虑或者愤怒的情绪之中时,他的鼻腔血管同时也会膨胀。当一个人处在不安、焦虑或者愤怒的情绪之中时,他的鼻腔血管也会膨胀。
“我与那个女人没有性关系”美国的神经学者阿兰·赫希和精神病学者查尔斯·沃尔夫深入研究了比尔·克林顿就莫妮卡·莱温斯基性丑闻事件向陪审团陈述的证词,他们发现克林顿说真话时很少触摸自己的鼻子。但是,只要克林顿一撒谎,他的眉头就会在谎言出口之前不经意地微微一皱,而且每四分钟触摸一次鼻子,在陈述证词期间触摸鼻子的总数达到26次之多。两位科学家分析道,与频繁触摸鼻子的情况相反,只要克林顿诚实地回答提问,他就完全不会触摸自己的鼻子。利用人体显像照相机,我们会发现当男人撒谎的时候,他们的阴茎也会出现充血膨胀的现象。或许陪审团们应该扒下克林顿的裤子,确认他是否在撒谎,而不必提出诸如以下这类奇怪的问题。
陪审团检察官问道:“克林顿先生,为什么小鸡要横穿马路呢?”
比尔·克林顿回答:“你所说的小鸡是什么意思?能不能请你为小鸡下一个定义呢?反正我可没有跟那些小鸡一起横穿马路。”
3.怎样才是正常的鼻子发痒
如果一个人的鼻子在正常情况下发痒,那么他必须比较用力地摩擦鼻子,甚至是通过挖鼻孔才能消除刺痒的感觉,而不像触摸鼻子的手势只是轻轻一摸那么简单。和遮住嘴巴的手势一样,说话者触摸鼻子意味着他在掩饰自己的谎话,聆听者做出这个手势则说明他对说话者的话语表示怀疑。单纯的鼻子发痒往往只会引发人们反复摩擦鼻子这个单一的手势,而且和人们整个对话的内容、频率和节奏没有任何联系。我不想看它
4.摩擦眼睛
在那三只聪明的猴子中,有一只猴子告诫人们“非礼勿视”。当一个小孩不想看见某样东西时,他会用手遮住自己的眼睛。当一个成年人看到某件令人倒胃口的事情时,他很可能做出摩擦眼睛的手势。大脑通过摩擦眼睛的手势企图阻止眼睛目睹欺骗、怀疑和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或者是避免面对那个正在遭受欺骗的人。男人在做这个手势时往往会使劲揉搓眼睛;如果他试图掩盖一个弥天大谎,则很可能把脸转向别处。相比而言,女人更少做出摩擦眼睛的手势,她们一般只是在眼睛下方温柔地轻轻一碰。男人在做这个手势时往往会使劲揉搓眼睛;如果他试图掩盖一个弥天大谎,则很可能把脸转向别处。相比而言,女人更少做出摩擦眼睛的手势,她们一般只是在眼睛下方温柔地轻轻一碰。这一方面是因为淑女风范限制她们做出粗鲁的手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弄花妆容。不过,和男人一样,女人们撒谎时也会把脸转向一边,以躲开听话人注视的目光。
“睁眼说瞎话”(Lyingthroughyourteeth)是常见的一个俗语。这个俗语体现了一系列的身体语言,包括紧绷的牙齿、虚伪的笑容和摩擦眼睛的动作。电影演员们常常用摩擦眼睛的手势表现人物的伪善。在所谓的礼仪之邦,例如英国,当人们不想对你吐露真心时,往往也会用这个手势加以掩饰。
5.抓挠耳朵
让我们试想一个场景。你对某人说:“这个东西只要四千多块钱。”对方则抓挠着自己的耳朵,把头转向一侧,说道:“可这对我来说似乎是很大一笔钱。”在这里,抓挠耳朵的手势就表示出听话人“非礼勿听”的企图,即通过用手盖住耳朵或者拉扯耳垂来阻止自己听到那些不愿入耳的话语。我们在前面提到过,小孩为了逃避父母的责骂会用两只手堵住自己的耳朵,抓挠耳朵的手势则是这一肢体语言的成人版本。抓挠耳朵的手势也有多种变化,包括摩擦耳廓背后,把指尖伸进耳道里面掏耳朵,拉扯耳垂,把整个耳廓折向前方盖住耳洞,等等。
我不想听它当人们觉得自己已经听得够多了,或者想要开口说话时,也可能会做出抓挠耳朵的动作。
和触摸鼻子的手势一样,抓挠耳朵也意味着当事人正处在焦虑的状态中。和触摸鼻子的手势一样,抓挠耳朵也意味着当事人正处在焦虑的状态中。查尔斯王子在步入宾客满堂的房间,或者经过熙攘的人群时,常常做出抓挠耳朵和摩擦鼻子的手势。这些动作显示出他内心紧张不安的情绪。然而我们从未在照片或者是影像资料里,看到查尔斯王子在相对安全私密的车内做出这些手势。
但是,在意大利,抓挠耳朵的动作通常被人们视为女人气的表现,甚至被当做同性恋的象征。不确定的表现6.抓挠脖子
抓挠脖子的手势是:用食指(通常是用来写字的那只手的食指)抓挠脖子侧面位于耳垂下方的那块区域。我们根据观察得出的结论是,人们每次做这个手势,食指通常会抓挠五次。食指运动的次数很少会少于五次或者多于五次。这个手势是疑惑和不确定的表现,等同于当事人在说,“我不太确定是否认同你的意见。”当口头语言和这个手势不一致时,矛盾会格外明显。比如,某个人说“我非常理解你的感受”,但同时他却在抓挠脖子,那么我们可以断定,实际上他并没有理解。
7.拉拽衣领
撒谎会使敏感的面部与颈部神经组织产生刺痒的感觉,于是人们不得不通过摩擦或者抓挠的动作消除这种不适。德斯蒙德·莫里斯是最先发现这种现象的科学家之一。这种现象不仅能解释为什么人们在疑惑的时候会抓挠脖子,它还能解释为什么撒谎者在担心谎言被识破时,就会频频拉拽衣领。这是因为撒谎者一旦感觉到听话人的怀疑,增强的血压就会使脖子不断冒汗。
领口底下觉得好热啊
当一个人感到愤怒或者遭遇挫败的时候,也会用力将衣领拽离自己的脖子,好让凉爽的空气传进衣服里,冷却心头的火气。当你看到有人做这个动作时,你不妨对他说,“麻烦你再说一遍,好吗?”或者“请你有话就直说吧,行吗?”这样的话会让这个企图撒谎的人露出他的马脚。
8.手指放在嘴唇之间
将手指放在嘴唇之间的手势,与婴孩时代吸吮母亲的乳头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潜意识里对母亲怀抱里的安全感的渴望。人们常常在感受到压力的情况下做出这个手势。幼儿会将自己的拇指或者毯子含在嘴里,作为母亲乳头的替代品,而成年人则表现为把手指放在嘴唇之间,或者吸烟、叼着烟斗、衔着钢笔、咬眼睛架、嚼口香糖等。
渴望安全感的表现
大部分用手接触嘴唇的动作都与撒谎和欺骗有关,但是将手指放在嘴唇之间的手势却只是内心需要安全感的一种外在表现。所以,遇到做出这个手势的人,不妨给予他承诺和保证,这将是非常积极的回应。大部分用手接触嘴唇的动作都与撒谎和欺骗有关,但是将手指放在嘴唇之间的手势却只是内心需要安全感的一种外在表现。所以,遇到做出这个手势的人,不妨给予他承诺和保证,这将是非常积极的回应。
思考和迟疑的手势
我们认为,一个优秀的演说家天生就富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知道听众们何时兴致高涨,何时兴趣索然。一个能干的销售人员可以准确地判断是否击中了客户的“热钮”(“热钮”是近年来行销学里非常流行的一个词,简而言之就是“热点”,指在销售过程中能够强烈激发客户购买欲望的焦点。),并且迅速找到购买人的兴趣所在。空洞的感觉则是每一个节目主持人都竭力避免的,因为那会让嘉宾们对自己的节目主持反应冷淡,难以挤出只言片语,只是漠然地观看。幸运的是,
有大量的用手接触脸颊和下巴的身体语言,可以被当作测量他人情绪冷热的温度计。有大量的用手接触脸颊和下巴的身体语言,可以被当做测量他人情绪冷热的温度计。通过学习这些身体语言,人们在发言过程中就能够判断自己的表现是否到位。
厌倦
用手支撑着脑袋,以免不小心睡着
当听众做出用手支撑着头的动作时,表示他们心中已经产生了厌倦情绪,用手作为支撑,就是为了不让脑袋低下去,以免自己在不知不觉中睡着。听众们的厌倦程度与手臂支撑头部的尺度相关。一般来说,最开始人们只会用一个大拇指撑着下巴,然后随着厌倦程度的提升,逐渐变成用整个拳头支撑下巴。当兴趣极度缺乏的时候,人们会用手掌完全地把脑袋托住(如左图所示)。最为厌倦的身体信号则是用两只手一起撑着头,同时鼾声大作。
很多职业演说家误以为听众用手指敲击桌面和用脚频繁地轻叩地板,是厌倦情绪的反应,实际上,这些动作是急躁的表现。当你在一大群听众面前发言时,如果看到这些身体语言传递的信息,就必须有策略地采取某些措施,让那些敲着桌面和踢着地板的听众将注意力集中到你的演讲中来,避免让这些听众的负面反应传染给其他的听众。一旦有听众同时做出表示厌倦和急躁的手势,那就是在告诉演讲人,是该结束演讲的时候了。
一位听众对演讲者提问:“你睡觉的时候说话吗?”
“不。”演讲者回答。
“那么,就请不要在我睡觉的时候说话。”听众说道。
手指和脚底敲击的速度取决于听众的急躁程度有多高,敲击速度越快,表示听众的心里越不耐烦。
思考的手势
思考的手势是将握住的手放在下巴或者脸颊处,通常还会将食指竖立起来。当人们开始对说话人的话题失去兴趣,然而出于礼貌又想装作感兴趣的样子时,这个手势就会悄悄发生变化。随着厌倦袭来,原本轻挨着脸部的手腕渐渐成为了头部的支撑。当人们开始对说话人的话题失去兴趣,然而出于礼貌又想装作感兴趣的样子时,这个手势就会悄悄发生变化。随着厌倦袭来,原本轻挨着脸部的手腕渐渐成为了头部的支撑。
表现出兴趣的思考手势:头部保持着直立的姿势,手轻轻地靠在脸颊上
内心怀有不同的意见在公司的董事长发表冗长无趣的报告时,很多中层管理人员常常用这个手势伪装出一副颇有兴趣的样子。但是对他们来说,不幸的是只要他们将手作为头部的支撑,不管是采取何种姿势,这样的动作都会泄露他们的真心。于是董事长很可能会认为这些经理们个性虚伪,或者是拍马屁只知道往马脚上拍。如果人们只是把手轻轻地靠在脸颊上,而不是作为头部的支撑,就是真正感兴趣的表现。倘若这时将食指竖起来,挨着脸颊,同时把大拇指抵在下巴底下,就表示听者的内心产生了与说话人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有时候随着异议的持续,听者可能还会用食指摩擦眼睛。
这种姿势常常被误认为是听得入迷的反应,但用以支撑头部的大拇指会显示出听者批评的态度。其实,身体语言也会对人们的情绪造成影响,如果人们维持这个姿势的时间越长,那么他心中批评的态度就会持续得越久。因此,说话人在看到这样的信号以后,必须马上有所动作,或是将听众带入正在进行的话题之中,或是中止自己的发言。我们推荐一个简单的举动:随便拿一样东西,递给那位有异议的听众,巧妙地让他改变自己的姿势,这样会促使他的态度随之发生转变。他已经听腻了,或者完全不感兴趣
罗丹的雕塑《思想者》展示了思想者陷入沉思的姿态;然而身体的姿势和支撑着头部的手,却刻画出思想者沮丧的一面。
说谎的应聘者
有一个来自海外的男人应聘我们公司的职位,我们为此安排了一次面试。在面试进行的过程中,这个人的双臂和双腿始终保持互相交叉的姿势,显示出一种审慎思考的态度,而且他很少用手掌做出任何手势,眼神也总是游离不定。很明显在他心里怀有某种隐忧,但是在面试刚刚开始的阶段,我们还没有掌握足够的信息来判断这些消极的肢体语言所隐含的意义。
然后,我们向他提了一些问题,试图了解他以前在家乡工作时的雇主,但他在回答问题的同时做出大量摩擦眼睛和触摸鼻子的手势,而且依然是一副左顾右盼的神情。
最终我们没有录用他,因为他的肢体语言与他嘴上所表达的信息自相矛盾。事后,我们出于好奇心,与这个应聘者在海外的推荐人取得了联系。事实证明,这位应聘者在面试时的确捏造了虚假的工作经历。他或许认为,国外的雇主应该不会大费周折地拨打越洋电话,向自己的推荐人求证所有信息。而我们如果忽视了肢体语言传递的信号,很可能就会错误地录取了他。
抚摸下巴
以后如果有机会在众人面前发言的话,你不妨在阐述观点的同时仔细观察下面的听众,你会发现大部分听众在聆听的过程中,都会将一只手放在脸颊旁边,这意味着他们正处在思考当中。随着你的演讲接近尾声,请求听众们就你的观点提出意见和建议时,听众们往往会停止思考的手势,转而用手抚摸下巴。这一体语言是表示他们正在考虑如何做出决定。
大部分听众在聆听的过程中,都会将一只手放在脸颊旁边,这意味着他们正处在思考当中。
正在考虑如何做决定抚摸下巴手势的女性版本
当听众们抚摸着下巴考虑该如何做决定时,他们接下来的手势就变得格外重要,因为那往往预示着他们会给出肯定还是否定的回答。这个时候你最应采取的策略就是冷静地观察,努力捕捉他们的肢体语言所传达的信息。比如,听众在抚摸下巴之后,双臂和双腿彼此交叉,或者后背紧紧地贴着椅背,那么他很可能要提出反对的意见。于是,借助准确的预判,你可以抓住机会抢先发话,重申自己的观点中最有说服力的部分。要是等到别人已经提出反对意见再进行申辩的话,那大家就更难达成一致了。
如果听众在做出抚摸下巴的手势后,双臂舒展身体前倾,或是拿起了你提供的诸如建议书、试验样本之类的材料,那么他极有可能给出肯定的意见。你完全可以将这些肢体语言视为听众对你的观点表示默许,只管放心大胆地继续发表自己的见解。
迟疑的手势
并不是所有人在有思考的手势之后就紧接着做出抚摸下巴的动作。有些带眼镜的人会把眼镜取下来,用嘴咬着一端的眼镜架,默默沉思;有些吸烟的人会在考虑如何做决定时缓缓地吐出一口烟。这些肢体语言都是迟疑的表现。当你向某个人征求意见,而他却把钢笔或者手指放在嘴唇中间,那就表示他还在犹豫,需要更多的时间或者信息帮助他做出决定。放置在嘴唇中的东西,为他的迟疑提供了合适的借口,让他觉得不需要那么急切地给出答案。
既是思考的手势,也是考虑该如何做决定的手势。
有时候,人们会同时做出厌倦的手势、思考的手势和做决定的手势,这些不同的手势代表了组成当事人意见的不同要素。如上图所示,思考的手势本应是将手靠在脸颊旁,但这个人的手却移到了下巴旁边,并且用手抚摸着下巴。
思考的手势与抚摸下巴的手势同时出现,表现出这个人正在一边思考发言者的提议,一边总结自己的结论。思考的手势与抚摸下巴的手势同时出现,表现出这个人正在一边思考发言者的提议,一边总结自己的结论。
当听众开始对发言人的演讲失去兴趣时,就会把头靠在手上休息。下图中的人正是如此,尽管依然保持着思考的手势,但是随着兴趣减退,大拇指已经成为了头部的支撑。
思考的手势、做决定的手势和厌倦的手势,三者合而为一阿诺德·施瓦辛格(ArnoldSchwarzenegger)正在阐释自己的看法,一旁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仔细地倾听和思考着。
抓挠后颈和拍击头部的手势
这个手势表示:“真是麻烦啊”
“Painintheneck”在字面意思上是脖子痛,但这句俗语却是用来指讨厌的人和麻烦的事。脖子痛与讨厌的人和事之间为什么能够扯上关系呢?这是因为当你觉得某个人很讨厌时,脖子后面微小的肌肉组织就会呈现乳突状——我们经常将之称为鸡皮疙瘩。这种身体上的反应是从远古时代延续下来的。在人类还没有进化为直立行走的智人之前,浑身都有着浓密的毛发帮助御寒,在感受到危险临近或者极其愤怒时,脖子后面的肌肉便呈现出乳突状,从而使毛发竖立起来。现在,我们在狗的身上也能见到这种反应,当一只狗被另一只怀有敌意的狗激怒时,它脖子后面的毛就会竖起来。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沮丧和恐惧都会让脖子后面隆起一片鸡皮疙瘩,让我们有刺痒的感觉。所以,我们只能用手抓挠那块区域,以消除身体的不适。
让我们设想一下,假如你拜托别人帮你做件小事,结果他却把这事儿给忘了。然后,当你向他问起事情办得怎么样时,他很可能会用手拍着前额或者后颈,似乎是用责打自己的方式表示懊恼和歉意。尽管用手拍击头部的动作常被视为健忘的象征,但关键的是要仔细观察对方拍击的是前额还是后颈。如果他拍着自己的前额,那说明他对自己的健忘并没有特别在意,也不太担心你会兴师问罪。可如果他拍打的是后颈,那就表示你的提问已经让他的脖子后面起了鸡皮疙瘩。所以,虽然他是在责打自己,但他的心里实际上是在烦你。
用手拍击脑袋,惩罚自己的健忘。
美国谈判协会的杰勒德·尼伦伯格先生发现,在拍击自己的头部时,习惯于拍击后颈的人很可能个性较为内向或者为人比较刻薄;而那些习惯于拍击前额的人则可能更加外向而且容易相处得多。在拍击自己的头部时,习惯于拍击后颈的人很可能个性较为内向或者为人比较刻薄;而那些习惯于拍击前额的人则可能更加外向而且容易相处得多。
想要在不同的情境下准确解读用手接触头部的身体语言,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如果你在生活中看到别人做出用手接触头部的手势,恰好是在本章中所讨论过的,那么你有理由认为他的内心隐藏着某些负面的想法。
问题是,这个负面的想法是什么呢?它可能是怀疑、隐瞒、不确定、吹嘘、忧虑,或者干脆就是撒谎。真正能体现水平的地方就在于如何确认那个负面的想法到底是什么。想要做到这一点,最好是仔细观察对方的每一个手势,并且从整体上来分析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为什么鲍勃总是败北
我们有一位名叫鲍勃的同事,他非常喜欢下国际象棋。有一次,我们在和他一起下棋的时候,偷偷地用录像机拍摄下了全过程,打算对他在下棋时的身体语言进行分析。
录像带显示,在比赛中,鲍勃只要对下一步棋的走法没有把握,就会做出抓耳朵或者摸鼻子之类的手势。我们还发现,当对手接触到某颗棋子,打算移动这颗棋子时,鲍勃的身体语言也会暴露出他对这颗棋子的动向怀有怎样的想法。如果他觉得自己可以对付得了这步棋,或者是已经想好了应对的法子,那么他的十指就会松弛地合在一起,显示出自信十足的样子;相反,如果他对此毫无把握,或者不希望对手走这步棋,他就会用手遮住嘴巴,或是拉扯耳垂、抓挠脖子。
我们把这些可以为对手提供预判的手势,私底下告诉了国际象棋小组的其他成员。很快,大部分人都能通过鲍勃的身体语言准确预测他的想法,并且把可怜的鲍勃杀得片甲不留。更可怜的是,鲍勃至今都被蒙在鼓里,因为我们没有把这本书送给他看过。
双重意义

我们设计了一个面试官和应试者的角色扮演场景,并且进行了录像。在面试官提出一个问题后,应试者突然用手触摸了自己的嘴唇和鼻子。他的这个手势持续了几秒钟的时间,然后又重新回到了轻松自然的姿态,开始回答问题。而且从这时起,他始终保持着开放的身体姿势:大衣的纽扣是松开的,手掌也经常做出动作,回答问题时不断地点头,并且身体前倾。结合这么多表现,我们认为那个接触嘴唇的动作实在有些古怪,和整个情境完全不符。事后,当大家一起回看录像时,我们问那位应试者,为什么会突然冒出用手盖住嘴唇的动作。
应试者说,当面试官向他提出问题时,他认为有两种回答方式:一种是消极的回答,另一种是积极的回应。他在揣测如果做出消极的回答,面试官对此会有何反应时,不知不觉地用手盖住了嘴巴。而当他开始思考积极的回应方式后,手便自然而然地放了下来,重新回到了开放松弛的身体状态。“如果采用消极的回答方式,面试官会有怎样的反应呢?”仅仅是发生在一瞬之间的疑惑,便导致了应试者做出用手盖住嘴唇的手势。
这个事例说明在现实生活中,用手接触头部的手势是多么容易被误读,并可能由此将我们带向错误的结论。用手接触头部的手势是多么容易被误读,并可能由此将我们带向错误的结论。
眼部传达的信号
第八章
看来有些男人的眼睛拥有穿透望远镜盖的特异功能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眼睛一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器官,它对人类行为习惯造成的影响也成为我们经常研究的课题。目光的互相接触有时能够控制谈话的局面。
比如,当某个人说“他用十分轻蔑的眼神看着我”,就显示出交谈对象高高在上的态度。而当你对别人说,“在你说话的时候请正视我的眼睛!”那就表示你怀疑他在撒谎。在面对面的交谈中,我们的目光大部分时间都停留在对方的脸上,所以眼睛所传递的信息,是能够帮助我们解读对方态度与想法的最佳利器。当人们初次见面的时候,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形成对新朋友的第一印象,而这个印象主要取决于人们的眼睛所看到的东西。
在我们的生活中,与眼睛有关的形容词非常丰富,比如“她对那个男人怒目而视”、“他的眼睛闪闪发亮”、“她有着一双大大的如婴儿般的眼睛”、“他的眼睛贼溜溜的”、“她的眼睛真是魅力十足”、“她恨不能用眼神杀了那个男人”、“她的眼睛冷冰冰的”、“他看我的眼神非常恶毒”等。我们在描述别人的眼睛时,也会用到大量的形容词。例如,贝蒂·黛维丝(美国老牌女影星)般的眼睛、像西班牙人的眼睛、色迷迷的眼睛、或者坚毅的、怒气冲冲的、空洞的、神秘的、悲伤的、快乐的、挑衅的、冷酷的、满含妒意的、不肯饶人的、敏锐的眼睛,等等。我们在使用这些词语时并没有意识到我们是根据对方瞳孔的大小以及观察物体的方式,得出这些印象的。在我们的肢体语言里,眼睛所传递的信号是最有价值也是最为准确的,因为它是传达身体感受的焦点,而且瞳孔的运动是独立、自觉、不受意识控制的。在我们的肢体语言里,眼睛所传递的信号是最有价值也是最为准确的,因为它是传达身体感受的焦点,而且瞳孔的运动是独立、自觉、不受意识控制的。
瞳孔扩张
在相同的灯光条件下,随着态度和情绪从积极转向消极,瞳孔就会由扩张转向收缩,反之亦然。当人们处在兴奋的状态中时,瞳孔会比原始尺寸扩大四倍。相反,如果人们处在生气或者其他消极的情绪中时,瞳孔就会收缩,变成我们平时常说的“如小圆珠般的眼睛”或者是“蛇眼”。浅色瞳孔的眼睛往往更吸引人,因为浅色的瞳孔在扩张时给人的感觉更加明显。
目光如豆眼神迷人
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系的前系主任埃克哈特·赫斯是一位瞳孔运动研究领域的先锋,他发现瞳孔的大小是由人们情绪的整体状态决定的。一般来说,当人们看到对情绪有刺激作用的东西时,瞳孔就会扩张。赫斯发现,只要是性取向正常的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要他们看到异性明星的海报,瞳孔便会扩张;但若看到同性明星的海报,瞳孔就会收缩。当人们看到令人心情愉快或是痛苦的东西时,瞳孔也会产生类似反应。比如,看到美食和政界要人时瞳孔会扩张;反之,看到残疾儿童和战争场面时瞳孔会收缩。赫斯还指出,瞳孔的扩张也与心理活动密切相关。如果人们正在努力解决某个难题,那么当这个难题最终攻克时,瞳孔就会扩张到极限尺寸。
我们将瞳孔研究引入了商业领域,并且证明了瞳孔的扩张会令广告模特显得更有吸引力,从而影响顾客的购买倾向。所以,我们只要将照片上模特的瞳孔修改得更大一些,就能有效地提升产品的销量。只要是能够给模特脸部特写镜头的广告宣传海报,都可以应用这一研究成果,例如女性化妆品、护发产品和时装等。
一个成功的案例是,在直投销售活动中,我们通过修改广告宣传手册上模特的瞳孔尺寸,使露华浓唇膏的直邮销量提升了45%。一个成功的案例是,在直投销售活动中,我们通过修改广告宣传手册上模特的瞳孔尺寸,使露华浓唇膏的直邮销量提升了45%。
哪一张照片让你觉得更有吸引力呢
在恋爱期间,眼睛是最能传神的器官。女人们给眼部化妆,也是为了更加突出眼睛的神采。如果一个女人想要吸引一个男人的注意,她就会在注视那个男人时瞳孔扩张,而这个男人很可能会心照不宣地读懂女人发出的信号。为什么罗曼蒂克的相遇总是发生在灯光朦胧的地方呢?瞳孔扩张就是答案。在微暗的光线中,人们的瞳孔会不由自主地扩张,从而让相遇的两个人互相产生吸引力,成就罗曼蒂克的爱情。
当一个男人被一个女人吸引时,他身上哪个部位的尺寸会增大到三倍呢?
当情侣们深情地互相凝视时,他们是在不知不觉地寻找对方瞳孔扩张的信号,而且彼此都会被对方扩张的瞳孔激发出兴奋的情绪。
调查显示,当男人们观看色情电影时,瞳孔会扩大到原始尺寸的三倍。而女人们则是在看到妈妈和婴儿嬉戏的图片时,瞳孔扩张最为明显。婴儿和幼童的瞳孔比成年人的瞳孔要大,而且只要有父母在场,他们的瞳孔就会始终保持扩张的状态,流露出无比渴望的神情,从而能够引来父母的持续关注。这也就是卖得最好的儿童玩具总是把儿童广告模特的瞳孔弄成超大尺寸的原因。
调查还显示,看到别人瞳孔扩张的人,自己的瞳孔也会相应地发生扩张。虽然男人在看美女图片时,瞳孔都会出现扩张的现象,但跟瞳孔收缩的美女图片比起来,男人还是在看瞳孔扩张的美女图片时,瞳孔扩张得更厉害。
瞳孔测试
感知瞳孔扩张的能力是直接与大脑相关联的,而且完全属于自发的反应,不受主观意志的控制。要想测试这一点,不妨用你的手盖住下面的图B,然后让你身边的某个人盯着图A中的“瞳孔”。片刻之后再让他把目光移到图B上,这时你就会发现他的瞳孔为了适应图B中的“瞳孔”而产生了扩张的现象。因为他的大脑认为这双“眼睛”正看着他,而且显得很有吸引力。
女人的瞳孔扩张的速度比男人更快,只要大脑感知到对方的瞳孔在扩张,女人的瞳孔就会迅速产生反应,从而显现和善亲切的形象。女人的瞳孔扩张的速度比男人更快,只要大脑感知到对方的瞳孔在扩张,女人的瞳孔就会迅速产生反应,从而显现和善亲切的形象。
赫斯曾经用五幅图片进行瞳孔反应测试,图片分别是一个裸体男人、一个裸体女人、一个婴儿、一张母亲和婴孩的合影、一幅风景画。测试结果与预测的完全一致:男人在看到裸体女人画时瞳孔扩张得最明显;男同性恋的瞳孔则是在看到裸体男人画时变得最大;而女人是在看到母子合影时瞳孔极度扩张,其次是裸体男人画。
我们曾经邀请专业纸牌游戏玩家参与另一种瞳孔测试。测试过程显示,只要这些专业玩家的对手们带上墨镜,专业玩家的胜率就会大大降低。比如,在打扑克牌时,如果某个对手一下子抓了四个A,他很可能会不自觉地瞳孔迅速扩张。有经验的玩家能够敏锐地观察到这种变化,于是在这一轮便不会下很大的赌注。可是一旦戴上墨镜,瞳孔就不会再泄漏任何信息,所以,即使是纸牌游戏专家也难免会比平时要赢得少了。
人们很早就知道怎样透过瞳孔解读别人的内心。中国古代的珠宝商在和顾客讨价还价时,会仔细观察顾客的瞳孔是否在扩张。几个世纪前,妓女们曾经将颠茄汁滴进眼睛里,使瞳孔变大,从而让自己看起来显得更勾魂。
摇滚歌手大卫·鲍伊的两只眼睛颜色不一样,一只是蓝颜色,另一只是浅褐色,而且其中一个眼睛的瞳孔一直处于扩张的状态。这种情况被称为虹膜异色症,发生的概率大致为1%。鲍伊的双色眼睛是12岁时跟一个女孩打架留下的终身纪念
有句老话说的是,
在跟别人交流想法或者是谈判时,“要好好看着对方的眼睛”。在跟别人交流想法或者是谈判时,“要好好看着对方的眼睛”。但是我们觉得更好的做法是“好好看着对方的瞳孔”,因为瞳孔会把他们心中最真实的感受告诉你。
女人又是优胜者
剑桥大学的西蒙·伯龙·科恩(SimonBaron-Cohen)博士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将人物肖像的照片拿给不同的实验对象看,但是每张肖像都只能看到眼部,额头、眉毛和眼睛以下的所有部位都被遮住了。然后,博士要求实验对象根据他们所看到的照片,为照片的主人公匹配合适的心理状态,比如“友好”、“放松”、“不怀好意”、“忧虑”等;除此之外,实验对象还要判断照片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比如“渴望你的爱抚”或是“渴望其他人的关爱”。
如果单纯从统计理论上来说,纯粹依靠猜测完成的试题,正确率应该是50%左右。但是这个实验所提供的25道题目里,男人们的平均成绩是答对了19个,女人们的成绩是22个。这个结果表明,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对于眼睛所传递的信号,都具备一定的解读能力,而且跟解读肢体语言的能力相比,人们还是更善于正确把握眼部信号。不过,总的来说,女人们在这次实验中又一次成为了优胜者。
科学家们至今仍无法解释眼部信息是怎样被传达和解读的,他们只知道人类能够做到这一点。患自闭症的人(这种患者几乎全部为男性)在这次实验中的得分最低。由此推断,自闭症患者的大脑缺乏解读肢体语言的能力。所以,即使是智商(IQ)非常高的自闭症患者,也很难和其他人建立正常的社交友谊。
人类的眼睛
在所有的灵长类动物中,只有人类的眼睛在瞳孔之外还有眼白。即使是与人类最为接近的猩猩,他们的眼睛也是纯黑的。我们将眼白称作巩膜。巩膜的存在让人们可以观察到目光的变化,从而帮助人们互相理解和交流,因为目光所投向的方位往往与人们的情绪密切相关。
女人的大脑比男人的大脑更善于领悟他人的情感,正因如此,女人的巩膜面积也比男人的要大一些。猩猩的眼睛缺乏眼白,这使得猩猩的猎物们难以捕捉他们的目光。这一特点能够极大地提升捕食的成功率,因为猎物们无法判断自己是否已经被发现。
在所有的灵长类动物中,只有人类的眼睛拥有明显的眼白。
轻抬眉毛
轻抬眉毛轻抬眉毛是在距离稍远处向人打招呼的姿势,从远古时代开始就广泛地被使用。这个动作的含义不仅通行于全世界,而且就连猴子和猩猩也会用这个动作打招呼,由此可见轻抬眉毛的动作是天生的。把眉毛快速地轻轻一抬,瞬间后又回复原位,这个动作是为了把别人的注意力引到自己的脸上,让人家明白自己正在向他问好。这个姿势只有日本文化不予接受。把眉毛快速地轻轻一抬,瞬间后又回复原位,这个动作是为了把别人的注意力引到自己的脸上,让人家明白自己正在向他问好。这个姿势只有日本文化不予接受。在日本人眼里,这是一个不合礼仪而且非常粗鲁的动作,甚至还被认为含有明确的性暗示。
对看到的人轻抬眉毛,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这表示你对出现在面前的这个人持有首肯的态度。而且这个动作很可能与惊讶和害怕的情绪相关,就仿佛你在说“见到您真是让我又惊又怕”,也可以理解为“我非常敬畏您,并且对您很有好感”。我们不会对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以及自己讨厌的人做出这个动作。如果别人在见到你的一刹那没有对你轻抬眉毛,那就表示他可能怀有挑衅的情绪。
一个简单的实验就会让你感受到这个动作的魔力:在酒店大堂的沙发上坐着,对每一个路过的人都做出轻抬眉毛的动作;你会发现不仅所有人都会以相同的动作回应你,甚至还会有一些人主动走过来和你搭话。
如果你喜欢他,就向他轻抬眉毛;如果你想让他喜欢你,还是向他轻抬眉毛。这可是一条黄金准则。如果你喜欢他,就向他轻抬眉毛;如果你想让他喜欢你,还是向他轻抬眉毛。这可是一条黄金准则。
张大眼睛
为了向他人表示自己的威严或者攻击性,人们常常会做出压低眉毛的动作。反之,提升眉毛的动作则是顺从谦恭的表现。Keating&Keating发现某些种类的猩猩和猴子也会用这些动作表示相同的含义。他们还指出,常常有意提升眉毛的动作会带来一种顺从的感觉,而常常有意压低眉毛的人则会被认为具有相当的侵略性,在这一点上猩猩和人类的感觉完全一样。
高挑的眉毛让玛丽莲·梦露显示出百依百顺的姿态。而较低的眉毛则让詹姆斯·卡格尼看起来富有侵略性。肯尼迪的眉尾向下延伸,既让人觉得很威严,又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忧虑在《为什么男人爱撒谎,女人爱哭?》这本书中,我们曾经描述过女人是如何利用提升眉毛的动作,巧妙地使自己的眼睛变大,并且让眼睛的形状尽量接近婴儿的眼睛,打造出一副可爱的娃娃脸形象。这个招术对男人非常有效,因为这能让男人释放出大量雄性荷尔蒙,从而激发男人极力呵护女人的欲望。
很多女人会把眉毛拔除,然后用眉笔重新画出眉型。这是为了让眉毛显得更高挑,显示出顺从的姿态,因为她们潜意识里知道,这样更能吸引男人。而男人如果修剪眉型的话,肯定会从眉毛最高的部分开始修剪。他们会把眉毛修得更低,让眼睛显得更窄,制造出一种更有威严感的效果。
约翰·F·肯尼迪的眉毛有着平缓的弧度,眉尾保持着向下延伸的形状,这让他的脸总是能带给选民们一种忧国忧民的感觉。如果他像影星詹姆斯·卡格尼那样,长着一对浓密粗犷的眉毛,恐怕就会大大削弱他在选举中的竞争力。
眼睛向上看的姿势
微微地低下头去,眼睛往上看。黛安
娜深知这样的姿势具有怎样的吸引力
在低头的时候抬起眼睛往上看,是另一种表示顺从谦恭的姿势。在低头的时候抬起眼睛往上看,是另一种表示顺从谦恭的姿势。这种姿势同样对男人具有吸引力,因为这会让眼睛显得更大而且让女人看起来像个孩子。这种心理反应可以这样解释:小孩的身高比成年人矮得多,所以在看成年人时必须抬起眼睛往上看;久而久之,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会被这种仰视的目光激发出类似于父母般的情感反应。
在婚姻遭遇危机时,黛安娜王妃用“眼睛向上看”的姿势博得全世界的同情下巴微微内收,抬起眼睛向上看,露出纤细的脖子,这个姿势几乎已经被黛安娜王妃艺术化了。这种像孩子般的姿势触发了成千上万人的怜爱之情,特别是当人们认为黛安娜王妃遭到英国王室的攻击时,更是希望能像父母一样保护她。这样一种表示顺从的姿势,人们平时并不会有意识地去练习,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只要做出这样的姿势就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如何点燃男人的热情
玛丽莲·梦露堪称女性性感形象的大师。她知道,至少是在潜意识里知道什么样的身体语言能够让男人无法招架
在垂下眼皮的同时抬起眉毛,目光往上看,嘴唇微张。几个世纪以来,女人们都用这种姿势展现既性感又顺从的形象。这样的姿势已经成为性感女神们的标签,比如玛丽莲·梦露、狄波拉·哈利、莎朗·斯通等。
不仅是眉毛和眼睑之间变宽的距离造就了这个姿势的魅力,更吸引人的还有那迷蒙的眼神。有新的研究显示,在高潮来临前的那一瞬间,女人的脸上经常会出现这种表情。
注视——你的目光投向哪儿
只有当两个人彼此眼神相交时,才算是真正形成了互相沟通和交流的基础。只有当两个人彼此眼神相交时,才算是真正形成了互相沟通和交流的基础。在我们和别人交谈时,有的人会带给我们舒服愉快的感觉,有的人则会令我们局促不安,甚至还有一些人会让我们觉得不可信赖。这些感觉的产生都是从眼神开始的,而且往往取决于对方注视我们的时间有多长或者面对我们注视的目光,对方有着怎样的反应,等等。
英国的迈克尔·阿盖尔先生是一位研究社会心理学和肢体语言技巧的先驱。他发现欧美人在彼此交谈的过程中,平均约有61%的时间里目光会保持着注视对方的状态。这其中包括自己说话时,注视对方的时间约占41%;聆听别人说话时,注视对方的时间约占75%;而交谈时双方彼此目光对视的时间约占31%。阿盖尔的纪录显示,人们的每次注视平均持续295秒,双方目光对视平均持续118秒。
我们发现,在交谈中,目光相交的长短程度差异很大,最低的只占谈话时间的25%;而最高的则是100%,也就是交谈的两个人始终处于眼神相交的状态。目光相交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参与交谈的对象以及彼此的文化背景。一般来说,当我们和别人说话时,约有40%至60%的时间里,我们会和对方目光相接;而在聆听别人说话时,这个比例会上升至80%。但是,这个普遍规律并不通行于全世界,在日本和某些亚洲、南美国家,长时间的注视会被认为是挑衅或者失礼的行为。日本人在和别人交谈时,常常将脸转向一旁或是看着对方的咽喉部位。如果是对日本文化不了解的欧美人,碰到这样的情况一定会相当局促不安。
阿盖尔还发现,在两个人互相交谈时,如果A很喜欢B,那么A就会经常向B投去注视的目光。这种注视的目光会让B体会到A对自己的好感,所以B也会同样回报给A注视的目光。这也就是说,在大部分文化背景下,如果想和其他人建立起和善友好的关系,就应该在谈话时多向对方报以注视的目光,这个时间比例至少应该达到60%~70%。这样的做法一定会让交谈对象对你产生好感。反之,如果在和别人谈话时紧张怯懦,注视对方的时间还不到三分之一,那么对方对你产生不信任感,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这同时也说明,为什么我们在商务谈判时不能戴墨镜,因为这会让对方认为我们要么是借着镜片的掩护盯着他们,要么是躲在镜片后逃避他们的目光。
因为沉醉于女人温柔的目光,他娶了这个女人;可他没有想到,婚后的女人目光就不再温柔了。
和大多数其他的肢体语言一样,注视对方的行为也必须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在为你的观察做结论之前,永远不要忘记结合文化背景进行综合考量。如果去其他地区旅行,例如像日本这样的国家,最安全的做法就是效仿招待你的主人,他在谈话时怎样看着你,你也就回报以同样的目光。
当两个人在交谈中产生第一次目光接触时,往往是弱势的一方会先把视线移开。当两个人在交谈中产生第一次目光接触时,往往是弱势的一方会先把视线移开。这也就说明,保持注视对方的姿态,是以一种微妙的方式传达出挑战的意味。如果是当对方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者观点时,你久久地注视对方,那就表示你不同意他的看法。假设你和一个地位比你高的人谈话,例如你的老板,在你想表达反对意见时,你就可以把注视他的时间拉得比平时稍长一点,这样他就会明确地感觉到你的态度。当然,如果你还想保住自己的饭碗,就不要老是玩这招了。
在裸体主义者聚居区…
在裸体主义者聚居区,眼睛该放哪儿
我们组织了一批非裸体主义者前往裸体主义者聚居区,介绍他们与这里的裸体主义者认识,并且把交谈的场面录了下来。所有的非裸体主义男人都承认,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目光不往裸体主义者的下身看,而录像也清楚地显示他们在交谈过程中俯视的目光特别明显。与之相反的是,女人们都说自己没有经历这样的尴尬,从录像中也可以看到很少有女人有意识地将目光投向交谈对象的下体。
这是因为男人的视野是管状的,所以他们观察正前方的事物和寻找远距离目标的能力要远远强于女人。但是,大部分男人的近距离视野和周围视野都远不及女人,正因如此,男人们总是很难在冰箱、橱柜和抽屉里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女人的周围视野范围很大,两只眼睛的视野范围至少能向外扩展45度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当女人们看起来正注视着对方的脸部时,很可能同时在观察对方身上佩戴的金银珠宝。
女人的周围视野范围很大,两只眼睛的视野范围至少能向外扩展45度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当女人们看起来正注视着对方的脸部时,很可能同时在观察对方身上佩戴的金银珠宝。貌似在看这里,实际上却在看那里,这就是宽阔的周围视野赋予女人的优势。
怎样抓住男人的注意力
当一个女人对房间另一端的某个男人产生兴趣时,她会有意与这个男人眼神相交,以吸引男人的注意。通常她会注视男人两三秒钟,然后将目光移开并且垂下眼睑。
女人认为这样的注视已经足够明显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心和顺从之意。然而,来自韦伯斯特大学的摩尼卡·摩尔博士所做的实验却表明,大部分男人都缺乏解读女人视觉信号的能力,所以女人通常需要重复发出三次信号,反应程度一般的男人才能有所察觉;对反应较慢的男人,女人甚至需要重复四次;我们也不排除有那种极端后知后觉的男人,需要女人重复五次或者五次以上。当女人终于抓住了男人的注意力后,她往往会小幅度地做出轻抬眉毛的动作,同时还不忘微微张大自己的眼睛,给予男人更为明确的爱慕信号。
或许,在遇上反应迟钝的男人时,更高效的方法是直接走到男人跟前,面对面地对他说:“你好,我对你的感觉很不赖!”
撒谎者大都会看你的眼睛
我们在前面曾经说过,很多人在撒谎的时候会把脸转向一旁,眼神游移不定。为了验证这一点,我们做了一组实验。我们安排实验对象在交谈过程中向对方撒谎,并且把整个交谈场面录了下来。然后,在交流研讨会上,我们让与会者观看这些录像,并且指出他们所识破的谎言。最终结果让我们很吃惊,撒谎者的表现与我们通常所预想的不太一致。大约只有30%的撒谎者在撒谎时眼神游移,这部分撒谎者的谎言也最容易被识破。约有80%的谎言都被研讨会成员指了出来,其中女性的成功率比男性更高一些。其他70%的撒谎者在撒谎时都目光坚定地看着那个可怜的受骗人,或许他们知道左顾右盼的表现会招致怀疑,所以采取反其道而行之的办法避免被逮着。他们的做法的确是对的。在这部分撒谎者当中,平均只有25%的谎言被识破,其中男性识破谎言的成功率仅有可怜的15%,女性则是35%。在辨别声音的变化、瞳孔的扩张以及其他线索方面,女人的直觉都要远远强于男人;而正是这些细节让撒谎者露出马脚。这个实验说明,
不能把目光当作辨别谎言的惟一依据,我们必须结合其他的手势与线索做出综合判断。不能把目光当做辨别谎言的惟一依据,我们必须结合其他的手势与线索做出综合判断。
在别人和你交谈的过程中,如果对方与你目光相交的时间超过三分之二,一般意味着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他觉得你十分风趣而有魅力,如果是这样的话他的瞳孔会扩张;第二种可能是,他对你怀有敌意,或是向你传递挑衅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瞳孔会收缩。正如我们常常提到的那样,女人非常擅长解读瞳孔信号,所以她们能够区分出对方到底是好意还是歹意。但是,男人们在这一方面实在技不如女。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部分男人无法根据女人脸上的表情判断她们的心情,甚至不知道女人是打算给他们一个甜蜜的吻,还是一个狠狠的巴掌。
如何避免攻击和辱骂
转移目光是屈服的表示,几乎所有的灵长类动物都认同这一身体语言。如果一只猩猩要展示它的威力或者想要发出攻击,就会把目光死死地盯着攻击对象。为了避免遭受攻击,感受到威胁的弱小猩猩会把目光移开,并且把身体缩成一团,让自己看起来显得更加瘦弱。
科学研究表明,正是大脑中的求生本能,使得灵长类动物表现出屈服的姿态。在遭遇潜在的威胁时,我们也会尽可能地缩紧身体,比如耸肩、手臂紧贴身体、蜷曲膝盖、脚踝紧扣桌腿、下巴贴近前胸以保护喉咙,并且目光顺从地转向一旁。这些姿势会让攻击者的大脑发出“解除攻击”的指令,于是被攻击者便可以凭借屈服的姿态免遭厄运了。
让自己显得更弱小,这能让攻击者的大脑发出“解除攻击”的指令。
在你因为犯错而遭受上司的责骂时,你就可以采用上述姿势博得上司的同情。但是,如果是在街头遭遇匪徒攻击,那么屈服的姿态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假设你在街上独自一人步行时遇到一伙不三不四的人,这个时候如果表现出害怕的样子,就会激发这些人的攻击欲望。相反,如果你目不斜视地大踏步往前走,手臂和双腿保持较大的动作幅度,昂首挺胸,显示出自己有自我保护的能力,那些街头小混混反而会产生畏惧情绪,变得不太敢轻易袭击你。
斜视
斜视的含义很丰富,它可能是表示感兴趣,也可能是表示不确定,甚至是表示敌意。如果人们在目光投向侧方的同时,眉毛微微上扬或者面带笑容,那就是很有兴趣的表现,恋爱中的人们经常将之作为求爱的信号,特别是女人。
如果斜视的目光伴随着压低的眉毛、紧皱的眉头或者下拉的嘴角,那就表示猜疑、敌意或者批判的态度。如果斜视的目光伴随着压低的眉毛、紧皱的眉头或者下拉的嘴角,那就表示猜疑、敌意或者批判的态度。
延长眨眼的间隔
在正常而放松的状态下,人们的眼睛每分钟会眨6~8次,每次眨眼时眼睛闭上的时间只有十分之一秒。但是只要处在压力比较大的状态,比如撒谎的时候,人们眨眼睛的频率就很可能显著提升。闭上眼睛不想看你延长眨眼的间隔是指人们在每次眨眼时,眼睛闭上的时间远远长于正常情况的十分之一秒。这种动作属于下意识的行为,是人们的大脑企图阻止眼前的人进入自己的视线,因为他们感觉厌倦、无趣或是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如果有人对你做出这样的动作,那就意味着他已经没法忍受跟你继续纠缠下去,所以他每次眨眼时眼睛会闭上两到三秒钟甚至更长的时间,让你从他的视线中消失。如果他的眼睛一直闭着,那就表示他的头脑里已经完全没有考虑你的存在了。
自高自大的人不仅用延长眨眼的间隔来显示自己高人一等的姿态,有时候还会脑袋后仰给你一个长时间的凝视。通常这种姿势是用来表达蔑视的态度,但是当人们认为自己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时,也会做出这个动作。总的来说,延长眨眼的间隔还是属于西方文化的肢体语言,特别是英语国家里自认是上流社会的人们,经常做出这个动作。如果在你和别人交谈的过程中,对方眨眼的频率变得很拖沓,那就意味着你的表现不够精彩,需要采取新的策略激发对方的兴趣。
如果在你和别人交谈的过程中,对方眨眼的频率变得很拖沓,那就意味着你的表现不够精彩,需要采取新的策略激发对方的兴趣。如果你认为对方这样做仅仅只是出于高傲,那么你不妨给予这样的回敬:当对方第三次或者第四次长时间闭着眼睛时,快速地向左边或者右边移动一步。这样,当他们再度睁开眼睛时,就会产生错觉,以为你消失不见了;继而又在旁边突然看到你,这一定会让他们吓得不轻。如果跟你谈话的人一边不紧不慢地眨眼,一边渐渐打起了呼噜,那么你完全可以认定你们之间的沟通失败了。
东张西望
当人们的目光上下左右四处看时,我们通常认为是在观察整个房间的事物,但实际上这是大脑在搜寻逃跑的路线(就像猴子和猩猩做这个动作的动机一样)。所以,东张西望的神情是人们对于眼前的人或事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当你和一个特别讨厌的人说话时,你本能地会想要看别的地方,寻找可能摆脱这个人的办法。但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目光转向其他地方是对谈话失去兴趣的表现,会让对方感受到自己逃跑的渴望。所以,为了避免引起对方的不快,我们会更专注地看着这个讨厌的谈话对象,并且用紧巴巴的微笑伪装出很感兴趣的样子。这样的行为就像我们之前提过的那些撒谎者一样,都是利用增加目光相交而让自己显得更真诚可信。
面部地理学
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学会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注视对方面部和身体的哪个部位,将会对最终的交流结果产生极大影响。
在你读完下一段内容后,请你立刻试一试我们教给你的技巧。你会惊喜地发现,这些技巧的确作用非凡。你大概需要花费一周的时间来练习这些技巧,然后这些技巧就能成为你在日常交往中熟练运用的技能了。
注视的目光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社交场合的目光、暧昧目光和表达权力的威严目光。
1.社交场合的目光
普通社交中目光投向的区域我们的实验表明,在普通的社交活动中,注视者的目光主要集中在由对方的两只眼睛和嘴巴组成的三角区域内,大约有90%的时间里目光都停留在这个三角区域。在普通的社交活动中,注视者的目光主要集中在由对方的两只眼睛和嘴巴组成的三角区域内,大约有90%的时间里目光都停留在这个三角区域。我们通常是在毫无威胁感的环境下把目光投向这个区域,而且,我们注视的目光也会让对方觉得安心,认为我们没有侵略性。
2.暧昧的目光
当两个人从较远的距离逐渐走近时,他们会很快地扫视对方的脸和其他较低的身体部位,以便判断对方的性别,然后第二眼便是衡量自己对对方的兴趣有多大。这种带有暗示的暧昧目光所投向的部位一般是从对方的两眼之间往下延伸,一直到下巴以下的身体部位。在近距离相遇时,目光投向的区域可能是一个三角形,由两只眼睛和胸部组成;而在远距离相遇时,目光则可能向下延伸到腹部甚至更低的部位。
暧昧的目光所投向的地带男人和女人都通过这种暧昧的注视目光向对方表达自己的兴趣,而对方如果也对眼前的人很有好感,就会回报以相同的注视。尽管很多人都强烈否认,但通过录像机的真实纪录,我们发现大部分人都是在别人身体上迅速扫视两眼后,才把目光停留在对方的脸上,哪怕就是修女,也有着这样的本能反应。
如前所述,女人宽阔的周围视野让她们能够一眼看遍男人的全身,在对方无法察觉的情况下,就已经从头到脚地把对方看了个清清楚楚。可惜男人只有管状视野,所以他们在打量女人全身上下时,目光的移动特别明显。这也就是为什么男人在近距离和女人打交道时,常常会因为目光在女人身上不安分地扫来扫去而遭到责骂。相反,女人们就很少遇到这样的麻烦(尽管调查显示女人的眼睛其实比男人更不安分)的确,并不是男人比女人更好色,这都怪男人的管状视野让他们蒙受了好色的骂名。
女人宽阔的周围视野意味着永远不会被逮住;男人的管状视野意味着永远都会被逮住
在交谈时把目光投向地下,对于男人和女人有着不同的含义。对男人来说,这样的动作表示他想再好好看看这个女人。对女人来说,这可能有双重含义:一是再仔细看看这个男人;二是以低垂的目光向男人传递出温顺的信号。
为什么男人总是很难和女人彼此对视呢?因为眼睛不是长在胸部上。
3.威严的目光
想象对方的额头正中长了第三只眼睛,把你的目光投向假想的第三只眼睛与其他两只眼睛所组成的三角区域内。这种注视所造成的效果是让他人感觉到你的威严和可信。目光投向这个区域能够
产生威严的感觉这种威严的注视不仅会使气氛变得十分严肃,而且能让那些讨厌的人立刻闭上嘴巴。将你的目光锁定这个三角区域,被你盯着的人就会始终有遭到威逼和胁迫的感觉。
将你的目光锁定这个三角区域,被你盯着的人就会始终有遭到威逼和胁迫的感觉。只要你不把目光移到对方眼部以下的区域,压迫感就会始终伴随他们。在友好或是浪漫的场合,千万不要采取这种威严的目光。但是如果你想要吓唬谁,或者有什么人总是絮絮叨叨惹人烦,那么就亮出这个招数吧。一定非常奏效。
威严的凝视
如果你的眼睛看起来显得温和柔弱或者怯懦无力,我们建议你练习这种威严的凝视,来让自己更具备威严的感觉。当你可能受到别人的攻击时,试着不要眨眼,并且死死盯住对方的眼睛。盯着攻击者的时候,要把眼皮压低,视线尽量集中在对方的眼睛上。这种目光也是肉食动物在袭击猎物前使用的眼神。如果你面前站着好几个人,你还可以在不眨眼的情况下将目光在他们身上一一扫视。这样,看到你这种目光的人一定都会感受到恐惧的情绪。
千万别去招惹终结者我们还要进一步提醒你,在用目光扫视其他人时,应该先移动眼球,然后再让头部跟随自己的目光缓缓转动,但是你的肩部必须始终保持静止。在电影《终结者》中,面对那些妄想控制人类的智能机器人,阿诺德·施瓦辛格就是用这种威严的凝视,把恐惧的情绪注入他们的心中。不过,无论如何,更明智的做法是不要招惹那些难以打发的人,只跟和善友好的人打交道,这样你就不必使出威严的凝视这一杀手锏了。
关于政治家的故事
如果一个人老是东张西望,或是在谈话时总是不看对方的眼睛,那么我们对这个人的信任度就会急剧下降。尽管他或许只是出于害羞才这么做。
我们有位客户是个初出茅庐的政治家,对接受电视采访这类事情不是很在行。每次只要上电视节目,他的眼睛就忍不住在采访者和摄像机之间游移不定。这样的做法让他的荧屏形象大打折扣,观众们会感觉他的眼睛贼溜溜的。所以他每次一上电视,声望就会随之下跌。
我们给他提供的培训方案是集中自己的目光,让他在接受采访时把目光锁定在采访者身上,而忽略掉摄像机的存在。这个训练非常行之有效,使他的支持率有了明显提升。我们的训练方案也并非是单一的,很多时候要因人或者因事而异。比如另一位政治家身份的客户,他要参与一个电视直播的政治辩论会,我们训练他在回答问题时目光尽量停留在摄像机上。这样做虽然会疏远直播间里的150位观众,但却能打动电视机前成千上万的观众,因为电视观众们会感觉这位政治家正在跟他们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
宝贝,用心看着我的眼睛深处
在一家婚介机构的帮助下,我们围绕一次男女速配的电视节目展开了实验调查。我们告诉参加这次速配约会的男人,约会对象跟他们的个性非常投合,他们一定会玩得很开心,而且还会找到中意的伴侣。
但是,我们又对每个男人都做了一个特别说明:他的约会对象有只眼睛在孩提时代受过伤,而且这只眼睛至今都有点不太灵便,女孩对这一点也特别敏感。我们还告诉男人,具体是哪只眼睛受过伤我们也不清楚,但是如果凑近了仔细观察,应该还是能发现。
我们对所有参加速配的女人也做了同样的特别说明,尤其是再三强调如果女人近距离观察约会对象,就能找到那只受过伤的眼睛。于是,在速配活动中,所有的约会男女花费了整个晚上的时间用心观察对方的眼睛,想要认出哪只眼睛曾经受过伤。当然,这种努力自然是徒劳无功的。可是,这样的安排却促成了相当不错的速配结果,约会男女享受了十分亲密而浪漫的速配过程,而且乐意再次约会的比例非常高,比婚介机构往常的平均纪录超出了200%。
长久的注视会激发亲密的情感。
如果想让约会的男女速配失败,你可以分别对他们谎称约会对象的听力有点问题,所以他们在说话的时候音量必须比平时提高10%,才能和约会对象顺畅地交流。这种安排会让这对速配男女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也许整个约会将逐渐演变成彼此的高声咆哮。
面谈开始后的20秒钟
很多人都曾经听到过这样的教导,在推销或是应聘的场合,应该从见到对方的第一眼开始就始终和对方保持积极的目光交流,直到自己落座为止。但是这种做法却会给会见者和访客都造成麻烦,因为这违反了我们和陌生人第一次见面的一般行为习惯。
事实上,男人在第一次见到某个女人时,他会先打量这个女人的头发、双腿、身材以及整体的精神面貌。所以,如果女人一开始就执著地与男人进行目光交流,就会限制男人的视线。于是男人不得不在谈话的过程中,不断地偷瞄女人身体的其他部位,同时又因为担心被女人发现而变得心烦意乱,甚至无法专注于谈话的主题。很多女人对这一点感到非常失望,认为这样的情况不应该发生在如今这个男女平等的商业世界。但是不管女人们高兴与否,事实就是事实,隐形摄像机所记录的大量商务会谈场面都证明男人在面对女人时总是难以管住自己的眼睛。
当一个女人走出房间时,所有人都会偷瞄她的屁股,哪怕他们并不喜欢这个女人的长相。不管女人们是否乐意,这就是事实。
摄像机的纪录还显示,女会见者在初次见到访客时,也会走同样的流程,不管这个访客是男人还是女人。只不过因为女性宽阔的周围视野,所以她的上下打量不容易被人察觉。在接待相貌不佳、穿戴庸俗的女性访客时,女人往往比男人更加苛刻。而且,女人在面试男性求职者时,不仅会留意男人头发的长度、衣服的款式和搭配,还会观察男人裤子的褶皱和皮鞋的光泽。当应聘者走出房间时,女面试官甚至会留心应聘者的鞋底的磨损情况,对这一点相信大部分男面试官根本不会注意到。
解决之道
了解了人们在初次见面时的一般行为习惯后,我们就可以总结出一些应对策略了。当你参加一个商务会谈时,在见到会见者的时候先礼貌地跟他握手,然后给他提供两三秒钟的时间,让他可以从容地上下打量你,形成对你的总体印象。当你参加一个商务会谈时,在见到会见者的时候先礼貌地跟他握手,然后给他提供两三秒钟的时间,让他可以从容地上下打量你,形成对你的总体印象。
你可以利用这点时间打开自己的公文包或是文件夹,也可以整理一下可能用到的资料,或者把外套挂起来,把椅子拉得更近一点,然后抬起头来看着会见者。根据我们拍摄的会谈录像,我们发现这样的策略不仅能让访客给会见者带来较好的第一印象,而且有助于访客获得更好的销售成绩。
你会转向哪个频道
人们眼球的转动能够表现出内心所想,所以,我们通过观察他人目光的动向,可以解读出他们正在回忆某个看过的、听过的、闻过的、尝过的或是摸过的东西。这种观察技巧是美国心理学家葛瑞德和班德勒的研究成果。我们通常将之称为神经语言程序学(NeurolinguisticProgramming,英文简写为NLP)。
简而言之,如果一个人正在回忆某个看过的东西,他的目光会投向上方。如果是在回忆某个听过的声音,他的目光会投向侧面,同时脑袋略微倾斜,做出一副仿佛在聆听的样子。如果他正在回味某种感觉或是情绪,他会把目光投向右下方。如果他仅仅只是在内心里自言自语,他的目光就会投向左下方。
正在回忆某个画面正在回忆某个声音
正在回味某种感觉在心里跟自己自言自语
但是,由于这种目光的转向往往是在瞬间发生,同时又还伴随着其他的手势,所以我们很难对这些信号进行实时的解读。不过,通过录像带我们就能发现人们嘴上所说的和心里实际所想的有着多么大的差异。
35%的人经常喜欢将目光转向视觉信息频道,同时伴随着诸如“我明白你的意思”、“你能查看一下这里吗?”、“那真是再清楚不过了”,或是“你能让我看看吗?”等话语。如果这个时候你拿出照片、表格或是曲线图给他们看,就一定能够抓住他们的注意力。
25%的人更偏爱听觉频道,当他们的目光投向侧面时,经常会说出这样一些语句:“门铃响了”、“我听到你的声音了”、“这个声音听起来不对劲”等。这部分人喜欢跟其他人保持融洽合拍的关系。剩下40%的人更喜欢将目光转向感觉频道,同时可能会说:“让我们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吧!”或是“我们部门真该注射一针兴奋剂”。这部分人感情充沛而具有行动力,如果他们对你说“我没有太明白你所说的意思”,那么你就应该用实例来展示自己的观点,尽量让他们通过切身体验来“明白你所说的意思”。
NLP是一个了不起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是强有力的沟通工具,它应该被列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课题。我们在书后列有参考书目,其中就有葛瑞德和班德勒的著作,我们建议读者用心研读这两位专家的著作。
怎样抓住听众的目光
作为专业的会议发言人,我们总结出了一些技巧,用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并且让观众投入到会议发言中来。如果台下的听众不超过50人,那么我们可以做到与每一位听众都进行目光交流。但是,如果是在更大型的会议上,我们的舞台往往就会离听众席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得采用其他的方法实现与听众的交流。
当你发言的讲台离第一排听众有10米左右的距离时,你可以在听众席的几个角落以及正中设立几个固定的参照物,将你的目光在这几个参照物之间转换。这样,每个方向都会有20~50名听众会认为你在跟他们进行独立的目光交流,于是你就能跟大部分的听众建立起较为亲密的交流关系了。
怎样呈现视觉信息
在可视化会议中,与会者所接收到的信息83%都来自于眼睛,只有11%来自于耳朵,还有6%来自于其他感官。当你借助图书、表格、曲线图或者笔记本里的资料陈述自己的观点时,你必须牢记一点:努力把握听众的目光,确保他们都在看你所列出的材料。因为研究表明,在可视化会议中,与会者所接收到的信息83%都来自于眼睛,只有11%来自于耳朵,还有6%来自于其他感官。
在可视化会议上,不同的感官为大脑接收信息所起到的作用
美国沃顿商学院的研究表明,口头陈述能够被听众所记住的部分只有10%。美国沃顿商学院的研究表明,口头陈述能够被听众所记住的部分只有10%。这就意味着单凭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时,你必须反复重申自己的核心观点,才有可能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相比而言,如果你将口头语言与视觉信息结合起来阐述自己的看法,听众就会记住50%的信息。也就是说,借助可视化资料的帮助,你能够将信息传递的效率提升400%。研究还表明,借助视觉信息还能让商务会议的平均持续时间从257分钟缩短为186分钟——足足节约了28%的时间。
提起钢笔的魔力
为了控制交谈对象的目光,你可以用钢笔指着面前的材料,同时用语言进行阐释。接着,提起钢笔,把它放置在你和交谈对象的眼睛之间。这一做法能够吸引对方抬起头来看着你,这样他就能更集中注意力地倾听,从而最大限度地接收你所传递的信息。记住,当你说话的时候,应该一只手拿着钢笔,另一只手的手掌则保持平摊的姿势。
提起钢笔的魔力——在发表意见的时候用钢笔来控制对方的目光
我们还发现女人在开会时比男人更注意和别人保持目光交流,特别是在她们没有发言的时候。不过一旦女人开口说话,她们就变得比男人更不注重和听众之间的目光交流了。
在会议中,男人会把目光更多地停留在女人身上,但是女人的目光则不会明显偏向于男人。当男人在发言的时候,底下的男性听众决不会老是盯着这位发言人,可如果是个女人在发言,情况就会大不相同了。
总结
在面对面的交谈中,目光所投向的方位会对交谈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如果你是一位经理,要训斥犯错的下属,或者你是一位要训斥孩子的母亲,那么,你该采用哪种目光呢?如果你是一位经理,要训斥犯错的下属,或者你是一位要训斥孩子的母亲,那么,你该采用哪种目光呢?如果你用普通社交场合的目光看着挨训的人,你的训斥就无法触到他们的痛处,不管你用多大的嗓门或者多么具有威胁感的话语。社交场合的目光会削弱训斥的威力,暧昧的目光则会让挨训的人感到窘迫或是尴尬。没错,这个时候就应该采取威严的目光,这将会让犯错的人感受到你的怒火,并且铭记教训。
用恰当的目光为你的言辞增加威信。
男人通常所说的传达“诱惑”的表情,在女人身上就体现为目光斜斜一瞥、瞳孔扩张和暧昧的目光。如果一个女人想故意装出难以接近的样子,以激发男人进一步主动追求,她就会用社交场合的目光取代暧昧的目光。但是实际上,不管女人采用何种目光,大部分男人都难以感应到女人发出的求爱信号。当然,威严的目光是决不能在求爱时采用的,因为这无疑会给人贴上冷酷或者不友善的标签。同样,你也不能对有意向的合作伙伴投去暧昧的目光,不然很可能会坏事。女人们非常擅长利用目光传递和解读信息,但可惜的是,男人们在这一点上却相当迟钝。当男人向女人投去暧昧的目光时,女人立刻会心了然;可是面对女人暧昧的目光,男人们却往往无动于衷。碰上这种反应迟钝的男人,那些用目光传递求爱信号的女人一定相当有挫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