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点江山》———触摸历史上最动人的胭脂痕迹(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4:04:54
《“脂”点江山》———触摸历史上最动人的胭脂痕迹(2)
长孙皇后母仪天下的榜样
她用伟大的母性温暖了一个时代,也给我们留下一个不朽的传奇。
美人小传
长孙皇后(601-636),长安人,祖先为北魏拓跋氏,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长孙晟隋时官至右骁卫将军。她从小爱好读书,通达理仪,十三岁时嫁给李世民为妻。李世民升储登极以后,被立为皇后。
长孙皇后生性节俭,她所使用的一切物品,都以够用为限,从不铺张。贞观十年(636)六月,长孙皇后弥留之际,与唐太宗最后诀别。她用尽气力对太宗说:“我的家族并无甚么大的功勋、德行,只是有缘与皇上结为姻亲,才身价百倍。要想永久保持这个家族的名誉、声望,我请求陛下今后不要让我的任何一个亲属担任朝廷要职,这是我对陛下最大的期望。我活着的时候对国家并没有丝毫功绩,所以死后也千万不要厚葬,仅因山而葬,不起坟墓,不用棺椁,所须器物,都用木、瓦制作,俭薄送终。如能这样,就是陛下对我的最大纪念。”说完不久,就死在后宫立政殿,年仅36岁。同年十一月,葬于昭陵。上元元年八月,改上尊号曰文德顺圣皇后。
美人传奇
爱护丈夫以情为本
长孙皇后是隋朝一位将军的女儿,身上流有鲜卑族的血液。《唐书》上说她“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自小便显示出非凡的一面。她的舅舅高士廉曾给她算过卦,卜卦的人说她“坤厚载物,德合无疆”,贵不可言,以后必将“辅相天地之宜而左右人也”。
这自然是史官的奉迎和迷信的附会,但她的性格中,确实有一种刚柔相济的迷人力量,温敦大气和端庄文雅如此和谐地体现在她身上。她十三岁时便嫁给比自己仅大两岁的李世民为妻,恩爱异常。李世民是一位了不得的大英雄,十八岁时便劝自己的父亲李渊起兵扯起义旗,反对混蛋皇帝隋炀帝杨广,终取得天下。在这个过程中,长孙皇后一直是李世民的贤内助,帮了不少忙。
当初,天纵神武、野心勃勃的李世民,并不甘只做一个小小的秦王。因此,他积极收拢人才,暗暗积蓄力量,或是招募如尉迟敬德、秦叔宝等大批骁勇武将,或是礼贤长孙无忌、房玄龄等诸多名士文臣,先期建立自己的“影子”内阁,为夺取皇位做好准备。因此他的天策府,当时有“小朝廷”的叫法。这也就难怪当时有人对李渊说:“秦王恃他大勋,不服居太子之下。”
为了博取父亲的好感,也为了“隐太子猜忌滋甚”,长孙氏便在丈夫的授意下去皇宫做“卧底”,“孝事高祖,恭顺妃姘,尽力弥缝,以存内助”,这样,一方面可以稳住老父的情绪,也可以积极探听太子党及朝廷的风向。估计后来李世民向老父亲告太子“淫乱后宫”的状,她也搜了不少材料,做了不少工作。于是,后来当李世民精心策划并发动“玄武门之变”,干净利索地除掉自己的政治对手(也是自己的亲兄弟)时,长孙氏才会“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 后来,在她病死前还亲自嘱咐太宗,对当时兵变的功臣房玄龄要“非有大故,愿勿弃之”,因为“玄龄事陛下最久,小心谨慎,奇谋秘计,皆所预闻,竟无一言漏泄”,这说明长孙皇后有一个冷静的政治头脑,她早就充分认识到政治斗争中“奇谋秘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对于丈夫“亲执弓射杀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未来的长孙皇后并未抱“妇人之见”,哭哭啼啼,而是心安理得地跑到一线,亲自犒劳慰问,这不但说明她有着过人胆识和理性智慧,而且见证了她对丈夫的爱有多浓、情有多深。
辅佐君王以贤为本
虽然后世对李世民以杀弟弑兄的非正常手段取得皇位而喋骂不休,可实事求是地讲,他是一个好皇帝。他刚即位后,便命令“纵禁苑所养鹰犬,并停诸方所进珍异”,还放“掖庭宫女三千余人”,政尚简肃,如此这般,自然天下大悦。
大概正是长孙氏在玄武门事变中表现得体,李世民才会如此敬重她,即位后马上立为皇后,而且常常和她“论及赏罚之事”。长孙皇后虽然很有见地,可她有自己的原则,深知古来妇人乱政专权的祸害,因此她引用古人“牝(母)鸡之晨,惟家之索”的话,说:“我一个妇道人家,怎能随意议论国家大事?”有意思的是,唐太宗还是很固执地讲给她听,但她保持沉默,“竟不之答”。
不过,关键时刻,该说话时她还是会说。但她懂得如何巧妙利用母性和妻性的“润滑剂”,使得太宗得以温柔而不伤体面的提醒。《资治通鉴·唐纪十》里记载有两件小事,最能说明问题。
说有一次长乐公主出嫁,因为她是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掌上明珠,所以想所配嫁妆比永嘉公主加倍。永嘉公主是唐太宗的姐姐,出嫁时正逢唐初百业待兴之际,因而嫁妆比较简朴;而长乐公主出嫁时已是贞观盛世,国力强盛,要求增添些嫁妆本也不算过分。可魏征听说此事后认为长乐公主之礼若过于永嘉公主于情于理皆不合。唐太宗对魏征的意见本来是不以为然,就随口告诉了妻子。长孙皇后不以为怒,反以为喜,赞叹道:“妾亟闻陛下称重魏征,不知其故,今观其引礼义以抑人主之情,乃知真社稷之臣也!”然而又巧妙地补充道:“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妇,情深意重,仍恐陛下高位,每言必先察陛下颜色,不敢轻易冒犯;魏征以人臣之疏远,能抗言如此,实为难得,陛下不可不从啊。”后来,长孙皇后还称派人赐给魏征绢四百匹、钱四百缗,并温言勉励他。
还有一次,魏征不知何故又在朝廷上惹怒了唐太宗。唐太宗罢朝回宫,怒气冲冲地说:“会须杀此田舍翁。”长孙皇后问是为谁发这么大的脾气。天子说是魏征,因为每每当廷给他难堪。长孙氏没说什么就退了下去,换了一身庄重的朝服站在庭前。李世民很惊讶地看着盛装的妻子。长孙皇后一本正经地解释道:“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唐太宗听了先是一怔,即而欣喜,脸上乌云一扫而空。
也许正是“淑问不已,柔风允塞”的长孙皇后,赐予臣子温柔的力量,使得魏征犯颜直谏多了几份豪然的底气,也使得冰冷的政治有了一点人性的温度,终也成就了一位圣明的君王。直到生命的最后,长孙皇后还惦记着“谴归第”的贤相房玄龄,向她深爱的君王提醒贤臣的价值,为她关心的臣子争取报效的机会。
治理后宫,以德服众
作为母仪天下的榜样,长孙皇后深知她的舞台在什么地方。她也深知皇宫人性的微妙和关系的复杂。因此,最好的治理办法便是以身作则,以贤淑无私的德行默默感化,为后宫表率。史书上盛赞她的简朴。不仅她自己的服饰什物非常简朴,而且她所使用的一切物品,都以够用为限,从不铺张。
就是对自己的儿子,也同样提出克制物欲的要求。当时太子李承乾的乳媪遂安夫人奏请增加东宫什器,长孙皇后便直截了当地告诫说:“太子患无德与名,器何请为?”不留余地地拒绝了东宫增加用度的请求。但对于后宫宫人,她又是极其宽容的。每逢后宫有人惹怒了皇上,她会先顺着皇帝的意思将其“绳治”,可等皇帝怒气消了,她又多半会替其开脱,“终不令有冤”;当时,有个妃子生下豫章公主便不幸死去,皇后就将其收养身边,视为己出;如果下边的妃子宫人有了病,她也会派人送药,并亲自前去看望抚慰。正是这些温馨感人的细节,终使得“下怀其仁”,后宫终不再冰冷,而呈现出一派祥和温馨的气氛。
当初,长孙皇后还搜集了古代妇女的事例,亲自编撰了一本《女则》,共十篇,在里头批评了汉明德马皇后不能“检抑外家,使与政事,乃戒其车马之侈,此谓开本源,恤末事”。而她写这本事的目的只是为了“自检”,并没有留传后世的野心。等她去世后,才被呈奉给皇上。唐太宗看了后痛哭不已,给身边的臣子看,说:“后此书可用垂后,我岂不通天命而割情乎!顾内失吾良佐,哀不可已已!”
自醒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清醒地面对现实的人生。当初,李世民预备起用妻兄长孙无忌来辅政的时候,长孙皇后就坚决地表示反对。因为她认为这样会重蹈汉代吕、霍的覆辙,使朝廷和自己的家族都卷入本可避免的政治旋涡里。后来,在她病情渐有不起之势时,太子李承乾建议奏请大赦囚徒,度人入道,为母后祈福,可她坚持不许,因为她清醒地知道“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她深明大义,终不愿因为自己而乱了国家的法度。就是在她弥留之际,尚殷殷嘱咐唐太宗善待贤臣,不要让外戚位居显要,并请求死后薄葬,一切从简。但这一次,皇帝没有听她的话,他下令建筑了昭陵,气势十分雄伟宏大,并在墓园中特意修了一座楼台,以便皇后的英魂随时凭高远眺。他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贤妻的敬慕和怀念。
她匆匆地走完了她三十六年的人生历程,虽然短暂,但并不影响她的完美。在她当皇后时,朝野上下都是一片赞声,便是后世,史笔所记也给予她“乾坤辅佐之间,绰有余裕”的高度评价。
有一个有趣的细节,在《观世音经信笺注》中所载,长孙氏小字“观音婢”,那么,这是民间善意的附会还是一种奇特的巧合呢?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只需记得,历史的长河里,一位菩萨心肠的皇后,曾经留下永久的感动和温暖的传奇。
千古一叹
正如《剑桥中国隋唐史》中总结的那样:“贞观之治”的概念一直是有力的政治象征,不仅终唐之世如此,而且对整个中国历史说来也是如此。它甚至可以成为蒙古的忽必烈、满清的乾隆和日本的德川家康的政治样板。那么贞观之治象征什么呢?“象征着君明臣贤;文治武功皆有可观;还比较隐蔽地象征了操控历史话语的士大夫们所信奉的政治理念最大限度地得到实践的机会。其中最重要的是帝王对个人欲望的克制,这也就意味着生活上朴素和政治上纳谏。”
那么,怀念这个时代的同时,不要忘了,创造这个神奇时代君王的背后,还有一位伟大的女性长孙氏。
美人语录
《春游曲》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注:录自全唐诗,题为长孙氏所作,排在武则天之上。
美人地理
昭陵陕西西安
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位于礼泉县城东北20多公里处。陵园周长60多公里,总面积2万余公顷,陪葬墓180余座,被誉为“天下名陵”和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
从唐贞观十年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开元的二十九年,昭陵陵园建设持续107年之久,地上地下遗存了大量的文物。它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是我们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难得的文物宝库。
文成公主 来自大唐的“天使”
她为何要下嫁吐蕃
文成公主下嫁吐蕃的松赞干布,并非出于她的本意,而是缘于唐王朝的边疆政策。唐朝初期,趁“中国新定”,周边诸多少数民族政权不断侵扰发难,“边患纷争”实为中央政府最头痛的问题之一。若要根除边患,不外乎两种办法,或是“发兵殄灭之”,或是“与之婚姻”(即和亲)。两者相权取其轻,对刚刚安定的唐王朝来讲,“和亲”不失一种好的缓解策略和解决办法。对此,唐太宗也有着清醒的看法。他知道,若以战争手段解决,痛快是痛快,可“兵凶战危”,不见得有好结果。而采用和亲政策,虽有些不痛快,可为天下百姓计,“苟可利之,何爱一女!”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在“用兵”时机不成熟的前提下,唐太宗曾先后将弘化公主和新兴公主分别嫁给吐谷浑王和薛延陀的大汗。
也在这个时候,吐蕃的赞普弃宗弄赞(即松赞干布)势力日渐强大。当时的松赞干布还很年轻,也就十七八岁的年纪,听说突厥和吐谷浑“皆尚公主”,很是羡慕,便在贞观十年(公元636)派使者带着大量金银珠宝,向唐太宗“奉表求婚”。然而唐太宗不知出于什么考虑,竟没有依允。根据《旧唐书》等史料记载,可能是缘于吐谷浑王的挑拨离间。想来也能理解,吐谷浑王对于这位野心勃勃的“强邻”,自然不会持什么好感,他大概也不愿意看到吐蕃同样成为大唐的附马,从而失去自己的重要性。
吐谷浑王的“小动作”大概做得很到位,大唐的接待工作也“礼遂衰”,这都使得吐蕃的使者很不舒服,回到吐蕃后向松赞干布添油加醋地诉说了一番。惹得年轻气盛的松赞干布大怒,遂发兵攻打吐谷浑,据其南境;接着又进击党项、白兰诸羌,然后亲自领兵二十余万,直逼唐之松州(今四川松潘),说是“来迎公主”,并威胁说:“若大国不嫁公主与我,即当入寇。”一代英主的唐太宗岂能被这“逼婚”的架式吓倒?遂派大将领兵骑五万,“击之,斩千余级”。松赞干布“大惧”,知道不是大唐的对手,遂“引兵而退,遣使谢罪”。这位可爱执著的藏王,率兵侵扰的目的太过单纯,也就想给自己娶个大唐的公主做媳妇。不甘心的他,又派出能说会道禄东赞(吐蕃的宰相)。带着“黄金五千两,宝物珍玩数百件”的厚礼,到长安再次请婚。这位“雅有节制”的禄东赞果不负赞普厚望,一番对答,“进对合旨”,令唐太宗很是敬重,婚事也就自然而然定了下来。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唐太宗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于松赞干布。并派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松赞干布终于如愿以偿,非常高兴,亲自率部属到柏海(今青海扎陵湖鄂陵湖)迎接,从此,吐蕃与大唐成为“甥舅一家亲”,换来“数十年间,一方清净”的良好局面。
她幸福么?
首先必须肯定的是,文成公主嫁给的是一位英雄。
松赞干布是吐蕃王朝第32代赞普,他本名叫弃宗弄赞,松赞干布是后人对他的尊称,意为深沉宽厚杰出能干的男子。《旧唐书》赞他“性骁武,多英略”,他“弱冠嗣位”,面对父王被人毒死,内部诸族纷纷举兵叛变,西部的羊同部落乘势入侵,苏毗旧贵族预谋“复国”等内困外扰的严重局势,沉稳果敢,有勇有谋,以强硬手段应付叛乱,经过3年征战,终于稳定了局势,再次恢复了吐蕃的统一,建立了东与大唐的凉、松等州相接,南至婆罗门(印度)的强大吐蕃王朝。
身为英雄和藏王的松赞干布,身边自然不缺女人。除却芒妃墀嘉、象雄妃勒托曼、木雅茹妃嘉姆增三位藏族妻子外,他还在迎娶文成公主的前一年,娶了尼泊尔的墀尊公主为妃。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时,风华正茂,年仅25岁,当时的文成公主正值二八芳龄,从年龄上判断,两人应该还算般配。虽然已经有了前面的几位妻子,不过松赞干布对于这位大唐公主依然极其宠爱,在五名妃子中惟独给她加了“赞蒙”(王后)的封号。他曾说过:“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由于当时的藏民族还习惯住在黑色牦牛毛编织成的帐篷中,考虑到文成公主住不惯,松赞干布还特地在拉萨玛布日山(今布达拉山)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城池和宫室。
史书上记载着一个有趣的细节,那就是李道宗为其主持婚礼时,松赞干布“叹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由此可见当时他已经被大唐高度发达的文明深深折服了。所以后来文成公主不喜欢当时藏人“赭面”的习俗,他马上就下令在全国禁止。大概也是受文成公主的影响,松赞干布“渐慕华风”,脱去“氈裘”的衣裳,改穿凌罗绸锻制成的唐装了(直至近代,西藏的高级官吏仍戴源自唐代进士的金翅白纱帽)。另外,他还派吐蕃的贵族子弟“留学”长安,学习《诗》、《书》等汉学典籍,并请来中原文士掌管其表疏。和这样通情达理、好学上进的藏王相处相爱,文成公主应该还算是幸福的吧。
遗憾的是,据《吐蕃历史文书》推算,他们相爱不到9年(一说3年),松赞干布便于藏历的狗年(公元650)不幸病逝。更令人遗憾的是,大概是环境气候和身体素质的原因,文成公主也没有子嗣。所以松赞干布去逝后,文成公主又一个人孤独地在藏地生活了三十年,直至唐高宗永隆元年(公元680)病逝。这30年里,关于文成公主的事迹,正史上没有其他文字记载,只是后来的一些高僧传记里有零星记载,说是唐时走唐蕃古道到印度取经的一些和尚曾受过她的款待。想来,这样做,是缘于她太过寂寞的原因吧。在她有生之年,对于中原故土的思念和眷念,也就只能寄希望于路过的苦行僧身上了。偶尔聆听风尘仆仆的乡音,便是片刻,对她而言,也算是莫大的幸福了!
文成公主的功劳
在文成公主去世的30年后,唐中宗准备将大唐的第二位公主——金城公主下嫁给吐蕃的赞普时,曾制诏总结唐的和亲政策,并夸赞到“自文成公主化往,其国因多变革。”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文成公主不但成功地改造了自己夫君松赞干布,同时也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藏区的社会面貌和生活状况。
据史料统计,文成公主入藏时,除却带去宝贵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佛像和大量珍宝绸缎外为嫁妆外,还特地带去了360卷经书典籍,其中有历算卜筮典籍300种,能治404种疾病的医方100种、医疗器械6种、医学论著4种、营造和纺织等工艺著作60种(一说是24种),另外,还有多种食物、饮料、宝器、服饰以及蔓菁等农作物种子。除此之外,松赞干布在文成公主的聪明指点下,一方面“走出去”,派遣大量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历算、医学、经史等,无所不包,另一方面“请进来”,请求唐王朝以政府的名义,派遣蚕桑、碾磨、造纸、酿酒、雕刻、制墨等工艺匠人进藏,从而极大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按《西藏王统记》里的说法,文成公主不仅为西藏带来了茶叶,便是配以奶酪和酥油的“酥油茶”,也是由文成公主发明创造的。西藏山南地区,至今还流传着一首《公主带来龙纹杯》的民谣,歌中唱道:“龙纹茶杯啊,是公主带来西藏,看见杯子啊,就想起公主慈祥的模样……”由此可见,当年文成公主除却带来茶叶之外,还带来了茶杯、茶具等饮茶用具。而在西藏民间传说中,文成公主带来的还远不止这些。水磨技术、纺织技术以及酿酒技术,也都是由这位传奇的公主带给西藏人民的福祉。
而在民族传说中,和文成公主有关的,最流传、最传奇,也最有影响力的便是文成公主在拉萨修建大小昭寺的故事了。也正是文成公主带来了唐朝先进的建筑技术和大批熟练工匠,才使得大、小昭寺得以修建成功。按《教法史》的说法,在墀尊公主建大昭寺失败后,大小昭寺都是由文成公主主持修建的,两寺同日开工、同日建成、同日开光。当然,民间传说的文成公主洞晓堪舆之术,帮墀尊公主施法震魔,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了。
而在藏传佛教里,文成公主除却修建了大小昭寺外,藏地其他的佛教建筑,除大量的寺庙外,便是佛塔、石狮、大自在神像、大鹏金翅鸟、白海螺等,也都与她有关,也正是在她的努力下,佛教才开始在雪域高原上扎根开花。当然,这种说法虽有善意夸张之嫌,可由此看出文成公主在藏族历史中的巨大影响力了。如今文成公主的名字,在西藏民间依然是家喻户晓,老百姓亲切地尊称她为救助度母(“度母”,意即菩萨),以此表达对她和她所带来的变化的感恩之情。
如今,大昭寺的配殿里依然尊奉有她的塑像,墙上绘有关于她的壁画,香火俱很旺盛,拜者很是虔诚。香魂归于这片“高国洁地”的文成公主,在藏族同胞虔诚的信仰里,已由“人主”变为“天神”,应该不会再烦恼、再孤独了吧。
千古一叹
当年,她有佛祖的护佑,如今,她也升华为“神”,和佛祖一起护佑这片美丽的土地和善良的人民。雪域高原的蓝天白云,曾见证过这一切,也相信这一切。
武则天带刺的尤物
她是一个美丽的尤物,一个具有刺刺锋芒的尤物。中国历史上,惟有她,曾经让天下男人彻底臣服,造就一段不朽的历史传奇,留下诸多可歌的人生演绎。
----题记
禀赋异才小媚娘
这个女人可不简单。
她叫武则天,山西人,职业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她的父亲武士彟,是隋末山西的木材商,颇好交结。当年,唐高祖李渊太原起兵时,行军汾、晋之间,常在他家休息,后来就随高祖入长安,后曾官至工部尚书,封应国公。她的母亲杨氏,是隋朝宗室宰相杨达之女,42岁时嫁再武士彟为继室妻子,生有三女,武则天是其次女。
贞观二年(628),武士彟被调出长安出任利州(四川广元)都督。她的少女时期便在那里度过。后来,父亲去世,同父异母兄长对她们母女很刻薄,因此武则天在长安和姐妹、母亲有过一段很艰难的生活。14岁时,太宗“闻其有色”,被召入宫,封为才人,赐号武媚,人称媚娘。史载,武则天入宫时,母亲杨氏伤心恸哭,她倒显得自如,反过来安慰:“见天子庸知非福”。可见她一方面厌恶家庭压抑受欺的生活,一方面也怀有“出人头地”的抱负。
可是,在“宫门一入深似海”的皇宫里,要出人头地,又何其容易呢?因为唐初士族力量还很强大,门阀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当年她的父亲武士彟娶她母亲杨氏,便正是看中了她是陇右望族的高贵出身。只可惜是再嫁,又是继室,自然无法提升武则天的地位。若与皇宫里门第高贵的皇妃九嫔相比,武则天自然显得出身微寒。那么,作为一个半宫妃半侍女的五品才人,武则天在宫里的生活可想而知了。而那些取笑和欺辱,也肯定深深刺激了她,从而养成她后来刚烈狠辣的性格。
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最能说明她的这种性格。据说这个故事还是她76岁时,回忆往事,亲自讲给大臣听的。她说她当宫女的时候,唐太宗有一匹烈马,名叫狮子骢,性暴难驯。一天,武则天自告奋勇说她能驯服。太宗问她驯技。她说只需三样东西,一铁鞭,二铁锤,三匕首。先用铁鞭子抽它;不服,就用铁锤猛击它的头;再不服,就用匕首刺断它的咽喉。太宗听了大为赞赏,说她“壮朕之志”。
十多年后,唐太宗李世民驾崩,按照唐制,媚娘和其他宫女一起被迫入感业寺削发为尼,时年26岁。后遇上高宗李治,深受喜欢,得以再次入宫,先被拜为昭仪,后又进号宸妃。在后宫与皇后王氏、良娣萧氏争宠时,再一次见证了她在勾心斗角方面的非凡禀赋。而最有名的事件,便是被后世极力所渲染的亲手掐死亲生女儿,然后嫁祸皇后一事了。关于她“振喉绝襁褓之兒”的阴谋,旧唐书上没有专门记录,《唐会要》上也只是简略记载:“昭仪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而在几百年后的《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上,倒有详细生动的记述。只是不知这等隐秘之事史官何以知晓?千古疑案,今人自然无法洞晓,不过,根据武则天的性格和以后的所作所为,这样的事她也不是做不出来。
也正是这个充满悬念的事件,以一个幼小生灵的代价,终使得高宗有了“废立之意”,一年以后,她终于如愿以偿地坐上了皇后的宝座。她的心毒,还可以用几件小事来说明。譬如她打倒她的情敌王皇后和萧淑妃后,她就把王皇后的“王”改名为“蟒”,把萧淑妃的“萧”改姓为“枭”,后来,她把小时候欺负过她的堂兄也给杀了,杀了以后呢,还把武姓改成“蝮”(一种毒蛇),她的这些行为,可谓毒到家了。
与皇帝平起平坐的天后
登上皇后宝座后,她“通文史,多权谋”的长处,终有了得以施展的机会。一个小女子,对于国家大事,常能发些高论,而且有条有理,而批阅起奏章,也是有模有样,这使得本来就厌倦政事的高宗欣喜有加,对她宠爱之余,更是另眼相看。
从此,她以皇后的身份积极参与朝政,“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而她处理政务有章有法,也甚为群臣敬服。同时,她亦一步步清除了自己的政敌,“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后来,加上高宗患上“风疾”,目不能视,遂下诏委托武后协理政事。虽人在幕后,但却遥控了朝廷实权。这时高宗有些后悔,图谋收回大权,便密令中书侍郎上官仪草诏废后。不料武后眼线众多,很快得知此事,于是,谋泄不果,上官仪也白白搭了性命。
虽然高宗厌其独行独断,可许多国家大事又不能不倚重她。这样,就使武后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一直到后来与高宗同临紫峦殿,一起接受群臣朝拜。上元元年(674),高宗号天皇,皇后号天后,天下人谓之“二圣”。 高宗形同虚设,“唐代”权柄,尽在武后则天掌握之中。史载:“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
而她天生就是当政治家的料。无论政治手腕,还是施政手段,都算一流。高宗在位时,她就曾上疏建言12事,其中有劝农桑、薄赋敛、息干戈、禁淫巧、省力役等进步的主张,高宗皆略施行之。后来,她还亲撰《臣轨》一书,作为天下臣民的政治读本。另外,她还曾亲自主编了一部农书,名曰《兆人本业记》。书中,她强调“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务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同时还规定能使“田畴垦辟,家有余粮”的地方官升任,“为政苛滥,户口流移”的“轻者贬官,甚至非时解替”。正是因为抓住了经营一个庞大农业帝国的经济根本,使得唐帝国在她手里得以繁荣、稳定地发展。据当时统计,她当政之初,全国户数为38O万户,而到了她临终的神龙元年,已经增长到615万户,几乎增长一倍。耕地面积也不断扩大,史载当时高山深谷中,也有耕种的人群。而米价便宜的地方,一斗只要5钱,从而出现了“海内富庶”的局面。由此看来,史家赞扬她是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也是比较公允的。
夺 权 之 路
从655年武则天当皇后参决政事起,直到705年退位止,前后参与和掌握最高权力达半个世纪之久。而她的目标和野心更大,她是做前人未做,甚至未敢想的事,那就是做个女皇帝。虽然做皇帝虽是一件很有前途的职业,可做皇帝难,做好皇帝更难,做好女皇帝更是难上加难。除却睿智头脑和聪明才干外,还要有不一般的铁血心肠和灵巧手腕。
在她一手策划下,一步步把自己推上皇帝宝座的过程中,最能见识她的过人心智。她一手很“硬”,把先是把自己的两个儿子,两废两立,随意耍弄。而且对于所有政敌及潜在的对手(主要是李姓宗室诸王,包括她亲生的儿子),都毫不留情地除掉,《旧唐书》记载:“自是宗室诸王相继诛死者,殆将尽矣。其子孙年幼者咸配流岭外,诛其亲党数百余家。” 同时,为防宫中政变,她还将羽林军“百骑改为千骑”,加强对百官的威慑力。她的另一手又很“软”,在加紧夺权的几年时间里,她频繁改元(四年改了四次),然后以此名义“大赦天下,赐酺百姓”,借此机会收买民心。也就是说,她(国家)埋单,请老百姓聚宴喝酒。动不动就是四五天,甚至八九天的由官府宴请大吃大喝,老百姓当然高兴,这样的皇帝也自然拥护。看来,这一招还挺管用。史料统计,在她称帝的16年里,改元18次,“大酺”的次数也有14次做之多。看来,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她就已经懂得“拉选票”的工作有多重要。
另外,她还懂得如何巧妙地操纵、利用舆论的力量。垂拱四年(689) 四月,她的侄子武承嗣伪造瑞石,上面刻着:“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利用“天意”,为她登基大造社会舆论。第二年的七月,又有沙门十人伪撰《大云经》,先是说什么“汝于尔时实为菩萨,为化众生,现受女身。”后面甚至露骨地宣称:“尔时诸臣即奉此女以继王嗣。女既承正,威伏天下。”接着又一手导演了以唐睿宗为首的六万臣民上表劝进,请改国号的壮举。既然老天、菩萨都迫不急待地发言了,群众的呼声又这么高,那么武氏“称帝”也就刻不容缓了。两个月后,也就是九月九日壬午,武后在“上尊天示”、“顺从众议”的“万岁”声中,“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终于当上自己梦寐以求的“圣神”皇帝了。
有意思的是,她还独创了一个“曌”字,作为自己的名字,除却表达自己的尊贵无上外,可能还有一层“君权神授”、光明正大的意思吧。
女皇的威风
平心而论,武则天是一个好皇帝。在她执政约五十年的时间里,能够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实在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这也都得益于她成熟的施政手段和深远的政治眼光。在施政方面,她颇有创建。一方面,她在宫城南面的南衙,照例任用三省的宰相处理国务,另一方面又在宫城的北门内,招集一批文学之士(史称“北门学士”)做国家元首的顾问团,以便集思广益,参议国事,这就好比现代西方国家总统的高级智囊团。同时,她还别出心裁地在皇宫前设置意见箱(即“铜匦”),广开言路,“由是人间善恶事多所知悉”。
对于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上,她一直非常重视,也颇有建树。为了网罗人才,她开创性地设立“自举”制度,凡是内外九品以上的官员都可以自己举荐请求升官或做官,而在她正式当皇帝的那一年,又第一次设立了皇帝考试的“殿试”制度,选拔“天子门生”,培养国家人才。在她晚年,文举之外增设武举,选拔将帅之才。如中唐名将郭子仪,便是“自武举异等出”。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加强边远的五岭及贵州一带的文化教育,还特地出台了“扶持政策”,史称“南选”。
根据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的研究,在武则天执政之前,李唐的将相文武大臣多是“关中本位政策”下所结集团之后裔,其他地方的士子,纵是有才,也遭摒弃,难以上升朝列,后来武氏当政,大崇文章之选,破格用人,才使得朝廷的人才真正开始“五湖四海”。因此,“武周之代李唐,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由此可见,武则天对科举制度的规范和完善,对后来唐朝的繁荣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对人才的考用方面,她自有知人之明,“不肖者旋黜,才能者骤升”。而对真正的贤人君子,她则深心爱惜,敬礼有加。当时著名的宰相狄仁杰,常常直言不讳,武则天也都虚心采纳,还亲自给他袍子上题字,以示勉励。后来宋太祖赵匡胤都不禁赞曰:“则天,一女主耳,虽刑罚枉滥,而终不杀狄仁杰,所以能享国者,良由此也。”
《资治通鉴》里还记载,当年初骆宾王写《讨武曌檄》,骂她“入门见嫉,娥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又骂她“杀姐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可谓尖刻至极,可她看了不恼不燥,反而赞赏骆的文才,还叹说人有如此才,不用可真是朝廷的过错。
另外,在她执政时期,她还组织专门人才,编辑了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新修本草》,另外招集文士编撰了世界上第一部大百科全书,即一千卷的《文馆词林》。接着,又组织人手编成了另一部更大的大百科全书,即一千三百卷的《三教珠英》(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这些文化上的创举和盛事,不能不说都有她直接或间接的贡献。
虽然她一再主张“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可若是有外来入侵,她也绝不手软。譬如说安西四镇(即碎叶、龟兹、于阗、疏勒)自垂拱二年(686)起便为吐蕃所占。武则天不甘心失土,便于长寿元年(692)遣王孝杰等大破吐蕃,收复安西四镇,复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随后,又在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巩固西北边防,打通了一度中断的通向中亚地区的“丝绸之路”。另外,在她施政时期,她一直坚持边军屯田的政策。史书记载,天授年间,娄师德检校丰州都督“屯田积谷数百万,兵以饶给”;大足元年(701),郭元振任凉州都督,坚持屯田五年,“军粮可支数十年”。这种大范围的长期屯田,不但对边区开发、减轻人民转输之劳有宜,而且对巩固边防、加强军备有着非常积极作用。
当然,作为一个政治家,她也有冷酷和残忍的一面。譬如为了扫清她坐皇帝的道路,她“敢于肆毒与罗织诛杀宗室大臣几尽者”,这样做,也就是“欲以箝天下之口,而使之不敢违异也。”对此,她任用索元礼、周兴及来俊臣等一班酷吏,采取严刑峻法,大肆诛杀异己,相继诛杀唐宗室数百人,文武大臣数百家,地方将吏几千人。其中,有许多人都是无辜的受害者。不过,我们必须正视一个事实,那就是虽然她“肆行诛杀”,可当时号为贤士,如狄仁杰、徐有功、朱敬则、宋璟等,都被“保护尤力,未有死者”,而所宠信邪恶之人,一旦失去利用价值,反都被毫不留情地砍头除掉。由此可见,她是一位很清醒的明君,“其与庸君远矣。”
千秋功过任评说
身位一个女人,她面对的最大难题,便是皇权的继承问题。她明白,她的血脉延承,终要回归于李家,她也只能入李家宗庙享子孙祭祀,也就是说,她终是李家的人。
于是,在她临死的时候,去了帝号,改称皇后。在人生的最后关头,她还是放弃了女性的独立,回归到了男性的权力社会,这在当时是必然的,她必然要这么做。
而武家,说到底还是别人的血脉。因此,又迎还庐陵王李显,复立为太子。神龙元年(705),风烛残年的武氏已经无法控制朝政,久已酝酿的宫廷政变不可避免地到来。她宠爱的男妾被杀,中宗复立,她也无可奈何地退位,并在那一年的冬天,孤寂死去,享年82岁。
这位独一无二的女皇帝去世后,她的子孙对她的评价,一直是小心翼翼、克制有加。如那个立了废、废了立的儿子李显(唐中宗)曾心情复杂地下诏夸赞:“在朕躬则为慈母,于士庶即是明君”。
而她的另一个儿子李旦(唐睿宗)诰称“运光五圣”,还将她列入其中。到了她的孙子唐玄宗那一朝,李白的《上云乐》诗称“中国有七圣”,也还包括她。便是她去世75年后的唐德宗时期,有一个叫深既济的大臣提出反对意见,说《国史》里以武则天事为本纪“是谓乱名”,可当时的皇帝还是夸则天皇后“聪明睿哲,内辅时政,厥功茂矣”。也许对于李氏子孙而言,心里依然存有芥蒂,可对后世来讲,便无所顾忌,倒是可以口无遮掩,恣意评说了。
《旧唐书》遵循《春秋》笔法,“不没其实,所以著其大恶而不隐”;而旨在“垂劝戒,示久远”的《新唐书》,则坚持“辩证法”,既指责武氏的私德大有问题,“挟天子威福,胁制四海”,又“逐嗣帝,改国号”,是莫大之罪,但又坦承武氏政绩不错,说她“赏罚已出,不假借群臣,僭于上而治于下,故能终天年,阽乱而不亡。”而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就有点不厚道了,刻意搜罗武则天朝的弊政材料,尤其于酷吏事叙述最详,寓贬于叙事,足见司马相公对其好恶的程度了。不过,书中也肯定了武氏明察善断,赏罚非明,使得“当时英贤亦兢为之用”的功绩。
而对于读书人来讲,谈古论今更是他们的强项和偏爱,因此对于这位女皇帝就有着更多的讨论和看法。许多人看不惯武氏“以女统男”,想不通世道“以男事女”,于是便恨恨地骂,如宋时的孙甫曾在《唐史论断》骂武“恣行凶虐,毒流内外”,明末王夫之骂得更甚,说武氏是“嗜杀之淫妪”,有“滔天之恶”,还说“鬼神不容,臣民共怨”,真恨不得穿越时空,拔剑杀了她(万世闻其腥,而无不思按剑以起)。而到了清代,读书人火气更盛,简直就是没有风度的泼骂了。骂武氏是“匹妇”,指责她所犯的罪孽,“真千古未有之忍也!”在清人所编《纲鉴合编》、《通鉴御批辑览》之类的史书里,无不充斥着类似攻击、漫骂的言词。
当然,也有心平气和,持赞赏意见的。如南宋文学家洪迈在《容斋随笔》里就认为武则天无须“使其生为男子”便可比汉武帝,而明代思想家李贽更是赞不绝口:“试观近古之王,有知人如武氏者乎?亦有专以爱养人才为心,安民为念如武氏者乎?”清末大儒王闿运则在《湘绮楼日记》中叹道:“武氏以一妇人而赋雄才,非易唐为周,固不足以伸其气”。
在她与高宗合葬的乾陵前,有她授意立放的无字碑。她的本意,也许就是千秋功过,任人评说吧。史官有史官的看法,读书人有读书人的态度,而老百姓也自有他们的观点。譬如在民间,乾陵被称作姑婆陵,老百姓津津乐道的也是这位女皇帝,而不记得陵里还有一位姓李的高宗皇帝。无字碑上还留有一首明代无名诗人的题诗:“乾陵松柏遭兵燹,满野牛羊草齐。唯有乾人怀旧德,年年麦饭祀昭仪。” 而在四川的广元地区(武则天的童年在那里度过),同样有以姑婆或则天命名的地名,每年正月三,还有一个名为“武则天会期”的节日,到时妇女们驾船游河,以示纪念。
谁让老百姓过好日子,老百姓就记得谁。他们心里的这杆秤,倒是比史官的笔、文人的嘴要公平许多。
千古一叹
她是中国历代有影响的美人当中,最不像女人的一个。
她一生的追求,都超越了女性生理和心理的局限。她要的就是一种可以与男性绝对平等的权力和可能。她以她的智慧和手腕,实现了她的目标,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唯一。
对她,只有无言的敬重,外加一点怅然的感叹。
杨玉环 美丽是一种罪过
这位以胖为美的杨贵妃,是最简单的美人,是最幸福的美人,也是最令人感慨的美人。
------题记
她叫玉环么?
大名鼎鼎的杨贵妃,芳名是什么,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两《唐书》里没写,《资治通鉴》里也没有明确记载,《长恨歌传》只说她是“杨玄琰女”。大中九年(855),也就是杨贵妃死后大约一百年,郑处诲编撰的《明皇杂录》里才第一次提及:“杨贵妃小字玉环”,后人沿用至今。对此,有一种不同的说法,即郑嵎的《津阳门诗注》里说:“玉奴,太真小字也”。郑处诲和郑嵎都是唐人,生活年代也差不多,而且都是进士出身,所以他们的说法都有可信的理由。当然,也可能这两个名字都属杨美人,玉环是真名,玉奴是昵称吧。
但不管杨贵妃叫什么,那个叫李隆基的老男人都喜欢。说他是老男人,一点不假,开元二十八年(740),两人第一次见面时,杨氏才22岁,而他已经56岁了。老是老点,可他是皇帝,历史上称他为唐玄宗,所以能够为所欲为。他不但不管她叫什么,而且也不管她嫁没嫁人,甚至都不考虑她嫁给的是自己的儿子,他要是喜欢,便一定要夺过来。
唐玄宗看上杨玉环之前,她已经嫁给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差不多五年了。但唐时宫廷“胡风”剽悍,老子抢儿子的媳妇,好像也不算稀罕事,“爱情面前人人平等”嘛,所以也就没有卫道士哭闹着向皇上谏劝什么“人伦之理”。但毕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为了给天下人一个交待,唐玄宗还是做了一些台面上的工作。譬如先是打着孝顺的旗号,下诏令她出家做女道士,说是要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道号“太真”,搬出寿王府,住太真宫。这样做,也是为避人耳目,更方便他们偷情。好不容易熬过五年,玄宗先是很正经地尽了一把“父亲之责”,为寿王李瑁娶韦昭训的女儿为妃,紧接着就迫不急待地将杨氏迎回宫里,并正式册封为贵妃。杨玉环不仅长得漂亮,歌舞俱佳,而且很是聪明,善解人意,简直就是皇上的贴心“小棉袄”,玄宗自然极为喜欢。不久,杨玉环便专宠后宫,使得“六宫粉黛无颜色”,当时宫中称她为娘子,一切待遇(仪体规制)也都是皇后级别。
对此,唐人李商隐有话要叹。他在《骊山有感·咏杨妃》里写道:“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看来寿王真是郁闷至极,尴尬到家了。但玄宗不顾人伦,依然要夺子所爱,那就只能感叹杨玉环的美色太有诱惑力了。不过,根据常理推理,已步入老年的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可能并不仅是贪图美色和床笫之欢,而是将她当作生活体贴入微、凡事知心解意、犹能迎合自己嗜好的精神伴侣。
正如《旧唐书》所述:“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每倩盼承迎,动如上意。”而《新唐书》里的评语也大致相同,只是很含蓄地加了“遂专房宴”的提示。后世诸多文学作品,极尽意淫之能事,一味放大贵妃“以色邀宠”的本领,我以为有高估唐明皇生理功能之嫌。当然,再老的男人,对于美色还是很受用的。何况这位美人儿长得如天仙一般。
《霓裳羽衣曲》是她写的么?
杨玉环除却容貌出众,更令玄宗神魂颠倒的是她高超的音乐舞蹈艺术修养。史载她“善歌舞,通音律。”而玄宗也有同好,这就难怪他会将她视为自己的艺术知音和精神伴侣。这一点,从他“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的欣喜语气里便可听知。
唐玄宗熟悉音律,对曲乐、舞蹈都颇有研究,不少贵族子弟曾在梨园都受过他的训练。《旧唐书》里记载,玄宗曾组建过“宫廷乐队”,选拔子弟300人,宫女数百人,招呼他们作指导。对于这样很有才情的“艺术”帝王,精通音律的杨玉环自然显得格外有魅力。据说有一次,玄宗倡议用内地的乐器配合西域传来的5种乐器开一场演奏会,贵妃积极应和。当时贵妃怀抱琵琶,玄宗手持羯鼓,轻歌曼舞,昼夜不息。对此,白居易有诗为证:“缓歌曼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另外,杨玉环还是个击磬高手,她演奏时“拊搏之音泠泠然,多新声,虽梨园弟子,莫能及之。”玄宗为讨得美人欢心,特意令人以蓝田绿玉精琢为磬,并饰以金钿珠翠,珍贵无比。
我们都知道,杨玉环体态丰腴,以“胖”为美,可这并不影响她成为一个舞蹈高手。而且她最精通的还是节奏很快、身姿灵巧的胡旋舞。相传李隆基创作出《霓裳羽衣曲》后,杨玉环只是稍加浏览,很快就编配出《霓裳羽衣舞》,然后依韵而舞,身段飘摇,翻跃如风,非常漂亮。看到心爱的贵妃对自己的乐曲领悟力如此好,表现力如此强,令玄宗兴奋不已,禁不住亲自为爱妃伴奏。在这个配舞中,杨玉环吸收了传统舞蹈的表现手法,又融合了西域舞艺的回旋动作,使得整个舞蹈飘忽轻柔,绰约多姿,与乐曲达到了完美无缺的和谐境界,成为唐代乐舞中的精品。这个舞蹈也因为贵妃的功劳,很快就成为宫廷舞蹈,为此还专门成立了宫女“培训班”,分别进行学习和演练。
《资治通鉴》记载:上皇每酺宴,先设太常雅乐坐部、立部、继以鼓吹,胡乐、教坊、府县散乐、杂戏;又以山车、陆船载乐往来;又出宫人演《霓裳羽衣》;又教舞马百匹,衔杯上寿;又引犀、象入场,或拜或舞。这种容舞蹈、音乐、杂耍、动物演出于一体的盛大演出,声势可谓浩大,其中,肯定少不了杨贵妃的主意。
她尝过鲜荔枝么?
《唐国史补》载:“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关于这一“飞马献荔枝”的说法,最有名的莫过杜牧的《过华清宫》诗:
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关,无人知是荔枝来。
对于这个说法,后人历来有不少质疑。一种说法是说玄宗只在冬春幸骊山的华清宫,而那个时节新荔枝还没成熟,所以批评小杜此诗“失实”。而陈寅恪的考证更为有力。他在《元白诗笺证稿》说:“据唐代可信之第一手资料,时间、空间,皆不容明皇与贵妃有夏日同在骊山之事实。杜牧、袁郊之说,皆承讹因俗而来,何可信从?”,然后又批评欧阳修《新唐书·礼乐志》采袁郊《甘泽谣》之说“殊为可惜”。
我们不妨再从常识入手来分析这个问题。众所周知,荔枝不易保鲜。白居易《荔枝图序》里就有“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之说。而在蔡襄的《荔枝谱》里,则断言“虽曰献鲜而传置之速,腐烂之余,色香味之存者亡几矣,是生荔枝中国未尝见也。”持此相同看法的,还有曾巩的《福州拟贡荔枝状》,上述:“生荔枝留五七日辄坏,故虽岁贡,皆干而致之。”
再从“贡地”的角度来看。有说来自南海,有说来自四川,也有“洛阳取于岭南,长安来自巴蜀。”的“并进”说。而清吴省钦在《涪州贡荔枝辨》干脆全盘否定,认为“涪之荔枝,妃固无由嗜之也。”那么,就假定荔枝来自涪州,根据张岱的《夜航船》载:“唐天宝中,贵妃嗜鲜荔枝。涪州岁命驿递,七日夜至长安,人马俱毙。”的说法,送至长安的已经是“辄坏”的臭荔枝了。
纵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合理的推理,那就是除却她小时候在四川可能尝过鲜荔枝外,做了贵妃后的杨玉环是没有机会吃到新鲜荔枝的。
也就是说,后人的诸多感叹,包括“七日夜至长安,人马俱毙”的恐怖想象,无非是“红颜祸水论”的褊狭思想作祟,美人也就是这样被合理歪曲、口水淹没的。
她淫乱么?
关于杨贵妃的“秽事”,以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一六所载的贵妃为安禄山“洗儿”之事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司马温公书中如是说:“禄山生日,上及贵妃购衣服……召禄山入禁中,贵妃以锦绣为大襁褓,裹禄山……上自往观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复厚赐禄山……自是,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
司马温公学识渊博,治“史”严谨,可为了给帝王编一本好的“素质教育”教材,竟然腆着老脸,弃正史不顾,只是把污水往杨玉环身上泼。对此,许多人都看不惯。清代编的《历代御批通鉴辑鉴》里,曾明确地指出:“通鉴载……考此皆出《禄山事迹》及《天宝遗事》诸稗史,恐非实录,今不取。”清代著名学者袁枚更直接地为贵妃鸣不平:“杨妃洗儿事,新旧唐书皆不载,而温公通鉴乃采《天宝遗事》以入之。岂不知此种小说,乃村巷俚言……乃据以污唐家宫闱耶?”而关于《天宝遗事》一书,早在南宋初,洪迈先生便指出其“固鄙浅不足取,然颇能误后生。”真是不幸言中,贵妃洗禄儿的讹传,竟被一位老学究堂然放之正史,一讹千年!
那么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旧《唐书》杨贵妃传:“(杨妃)有姐三人,皆有才貌。……并承恩泽,出入宫掖。” 但牵出个安禄山来,则另有所据:李肇《国史补》卷上:“安禄山恩宠寝深,上前应对,杂以谐谑,而贵妃常在座。诏令杨氏三夫人约为兄弟,由是禄山心动。及闻马嵬之死,数日叹惋……”
这里需要解释的是玄宗为何要“诏令杨氏三夫人约为兄弟”。根据唐崔令钦《教坊记》记载:“坊中诸女,以气类相投,约为香火兄弟,……儿郎既聘一女,其香火兄弟多相奔,云学突厥法。” 如前所述,唐时“胡”风盛行,其实也是上古姊妹共夫风俗的遗存罢了。杨氏三夫人全都结过婚,又不是皇帝的妻妾妃嫔,怎能随便“承幸”?那么三夫人只有按“突厥风俗”,以贵妃姐妹的名义“约为兄弟”,这样才可“并承恩泽”,名正言顺地和玄宗发生性关系了。因为当时是一种社会风气,所以杜甫才可以不避圣讳地写道:“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马入金门。却嫌脂粉涴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然而,这种社会风气只是对男性或者皇权的纵容,对于女性并不尽然,特别是贵为皇帝的宠妃,更不可能,也绝不允许随意出入宫掖。禄山“心动”,只是羡慕唐天子的艳福罢了。而后来安禄山认小他20多岁的杨贵妃作干娘,只是狡黠的安禄山欲讨好唐玄宗的无耻手段罢了。再看看患有严重肥胖症的安禄山本人,“……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禄山肚大,每着衣带,三四人助之,二人抬起肚……”退一万步讲,便是有偷情的可能,他这样之人,又凭什么来打动尊贵美丽的杨贵妃?
她是如何死的?
李隆基虽年长玉环34岁,可也曾是一个雄才大略,开创“开元盛世”的明君。但在达到人生的顶峰时,骄奢心难免会代替求治心。特别是50多岁后,自己心爱的妃子离他而去,感叹生命无常,也渐渐对政治失去兴趣,后在宰相与宦官的迎合下很快倦怠政事,任由李林甫等专权擅政,自己虽然落个清闲,却也埋下了祸根。也就是,“从此君王不早朝”,并非全因杨玉环而突然转变。便是唐玄宗后来重用杨国忠,虽有讨好贵妃的一面,但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牵制李林甫的专权。
但不论如何,皇帝迷糊了,帝国的灾难迟早会来。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以讨杨国忠为名,行夺取皇位之实,起兵反叛。不到一年的时间,叛军便逼近长安。于是,玄宗仓皇入川,途经马嵬驿时(今陕西省兴平县西),军队哗变,逼玄宗诛杨国忠,赐杨贵妃自尽,时年38岁。
对于她的死,有多种说法。除却被缢而死的主流说法以外,有说她血溅马嵬驿,殆于乱军之中,有说“使人牵之而去”,流落民间,更离奇的说法是杨贵妃逃亡日本或远走美洲。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杨贵妃之死的传说愈来愈生动,当然,离史实也愈来愈远。
其实,杨贵妃在马嵬驿必死无疑。从马嵬驿事变的形势来看,杨贵妃是非死不可的。缢杀之后,尸体由佛堂运至驿站,置于庭院。唐玄宗还召陈玄礼等将士进来验看。这一点在诸多史籍典册里都有明确一致的记载。
当这位美人的生命走到尽头时,传奇也到达了高潮。绝色美人终是香消玉殒,可香魂不散,故事不绝。诸多幽怨,诸多是非,还是去另一个世界里清算。对此,清人袁枚慨然写道:“到底君王负前盟,江山情重美人轻,玉环领略夫妻味,从此人间不再生。”
千古一叹
她本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女人。
她的生命历程也非常简单,除却“先嫁子后事父”的伦理尴尬外,她短暂的一辈子几乎就是痛快淋漓地做了一次被宠坏的女人。她就是一个天性快乐、单纯、没有心机的胖美人,她的眼里没有高高在上的皇帝,只有一个普普通通的男人,而她也只想好好做个女人,于是,她撒娇,她扮痴,她任性,她胡闹,因为她是真爱,所以她不顾忌规矩,不需要心机,但终赢得那个男人的心。
她的成功,在于她懂得如何做一个纯粹的女人;她的失败,只在于她错生了时代。
美人语录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美人留芳
白居易《长恨歌》
清·洪升《长生殿》传奇
京剧《百花亭》、《贵妃醉酒》、《太真外传》、《马嵬坡》等
美人地理
贵妃墓今陕西兴平县有杨贵妃墓,占地3000平方米,墓侧有李商隐、白居易、林则徐等历代诗碑。
华清池临潼骊山北麓有华清池,传为杨贵妃“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遗迹,其中尤以“贵妃池”更为著名,传为杨贵妃专用的浴池,故又称“妃子汤”,池侧有“凉发亭”,传为贵妃浴罢凉发梳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