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冷落的铁托陵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54:26
被冷落的铁托陵墓
铁托全名为约瑟普·布罗兹·铁托(Josip Broz Tito,1892—1980),原名约瑟普·布罗兹。南斯拉夫人民游击司令部总司令,南斯拉夫人民委员会(即临时政府)主席和国防人民委员。1892年5月25日,出生于克罗地亚库姆罗韦茨村。1980年5月4日,铁托病逝于卢布尔雅那。
 巴尔干之旅(十五)

铁托墓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城南的一座名为“德迪涅”的小山上,其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档次”上都远远不能与我们北京的“毛主席纪念堂”相比。
    铁托的遗体并没有像列宁、毛泽东、胡志明和金日成一样被刻意保存,他的遗体被安葬一个小花房里。这座墓原先并不是专门为铁托修建的,而是由一座旧花房经过改造而成。
   随着对铁托功过是非评价也日益公开和尖锐。塞尔维亚一些组织认为,克罗地亚族的铁托葬在贝尔格莱德,是“塞尔维亚人的耻辱”。提出如不把铁托棺木迁走,就将其捣毁。
    法律界人士表示:捣毁铁托墓是违法的。是否把铁托墓迁走,应通过在塞尔维亚或贝尔格莱德举行公民投票后才能决定。而塞尔维亚政府则建议把纪念中心约9.5平方公里的面积租给国内外企业家使用。

1892年5月,约瑟普·布罗兹·铁托于生于克罗地亚的一个贫农家庭。他的童年生活非常艰苦,15岁就外出谋生,先后当过放牛娃、饭馆招待员和学徒工,并在国内及奥地利、捷克和德国当过五金工人。

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6周年之际,由南老战士协会、南人民军和南预备役军官协会组成的代表团向铁托敬献花束,并在留言簿上写道:“我国各族人民的斗争,以及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一位最伟大的战略家和军事统帅所起的作用,将成为人类自由和尊严战胜恶势力的伟大榜样,永载史册。”
    南斯拉夫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铁托作为一个克罗地亚人,当政时期对南斯拉夫的主体民族塞尔维亚族采取了打压政策。1966年起对兰科维奇集团“中央集权主义——大塞尔维亚主义”的打击十分严厉,其影响一直持续到1970年代,有4万塞族干部因此被整肃。
在制度上,铁托时代也作了有利于抑制塞族强权的(或用塞民族主义者的话说是“压塞尔维亚”的)安排。除了从塞族中划出新民族、缩小其版图以外,铁托还别出心裁地设立了“南斯拉夫族”,鼓励人们放弃原有族群认同而去改宗这一新的群体。

铁托是不结盟的主要创始人,为了取得新兴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他在10年间访问了30多个国家。由于他不喜欢乘坐飞机,因此他最初出访时是乘坐游艇。可后来要去的国家越来越远,他也不得不改坐飞机了。
    1966年以前,南斯拉夫人民普遍比较崇拜铁托,视铁托为真正的英雄,但1966年以后,对铁托的看法逐渐改变,特别是70年代初铁托发起清洗塞尔维亚干部的运动后,对铁托的看法变化很大。
铁托死于1980年。10年后,一党专政制度垮台和最终国家四分五裂。
    铁托时期,虽是共产党执政,但他反对党政合一,认为执政党只管引导,并首创自治轮流政治体制。如全国最高领导,联邦主席团主席,是由各共和国主席轮流担任,任期一年。全国企业也由各自工会自治,由他门选出的经理轮流负责。甚至各地居民社区,也组成共同团体的自治委员会,是包罗万象的基层组织。
应该说,以前南斯拉夫比东欧其他兄弟国家都相对自由一些。但本质上依然不是民主国家,所以,一旦制度发生变化,人民对领导人的评价肯定不会再“口径一致”了。
这个在陵园负责看守展品的老人,很不耐烦参观者的到来,4点闭馆前一小时,就不肯让人进入了,而且铁面无私,坚决地拒绝!不愧是看铁托墓的。
    如今,曾经由六个共和国、两个自治省组成的南联盟不仅重新分家,还多出一个科索沃!曾经铁腕专权的铁托,幸好还没有遭受到保加利亚同僚季米特洛夫的命运,依然能够孤独地暂时站立在这里。
 “红色旅游”的衍生品,只能寄托在寥寥可数的外国游客的腰包上。
相比邻国罗马尼亚的独裁者齐奥赛斯库,铁托今天的下场应该好多了。
这位保安人员承认:铁托墓日益被冷落,被拆走肯定是早晚的事情了。
我的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