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明清阳城人才迭出探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00:24
[来 源] 文史研究·晋城专辑 [作 者] 刘伯伦 [发表时间] 2005-8-29
发布评论查看评论
阳城是三晋文化之乡,历史上累计出过123名进士(其中武进士3人)。出现进士之多,在山西名列第三。在这120多名进士中,曾宦居要职的有两个阁老(宰相):清康熙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和清雍正文华殿大学士田从典(清代,山西共出六个阁老,阳城县占到三分之一);有四个尚书:明万历吏部尚书王国光、明天启工部尚书白所知、南明吏部尚书张慎言、清顺治刑部尚书白胤谦。此处,还有明代官任南京兵部尚书、政绩卓著的原杰;有明成化年间“不私一钱”列为“天下四大清官”之一的佥都御史杨继宗,有清康熙年间富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户部左侍郎田六善,有清乾隆年间被称为“北方学者”的著名数学家张敦仁等,真可谓人才济济,誉满中华。
如果我们对阳城120个文进士作一不同朝代的定量分析,就能看到阳城文风的兴衰起伏。自唐至元末,阳城出进士25人,明代44人,清代51人,明清共95人,占全县进士总数的80%。明代,从嘉靖到崇祯,出进士30人,清代,从顺治到康熙,出进士33人。也就是说,从明嘉靖元年(1322)至清康熙末年(1522)的200年间,阳城出文进士63个,占全县进士总数的一半以上。尤其是清顺治的18年间,阳城竟出进士17人(陈廷敬即其中之一),达到了阳城科举考试的顶峰。更令人震惊的是,顺治丙戌科(1646),阳城一次中进士10人,创造了本县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科举辉煌,留下了“十凤齐鸣”的美谈。人杰地灵,阳城县城因此获得了凤凰城的美称。
清初至清中叶,阳城“名列三城,风高五属”,即阳城与陕西省的韩城和安徽省的桐城同列为全国文化名城,阳城在泽州府所属的五县中文风最高,应该说绝非虚誉。
为什么明清阳城人才迭出、群星璀璨呢?依笔者愚见,有四个主要原因和一个特殊机遇。
先说四个主要原因:
一、比较发达的工商业为育才奠定了物质基础。
阳城有丰富的煤铁地下资源。炼铁生产有悠久的历史。清初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的陈廷敬,其高祖陈修就是“有志用世,竟不售,退而鬻冶铁”发了家的。文化是上层建筑,经济是基础。因阳城东乡商人成群结队,富户不少,故举人进士层出不穷,至今尚流传着“郭峪三庄上下伏,举人秀才两千五”的民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阳城的出进士与冶铁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阳城的多数进士是铁铸出来的。如果说铁工具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主要生产力,那么阳城作为全国著名的产铁之乡,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明清处于三晋领先地位,也就合乎情理了。
二、明初移民入境提高了人口素质。
“问我家乡在何处?山西洪洞老槐树”。明初,明太祖和明成祖鉴于全国人口分布不平衡,出于增加财政收入的需要,采取了由山西向全国各地移民的政策。明政府在洪洞县设有移民局,召集移民于广济寺前的一棵老槐树下,办理有关手续。故老槐树移民,绝非原籍均为洪洞人。当时阳城虽属山西,但地广人稀,需移民入境。根据阳城许多家谱和洪洞老槐志的记载,今城内的贾氏和田氏、东关村的乔氏、小窑头村的赵氏、郭河村的郭氏、南任和新庄村的张氏、三泉村的李氏、护驾村的刘氏、洪上村的范氏、安阳村的潘氏、汉上村的姬氏、上庄村的王氏、上伏村的许氏、下伏村的马氏、洸壁村的秦氏、安上村的孔氏、固隆村的魏氏均是洪洞老槐树移民,且大多来自高平县(今为市),又多数来于高平赤土坡(古称龙门镇,今店上村)。从优生学的角度来看,婚育提高了阳城人口素质。所以从明中叶至清初的200年中,形成了一个人口优生期,人才接踵而至。如明万历吏部王国光和陕西按察使贾之凤、清康熙户部左侍郎田六善、清雍正文华殿大学士田从典、清顺治左春坊、左赞善、乔映伍等许多人,都是移民的后代。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移民的外甥或外孙。如:张慎言是王国光的外孙,陈廷敬的夫人是王国光的玄孙女等。
三、有远见卓识的县官兴学重教。
从元末到清初,在莅阳担任地方长官及教官中有一批清廉饱学之士,他们或修学宫,建书院,或延师设教,亲自讲授,或建立诗社,奖掖后学,使阳城境内相当长的时间内形成了良好的学风。阳城从明中叶至清初文风勃兴,与他们不无关系。
从近期阳城出土的山东费县人、明万历年间阳城知县王雅量的墓志铭得知,王十分注重培养阳城人才,他在公余接见学生,评定艺文。明崇祯年间,阳城的进士张慎言、张鹏云、杨时化、王征俊、石凤台都出自他的门下。
四、一批书香门第的垂范影响。
自明初以来,由于豪商巨贾的出现,移民入境的优生繁衍,历任官员的倡教兴学,阳城逐渐形成了13个家学渊源、弦歌不绝的读书世家,他们代代椿荣楦茂,芝秀兰香,不但自身产生了文彦不绝、后继有人的连续效应,而且在全县产生了书馨四溢、旌旗一树的巨大影响。他们分别是下交村的原氏、匠礼村的杨氏、城关的田氏、白氏、卫氏、王氏,黄城的陈氏、屯城和润城、郭峪村的张氏,三庄的王氏、李氏和杨氏。13家出进士80多名,占阳城进士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以城内田氏为例,其始祖田真于明初由高平赤土坡迁入。历八世有田立家,万历丙戌科进士,官至河南右布政使;十世田弘祖,清康熙丁未科进士,江南盱眙县知县;田绍前,顺治乙酉科举人,江南娄县知县;十一世田六善,顺治丙戌科进士,官至户部左侍郎;四七善,顺治已亥科进士,吏部员外郎;田从典,康熙戊辰科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十二世田泂,康熙甲戌举人;田沆,康熙甲戌科进士,内阁中书;田沆,康熙甲戌举人,兵部主事;十三世田晋楠,雍正巳酉举人;田玉成,乾隆丁丑科举进士,翰林院检讨;十四世田耀,乾隆已卯举人;田体清,嘉庆戊辰科进士,湖南益阳县知县;十五世田马丕 坰,乾隆壬子举人;田熊兆,嘉庆辛酉举人;十六世田荆道,道光辛卯举人,安徽夥县知县。计城内田氏一家共出进士8个,举人8个,与黄城村陈氏不相上下。
再说一个特殊机遇:
清顺治执政18年间,阳城出了17名进士,而且单在丙戌科一次就考中10名,破了全国县纪录。究其原因,是阳城举子逢上了一个千载难得的机遇。清朝入关,由北向南推进,遭到了李自成农民军和明朝残余反清势力的反抗。清政府除实行残酷的武力镇压外,还在政治上实行笼络政策,大量吸收汉族知识分子从政,以达以汉制汉之目的。顺治三年亦即丙戌年,清政府举行了入关后第一次进士科举考试,录取名额特别加大,由明朝的惯例每次200余人增加到300多人。是时,南方尚未彻底平定,当时知识分子还对清统治者抱着强烈的抵触情绪,不积极参加科举考试。所以考生以北方人为多。由于文化上处于领先地位且在人口上占一多半的南方人缺席,这就给北方文化之乡的阳城考生一个大显身手的机会。
此外,明末陕西农民军多次入境,对阳城的豪商大富们造成直接的威胁,客观上对阳城的经济也形成很大的破坏。所以,郭峪、黄城、润城等地都筑城堡式的军事设施,抵御农民军。许多进士的富豪家族与农民军势不两立。由于明朝灭于李自成农民军手,当清政府打着为明崇祯皇帝报仇雪恨的旗号消灭李自成农民军政权的时候,他们自然会同仇敌忾,同戈相向。再则,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安定的局面。阳城的地主、工商业主从自己的切身经济利益出发,与清政府采取合作态度也是必然的选择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