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海子:一个春天的神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9:19:01
今年的3月26日是海子逝世16周年的日子,也是“十个海子全部复活”16周年的日子。16年前那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一个出生卑微的安徽才子,在山海关这个见证并承受过太多历史苦难的地方,以卧轨这种常人难以想象的自决方式,结束了他那短暂的一生。按照很多人的说法,也许就在滚滚而来的列车压过他那原本就瘦小身躯的一刹那间,海子完成了中国历史上除屈原之外的又一个诗歌神话的塑造。
在海子短暂的25年中,他经历了三次苦难:“流浪、爱情、生存”。其实,生活的流浪是谈不上的。但对一个诗人来说,尤其对海子来说,精神的流浪倒是真的。他经历了四次爱情,但均以失败告终。他企求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他读书是成功的,但未改变命运。还好,除了三次受难以外,他还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但准确地说,那只是一种幸福,即诗歌的幸福。因为生活中的海子还太单纯,太幼稚,还不足为王。他写了一部《太阳:七部书》,并渴望以此建立一个东起尼罗河,西达太平洋,北至蒙古高原,南抵印度次大陆的诗歌帝国。他生前纯粹是一个无名的诗歌小卒,死后却赢得了荣誉和王位。他一生只有25年,但阶段性十分明显,即从出生到参加高考的15年、北大求学的4年、在中国政法大学工作的6年。
从出生到参加高考的15年,也就是从1964年到1979年,是海子生命中的第一阶段。1964年4月2日,海子出生于安徽安庆。他的本名叫查海生,海子是他于1985年,在四川一个民间诗歌刊物《现代诗内部交流资料》发表《亚洲铜》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15年的乡村生活已深深地融入到他的诗歌和生命中。他曾说,对于乡村,他可以再写十五年。海子留下了大量以村庄为素材的诗歌,诸如:《麦地》、《给母亲》、《村庄》、《给安庆》、《麦地与诗人》、《五月的麦地》、《两座村庄》等。
北大求学的4年,也就是从1979年到1983年,是海子生命中的第二个阶段。在刚恢复高考的1979年,海子能够在与包括“老三届”在内的高考大军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其天赋不能不令人赞叹和佩服。与北大为伍,便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海子往后的人生轨迹。和多数人一样,海子也被北大的人文环境所吸引。从大三开始,他开始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并开始尝试写诗。
从1983年到1989年,是海子生命中的最后一个阶段。1983年北大毕业后,海子被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任教。往后的六年,是海子拼命创作的六年———六年间他共创作了250多首抒情短诗及数万行的长诗。这六年,也是他爱情失意的六年,是他寂寞、孤独、绝望的六年。他因写诗而爱,因爱而写诗。或者,他因写诗而恨,因恨而去了诗的天国。他一生中爱了四个女人,但四个女人最终都离开了他。也许,选择与一个贫乏的诗人在一起,确实需要勇气和决心。没有了金钱的抚摸,任何爱情都将变得不堪一击。
转眼之间,春暖花开的时节已经来临,但他已安排好了自己的行程。1989年3月24日,他写下遗书。练了好几年气功并“成功”过了“小周天”的他,却再也没有控制和拯救自己的能力了。3月25日晚,这颗“绝望的麦子”真的发出了最后的抗争———他的同事多次被他“我活着没意义了”吵醒。在同一天,他给家里、骆一和及校领导各写了一封遗书。3月26日,也就是海子的公历生日那天,他穿上白衬衣和蓝裤子,挎了一个军用书包,辗转来到了被认为是“最著名集权主义的领土”———山海关。“傍晚时分,他在铁轨的一处躺下,他要将他的已通‘小周天’与下半身分裂。一辆货车呼啸而来。海子遁入太阳。”
他曾预言自己要在春天复活。他在《春天,十个海子》里说:“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其实,人的复活已谈不上了,他只能永远生活在彼岸世界了。生前,他发表诗歌很不顺利,他就自费油印,然后把诗歌寄给朋友。但“圈内人士”认为他的诗“水分太大”,认为他写长诗“犯了一个时代性的错误”。他们“把他的诗贬得一无是处”。他怎能不伤心和绝望?!可怜的麦子!还好,在另一个春天来临的时候,这颗“绝望的麦子”已经复活:199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海子诗选》;1997年,三联书店出版了《海子诗全编》;1999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不死的海子》;2001年,“人民文学诗歌奖”被授予海子。每年的3月26日,北大诗歌社团都要用诗朗诵的方式,凭吊这个“卑微的才子”。每年的清明节,安庆师院的诗歌社团都要组织人员为他扫墓,纪念这个“负伤的麦子”。他的处女作《亚洲铜》,还曾被北大用作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入学考试题目。他真的已经复活!
这颗“负伤的麦子”曾说:“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 / 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他渴望幸福,但幸福与他无缘。他只能“以梦为马”,只能在“春暖花开”的时节,“面朝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