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党揭示更严重社会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3:48:02
白沙乐怡度假村命案和武吉班让纠众砍人事件之后,一些嫌疑犯迅速被控上法庭,警方援引刑事法典“第55条”,在全岛进行了大逮捕,共48个不良青少年落网,甚至还有年轻人因为身上带刀被捕。事态发展显示,青少年的暴力犯罪行为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一个严重社会现象的突显。
警方一开始即表明,涉嫌犯罪的青少年并不属于私会党组织,而是街头党分子。这并未能消除社会上的不安情绪,最主要原因是最近涉案和其他被捕者都是20岁左右的青年,甚至还有未成年少年。
暴力事件干案者的年轻化事实上之前已有迹象,如过去几个月里,涉嫌为大耳窿当跑腿,骚扰、恐吓组屋居民,破坏社会安宁者不少是十多岁的少年,如第五名涉及度假村命案的16岁少年被告本月初还因当大耳窿跑腿而被控。
社会人士不禁要问,我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底出了什么差错?
眼前的当务之急是取缔街头党,把犯罪者绳之以法。内政部兼教育部政务部长马善高前天宣布,政府将检讨现有的法律,以便更有效地长期对付青少年街头党问题。也许这个检讨工作得花上六到九个月时间,检讨范围包括刑罚和警方权限。
这意味着现有法令已不能及时和有效地对付犯罪青少年。任何刑罚的最终目的是起阻吓作用,防止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第55条”给警方无须审讯便可以拘留嫌犯的权限,一方面让警方从被拘留者身上取得更多情报,另一方面保护受害者和其他证人。警方的这项权力是我国长期维持社会治安的法宝,私会党被取缔多年,一直没有死灰复燃,“第55条”有其积极作用。
青少年犯罪的恶化则让人看到,尽管我国维护治安的法律严谨,却还是有所不及之处。
检讨现有法律是因应“时代的变迁、青少年习惯的改变”。两起青少年血案的后续新闻,暴露了街头党虽然组织松散,但他们却能够利用网络科技,敌对阵营可以上网叫阵,在网上发布嚣张、目无法纪的视频短片,以发挥他们对边缘青少年的影响力。
此外,网上美化血腥暴力的电子游戏对沉迷其间的青少年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而驱使他们把虚拟世界里的暴力行径搬到现实生活中。这种“时代的变迁”,既给青少年的心智发展带来不良因素,也给执法当局带来监管的方便。街头党在网上的活动可以让警方及早觉察一些事端,警方过去是否没有重视网上的线索,或甚至没有给予充分的注意,这是当局应该进一步探讨的。  马善高说“严刑峻法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法律必须配合其他软性引导计划双管齐下”,当局过去也有注意到这一点,“软性引导”的机制也是存在的,如“正途引导计划”,涉及武吉班让纠众砍人事件的几名青少年也曾参与这个计划。此外,当局在今年8月刚成立了“中央青少年指导署”,指导对象是那些被确认有不良行为倾向的13岁至21岁青少年。
“软性引导”的最关键环节还是在于家长和学校,首先家长在发现孩子有变坏迹象,而自己又无法管教时,必须懂得向谁求助,求助之后,也不能完全推卸责任,而忘了孩子始终必须得到家长和亲人的关怀。那些无法通过“软性指导”途径改造的青少年,也许问题是出在家长的身上,这类家长也应该受到引导。
其次,学校对于行为不良,有暴力倾向的坏学生应该及时寻求家长的合作,找出问题的症结。若学校发现家长才是问题,便应该转向其他途径求助,而非就此放弃学生。可以理解的是,教师难免担心自己成为学生暴力的受害者,教育部或是社会、青年及体育部也许应该给学校提供专业的指导,提高学校的能力来应对这类比学校纪律更严重的问题。
误入歧途的青少年一般上是被家庭、学校放弃的失败者,因此,我们对不良青少年的软性改造,必须是多方面,也必须有耐心。社会人士更应关注的是如何给迷失羔羊重返社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