弔诡的汉奸---徐继畬和美国华盛顿纪念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16:53
弔诡的汉奸---徐继畬和美国华盛顿纪念塔 无几道人
无几道人阅近现代史,仔细考察那些落入我们民族历史深渊的人物,尤其是我们这个民族公认的“汉奸”,常感历史实在“弔诡”也(语出《庄子.齐物论》,见附注)。今天无几就要说一个曾经的汉奸,中国近代真正正确认识世界的第一人徐继畬(念yu),出了本《瀛环志略》的书,这本书和美国华盛顿纪念塔有重大干系,不过此人现在正洗脱汉奸嫌疑。中美友好人士把他搬出来,想让他绽放出夺目光彩。相关历史文章甚杂,能完整叙述者几稀,无几道人重新详采中外各家资料,为各位看官细细道来。
一、徐继畬何许人也?
徐继畬何许人也?晚清官人,书法甚好,历史地理皆通。此君生于1795年(乾隆六十年),卒于1873年(同治十二年),历乾隆,道光,同治三朝。字健男,号松龛,山西五台人,与共和国元帅徐向前是同乡(同为山西五台县人,现在两个人的画像在他们家乡被供奉在一起,呵呵),比那个写《海国图志》的魏源小一岁。徐继畬曾师从《续红楼梦》的作者高鹗,1826年中进士,进入翰林院做庶吉士,后升为编修,当时大汉奸穆彰阿是翰林院掌院学士,徐继畬成了穆彰阿的学生。我们禁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和穆彰阿年龄相近,两者是死对头。林则徐在1819年的时候结识魏源、龚自珍等人,相互间也有师生之谊,呵呵。
时鸦片战争爆发,在当时的闽浙总督邓廷桢治下,徐继畬任道台(布政使的副手,相当于副省长副手),在漳州厦门奋力自保,英夷未能得手。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后,由于徐继畬表现出色,加之托老师穆彰阿(注:时为军机大臣,相当于国务院秘书长)的福,官运亨通,一路高升,先做福建布政使(副省长),1846年升为福建巡抚(省长兼书记),并代生病的刘韵珂短暂任过闽浙总督(管辖多省,封疆大吏,军区司令),为官之路可谓顺风顺水。
当时的林则徐则呢?1840年鸦片战争失利后,降职戌边到新疆。林路过镇江(时为京口),将自己组织编译撰写的《四洲志》和收集的资料给魏源,魏源写出了著名的《海国图志》一书。林则徐后来也很快从官场的低谷中走出,1846年接替过世的邓廷桢任陕西巡抚,与徐继畬平级,呵呵。
二、《瀛环志略》著书缘起
徐继畬在鸦片战争中驻守漳州协防厦门时,看见英夷铁甲舰,且此夷人彬彬有礼,不似蛮夷,不可小视,遂开始悉心收集资料,了解夷人夷国情况,准备撰写一本世界地理历史书籍(注:1842年《海国图志》已经写好并于第二年刊刻出版)。徐继畬后做了副省长,经常在厦门和福州与英国领事记里布(Gribble Henry)处理通商口岸之夷务,结识了中间做翻译的美国新教传教士雅裨理(David Abeel,1804—1846,此君1842年在厦门鼓浪屿创办差会,成为首先进入厦门的传教士,1845年因病回国,旋即病逝)。雅裨理本来想以世界地理书籍诱徐继畬入教,结果令他十分失望,因为徐继畬不关心天上的事,只关心地上的事。徐详问各国实情,经过与雅裨理多次对话,加上以前收集资料,所撰书籍初名《舆地考略》,1844年完成草稿后改为《瀛环考略》(注:念yíng瀛,海也。环,海周围各国也,“瀛环”二字为徐首创,有世界意)。
徐在《瀛环考略》的序中说明了成书情况:“道光癸卯冬,余以通商事久驻厦门。米利坚人雅裨理者,西土淹博之士,挟有海图册子,镂板极工,注小字细如毛发,惜不能辨其文也。暇日引与晤谈,四海地形,得其大致。就其图摹取二十余幅,缀之以说。说多得之雅裨理。参以陈资斋《海国闻见录》、七椿园《西域闻见录》、王柳谷《海岛逸志》、泰西人《高厚蒙求》诸书,题曰《瀛环考略》。”这里“道光癸卯冬”即1844年春,而就在这一年的7月,美国派专使顾盛(Caleb Cushing1800-1879)在一个行医的美国传教士伯驾(Peter Parker,1804-1888)的协助下,对清廷软硬兼施,在澳门的望厦村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又称《中美五口贸易章程》,此条约开治外法权的恶劣先例(外国人在中国犯法,中国不能审判),遗祸无穷,美国佬狡猾也!此中伯驾鸟人和徐继畬与林则徐均有渊源,后文交待,呵呵。
徐继畬对初步成书的《瀛环考略》还是很不满意,继续与各国夷人接触,低声下气了解情况(汉奸嘛,夷人总是喜欢,林则徐和魏源那样固执的硬骨头估计得不到这么多真实资料,呵呵!),很快成了一个“夷人夷国通”,几连夷人都惊呼中国竟有如此通晓世界之人。《瀛环考略》修改了十多次,到1848年终于成书并刊刻付印,再改名为《瀛环志略》,呕心沥血5年矣。徐继畬在书的自序中说:“余则荟萃采择,得片纸亦存录勿弃。每晤泰西人,辄披册子考证之,于域外诸国地形时势,稍稍得其涯略,乃依图立说,采诸书之可信者,衍之为篇,久之积成卷帙。每得一书,或有新闻,辄窜改增补,稿凡数十易。自癸卯至今,五阅寒暑,公事之余,惟以此为消遣,未尝一日辍也。……同仁索观者多怂恿付梓,乃名之曰《瀛环志略》,而记其缘起如此。” 刘韵珂(闽浙总督,徐的顶头上司)、刘鸿翱(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彭蕴章(时任督福建学政)、鹿泽长(时任福建道台)为之作序(后面三人算属下了,估计这就是“同仁索观者多怂恿付梓”的由来,所以作序的也是这些人,呵呵)。
三、《瀛环志略》精彩内容
《瀛环志略》乃中国旷古未有之大书,里面第一次把一个完整清晰的世界展示在中国人面前,全书共10卷,约14.5万字,内含插图42张(大家看看附注图,呵呵,真也)。《瀛环志略》比之先前刊刻的《海国图志》更加公正客观,书中不再称呼西方人为“夷人”,直接称呼其国名,详述各国地理、历史、器物与军事财政情况,大力张扬西方各国英雄人物和社会制度。其中称赞欧洲与欧洲人:
“欧罗巴一土,以罗经视之,在乾戌方,独得金气。其地形,则平土之中,容畜沧海数千里,回环吞吐,亦与他壤迥别。其土膏腴,物产丰阜。其人性情缜密,善於运思,长於制器,金木之工,精巧不可思议。运用水火,尤为奇妙。火器创自中国,彼土仿而为之,益加精妙。铸造之工,施放之敏,殆所独擅。造舟尤极奥妙,蓬索器具,无一不精。测量海道,处处志其浅深,不失尺寸。越七万里而通於中土,非偶然也。”(见《瀛环志略》卷四欧罗巴)。
尤其称赞英国和英国人(估计与雅裨理吹牛有关,呵呵),书中称:
“英吉利之人,身材长大白皙,须发与睛或黑色,或黄赤色。心计精密,作事坚忍,气豪胆壮,为欧罗巴诸国之冠。其语音杂佛郎西、日耳曼。其文字用二十六字母(佛郎西用二十四字母,英益其二,馀二十四字母与佛同),或二三字合为一音,以汉字译之,断不能吻合也。举国尚耶稣教,耶稣之书,名为圣书。人藏一帙於怀袋。”(徐书中创制了很多新名词,这里“字母”二字就是例子),徐还介绍英国的议会制度,“英国之制,相二人,一专司国内之政,一专司外国之务。此外大臣,一管帑藏,一管出纳,一管贸易,一管讼狱,一管玺印,一管印度事务,一管水师事务,各有佐属襄助。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这里说的是英国的上议院即贵族院和下议院即平民院,佛郎西乃法国),“此制欧罗巴诸国皆从同,不独英吉利也”(以上文字见《瀛环志略》卷七英吉利国)。
最离谱的还是称赞美国和华盛顿,在《瀛环志略》卷九《北亚墨利加米利坚合众国》中有一句按语,极尽称赞华盛顿之能事:
“按,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於胜广,割据雄於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於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
在该章的结尾处再有一处按语,说:
“按,南北亚墨利加,袤延数万里,精华在米利坚一土。天时之正,土脉之腴,几与中国无异。英吉利航海万里,跨而有之,可谓探骊得珠。生聚二百馀年,骎骎乎富溢四海。乃以掊克之故,一决不可复收。长国家而务财用,即荒裔其有幸乎?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呵呵,大家看了两句按语,一定可以想见,当年雅裨理是如何在徐继畬面前神采飞扬的吹嘘美国和华盛顿了,当然也不忘了骂英国人“掊克”,即贪财,最后失掉了这个土地肥沃的北亚墨利加(米利坚)。
四、华盛顿纪念塔与汉字石碑
有趣的是,徐继畬赞美华盛顿和美国的这些文字与现在的“华盛顿纪念塔(Washington Monument)”大有渊源,值得细表。话说当年美国自1776年宣称独立,在华盛顿(1732-1799)带领下经过8年战争取得胜利。多年后,即华盛顿诞辰100年的时候,美国人民想念伟大领袖华盛顿,1833年美国国会正式确立建一座纪念华盛顿的国家纪念塔,并设立筹建组织,开始募捐,每人可以捐1美元以下款项,呵呵。这样一直到15年后的1848年7月4日美国国庆日,也就是《瀛环志略》刊刻的同一年,才正式破土动工,奠基仪式还象征性使用了华盛顿在1793年美国国会大厦奠基时亲手使用过的一把瓦刀,呵呵。该仪式是作为由美国共济会组织的独立日庆典的一部分来进行,主持仪式的是当时的美国总统James Knox Polk,是共济会成员之一(注:共济会在美国势力强大,美国几位开国元勋如富兰克林、华盛顿、杰弗逊、亚当斯都是共济会成员。共济会也称美生会,英文FreeMason,意为“自由石匠”,全称为“Free and Accepted Masons”,其历史悠久,共济会并非宗教,初期属于一种秘密结社,允许持有各种宗教信仰的无残疾的成年男子加入,但必须是有神论者,可以是犹太教徒、基督教徒、印度教徒等)。仪式发言上,Polk总统表达了对华盛顿的敬仰:“No more Washingtons shall come in our time ... But his virtues are stamped on the heart of mankind. He who is great in the battlefield looks upward to the generalship of Washington. He who grows wise in counsel feels that he is imitating Washington. He who can resign power against the wishes of a people, has in his eye the bright example of Washington.”,这个发言的赞誉之情和徐继畬书中的话何其相似,徐继畬真乃美国人也,呵呵!整个华盛顿纪念塔设计成埃及方尖碑样式,简洁明快。(注:方尖碑是埃及帝国权威的强有力象征,美国人寓意深刻,设计者是Robe Mills(1781-1855),最后落成的纪念塔对原来的设计稿有修改)
本来,美国国会拟拨款20万美元建设华盛顿纪念塔,这笔钱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由于经费巨大,1849年美国阿拉巴马州倡议发动所有州的人民捐献石碑来参与纪念碑的建立,这样也可以减少一些建设费用。于是陆续有企业、社团、国外捐献过来的各种大理石、花岗岩的石碑,这些石碑上都镌刻了一些五花八门的内容,有诗、画、雕像等,其中有一块很有趣,写着“We will not buy, sell, or use as a beverage, any spiritous or malt liquors, Wine, Cider, or any other Alcoholic Liquor”,有点个人保证书的味道,很多留名留字,如同“孙悟空到此一游”,呵呵。碑石中很多是宗教团体捐赠,所以宗教相关内容也很多,这可能主要是因为共济会的原因吧,整个塔都快成基督教纪念塔了(塔身顶部东面刻有LAUS DEO字样,意思是荣耀归于上帝)。(不过正因为这个捐献活动导致纪念塔拨款泡汤,工程中断,请看后文之七交代)
塔内有捐献的石碑总数为193块,在这193块石碑中,居然有一块来自中国清朝宁波的汉字石碑,碑高1.6米,宽1.2米,碑的四周是花卉、树木及人物浮雕(请看本文题头的石碑图),镶嵌在现在的华盛顿纪念塔第十级上。去美国旅游的中国人看见此碑,均十分惊异,大呼小叫的,呵呵。全部碑文如下:
钦命福建巡抚部院大中丞徐继畲所著瀛环志略曰按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潜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工亦回与诸国异余尚见其画像气貌雄颜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大清国浙江宁波府镌耶酥教信辈立石咸丰三年六月初七日合众国传教士识
大家很快可以看出来,这就是前文提到徐继畬的《瀛环志略》里面赞美美国和华盛顿的话。关于这段石碑的来历有两种有说法,一个说法是:1853年,一个叫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1827-1916)的传教士,通过他的汉文老师张诗桂请当时的宁波知府毕永绍镌刻送往美国的,捐完后毕永绍就被免职了(注:这个张诗桂就是无几《谁最早窥见了日本人强盛的秘密?》文章后的注解提到的出使日本的副使,至于这个丁韪良则和徐继畲以后还有关系,请看后文之八,呵呵)。另外一个说法是:丁韪良当时才26岁,一个小年青,不可能有这么大能力从事如此外交活动,所以上述说法不可靠,考证说是一个叫玛高温(Daniel Jerome MacGowan,1814-1893)的传教士干的这事(详细内容请查看《“宁波石碑”究竟是谁人所赠?》作者沈弘)。
无几道人看后一种说法靠谱一些,因为碑文中“按”字多此一举,很象一个蹩脚的学生抄写别人的试卷,呵呵。从落款人来看,无几估计是一个不怎么通中文的美国传教士,看到华盛顿纪念塔捐献的石碑中唯独没有中国的,就授意宁波一帮耶稣信徒以宁波府的名义镌刻的,有邀功请赏之嫌,石碑运到美国的时间是1862年。沈弘文章中说:“玛高温于1865年2月22日从华盛顿市写给布伦特(J.C.Brent)的一封信说:我已经荣幸地将一块捐赠的花岗岩石碑送到了你们那个崇高而虔敬的纪念碑处,那块石碑是在我的提议下,由中国宁波美国传教使团的基督徒们所准备的。与石碑一起送来的还有英译的碑文,后者是关于声名显赫的华盛顿的一段颂词。”信中没有提到是否通过宁波府,当时美国是中国大仇人,咸丰皇帝即位才三年,痛恨洋人,此时的宁波知府估计没这么大胆,呵呵,所以中国这帮信徒可能大玩“山寨”,蒙了美国传教士。至于那个丁韪良,可能当时在宁波帮着做了这些事,呵呵。
五、捐献中国汉字石碑前后的徐继畬-神光寺事件
前文说过,中国的这块石碑镌刻时间是1853年,运到到美国的时间是1862年,这段时间徐继畬上哪去了呢?说来又有一段历史了,请容无几再接着细说,呵呵。我们前文中提到林则徐,知道林则徐和徐继畬的老师穆彰阿是死对头,估计林也就特别不喜欢徐继畬了。话说《瀛环志略》1848年刊刻后,徐继畬做了两年舒服巡抚,而林则徐呢,1847年提升为云贵总督,1849年秋因病回老家福建福州养病,正是徐继畬为官之地。1850年发生了著名的“神光寺事件”,时闽浙总督刘韵珂又因病请假,徐继畬兼代总督,这年正月的时候道光皇帝驾崩,咸丰皇帝即位。
1850年5月,英国的一名传教士和一名医生通过英国驻福州领事馆,租赁了福州城内乌石山上的神光寺的房间(本来一件小事,呵呵),养病的林则徐这铁骨硬汉当时就不答应了(当年与英夷干仗没赢,害我戌边,现在洋鬼子居然到我老家来撒野,岂能善罢甘休,呵呵),林联合部分士绅,要求官府立即将这两个英国人从神光寺驱逐出去。徐继畬和养病回来的总督刘韵珂则认为如此小事不必搞大,以免引起外交冲突,采用息事宁人的方法处理。
林则徐很不满意,做了点手脚(说洋人运大炮入城),一状告到新皇帝咸丰那里。二十岁出头的新皇帝年轻气盛,斥责刘、徐,下诏从速处理此事,刘韵珂受不了压力,干脆告老还乡了(注:这时候太平天国正开始在广西闹事呢,刘韵珂借此开溜,聪明,林则徐就不会了,呵呵)。徐继畬接着代理总督,当时英国人居住的神光寺其实很破,下雨天就很难住,徐继畬就把住神光寺不给修缮,英国人实在受不了,最后就搬走了,此事就这么平息了。(注:1876年,这里又发生乌石山教案,算是英国人以后又来斗法,请读者自查)
同一年,林则徐接到命令上广西镇压太平军,还没到广西,就病死于广东揭阳普宁。当时的咸丰帝登基不久,痛恨软弱派,赏识林则徐一派,上台后很快罢免了徐继畬的老师汉奸穆彰阿,咸丰皇帝这么批的:“大学士穆彰阿保位贪荣,妨贤病国,小忠小信,阴柔以售其奸。伪学伪才,揣摩以逢主意。从前洋务,穆彰阿倾排异己,殊堪痛恨。若一旦置之重法,实有不忍。着从宽革职,永不叙用”。1851年咸丰皇帝借神光寺事件将徐继畬召回京城,降职为太仆寺少卿(即“副弼马温”,呵呵,四品官。当时总督是正二品,巡抚是从二品,降了两极)。1852年徐继畬不识相,还上奏《三渐宜防止疏》,教导20岁出头的新皇帝勿大兴土木,勿沉于女色,勿偏听偏信。咸丰表面很是接受,不过吏部马上有人告徐继畬在闽抚任内,有军台犯官逃脱未报,徐继畬旋即被罢官,回归故里山西。此时时间已到1853年,正是宁波耶稣信徒捐碑的那一年。
徐继畬是否知道捐碑一事不得而知,徐本人未有记载。按无几前文说法,石碑乃是传教士邀功请赏的山寨作品,私下进行的,估计当时徐继畬本人并不知情,何况刚刚罢官,心情不佳。徐继畬赋闲在家,以后做了山西平遥超山书院山长,加上为各种地主老财写字题诗,每年有近千辆银子收入(不过大部分被官府瓜分),又不用去平剿太平军(徐继畬罢官这年,太平军攻克南京,定都,并改名天京),生活倒也自在。
六、美国人认识了徐继畬
汉字石碑是1853年镌刻的,于1862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运抵美国。前文提到的那个《中美望厦条约》签订的美国帮凶、传教士医生伯驾把其中汉字碑文翻译成英文,消息不胫而走,美国人从此就知道了中国有个徐继畬。
伯架是何鸟人?这个伯驾(Peter Parker,1804-1888,伯驾英文名Peter Parker,与美国电影里的蜘蛛人演员Peter Benjamin Parker几乎同名,电影里的蜘蛛人做好事,这个蜘蛛人却是伪善之徒,呵呵)是第一个进入中国的美国传教医生,并在广州开了一个“新豆栏”医局。此君名为行医,实则为美国间谍,不仅帮着签订《望厦条约》,以后做美国驻华公使,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还主张美国出兵侵占我国领土台湾,阴谋诡计之徒,可恨。不过在林则徐在广州禁烟的时候,据说帮林治过疝气。
与伯架来往密切的中国人,还有中国第一个有名的外销油画家林呱(正式名字是关乔昌),这个人值得提一下。林呱(英文名Lam Qua 1801-1854),广东南海人,清代油画家。林呱油画技法学自著名的印象派画家乔治.钱纳利(George Chinnery 1774-1852),专门画外销油画,风格与老师极似,后来以低价抢老师生意,钱纳利对其恨之入骨。林呱为伯驾画了不少病人病状的油画,还为伯架画了一幅《彼得·帕克医生和他的中国弟子关阿多》。林呱经常为达官贵人画像,期间是否有替伯驾套取中国人情报,不得可知。无几道人第一篇博文里的林则徐油画像,据说就为此君绘制。我看这个林呱乃是中国第一“山寨画家”也,仿冒之作,反骨之徒,无几道人很看不起,呵呵(林呱相关作品看附注图)。
估计伯驾看了徐继畬书中赞美美国和华盛顿的话,肯定高兴得不得了,据说1850年就曾经翻译过,回国后1862年再次翻译。当时的总统是林肯,不知道看到没有?美国正值南北战争,估计林肯忙于镇压内乱,来不及看,呵呵!伯架为美国主子邀功请赏,大涨美国人威风。
不过在1853年至1862年这段时间里,中国很不消停。在徐继畬罢免的1853年,太平天国运动猖獗,太平军攻克南京,1856年又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历史性的攻入我首都北京,火烧我圆明园。咸丰皇帝疲于奔命,1861年就一命呜呼了。新皇帝同治即位,徐继畬重新受到重用,首先派去镇压捻军起义,1864年以三品京堂候补,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负责外交事务,呵呵。这年5月,太平天国已基本快被剿平,《瀛环志略》重印,国人从此大开眼界,离1848年第一次刊刻,已经过了16年了,生孩子都长大了,可叹。
1867年2月徐继畬就任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美国人突然巴结起这个徐继畬来了,估计是徐在总理衙门当差期间认识了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1820-1870,还做过中国公使,美国共和党创始人之一),蒲兴许老早知道《瀛环志略》吧。在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两年,1867年的10月21日,当时的美国总统安德鲁·约翰逊(Andrew Johnson)委托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将一幅斯图尔特(Gilbert Stuart,1755-1828)作的华盛顿画像的复制品,作为官方礼物送给徐继畬,并在北京举行了一个赠像仪式。蒲安臣在致辞中说:“You brought to the work great labor, a sound judgment, and the marvelous scholarship of your native land. You passed in review the great men of the countries of which you wrote, and placed Washington before all the rest. You not only did this, but you placed him before the statesmen and warriors of your own country, and declared that he recalled the three dynasties whose serene virtues had shed their light along the ages for 4,000 years.”(同治年间翻译:君著此鸿篇,必有大勚(yi,疲劳的意思),而且胸怀透澈,非华国之博学鸿才,何以能成此书乎?书内讲明各国之记,详述各国士人君子,则推华盛顿为冠,不但胜外邦之士,并超越中华各前代之贤师勇帅)。徐继畲答辞如下:“覆迳启者:昨读琅函,猥承奖誉,并以贵国开国之华盛顿绘像见赠,展观具见雅仪,欣羡之余,弥殷钦佩。因思贵国中华盛顿首建奇勋,创为世法,以成继往开来之功,其必传于世无疑也。专覆并谢,即颂吉祉。名另具。”,徐继畬对华盛顿敬佩之情不减,呵呵。
美国1868年的《纽约时报》还专门就此事写了评论《美国在中国之影响》,说:“这作著作家在20年前,因称颂我们伟大的首任总统而遭到放逐。最近因蒲安臣先生的斡旋,他似乎得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高的荣誉和报偿。如此顽固不化的犯人重新得宠,获得殊荣,这是时局中惊人的征兆。到目前为止的二十五年中,对夷人的历史进行研究,成了中国人从事研究的学科中最危险的学科,而一位正直的地理学家却敢于重蹈伽利略的覆辙。”,评论中把徐继畬著书的勇气和伽利略相比,也还说得过去,不过说徐被罢免完全因为著书,有点过头。无几看来,小部分原因是这个,大部分原因是那个汉奸老师穆彰阿,呵呵!
七、华盛顿纪念塔和汉字石碑后话
前文提到:汉字石碑是1853年镌刻的,可到了1862年才运到美国,这个期间纪念塔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们说过1848年美国政府决定拨款20万美元修建华盛顿纪念塔,还号召群众捐献石碑,刚开始6年还挺不错,一切顺利,就是工程拖沓了一些。可正因为广大群众参与进来了,这件事就越来越混,各种政治团体也来凑热闹,捞取zhenzhi资本。
这时候美国突然冒出个一无所知运动与一无所知(Know-Nothing)党,1854年其他政党说这个一无所知党偷窃并毁了一块教皇庇护九世捐献出来制作华盛顿纪念碑的花岗岩,这件事发生后,国会立即停止拨款,而且这个一无所知党接管了纪念碑互助协会并控制了长达四年之久。
美国接着又内乱不断,1861年终于爆发了南北战争(1861-1865)。本来纪念塔原定设计高度180米,结果只修到46米高度的时候,工程就中断了。(附注中有做了一半的纪念塔图)
这样一直到了美国建国100年的时候,美国人民又想念起了伟大领袖华盛顿,1876年8月2日,当时的美国总统格兰特(Ulysses Simpson Grant)批准了一项法令,命令继续完成华盛顿纪念塔工程。不过,接续原来的断塔出现麻烦事,塔身外墙大理石分属不同时期,接续的这批大理石是采自另一个石层。这样,在工程全部完成后,塔身外观上下段色彩差异明显,至今清晰可见(大家看题头图)。1884年8月9日塔身砌筑到152米高度,同年12月6日封顶,尖端最高的一点放置了9吋厚的铝制金字塔作为整个纪念碑的顶端(铝在当时年代是相当希有的金属,放置在顶端前还作为珠宝展示,请看附注图,呵呵),最后工程完成后总高169.294米。其中刻有徐继畬书中文字的汉字石碑,放置在大约60米的高度,整个工程1885年2月全部落成。开始的时候纪念塔为专用建筑,直到3年后的1888年10月9日才正式对外开放。纪念碑前后共耗资约118万美元,建成的时候为当时世界最高的建筑,此记录1889年被高300米的法国埃菲尔铁塔打破。
华盛顿纪念碑从1848年奠基,到1885年正式落成,花了37年时间,如从1833年筹建开始算,52年半个世纪,呵呵,而中断造成塔身上下色调迥异,见证了美国南北战争的风云历史。徐继畬1848年刊刻出版《瀛环志略》,到1867年被美国人认识赞誉,也用了20年时间。真是好事多磨呀!
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Bill Clinton)访问中国,在北大演讲重提这些旧事,说:“从我在华盛顿特区所住的白宫往窗外眺望,我们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纪念碑高耸入云。这是一座很高的方尖碑,但就在这个大碑邻近有块小石碑,上面刻着:米利坚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这些话并非出自美国人,而是由福建巡抚徐继畬所写,1853年中国政府将它勒石为碑作为礼物赠送给我国(无几不同意说石碑为政府赠送,估计现在的中国政府也不同意,呵呵)。我十分感谢这份来自中国的礼物。它直探我们作为人的内心愿望:拥有生存、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利,也有不受国家干预的言论、异议、结社和信仰等自由。这些就是我们美国220年前赖以立国的核心理想。这些就是引导我们横跨美洲大陆登上世界舞台的理想。这些就是美国人今天仍然珍惜的理想。”
美国建国理念,通过这高耸入云的华盛顿纪念塔,源源不断滋润着每一个美国人,美国现在国力强大,独步全球,理念真具有强大的力量也。徐继畬的两句按语,能通过这华盛顿纪念塔,滋润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吗
八、不得不提的故事---徐继畬与同文馆学堂
前文我们说徐继畬1867年2月就任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这个同文馆是何机构?话说自咸丰皇帝暴毙后,清廷又有一番新气象。这一年,那个咸丰皇帝同父异母的兄弟恭亲王爱新觉罗·奕?(1833-1898 外号鬼子六)与慈禧太后合谋发动辛酉政变,夺了政权,控制了朝廷。这个当时才28岁的奕?在与洋鬼子打交道中,逐渐开明。时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辈在平剿太平天国的战斗中成长起来,奕?首先支持曾、左、李等人搞洋务运动,建立近代工业,后来又支持建立新式学堂,这个同文馆就是是清朝最早的洋务学堂。同文馆附属于总理衙门,相关职务有管理大臣﹑专管大臣﹑提调﹑帮提调及总教习(相当于校长)﹑副教习等职。同文馆首先在中国采用班级授课机制,聘请洋人执教,主要培养外语人才(开始主要是英语和法语),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不过,当时的士大夫对同文馆很不为然,就连后来支持戊戌变法的翁同龢在1867年还说:“同文馆之设,谣言甚多。有对联云: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子弟拜异类为师。”(诡计,远略,谐音“鬼子六”,骂奕?,呵呵),这些老学究把进入同文馆学习视为奇耻大辱。同文馆没有什么生源,最早也就十几个人。学生家长也交代自己孩子:洋鬼子的东西就不要学了,学好汉文就可以。为了招到生,同文馆入学学生待遇优厚,但是管理混乱,乱糟糟一片,很多洋鬼子老师乃滥竽充数之辈,呵呵。
1867年2月,恭亲王奕?请德高望重的徐继畬就任同文馆管理大臣,时年72岁。估计大家对这个写了《瀛环志略》的新任管理大臣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办好同文馆学堂,为国家培养通晓洋务的新人才。这个老徐也雄心勃勃,想干一番教育事业。他与总理衙门的大臣推出同文馆改革计划,扩大办学范围,增设天文算学馆,请来大数学家李善兰来任教,1868年又请来我们前文所述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来做总教习(这个总校长一做就做了25年,直到1894年。同文馆第一任总教习是1862年聘请的英国传教士包尔腾(John Shaw Burdon,1826-1907))。
因为要增设天文算学馆,允许翰林和进士出身的官员学习天文和算学,这在老学究们中间炸了锅。当时大名鼎鼎的大学士倭仁激烈反对,曰“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途,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即使教者诚教,学者诚学,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云云,有这样的人在,同文馆改革计划肯定泡汤,呵呵。徐继畬虽然努力,同文馆管理和招生也略有起色,不过学生才四十来人,生源质量欠佳,都是歪瓜裂枣,居然有学生年纪都可以做爷爷了。
徐继畬逐渐心灰意冷,官也不做了,1869年告病还乡。1873年,徐继畬中举人60年的时候,奉旨回京参加“鹿鸣宴”,算是最后的荣耀,随后于1873年3月30日去世,享年79岁。两个同在总理衙门的同事董恂(注:翻译过美国郎费罗的《人生颂》一诗,被钱钟书称为“具体介绍近代西洋文学的第一人”)和沈桂芬(注:被梁启超称为“实为(清朝)汉人掌政权之嚆矢”,是洋务运动中的汉人代表)为他书写墓志铭,赞誉徐继畬说:“各国使臣闻公至,皆欢忭,持酒诣署谒公。其为异国所敬服,与辽人中国相司马之言无异,而公所著《瀛环志略》,中外奉为指南矣。”
至于同文馆,自开办以来,虽然很不成功,但还是出了几个人才。电影《梅兰芳》里面的邱如白的原型人物——著名戏曲学家齐如山,就是同文馆出来的学生,齐如山还写了文章回忆同文馆旧事。在同一时期,清廷还创办有上海同文馆和广州同文馆,培养了一些外交人才。1902年1月同文馆并入1898年创建的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的大学——京师大学堂,即现在的北京大学。那个同文馆的校长丁韪良,1898年则成为了京师大学堂总教习,算是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
九、《瀛环志略》之反响
《瀛环志略》出来后,当时的反响如何呢?通过前文我们知道,《瀛环志略》1844年就基本完稿,1848年刊刻。时至1844年止,无能的清廷已签中英《南京条约》(1842)、中英《虎门条约》(1843)、中美《望厦条约》(1844)、中法《黄埔条约》(1844)等不平等条约,国人愤概,备受屈辱,这估计也是《瀛环考略》在1844年完稿后没有刊刻的原因。
不过事隔四年的1848年,《瀛环志略》一出,还是在国人中间起了轩然大波。说此书:“张外夷之气焰,损中国之威灵。” 就是到1857年,英法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曾国藩尚认为:“自古称国富者以地大为富,兵强者以人众为强耳!英夷土固不广,其来中国者人数无几,欲恃虚声以慑我上国”,“此次与之确斗,彼必不能坚守,此后官兵之气日强矣!往时徐松龛中丞著书,颇张大英夷,筠仙归自上海,亦震诧之。鄙意彼蹈骄兵贪兵之二忌,恐不能久得。”(《曾国藩全集·书札》卷六)。
到了徐继畬出任同文馆管理大臣的时候,《瀛环志略》逐渐为人所知。郭嵩焘(1818-1891,第一任驻英公使,算是真正游历西方看世界的第一人)刚开始看《瀛环志略》述英法诸国之强,认为过头了。1876年出使英国,看到西方人实情,才叹曰:“徐先生未历西土,所言乃确实如是,且早吾辈二十余年,非深识远谋加人一等者乎?”。中国第一号新闻先驱王韬(1828-1897),他作的《瀛环志略跋》中写道:“近来谈海外掌故者,当从徐松龛中丞之《瀛环志略》,魏默深司马之《海国图志》为嚆矢,后有作者弗可及已。”,然后叹息说:“呜呼!中丞之作是书,殆有深思远虑也乎?其时罢兵议款,互市通商,海寓晏安,相习无事,而内外诸大臣,皆深以言西事为讳,徒事粉饰,弥缝苟且於目前,有告之者,则斥为妄。而沿海疆圉晏然无所设备,所谓诹远情,师长技者,茫无所知也,况询以海外舆图乎?中丞莅官闽峤,膺方面之寄,蒿目时艰,无所措手,即欲有所展布,以上答主知而下扶时局,而拘文牵义者动以成法为不可逾,旧章为不可改,稍有更张,辄多掣肘。中丞内感於时变,外切於边防,隐愤抑郁,而有是书,故言之不觉其深切著明也。呜呼!古人著述,大低皆为忧患而作;顾使中丞不得行之於事,而徒见之於言为足惜已。”(《弢园文录外编》卷九)
《瀛环志略》影响了以后的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梁启超在《三十自述》说:“从坊间购得《瀛寰志略》读之,始知有五大洲各国”。山西的大军阀阎锡山(1883-1960),徐继畬同乡,辛亥革命时率部起义,任山西都督,时年28岁,斗志昂扬。1912年阎锡山回山西时,发布全国通电,里面提到《瀛环志略》,这么说的:“锡山生长边郡,愚戆性成,髫年入塾,窃窥乡先正《瀛环志略》一书,每思航海西渡,考拿破仑、华盛顿之战绩,究卢梭、孟德斯鸠之法理。”
《瀛环志略》还有中国人的承续之作,有光绪年间的薛福成所撰《续瀛环志略》、谢洪赉的《瀛环全志》等等。《瀛环志略》一书在中国看者寥寥,但是当时传入日本,和《海国图志》及其无几提过的黄遵宪的《日本国志》一样,在日本引起巨大反响,还是日本人识货啊,呵呵。
今人研究徐继畬,有美国人龙夫威(Fred W.Drake,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此人用15时间于1975年完成《徐继畬及其瀛环志略》专著,实在辛苦,不过真是一个资质愚钝的教授,呵呵。1995年这个龙夫威还为徐继畬撰写墓碑碑文(徐的墓碑的档次和林则徐相比,就差远了,呵呵,见附注图)。1997年,即《瀛环志略》问世150周年,龙夫威和中美十几个人士在华盛顿纪念塔前,搭了个帐篷,举行了一个简短的纪念仪式,盛情赞誉徐继畬。当时龙夫威是克林顿幕僚,这就是1998年克林顿在北大演讲中提到徐继畬的原因。(注:中国一个叫任复兴的学者与龙夫威来往密切,并将纪念塔的汉字碑文1997年重新进行了翻译)
徐继畬命运实在“弔诡”,生前官运多桀,历史评价也时有反覆,“美奸”骂名是少不了的,“文革”期间红卫兵们还捣毁了他的坟墓。199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的新编高级中学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首次写入徐继畬及其《瀛环志略》,算是初步为徐继畬平反。但是由于汉奸老师穆彰阿和林则徐的缘故,徐继畬始终不能在中国广为肯定。世事如梦,数风流人物,烟云而去,呵呵。
无几评曰:
自林则徐开眼看世界,著书《四洲志》,魏源紧随其后著述《海国图志》,西方人的世界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到了徐继畬,几乎跪下来向传教士了解实情,终于窥见西方人强盛的本质,可这个真相却不为国人知道和接受,却是为何?难道是中国人真不识真货吗?非也,中国自古来皆为泱泱大国、教化之邦,中国人看见西方蛮夷之人,文治武功居然在我华夏之上,惊悚之余,内心实在难以接受。中国人还是想做世界老大的,老二不是我们的目标,所以屈辱的来学习,不能为国人接受。无几道人认为,西方人的本事我们要心知肚明,人后要跪下来学,人前却要有主心骨,林则徐的遗风仍然要继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