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2:12:14
涵养  《现代汉语辞典》作两种解释:一是,人能控制自身情绪的修养功夫,即身心方面的修养。如《朱子全书·论语六》云:“盖必平日庄敬诚实,涵养有素,方能如此。”用时尚语言来讲,有战胜自我或超越自我的意思。二是,物体中蓄积并保持水分的能力。如森林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等作用。兼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双重含义。 ­古代学者老子撰《道德经》,讲了有关“水的性格与人的涵养”之间的联系,颇富哲理。美国作家爱默生解释说:“涵养,可归结为道德情操问题,是人修养的本质”。老子认为,涵养除阐释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之外,涵养亦是养生长寿的人格基础。凡具有宽容随和,无我不争,诚信敬业,奋进不息的涵养者,定能心怀坦荡,乐观积极,身心健康,生命久长。这种心理状态恰似水“以柔克刚”、“海纳百川”的恢弘禀性,“大道似水”、“上善若水”的高尚风格。老子讲人的涵养修炼寓意于水的性格之中,如是风雅趣谈,却有养生意义。 ­不争  老子撰《道德经》第八章中载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水流润万物,献身天地间。寓意是真诚助人,使他人发展成功;而不与他人争名利、论高低。有成就亦不露锋芒,不炫耀自己。尽心于无私奉献,默默耕耘。故而心怀坦荡,秉公处事,远离忧愁,安然度日,身心自然不会受到伤害。正如法国作家拉罗什富科所说:“一个人如果内心总不平静,他到哪里也得不到安宁。”德国哲学家康德,不仅学术有建树,而且还创造了“保养学”,他一生独身,不求利禄,鄙薄权势,献身事业,归功于兴趣广泛,心理健康。 ­无我  老子讲:“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三十四章)就是说,大道如水一般的广泛而无所不至,万物无不靠它来润泽生长,它却不辞其责,又不居功自傲。有生发万物之功,衣养万物之德,却不自居主位。人类和万物都不能离开水而生存,水,把自己奉献于世,不索取任何回报。人平素生活以“无我”为处事准绳,就能愉快做事;也会少有灾难,化干戈为玉帛,求得平安是福。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获诺贝尔文学奖,60年创作生涯,完成50部诗集,20种戏剧,百篇小说,2000多首诗歌,还画了2500幅画。他凭借坚强毅力,调摄心理,养生保健,采用转移、排遣、超脱诸法,一切皆原于“无我”,赢得“一代诗翁与哲人”尊称。 ­处下  人云:水往低处流。万物之中水的地位极低,老子释说:“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人生在世,只有和社会底层大众在一起,才能汲取营养丰富自己。“善用人者为之下”,这并不意味着不求上进,而是要以弹性的处世精神,善待遇到的误解、挫折、错待和不公平。并以“不变应万变”的观念,平衡心态,化解忧郁。人有“处下”精神,就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神清气爽,心地泰然。 ­柔顺  老子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水之性柔弱,处事柔顺。即使是最坚硬的东西,对水也无奈。刀劈不断,钎戳不穿,此乃是“守柔曰强”、“以柔克刚”的道理。故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因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柔弱代表新的生命力。“金以刚折,水以柔全”也是修炼自己的行为准则。人的生存环境和水的处境一样,需要我们顺从,但并不等于屈从。一代丹青名家刘海粟虽几十年始终受迫害,他却一直保持幽默开朗的性格,献身艺术,服务终生,乐享天年。 ­奋进  水,日夜奔流,遇坑灌满,遇山转弯,遇阻折返,没有年轻过激,也无年老持重,生命不息,奋进不止。如《论语》所讲:“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有成语讲“滴水穿石”,坚硬的是石,柔软的是水,只要坚持不懈,软水能穿硬石,是水的性格;同样是人成就事业的基础。这也是人的一种品德,一种心态,一种理念,一种行为,更是人心理健康的涵养素质。现代书画家齐白石,27岁学画,45岁后成名,70岁时赋诗云:“扫除凡尘总难能,十载关门始变更。老把精神苦抛掷,功夫深浅心自明。”中年以后,手不停笔,天天作画,直至94岁去世。历险阻,搏奋进,最终业绩与长寿共赢。 ­宽容  水有“百谷王”称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如是海涵,喻水胸怀宽广,不计恩怨;无论江河小溪,湍流涓滴,皆能容纳。俗话说:“宰相肚内能撑船”,喻人要有“气度”、“容量”。这样才能与人和睦相处,愉快共事。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胜于报复,优于嫉妒。平常讲“通情达理”,契机在于理解,理解为了宽容,理解一切,也就是宽容了一切。崇尚宽容,益于养生。已故的红色资本家荣毅仁,他最喜欢的名言是:“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他不以物而喜悲,且“物物而不物于物”,实为宽容豁达之典范。 ­无怨  水“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善于处最卑下之地位,和污秽环境如阴沟、下水道、粪便池等共处,心安理得,毫无怨恨,品德修养可算达到最高标准。污水经处理净化后依然清纯洁净。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画过一幅墨竹,并题诗:“两枝修竹冲云霄,几叶新篁倒挂梢,本是同根复同戚,有何卑下有何高。”诗言志,当时郑板桥被贬,地位低下,被人歧视。诗句讽喻那些小人。尽管如此,郑板桥还是心地豁达,泰然处之。终日上街卖画,时而在酒店茶楼与友人谈笑风生,修身养性,无悔无怨,善始善终。 ­随和  水,随环境变化而更改自身形态和地位,不固执,不偏见,不高傲,不低贱。谁也不能把水消灭。水是液态,受热为气升空,遇冷化雨落地,酷寒凝聚结冰,春雨夏雹秋霜冬雪,惟四时各异,它永远存在。人倘能做到顺而不骄,逆则无怨,变环境能生存,没有一定的涵养修炼,恐怕是难以如愿的。人的一生,路漫漫其修远兮,“求索”不会是一帆风顺,遇到各种状况,人要随和一点,就能随遇而安。“和为贵,忍为高”,就连牟利的商家也讲“和气生财”。于是,水的随和与人的随和,也就寓意相通了。一代国学大师启功先生,生前曾有人问他:“您一生经历了那么多的坎坷,为何还这样开朗?您是怎样对待人生的?”他很平静地说:“人的一生主要是‘过去’和‘未来’,‘现在’很短暂,已经过去的事还想它做什么?要多想未来。”他还说:“幸亏有那些曲折,让我受到了锻炼。一个人的思想形成有许多因素,遇到挫折我不生气。我最反对温习烦恼,自讨不痛快做什么!”“我认为,人老处在顺境,不会有什么发展,人不可没有—个压力。”显现随和的大家风范。 ­生命本是一条流动的河,人应该追求与生命之河相激荡、相澎湃的同步发展,将人生化作一种愉悦的需要,化作多彩多姿、载歌载舞的水,如此生命自然臻于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