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助母亲无力救爱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17:14
无助母亲无力救爱子在周一的强震将自家房屋夷平后的两天时间里,邓一珍(音)一直和亲人奋力在瓦砾中挖掘并解救她唯一的孩子,34岁的邓宇健(音)。
他们曾试图拦下路过的救援队伍和起重车辆,但没有人停下来施以援手。所有救灾人员都是开往别处的。
邓宇健在最初几个小时里还曾呼喊救命。他的妻子秦可(音)说,被压在沉重水泥板下的邓宇健当时和她以及邓一珍都对上了话。秦可说,我告诉他我会把他救出来的,但他说自己受伤太重,挺不住了;他告诉我不要再等他了。秦可的腿在挖掘废墟的过程严重受伤。
由于此次地震灾害涉及范围太广,中国的营救人员在施救时只能有所取舍,将救援重点放在了坍塌的学校等伤亡人员密集的地方。因此像邓一珍这样同处受灾地区的居民只得主要依靠自救了,他们只能指望家人和亲戚的帮助。
当地震发生时,52岁的邓一珍正和几个牌友在自家楼房的一层打麻将,他们在房子坍塌前都逃了出来。邓一珍当卡车司机的丈夫从二层的窗户跳了出来,背部严重受伤,由一辆私家车送去了医院。而当建筑承包商的邓宇健被压在了废墟深处。
地震发生时,秦可刚把六岁的儿子送到学校,正在返家的路上。她儿子就读的学校受损不太严重,他们的孩子也安然无恙,不过他有一个同班同学被地震夺去了生命。
邓一珍和秦可说她们曾经设法拦住了一队救援人员,但这些人说他们受命赶往一所倒塌的学校,不能停留。秦可的母亲和姑姑赶来帮忙。但用于建造他家房屋的钢筋水泥板实在太沉,根本无法抬起。秦可的妈妈王意林(音)说,没人帮助我们,只有家人可以帮上忙。
秦可说她在周一下午5:30,即地震发生后三小时还和丈夫说过话,鼓励他要坚持住。但当她半小时后再试图和邓宇健说话时,就已经没有回音了。
邓家人开始担心最坏的结果已经无法避免。他们一直奋战到深夜,直到瓢泼大雨迫使他们停止了解救,因为再继续下去实在太危险了。他们有的睡在了车里,有的则在房前支起的一块油布下将就了一宿。
周二,雨下得更大了,气温急剧下降。家庭成员挤在一起取暖,秦可则在努力安抚自己的儿子。亲人们没能拦住经过的起重机,只有这类设备才有可能挪动大块的房屋残骸。他们继续努力挖掘。
邓一珍调动了更多的家庭成员。邓一珍的兄弟在中国东北城市哈尔滨的一家空调公司工作,他周二晚间乘飞机赶回甘肃武都的家中。其他亲戚也前来帮忙。村里的食物和饮水越来越少。
周三早晨,天空开始放晴。在邓一珍和王意林的陪同下,几个人开始用镐和撬棒捣碎邓家倒塌房屋的大块水泥板。
邓家隔壁那家也已成为一片废墟。30岁的李新伟(音)仍在和家人一起寻找自己的母亲,她像邓宇健一样被埋在了倒塌的房屋下。从深圳乘飞机并搭军车赶到灾区的李新伟说,已经两天了,救援人员还没有来;他们不停地从我们身边经过;我们没有工具,怎么才能把家人挖出来?李家人曾经拦下了一辆起重机,但在仅施救了几分钟、挖起一些水泥块后,救援人员就坚持表示他们必须得走了。
到了周三下午3点,邓家传来呼喊声。家人发现了压在水泥板下的邓宇健,但他已经没有了呼吸。又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家人终于把遗 从废墟中拽了出来。
当邓宇健的舅舅、岳母和其他亲人把他蒙着白灰的残破遗体抱出来放在房前一块床单上时,他的母亲和妻子痛哭失声。
邓一珍哽噎着说,这里死了这么多人,政府不管,可我没法不管,他可是我儿子啊。她拿了一块湿布,轻轻拂去邓宇健脸上的灰尘。
由于没有车可以运邓宇健的遗 去下葬,家人只好把他放在一块木板上,木板两边用从废墟中刨出的电缆绑上两根长木棍,由四个男人用肩膀把将邓宇健抬去安葬。
邓宇健的遗 用传统方式装裹着,他的身后有一小队亲属为他送葬。他们绕开倒塌的农舍前行,穿过了几块新耕的农田,来到了埋葬着邓宇健祖父母的自家田地;远处是围绕着武都的崇山峻岭。
在人们为邓宇健挖墓穴的时候,邓家其他几个亲戚表达了对这一惨剧的看法。秦可的姑姑秦少惠(音)说,如果能有人在最初几个小时帮忙的话,我想邓宇健能活下来。
邓一珍的衣服上仍占满了灰尘,现在她在说到这件事时措辞谨慎了一些。她说,政府必须要去考虑其他事情,而我只是想着我儿子。正在她说话的同时,又一场强余震袭来,地面好似掀起了波浪,大树也摇晃不已。但是邓一珍一点都没有惊慌,她说,我累得已经不会害怕了。
邓宇健的遗孀秦可表示,我必须坚强,我现在要照顾两位母亲和我的儿子。
由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秦可和已故的邓宇健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也只有一个儿子。秦可的姑姑觉得,中国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就是家庭结构变脆弱了。她说,如果你不止有一个孩子,这种情况下你至少还能有些安慰。
当夕阳西沉时,邓宇健的遗体被安放进了家族墓地中为他挖就的墓穴中。他的亲人们用从瓦砾中拖出的残破大衣柜给他草草拚就了一口棺材。亲人们堆起一座新坟,焚香、烧纸、点 烛,保佑他来生幸福平安。
邓一珍对着她儿子的坟墓说道:“你走得太早了。你该怪我。我怪自己没能早点把你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