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德颂》—董其昌书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37:03













董其昌《酒德颂》,绢本,纵24.5厘米,横245.7厘米,书法用笔遒劲,布白疏朗。
董其昌(1555~1636),明代画家、书法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致仕。绘画专善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倪瓒等。讲究笔情墨韵,画格清润明秀。书法初学颜真卿,后转师晋、唐、宋诸名家,工楷、行、草书,自然秀雅。书画理论对后世极有影响,有《容台集》、《容台别集》、《画禅室随笔》等著作传世。其绘画多从古人画迹着手,通过悉心模仿和兼收并蓄地加以融会贯通,探求得古人的笔墨情趣。他擅长运墨,墨色鲜丽,层次分明,于意趣简淡中见天真秀润。这一运墨特点,也体现在他的设色山水画中。他还讲究笔法,往往皴、擦、点、染互施,追求运笔的丰富变化,强调不为物象所束缚。影响最大、也是最集中地体现董其昌艺术思想的是“南北宗论”,他借用唐代佛教禅宗分为南、北二宗来解释自唐至明数百年的绘画发展,他按绘画的创作方法和画家的身份,将唐以后的山水画也分为南北二宗,将水墨渲淡画法的文人画家比作南宗,将以青绿勾填画法的职业画家视为北宗,他自诩为南宗正派。
《酒德颂》原文:
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为一朝,万朝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暮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 有贵介公子,缙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攮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先生于是方捧罂承槽,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麴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怳)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三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
注释
1.本作踑踞,通.
2.刘伶,字伯伦,西晋沛国(今安徽宿县西北)人.竹林七贤之一.
3.扃:(jiōng)
4.牖:(yǒu)
5.衢:(qú)
6.觚:(gū)
7.榼:(kē)
8.醪:(láo)
9.麴:(qū)
10.蜾蠃:(guǒ luó)
11.挈:(qiè)
12.攮:(nǎng)
13.罂:(yīng)
14.髯:(rán)
15.兀:(wù)
16.螟:(míng)
17.蛉:(líng)
译文
有一个德行高尚的老先生,把天地开辟作为一天,把万年作为须臾之间。把日月作为门窗,把天地八荒作为庭道。行走没有一定轨迹,居住无一定房屋。以天为幕,以地为席,放纵心意,随遇而安。无论动静都随身携带饮酒器具。只是沉湎于杯酒,不知道其他的。有显贵公子和仕宦处士,听到我的名声。议论着我的行为。于是便敛起袖子,绾起衣襟,张目怒视,咬牙切齿。陈说礼仪法度,事事非非一起产生。先生在这时候正捧着酒瓮,抱着酒槽,衔着酒杯,喝着浊酒。拨弄着胡须,伸腿箕踞而坐。枕着酒曲,垫着酒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昏昏沉沉地喝醉,又猛然清醒过来。安静地听,听不到雷霆之声。仔细地看,看不见泰山的形体。感觉不到寒暑近身。利欲动心。俯瞰万物,犹如萍之浮于江海,随波逐流,不值一提。
链接:
赵孟頫 酒德颂

释文:有大人先生以天地爲一朝,以萬期爲須臾,日月爲扃牖,八荒爲庭除。行無轍迹,居無室廬,幕天席地,縱意所如。止則摇厄執孤,動則挈榼提壺,唯酒是務,焉知其餘。有貴介公子,縉紳處士,聞吾風聲,議其所以,陳說禮法,是非蠭起,奮袂攘襟,怒目切齒。先生於是方捧甖承槽,銜杯嗽醪,奮髯箕踞,枕麴藉糟,無思無慮,其樂陶陶。兀然而醉,恍爾而醒。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見泰山之形。不覺寒暑之切肌,嗜欲之感情。俯觀萬物,擾擾焉如江海之載浮萍。二豪侍側焉,如螺蠃之與螟蛉。延祐三年丙辰歲十一月廿一日,爲瞿澤民書。子昂。
本幅自识:“延祐三年丙辰歲十一月廿一日,爲瞿澤民書。子昂。”钤“赵子昂氏”印。帖后题跋有孙星衍(5段)、徐有贞、陈鉴、刘珏、杨循吉、文彭、王穉登、翁方纲(4段)、阮元等26家。鉴藏印有戴植、吴云、顾文彬等15方。
明詹景凤《东图玄览编》、《真迹日录》,清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潘遵祁钞录《三虞堂书画目》著录。
延祐三年(1316年),赵孟頫时年63岁。
此卷是赵孟頫为瞿泽民录写的西晋刘伶《酒德颂》全文,共19行。瞿泽民无考。刘伶为“竹林七贤”之一,其《酒德颂》充分反映了晋代文人的心态,由于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对一些文人的政治迫害,使有的文人或借酒浇愁,或以酒避祸,并借酒后狂言发泄对时政的不满。
此帖笔法纵逸,又是自家风貌,肥不没骨,瘦不露筯,姿媚隽逸,出神入化,可谓人书俱老,炉火纯青,是赵氏书法的精品之作。正如帖后文彭跋所云:“信手拈来,头头是佛,若必曰兰亭,恐不必以此论松雪。”明、清各家题跋亦对此卷推崇备至。其文校之《昭明文选》小有出入。(撰稿人: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