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俄罗斯“三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9:44:57
初到俄罗斯,契诃夫人文基金会的伊琳娜女士告诉我们:“如果说莫斯科是俄罗斯的大脑,那圣彼得堡就是她的心脏,苏兹达里则是她的灵魂。”10天访问,3座城市,在感受博物馆、演出、美女这“三多”的时候,也在试着走进俄罗斯的精神世界。    一
行走在俄罗斯,不经意间就会邂逅一座博物馆或纪念馆。从珍藏油画的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到显赫贵族之家尤苏波夫宫,再到展示乡村生活的木质博物馆,犹如一场视觉和精神的盛宴。有数据显示,俄罗斯拥有1700多家博物馆,每年的参观人数超过7500万。对俄罗斯的儿童来说,博物馆可能是最生动的文化启蒙老师。
圣彼得堡郊区的“皇村”是历代沙皇行宫所在地,后来因为普希金在皇村贵族中学读了6年书,在1937年改名为“普希金城”。昔日的中学如今是普希金纪念馆,花园里还有诗人的雕像。“普希金城”的参观者中,很大一部分是俄罗斯儿童。也许就是在这里,他们开始了解俄语的美丽,学会背诵生命中的第一首诗。
博物馆和纪念馆不仅守护着俄罗斯的历史文化遗产,还在传递着俄罗斯的精神。
在圣彼得堡的胜利广场,我们参观了位于地下的列宁格勒保卫战纪念馆。它记录了在二战期间,这座城市被德国纳粹围困900天里的抵抗故事。这被称为是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围困,纳粹军队在发动数次强攻无法攻下该城后,决定用饥饿来扼杀它。在纪念馆里播放的纪录片里,看到狂轰滥炸让城市面目全非,成年人每天的食物配给仅有一块面包,但同时也看到了母亲在送别儿子时眼神里的坚毅,居民在粮食储备消耗殆尽时,凿开冰面取水的顽强。
我们离开时,正好看到一队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参观。在远离战火的今天,那种在危急时刻团结不屈的精神,就这样传递给下一代。圣彼得堡女孩艾尔娅告诉我们,在当地,很多新婚夫妇在市政厅登记后,第一件事情不是和朋友们庆祝,而是来到胜利广场,为纪念碑献上一束鲜花。没有人强制,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传统。    二
有人说,在俄罗斯人的生活里,戏剧的位置排在面包之前,俄罗斯人对文化的酷爱由此可见一斑。陪同我们的俄罗斯科学院的博士玛丽亚说,对住在大城市的俄罗斯人来说,去剧院看戏或者看芭蕾舞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莫斯科有上百家音乐厅,大大小小的剧院超过300家。在城里,随处可见戏剧、芭蕾、音乐会等演出的宣传海报。据说从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7月,剧院几乎每晚都有演出。
就算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俄罗斯人也照去不误。沃罗帕耶娃是莫斯科一家私营剧院的总经理,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不管经济危机多么严重,只要是优秀剧目,剧院就会门庭若市。玛丽亚也表示,当有一流剧团来巡演或是知名剧目上演时,往往几个月前门票就被一抢而光。
一位在当地居住多年的中国朋友告诉我,俄罗斯人教育程度和文化修养高,对艺术要求也高,类似“小沈阳”那样的通俗文化若是在俄罗斯可能不会那么火爆。每当去欣赏高雅艺术时,俄罗斯人总要身着正装,男士西装革履,女士精心装扮,以表示对表演者的尊敬。
最令人难忘的是在列宁格勒保卫战纪念馆里看到的一组展品:一把小提琴和一张唱片。在缺粮断水的岁月里,音乐并没有消失,贝多芬和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仍通过电台播放。在纳粹的炮兵地图上,音乐厅和电台被列为首先摧毁的战略目标。在整座城市被围困的最艰难的日子里,列宁格勒广播交响乐团举行了一场音乐会,全城幸存的28名乐手,进行了80分钟的演出。    三
出发前,不少朋友都“叮嘱”我:“到了那里,要多拍些俄罗斯女孩的照片啊。”到了俄罗斯,更是感受到“俄罗斯的特产是美女”这种说法确实并不过分。无论在繁华的商业街还是在幽静的公园,都可以见到很多身材高挑、五官精致的女孩。
除了美女多,我还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俄罗斯女性多于男性。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到餐厅酒店的服务人员,几乎都是女性。在参观俄新社的编辑部时,我们看到女性新闻工作者的数量要比男性多。
从人口统计数字上看,俄罗斯男女比例确实差距很大。根据俄罗斯官方的统计数据,在全国1.41亿人口中,男女比例为1000∶1147,城市男女人口比例则达到了1000∶1167。俄罗斯女性数量为7600多万人,比男性多1000多万人。历史学家认为,两次世界大战中大量俄罗斯男性战死沙场,因此留下这个后遗症,直到今天都未扭转。
玛丽亚开玩笑似的对我们说,在俄罗斯当男人很轻松。由于男少女多,男性变得很“抢手”,一旦结婚后在家几乎很少做家务。这虽然是玩笑话,但在俄罗斯社会,男女比例失衡确实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
由于在国内难觅如意郎君,不少女孩把目光瞄准了跨国婚姻,这引发了一些专家的担心。他们认为,很多涉外婚姻的俄罗斯女孩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她们的“外流”会对俄罗斯整体人口素质结构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