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无论对什么人都是恭敬小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4:23:58

【原文】朝1,与下大夫2言,侃侃3如也;与上大夫4言,訚訚5如也。君在,踧踖6如也,与与7如也。

【译文】在早晨上朝(上班)时,孔子和等级较低的官吏谈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和等级较高的官吏谈话,正直而和蔼可亲。如果君主在场,他恭敬而不安,但却是随从着的。

【说明】孔子在上班时对不同的人亦有不同的态度,这不是说孔子善于吹牛拍马,歧视下等官吏,而是表明孔子无论对什么人都是恭敬小心的。在《子路》篇第三节中,孔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这是孔子的“正名”原则(详见《子路》第三节),是孔子的政治主张与逻辑思想。从一方面说,正确的名称应当用以显示某种真正的实质和职务,从另一方面说,一个官员的言谈举止就应当尽力符合他的职务和地位的名份。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如果配不上他的地位名份,他也就是错用了名份。比如一个君主,他只做栽花养鱼的事而不关心国家大事,他就失去了君主的名份而不再是一个君主了。再用通俗的话来说,如果一个妻子不关心丈夫,丢开自己的丈夫而与别的男人相好,她的行为就不再象个妻子。如果一个老师去卖菜卖米而不上课堂讲课,他也就不再是一个老师了,他所说的话也就没有学生听了;因为学生们不会去认一个卖菜卖米的人当老师的。也就是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必须各自遵循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才能符合各自的做人标准。因此,“正名”理论是孔子反对形式主义的一个明白的表现。本节就是孔子首先“正己”的一个很好的表现。孔子的“名不顺,则言不正”,即要求用“实”来符合“名”所规定的要求,或用“名”所规定的要求去纠正已经存在或变化了的“实”。从而肯定了“正名”的逻辑价值和名辩的社会作用,同时还揭示了“正名”思想中的逻辑价值。

——————————————————

【注释】1.朝:《书·武成》:“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诗·小雅·雨无止》:“邦君诸侯,莫肯朝夕。”《诗·小雅·渐渐之石》:“武人东征,不遑朝矣。”《左传·宣公二年》:“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礼记·内则》:“昧爽而朝。”《荀子·大略》:“杀大蚤,朝大晚,非礼也。”本义朝见,是封建时代臣见君的礼仪,用现代话说,就是早晨上班之意。

2.下大夫:古代官吏的等级。这里指等级较低的官吏之意。

3.侃:(kǎn坎)《论语·先进》:“冉有、子贡,侃侃如也。”这里指说话时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4.上大夫:古代官吏的等级。这里指等级较高的官吏之意。

5.訚:(yín茵)《论语·先进》:“闵子侍侧,訚訚如也。”这里指说话或争辩时正直而和蔼的样子之意。

6.踧踖:这里指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如:踧然(恭敬而惊惧不安的样子),踧缩(局促不安的样子)。

7.与:(yǔ雨)《诗·召南·江有渚》:“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诗·小雅·楚茨》:“我黍与与,我稷翼翼。”《诗·小雅·角弓》:“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老子·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论语·述而》:“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国语》:“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孟子·公孙丑上》:“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战国策·魏策》:“与臣而将四矣。”《荀子·强国》:“故凡得胜者,必与人也。”《史记·项羽本纪》:“孰与君少长。”这里用为随从、随着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