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我们家长们到底要学些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1:34:13
 我们家长们到底要学些什么?(一)

                               ----赏识教育  大山

 

毫无疑问,现在家长越来越重视亲子教育了,有一句话估计全国至少有2亿家长听过或者看过,那就是“任何成功都无法弥补教育孩子的失败!”于是铺天盖地的家庭教育教材、不计其数的亲子教育讲座和培训让“觉醒的父母”“可怜地”孜孜不倦地学习当家长的智慧。所以我在做青少年培训的时候,一定会通过体验式课程让孩子们理解“都不容易”,是啊,其实我们当父母的年龄与自己孩子的年龄是一样的,也不容易啊,没有上岗培训、不能照本宣科,只要能生会养就成了父母。

那我们家长们到底要学些什么呢?

其实孔老夫子2000年前的四个字就把教育的全部操作要求说了,那就是“因材施教”,只不过这4个字虽然简单但是需要我们不断“与时俱进”的智慧。我们知道,古老的智慧结晶《易经》揭示了“三易”---简易、变易、不易,简易的是方法、变易的是环境、不易的是规律。同理,家庭教育、亲子教育智慧中其实“简易”的是“方法”---越是大道越简捷、越是真理越简单;“变易”的是“环境”---时代不同了,我们学习成长的时代是“读写时代”,现代孩子们学习成长的时代是“视听时代”;“不易”的是“规律”---我们要寻求的是教育孩子的规律。

规律决定着我们家长们到底要学什么?

是否通过学习将自己成长为一个教育家,显然不现实,如果都要成为教育家才能当好家长的话,那中国13亿人中至少需要4亿教育家。

是否通过学习将自己培养成一个“辅导高手”、“教学高手”,显然也不是规律,“辅导”、“教学”那是学校老师的事情,如此这样我们就在“越俎代庖”、“不务正业”了。

 

那我们家长们到底要学些什么呢?

其实我认为不能用“学”什么,而是“修炼”什么。所以准确地说是“我们家长们到底要修炼些什么?”(记得前几篇文章中,我提出教育的根本是爱和信任,其实爱和信任也是修炼的范畴)。

我在全国各地讲学家庭教育、亲子教育近千场,做过不计其数的孩子、家长培训,接待了上万的家长咨询,发现一个共性的问题,这也可能就是我们家长们要学习的、要修炼的真谛,原来那就是“家长们的状态”。

原来我们家长们到底要学些什么、要修炼些什么呢?说到底就是学习、修炼“家长的状态”。

原因:1、教育是一个生命影响着另一个生命,犹如天上的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地上的一棵树摇动着另一棵树;2、孩子们的快乐不是我们家长给予的,是我们的快乐传染给孩子们的。3、学习、生活中其实就是“一场能量争夺战”。宇宙就是一个巨大的“能量体”。

记得在好孩子快乐营中,有个孩子的父母一直不和,“家长的状态”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孩子时常会出现“紧张、抽搐”的现象,经过沟通我了解到,原来他“妈妈经常泪流满面、痛不如生地对他说‘孩子,妈妈只希望你快乐就可以了’”于是孩子也经常痛苦地“回应”着妈妈‘妈妈,只要您快乐我什么都可以接受’。我在解决这个案例的时候,将孩子与孩子妈妈拉到一起,我分别拉着两人的手掌合在一起,说如果你们都希望对方快乐,就如同这两个大拇指、两个手掌在相互依靠着往前走,这样有任一方出现问题,则两个人都会出现痛苦;接着我将两个手掌分开,说如果在一条平行线上,各自朝前走,相互加油、鼓励,这样走的会更稳健更有力,成功了为对方加油、失败了为对方喝彩。两母子明白了,回去后孩子和妈妈都明白了“要爱好自己,才能让对方幸福。”现在孩子去北京学习了,状态非常好,说是感觉每天充满着动力、不学习就觉得没意思;妈妈也非常棒,办了一所培训学校。

其实这里面的一个奥秘就是“让他妈妈回到做家长的状态”。是一种积极生活、乐观向上的状态,而不是一种怨天尤人、痛彻心扉的状态。

另外一个家庭中,因为分工的不同、因为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传承,母亲和父亲“修炼的、学习的”的“家长状态”其实是有区别的,应该说“各有侧重”。

笔者认为:母亲侧重的状态是和孩子的“情感”链接、父亲侧重的状态是对孩子的“精神导向和责任担当”。

所以母子之间、母女之间始终是“情感”为先,让孩子感受到母亲的爱很重要,因为母爱是细腻的、是温馨的、是孩子快乐、学习、舒展的源动力,如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那种温暖。而父子之间、父女之间始终是“精神导向”为先,让孩子感受到父亲的力量、担当很重要,因为父爱是粗犷的、是力量的、是孩子进取、健康、不甘的源动力,如同朱自清先生写的《背影》那种“精神导向”。

    如果这种状态错误结果会是怎样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