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烟台海参---红火的背后与从业者艰难生存现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33:11


中国养殖网 2007-1-19 10:19:16 水母网 已阅读:131次【字体: 】
“烟台海参”近年来一路飘红,并带动了一个长长的产业链,从育苗、养殖再到加工、销售,参与者甚众。据市海洋与渔业局2007年最新统计显示,2006年全市刺参人工育苗规模超过30万平方米,年育苗量达45万头,增养殖面积达20万亩,年产值30多亿元人民币。在山东省“十一五”规划中,也要求加快实施优势水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并将海参列入十大健康养殖主导品种。
然而,在海参产业外表红火的背后,是链条上每一个环节从业人员艰难生存的现状。记者了解到,由于海参产业链缺乏有效管理和长远规划,再加上经营成本上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价格上涨带来的喜悦,更引发了不少从业人员对产业链发展远景的担忧。
海参产业链有多长?芝罘区海洋与渔业局专家介绍,海参产业链的第一个链条是海参原种培育。海参主要通过排卵来繁殖后代,因此品系优良、遗传稳定的参种对整个产业链来说十分重要。从事海参养殖多年的刘先生也认为:“烟台的海参育苗场从业人员主要是一些40岁以上的渔民,种苗选择随意性太大,主要依靠经验判断,很难保证整个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第二个链条是“海参受精卵、稚参(俗称小白点)、幼参”,海参排卵经过人工受精后就形成了受精卵,经过孵化、上附着基后就是稚参。专家告诉记者,稚参在温棚中经过几个月的培育后就是幼参,幼参的规格大概是100-500头/斤。整个培育过程基本都是在温棚中进行,一般从夏天至冬季来临结束,也有利用升温海水越冬育苗的。烟台的海参苗种一直比较畅销,青岛、威海、日照、东营乃至东北一些地区都习惯用优质的烟台参苗。
“赚就赚个狠的,赔也赔个大的”,这是不少培育海参苗的人都明白的道理。业内人士透露,去年海参育苗业户能赚钱的并不多,因为海参苗种的收购价不是很高。而青岛的一些养殖户则更惨,他们遭遇病害血本无归。探究深层原因有如下两个:其一,前几年苗种培育赚钱,结果不少人投入重资涌进了这个行业,形成“卖方市场”;其二,养殖户与市场脱节,信息不畅、质量不等也导致市场的混乱。业内人士预测,在海参育苗市场,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洗牌”。
第三个链条是“养殖”。在天然海参产量受各种自然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海参养殖业悄然勃兴,且养殖种类日趋多样化。如:池塘、潮间带养殖,将温棚中的苗种放到临近海边挖掘的池塘或者潮间带中进行养殖,既可以出售50头/斤的大海参苗,又可养殖到成品参规格后出售。2006年11月,由市海洋与渔业局和芝罘区政府在崆峒岛海域联手组织了30万头刺参放流行动,其目的就是有效提高海区天然刺参的资源量。
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人士介绍,烟台市近年来利用近海水质好的优势,把刺参养殖作为调整养殖结构,培植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的重要举措。目前,烟台人因地制宜,也相继出现了池塘养参、围堰养殖、底播增殖、围网养殖等多种形式。作为养殖户,牟平的刘先生却抱怨:“海参养殖的风险很大,参苗质量不好的话,几年也长不成参,那就赔大了。另外,成本也比往年大多了,人工费翻了一番、油价也涨了不少,其它建材等也涨了不少钱。养参者一旦赔了就是个大的。”
如何使海参产业链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如何形成从业人员间的信息交流机制?值得引起相关部门的深思。
第四个链条就是海参加工。对于海参的“土法”加工及其中存在问题,本报11日11版已有专题报道。而海参深加工及其前景则是事关“烟台海参”品牌能否叫响全国、走向世界,是一个大话题。
(信息来源:水母网)
福建南日岛海参工厂化繁育养殖成功
工厂化, 海参, 福建, 南日岛, 繁育福建, 南日岛, 海参, 工厂化, 繁育
日前,从福建秀屿区海洋与渔业部门获悉,继鲍鱼之后,名列海味八珍之首的海参又在南日岛繁育成功。
海参常见于热带、亚热带海洋,在印度———西太平洋区的珊瑚礁内栖息的种类特别多。目前,因受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国内海参大规模养殖地主要集中在辽宁的大连和山东东部沿海一带,养殖品种以刺参为主。养殖方式有围堰养殖、虾池养殖、底播等。底播养殖方式由于与海参的天然生长方式极为相似,因此最适合海参的生长。但由于这一养殖方式对海洋的水质、底质、水温等条件要求比较高,适宜养殖的海域有限,产量也受到极大限制,因此目前国内海参养殖以围堰养殖居多。这种方式养殖的海参生长期短、产量也比较高,但初期投入大、技术要求高、投资风险也大。南日岛地处外海,气候、环境等与青岛、大连等地差别不大,具有养殖海参这一海珍品的绝佳条件。海参在南日岛工厂化繁育、养殖成功,标志着海参将继鲍鱼之后,成为我市海洋养殖的一个新经济增长点,同时也填补了我市在此项海珍品养殖上的空白。
在南日海信养殖公司,我们看到了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几十位工人正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忙着检测水温、投放饵料。公司老总老杨告诉我们,海参养殖是一项具有“三高”特点的海洋养殖项目,即技术要求高、初期投入高、投资风险度高,稍不留心就有可能遭致失败,但投资的回报率也比较高(目前,海参干品市场售价每500克一般在2000—3000元,定级产品市场售价每500克超过5000元)。前几年岛上也有零星几家养殖户尝试海参养殖,但大多以失败告终。自己之所以敢冒这么大的风险在南日岛投巨资开展海参的繁育、养殖,一是自己多年从事鳗鱼养殖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二是自己在山东烟台搞过海参养殖,对其技术要求已有一定的了解;三是南日岛的气候、环境与山东青岛、烟台等地差不多,具有养殖鲍鱼、海参等北国海珍品的先天有利条件;四是掌握了利用南北气温差异定期实行异地寄养的技术。为确保公司工厂化繁育、养殖海参能获得成功,老杨还特意专程赶赴中科院海洋所和青岛海洋大学等科研机构,高薪聘请了数名海参养殖方面的技术专家到公司开展技术传、帮、带。
秀屿区海洋与渔业局的技术员林志强认为,海参养殖要真正在我市形成规模,政府的引导和扶持非常重要。海参养殖的初期投入很大,政府应出台减、免税等优惠政策(特别是在海参育苗方面),帮助海参养殖户逐步将产业做大做强,政府同时还要给予海参养殖户适当的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据初步估计,一旦海参养殖像鲍鱼养殖一样在我市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初期产值即可超过亿元,前景相当可观。目前,我市的许多海域具备养殖海参的气候、地理条件。随着海参养殖在我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久的将来,海参这一海珍品将登上我市广大寻常百姓家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