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周刊》深度纵论:抢钱的中国电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53:01

《新民周刊》深度纵论:抢钱的中国电影

来源:Mtime时光网 2010年08月07日15:26我来说两句(0)复制链接打印

  冯小刚(在线看影视作品)是一台印钞机。从2005年《天下无贼》票房过亿开始,每年他都会喊出一个让其他导演望尘莫及的数字,然后轻易实现这个目标。去年,他凭借《非诚勿扰》(高清在线观看)将“亿元俱乐部”的门槛提高到了3亿,今年,他将《唐山大地震》的目标定在了创华语片纪录的5亿元!现在,所有人怀揣着或激动或焦虑或鄙夷的心情等待着这个答案。

  如果5亿目标实现,再加上年底他会拿出《非诚勿扰2》再度出击,那么,这一年,冯小刚一个人就将卷走10亿票房。即使今年票房总值果真不出意料地突破100亿,那冯小刚也占了十分之一强。难怪一直只在国内“自娱自乐”的“人民导演”,也引起了外媒的兴趣,《华尔街日报》称他为“中国最成功的商业导演”。

  冯小刚热闹着,这个电影市场也沸腾着。上半年的总票房已经达到48亿,过亿的国产电影有8部。票价微幅上扬,观众人数逐步增长,整个市场快速膨胀,电影产业成了人见人爱的香饽饽。香港电影人集体北上抢市,电影越做越烂;业外资金盲目投入抢钱,亏损越来越多。人们总爱盯着大片的几亿票房惊叹,却没有注意到70%的电影项目是亏本的。须知,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抢钱?要冷静!

  如果想达到“3亿元”的高标准,不仅需要经验,最好是失败的经验,还要有运气,起码不能撞上《阿凡达》,也别撞上张艺谋冯小刚们。

  5亿元的新标杆

  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让人眼红的一个理由是,他早早喊出了“过5亿”的口号。

  5亿元!大概相当于今年上半年票房排在前三位的国产影片的总和,把《建国大业》去年9月刚创下的4.15亿国产电影票房抛在了身后,只是离《阿凡达》刚刚在内地市场创下的13.8亿票房还有很大的距离;另外,如果一切顺利,片方拿到2亿的票房分成,几个投资方(唐山市政府投入6000万)能分享的利润总数在7000万左右。而华谊公司算上植入广告的利润可能超过1亿,是其投入的两倍多,会给它的季度财报添加华彩一笔,给持有股票的投资者不少信心。

  和冯小刚一起在中国电影市场里成长起来的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在年初公司财报发表时说过,“刚开始时,一部电影卖3000万的票房还很费劲,但10年后票房达到3个亿才是大片的标准。”他和冯小刚1999年开始合作《没完没了》,卖了3000万的票房;10年后的中国电影市场里,超过3亿的电影已经有了《建国大业》,《非诚勿扰》和《赤壁(上)》。

  与《赤壁》的大投资相比,另外两部电影高票房的背后是片方不再追求那些高得离谱的投资数字,尤其是植入广告的运用,为中国电影找到了票房之外成本回收的第二条路。现在,王中军和冯小刚正试图把“亿元俱乐部”的定义再往高处走一点,成为新标杆。老百姓还会一如既往地爱冯小刚吗?5亿这道坎可能就是答案。

  最初,提前看过《唐山大地震》的业内人士不太相信,华谊和冯小刚真的能实现5亿的目标,大多觉得3亿到4亿不成问题,5亿就悬了。离《唐山大地震》公映还不到一个月时,华谊通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地的电影院,最低票价从原先通常的30元涨到35元,其他城市也随级别各自调价。消息公布后,很多人开始相信5亿票房是可能完成的任务了,因为最简单的计算就是最低票价涨了1/6,片方可能回收的票房收入也会相应增长。

  这个消息就像炸开了锅,片方和电影院经理们的嘴仗直接在媒体上开打,双方各自诉苦,抨击对方“不厚道”,伤害消费者利益。其实“最低票价”,是说院线在和片方最终结算时的票价不能低于这个数字,通常用于周二半价日、团体包场或者时段优惠时,与平时大多数观众最终买到的票价直接关系并不大。

  目前在上述四个A类城市,一般影片和好莱坞大片的最低票价都在15元到20元,国产大片为30元。院线经理们抱怨,票价一上调,他们已经卖出去的团体票怎么办?而且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唐山大地震》的平均票价的确涨了。冯小刚则抱怨,“最低票价是对我们片方的保护,与消费者是无关的。即使我最低票价定到1元,电影院也不会卖3元的票,它还是卖70元一张”。

  其实冯小刚还说了一句真话,可是被大多数人忽视了,他说“最低票价35元,其中只有四成是投资方的,剩下的六成都是电影院和院线的,结果变成我们涨了5块钱。”说到底,涨了价,双方都获益,影院和片方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无论卖1元还是卖100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现在的问题是双方谁也不愿意主动担起这个涨价的名。

  如果华谊真够牛,就应该向好莱坞看齐:2009年美国电影市场的数据里,55%的票房收入归制片公司,45%的票房收入归电影院。其实这几年在最低票价或者票房分成比例上向院线方面挑起“事端”的电影不算少,但每次被公开炮轰的倒霉蛋,往往是新画面和华谊这两家民营公司,幸好这两家公司都各有一个包产金鸡蛋的老母鸡——张艺谋和冯小刚,没人会忽视他们。

  华谊这次喊出5亿票房的背后还有一个压力,公司2010年度财报上的漂亮数据。华谊兄弟2010年一季度报表显示,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33.0%、净利润同比下降56.9%。而且即使是去年,如果没有《风声》在上市关键时刻2.25亿票房的托底,以《追影》和《拉贝日记》惨不忍睹的票房,王中军很难向投资人交代,怎么你以前的电影尽赚不亏,上市第一年的业绩却不堪到如此地步呢?

  基本一年拍一部作品的冯小刚,这个月底又将投入到《非诚勿扰2》剧组里,这部八字还没一撇的电影几个月后肯定要上贺岁档,冯小刚把自己当成了“铁人”。为什么愿意这么累?冯小刚倒实话实说,“第一,公司刚上市,希望给股民多一点回报;第二,王朔写的剧本很好玩,我希望在年底给大家带来一点笑声。”

  22日上映当天,华谊公司对外宣布《唐山大地震》首日票房达到了3600万,超过了《变形金刚2》和《阿凡达》,成为中国电影市场首日票房新冠军。而且《唐山大地震》在3周的时间里,将会争取到全国80%的银幕,王中磊把这叫做“满覆盖”。片方最初的想法——首映前三天过亿,票房过5亿,冲6亿——有可能实现吗?

  “如果没到5亿,你会失望吗?”

  “应该会到的”,冯小刚回答我说。他说,自己只有在写剧本的阶段才会担心,才可能出现那种站在悬崖边上的感觉,“我善于听取各方意见,如果多数人不喜欢我的故事,我会主动反省。我和观众的趣味是一样的。”

  艰难的1亿元

  虽然今年上半年没有一部国产电影的票房突破3亿,但懂行的人都相信王中军对于“亿元俱乐部”的判断,过3亿才是大片的标准。尤其是到了12月的贺岁档,张艺谋的爱情电影《山楂树之恋》、陈凯歌改编自传统经典的《赵氏孤儿》、冯小刚的喜剧电影《非诚勿扰2》、王家卫的武侠电影《一代宗师》和姜文“神秘”的《让子弹飞》同期较量,部部都是大片的范,而且有这么个争夺“亿元俱乐部”新一哥的机会,每个导演都会使劲力气,不愿意主动缺席的。

  大概在《二十四城记》公映时,有人问过贾樟柯怎么看待亿元俱乐部,老贾肯定不喜欢这种方式,“这个俱乐部干什么的?他们谈电影吗?”亿元俱乐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就像中国商业电影的最高奖项,和欧洲三大影展的最高奖分庭抗礼,它最早是在2009年1月份被广泛叫响的。

  那时宁浩导演的《疯狂的赛车》票房过亿,而彼时的国产电影票房几年来只能指望着“张陈冯”三将撑场面,从2002年起(不算港台导演),内地只有他们三个拍了9部票房过亿的电影。终于有了新鲜血液,而且还是一个年仅32岁的青年导演,其荒诞喜剧的风格在市场上经过了两次成功的考验,善于总结的大众立刻给他们几个起了这么个好听的名字。划地为圈,从此这个俱乐部俨然成了中国商业电影新的标杆。

  “亿元俱乐部”最初建立于一片废墟。其实早在三大导演之前,在张艺谋的《英雄》改变中国商业电影的历史之前, 还有一名“亿元俱乐部”的成员被很多人忽视了——2000年主旋律电影《生死抉择》的导演于本正。《生死抉择》是内地有正式的票房统计以后首部过亿的电影,从当年的暑期档一直放映到国庆档,最终票房达到1.16亿。这个主旋律电影票房纪录直到9年后才被“明星云集”的《建国大业》打破,而导演于本正当年已经59岁,他的创作高峰期是在80年代。

  《生死抉择》出现在中国电影最困难的时候,2000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全年票房只有8.6亿,电影院里就靠进口大片撑场面,满街盗版,国产电影几乎看不到什么前途,每家国有电影制片厂都是大面积和大额度的亏损,媒体对中国电影不屑一顾,摄影棚搞成仓库,电影院改成了舞厅和商店,导演和演员全部都去了电视剧那儿。再早些时候,电影票一张只卖两毛五,现在好多经典的华语片都嚷嚷着自己当年过2亿,那是拿现在的票价和当年的人次换算出来的,有时可能连当年的人次也是估摸着“算”来的。

  等到2002年张艺谋拍《英雄》时,导演最初的期望是卖到3000万(那时“票房导演”冯小刚的电影大卖也就在这档次),他和投资人江志强从投拍之初就没只考虑内地市场,他后来甚至说“他们用李连杰就是针对海外市场的,中国市场只是捎带的”,模式就像江志强之前投资的《卧虎藏龙》。“半路出山”的制片人张伟平觉得3000万不够,“中国老百姓喜欢看热闹,这回一定要他们看一回热闹,然后让他们去电影院看电影,看那些明星到底长什么样。”

  张伟平记得,那时的北京只有首都、地质和大华三家一线电影院,白天放录像,晚上变舞厅。为了满足大家看热闹的心理,他在人民大会堂搞了个电影首映,不放电影,就让导演带着李连杰、梁朝伟和张曼玉们走一走,“大家一看,大明星都凑一块儿了”。看完了热闹的老百姓果真进电影院了,《英雄》在国内竟然拿到了2.5亿的票房,那一年全国票房9.5亿。一个成功的文艺片导演,彻底转型为成功的商业片导演,此后每部商业电影的票房都超过了1亿,遗憾的是伴随着高票房而来的差口碑,尤其是到去年的《三枪拍案惊奇》达到极致。如果下一部《山楂树之恋》再不能博得品质上的认可,对于亿元俱乐部的这位元老级人物来说,再高的票房价值可能也不大了,中国电影市场已经不缺票房。

  2004年的“亿元俱乐部”迎来了新的成员,“北小刚,南星驰”。这一年15.2亿的电影票房总收入比前一年增加了4亿多,《十面埋伏》、《功夫》和《天下无贼》三部电影全部过亿,遗憾的是那一年总共上映了212部国产电影,有205部的票房没超过200万。

  此后中国电影市场每年“节节高”,“亿元俱乐部”迎来了多位新成员。2005年,陈凯歌以“元气大伤”的代价加入了“亿元俱乐部”。2006年到2008年间,张艺谋、冯小刚和周星驰威风不减,陈可辛、于仁泰、李安、吴宇森、陈嘉上和朱延平等著名的港台导演们也不甘落伍,港台乃至好莱坞市场成熟的体制让他们更容易在不成熟的内地电影市场里照搬经验:陈嘉上的《画皮》是意外的惊喜,朱延平的成员资格更多是拜正当红的周杰伦所赐,陈可辛错过了《如果爱》没错过《投名状》,李安则找回了《卧虎藏龙》时的失落,好莱坞归来的吴宇森比徐克要幸运得多。那个时候,你要想加入亿元俱乐部,除了大投资,你还真得有一些过硬的功夫。“拣皮夹子”的人不是没有,但实在太少,尤其是对那些过了创作巅峰期的导演来说,如果做不到平视内地观众的话,压根别想蒙混进入“亿元俱乐部”。

  3亿元的新门槛

  2008年被认为是中国电影的井喷之年,全国的票房数据从33亿一下子跃升到了43亿;那2009年就是“亿元俱乐部”的井喷之年,年初宁浩的新近加盟,为“亿元俱乐部”增添了一些平民化的味道,等到年末再次盘点时,我们发现这个俱乐部的平民化时代彻底来到。

  算上2008年底公映的《叶问》和《非诚勿扰》,2009有13部国产电影过亿,其中7部电影的9位导演是这个俱乐部里的新人(有两部电影是双导演制);2010年上半年刚过,9部电影破亿,整个市场氛围就是一种“没过亿就别来和我说票房”的味道,1亿不稀奇,大片的门槛已经提高到3亿了——中国电影市场真的火了, 火到演员们轧戏忙,吴宇森和贾樟柯的新戏迟迟没动静的很大原因就是演员们没档期。

  在现在这个“3亿元”的大片时代,要想挤进“亿元俱乐部”似乎很轻松。有了《大灌篮》、《大内密探灵灵狗》和《越光宝盒》这样的“榜样”,大量的热钱进入到电影制片行业,以刚刚过去的6月为例,有84部电影从电影局领取了公映许可证,但真正上映的只有25部,好几部电影连报道电影的记者都从来没听说过,而有幸上映的影片票房几乎无一令人满意,大部分成了“炮灰”,投资比票房要高,只有《人在囧途》和《异度公寓》是盈利的项目。

  好几个接受本刊采访的电影人说,这一年来他们遇到的投资人里大约有70%是不靠谱的。有人就冲着这个耀眼的名利场而来,不考虑成本核算这些事;有人不是为了赚钱,奔着做广告、洗钱或者上市而来,动机不纯;也有人是真的没经验,被有些制片人一忽悠,光听说上半年票房收入48亿,没听说赚钱的电影不超过10部。

  前些年的“亿元俱乐部”靠的是导演个人的品牌。所以《大内密探灵灵狗》和《越光宝盒》这样的电影还能靠王晶和刘镇伟的名声爆一回冷,但上过当的观众下回就学聪明了,《未来警察》和《出水芙蓉》也就被冷遇了。连吴宇森也在说,现在的内地市场很像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市场,那希望我们的未来不要重蹈覆辙——从繁荣到过剩,香港市场没过5年就垮了。

  到底怎么才能快捷而不失水准地加入“亿元俱乐部”?从过去一年半的市场反应来看,可以找甄子丹拍动作戏,比如叶伟信的《叶问》系列,李仁港的《锦衣卫》乃至陈可辛的《十月围城》;

  拍都市题材爱情戏,诸如《杜拉拉升职记》,《全城热恋》,《非常完美》和《游龙戏凤》,演员最好要大牌,尤其是千万别山寨,不然就容易变成像《摇摆的婚约》那种电视剧式的电影;

  还有一招保证行得通,就是一直把《喜羊羊与灰太狼》往下拍,第一部1亿,第二部1,27亿,第三部只要还照着原来的剧情思路,别变得没谱,过亿也是小case。遗憾的是这种经验好像没成为一种通用法则,同是SMG旗下上海炫动传播出品的针对儿童市场的《七小罗汉》,本来希望能和《唐山大地震》同档期,走差异化路线,现在看起来儿童市场并非铁板一块,这两年的动画片也就红了一个《喜羊羊与灰太狼》。

  现在的中国电影市场,不缺投资,只缺好项目、靠谱的公司和负责的导演。有了这些,即使你是没名气的新人导演,比如《非常完美》的金依萌,《大兵小将》的丁晟,配上一两个正常发挥演技的大牌演员,“亿元俱乐部”的大门就一直开着呢。

  当然,如果想达到“3亿元”的高标准,不仅需要经验,最好是失败的经验,还要有运气,起码不能撞上《阿凡达》,也别撞上张艺谋冯小刚们。所以我不相信今年12月的贺岁档真的会是“五片齐发”,其中放烟雾的成分很大。起码已经有人替冯小刚喊出了“今年10亿”的口号,所以别自寻死路,还是商量一下,把档期排得合理一点,保证每个人都能档期利益最大化。

  今年的电影市场在国庆档还会有一个高潮,有可能创造两位新的“亿元俱乐部”成员,一个是《精武风云》的导演刘伟强,他手上拥有这两年战无不胜的甄子丹;一个是《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的导演徐克,他名声很响,但从好莱坞回来后的作品都没什么好表现,这一次是和华谊联手,熟悉市场规则的陈国富当监制,很大可能一洗前耻。而且从两部电影的投资来看,他们两位也有可能冲击3亿元大关。

   中国电影人振奋地期待着年底票房突破百亿,中国电影的黄金十年真的来临了吗?

  2010年上半年的中国电影市场超级火爆,火爆的证明是半年的票房总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48.2亿。

  48亿是什么概念呢?去年同期这个数字是25.5亿,而前年全年的票房才43亿元;2003年,中国电影票房首次突破10亿元,而今年,完成10亿只花了一个月(1月份票房就超了10亿)。今年2月电影局局长童刚在接受采访时就曾提到百亿年度票房的说法,那时他估计将在2011年实现。但是现在,随着48.2亿这个数字的出炉(要知道贺岁档的原因,中国每年下半年的票房总是超过上半年),包括韩三平在内的众多电影人纷纷喊出了今年票房突破百亿的预期。

  沸腾的电影市场

  一切似乎都要回溯到2002年的12月20日零点。当张艺谋的新片《英雄》全国同步上映时,提前看片的老记们大多没有料到之后它会在三天内突破5000万票房,并且最终达到当时只有进口大片才可能企及的2.5亿票房。在不仅前的见面会上,老记们三五成群谈论着影片的硬伤和不足,并且当面对导演张艺谋提出了颇为犀利的质疑——“一部制作精良的风光片”是当时不少资深记者对《英雄》的调侃。但是一周以后,媒体上基本听不到批评声了,势如破竹的票房成绩一俊遮百丑,即使一些人对影片内容依然不认同,也被票房数据带来的兴奋所掩盖。大家都听到了中国电影市场启动的号角,市场的信心,也从一部《英雄》开始建立起来。

  《英雄》是中国电影市场曲线的转折点,也代表着中国大片时代的来临,更开启了亿元票房俱乐部的大门,其后多年导演制片们都以亿元作为影片发行目标。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中国内地三大导演都以自己并不擅长的功夫大片来实现这个目标,一时颇多褒贬。自2003年开始,中国电影市场连续6年每年以超过30%的增长率进入快速增长通道,去年的增长率更达到42.96%,收官时总票房超过62亿元。

  不仅如此,中国国产电影(包括合拍片)的票房份额也自2004年始连续5年超过进口影片。2009年被看作是中国电影市场的一次“井喷”,突破亿元票房的电影数量一下子达到了18部(11部国产片和7部进口片,根据艺恩咨询的数据),中国再也不是只有三大导演,除了陈可辛、吴宇森、王晶等“外来和尚”,陆川、宁浩等青年导演也加入了亿元阵营。而《建国大业》更因“天时地利人和”一举突破4亿票房,与另外两部进口片(《2012》和《变形金刚2》)一起,打破了《泰坦尼克号》在中国保持了11年的票房纪录。

  今年1月21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大力推动我国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实现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历史性转变,第一次明确把电影产业提高到了战略产业的高度,这更为电影市场添了把火,今年上半年的48亿票房(其中包括《阿凡达》的13亿)也就不足为怪了。1月到6月,国产影片中的“巨无霸”一一亮相,突破亿元大关的就有8部,分别是《叶问2》(2.3亿)、《大兵小将》(1.54亿)、《锦衣卫》(1.43亿)、《杜拉拉升职记》(1.32亿)、《越光宝盒》(1.31亿)、《全城热恋》(1.3亿)《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1.25亿)和《孔子》(1.01亿),一些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影片也创造了高票房,难怪“人民导演”冯小刚要借IMAX大片《唐山大地震》振臂一呼——5亿!

  票房含金量

  谁都知道,票房数字=观影人次×电影票价。不少人觉得如今票房高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高昂的电影票价。事实上,中国电影的高票价一直让人诟病,以2009年的美国电影市场为例,他们的票房总额是106亿美元,而平均票价是7.5美元——四口之家看一场电影消费约28.72美元,只是看一场橄榄球比赛(284美元)的十分之一。而在中国,首轮影院黄金时段的票价相当不菲(这里不包括为首映而专设的VIP专场),2003年《英雄》登场时是40元,《无极》50元,《夜宴》是60元,《集结号》70元……从《赤壁》开始至今,大片的影院首轮票价一般都在80-90元,3D版的则更高。

  不过,中国电影票价直线上涨其实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1989年中国电影的平均票价才0.25元,到上世纪末,10年涨了100倍(与整体物价上涨也有关系)。这直接造成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电影市场的低迷,9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全年票房一直不足10亿。最近几年,票价虽然也不断攀升,但上涨幅度并没有超过票房的膨胀速度,特别是,从2005年开始,国内电影院大多实行“半价日”,各地影院更有名目众多的降价措施。中小城市票价本就低于大城市,即使以一线大城市如上海为例,电影票价也早不是铁板一块。一些偏远影院如万达影城等有各类促销优惠票价,而市中心影院一般每天12:00前也都实行半价票,更有国庆、五一、情人节、春节优惠专场等。一些信用卡也和影院联合搞积分兑换等电影票促销活动。最近,HiMovie等一系列订票网站的出现,使得观众获得优惠票又多一种途径,由于与影院协议包下每场部分座位,网上票价一般为30-40元,即使3D《阿凡达》也是这个价,颇受年轻人追捧。所以说,经常看电影的那些人,必定是不会花80元去买票的。而来自艺恩的调查数据也说明了这点,2009年全国平均票价只有31元,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高。

  说到底,这两年中国电影票价虽然是有上涨,但看电影的人确实多了,从而更有力地推高了票房数字。电影票房高企的一个背景是:中国经济连年增长,2009 年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17175元,这个数字比2005年的10493元高出了64%。建立在商场中的多厅影院促进了电影消费,节假日,逛商场购物吃饭,累了看场电影,几乎是朋友或情人间的必选项。根据调查,春节受走亲访友习俗影响除外,像圣诞、元旦这样的节日,看电影都是人们娱乐计划的第一选项。

  人们乐意走进影院,还与近年大片愈加注重视听效果,3D影片开始普及有关。在家里看DVD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其实,进口大片必进影院早已成了影迷的默契,近来一些国产中型影片也吸引了不少观众步入影院,原因是盗版少了。以往电影一上映,盗版DVD就在坊间风行,如今随着打击盗版力度加强,街头难觅热门大片,正版DVD一般也被规定在放映一月后才能上市,所以如果要急着“尝鲜”,还是得进影院看。另一方面,网上盗版视频也比以前少了,主要是因为电影发行方一般会找一两家视频网络签正版授权约,那么这些签约视频网站自然也会不遗余力地廓清其他视频盗版。

  虚热与泡沫

  2009年下半年,电影界就已能感觉到迅速膨胀、急剧上升的那种燥热,很多人高呼,中国电影的黄金十年已经到来。而今年,百亿票房的诱惑更是“声声急”。业外热钱迅速向这个行业聚拢, 2010年5月11日-6月10日,电影局已处理完成的备案故事影片共189部,其中同意备案的180部。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要知道,前两年,中国一年的电影产量也不过400多部。

  如今,感觉好像只要拿出钱来,随便弄一下,就能到手亿元票房,老板们看得眼热心跳。其实,电影投资哪是这么简单!中国电影一直是个巨亏行业,业界“先驱”华谊兄弟靠着冯小刚这几年才开始能够盈利,而他早期的几部贺岁影片虽然叫好叫座,居然也是亏损的。一般影视公司都是靠拍电视剧才能养活电影这块业务。中国国产电影,制片和发行方分账拿到的比例是票房的43%,院线拿7%,影院50%,而这43%已经是最高数字了,一般双方协议只可能走低。所以一部电影就算达到1亿票房又如何?只要你的成本超过4000万,结局仍旧可能是亏!像这两年的《孔子》、《东风雨》、《苏乞儿》等准大片,看着风光无限,其实都难以避免蚀本的下场。据新影联院线副总经理高军推测,目前电影的亏损率高达70%!

  这个市场在高速膨胀,同时也是相当危险的。拍电影不是玩股票,否则等到热钱退潮,打一枪换一炮的老板们纷纷撤资,电影市场又如何为继?

  人们总爱盯着大片的几亿票房惊叹,没有注意到大约有70%的电影项目是亏钱的。要知道,让投资人赚到钱,才是真本事。

  国内有一家电影公司的老板说过,中国电影界现在只讲票房,还没有去讲利润,如果这个行业有30%的利润,而且连续5年增长,我估计房地产老板肯定都来拍电影了。他的话验证了一半,从2005年起中国电影市场已经连续5年高增长,虽然利润肯定不到30%,甚至总体来说是否有利润都充满了疑问,但是源源不断的业外资本正在涌入电影行业。

  人人都来拍电影。他们觉得现在的电影市场格外好赚钱,哪怕电影再幼稚,但看电影已经成为都市人群的习惯,观众总要看的。中国人好面子,丢脸的事情一般不愿意告诉别人,所以这些外来者们,可能只听说了《阿凡达》的可怕的13.8亿,而没有看到太多的人从这片战场折戟而归,没有注意到大约有70%的电影项目是亏钱的。要知道,让投资人赚到钱,才是真本事。

  那些看似风光其实巨亏的电影

  因为《叶问》突如其来的成功,沉寂多年的动作片在内地重新受宠,从2009年12月至今,就有《大兵小将》、《苏乞儿》、《锦衣卫》、《叶问2》和《叶问前传》等相同风格甚至题材的动作片公映。动作戏好卖钱,但不是每一部都能大卖,具备大片气质的《苏乞儿》带着《阿凡达》之后首部3D电影的口号而来,结果整部电影里只有20分钟的3D内容,观众反而无所适从,给影片带来负面评价。

  从影片内容上来看,《苏乞儿》从故事到演员搭配上有过于模仿于仁泰的《霍元甲》之嫌(导演袁和平本就是《霍元甲》的动作指导),《霍元甲》4年前才上映,还留在大多数观众的记忆中。“袁八爷”是世界上最一流的动作指导,但程晓东已经证明过好的动作指导不一定是个好导演,“八爷”这回也没带来惊喜,而且号称是大片,但男一号赵文卓的市场号召力明显不够,虽然卖点是他的真功夫,但是正好与甄子丹的《锦衣卫》同档期。虽然《苏乞儿》一直没有对外公开过自己的投资成本,但最终5390万的内地票房,870万港币的香港票房,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让公司赚大钱的。

  一部电影的票房起码要达到投资成本的2.5倍,才刚打平,这是目前电影投资的一笔明账。《孔子》号称投资1。亿,最终国内票房刚过1亿,分到片方手中也就4000万左右,制片公司亏大了。

  《孔子》为什么亏?主要原因并不是碰上了以3D银幕为主体的《阿凡达》,而是以一部文艺片的标准来看,投资成本过大,尤其是付给主演周润发的片酬,和付给摄影团队1300万的酬劳。同样的情况还可能出现在2008年的《梅兰芳》身上,陈凯歌的这部电影号称投资9000万,最终票房1.13亿,不太可能有植入广告商愿意为古装戏买单,这样的投资回收显然不靠谱,除非他们当初真的只是“号称”。

  明摆着亏钱的项目还有《东风雨》,片方一致对外声称有1亿的投资,但是近期投资方之一的航美传媒告诉媒体,该片的制作成本在3000万左右(不算宣发费用)。导演柳云龙异常自信,甚至有点固执,他完全不懂电影市场,甚至在上映前问过别人,我这部电影能拿到像《建国大业》那个票房吗?他的宣传人员也和媒体说,我们肯定比《风声》好看。但是一个成功的电视剧导演很难立刻转型成为成功的电影导演,再加上《东风雨》前遇《杜拉拉升职记》,后跟《叶问2》,两部过亿票房的大作一下子挤死了这部故事本身也出了问题的“大片”,最终仅获得3000万票房,投资人可能不亏钱吗?

  还有些电影,账面上看起来不亏,但各方投资人之间却可能因为“摆不平”而散伙。国内外都有电影公司为一部电影成立一家公司,比如《色·戒》时期的易先生电影公司,但是在《十月围城》拍摄过程中,陈可辛、黄建新和于冬一起建立的“人人电影”肯定不只是为了这一个项目。他们最早有过“3年15部电影20亿总票房”的宏伟计划,他们对第一部作品《十月围城》的利润预期是30%,最终投资约1.5亿的《十月围城》获得了2.73亿的票房,最好的情况也就是打平了投资。

  离电影公映5个月后,陈可辛在香港金像奖期间承认,他的新项目不再由“人人电影”制作,他和于冬因为“理念不同”分道了。后来,于冬在一次业内论坛上举了好几部电影的例子说,现在香港团队的“人工”和制作费用越来越高,用在胶片上的费用却被无限压缩,“我希望和香港电影人合作的结果是融合,而不是他们对内地电影市场的掠夺和破坏”。

  那些我们忽略了的成功电影

  看上去风光的,不一定真风光;看上去不起眼,不一定真落魄。《十月围城》和《三枪拍案惊奇》的档期竞争异常激烈,《三枪》甚至可能因为投资小而成为张艺谋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作品。但在同档期中,还有一部让人意想不到的票房成功之作——2009年12月24日上映的《午夜出租车》,仅300万左右的制作成本,票房1800万。

  看上去惊悚片是目前最容易赚钱的类型片。2008年上映的《荒村客栈》没有明星,在《赤壁》等大片的夹击中上映,又面临北京奥运会的冲击,竟然取得了超过2000万的票房;就在刚刚过去的6月,整个月只有两部电影是可能赚钱的,一部是有徐峥和王宝强加盟的喜剧片《人在囧途》,另一部惊悚片《异度公寓》也获得了2000万票房。国产的惊悚恐怖片,往往采用新导演和小演员的模式,尽可能降低投资成本,同样300万到 500万的投资,惊悚片肯定比情感类题材更容易赚钱。而这些毫不起眼的惊悚片,通常情况下都不会召开首映发布会,甚至一般观众都没听过它们的片名,但它们活得挺滋润,因为有那么一群固定的观众在。

  最赚钱的项目除了《三枪拍案惊奇》和《非诚勿扰》这种低成本高票房的大片,《杜拉拉升职记》也肯定排在榜单前列。制片人张一白躲在了幕后,把徐静蕾推到台前,成为这部电影最好的形象代言人,“一个投资过亿元的电影,可能卖过2亿元票房。但像这样一部投资1500万元的电影,票房超过1.2亿元。徐静蕾是不是现在中国最赚钱的导演呢?”张一白这还没算上植入广告,影片在公映前就已经靠广告收回了2/3的投资,徐静蕾为此还创造出了一句名言,可供以后的导演学习,“没广告,我才没面子呢!”

  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票房不高肯定赚不到钱,票房超过了投资的2.5倍就一定赚钱吗?2007年的好莱坞电影《哈利·波特与凤凰社》9.38亿美元的票房位列影史全球第九,但是今年从华纳公司内部泄露的文件显示,这部电影竟然让公司亏损了1.6亿美元。钱都花在了哪儿?这部电影并没有以特效作为卖点,也没有投资破纪录的任何传闻,所以很多人怀疑公司做了假账,从而拒付主创们的利润分成。同样是2007年,彼得·杰克逊控告新线公司为“魔戒三部曲”做假账,害自己损失惨重,最终胜诉。

  这样的官司在国内也有。2006年的《十全九美》在内地成功开创了一种新的电影类型,浙江巨星文化前期投资600万,制片人李湘个人追加了200万,最终爆冷取得了5000万的票房,是当年国产电影中最大的黑马。但是一年后两个投资人之间打起了官司,原因是浙江巨星文化至今未看到李湘的快乐星公司提供制作费清单和获利情况,连票房都是看媒体报道得知的,更没有收到过合同签订时定下的50%的利润分成。在该公司多次向快乐星公司追讨过程中,据说导演王岳伦(李湘丈夫)还表示过,这笔钱不分了,直接划到下一部去做本钱。

  从快乐星这边爆出的内幕却是,巨星文化最初声称的600万投资其实只有100万,快乐星方面的回应还包括“电影的利润回收不像其他生意,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巨星文化第一次投资电影不懂电影操作流程”。真是一团乱麻。不让投资人看报表肯定不对,但第一次投资就吃亏,在现在的电影市场里肯定是家常便饭。

  或许现在鱼目混杂的电影市场里,赔钱可能是正常的。只有赔了钱,投资人才会冷静下来去考虑,是不是投资过高了,哪儿可以砍成本,投资组合是不是有问题,档期是不是不合适,在票房之外是否有其他的收入。正所谓,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最近打着经典续拍名号的那些喜剧片,却一部比一部烂。香港导演们看到内地市场大热,谁都想分一杯羹。

  悄悄融合

  《叶问2》热映的时候流行一句话:甄子丹负责叶问,黄晓明负责二。这句话挺损的,其实黄晓明的表演没有那么二,主要是他那个角色的性格有点二。我甚至觉得黄晓明的表演和香港导演、演员的风格还是比较匹配的,总比王渤在香港搞笑片里面的水土不服要好吧,更别提早期合拍片如《伤城》里的徐静蕾,完全游离在片外,她与梁朝伟的亲热戏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合拍片(本文特指内地与香港的合拍)在1997香港回归之后就已陆续出现,但真正蔚为大观却是在2004年1月1日CEPA政策正式实行之后。CEPA规定香港拍摄的华语电影经过内地主管部门审查通过后,不受进口配额的限制而提前享受“同等待遇”;同时,合拍片可享受国产片待遇,抽取内地票房的1/3。自此大量香港导演北上进入内地拍戏。

  由于中国本土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导演屈指可数,中生代导演非常匮乏,而第六代导演则倾心于国际影展和各类奖项,所以支撑市场的商业类型片则完全要靠北上的香港影人来承担主力。他们有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黄金十年的经验,他们在这里,也最先嗅到了中国电影扬帆起航的气息。

  试看今年上半年的国产片票房前10榜单,就会发现如今国产片已经深刻地留下了香港电影的烙印。几乎每一部片子,都有港人印迹,除了动画片《喜羊羊》不算,也就徐静蕾的《杜拉拉升职记》还比较本土,但里面的玫瑰不也是香港明星莫文蔚扮演的吗?除此以外,从《叶问2》、《锦衣卫》、《大兵小将》、《未来警察》、《苏乞儿》到《全城热恋》、《花田喜事2010》、《越光宝盒》,甄子丹、成龙、刘德华、赵文卓、张学友……哪一部的主演不是香港人?但有意思的是,这些又都不是纯粹的港片。如果把它们冠以香港制造,那么至少留守香港本土的杜琪峰、尔冬升等人一定会大摇其头,所以,我们只能把这些新的含有大量香港元素的片子都称为合拍片了。看如今满地都是合拍片,要找一部纯粹的国产片还真不容易呢。

  《叶问2》当然是十足的香港班底,从监制黄百鸣、导演叶伟信、编剧黄子桓、动作导演洪金宝,使得《叶问2》基本约等于港片,为什么说“约等于”呢?这不是还有个黄晓明么。另一不为观众注意的细节是——《叶问2》的资金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内地,它的第一出品方是河南影视集团,而参与投资的内地企业一共有5家。《锦衣卫》也是如此,主要演职人员都是港人,但女主角赵薇来自内地,出品方是上影集团,据说出钱的投资方多达十几家。《越光宝盒》是香港导演刘镇伟“大话西游”系列的后续之作,演员是两岸三地大杂烩,但投资却基本来自内地,珠影、小马奔腾、北京博纳是其出品方。其实,香港负责出人力和技术,内地负责出钱,也基本形成目前合拍片的一个主要模式。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大兵小将》是由成龙的公司投资拍摄的,成龙自己就是制片人,又是主演,但是他却邀请了内地的新人丁晟来担任编剧和导演。还有暑期档一部口碑票房都不错的小成本影片《人在囧途》,监制是文隽,导演是香港人叶伟民,但从演员到风格都非常“内地化”,王宝强和徐峥的喜剧与港派无厘头可完全不同啊。总之,现在的影片,特别是商业类型片,两地融合已经是大趋势了。

  今日的默契融合,是经过两地影人十几年的磨合才形成的局面。想想当年为了符合合拍片的条件,香港制片方随便点个内地女明星演女配,然后囫囵一起端上桌,徐静蕾、张静初都充当过这样的角色。但是有陈可辛这样的导演,不断在努力,从《如果·爱》到《投名状》再到《十月围城》,内容、演员,自动向内地靠拢,希望合作合拍更融洽。当然有些“靠拢”只是他的推测,所以才会有《十月围城》这样被他当作主旋律但内地观众不以为然的片子。

  烂片抢市

  香港导演的适应力是非常强的,香港影人的嗅觉也是异常灵敏的,中国内地这么大人口的观影需求就是他们的香饽饽。老外也看到了这个市场,但是无论早期哥伦比亚(亚洲)的投资策略,还是华纳尝试的建设影院策略,抑或米拉麦克斯的海外发行策略,离赚钱都比较遥远,也造成美国资金的浅尝辄止。毕竟它们没有拥有香港人的地利人和,也没有这个关键的CEPA优惠啊。香港人涌进来,到这两年,特别是今年,终于看到成效了。

  毋庸置疑,为了融合,香港导演们是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之一就是放弃他们所熟悉的一些题材类型,比如黑帮、警匪、鬼片等等;代价之二是在拍摄内容上的调整和让步。比如他们拍正剧时会自觉带上“民族自尊”色彩,像《叶问2》中把英国人拍得很坏,以前港片中也有坏警察头目,但不会如现在这样集中在英国佬身上。连十足的港片《岁月神偷》里面也刻画了唯一的坏人——一个收保护费的英国“地保”,难道这些都是为了在内地上映的关系?还是说它在内地上映的版本被改了?杜琪峰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他不参与也不看引进内地的版本,完全交给发行方去删改。这个代价够大的。

  内地市场也同样在付出代价,让他们操练,让他们掘金,当拍出过经典的导演戴着锁链时,也会拍烂片,更不要说有些影人本来就是商人,为了趋利,拿快餐山寨片滥竽充数。最明显的表现在喜剧片上,香港无厘头电影本来是港片的重要一支,在周星驰那里走到巅峰,但最近打着经典续拍名号的那些喜剧片,却一部比一部烂。香港导演们看到内地市场大热,谁都想分一杯羹,暂时也拿不出什么新创意(在这点上,老怪徐克令人尊敬,虽然新片不一定卖座,倒一直坚持创新,从不重复自己),纷纷祭出经典续拍来赚取票房,比如去年黄百鸣的《家有喜事2009》,王晶的《大内密探零零狗》,还有今年刘镇伟的《越光宝盒》,部部“雷人”,票房却纷纷破亿。《家有喜事2009》情节苍白,因为是春节贺岁图个热闹也就算了;《大内密探零零狗》是真正的重复过去,吃老本,古天乐当然演不出周星星的无厘头,大S基本上哭就像在笑,笑倒像在哭;《越光宝盒》“打通任督二脉”,让内地、香港的演员大串联,可情节上不着边际,明明是戏说“西游”,倒变成了戏仿“三国”(赤壁),四五十个大小明星的演出更不明所以,难道是学《建国大业》的人海战术?这样的影片把香港喜剧积累的资源耗尽,真不知买票看了电影的观众是否还会第二次上当。

  其实在香港的电影世界里,跟风的情况一直没断过,一个题材流行了,马上出现一大批,《英雄本色》红了,众多江湖兄弟影片纷纷出炉,前两年《无间道》重振票房,警匪卧底又成新焦点。资金跟着热门题材转,誓把一个题材做滥,确是香港电影的一颗毒瘤,即使黄金十年,每年也有不计其数的跟风烂片。这是商业化的香港电影决定的,而这种急功近利也被带到了如今的内地电影市场。

  由于近来内地大量进入电影市场的热钱都是业外资本,对这个行当不熟悉,保险起见,他们会选择香港电影人这样的老面孔,还有他们的老创意,这也就是续拍和翻拍这么流行的原因——《新龙门客栈》、《倩女幽魂》等都在翻拍中,当然相信叶伟信和徐克还是会用心的,让我们不要对所有经典都失望。其实耐心是最重要的,无论是内地的资本还是香港影人,都需要耐心来拍出好片,使得市场有一个良性循环。

  中国的导演有票房价值,明星却没有“价目表”,你说奇怪不奇怪?

  好莱坞有各种各样的榜单,在片酬排行榜上,以前一直是汤姆·汉克斯和汤姆·克鲁斯这两碗汤打头阵,现在轮到了威尔·斯密斯和约翰·德普。但是谁最容易卖钱呢?2007年《福布斯》杂志曾经做过一次“明星投资回报排行榜”,以明星最近三部电影的片酬和票房收益来看,排在第一位的是马特·戴蒙,他自己每赚到1美元,就能给片方带来29美分的收益。

  在香港,明星也有自己的明确身价和票房计算,但没像老美统计得那么科学。2003年时香港明星的票房价值排行榜上,刘德华排在了周星驰前面,吴君如排在了张曼玉前面。后来香港国际影视展每年都会公布一份香港电影最卖座男女艺人名单,没有先后顺序,2010年入围的8个人分别是刘德华,梁朝伟,成龙和周润发;张曼玉,舒淇,杨紫琼和周迅。

  你不疑惑吗?发哥这几年有卖座的电影吗?《孔子》肯定不能给投资人信心,哦,我忘了《加勒比海盗3》的全球票房超过了9亿美元。还有,张曼玉和杨紫琼多少年没拍过戏了?原来这份名单是对业内人士做的调查所得,并非数据说话,最多代表了这些演员不怕接不到戏。那到底是香港那样靠投资人的经验主义评价明星的性价比好呢,还是像内地那样完全没方向,就看哪个大牌哪个档期正空着好呢?

  内地的电影产业全方面落后,先别提像老美那种专业的投资回报排行榜单,这么多年了也没见过一份靠谱的片酬排行榜。如果非要算算某个演员能卖多少钱,这么多年来可能只有一位明星有过精确的测算——葛优,4000万——《气喘吁吁》除了葛优,什么都没有,却获得了4000万的票房,以至于最后葛优站出来为影片的质量道歉,谁让大家都冲着对他的信任去的电影院呢。也真奇怪,葛优只有遇到冯小刚,才能发酵出点有价值的东西。早些年去拍其他导演的 《卡拉是条狗》和《桃花运》,也没咋样。

  如果周星驰自导自演,那他非常能卖得出钱,但是如果他不演不导只监制,那就没戏,《跳出去》和《龙珠》的教训如果还不够的话,7月初上映的动画片《长江七号爱地球》再次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当周星驰结束了星辉公司,借壳掌管比高集团后,他又需要重新出山当导演了,不然公司坐吃山空,投资人要翻脸的。

  还有黄晓明,虽然他在今年入围了香港电影人评出的“亚洲电影最卖座艺人”名单,他在过去一年里也有《风声》和《叶问2》这样的高票房大作,但需要他挑大梁的《唐伯虎点秋香2》一下子把偶像明星打回了原形。据说他想离开华谊,照我看,这些年来也只有华谊公司对他最好,《风声》为他安排的角色非常讨巧,不需要太多的演技,更不用装疯卖傻或者二,只需要阴着脸扮酷,再找个像他的日语配音,形象立马高大了起来。

  国内一线男演员人不多,类型上更是差不多。陈坤在过去两年有了《画皮》、《花木兰》和《建国大业》这样的高票房作品,而且他的演出都博得了喝彩,非常不容易,哪怕这些票房不是他的功劳,国内也没几个青年演员能做到。还有刘烨,《蓝宇》的起点太高,后来在《满城尽带黄金甲》和《无极》时期给人的印象反而是负面的,听说当时他因为档期过于紧张,对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伤害,好在后来遇到了一个好女人,这一两年的状态正在逐渐复苏,只是为啥他演戏总那么过于紧张呢?

  内地没有演员价值排行榜,好心的网友们怕投资人不懂行情,特意制作了一份国内知名女星最低票房图。粉丝们别急,你我认识的一线女星们,一个都不拉,都在100万到300万中间;投资人们也别急,那都是陈年老黄历了,这几年个个大牌女星都迈进了“亿元俱乐部”,市场号召力好像还一年强过一年,哪怕有些实在没演技,话题够足啊,还省了片方的宣传费。唯一的问题是这几位都老大不小了,过了当姨的年龄,演不了小姑娘了,所以你们可能又要费力培养新一批“四小花旦”了。

  其实当阿姨不可怕,当妈妈更不可怕。这几年来中国大片里只有年轻女人,嫁了人的或者上点年龄的女人全被赶到了文艺片里大露风情,多可惜。就现在这部正奔向“5亿元”康庄大道的苦情大片里,3位中年女星哪怕惊鸿一瞥,也压得那个年轻女星喘不过气来,难得有这个机会,好好学一下到底什么叫演技。从4月至今电影院里已经放过3部你的电影了,可是你给人留下什么印象了吗?片酬不贵是好事,演技可别打折啊。

   早些年电影市场里只有种萝卜的,后来张艺谋找到了张伟平替他卖萝卜,冯小刚也有王中军替他卖萝卜。现在,大部分的华语电影都需要寻找合适的专业的电影宣传者,于是,影行天下这样的公司出现了。

  《伊索寓言》里,风和太阳在争论谁更强。它们看到了路上的旅行者,就商量好谁能让旅行者脱掉外套,谁就更强大。风先开始,越刮越厉害,旅行者把身上的外套裹得越来越紧;轮到太阳出现了,阳光四射,旅行者很快感到了炙热,脱下了外套。太阳赢了。后来广告界的大腕艾·里斯在自己的著作《广告的没落,公关的崛起》中,把广告比作了风,把公关比作了太阳。这本书传入中国,成为传媒和公关界的宝典之一。

  现在太阳和风的较量出现在了中国电影市场上。这几年电影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公司 ——专职为电影项目做宣传,和媒体打交道,有点公关公司的功能。早些年电影市场里只有种萝卜的,后来张艺谋找到了张伟平替他卖萝卜,冯小刚也有王中军替他卖萝卜,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中国电影市场上,可能也只有新画面、华谊和保利博纳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公司有自己的宣传能力。好莱坞电影来中国通常都会找4A级别的大公关公司做代理,而大部分的华语电影都需要寻找合适的专业的电影宣传者。它们就像太阳,比风的力量更强。

  今年上半年,票房排名前六的电影里,有三部是同一家公司——北京影行天下文化传播公司在负责宣传运营。可能有些巧合,但作为电影市场的新兴力量,这样的成功个案或许值得整个行业思考——他们到底是怎么来影响观众的呢?

  新型公司的价值

  在这半年里,张文泊的名字连续出现在了《叶问2》、《锦衣卫》和《杜拉拉升职记》这三部过亿影片的演职员表里,他是影行天下的总经理。国内像他们这样的公司也就麦特、龙传媒等三四家,“我们这种新型的公司这两年才开始在电影行业逐渐活跃,到底在整个产业链条里扮演怎样的角色,怎么和发行、制片与明星经纪公司磨合,弄清楚这个过程起码还要持续两到三年。而且在每一个具体的项目合作中,我们能做到的,都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还不具备营销的能量,那是我的目标。”

  张文泊毫不讳言地称自己是“电影宣传公司”,“平时大家说,你们不就一个宣传嘛。其实在好莱坞,在欧美日韩和香港,没有宣传这个说法,人家那边有两个词,公关和市场构成了我们这边的概念。我们现在的工作范围只是针对媒体公关里很小的一部分,如果说一部电影的宣发成本是1000万,真正能给到我们这块的服务和策划费,不会超过50万。”

  看上去不重要,在花费上只有5%的地位,但好的电影宣传公司能为电影贡献出起码20%-50%的票房,“电影项目初期,很多赞助商会问,你这个电影关注度高吗?口碑会好吗?他们往往通过调查公司搜集数据,最简单的就是用搜索引擎的数据来说话,那我们的宣传就发挥作用了,所以电影的前期宣传并不是针对大众的。等到电影真正发行时的宣传,才是针对终端的电影院经理们,针对观众和媒体的,我们可以帮助获得很高的媒体关注度,赢得高票房。”花很少的钱,办很大的事,哪个老板不喜欢呢?

  但不是所有的电影项目都能用好这种新公司。以影行天下的项目为例,获得高票房的《叶问2》,《杜拉拉升职记》和《锦衣卫》,其实有一个共同点,片方都有一个“话事人”,是他可能搞得定各方关系。以前这个人可能是导演,现在这个人更有可能是制片人或者发行人。《叶问2》和《锦衣卫》的背后是同一个制片人大盛国际的老总安晓芬,他有着相当丰富的从业经验,做过星美公司的副总裁,搞得定任何大牌;而对于《杜拉拉升职记》来说,这个人就是张一白,其实他才是这部电影成功的幕后推手,尤其是他和徐静蕾关系很铁。

  影行天下也做过不如意的项目,最近的《无人驾驶》看上去卖相不错,票房却并不尽如人意。很多人觉得奇怪,张文泊说,“这个结果包括投资方、发行方和我们都是预料到的,可能只有导演本人他是不清楚的。我接这个项目时就说过,这个戏里没有一个核心人物,导演张杨是个好人,但没足够的power(能量)来控制各方利益。”而且这部戏给他的时间只有一个多月,任何一部电影在前期没有任何预热的情况下,想靠最后两个月异军突起,可能性微乎其微。

  张文泊追求的是像《锦衣卫》和《杜拉拉》这样可以写进商科教科书的经典案例,“《叶问2》本身实力太强,就像《唐山大地震》,即使我不做任何工作,它也能大卖,不足以体现出我们宣传的价值。而另外两部过亿的电影,更多地彰显出我们对于片方的价值。”

  《锦衣卫》的不走寻常路

  《锦衣卫》上映做全国巡回,我们通过媒体看到的是:在上海,甄子丹主动说起了自己的胸肌,和吴尊的腹肌;到了广州,话题立刻调转了风向,导演李仁港大谈特谈电影的色调和摄影风格等;到了四川,媒体只问赵薇怀孕,只爱八卦。其实这背后都有一双无形的手。

  从《锦衣卫》开机起,张文泊就一直参与项目,忙碌了近一年,“除了常规的工作(开机,关机,探班,首映,官网启动,预告片发布和全国巡回宣传)外,我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一些非常规的动作上。”比如面对公认“难搞”的大牌甄子丹,他往往以好莱坞的标准来要求对方,也这样要求自己,在实际操作上往往给执行者带来了很多的麻烦。还有女一号怀孕,赵薇除了在2009年6月出席过一次发布会,全程缺席了后面所有的活动,连关机都没有参加。而且《锦衣卫》在春节档公映,环境恶劣,前有《阿凡达》没有下市,后有大批的竞争者抢银幕。

  媒体提前看片后,张文泊从来没想过的一种局面发生了,江浙一带的记者们提前看完片后一直在聊男演员的胸肌和腹肌,“即使想到了也不敢拿这个做主流的话题的。现在既然有人感兴趣,我和两位男演员说了,两人不反对。后来甄子丹在发布会上就说了,他的第十五把刀是胸肌,还和吴尊比谁帅。到了广东,好几个媒体和我聊电影的色调复古,说有点当年《新龙门客栈》的感觉。我正在为发布会找话题,就建议导演多说说画面音乐和摄影风格,还有向张彻致敬等等。”

  媒体看片后,张文泊还做了一件异常大胆的事情。记者们看片时就在哄堂大笑,私下还把“天鹰帮杀到”列入了年度十大雷人语录里。“看片后我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尽可能给所有记者打电话,发现这个问题很严重。那与其让别人来写我们不好,还不如我们来写,就像王朔和冯小刚自己先骂了自己,你们还能说什么?我们自己针对台词雷人写了文章,在头条推出,大家再说到这事时就变成了好玩的笑料,而没有成为影响影片质量并因此批判你的理由。”张文泊把这个看成是一次成功的危机公关,而投资方本来很难接受自己主动说自己不好,有过争议,但最终的效果证明了张文泊的此招有用。

  电影公映后,一个导演在微博上发帖,“李仁港要感谢张文泊啊”。这句话可能代表了大多数人对《锦衣卫》的评价,说得像朵花似的,结果却没那么好。但是为什么大家会对锦衣卫这个题材感兴趣呢?对影片抱有这么大的期望呢?同档次的竞争者《苏乞儿》也是一部动作片,而且还是类似于叶问和霍元甲之类的有名有姓的著名武打人士,知名度肯定超过锦衣卫这个空空的名词。但是在影片上映前,张文泊请来了当年明月、毛佩奇和纪连海这三个历史学界和公共领域都非常关注的学者一起聊明朝锦衣卫的事儿,剪成视频,通过视频网站传播。这一招非常有效,在大众心里营造好了一个氛围,激发出了大家的观影欲望。

  电影院经理们的想法很简单,看哪部电影的人多,给哪部电影排的场次就越多。一部电影要想获得高票房,就要让这部电影的关注度达到最大化,起码在媒体上有得聊。张文泊要做到的就是这个,“《锦衣卫》当时的媒体报道在春节档的影片里是遥遥领先的,这给了院线经理们信心。陈可辛说过,新闻到底做给谁看的?归根到底给影院经理看的,媒体报道得多,关注的人就多,影片就会多排一些场次。

  《杜拉拉升职记》的坚持

  张文泊是在《杜拉拉升职记》快要关机时才介入这个项目的,所以这回他既是参与者,其实也带有旁观者的感受,“这个项目的成功就在于,它非常坚决严格地执行了最初定下的三个策略——职场,爱情,时尚。”

  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上映时,小说话剧电视剧四面开花,杜拉拉无处不在,已经在社会上形成了立体攻势。但电影要强调职场,“请了8位五百强企业的HR总监做电影的名誉编剧,其实是拿他们说事,让观众觉得电影一定特别真实地说了白领的生态”,当时张文泊为电影打出的口号是“职场晋级宝典,办公室偷情秘笈”,但是现在我们都看过了电影,这其实只是一部爱情片,并没有太多职场经验可以传授。

  中国现在有多少时尚杂志?38种以上,整个4月份你在报摊上看到的《时尚杂志》封面可能全部都是《杜拉拉升职记》和徐静蕾。因为想做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时尚大片,徐静蕾靠私人关系请来了《欲望都市》和《穿Prada的女魔头》的造型师派翠西亚·菲尔德,“她一来,时尚杂志们立刻扑了过来,都不用我们去找,直接帮助《杜拉拉升职记》上了38本时尚杂志的封面。平时,一线时尚杂志的封面是排他性的,上了这本就上不了那本。这是策略性的成功。”张文泊为此感到骄傲。也有人说,她来了几天啊,你们这不是找了个好莱坞的大腕来当托吗?“她来干了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她来了,事就成了。”

  直接可能帮助到影片票房的,还有适时传出的徐静蕾和黄立行的“恋爱传闻”。最初台湾媒体爆出了徐静蕾和黄觉分手,和黄立行在一起了。张文泊去问徐静蕾,“徐老师,你得告诉我,这是真还是假,我得知道宣传时的分寸”。徐静蕾的回答很聪明,这是我的私事,我从来没有说过我和黄觉好,你们怎么能说我们俩分了呢,你们爱怎么猜就猜啊,我不表态。张文泊听明白了老徐的意思,她不在乎这个,于是电影也就有了津津乐道的爱情绯闻。

  与老徐相反,赵薇怀孕时不愿意告诉外界,“赵薇不愿意说,那我们就不说,尊重赵薇个人的意见。我们没有发过任何一条和她怀孕相关的消息,这反过来也博得了媒体对我们团队的好感,我们不是一个恶炒花边新闻的团队,有自己的操守和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