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典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0:47:40
医学书籍大汇编(不收藏是你的损失)
经论
伤寒、金匮.
诊治.
本草.
方言.
内科.
妇科.
儿科.
外科.
五官.
针灸.
医论.
医案.
综合.
养生.
其他
中医教材
《中医伤科按摩学》
《中国医学通史》
《中医饮食营养学》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中医养生学》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中医眼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诊断学》
《针灸学》
《中药学》
《中医基础论》
中医著作
《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虚损病类钩沉》
《时病论歌括新编》
《评琴书屋医略》
《名师垂教》
《余无言医案》
《何世英医案》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伤寒恒论》
《医学集成》
《经方实验录》
《古代房中术》
《古代房中秘方》
《服食导饵》
《马王堆简帛》
《素女妙论》
《玉房秘诀》
《素女经》
《普济本事方》
《先哲医话》
《伤寒括要》
《脉诀刊误》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医经国小》
《本草图经》
《滇南本草》
《本草乘雅半偈》
《博济方》
《千金宝要》
更多中医著作...
实用手册
《家庭医学百科-自救互救篇》
《家庭医学百科-家庭护理篇》
《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中药法规》
《地震灾后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手册》
《中医词典》z~其他
《中医词典》x~y
《中医词典》t~w
《中医词典》r~s
《中医词典》n~o~p~q
《中医词典》k~l~m
《中医词典》h~j
《中医词典》e~f~g
《中医词典》c~d
《中医词典》a~b
《趣味中医》
《气功外气疗法》
《小儿常见病单验方》《手穴手纹诊治》
《手掌与疾病》
《茶饮保健》
《减肥新法与技巧》
《食物疗法》
西医备考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临床激光治疗学》
《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物理诊断学》
《医院药学》
《基因与疾病》
《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医学影像学》
《基础护理学》
《康复医学》
《病历书写规范》
《放射诊断学》
《急诊医学》
《临床基础检验学》
《临床营养学》
《临床生物化学》
《皮肤性病学》
《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眼科学》
《动脉粥样硬化》
《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理疗学》
《妇产科学》
《临床肝移植》
《胸外科学》
《骨科学》
《泌尿外科学》
《口腔科学》
《普通外科学》
更多实用手册...
中医典籍
作者
书名
介绍
(收集)
穴位
中医学认为,经络在人体内循行,在体表的一些部位气血容易留滞聚集,成为穴位,穴位是针灸施治的重要位置。医者用针来聚气通经,用针来泻脏腑邪气,用针来调理阴阳表里脏腑之气,以有余补不足。医者也用灸来补阳平阴。医者也以药归经,调理脏腑阴阳。
(收集)
经络
中医学认为,经络(channel,又译meridian),是人体中联络脏腑与肢体,运行气血的通路,大者为经脉,经脉的分支为络脉。血行脉中,气行脉外。人的生机,靠的是气血的维护与营养。神采奕奕,容光焕发,说明的是人的气血旺盛,平衡,运行通畅。气血的补充靠的是精髓的产生,精亏髓亡,死期可知。精髓的产生又与脏腑的功能相联系。
(收集)
腧穴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的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疾病的反应点及施行针灸治疗的刺激点。腧有输注的涵义,指经气的转输如同水流的转输灌注;穴有孔隙的意思,指经气所居留之处在筋骨肌肉的空隙间。腧穴在《黄帝内经》中又称节、会、气穴、骨空,《针灸甲乙经》称孔穴,《太平圣惠方》称穴道,亦有称穴位。
中文古文中,“腧、输、俞”三字可相通,但使用时各有所指。“腧穴”是指穴位的统称;“输穴”指五腧穴(井荥输经合)中的第三个穴位;“俞穴”是指募俞穴中的背俞穴,即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
黄帝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相传是黄帝与岐伯、雷宫、伯高、俞跗、少师、鬼臾区、少俞等多位大臣讨论医学的记述,实乃后人托名黄帝的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它整理先人积累的丰富的医疗经验,升华为理性认识,形成系统的医学理论,并且进一步驾御医疗实践,建立了中医学临床规范,使中医学基本上跳出了经验医学的窠臼,成为中国传统科学中探讨生命规律及其医学应用的系统学问。
黄帝
黄帝内经灵枢
《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两部书组成。《黄帝内经》共十八卷,《素问》、《灵枢》各九卷各为八十一篇。内容包括摄生、阴阳、脏象、经络和论治之道。其成书年代一向有争议,大约是战国至秦汉的作品。唐代王冰注释《素问》,补述七篇大论,乃成为今日之全帙。
扁鹊
黄帝八十一难经
《难经》作者为中国战国时代秦越人(扁鹊),约成书于东汉以前,是中医学的四大经典之一。全书以问答形式写成,共八十一难,合计11700字左右。是阐发《黄帝内经》的疑难和要旨的第一部书,还补充不同于《黄帝内经》的论点,例如命门、三焦、肾间动气、奇经八脉、发明“独取寸口”的脉诊法等。
皇甫谧
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作者为南北朝时期的皇甫谧,是中国现存最早、内容较完整的针灸学著作。原书以天干编目,故称《甲乙经》,将《素问》、《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即《黄帝明堂经》)3书分类合编而成。
张仲景
金匮要略
明万历年间,当时的著名藏书家赵开美为寻找宋本颇费周章,最后终于在名医沈南昉处见到,而在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将宋本《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注解伤寒论》合刻为《仲景全书》,此本《伤寒论》又称为赵刻本,而因为逼真于宋版,所以亦被称为宋本。今日所谓的“宋本”实际上是“赵刻本”。
张仲景
伤寒论
《伤寒论》是《伤寒杂病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第一部理法方药较为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医临床著作,东汉末年张仲景撰。此书既是一部研究外感热病的专著,又包括了部分杂病辨治内容。其辨治理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李时珍用了大约27年的时间才编写完成《本草纲目》,经过了三次改写,于万历六年(1578年)才最终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李时珍参考了800多种书籍,多次去各地进行实地考察,采集样本,耗费了他非常大的心血。
神农
神农本草经
简称《本草》,也称《本经》,成书于东汉末年,托名“神农”。书中收载的药物仅365种,按君臣佐使被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为君,无毒,主养命,多服久服不伤人,中品12种为臣,无毒或有毒,主养性,具补养及治疗疾病之功效,下品125种为佐使,多有毒,不可久服,多为除寒热、破积聚的药物,主治病。
孙思邈
千金要方
也称《备急千金要方》,唐代孙思邈撰于永徽三年(约652年)。作者以人命重于千金,故取“千金”为书名。是感于当时的方药本草部秩浩繁,仓卒间求检不易,乃博采群经,删繁去复,并结合个人经验而撰成 。
孙思邈
千金翼方
孙思邈集晚年近三十年之经验,以补早期巨著《千金要方》之不足,故名翼方。《千金方》书名。统指《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