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区 - 把“血荒”叫“血紧张”,咬文嚼字派越来越给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5 05:28:33
把“血荒”叫“血紧张”,咬文嚼字派越来越给力!
卫生部不满“血荒”说法。卫生部发言人邓海华在9日的发布会上,对媒体使用“血荒”这个词表示遗憾,称应称作“用血紧张”,即血液的储存下降到一定标准之下。邓海华表示,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血液供应的情况已有好转。(11月9日中国新闻网)
近段时间以来,“血荒”是媒体上曝光率最高的热词之一。卫生部发言人对此表示了不满,认为应该称为“用血紧张”才合理。
那么,“血荒”和“用血紧张”这两种表述哪个更符合实际情况呢?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中大副院长、心胸外科专家刘志勇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因为缺血,至少有15%的手术因此无法进行。现在,供血很困难,如果有人要做手术,病人需要喊自己家亲人来献血,这样才可以进行手术。目前,这样“互助献血”才能手术的患者比例非常大;《华夏时报》一篇题为《南京300天缺血的日子》的报道有如下描述:当全国性“血荒”袭来的时候,江苏南京已经出现“血荒”十个月了。躺在病床上等待手术用血的病人扳着手指用天来计算,医护人员感觉用月来计算时间太漫长,也早已习惯了用天算,这一算,竟长达300天……类似的例子和报道举不胜举,而那些急等输血的病人及其家属们对此更是有着切肤之痛。如果这还不算“血荒”,什么才叫“血荒”呢?
触目惊心的“血荒”到了官员的嘴里,竟然变成了轻描淡写的“用血紧张”,真是“官字两个口,说话有两手”。无独有偶,当10月底全国多地“血荒”的情况被报道后,媒体记者到江苏省血液中心采访,一再地被中心领导强调,“血荒”字眼太敏感,还是用“用血紧张”吧。官员们为何都对“血荒”两个字如此敏感呢?我估计,一是出于“维稳”的需要,怕这个提法太过“直白”,会影响到病人和公众的“情绪稳定”;二是出于淡化责任的需要。出现目前这种局面,相关部门肯定难辞其咎。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面对“血荒”,70.2%的人期待卫生部门公示用血成本。有人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所谓“血荒”,实质是“信任荒”。当前血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目共睹,《京华时报》就以《知情人曝血托利益链:低价雇献血者高价卖患者》为题揭开了某些黑幕。这些都是管理问题,如果追究起来必须有部门和工作人员为之负责。因此,给“血荒”换个新马甲以“弱化责任”,似乎就成了某些人的当务之急。
换个马甲,“血荒”就不存在了吗?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我们要解决的是“血荒”这种现象,而不是靠消灭“血荒”这个词儿来粉饰太平。近年来,在官员和专家中出现了一个“咬文嚼字派”,他们的特点是不从根本上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反倒热衷于抠字眼、换说法,试图混淆视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比较著名的例子有:《江西省就业促进条例》中将“失业人员”改称“创业人员”。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处工作人员表示,《条例(草案)》中原来是“失业人员”,而在表决的《条例》中,将“失业人员”修改为“创业人员”,修改的目的就是鼓励全民创业,让所有有创业愿望的人都能创业;某著名经济学家义正词严地指出,中国的穷人不应叫“穷人”而应该称为“待富者”。他的理由是:“改革还没有完呢,并不是说改革到现在为止了……现在还在市场经济中,他今天没有富,只要有更多的机会,机会的均等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大家对都在改革中受益要有正确的理解。”另外,“两会”上还有“公园”应改成“百姓园”、“三八节”应改成“女性节”、“人民币”应改成“中华元”等等提法,一个个简直雷死个人。这种钻牛角尖玩文字游戏的做法,与掩耳盗铃何异?!
官员高调质疑“血荒”,说明“咬文嚼字派”的队伍愈加壮大,并越来越“给力”了。这恐怕并非社会之幸、百姓之福。建设责任政府、法制政府,窃以为不妨先从管好喜欢耍嘴皮子的“咬文嚼字派”开始。
相关阅读
我曾经献过三次血,说说“血荒”背后的献血事实用血制度顺畅之日 “血荒”现象消失之时应对“血荒”,农民工当不起这个“带头大哥”美国只有3%的人献过血,为什么不闹“血荒”?公务员和农民工,该拿谁来拯救“血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