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有此理 山西石楼:商代文物流失之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2:38:55
珍贵文物,在盗掘后才被人们发现
山西石楼:商代文物流失之困
------------------------------------------
www.jfdaily.com  2008-4-18  稿件来源:解放网-报刊文摘
山西省石楼县地处黄河中游,郭沫若用甲骨文考证,认为该地可能就是商代的鬼方。当地属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可丰富的青铜器文物和大量地上文物遗址却向世人展示着这里曾经的辉煌。而如此珍贵的文物,却是由于被盗墓者盗掘才被人们发现的。“夸张地说,我们这里随便刨开一块黄土就能发现商代的青铜器”,石楼县文化和旅游管理局局长曹哲元说,“我们去年到现在修了很多路,发现了很多青铜剑、鼎等物品,但这些文物都被工地的人据为己有,听说一个鼎卖了数百万。我们这里的文物太多太珍贵了,我们实在没有能力保护,如果再不保护,以后会有更多的民族遗产流失。”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一件颇为离奇的事件:石楼县要修一段公路,施工方早已设计完成工程图纸,并且已经中标,在施工进行不到一半的时候,前一天工人们还忙得热火朝天,第二天整个工地居然静悄悄的,一些施工用的工具凌乱地随地堆砌着,而施工人员一夜之间竟集体失踪!
原来,这些人在施工过程中,偶然挖掘出地下一个小规模的商周时代古墓群,里面陪葬品非常丰富,所有施工人员立刻停止手中的活儿,疯狂争抢,不仅墓内文物被洗劫一空,古墓群也被翻得一片狼藉。拿了这些文物,施工人员担心政府发现后没收,所以集体“大逃亡”。
由于当地村民文物保护意识相对较差,而县里由于经费问题对文物保护方面的投入极为有限,当地盗墓活动一度极为猖獗。当地警方说,盗墓的每天都有,警察根本忙不过来。
石楼县文化和旅游管理局局长曹哲元介绍:当地的盗墓者颇为专业,一个“专业”的盗墓群体,首先要有一个好的风水先生,因为古人的墓地选址是遵循一定的天时和地利选定的,因此,懂得风水的人,对墓葬的地点大多了如指掌,经他们指点的地区,多半会有“大鱼”。墓地选定,盗墓者先用一种名为“洛阳铲”的盗墓工具往地下深处打洞。“洛阳铲”形同一只巨大的钢笔,能够将泥土按照土层结构铲出,然后供盗墓者观察土层变化以确认地下是否存在古墓。一般情况下,有经验的盗墓者都会有收获。
2005年11月,一个十余人的盗墓团伙,因其中一人嫌分到的赃款少,便向公安局报案。有传言说,这个团伙从地下挖出一个盛满水的金盆,能卖几千万,但因不懂只卖了几百万。还有的说,他们从放在朱砂上的墓主人遗体中盗出了巨宝……后据考古专家鉴定,这个墓的主人就是姜子牙本人!经过审讯,盗墓者招供称,墓葬位于石楼县义牒镇,墓穴内遍地铺有朱砂,墓中有53件商周青铜器,其中编钟一套13件、大鼎7个和零散青铜器33件。而这套编钟和
零散的青铜器已不知下落。盗墓者没有来得及倒手的文物被悉数追回,其中包括姜子牙和其妻子桃花女的青铜雕像以及一部分商周时期的重要青铜器文物。然而,由于墓地现场遭到严重破坏,当时的下葬习俗以及能显示当时风土人情的重要见证已不复存在。著名考古学家白礼昌先生痛心地说:“墓地破坏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流失文物造成的损失!”以贫穷闻名的石楼,因为不断发掘出重量级的地下文物,还成为众多文物贩子和文物收藏家觊觎的对象。地下文物交易市场异常猖獗,当地公安机关防不胜防。
据曹哲元介绍:为了保证县文物馆保存文物的安全,只好把价值较高的一批青铜器文物送到吕梁市博物馆借展。根据相关规定:文物一般借展3年以后就应该收回原处。但如今借展8年多了,那批文物仍在吕梁市博物馆陈列。“因为拿回来怕不安全。而这些文物并不能给石楼带来丝毫的经济效益,政府不可能把这些文物拿去卖掉,所以这些文物对于贫穷的石楼来说,实在是一种负担。但是负担也好,财政空耗也罢,总不能不管吧,只能尽我们最大的能力保护文物了。”曹哲元最后说。(摘自4月2日《记者观察》 作者 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