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买保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36:22
车、房、保险,是目前西方家庭的三大件。虽然我国居民的消费形态也在逐渐变迁,房、车成了物质财富的象征,但保险却始终没能得到大家的足够重视。在美国和日本,平均每人拥有4~6张保单已是稀松平常,而在我国,人手一张保单也难以保证。追其缘由,很大程度上源于居民的投保动力不足,找不到买保险的原因。听听下面两位投保人讲他们买保险的经历,也许你会发现,“原来我也需要几张保单啊”。


            大家一起来分摊损失
  猪小妹
  保险年龄:3年
  家庭保单数:13张特殊字体、并设计一个一家三口的卡通形象
我最初接触保险是1997年,那时看到保险推销员像躲苍蝇一样,我爸我妈一听到保险二字会立刻回答:“骗人的!”
负面印象
  1997年我们单位给职工投的一份商业养老保险因为违反上级单位规定,只能改为自己交钱。每年交3000多元,交20年,55岁后每月领取1200元养老金直至终生。我当时第一印象就觉得这个保险是骗人的。我是搞IT的,自己编了个程序,按照3.6%的复利计算,得出的结果是我86岁时才能使收入大于支出。活到86岁的概率这么小,明显是骗人的。由此更加深了我对保险的坏印象。另外,2001年我办房贷时,银行强迫我买了房贷险,后来中途退保才拿回一半保费,更让我对保险的印象跌到了谷底。
始有转机
  后来,央行多次降息,实际利率远达不到3.6%的水平,我才发现,自己当时退掉那份养老保险很不值。
我对保险的印象的转变在2005年。我有了自己的小宝宝,但由于我和老公没有护理经验,宝宝得了肺炎,连续3次住院花掉3万多元医药费。屋漏偏逢连夜雨,我因为修产假没拿到奖金,老公工作发生巨变,收入骤减,我家陷入财政危机。虽然很快我们的收入又稳定了,宝宝的病也好了,但经历了这次危机,让我体会到如果买了保险情况就会大不一样,可以把宝宝生病这种危机转嫁给保险公司了。
  渐感其重
  我开始有意识地去了解保险,上网搜索,也和一些保险代理人接触。
  有一次我在网上认识了一位代理人,她给我发来一份保险计划,上面还写了一个案例,讲到一个幸福的家庭,由于男主人突然遇车祸身亡使这个家庭陷入困境,他的妻子跪在丈夫单位领导面前,请求给她一份工作。这个场景引起我强烈的共鸣,因为我们公司一位37岁的业务精英,在公司组织的爬香山活动中突发心脏病猝死。他走得很突然,只留下一套房、一辆车、一个9岁的女儿,而他的妻子没有工作。虽然公司对他的家庭进行了补助,而且同事们也纷纷捐款,但我们都明白,无论大家如何帮助她们,这个家庭由于支柱的倒下,今后的生活会发生本质的改变。这个例子给我的影响很深刻,让我的保险观念从保障孩子、解决孩子医药费,转变为先保障大人才能保障孩子——只要大人还有劳动能力,家庭就不会被经济负担压垮,孩子就有保障。
  2005年4月,我们公司一位24岁的男同事不幸患白血病去世了。在他患病的两年时间,公司共为这位同事报销医药费27万余元,并两次组织大家捐助29万余元,即便如此,他家仍然花掉了所有积蓄,并且变卖了房产。巨额医药费让我体会到了得重大疾病是多么恐怖的事情。
  亲拥保单
  自己经历的、发生在身边的活生生案例,让我深切体会到保险、尤其是重大疾病保险的重要性。经过几次调整,目前我家3口人一共有13张保单,包括重大疾病、意外、人寿保险。我现在对保险的态度是:有经济能力的情况下,尽量多买些,保障自己;如果自己有没出险,就用来给那些需要的人,也算做点善事。

  话外音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保险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助行为。没有谁能预料风险何时降临,也没人能阻止灾难的降临,但保险能为我们提供一种有备无患的预防:把个人不能、不愿自行承担的风险,通过保险公司集中起来,让投保的人互相分担,而所需要的成本与发生风险的损失比起来,绝对是小钱。对于不出险就“浪费”了保费的问题,猪小妹的最后一句话让我感动——保险是豁达人的一项善举;如果你不想做慈善,那就当买了“平安”吧。


            做一项长期强制储蓄
艳艳
保险年龄:小于1年
家庭保单数:1张特殊字体、并设计一个年轻女孩的卡通形象
我大学毕业两年了,几个月前刚还完了助学贷款。本以为不还贷款了,能把以前用于还款的钱存下来,可几个月过去了,发现自己的储蓄仍旧为零。我反省了一下,觉得自己的开支属于松紧带儿型的,没钱的时候知道节省点花,有余钱了就放开花钱。再一想到爸妈年纪大了,家里条件又不好,以后还要靠我养老,我觉得有必要给自己找个强制储蓄的途径了。
初识投连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招商银行办业务时,看到一份投连险的宣传单。工作人员跟我说,投连险是一种保险,但除了保障功能,还能作为一笔投资,享受投资回报。
我当时听得似懂非懂的。回家上网查了一下投连险,弄明白了投连险是一种人寿保险,能在投保人死亡时给付保险金,和普通保险不一样的地方是它有投资功能,用基金的基金模式(FOF)做投资,可以分散投资风险,还能累积现金价值。除了这些,我还了解到之前发生的一些负面新闻,比如1999年的退保潮。通过咨询,我明白了发生那样的情况是因为很多人投保时不清楚投连险不保底,最初几年扣除的费用多,如果开始几年退保,可能拿回的钱比交的保费要少等。
  一举两得
  我是属于风险偏好型的,我还年轻,即使真亏了也输得起,何况这两年资本市场这么繁荣,未来几年的形势也应该不错。投连险的保障功能,也让我踏实一些,如果我去世,保险金也算是帮我在爸妈那面尽些孝道。最重要的,投保以后要想取出来就要退保,比较麻烦,所以能达到我做强制储蓄的目的(大笑)。我打算至少投资10年,虽然每个月只投400元,但积少成多,而且别小瞧复利的力量哦!
在网上查关于投连险的资料时,看很多文章都说,不能只重视投资,还要安排好自己的保障计划,我觉得说的挺对的,我想最近再找代理人了解一下意外险、重疾险的情况,一方面为自己着想,一方面也为赡养父母打算。

话外音
  保险产品的创新一直在进行,投资型保险就是创新的产物,它们不仅具有传统保险功能,还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而且,投资型保险在积累了较高的现金价值时,还可以在投保人资金紧缺时,被当作质押物,获得保单质押贷款。但高收益永远与风险并行,尤其是投资型保险中风险级别最高的投连险,如果没有像艳艳一样,对投连险的运作模式、各投资账户的区别、费用收取情况等完全了解,并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就不要去尝试。

点击 124 | 评论 0 | 相关股票:暂无 | 复制此文章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