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精编1-75集全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7 15:23:17
第01页:01导论、中医学和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第03页:03中医学的医学模式、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第05页:05中医学的特色与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第07页:07阴阳学说:基本概念(二)、基本内容(一)第09页:09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二)、五行学说: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一)第11页:11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二)、中医学的科学思维(一)第13页:13脏象学说概述、五脏:心的生理功能(一)第15页:15五脏:肺的生理功能(一)第17页:17五脏:脾的生理功能、脾的生理特性(一)第19页:19五脏:肝的生理功能(二)、肝的生理特性(一)第21页:21五脏:肾的生理功能(二)、肾的生理特性第23页:23六腑:胃(二)、小肠、大肠 第25页:25齐恒之腑:脑、髓、女子胞第27页:27形体官窍:五体(脉、皮、肉)第29页:29形体官窍:官窍(目、耳、前阴、后阴)、脏腑之间关系(一):脏与脏之间关系第31页:31脏腑之间的关系(三):脏与腑、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第33页:33气:分类第35页:35津液(二):生成、输布、排泄、生理功能,气与血的关系 第37页:37十二经脉(一):走向交接规律、分布规律、表里关系第39页:39奇经八脉、经络的生理功能、经络学说的应用第41页:41体质:形成(一)第43页:43体质:体质学说的应用(二)第45页:45病因:外感病因---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六淫(风邪、寒邪)第47页:47病因:外感病因-疠气、内伤病因----七情(一)第49页:49病因:内伤病因-七情(三)、饮食失宜第51页:51病因:病理产物-瘀血、结石 第53页:53病因:其它病因-外伤、寄生虫等 第55页:55病机:发病机理(二)第57页:57病机:基本病机-阴阳失调(一)第59页:59病机:基本病机-气血失调(二)、津液失常,病机:内生五邪(一)第61页:61病机:内生五邪(三),脏腑病机-心的病机(一)第63页:63病机:脏腑病机-脾的病机,肝的病机(一)第65页:65病机:脏腑病机-肾的病机、胆的病机 第67页:67疾病的传变(一):概念、形式(一)第69页:69疾病的转归、养生 第71页:71治则(二):正治、反治第73页:73如何学好中医基础理论 第75页:75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第02页:0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第04页:04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二)第06页:06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基本概念(一)第08页:08阴阳学说:基本内容(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 第10页:10五行学说:基本内容(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第12页:12中医学的科学思维(二)第14页:14五脏:心的生理功能(二)、心的生理特征第16页:16五脏:肺的生理功能(二)、肺的生理特性第18页:18五脏:脾的生理特性(二)、肝的生理功能(一)第20页:20五脏:肝的生理特性(二)、肾的生理功能(一)第22页:22六腑:胆、胃(一)第24页:24六腑:膀胱、三焦 第26页:26齐恒之腑:女子胞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第28页:28形体官窍:五体(筋、骨)、官窍(舌、鼻、口、喉)第30页:30脏腑之间关系(二):脏与脏之间关系第32页:32气血精津液概述、气:含义、生成、功能、运动第34页:34血、精、津液(一):概念第36页:36气与精、津液的关系,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第38页:38十二经脉(二):流注次序、循行第40页:40体质:基本概念第42页:42体质:形成(二),分类、体质学说的应用(一)第44页:44病因:概说、外感病因概说第46页:46病因:外感病因-六淫(暑邪、湿邪、火邪)第48页:48病因:内伤病因-七情(二)第50页:50病因:内伤病因-劳逸失度、病理产物----痰饮第52页:52病因:其它病因-胎传、环境、毒第54页:54病机:概念、发病机理(一)第56页:56病机:基本病机-邪正盛衰第58页:58病机:基本病机-阴阳失调(二)、气血失调(一)第60页:60病机:内生五邪(二)第62页:62病机:脏腑病机-心的病机(二),肺的病机第64页:64病机:脏腑病机-肝的病机(二)第66页:66病机:脏腑病机-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病机、齐恒之腑的病机第68页:68疾病的传变(二):形式(二)、影响因素第70页:70预防与治则(一):治病求本、扶正祛邪第72页:72治则(三):调和气血、调整脏腑、三因制宜第74页:74问题解答中医学和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

 

 

  【byb.cn】本专辑由辽宁中医学院李德新教授主讲,他是国家“二十一世纪中医四大基础课程”系列之《中医基础理论》教程的主编者,被列为精品课程,广泛用于本科中医基础教学和远程网络教学,深受好评! 

 

  人物简介

 

  李德新,1935年3月生,辽宁省营口市人。1964年从辽宁中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任辽宁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世界传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医药专家,全国科学名词术语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名词术语审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沈阳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等职。第二批辽宁省优秀专家。

 

 

李德新

 

   他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和医疗工作30余年,以中医理论和中医内科学为专攻,在科学研究、临床医疗、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中外学术交流等方面均做出突出贡献。为国内外培养了硕士研究生31名,博士研究生30名,外国进修生数名。主持并完成了“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气(阳)虚证演变与神经体液关系的研究”等国家和部省级重点科研项目8项,中日合作项目2项。现正主持“中医学名词术语规范化”等国家和部省级重点科研项目4项。获国家教委和省科技进步奖7项。独立撰写和主编了《实用中医基础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等学术专著和全国高校统编教材13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在国内外均有较高声誉。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多次被评为省市劳动模范、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