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逃离北上广,而需逃回大城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23:19

文/罗慰年  图/IC

 


 

当一些无奈的中国年轻人正迈着坚定而沉重的步伐,逃离北上广的时候,美国的年轻人,却以相反的趋势,逃离郊区,逃回大城市。一个逃离大城市,一个逃回大城市;中国和美国,构成鲜明的对比。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经济和社会现象。

10多年前,我曾在郊外购买了一栋中国人称之为别墅的独立屋。中国人购置房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子女就读所谓郊区的好学校。我也不能免俗。但是,这个承诺却让我每天必须至少要耗在车子里90分钟。从住处到上班的地点,只有一条窄小的双车道、状如海带的“高速公路”——带子景观大道(Belt Parkway)。上下班高峰时间,一定堵车。遇到车祸或天气状况不佳,情况更糟糕。堵在路上一个小时,是常有的事。

多少人生美好的时光,给消磨在漫长、无聊的塞车中了。这就是所谓的“郊区——大都会生活”方式。美国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几个大都会地区(Metropolitan Areas)。纽约就是其中一个最大的大都会区。过去几十年,美国中产阶级以“生活在郊外、工作在城市”为荣。他们为此付出的时间成本,使安静、安逸的郊区生活,大打折扣.

在经历了痛苦的历程后,美国人开始反省郊区生活的意义。热衷于汽车文化和宽敞的郊区住宅生活的美国人,正处在一个不同寻常的时尚革命——逃离郊区、逃回城市。逃回到大城市的新潮流,悄然复兴。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重新思考住在郊区的利弊,开始把家搬到离上班和娱乐区较近的地方。

新的城市生活方式,从交通工具的选择开始。住在这样的地区,能够步行去学校、公园和商店,不需要买车。实在要以车代步,也利用公共交通工具。人们更多地利用公共交通。现在,虽然76%的美国人仍然开车上班,但是乘公共汽车或地铁上班的人越来越多。有的马路上,印上醒目的单车道标记,给骑车的人专用。骑单车上班,既节省能源,又锻炼身体。悠哉游哉!

相反,中国正在走一条几十年前美国人走过的老路。

生活在中国城市里,交通艰难,简直可以跟美国大都会媲美。去年夏天,我乘飞机回广州,刚好是星期五。从机场到天河的一段“高速路”,花了近三个小时。广州市内交通,无日不塞。整个城市,宛如一个巨大的停车场。《2010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显示,50个中国主要城市,有17个城市上班的花费平均时间超过30分钟。北京人上班平均花费时间最长,为52分钟。其次,为广州,要48分钟。上海,47 分钟。成都较好,也要31分钟。把生命耗在路上,没有意义。

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安定、安全与安逸。为了某种“理想化”的“伪生活”,每天必须耗在路上几个小时,这种生活马上变成了一种“不理想”的生存方式,得不偿失。维持有品位的生存方式,除了需要经济基础,还需要有悠闲的心态和足够支配的闲暇时间。今天,住在郊区的美国人和中国住在城里的居民,面对的是同样的居住成本高企、交通恶化问题。 “逃离京广上!”“逃离郊区!”用脚投票,逃离是最好的选择。

生活的目的和手段,必须协调,更不能本末倒置。追求美好生活的目的,不能被达到目的的手段给破坏了。因为城市生活昂贵,中国年轻一代逃离北上广,跑到郊区去住、或回到家乡小城镇工作和生活。中国年轻一代人,逃离城市。美国年轻一代,则逃离郊区。中美两国人民,殊途同归。这两种生活形态,走向不同,其致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