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不知的民国军政界简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5:02:17
 不能不知的民国军政界简称   民国时期军政界有许多著名人物,因身世、籍贯、任职或政见等相同或相近,被世人并称,如“三杰”、“五虎将”、“八大金刚”、“十三太保”等。这些人大都任过军政要职,既有治世之能臣,亦有乱世之奸雄,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   北洋三杰   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时,麾下有三位天津武备学堂的高材生: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均被袁委以重任。一次,袁世凯在山东德州举行秋操。见王、段、冯三人各领本部,行操布阵,有条不紊,在场的德国顾问不禁脱口赞道:“此三人,堪称北洋军中之杰!”从此,“北洋三杰”之称不胫而走。民国时期,这三人在北洋政府中出将入相,地位显赫:王士珍曾任陆军总长、国务总理;段祺瑞曾任陆军总长、国务总理、临时执政;冯国璋曾任副总统、代理大总统。   士官三杰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创办于明治维新时期,是培养初级陆军军官的著名军校,日本近代许多著名陆军将领均毕业于该校。自1900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开始兼收中国清政府选送的学员。蒋百里、蔡锷、张孝准三人学习成绩出类拔萃,是日本士官学校第一期中国留学生中的佼佼者,被称为中国“士官三杰”。其中蒋百里因毕业成绩全校第一,受到日本天皇亲赠佩刀,这使得一向瞧不起中国人的日本学生大为恼火,认为是莫大的耻辱。此后,中日学生分开授课、考试,某些课程还不传授给中国学生,以免再出现日本人不愿看到的尴尬局面。   首义三武   孙武、张振武、蒋翊武均为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的策划者和领导者,后亦出任湖北军政府要职,被称为“首义三武”。孙武立志推翻清廷,所用名片为“孙武摇清”四字,被推为武昌起义军参谋长,起义后任湖北军政府军务部部长,后任袁世凯总统府高等顾问,授“义威将军”。张振武,武昌起义后任湖北军政府军务部副部长。在革命党人推举黎元洪为军政府都督,黎忸怩作态、推辞不就之时,张振武斥之不识抬举,声言不如就此杀掉,免误后事(后被黎所杀)。蒋翊武,先被推为武昌起义总指挥,但起义前夕因事泄被迫出逃。起义成功后,他返回武昌任湖北军政府军事顾问、军务部副部长、战时总司令等职,1913年讨袁失败在广西被杀。   党人三督   发生在1913年的“二次革命”,是民国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1913年4月,袁世凯准备用武力消灭南方革命力量。率先响应孙中山号召,宣布武装讨伐袁世凯的江西都督李烈钧、安徽都督柏文蔚、广东都督胡汉民,辛亥起义时都是革命党人,被时论合称为“党人三督”。6月,袁世凯以李烈钧、柏文蔚、胡汉民曾通电反对善后大借款、不服从中央为由,下令将三人撤职。而国民党内部意见不一,“七省讨袁联军”被袁世凯的北洋军一一击破,“二次革命”半途而废。   嵩山四友   徐世昌、赵尔巽、李经羲、张謇是袁世凯的重要幕僚,与袁交往较深,被袁称为“故友”。袁世凯称帝后,徐世昌等一批在清廷作过督抚又在民国号称元勋的重臣,不愿意向袁下跪称臣。袁为笼络人心,封四人为“嵩山四友”,特准其享有以下五项优待:免其跪拜称臣;赏乘朝舆,到内宫换乘肩舆;皇帝临朝时,设矮凳赐坐;每人给以岁费2万元;赏穿特种朝服。   袁世凯的“十三太保”   积极推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中坚力量,有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所谓筹安会“六君子”和朱启钤、段芝贵、周自齐、梁士诒、张镇芳、雷震春、袁乃宽等所谓“七凶”,合起来称为“十三太保”。这13人作为袁世凯的御用政治工具,为该行帝制大造舆论。“六君子”首领杨度曾写下《君宪救国论》,为袁大加赞赏,并亲笔题写“旷代逸才”四字匾赐杨。然而实行共和乃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十三太保”终与短命的“洪宪帝制”一同遭人唾弃。   复辟党“十三太保”   1917年7月1日,北洋军阀实力派人物、“辫帅”张勋等人身穿朝服,拥前清废帝溥仪“重登大宝”,演出了一场复辟闹剧。但张勋复辟比袁世凯称帝结束得更快,由于遭到全国反对,12天后溥仪再度宣布退位。据《复辟之黑幕》载:“复辟党健将不下百余人,其最重要的人物则为:张勋、康有为、万绳栻、梁鼎芬、张镇芳、雷震春、刘廷琛、容乃宣、夏同龢、辜鸿铭、钮传善、王乃澂、胡嗣瑗等十三人……一般滑稽家呼张等为新十三太保云。”   段祺瑞的“四大金刚”   北洋军阀皖系首领段祺瑞,在民国初年称得上翻云覆雨的一流人物。段手下四名得力干将靳云鹏、徐树铮、吴光新、傅良佐,是其控制皖系、争雄北洋所倚重的基本力量,被称为“段门四大金刚”。四人均毕业于正规军校:靳云鹏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其他三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靳云鹏曾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徐树铮曾任西北筹边使兼西北边防军总司令、定国军总参谋长;吴光新是段祺瑞的小舅子,曾任陆军总长;傅良佐曾任陆军次长、湖南督军。   南杨北蒋   民国时期有两位不可多得的军事理论家和教育家,两人先后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分别担任中国两所著名军校校长,即:保定军官学校校长蒋百里,南京陆军大学校长杨杰。杨在南,蒋在北,二人齐名,故有“南杨北蒋”之称。两人分别担任过吴佩孚和蒋介石的总参谋长,但均无意官场,有心著述。其著作论战论政,精湛独到,蒋百里的《国防论》和杨杰的《国防新论》相得益彰,是两人的代表作,堪称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宝库中的“双璧”。   国民党“四大元老”   胡汉民、张静江、戴季陶、居正早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在国民党内资深望重,被称为“四大元老”。胡汉民,广东番禺人,曾任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张静江,浙江吴兴人,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浙江省主席。戴季陶,原籍浙江吴兴,生于四川广汉,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府秘书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为国民党内著名理论家,后任考试院院长达20年之久。居正,湖北广济人,曾任孙中山大总统办公室咨询,为“西山会议派”领袖之一,后任立法院副院长、院长。   海军三陈   民国初年,中央政府直辖的三个海军舰队司令都姓陈: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第二舰队司令陈绍宽、练习舰队司令陈训咏,合称“海军三陈”。三人都是福建闽侯人,曾在海军中共事多年。后来,陈绍宽出任海军部长,陈训咏和陈季良任次长;陈绍宽任海军总司令时,陈训咏和陈季良先后任海军总司令部参谋长。三人中,陈绍宽的年龄最小,但名气最大。这不仅因为陈绍宽的职务最高,还因为他是国民党军在大陆时期惟一的海军一级上将。陈训咏和陈季良生前都是海军中将,死后才追赠海军上将。   蒋介石的“八大金刚”   在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中央军里,有八位黄埔军校教官出身的重要将领,深得蒋的信任与重用,号称“八大金刚”:何应钦、刘峙、顾祝同、张治中、钱大钧、陈诚、蒋鼎文、陈继承。此八人均毕业于正规军事学校:何应钦、钱大钧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生;蒋鼎文就读于浙江陆军讲武堂;其余五人则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高材生。“八大金刚”在黄埔军校时为蒋介石所倚重,组建国民革命军后成为蒋介石军事班底的核心,是中央军中最早的一批军、师长。   蒋介石的“五虎将”   蒋介石的军事集团里战将如云,内有五人能征善战,屡被重用,人称“五虎上将”:刘峙、顾祝同、蒋鼎文、陈诚、卫立煌。五人后来都担任过战区司令以上高职:刘峙曾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徐州“剿总”司令;顾祝同曾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蒋鼎文曾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兼冀察战区总司令;陈诚曾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参谋总长;卫立煌曾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东北“剿总”司令。   蒋介石的“十三太保”   1932年,蒋介石授意其心腹、黄埔毕业生贺衷寒、邓文仪、康泽、桂永清等人成立特务组织“中华民族复兴社”(仿照法西斯特务组织意大利黑衫党、德国褐衫党,又称“蓝衣社”),由蒋介石核定干事13人为该组织骨干,被称为“十三太保”。具体哪13人,说法不一,有说贺衷寒、邓文仪、康泽、桂永清、刘健群、潘佑强、郑介民、葛武綮、梁干乔、肖赞育、滕杰、杜心如、胡宗南等13人;也有说刘健群、贺衷寒、邓文仪、康泽、桂永清、酆悌、郑介民、曾护清、梁干乔、肖赞育、滕杰、戴笠、胡宗南等13人。   冯玉祥的“五虎将”   “基督将军”冯玉祥任陆军巡阅使时,所部五位旅长号称“五虎将”。冯玉祥任西北边防督办时,“五虎将”分任要职:察哈尔都统张之江、绥远都统李鸣钟、第十一师师长宋哲元、暂编第一师师长鹿钟麟、暂编第二师师长刘郁芬,均为西北军第一档次人物。后来,张之江继冯玉祥之后出任西北边防督办兼西北军总司令;李鸣钟曾任第二集团军总指挥、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宋哲元曾任第二十九军军长、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鹿钟麟曾任国民联军总参谋长、西北军代总司令、冀察战区总司令;刘郁芬曾任陕甘青宁四省“剿匪”总司令,抗战时任汪伪政权总参谋长。         冯玉祥的“十三太保”与“新五虎将”   冯玉祥是民国时期军事实力集团首领之一,鼎盛时期他的兵力多达40万人,因为他的驻地在中国西北部的陕、甘、宁、青诸省,所以人们称冯玉祥的部队为“西北军”。冯玉祥的部队中有所谓“十三太保”这一说法。“太保”本是我国古代官职的名称,是辅佐太子的官。西北军中的所谓太保,显然是借喻,是指辅佐冯玉祥的13名军官。         冯玉祥任第十六混成旅旅长时,手下36位连长自诩为“三十六弟兄”,13位营、团长号称“十三太保”,这些经冯一手提拔起来的青年军官均是西北军早期的骨干。他们长期追随冯氏,南征北战,为冯氏所倚重。这13名军官是:孙良诚、孙连仲、韩复榘、韩多峰、佟麟阁、刘汝明、石友三、张维玺、程希贤、过之纲、闻承烈、葛金章、赵席聘。另一种说法是:孙良诚、韩复榘、石友三、张维玺、张自忠、梁冠英、刘汝明、冯治安、吉鸿昌、佟麟阁、孙连仲、孙桐萱、高树勋(或门致中)等。与蒋介石以特务头子为主的“十三太保”不同的是,冯玉祥的“十三太保”都是带兵打仗、骁勇善战的武将,后来大都当上了军长、集团军总司令或兵团司令。   西北军中的十三太保以韩复榘、孙良诚、孙连仲、石友三、刘汝明这5人升迁得最快,到1928年北伐成功全国统一时,他们除担任军职外,有的还担任了地方行政职务,如孙良诚担任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担任河南省主席,孙连仲担任青海省主席,刘汝明、石友三也都当了军长。正因如此,在西北军中这5人又被称为“新五虎将”   新桂系三杰   新桂系是最令蒋介石头疼的地方实力派,其首脑人物为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是新桂系三巨头,人称“李黄白”。三人系广西陆军小学堂第四期的同学,并都在旧桂系陆荣廷军中任职。新桂系成型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分任军长、党代表、参谋长。后来,李黄白三人都任过军政要职:李宗仁曾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副总统、代总统;黄绍竑曾任国民政府内政部长、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白崇禧曾任副总参谋长、国防部长。李、白二人还是国民党军队在大陆时期的12位一级上将中的两位。   西北三杰   宋哲元、石敬亭、孙良诚三人是冯玉祥将军多年倚重的左辅右弼,在西北军中是台柱人物,被称为“西北三杰”。宋哲元在冯玉祥部从连长干到方面军总指挥,其后率第二十九军将士多次抗击日军,为表彰宋的功勋,国民政府在其死后特追赠为一级上将。石敬亭,曾任冯玉祥的参谋官,北伐战争后任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参谋长,为冯的“智囊”。孙良诚,为冯玉祥的“十三太保”之首,1927年任第二集团军第一方面军总指挥,1929年任西北军前敌总指挥,地位已不在“五虎将”之下。   西北“五马”   西北回族“马家军”长期统治甘、宁、青,当了几十年的“土皇帝”。据《青海风物志》载,1915年,甘边宁海镇守使兼蒙番宣慰使马麟、绥远都统马福祥、宁夏镇守使马鸿宾、凉州镇守使马廷勷、甘州镇守使马璘,并称西北五马,成为当时各方瞩目的风云人物。不过,关于西北五马还有另两种说法。其一是:宁夏三马——马福祥、马鸿宾、马鸿逵,青海二马——马步芳、马步青;其二是:青海三马——马麟、马步芳、马步青,宁夏二马——马鸿宾、马鸿逵。   阎锡山的“十三太保”   山西“土皇帝”阎锡山曾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以后他回山西发展部队时,也比较重视提拔军校毕业的军官。在阎的晋绥军中,中高级军官大都是军校出身,其中保定军校毕业生占较大比重。“阎老西”手下最得力的13名将领被称为“十三太保”,他们是:杨爱源、孙楚、梁培璜、杨澄源、傅作义、王靖国、赵承绶、李生达、李服膺、楚溪春、鲁英麟、董英斌、陈长捷。这13人都毕业于保定军校,这与以行伍出身为主的冯玉祥“十三太保”明显不同。   “金、木、水、火、土”——四川五大军阀   民国初年以来,四川长期处于大小军阀割据、火并的局面,20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五霸的格局。按名字的部首被称为“金、木、水、火、土”:邓锡侯(金)、杨森(木)、刘湘(水)、刘文辉(火)、王陵基(土)。邓锡侯曾任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川康绥靖公署主任,1949年12月起义;杨森曾任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刘湘曾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兼第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1938年1月死后被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一级上将;刘文辉是刘湘的堂叔、大地主刘文彩的胞兄,曾任川康边防总指挥、四川省政府主席,1949年12月和邓锡侯等通电起义;王陵基曾任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十集团军总司令、四川省主席。     川军四巨头:刘湘、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     黄埔军校“一百零八将” 三十六官佐   孙中山 蒋介石 廖仲恺 李济深 周恩来 邵力子 汪精卫 方鼎英 何应钦 王柏龄 邓演达 陈  诚  包惠僧 顾祝同 聂荣臻 张治中 叶剑英 陈继承 陈果夫 刘  峙 严  重 蒋鼎文 钱大昀 鲁  易  熊  雄 李宗仁 毛泽覃 恽代英 肖楚女 白崇禧 周佛海 缪  斌 张国焘 张申府 陈  毅 高语罕  七十二弟子   陈  赓 蒋先云 蔡炳炎 蔡申熙 廖运泽 陈明仁 邓文仪 曾扩情 杜聿明 范汉杰 酆  悌 桂永清  关麟征 贺衷寒 侯镜如 胡宗南 黄  维 徐向前 李之龙 李默庵 郑洞国 许继慎 刘  戡 宋希濂  左  权 宣侠父 唐  澍 王尔涿 周士第 张耀明 阎揆要 邱清泉 廖  昂 卢德铭 余洒雅 覃异之  郑介民 周逸群 陈修和 戴安澜 姜镜堂 康  泽 毛人凤 王耀武 常乾坤 段德昌 郭化若 李云尔  刘志丹 林  彪 张灵甫 唐生明 吴起舞 曾中生 谢晋元 彭士量 李运昌 伍中豪 许光达 邱行湘  赵尚志 郭汝瑰 廖运周 陶  铸 郑庭笈 赵一曼 廖耀汀 戴  笠 孙明瑾 罗瑞卿 王  诤 程子华   “黄埔三杰”   在人才济济的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中,流传着“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又文又武李默庵”的说法。贺衷寒入黄埔之前曾任见习记者,在国民党军队中长期从事政治、宣传工作,发起组织特务组织复兴社,为“十三太保”之首;胡宗南,在黄埔学生中保持着几个记录:第一个当将军,第一个当军长,第一个当集团军总司令,第一个当战区司令,第一个晋升上将,为黄埔系领班人物;李默庵,曾任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第三方面军总司令,1949年8月在香港发表和平通电。        “黄埔四凶”:邓演达、恽代英、张治中、高语罕
        邓演达
       邓演达(1895年3月1日-1931年11月29日),字择生,1895年生于广东惠阳永湖 乡(今惠州市惠城区三栋镇),原籍广东程乡县丙村镇(今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导人。1909年入广东陆军小学,曾参加辛亥革命。1919年保定军校毕业。1920年后,历任粤军第一师参谋兼独立营营长、第三团团长。曾两次率兵讨伐陈炯明叛军,深得孙中山的信任和嘉许。1924年5月任黄埔军校训练部副主任,后任黄埔军校教育长。1926年1月当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同年7月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随军北伐。历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主席团成员和中央农民部部长等。1927年“四一二政变”爆发后曾著文谴责蒋介石、汪精卫,并与宋庆龄等展开反蒋活动。1931年8月在上海被捕,11月29日晚被秘密处决于南京麟麒门外沙子岗,年36岁。 
      恽代英
       恽代英(1895-1931) 男,汉族,原籍江苏省武进县,生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共党员。恽代英学生时代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是武汉地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创办利群书社,后又创办共存社,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早期著名的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任上海大学教授。同年被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委会候补委员、宣传部部长,创办和主编《中国青年》。1924年恽代英从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作。1925年参与领导五卅运动。1926年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政委员。同年三月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1926年5月被党派到黄埔军校,任政治主任教官和中共党团干事,被蒋介石等认为是“黄埔四凶”之一。1927年1月到武汉,主持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工作,任政治总教官。同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的行径进行坚决斗争。7月,任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委员,参与组织和发动南昌起义。12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任广州苏维埃政府秘书长。1928年6月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等职,曾主编中央机关刊物《红旗》。曾任中共第五届中央委员,第六届中央候补委员。1930年先后调任中共沪中、沪东区委书记。同年5月6日,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始终坚贞不屈。1931年4月29日,英勇就义于南京,年仅36岁。 
       高语罕
       高语罕(1888—1948),安徽寿县人。早年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就读。1907年毕业回国,到安庆从事秘密反清活动。1908年参加熊成基领导的马炮营起义。1911年辛亥革命后,任安徽青年军秘书长,与陈独秀结识。1920年冬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出版《白话书信》五编,宣传社会主义思想。5月组织芜湖学社,创办《芜湖》半月刊。1923年参与组织成立芜湖劳工会,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4月出席在武汉召开的国民党安徽省一大,被选为省党部执行委员。1928年转去上海,参加中共春野书店支部活动,参与指导太阳社文艺工作。与陈独秀过从甚密,对陈独秀极表同情,思想逐渐靠拢。1929年11月因参加托派组织被党开除。后到北平北京大学任教。1932年冬陈独秀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后,高语罕逃到香港任教。1939年5月随陈独秀定居四川江津,与陈独秀合译《大英百科全书》。1942年5月陈独秀逝世,高语罕帮助料理后事。此后移住陈铭枢家中,撰写古体诗。1948年因病逝世。
       张治中
       张治中(1890年10月27日——1969年4月6日),原名本尧,字文白,安徽省巢县(今巢湖市)黄麓镇洪家疃人,黄埔系骨干将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爱国主义人士。1932年“一.二八”淞沪会战时任第五军军长,在上海抵抗侵华日军;1937年11月,任湖南省主席,因失误导致“11.13长沙大火”事件而被革职。1945年,调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兼三民主义青年团书记;1949年,致电陶峙岳将军和新疆主席包尔汉,促成新疆和平解放;1969年在北京病逝。张治中在国民党任职期间受到蒋介石的认可和重用;但是他坚持国共两党和平共处。解放战争后,鉴于张治中对中国和平做出的贡献,被称为“和平将军”。有张治中故居留作纪念。
        被黄埔军校右派分子攻击的左派著名的四位干部和教官,即邓演达、恽代英、高语罕和张治中。   “陈胡汤”   陈诚、胡宗南、汤恩伯都是蒋介石的宠将,在抗战后期手握重兵,权势显赫,是蒋的三张王牌。由于三人统兵几占蒋介石嫡系部队的一半,时人以中药“柴胡汤”之谐音,戏称三人为“陈胡汤”。陈诚,身材短小,被其他派系嗤之为“陈小鬼”,凭着蒋介石干女婿的关系,以第十一师和第十八军起家,形成庞大的军事集团,人称“土木系”(十一为土,十八为木);胡宗南,以“天子门生”自居,人称“嫡系中的嫡系”,拥兵40万,在关中坐大,人称“西北王”,其军事实力与陈诚集团不相上下;汤恩伯,虽不是黄埔出身,但是经过苦心钻营,深得蒋介石的宠信,成为继陈诚、胡宗南之后蒋的第三张王牌,自封“中原王”,被河南人民称为“水、旱、蝗、汤”四大害之一。   “三鼎甲”   蒋介石的浙江同乡陈诚、胡宗南、戴笠深受蒋之信赖和重用,抗战期间恩宠有加,红得发紫,被称为蒋介石门下“三鼎甲”,令“中央军”其他将领好生嫉妒。陈、胡二将分别是军界“保定系”、“黄埔系”首领,已形成蒋介石嫡系部队中两个最庞大的军事集团,风头正劲,气焰嚣张,是蒋介石掌握军队的两条主线,其地位自不必说。戴笠虽级别不高(生前仅授少将,死后追晋中将),但作为军统头子,其炙手可热的地位无人代替,被称为“中国的希姆莱”。    “谷氏三中委”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贵州安顺谷家三兄弟同时当选国民党中央委员、中央执行委员。老大谷正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与何应钦、朱绍良等同学,曾任南京卫戍司令、国民政府宪兵司令(被称为“宪兵之父”)、甘肃省主席、行政院粮食部长。老二谷正纲、老五谷正鼎都留学德国柏林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谷正纲曾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社会部部长,谷正鼎曾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由此,人称“谷氏一门三中委”、“谷家兄弟三部长”。   国民党军“三大参谋长”   在国民党军队里,卫立煌的参谋长郭寄峤、胡宗南的参谋长盛文、杜聿明的参谋长赵家骧,被称为蒋介石嫡系部队的“三大参谋长”。三人分别毕业于著名的保定军校、黄埔军校和东北讲武堂,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和较高的军事素养。由于其多年从事参谋工作,并且效忠“党国”,甘愿为蒋介石卖力,因此能长期受到重用,成为卫立煌、胡宗南、杜聿明军事集团的重要幕僚。国民党在大陆失败后,三人都逃到台湾,盛文因其故主胡宗南失宠,被蒋介石弃用;郭寄峤、赵家骧则受到重用,郭曾任“国防部长”,赵任金门防卫副司令官时死于“八二三”炮战。   山东三李 
  黄埔一期的三位山东籍将领李仙洲、李延年、李玉堂,抗战中都任集团军总司令,抗战结束后都在山东带兵。李仙洲,曾任第二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第二绥靖区副司令官,莱芜战役中兵败被俘,陈诚讥讽说:“带了五六万人,就是让共产党捉鸭子也得捉几天嘛!”李延年,曾任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第二兵团司令官、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李玉堂,曾任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第十绥靖区司令官、山东绥靖总司令。三李在山东统归另一山东籍将领、黄埔三期生王耀武指挥,王耀武时任第二绥靖区司令官、山东省主席,当时山东流传着“三李不如一王”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