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胎息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47:19

“胎息”一词,源头很远。《后汉书·方技传》已描述东汉王真锻炼内功,能够达到运用胎息和胎食的地步。李贤作注时引《汉武内传》说,王真“习闭气而谷之,名曰胎息。习漱舌下泉而咽之,名曰胎食。真行之断谷百余日,肉色光美,力并数人。”此人具有这样的功力,应属不假。闭气吞气,是上古传下来的“服气术”。咽舌下唾液,古称“玉液炼形”,本是上古就有。这些健身方法,可以人口促进“辟谷”的成功,几个月只喝水,不吃饭,照样正常生活,至今气功锻炼有素的人,也能办得到。可是服气术并非“胎息”,李贤的诠释并不准确。

东晋葛洪《抱朴子·释滞》提到“行气”的种种功效,有时能治百病,甚至能“延年命”,但那必需达到“胎息”的高境界:

“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矣。”

婴儿在母腹内并不存在呼吸问题,“胎息”状态,就是返还到那种原始的状态。这一诠释,应该是比较准确的。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也有相同认识:“胎息者,不以口鼻呼吸者也。”(见《道枢·枕中篇》所录)可是怎样才能达到这么高的层次?正统《道藏》命字函收有《延陵先生集新旧服气经》,其中抄录了一段“胎息口诀”(不知出自何代?),对胎息有详细解释:

“口鼻俱无喘息,如婴儿在胎、以脐通气,故谓之胎息矣。绵绵不间,经三十年,以绳勒项,不令通气,亦不喘息,喘息常在脐中。水底坐,经十日、五日亦可矣。”

极端高超的炼者,可以完全不用气管和肺部来进行呼吸。不过,这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长期练习:

“想身在气中,口鼻俱闭,心存气海中,胎气出入,喘息只在脐中。如气急,即鼻中细细放通息。候气平,还依前用心为之。以汗出为一过。亦不限过数。”

这种锻炼方法,仍是强行闭气,其结果会弄出一身汗。显然,这么弄下去,恐怕很难真正达到胎息的境地,最多能使呼吸加长,肺活量增大而已,若不得法,还会损害健康。但此篇收录的《胎息杂诀》引《经》语,倒有几句关键的话:

“胎息之妙,功在无思无虑,伴合自然。心似死灰,形如枯木。即百脉畅、关节通矣。”

从这里的提示来看,胎息决不仅仅是强行闭气所能达到的。《道藏》所收《诸真圣胎神用诀》摘录
 

“胎息之根源,不出不没,状如鸡子,色犹水精,由念而有。动转之时,内气不出,意因其发而有去来。”

表明胎息与结胎、结丹有一定关系。

专门阐述胎息方法的经典,无过于自唐代的达摩祖师《胎息铭》,全文不长,但却不太好懂:

“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

气入身来为之生,神离形去为之死。

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元气。

神行则气行,神住即气住,若欲长生,神气相注。

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关两句表明胎息与结胎的关系,前提在于“伏气”。但气又怎样来伏?最早有幻真先生为《胎息铭》作了一点注解:

“凡胎息用功后,关节开通,毛发疏畅,即但鼻中微微引气,从四肢百毛孔中出,往而不返也,后气续到,但引之而不吐也。切切于徐徐。虽云引而不吐,所引亦不入于喉中,微微而散。如此纳气,亦不流散矣。”

中心思想是从调息着手,让呼吸轻微细致,感觉全身毛孔都在呼吸(体呼吸状态),慢慢就进入胎息的境界了。

世传《胎息铭》中,也有幻真先生写的一篇,只说“三十六咽,一咽为先。吐惟细细,纳惟绵绵,坐卧亦尔,行立坦然。”从这些话来看,仍似服气功法,并非胎息方术。唯有中黄真人的铭文,贯彻了达摩的用意:

“天门常开,地户须闭。息息绵绵,勿令暂忘私。吸至于根,呼至于蒂。子谓之神,母谓之气。如鸡抱卵,似鱼在水。结就圣胎,自然蝉蜕。”

这段文字,体现出“神气相注”的宗旨,近人借禅家的说法,便是“心息相依”。《水火真经》有云:

“欲从心起,息从心定。心息相依,息调心静。”

功夫是将调心入定与调息相结合,其间没有任何主观上的强制行动。张景和《胎息诀》说:“真玄真牝,自呼自吸。引以为戒春治鱼,如百虫蛰。浩气融融,灵风习习,不浊不清,非口非鼻。无去无来,无出无入,返本还原,是真胎息。”

讲得最为深刻。

在众多道教丹经中,大部分将胎息放在丹功修习的较高阶段来讲,如《性命圭旨》和《阖辟证道仙经》讲胎息,都放在涵养本源的筑基功夫后面“蛰藏气穴”、 “凝神入窍”阶段来叙述,因此说得深奥,比较原则:“胎息之根,呼吸之祖。胎者,藏神之府;息者,化胎之源。胎因息生,息因胎住。”“胎息妙凝之时,入无积聚,出无分散,体相虚空,泯然入定。”“本体共存,神与气合,紧紧不离。是名外炼,而不失去胎息。”

明初张三丰《玄机直讲》,对修习胎息的方法,在丹经中是讲得最切实而明白的一种,而且在讲入手功夫时,就引入了胎息的攀登步骤,特别可贵:

“每日先静一时,待身心都安定了,气息都和平了,始将双目微闭,垂帘观照心下肾上一寸三分之间,不即不离,勿忘勿助,万念俱泯,一灵独存,谓之正息。[/color]

斯时也,于此念中活活泼泼,于彼气中悠悠扬扬。呼之至上,上不冲心;吸之至下,下不冲肾。一阖一辟,一来一往,行之一七、二七,自然渐渐两嗵火蒸,丹田气暖,息不用调而自调,气不用炼而自炼。气息既和,自然于上下不出不入,无来无去,是为胎息。

是为神息,是为真槖籥,真鼎炉,是为归根复命,是为玄牝之门、天地之根。”

表明胎息的前段,是息调心静的“正息”;待丹田有热气凝聚的感觉之后,自然会有不出不入的胎息状态出现。这些话,就把胎息的修炼过程正确地阐述清楚,可以看出完全与闭气、服气是两码事。

笔者的体会是,胎息状态是不能主观追求的,越是主观追求,就越是达一到,反会离开更远。在修习丹功过程中,经过调身、调息、调心所谓“三调”阶段,心神静定下来,接着便看重在调整呼吸、澄清杂念方面下功夫。当呼吸达到静细之后,可以不去管它,但系心于丹田的止念要求,必须一直贯彻下去。胎息的关键,从根本上说还在“止念”这种努力上。

当心地十分澄清之时,会忽然感到知觉渐渐泯灭,自我意识下沉到一种坐忘红尘世界的地步。这时,并不觉得自己身体的存在,而暂时生活在虚幻的环境中。尽管出现此种感觉,也许时间非常短暂,但已觉得不需要再呼吸了。尽管气息出入已相当轻微,此时却忽然中断了。明知没有呼吸的自我运动,却不感到气闷、气短,相反却飘飘然,十分舒适。我认为,这种状态,就是胎息的状态。如果一旦冐出任何杂念,则此态便不复存在。因此,胎息是一种客观表现,并非主观追求的结果。这上点特别重要,因此在先贤的进行教导之下加以补充,千万不可人为助长。 附言

 

胎息状态,在刚刚入门修习丹功时,不可能出现,因此不必刻意追求。追求是有害无益的,须相信“功到自然成”。进入胎息状态的基础,是要有一定程度的成就,例如身心大定,丹田觉暖,津液满口等等,特别是杂念的减少,是出现胎息的前提。如果没有达到这些进步程度,胎息状态一般不会出现,所以也不必去企求。

如果在丹田部位有了特殊的感觉,这种感觉因而异,不一定雷同;此时便有了出现胎息的条件。主观感受确像丹田部位可以呼吸一样。这样,口鼻的呼吸功能,似乎被代替了。

一旦出现胎息现象,表明丹功修习有了较大的进步,可以向更高层次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