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文注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29:55
31 回复:《论语》全文注解======删节整理随记 0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经解】
以犬马养。但养口体。能养志者。乃名为敬。
孝道者,行孝以养,别于畜之养,能养善养,养其身心,令身心双安谓之孝行。此乃别犬马之养,假使以养以养犬马之心而向母父,实乃大逆不道(诛心也者);若以孝养父母之心对天下一切生命,乃菩萨也!大孝也者!
【参考注释】
子游:姓言,名偃(yan3),字子游,孔子的学生,小孔子四十五岁。
今:现在、目前之义。
孝:孝养之大事。
养:孝养、供养、敬养、奉养、赡养父母、长辈、先祖等等。能养者,当以诚敬之心进行孝养;另类养者,饲养(动物,几乎没有恭敬之心)。[《集注》云:“养,谓饮食供养也。犬马待人而食,言人畜犬马,皆能有以养,若能养其亲,而敬不至,则与养犬马何异。”]
至于:就是,就连,即便是等诸义。
犬马:此代指畜生之义。
敬:孝敬、诚敬、尊敬、敬畏、敬奉、敬重等诸心性。
【参考译文】
子游向夫子请教怎样孝养父母,夫子说:“今人之所谓孝养,仅仅能做到供给父母的生活,孝是何等大事?即便是狗与马,也能得到自己的饲养。假使没有孝敬之心,恭敬之心,感恩之心对父母(尊长、前辈等)进行奉养,这与饲养畜生有什么区别呢?”
【参考解读】
《集注》云:“养,谓饮食供养也。犬马待人而食,言人畜犬马,皆能有以养,若能养其亲,而敬不至,则与养犬马何异。”
今人之所谓孝养父母,想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随处都能见到这样的情形,无论城里还是乡下,城里比乡下更为糟糕(当然,哪里都有相当不错的孝子贤孙,此种情况不在此例中)。我们在谈孝养父母时,自己做到了些什么呢?当父母一个电话来时,希望我们回家去,我们在电话中多有说词,没有回家的时间啦,太忙了啊!果真如此?我们在哪里,在麻将桌上,我们在娱乐场所,我们在干莫明堂的事,时间充足得很,独独没有时间陪陪父母,甚至我买了一只宠物狗,都没有时间饲养,甩给老父母代养,每个周末回去看一看,回去看的却不是父母,而是那条狗,父母在我们的心中不如那条宠物狗的人多吗?有首歌中唱道“常回家看看”,我们是难得回去看看啊,可是我们没有感觉到一点惭愧,没有感觉到一点羞愧。“世上什么都可以等,唯独尽孝不能等”,微软总裁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做为中国人的我们不知道了。我们的婆媳关系好吗?年老的爹妈,有几人不是被当做奴隶来使唤呢?有几个做儿媳妇的对婆婆不是高声呼叫,指东挥西的?天下有多少老娘没有被数落不断的呢?当我们修好了新房子后,老娘是住在新房里还是在破烂的旧房子中呢?当老娘还住在旧房之中,我们的子女住在新房中,是不是能把爷爷奶奶接来安置于他的房中?这可是我们直接教出来的后人,我们这样传授给子女的结果是什么呢?他们会用一种什么心态去面向社会呢?当我们某一天真想尽孝的时候,可是父母已百年,就会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后悔都没地方了哟。小羊知恩还跪乳,何况人呢?
我们今天这样教出来的子女,如何能承担起国家民族的大业?他们心中还会有百姓吗?还有百姓这一块天吗?还有这一方父母吗?把天下的百姓视为犬马,甚至视为不如犬马者比比皆是的情况,还少吗?谁教出来的这些公仆?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的孝心不够的结果啊。一句“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此等何以堪受“父母官”,在百姓的眼里心中又何以为“父母官”?真是一句“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道尽三世造往来无穷之孝心现象的根本处:非真心不具孝,非诚心无以养。
夫子针对社会中子游的情况,说出了这句古往今来都不可小视的慧言,劝慰其学生,存真孝于家庭和社会,真是良药苦口啊。换作今天,夫子要这样说我们把自己的“父母”当作畜牲在养,恐怕会上去给夫子两耳光吧?当然夫子也清楚的认识我们,对我们可能会说这样一句话,“把养宠物的那份心用到父母那里去,也可以算是尽了点孝了。”
夫子在这里与回答盂懿子和孟武伯不同,孔子对学生的问题不再是 含含糊糊地说隐语,而是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了。 孝道的根本不仅仅在于赡养父母身体本身,而更重要的是在于要有养父母的心,正所谓身心双安。没有孝养的心,仅仅是无可奈何地尽责任,那所谓的赡养就与饲养家禽牲畜没有什么区别了。 当今社会,经济发达,吃穿方面的赡养问题日益退居次要地位,老父老母所期望于子女的,更是心到而已。另一方面,宠猫宠狗之风盛行,视猫儿狗儿重于先人老子的也大有人在。
真可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直指当今人心现实啊。
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心,养天下苍生之志之心,不正是把孝扩展到天下么?修齐治平,不全在一个“孝”之中么?
世上什么都可以等,唯独尽孝不能等。
作者:步云播雨 2009-8-24 11:20 回复此发言 
32 回复:《论语》全文注解======删节整理随记 0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经解】
根于心而生于色。孝在心。而不独在事也。
存劳、馔、酒食之样子,若遇奉事,迫于压力,屈服操持何能心悦,故色难于外。相由心生,色难,心不畅故。心怀大畅,色何难于悦?色难之根,不能以他心为己心,无有利他之心,此为物欲之害。非以形式可承道统。
存心为其根本,觉者,色悦而颜和;迷者,色励内荏。
【参考注释】
色难:态度好很难。色,容色态度;难,困难。弟子:与下文“先生”相对,弟子指晚辈,先生指长辈。 馔:吃喝。曾:副词,竟:难道。
色:脸色、心态的外部表露状态。
难:难堪、困难、不好看等等。
色难:侍奉父母长辈常常做到和颜悦色,这是很困难的事。色难有二,父母长者之色难,二是子女晚辈之色难,能以色换色之和而坚持不断绝此心,难中之难也。[《包注》:“谓承顺父母之脸色乃为难也。”司马光:“观父母之志趣,不待发言而后顺之者也。”]
有事:有,大凡遇到之义。事,事奉诸行。有事,但凡遇到各种奉事之大事小情(百度)。“色难有事”,即为:“有事色难”和“事有难色”之义。
弟子:子女、未成年人、年青人、下级诸义。
服:迫于无奈或心不甘情不愿的侍奉、压服、慑服、屈服;信服、诚服之义。
劳:操劳、操持、劳动、劳作等等。
酒食:代指一切可饮可吃的食物。
先生:代指父母、尊长、上级之义。
馔:食用;吃、喝、饮、食诸义。
曾:难道、怎么;曾几何时、什么时候。
是:这、此之义。
以:把、用。是以者,即以是之义。
【参考译文】
子夏向夫子请教如何才能算得上行孝,夫子说:“子女(年青人、下级)在但凡遇到侍奉父母(尊长、上级)的事时,慑服于某种原因,而去操劳,经常保持和颜悦色,让人生起喜悦之情,是很困难的;以为有好吃好喝,让父母(尊长、上级)品尝食用,这种样子就叫作尽孝了吗?”
【参考解读】
《集注》云:“谓事亲之际,惟色为难也。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亲之际,惟色为难耳。”
孝心和态度其实是一个问题的里外两面。《礼记•祭义篇》说:“孝乎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孔子回答子游和子夏的两段话实际上是同样的意思。 无论你是否为老人做事,也无论你是否拿好吃的给老人吃,只要 你内心不恭敬,态度不好,脸色难看,就是失去了孝道的根本。这 一点,尤其值得我们今天的人应当特别注意留心。
如果为了自己的一点点私心,想从父母长辈那里获得某些物质、利益,通过伪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甚至利用父母的偏好达到自己的私有目的,这难道是孝吗?如果我们也真的出于好意,有一个和颜悦色的样子,虽然从心底是一致的,可是若父母不能达到一同表现出喜悦的神情,同样说明自己的孝是有欠缺的。一句“色难”可谓点出了做到孝养是一个很难的事情,也同时提出了,不可畏难而不尽孝,这是根本所在。假使自己真的在尽孝,父母却不以为然,那么问题一定出自己的身上,所以古人说:“感不至反求诸己”。
假如一个人为官,在未登上之前是一个样子,那时做出的样子无非是讨好员工、百姓,以达到个人和私心、利益,尽管当时也和颜悦色,甚至小恩小惠,此出于邪恶之心念,而自己的目的达到,原形毕露,视百姓、员工为草介、粪土、犬马,这难道还谈得上有一点点孝敬之心在里面吗?不得不深思啊。
任何尽孝的地方,尽孝的当下,不能忘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教诲啊。故孟子曰:“人各亲其亲,长其长,则天下平矣”。
************************************************************************
据此,同一问孝的不同回答,也给我们大家提供了参习的途径。
1、同样问孝的问题,孔子作出了如此多类的回答,道理在哪里呢?
夫子回答弟子,是根据不同弟子的根性,从而有了极强的针对性,此所谓,因材施教。
2、他老人家为何要这样回答呢?很有可能,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就有很多弟子在旁边,他们会如何思考呢?
弟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思想观念,见人之过即反观自身,真是做到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免”。
3、老先人们为何要如此突出的道出孝这个大问题呢?
立身成人的根本就在孝字上,无孝无立,孝亲尊师,孝亲以孝天下,大志使然。上长长,而民兴孝,世风纯。
4、孝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呢?
一个孝敬自己父母的人,别人见到都会说,这人是孝子,可是人人都尊敬你,就是“人各亲其亲,长其长,则天下平矣”的真实受用。
自“孟懿子问孝”章至此章,孔子对各人问孝的回答各不相同,这反映出孔子思想方式或教育方式上应机而说法,应根而言事,另他人触类旁通。从四种不同的回答中,又可以看出“孝”的实质是存恭敬、诚敬、纯正之心愿,并愿而行,行而不畏其难,持之以恒,精进不退。发孝之志被于社会天下,大道则生矣。
************************************************************************
作者:步云播雨 2009-8-24 11:23 回复此发言 
33 回复:《论语》全文注解======删节整理随记 0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经解】
私者。人所不见之地。即慎独独字。惟孔子具他心道眼。能于言语动静之际。窥见其私。故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退。非颜子辞退。乃孔子退而求之于接见问答之表耳。
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敬师以诚,学则智种,是为学、为敬、为尊。能举一反三,是为发扬。弘扬正法,当得称赞,故夫子赞叹。换言之,弘传正法供养诸佛,故如来赞叹。
【参考注释】
回:颜回,字子渊。夫子“最中意”的学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谓小孔子三十岁。但与《公羊传》等书记载颜回年岁不合,因此有人以为小四十岁)。
言:讲授、传授、身语两教之义。
不违:从不生疑问,一力信受。从来没有(提出过)自己的意见,没有自己的思想。亦即无违是也。(《集注》:“不违者,意不相背,有听受而无问难也。”)
如愚:如,好象;愚,愚笨、笨拙样子之义,意即看上去不活跃,木讷寡言之义(大智若愚)。
退:下课、放学(弟子们都离开老师或学堂)之义。
省:省察、省验、观察、考查、察看之义。
其:代指颜回。
私:内心根底(外人不足为见处)。
足:完完整整、圆圆满满、不欠缺谓之足。
发:发挥、发扬光大,弘扬、发明、阐发之义。
不愚:辩才出众之义、智慧之义。
【参考译文】
夫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授学业,他从来没有提出过自己的意见,没有自己的思想与看法。看上去一直象个愚笨而木讷寡言的人。等到弟子们都离开之后,夫子单独考察颜回时,仔细省验他的内心根底(仁心),表里一如,他能把讲授中承传下来的内容圆圆满满地阐发出来,一点也不欠缺,可见颜回呀不仅不笨,而且辩才出众啊。”
【参考解读】
有大智慧的人,不显山露水,不卖弄聪明,表面上看起来很愚笨,其实却很聪明。有句俚语说得生动:“面带猪相,心头撩亮,’ 可惜颜回没有照片留下,我们不知道他长得怎么样。
《小儿语》告诉我们:“洪钟无声,满瓶不响。”俗话说”满罐水不响,半罐水响叮当,”如果你留意观察生活中这种现象真是不少。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课堂上发言最踊跃的不一定是成绩最好的。而往往是所谓的“小聪明”。
《老子》有句名言:“大直若屈,大巧若拙。”苏东坡补充说“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颜回不正是这样一个大智若愚的生动形象吗?
一个人是不是真的智慧,不是看他能说会道,虽能说会道,却多生邪见,把一个好端端的珠玉,说成了个垃圾,尽管能说,岂可说是智慧?人若真智慧,虽不识丁,亦能道之真见,无人能敌,何人可表?六祖慧能大师是也。何人可谓真学?人人都经历过或必将经历的境况,哪一例不如是,人总要等到流水过去之后,才能明白许多事。一个人在学习、做事时,通常无言无语,至心诚敬之人,一定能学得比别人好。正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一个人如何伪装,表面上多么会装,但永远假不了的是自己的那颗心,但非有异能者,不觉不查,夫子心净,故能察颜察弟子心性,故能于言间知弟子后来事项,故能言子路不得善终,正所谓“彻听一切众生心愿”。故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反观内心可受用自身,常省己之所行,私省己过,见人之长而长记长扬,赞叹随缘。人若于时习之中,“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则能查自心之如一与否,明他人易,晓自己难,故曰:“不患不己知,患不知人”。
学而能用,用而能大,大而正大,弘发圆满,是谓“不愚”。
夫子教人,善用自己的辩才,是当下人的应当特别引起的注意啊,当下人的辩才,都非常了不起啊,用得不好,真会是祸水四溢啊,故夫子说“攻乎异端,斯害也矣”。于此章时,方见夫子慈悲于字字句句间。
作者:步云播雨 2009-8-24 11:24 回复此发言 
34 回复:《论语》全文注解======删节整理随记 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经解】
己之所以所由所安。千停百当。则人之所以所由所安。不难视观察矣。故君子但求诸己。如磨镜然。
心机引路,事沿途做,果乃理事相合。由心而发,依径而行,心行因善恶而所据。何以隐藏其德性?皆性藏于内,而形显天外,无可藏匿也。故乃修身修心要紧要紧。
【参考注释】
视其所以:看他的所作所为。以,为。历,由,经历。 2察其所安:观察他的兴趣。 观其所由:考查他的经历,由,经历。
视、观、察:考察、省察、省验、察看等诸意也。“视”、“观”、“察”意思由浅入深。视,《说文》:“视,瞻也。”《谷梁传》:“常视曰视,非常曰观。”则“观”比“视”更为详核。察,《尔雅?释诂》:“察,审也。”《说文》:“察,覆审也。”《皇疏》:“视,直视也。观,广瞻也。察,沉吟用心忖度之也。即日所用易见,故云视。而从来经历处此即为难,故言观。情性所安最为深隐,故云察也。”多角度考察一人的心行之方法。
其:代指一个人。
所以、所由、所安:做事的目的所在、行为所经路径或所历方法与手段、一切行为所存所安之心态(即善恶二心)。所,所终。以,凭据、采用之义。由,途径、方法、手段之义。安,存怀、安放之义。
廋(sōu ):隐藏、隐匿、隐蔽、躲避也者。廋,主指隐藏德性。

【参考译文】
夫子说:“考察省验一个人,看他做事的目的所在,观察其言行以及做一切事所采用的方法或手段,省察(深入考察)这个人的做事说话的善恶存心。若这样,一个人怎么能隐藏得了自己的心性呢?怎么能隐藏得了自己的德行呢?”
【参考解读】
一个人若把“今朝有酒今朝醉”读死书,怎么能隐藏其“月光族”的心里呢?如果一个常发鼻炎病症,怎么能隐藏他从来就不爱护自己的鼻腔这一事实呢?如果一个人从来就不愿意给老弱病残都不会主动让一下坐位的人,怎么能伪装他具有仁爱之心呢?如果一个见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事,从来都是指责别的孩子,怎么能隐藏他自己的慈爱心欠缺呢?
一个女人如果私生活不检典,怎么能隐藏其到一定年龄就会发生别人不发生的特别病变呢?正所谓瞒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一个人好争好辩,无论对错,总喜欢出头,怎么能隐藏其华众取宠,好为人师,贡高我慢的那颗妄心形态呢?
一个不尊重自己父母、长者,上司的人,怎么能隐藏那颗叛逆之心呢?正所谓“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也,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真个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此真实语也。
正是:“不患人 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所以,圣贤人观察人总是多角度的进行考察,所遵循的就是“所以、所由、所安”这三大方面,既要看“现实表现”,也要查一查“履历档案”,重要的是考察他的存心是安于平淡还是热中于追名逐利呢?如此等等。有了这三个方面的考查,谁还能隐瞒什么呢?从这三个方面考察,“举直错诸枉”有何难哉?可惜,我们今天自己的所以,所由,所安不能得定,自己心之不定不平等不清净,如何能正确考察他人之所以所由所安?
若真能宁静于所以,所由,所安,看见别人炒股,岂不明白一个炒股人的心思?
正所谓“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做好人”,一切都无须伪装,一切都坦然自在。
作者:步云播雨 2009-8-24 11:25 回复此发言 
35 回复:《论语》全文注解======删节整理随记 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经解】
观心为温故。由观心故。圆解开发。得陀罗尼。为知新。盖天下莫故于心。亦莫新于心也。
陀罗尼印度语。译云能持。又云能遮。持善令不失。遮恶令不生也。温故者。明其不变之体。知新者。妙其随缘之用。温故是正念真如。知新是善行方便。
一门深入,智慧顿开。精进不止,必得其旨。迷时师度,悟时自度。
【参考注释】
温:(和颜心暖之心态)反复研习、温习、温存也者;温习,反复参究实习之义。
故:道、旧、过去的事项、事物、事理、现象等等诸义。
温故:和颜心暖地“学而时习”古来大道(孝道)。
新:以前未出现过的任何体会、事项、现象、方法、用途、功用等等。但此新非来于外,而于内自现。上了新的台阶之义。
知新:了达过现未来理事之义。
温故而知新:即与“告诸往而知来者”之义趣相同。
为:是、做、与之义。
师:自师师人、自觉觉他;解惑、答疑、传授、授业、老师之义。
可以为师矣:可以算得上为人师表的好样子了啊。
【参考译文】
先生说:“和颜心暖地“学而时习”古来大道(孝道),从中获得有益于人类社会、家庭、团体事务,了达过去现在未来理事之义等等,这种以书为师,以史为师,自觉觉他的行为,可说是做到为人师表了啊。”
【参考解读】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悦在哪里? 就在“温故而知新”。 学习最重要的是获取心得,逐步达到无师自通的程度。换句话说,无师自通,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所以,高明的老师总是致力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论语笔解》:“韩曰:先儒皆谓寻绎文翰由故及新,此是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者。吾谓故者,古之道也。新,谓己之新意,可为新法。李曰:仲尼称子贡云‘告诸往而知来者’,此与温故知新义同。”
《集注》:“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若夫记问之学,则无得于心而所知有限,故《学记》讥其不足为人师,正与此意互相发也。”
以温暖和谐之心,参习大道(人伦孝道之礼义典章、自然大道之因因果果),无论是善的恶的,好的坏的,远的近的,正的反的,有案可据的,无案可考的等等过去岁月洗礼的事事物物,不执其正,不执其反,不执其善,不执其恶,不疏之以远,不喜之以近,守诚以中,笃信于忠,躬之敬之,令己脚踏实地,不住空中楼阁,日久便能达到举一反三,不落入盲人摸象的陷井中,在这样的踏实求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做到,以书为师,以史为师,自觉觉他,于一切一切处,皆可为他人解惑答疑了。正所谓,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啊。
正所谓,贤书意深远,新意于习中。以圣为师尊,拈经存圣恩。不自贡高念,当与先人行。清心怀古贤,诂来性德真。
常怀古新,不断求别趣,不偏不倚,中道而行,存师道,怀仁心,礼敬诸佛,当得菩提。菩提既得,师焉不能为耶?离记问之学,入真实慧海。参道为师,以道为师可自师师人于世。
作者:步云播雨 2009-8-24 11:26 回复此发言 
36 回复:《论语》全文注解======删节整理随记 12
子曰:「君子不器。」
【经解】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乾坤太极。皆器也。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无非器也。况瑚琏斗筲。而非器哉。李卓吾云。下学而上达。便是不器。此言得之。
【参考注释】
器:相、样子、形式、容器、器具之义。(《包注》:“器者各周于用,至于君子,无所不施。”熊埋:“器以名可系其用,贤以才可济其业。业无常分,故不守一名。用有定施,故舟车殊功也。”)句中的器,一般意义是说的器具。深处,此器,意为相。
不器:下学而上达、没有特定的样子;不是盛装物品的器具。意为不是普通的器具。
君子:具德性修养之人,君子乃对圣贤君子的总代表,所有一切圣贤人皆从君子心中生。

【参考译文】
孔子说:“具有道德修养的人没有一定的形式(君子没有一定的样子)。”
【参考解读】
一般意义上说,器物是各有用途的,人为的规定而已,假如我们有一口锅,既可以烧汤,也可以炒菜,还可以炖菜,还可以煮别的东西。是不是一定要为烧炒炖煮各买上一口呢?从才能和技艺方面说,一物可以多用途,也可以单一的用。如果说,有了这样几口锅同时存在,其中有一口锅只能做那样事,拿去做别的事,就有强人所难的味道,我们今天大多数人都强调,人要多能多专,其实多能的结果是什么呢?多专的结果是什么呢?能也不能,专亦不专,这就是杂而不精的结果。然而,我们学这一句“君子不器”用在技术技能方面,博学多专,有没有错?没有啊,自己拥有较多的技能总比没有的好,但是若傲能于外,那拥有这些技能反倒是对自我的人生有较大的危害了。
夫子说不器,用于今天的意思,很适合当下的社会环境,如果一个在家里或者单位等等,只能当丈夫(或太太),却当不来儿子(或女儿),也当不来父亲(或母亲),只当得了领导,却当不了老师,也当不了学生,当不了亲人,那不就成了一个器物只干一样事了吗?
君子的心量是从细微处到宏大处,无所不在,无所不存心之至,他的心量可能是装一个家庭,可能是装一个团体,一个机构,一个国家,乃至装下全人类等等的,谁能说君子的心是一个什么器具呢?故说“君子不器”。
君子不存在一个固定的模式,没有一个固定的样子,该当儿子的时候,一定是个好儿子,该做丈夫的时候,一定是个好丈夫,做领导的时候一定是个好领导,做长者的时候一定是位和蔼可亲而慈祥的长辈,君子就象这个样子。
君子一定能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他也一定能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假如当有两个都可炖菜煮饭的锅时,决定不会把汤拿来一家装一半的平均分配,一定会让这两口锅都发挥作用。
君子一定是存自利而利他之心的人,不会仅具器物之状。君子乃非器具,故当存利他之心。依非器具德,自度度人,自化化他,此乃顺菩提门,来来去去随缘乃发。以不器自省,可君子而至圣贤也。
君子之体与用是一,不是二。一而二,二而一。体离了用,无以为体,用离了体,无以为用。君子离开了形式,就没有君子了,离开了君子,形式也没有了,一有二者皆有,一亡二者俱亡。
何以为“君子不器”,因为,君子不是死的,是活的,由于君子之根本不动不变,会随社会环境变化而变化,会随世态的变化而彰而隐,但其为人为他谋福利的心不会变,不会同流而合污,故“君子不器”。君子不器,必具仁行礼,必具诚守信,必具直住心,必具正修身,必轻物重义。
愿人人皆“君子不器”
作者:步云播雨 2009-8-24 11:26 回复此发言 
37 回复:《论语》全文注解======删节整理随记 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经解】
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正是此意。
欲他成就必自成就,非自成就焉能他成就。自不度焉能度他?此乃有别于妄言绮语、花言巧语也。此信愿行解自证而而化人。
【参考注释】
问君子:问如何能成为一个君子。
行:落实、做到、身体力行之义。
言:言论、意欲展现之事理。
从:跟随、随顺、随缘不变,持之以恒之义。
之:代指前所行之一切所言说之事理。

【参考译文】
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说“自己先兑现自己的言行,然后再言之于人演之于人而恒持不变。”
【参考解读】
怎样做才能算是一个君子?自己意欲表达的内容,先在日常生活中完全落实兑现,然后持之以恒,不随因缘外界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心性,目的就是操持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不变,随缘不离其宗,把这种美好的行为广演于世,自己依然不骄不慢,朴而实之向更高境界发奋,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君子了。
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做不到的事不强说能,自己做不好的事,别强说能,凭空乱说,无有是处,君子乃踏实之心性,无有虚伪谄曲,事君事父事众人,无不是一颗平常心。君子,在日常生活中,企业工作中,家庭生活中,社会关系发生时,普遍把自己的言与行通通落实,以这样的方式持之以恒,从而大到自觉觉他,自化化他。一个人若不能与自己的父母相处和谐,做不到孝敬,做不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他怎么能持之以恒的落实呢?又如何能让身边的人相信他尽到了孝心呢?一个人如果自己不诚信,在日常生活中尽干损人之事,如何让人相信他是一个诚实信用之人呢?一个人如果时时处处都表现出贡高我慢,人们怎么能相信他是一个和睦可亲的人呢?一个人如果,大谈温良恭俭让,自己的行为却格格不入,那么这样的人究竟表演了些什么留给社会、家庭等环境呢?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呢?
真正的君子就是要少说空话,多做实在的事情。也就是 “敏于事而慎于言”,凡事先做起来,然后再说,把实际的行动放在言论的前面,而不要光吹牛不做,夸夸其谈。 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这是圣人所不能容忍的。
作者:步云播雨 2009-8-24 11:27 回复此发言 
38 回复:《论语》全文注解======删节整理随记 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经解】
生缘。法缘。无缘。三慈。皆是周。爱见之慈。即是比。
利害得失于人之往来互动,无不为心使然。故,互利而交,和则周,功害而交,分则比。君子以怀纳而会天下成就英雄,小人以嫉猜而取天下败废性命。
【参考注释】
周:普摄、包纳、团结、容纳、周全、成全之心等诸义。
比:计较、比较、勾结、结党营私、划地为牢之义。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普遍团结人而不只是和少数几个人亲近,小人只和少数几个人亲近而不普遍团结人”。
夫子说:“君子包容天下(以其性德道义会天下成就英雄),成人之美而不计较得与失;小人算计天下(昧其心性礼义远世间缘丧贤命),损人自厚而在乎功名利禄。”
【参考解读】
***另:(此章意深,有无量意义,略举如次)
君子在做任何事,都有周全缜密的考虑,从他人的角度成全别人,亲善人民,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乃至安危,动作舒缓,柔顺世人;小人做任何事,总是计较自己在事件中的得与失,不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不可能周密谋划大家的利益,把自己的功名利禄看得比什么都高,因而动作蛮横,粗暴自尊,目中无人。
说起来,也就是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平等对待五湖四海,不要帮派漫延。
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胸襟宽广,“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而 不要心胸狭窄,结党营私,排除异己。二是要以道义为重,做人主忠信,办事讲原则,而不要唯私利是图,相互勾结利用,背信弃义,以原则做交易。
能不能做到心纳大千事,眼养四海情,身演四方行,这也就是一个人是不是愿意远离小人而达君子境之关键所在。故曰“君子不器”, “巧言令色鲜矣仁”。故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作者:步云播雨 2009-8-24 11:28 回复此发言 
39 回复:《论语》全文注解======删节整理随记 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经解】
学而不思。即有闻无慧。思而不学。即有慧无闻。罔者。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也。殆者。如增上慢人。堕坑落堑也。
只行不解增长无明,只解不行增长邪见,解行并重不可偏废。
深解意趣,是对一切事一切理正确的态度。学与思不可落于任何一边,两边并进但却不着两边,是为学为思,则不罔不殆也。学思不二,学思相济了达实相。思有浅深,学有深浅,发心住步步用功方能不殆。”

【参考注释】罔:通“悯”,迷罔,无知的样子。 殆:危险。
学:读书、学习、实习、实践、参习、参观、观摩;通过学习而成熟觉悟之义
思:思考、思惟、思前想后、三思、深思、思索、思虑诸义。
罔:困惑、迷罔、胡涂、迷惑、迷茫之义趣。
殆:危险、疑惑、疑难、疑虑、疑惧、恐怖之事项。
*****文中之学思者,意指诗书学习与实践脱节,学者,主指依样画符,仅是样子象,而无神韵。思者,主指深思熟虑,果若此,必当向圣贤学习,向自然学习,向一切可为师者学习,并落实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但此章“思而不学则殆”中的思,若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而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向有德有行有解有证之贤能人等学习,当然会处于非常危险的地位。
【参考译文】
孔子说:“读死书不增长智慧,就会处于迷惆之中,胡思乱想,不在时习之中觉悟增长邪见,这是很危险的事”。

【参考解读】
夫子说:一个人如果只管埋头读死书,不重视学与习的关系,于学中做不到深思远虑、追远慎终,那么必然会处于迷茫之中,不能于学中增长智慧,不能于见闻觉之中,明白事与理,就更不会明白世理人情,必定一无所获,从而坚固的执着自己的邪知,因其无有定心,无有恒心志于自然大道之学,不能安身立命于当下人类社会。故先人说“但学文,不力行,长浮华,成何人。”;一个人如果一直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不从实际出发,根据实世学习相关的德艺,不切机学习参究相关圣贤之礼乐诸趣,那么必然会处于疑惧不安的时空之中,不能明了思与学的关联所在,这是非常危险的。不把自己有学习中理解出来的亲善人民与环境的道理加以落实,就会使自己逐步走向纯粹的胡思乱想,增长自己的邪见,而且会坚固地执着自己的邪见,正所谓“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故夫子提醒学生们道:“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夫子讲述的思与学的关系中,思什么?学什么?这是非常值得人追寻与探讨的,学与思皆从于孝敬,发于孝敬,生于孝敬,止于孝敬,于孝敬中出仁心发礼乎心,至至善之品。故夫子说“无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也;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伟不习乎?”故说“父母唯其疾之忧”。夫子故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读书学习不能随文入观,不能从圣贤人的经典之中时习生出智慧,这也是书呆子的表现。要么落入胡来蛮干,要么落入空谈抱负的胡思乱想,自己把经典引向死亡的空想家,成了罪魁祸首。切莫做迂腐而无所作为的空想家,空想家就会把这些智慧当作哲学来研究。 若不向先人学习,不在学习中总结出适用于自己自然大道的东西,那依旧落在想当然的境况之中,现样无所建树,无所作为。
学什么?学自信而不学狂妄,习孝敬于生活中,习笑脸迎客,习大肚容天下。明代人陈銮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 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学是入书,思是出书。出入有道。学业可成。
作者:步云播雨 2009-8-24 11:29 回复此发言 
40 回复:《论语》全文注解======删节整理随记 16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
【经解】
端。头绪也。理本不异。但头绪一差。则天地悬隔。
佛老孔三教。皆有正道与末流异端之分。攻乎异端。则自害害他。可不慎乎。
攻而成害,因异端之存,异端立,则害无穷矣。戒除自己不合道之妄心,归于清净,顺乎圣宗,利众利己。故于习中当标显顺常道,扬祖德,承师恩传后人,启后有后,谓之孝也。
违反菩提门,则对菩萨有大损害。顺菩提门,便可到达彼岸,故能自度度他,自觉觉他。
【参考注释】
攻:追求、过份强调、打磨、攻占、钻研、攻读、攻取之义。
乎:于。
异端:与孝悌中信礼义廉耻仁智之德相违背的一切言论,事相,通通皆为异端。异端,异端邪说、奇谈怪论、奇技淫艺,旁门左道,妖魔鬼怪等等诸义。
斯:这、此之义。
害:祸害、灾害之义。
已:连绵不断、行而不止之义
也已:也就从此很难根除之义。

【参考译文】
夫子说:“如果社会过分强调并追求事物向某些方面奇形发展(或说,过分追求违越仁孝大道的东西,让异端邪说、奇谈怪论、奇技淫艺漫演于世),这种大灾害从此便连绵不断而很难根除了!”

【参考解读】
{崔适《论语足征记》:“《春秋?文十二年》传曰‘惟一介断断焉无他技’,《解诂》曰:‘断断,犹专一也。他技,奇巧异端也。孔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礼记?大学篇》郑注义同。《颜氏家训?省事篇》:‘古人云多为少善,不如执一。鼯鼠五能,不成技术。近世有两人,朗悟士也。性多营综,略无成名,经不足以待问,史不足以讨论,文章无可传于集录,书迹未堪以留爱玩,卜筮射六得三,医药治十差五,音乐在数十人下,弓矢在千百人中,天文、画绘、綦博、鲜卑语、煎胡桃油、炼锡为银,如此之类,略得梗概,皆不通熟。惜乎以彼神明,若省其异端,当精妙也。’颜氏此言,正与何氏之言相发明,是异端者犹《书》、《礼》之‘他技’,此经之‘多能’。多能乃圣人之事,常人而务多能,必至一无所能。是故断断无他者,不攻异端之益也;多为少善者,攻异端之害也。害在攻,不在异,何平叔已不得其解,云‘善道有统,殊途而归。异端,不同归者也’,即以害承异言矣。昌黎遂以异端与佛老并言,《朱注》乃证明其义曰:‘异端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如杨、墨是也。’案夫子之时杨、墨未生,何由知之?孟子之辟杨、墨,虽广为之目曰‘邪说’,曰‘诐行’,曰‘淫辞’,而不谓之‘异端’,则异端非杨、墨之谓也。孙奕《示儿编》谓‘攻如攻人之恶之攻。已,止也,谓攻其异端,则害人者自止。’此说亦非也,阮公《校勘记》云:‘皇本、高丽本“已”下有“矣”字。’则‘也已矣’三字连文,皆语辞,与‘吾末如之何也已矣’例同,可征‘已’字不得训‘止’也。”}
“对于异端邪说的看法,历来有保守和激进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保守者往往以正统自居,把凡是不合自己见解,好走极端,走偏锋的观点都视为邪端邪说,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历史上的哥白尼、布鲁诺等都是这种观点的牺牲者。激进者往往以标新立异为时尚,喜欢以偏激、个性来走特殊的路子,钻牛角尖,他们很多时候都走入了死胡同,自生自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的科研成果、艺术杰作都是这种标新立异的产物。所以有人专门着书《异端的权力》,为异瑞邪说当辩护人。有人说这符号时代潮流的,谁能讲此有错呢”?作为圣贤君子之人来讲,他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这些,而看到的更多更远。也有人说,“对于儒者来说,对于以中庸为最高道德标准的孔圣人来说,对标新立异,好走偏锋是不能被接受的”这种说法,也是不正确的。
真正的儒者,真正以中庸为修齐汉平准则的人来讲,无不是以包容为前提,无不是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为乐事,为幸事,只不过是从平衡的角度出发去考量一切,是从“慎终追远”的角度去考量一切,故能发自内心深处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与“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合谐统一。故先人有“君子九思”,上达天听,下对黎民百姓,无不处处于一心恭敬,一心孝诚,故而能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大音。
假使我们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不注重于身体力行,而注重在文字功夫本身上,不能将孝落实于实际生活,不能将仁心落实于普适于家人及众人,不能由心生礼于人于事,只着于文字相而已,此亦是“攻乎异端”攻乎于此,必成高谈阔论之“宗家”害人又害己,害国又害家。当一心住于只重形式不重实质的这种情况,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家,一个国,尽皆如此,无害之时,也已养大患于内了,故曰“斯害也已”。
假使我们在打麻将、搞赌博时,看电视、谈新闻时,叫自己的孩子去学习,我们自己做不到,却忘了我们自己是孩子的老师,凭自己的想象叫孩子自己看书学习,我们自己身不正,孩子学到的是什么?他们学到的就是身不正。孩子从小就在这种坏的环境下成长,虽未看见后来的重大“逆反”,其害早在那场麻将,早在那些电视与新闻谈论中形成了他的未来恶习,正所谓“攻乎异端,斯害也矣。”
假使我们过分强调军事强大,不注重和平友好;假使我们过分强调经济基础,不重视上层建筑;假使我们过分强调个人自由,不注重平等互助;假使我们搞经济建设过分破坏环境,不注重环境的平衡协调;……反之亦同理。必然的结果是人病家危国不安,这就是攻乎异端的结果啊。故夫子苦口婆心“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己之不欲,勿施于人”等等等这些相同内容的慈悲之语啊。
我们今天把这些语句分他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结果,亦是攻乎异端。我们今天仍然落在分什么道家儒家,亦是攻乎异端,分来分去的结果就是争论不休。一个家与家,争论不休的结果就是走上诉讼程序,各叛输赢,人情离散;国家与国家纷争的结果就是战争来做最后的裁判。人与人,家与家,国与国,同样适用“冤家宜解不宜结”,愿天下人尽皆受用于:“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己之不欲,勿施于人”。
作者:步云播雨 2009-8-24 11:30 回复此发言 
41 回复:《论语》全文注解======删节整理随记 17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经解】
子路向能知所知上用心。意谓无所不知。方名为知。不是强不知以为知也。此则向外驰求。全昧知体。故今直向本体点示。只要认得自己真知之体。更无二知。此与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之旨。参看。方见圣人道脉之妙。若舍此而别求知。不异丙丁童子求火。亦似骑牛觅牛矣。
知者明了通达,不知者惑迷。通达明了即是智慧,非明自视为明,妄也,不通自以为达,狂妄也;已了达,亦应谦虚,不可傲长,不可妄高,学无止境,智慧无边。了达于此具真智慧也。
【参考注释】
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叫季露,夫子之学生,小孔子九岁。
诲:告诉、教诲、教导、告诫、引导、教授之义。
女:通汝,即你之意。
知:第一知者,为智慧也。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者,皆为明白、明了、通达、了解、知道、清楚也者。最末之知字,真智慧之义。
之:代指任何知之对象。
是:现象与事实相符合(才真正算得上是)之义。
【参考译文】
夫子说:“仲由呀!我告诉你如何增长具有处理人事物的智慧吧!明了通达就实实在在地说明白清晰,没有明了就踏踏实实的承认未能了知其意,这样的心态才真正是具有智慧的表现!”
一本译作:孔子说:“仲由!我教你的东西你都懂(明白)得了吗?懂得了就是懂(明白)得了,没有懂(明白)就是没有懂(明白),这才是真懂(明白)。”
【参考解读】
求知也忌自欺欺人,不懂装懂,更何况求真智慧呢?更是应该诚敬有加。
人们时常讽刺那种只会说“Yes!”的“假洋鬼子”,这是不懂装懂的典型形象。而实际上,生活中这样的“假洋鬼子”到处都是,充斥于各行各业。
如果只是读书求知,这种“假洋鬼子”还不过是害己而已,没有什么大碍。但如果让这种人从政治国,那可就不是害己的问题了,小则害己害人,大则欺师灭祖、亡家亡国。
所以,我们绝不要低估了不懂(明白)装懂(明白)的危害。因为它完全可能由一种个人品质而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公害,贻患无穷。
故夫子说“思无邪”、“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己之不欲,勿施于人”。
相同的慈悲之心又一次在此处显相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真可谓:直截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但自怀中解垢衣,谁能向外夸精进。佛性戒珠心地印,雾露云霞体上衣。
作者:步云播雨 2009-8-24 11:31 回复此发言 
42 回复:《论语》全文注解======删节整理随记 18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经解】
何日无闻。何日无见。闻见不患不多。患不能阙疑殆。慎言行耳。禄在其中。是点破天爵天禄。乃吾人真受用处。若作有得禄之道解释。陋矣陋矣。
干禄谓求福也。言是口业。行是身业。慎是意业。身口意三业勤修。外则寡尤。内则寡悔。即是自求多福。故曰。禄在其中。多闻多见。而不能阙疑阙殆。随波而流。随风而靡。则灾祸堕落之所由来也。可不慎与。
【参考注释】
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生于公元前503年,小孔子48岁),夫子学生。
干:求,感之义。
禄:俸禄、官职、衣禄、福报、财富之义。干禄也就是求做官。
闻:听、接触、感触、闻而生慧也。
阙:通缺、缺陷、暂时放下持保留意见或态度之义,阙者,通觉也。
疑:疑惑、不明白、不通达、不清楚之事项诸趣。
行:落实、贯彻、实施之义。
寡:少、很少、轻微诸义。
尤:过失、过错、错误之义。
殆:通怠;错误见解;极进与消极之二重错误认识、懈怠之处诸义。
悔:不可更改的错误及过失(程度上比尤更严重),后悔、反悔之义。
【参考译文】
夫子学生子张,向孔子请教如何能学会正确求得福报(官职、俸禄、福报)的问题,夫子说:“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少发表自己的看法,把自己存在疑惑的方面,放下而不妄加推测,慎重对待任何其它的方方面面,那么就会很少犯过失与错误。多看看他人对事对人对物的处理方法与方式,把自己的一切自以为是全部放下,把自己的一切极进与消极二重错误见解、认识、思想等一切懈怠及阻碍之处全部舍掉,那么就一定会减少后悔和悔恨。一个人少犯过失、错误,少用自己的错误知见和思想行事就会少犯不可挽回的错误,官禄、福报自自然然就在这如理如法的过程中求到了!”
【参考解读】
一般人率性而为问题不大,要想当官则必须谨言慎行,约束自己。
今人之“说话多得罪人,做事多错误多。所以,会当官的人 多半练就了一套谨言慎行的本事:但听人说了大半天,表态却是字斟句酌,嗯嗯啊啊,甚至“顾左右而言他”,‘却道天凉好个秋!”少表态,少做事,一张报纸一杯茶,明哲保身,但求无过。” 这可是大大地违背了夫子的疑殆双阙之本怀了啊。
无怪乎有人说,做官是一门学问,里面大有讲究。正所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
圣人可真是无所不教啊!
“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亦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另一种说法。夫子之诲人真是应时应物随心入教也。真可谓,“思无邪”,“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同样让学生增长智慧的方法,用了不同的方法与说法,其心如一,于前于后尽皆一同,文字虽异,其理无二。“己之不欲,勿施于人”不亦正是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一多一寡,一闻一见,阙之疑,阙之殆,尤与悔则寡。
孟子曰:“求之有道,得之由命”,“求则得之”亦是此章之意也。
思无邪则追远慎终。闻所由来,行中而慵,止染而净其身,明德亲生,故无挂碍。省言笃身,舍己随人,慎行审义,禄近功成。
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成就德行,造善缘成就一切。
多听他人讲,方可明人之急,对有疑问的地方持保留态度,对没有疑问的,自己说话时也要谨慎,这样就可以少过错,不将自己所谓高明言于不能接受的时机或他人,这是智慧因为人的根机不相同,社会大众所处的时代环境相关很大,凭自己的一时痛快,可能就会说出不合时宜的废话来故君子耻于言过其实;多看,对不理解地方持保留态度,对理解的,自己做时也要谨慎,这样就可以少后悔,甚至可以减产犯不必要的无法挽回的过失,造成自己终身遗憾,此正是君子看长远,小人顾眼前。长期坚持这种良善的心念,自己就能在这样的过程中成熟起来,路途越走越宽,从而增加自己的福报,打通自己的人生道路。
作者:步云播雨 2009-8-24 11:33 回复此发言 
43 回复:《论语》全文注解======删节整理随记 普通人于待人接物处事,又何偿不是如此呢?能做到“言寡尤,行寡悔”,为远是非,离祸殃之不二法宝。
一个家庭亦然如是。“言寡尤,行寡悔”,避凶而趋吉之大道所在。
家中有老少,少时老师是父母,父母一言一行无不入孩子眼,浸孩子心,他们无不以父母之言为言,父母之行为行,一板一眼,尽皆述而无漏。
如果我们自己在家中言而无信,言过其实,不忠,不信,上不敬父母等等等,孩子会学到什么?如果我们成天喜欢赌博,大多数孩子会在父母亲赌博时来向大人要钱等等,这种再现,而且还多吧?这时的父母亲会说一些什么话呢?手气好时,会如何说?手气不好会如何给孩子说?一点一滴都在教孩子啊。作父母的有几人明白,自己在培养的是什么人呢?是为家庭培养一个孝子呢?还是培养一个逆子?是为社会培养一个人才呢还是培养一个祸害?现在啃老族少吗?现在稍有几个钱的人都在如何教育孩子呢?很大一部分人都教的是孩子不吃亏,并不是教孩子和平友好啊。不是在教孩子做人,而是在教孩子做霸王啊。
大多数在教孩子做皇帝,而不是在教孩子做劳动者啊。
我们在对待我们的父母时,都在进行什么样的孝顺呢?很多情况下进行的是陷父母于不信不义,而不自己反省啊,不能做慎于言,慎于行啊。很多时候在做孝顺父母时干的确是“陷亲不义”啊。
略说于家能做到“言寡尤,行寡悔”,此是避凶而趋吉之大道所在
一个团体(国家)亦然如是。“言寡尤,行寡悔”,远争端趋和平的无上之法。
从家庭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无不涵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我们今天还能见到多少人能把君亲师这三角色在家庭、企业、事业、机关、团体、单位、ZF部门中表现出来?假使领导处处为自己着想,为老百姓只是一句空话,或者做做样子,结果是什么,百姓一定也是做做样子,上下齐相骗,无有诚实信用可言,领导身不正,百姓如何能身正?尽管有严厉的刑法也不济于事,当然也就会出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成了一句空话,前人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言不可不慎啊。夫子讲“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是对治人与社会关系的灵药啊。谁又能真明白“攻乎异端,斯害也矣”的真实之处在哪里呢?欲穷弊端,非“举直错诸枉,则(百度)民服;举枉错诸直,则(百度)民不服。”不可对治。
“言寡尤,行寡悔”,不可不慎重对待啊,在日常生活中,不可不“慎终追远”啊!
国家与国家之间,又何偿不是如此呢?假使不能做到“言寡尤,行寡悔”,必然招国际风波,甚至国家之间的战争。因为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并非过份啊。
一个人,一个家,一个团体、一个国家,果真能了达“言寡尤,行寡悔”,何愁台不灵,池不灵呢?
作者:步云播雨 2009-8-24 11:33 回复此发言 
44 回复:《论语》全文注解======删节整理随记 19
哀公问曰:「何为则(百度)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百度)民服;举枉错诸直,则(百度)民不服。」
【经解】
惟格物诚意之仁人。为能举直错枉。可见民之服与不服。全由己之公私。不可求之于民也。
为之以心,举、错以行,直、枉施以德而彰隐。家国之直枉是德之显冥,德之明冥,乃为心走使。
血脉供养无间断,心之直枉以决其终始,皆于不间断处。亲民以德,演无邪之思,诚心笃行为世之范,乃民服也。
修身亦然,心容乃大,身泰于心之直枉以决。

【参考注释】
哀公:鲁定公的儿子,姓姬名蒋,哀是其谥号,鲁国国君,在位27年(公元前494~468年),即鲁哀公。
为:处理、管理、引导、相处等等诸义。
服:顺从、随顺、心悦诚服之义。
对曰:表示对位居尊者、长者从尊敬心(敦伦尽份)的行文用语。
举:提拔、提升、助长、起用等等诸义。
直:刚直不阿、直心正意、深心诚信等诸义。
错:通措;安排、安放、安住、放置、固定等等诸义。
枉:颠倒是非、恶阴险、奸巧、邪枉、邪恶、不正、昧心昧德、恶心、恶行、去善亲恶等诸义。

【参考译文】
鲁哀公问夫子道:“如何管理国家机器,才能让老百姓心悦诚服呢?”孔子回答说:“提拔安排刚直不阿、直心正意、深心诚信之人于颠倒是非、邪恶阴险、奸巧、邪恶、不正、昧心昧德、恶心、恶行、去善亲恶之人的上层,使他们居于领导地位,那么,百姓就会顺从,就会随顺国家的法度礼仪;反之,如果把小人置位于君子之上,让天下百姓不得安宁,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那么百姓就不会顺从国家的管理。”
【参考解读】
孔子曾经对学生樊迟进一步发挥了这一观点。孔子说:“把正直的人提拔到不正直的人之上,能够使不正直的人也正直起来。”樊迟不理解老师的话,就去请教 成绩优异的同学子夏,子夏说,“这是含义非常深刻的话呀!比如 说,舜帝有天下,在众人之中提拔了皋陶,那些不正直的人就靠边站了;商汤王有天下,在众人之中提拔了伊尹,那些不正直的人也就靠边站了。” 从政治国离不了选拔任用干部,干部选得好,老百姓就拥护; 选得不好,老百姓就反对。好与不好,标准是正直与否。亦如大家常常爱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也正是“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一个重要方面啊。问题是,考查的难点也正是在正直与否啊! 当然不可以理解为弃“枉”之于不问不管,而是纳之,容之,惩之戒之,引导归之于道正统,从之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定当是“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勤。”
一个团体、一个国家的昌昌盛兴隆无不如此。
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亦如是吗?
自己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错误的观念占了上风,就会导致自己一路不得顺当。假如自己爱发脾气,动不动就向别人发脾气,结果是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其结果必然是人人远之,躲之若瘟神,或者不惧你者,一定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自己发脾气的结果是让自己的身体从里到外,从量变到质变,发生扭曲,一定会出现身体发臭,乃至出现其他病变,这是为什么?“举枉错诸直”,如果一个能时时处处,给人以和颜悦色,自己的身体一定处于健康状态,能把“举直错诸枉”用于自己的生活习惯,一定能达到个人身心安稳,家庭和睦,一定能睦邻友好,必能做到“入则孝,出则弟”,亦必能做到“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常常都会处在和乐融融的景况之下。
一个家在日常事务中,不亦如是吗?
一个家庭中,能做到“举直错诸枉”,做到上敬老人,下慈儿孙,一家人和和乐乐。自己并没有对别人的老人进行多少孝敬,别人一定也尊敬你,为什么?你并没有特别对他人的儿孙进行特别的关爱,别人的儿孙也一样尊敬你,为什么?因为自己有一颗真正的孝慈之心,把这个真孝真慈表演出来了,而不是在做戏做秀。反之,把错误的观念用在了家庭关系中,自己可能并未对他们实施侵害,仅仅是自己的家庭内部关系处理得非常糟糕,你无论如何对他人表现出何等的谦躬,也不会有人尊重你,一定会在背后论你长,道你短,这是为什么?
“举直错诸枉,则(百度)民服;举枉错诸直,则(百度)民不服”在日常生活中,不可不慎啊。一句“慎终追远”亦不可不谨慎。同样,“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亦不得不引起人们时时刻刻留心于自己的生活方方面面啊。
举直错诸枉,能使人健康长寿,能使家庭和睦,能使社会团体国家兴隆昌盛。
举枉错诸直,定使人疾病缠身,能让家庭乌烟瘴气,能让社会国家团体混乱不堪。
欲举直错诸枉,下手处,格物致知,方能正意诚心,修齐治平,这是不可惑缺的必由之路。
作者:步云播雨 2009-8-24 11:36 回复此发言 
45 回复:《论语》全文注解======删节整理随记 20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勤,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勤。」
【经解】
临庄。从知及仁守发源。知及仁守。只是致知诚意耳。孝慈。举善教不能。皆是亲民之事。皆是明德之所本具。可见圣门为治。别无岐路。此节三个则字。上节两个则字。皆显示感应不忒之机。全在自己。
慈而生忠,庄而令敬。善之血液畅流于敬忠之河途,使河途不枯之要乃教。故教乃用,于教中觉,于教中和天下利大众。教学相长利人利己,化己而能化他。
行为世范,身为人师,世风日盛是也。
【参考注释】
季康子者:鲁国大夫,姓季孙,名肥,“康”乃谥号。鲁哀公时的正卿,鲁国当时最有政治势力的人。
以:凭籍、和、而且诸义。
劝:勤勉,勤勉互助的纯厚民风之义。
如之何:何如之;即怎么办,如何进行、如何达到诸义。
临:对待、莅临、牵涉、涉及诸义。
庄:庄重、庄严、威严之义。
孝:孝养、孝慈之义。
慈:慈悲、仁爱之心。
忠:忠信、忠心、忠诚(忠实诚信)之义。
【参考译文】
季康子请教道:“要令天下人具有恭敬、忠信诚实和勤勉互助的纯厚民风,应该如何进行(这项事务)呢?”先生说:“你对待任何与百姓事务相关的态度都要做到庄重,无论是当面或者背地里(表里一至,做好表率作用),那么百姓自然就对你敬重,乃至百姓之间也会相互尊敬了;如果你把孝养父母的心和慈爱子女的仁爱之心推及天下人,那么人们自然就对你忠心耿耿,忠信诚心了,整个社会会因此呈现忠诚仁爱的良好氛围;你任用德行高尚的人进行正面教育,让大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构建美好的社会环境,那么天下的人就会勤勉互助而无碍了!”

【参考解读】
一言以蔽之,执政者以身作则,老百姓才会按执政者的意思办事。
所以,古往今来的执政者总是很注意树立自身的形象,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爱民如子的人,一个慈祥而孝敬父母的人,一个勤政而廉洁的人。
说起来,作为一个公众形象,这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圣人不是早就说过了吗?只有这样的形象,才能使老百姓恭敬、忠诚而勤勉。
圣人教人真是博爱无边啊。真是“有教无类”下至种花养草,上到安帮定国,无所不教。前面给他的学生谈到“君子不重,则不威”无有君子之心量,难以治其国,安其帮,做到君子亦有步步过程,共通处便是恒持“克己复礼”,治国修身不以礼节之,则皆不得。先人故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在任何一个景场之中,能举直心以克枉心,则能张道以正其德。治理大小企业,团体、单位,一家一邦,无不欲直达和谐,把“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不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能通权达变地用于现实生活与事务中,则能达到“临之以庄,则敬”。
自己能在管理的事务上,所处的家事关系上,在个人的杂务之中,能把孝养自己父母的那份心,推及到自己所处的环境之中,让他人一同感受到,能把自己慈爱自己的孩子的那份爱心扩大到自己身边其他孩子,那么人们自然就能做到忠诚实信了,故说“孝慈,则忠”。人能在日常事务中“举直错诸枉”,则人们信服,这亦是先拔优秀的人去做领导、做教师、做辅导员,把这些有品有德的人安排在重要位置上,使那些不能淋浴到智慧之光的人们共同受到滋润,从而感化天下,岂不正是“举善而教不能,则勤”。
欲使国之大治,唯是领头人的心性为仁为慈,一切事务无不由人而执,故破除自己的一切错误知见,方可诚其意,而能演孝演慈于生活,做到了“举善教不能”,做到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个人也好,家庭也好,乃至国家也好,皆能自觉行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定舍毕节而就王恭。
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何其厚,何其重,何其大,何其广。故说,“举直错诸枉,则(百度)民服,举枉错诸直,则(百度)民不服”;“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勤。”
自具慈心人民而生忠信,自庄严而能令人敬重有加。修齐治平之大义无不出于孝敬忠信之河途,使河途不枯之要乃教。故教乃用,于教中觉,于教中和天下利大众。教学相长利人利己,化己而能化他。
果能存心“行为世范,身为人师”,世风日盛之况离今天不远也。
作者:步云播雨 2009-8-24 11:38 回复此发言 
46 回复:《论语》全文注解======删节整理随记 21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经解】
此便是为政以德
只问耕耘,不求收获;只为天下苍生,不为名利,夫大孝乃孝天下也者。此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故行之以礼敬诸佛,赞叹如来。
发菩提心,顺菩提门,深心安住无上行是也。

【参考注释】
1或:有人。2奚:何,为什么。3《书》:指《尚书》,以下几句 是古《尚书》佚文,今文《尚书》无此几句。4施:延及。5有政:即政 治,“有”字无意义,为名词词头。
或:不定代词,有人之义。
奚:何、为何(为什么)、怎么之义。
为:从事、做也、进行诸义。
政:当官、从政、担任职务、管理事务;行政事务;本职工作等诸义。
《书》:指《尚书》,以下几句 是古《尚书》佚文,今文《尚书》无此几句。这是我国古代一部关于上古历史和事迹的着作汇编,主要记录上古帝王们的言论。
惟:思惟、善思惟,即全方位考虑之意。
施:广布、延及、推及之义。
有:相关连者。或与……相关之义。
奚其为为政:这样的做法难道不是参与了政事?为何一定要担任职务才能算是进行政务管理呢?句中之“其为”,意即这样的做法;为,参与、进行之义。

【参考译文】
有人请教夫子说:“先生为什么不出来担任职务,管理国家事务呢?”先生道:“《尚书》上说:‘孝道啊!就是从全方位思惟孝敬父母、长者,做到友爱天下,致力于四海之内皆兄弟’。只要把这样的品性德行推及于自身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就已经是在从事国家政事了,这样的做法难道不是参与了政事?为何一定要担任什么职务才能算是进行政务管理呢?”

【参考解读】
圣人的意思说的是齐家治国的道理:只要你做到了孝弟,而且把这孝弟的精神普及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待人接物,乃至政治上去,这就回到有子所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学而》的话题上去了。即使你没有当官,也为治理国家作出了贡献,这下就是参与了政治吗?
所以,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不一定要做了,只要你在家里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有助于社会安定,民风淳厚,你也就参与政治了。
这样一说,谁还能超脱于政治之外呢?
人是家庭的细胞,家庭是国家的细胞,国家是社会的细胞,自己立足于本职工作,立足于本位的职责.在家中把君亲师三角色演得出神入化,在单位中把这个君亲师三角色演恰到好处,把自己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处理得风调雨顺,这不就是真正在进行“为政以德”的大事吗?不也是正在进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事吗?
“学而时习之”,真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啊。
其学不固,不可以忠敬而事其所,不可以诚心而敬于人孝于人友于人爱于人,以何而重,以何而庄?为政以德,必存孝存仁,欲存至仁至孝,非修自身不可,修身之本在于格物。其修身齐家治国无不以博爱示于当下。欲达博爱,必“思无邪”亦必慎始终。
假使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不好,却成天大喊大叫去框扶正义,其结果会是什么样?一个人自己的学业都不肯踏踏实实的做好,却大喊去改革教育体系,他的改革目的地在哪里?
一个人自己的本职事务都无能力解决好,却去对董事长指手划脚,是何道理?
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如何做儿子,又怎么能把儿女教好呢?假使他也写出了一部育儿丛书,可想而知,这书是教育出来的结果是什么?
故夫子说“思不出其位”行亦不出其位。
人人都能把如此,各尽其职,各司其职,整个体系不就是和谐了吗?
如果眼睛要去干嘴巴的事,嘴巴该干什么呢?
政治与家庭与个人是分不开的,如果是社会风气是社会的事,与己无关,那怎么能说自己尽到了职责呢?
如果说,大家都去种白菜了,谁来大米呢?人人都从自己私心出发,都想弄个总统、皇帝的这样的来干干,甚至不惜说服大家去干不该干的颠覆事件,这哪里是在实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分明这是在“祸国殃民”啊。这也不是在进行正常的为政之道啊。
故夫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众星共之”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不也正是孝道的最好演绎吗?不正是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的演绎吗?
换句话说,为天下,为百姓,亦并非只有当官一条路。
把敦伦尽份,做到本位,就是为政。
做到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就是在真正的为政,又哪里是只有万骨枯后成一将的唯一选择呢?
因而在为政之路中,夫子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作者:步云播雨 2009-8-24 11:39 回复此发言 
47 回复:《论语》全文注解======删节整理随记 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经解】
不信自己可为圣贤。如何进德修业。
立世信当先,仁义礼智信安身存命。立身处世之根,莫过于信,信乃传动之根本,内意而外达,外事而内注。无信便无礼义,无礼无义何谈有信?信为道德母!故信若輗軏(传动机构),人无道德母,何以立世安命?

【参考注释】
信:诚心实信、诚信、信用、仁义礼智信等诸义。
其:代指一切不自信、不诚信等人。
可也:可,适合、适应这个世界、相融于这个时代之义。
大车:古代称牛拉的车叫大车,[大车、小车都是把牲口套在车辕上,车辕前面有一道横木用 于驾牲口,这道横木两头都有关键(活销),]。
輗(ni):车上关键部位,车辕前面横木上两端的木销子(活销),輗就是大车横木的关键。
小车:古代称马拉的车为小车。
軏(ye):軏就是 小车横木的关键,与輗相似。没有輗、軏就能不驾牲口,车便不能行走。輗軏,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机动车辆的传动机构(装置)。
何以:以何,意即凭什么之义。

【参考译文】
夫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仁义礼智信这些基本的道德信义,那么真不知道这个人如何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存身处世(或者说:一个如果不能做到诚心实信,怎么能入达圣贤君子之列呢?)。就好象牛车无輗,马车无軏一样,怎么能让车子行驶呢?(换作今天的话说,就好象大小汽车,没有传动机构,汽车如何行驶呢?)”

【参考解读】
金庸笔下的韦小宝尚且知道:“君子一言既出,那个什么什么马难追。”
所谓“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古往今来关于讲信用的精言 妙语的生动故事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孔子在另一个地方对子贡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颜渊》)这种对“信”的强调,使人想到文天祥的绝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或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信用高于生命。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说得最多的,强调得最重的,往往也是问题最大的。背信弃义与讲信用就像是一时孪生兄弟,他们穿越古今文化作品,跨过历史长河,直到今天,依然与我们同在。或者更准确他说,越到商品经济时代的今天,背信弃义与讲信用的矛盾越发突出,而前者还大有占上风的势头,这是为什么?其实就是信字已经丢掉了,礼也丢掉了,从根本处的仁心孝心丢光光了。
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是不是应该大书特书圣人的呼吁呢?——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很大程度上,我们自己都不曾相信过自己能做到圣贤君子们那样,以诚信立世,以孝敬存身,以仁爱安心。人人都能做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社会风气怎么会不转为良善呢?假如人人都能存“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又何愁社会丑恶不消隐呢?
想想古圣先如曾子、孟母的故事一定会有大大的收获。
“曾子烹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孟母市东家豚肉《韩诗外传》,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买其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无论如何也都是演生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若人、若家、若国,能怀仁持孝存信,必可达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的结果,惟信惟诚。亦必可“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存信者,必可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众星共之。”又怎么可能出现“非其鬼而祭之”的事呢?
存信者,理所当然的是在生活中自觉落实“吾日三省吾身,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些教诲的。
作者:步云播雨 2009-8-24 11:40 回复此发言 
48 回复:《论语》全文注解======删节整理随记 23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经解】
知来之事。圣人别有心法。与如来性具六通相同。如明镜无所不照。非外道所修作意五通。可比也。子张鹜外。尚未能学孔子之迹。又安可与论及本地工夫。故直以礼之损益答之。然礼之纲要。决定不可损益。所损益者。因时制宜。随机设教之事耳。若知克己复礼为仁。则知实智。若知随时损益之致。则知权智。既知权实二智。则知来之道。不外此矣。言近指远。善哉善哉。
礼。有理有事。不可损益者。理也。所可损益者。事也。故虽百世可知也。
礼之损益乃社会之兴替、谐乱之根。学人之根亦于礼之演。正所谓当下受者往所作,来时受者眼前作者是。通此一心,可知古往今来。观其前演后随而知家国天下仁孝礼义之风行之近远顺逆。故思无邪、慎终追远时时莫相忘,此乃大义也;瞻前顾后此乃深诚所须。
礼敬而赞叹诸佛,世风必兴,学人如是。行以贤护,善思惟,光英宝幢以世,士之修于世下当以信承愿而起行,制行中住当得解脱。

【参考注释】
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生于公元前503年,小孔子48岁),夫子学生。
世:古之记时代码,三十年为一世。一世即一代也者。十世乃三百年之义;
十世可知也句:句首省略了“社会礼义风气(或制度)”,愿意当为:礼义者,十世可知也?
殷:殷朝,即商朝;
因:因袭、沿袭、继承、沿用等诸义;
损:减少、破坏、损伤、损失、破损、弃捐等诸义;
益:增加、利益、承袭、维护、保持、光大等诸义;
可知:整句应为“察可知也”意为通过考察便能知道也;
其或:其代指任何一个朝代;或,总指是否之义;
继:继承、继任、沿用等义趣;
虽:即使、就算是、哪怕是也。
[《集注》:“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其所损益,不过文章制度小过不及之间,而其已然之迹,今皆可见,则自今以往,或有继周而王者,虽百世之远,所因所革亦不过此,岂但十世而已乎?圣人所以知来者盖如此,非若后世谶纬术数之学也。”]


【参考译文】
子张请教先生道:“社会礼义风气(制度)在十代(三百年)后可以预测吗?(或者说,在十世之后可以知道吗?)”夫子说:“从殷朝承袭夏朝的礼义体制和保持的程度来看,考证其保持并增补了哪些,通过考察便能了知端倪;从周朝沿袭殷朝的礼法体制,偏废与损减以及保持的程度如何来辩证,也是可以通过一定途径知道的;以后任何一个朝代是否继承保持周朝乃到先宗之礼义法度的朝代,哪怕是过上三千年也是能预知其礼义演行之风的。”

【参考解读】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向哪里去?
放眼过去,展望未来。孔圣人既是历史学家,又是未来学家, 他给我们指出了看过去知未来的方法。
历史在渐变中发展,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但无论怎么变,怎么增添和废弃,又总是会有所继承,这就是传统。
从夏朝到殷朝再到周朝,循历史的轨迹可以知道过去,那么, 运用同一法则,我们也可以知道未来,这就是鉴往而知来。
所以,一般人要读一点历史;从政治国的领导干部更应该多读一点历史。
一个人的修为如何直接影响到他未来的结果,这也是很重要的,正所为,欲知明天果,今天所作乃是因,欲知昨天因,今天受是因,岂不是“温故而知新”么?从做事说话无不关系到日后的一切结果,不亦正是告诸世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一个家庭,一个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不亦如此要明白“慎终追远”于事事时时么?
礼义之损益无关系到任何一个生命团体的发展与生存。信承善法而深愿行持于世下,发明开来,于世于民,普随良风,约制劣习丑陋,行公德隐私欲,中道和谐统领时代,住于“君子不器”,即当达得,人心清爽,家庭和睦,单位和谐,社会风气祥和。
作者:步云播雨 2009-8-24 11:41 回复此发言 
49 回复:《论语》全文注解======删节整理随记 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经解】
骂得痛切。激动良心。
敦伦尽份,闲邪存诚乃为人之基石。为其当为所为能为乃是,非其为乃变节不忠不正,德之有损,性不同共而使然,因不识其罪本之为。义乃大道,不为其大道,非勇猛之士,士而精进于忠于信义,此乃大勇大贤。因谄富贵而祭之以左类,缘不忠义而不行其英勇。
学人当平等待之天下一切,尽其忠其义其仁,成就大雄于本心当下之处。

【参考注释】
鬼:鬼神;非关系人;心缘所攀之对象、死去的祖先之义。
非其鬼:不是自己所应当进行、卷入之关系对象诸义。
祭:祭祀、祭奠;讨好、谄媚诸义;
谄:谄媚、卑躬屈膝,阿谀奉承之义。
义:道义;仁义礼智信(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代表;善事;利他之事理之义。
勇:英勇、英雄、勇猛之义;大丈夫;正义感诸义。

【参考译文】
先生说:“不是自己应当供奉的鬼神(扩展开来即是,不是自己所应当处理的事项、不应该卷入的事项)而进行祭祀(拓开即为,而进行讨好、谄媚),这是卑躬屈膝阿谀奉承之人;见到符合道义(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事理而不能有所作为之人,不是大丈夫(忠孝之人、具有正义感之人)应有的表现啊!”
[一本译作:孔子说:“不是自己的祖先却去祭祀,这是谄媚;遇见正义的 事却不挺身而出,这是怯懦。”]

【参考解读】
应该见义勇为的事你不去做,不应该祭祀的你却去祭祀,用老百姓的话来说,你是“当做不做,豆腐放醋。”用四川的方言来 说,你是个“二百五”。或说正事不做,却到处“啷里个啷。”
如果我们见不义行为,却不能加以阻止,或者没有能力加以阻止,却抱怨他人,亦是无勇的表现。如果见别人行义之事,自己却生起妒嫉之心,同样是无勇的表现。若行义之义是自己的仇人,或有过节之人,自己不能一同参与义行,或从心底随喜他,赞叹他,而在背后讥讽他,这亦是无勇之人。自己岂不落入了“唯女人与小人之难养也”中了么?正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本份之内的事做好了,应尽量多的为他人做事,这叫做博爱,反之叫“外面亮光光,里边一包糠。”
在古人看来,不应该祭祀的却去祭祀叫做“淫祀”。淫祀的目的是媚神求福,拍人家祖宗的马屁,所以圣人不齿,君子不为。
自己的本职工作搞的一塌糊涂,却忙着去搞社会活动,不能落实自己的良好德行于自己的工作,时时表现出超越自己的本份去多生事端,岂不正是“非其的鬼而祭之”?自己的家庭搞得一团糟,却喜欢去谈论别人家应该如何如何处理,才能把家庭关系搞好,人家岂能相信你的话是至理?亦不同样是“非其的鬼而祭之”?而正反映出此人为“巧言令色鲜矣仁!”那伙的。
如果自己的事做的非常出色,条件许可,就尽量去帮助他人,这叫做“是鬼而祭之”,此为君子所认同的。正所谓“上老老”也。
本章“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是一事两面的问题,不可执于一端而强说。果能如果就能明了“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正言事君事父母事兄弟之事么?其人其家其团体机构亦当然行之于“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大道。
人个修养乃至用于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岂有不能落实“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么?
“生,事之以礼,死,藏之以礼,祭之以礼”的孝道皆不出于“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也。
无论人个、家庭、团体、社会各个方面的一切活动、建设、构想无交关于“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啊。
正所谓,君子“思不出其位”,行亦不出其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