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资物语:不要上流要入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46:46
近四千人参与,超过二十二万多人次的点击,中国互联网上一次对于所谓“上流社会”的,“贵族”与“世家”之争,虽然已经落下帷幕,台下的尘埃却未落定。某种意义上来说,讨论的重点已经从“对人格的歧视”,偏移到神秘的“中国上流社会中的六大家族”上来。这已经不再仅仅是一场网络上,各持观点,唇枪舌剑的论战,而是一场围绕在消费品味,个人财富,家庭背景,乃至服装,红酒,赛马等生活细节上的斗法。
这场风波的起因是因为她,一个常在天涯社区撰文表达对农民、民工、外地人、乞丐的鄙夷的“高贵的上海人”,易烨卿。即使被网友们屡次炮轰,她也从不退缩,依旧耐心地,再三宣扬:“人是分三六九等、高低贵贱的”。例如她在《今天,我看见一个民工不穿鞋》中写道:“这个民工,他竟然连世界上最穷的国家的土人都不如……观念这么落后!鄙视他!”。这样彷佛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却被一个忽然出现的他给狠狠地打击了。
他,北纬67度3分,声称自己是华人“上流社会”里的六大世家,汝南世家中的一员。出现的目的只有一个:证明易烨卿只是一个暴发户,“你歧视是你的问题,但不要打着我们‘上流社会’的旗号,我们并不认为自己比别人高贵,他们尊重每一个人,哪怕是乞讨者。”
好戏由此开场。
被网民们称为“周公子”的他,在四天时间里,对“易仙子”的炫耀毫不留情的驳斥,打击,嘲笑。易烨卿曾说自己的家人几乎每两至三天就要坐次飞机,参加酒会。从俄罗斯到美国的三藩。他的回应是:“我们坐飞机从来不买票的,因为是私人飞机。”至于,易烨卿在除夕夜里喝的一两千元的红酒,这位周公子说,他和朋友在除夕夜里喝的是法国1986年的“拉菲”,一瓶价值1.3万美金;同时用轻松的语气教育易烨卿说:“上流社会只喝香槟酒和少数几种法国红葡萄酒,此外我们只喝苏打水或矿泉水。”同时“我们上流社会是根本不会喝咖啡的。我们只喝茶!”
而接下来的九大贵族生活问答将这场大战推上了高潮。一轮下来,易烨卿彻底败下阵来。穿PORTS,开Lexus,不养私人律师和财务顾问,每年也不会去为慈善机构捐款,没有私人飞机,猎犬,赛马的她,看来离“真正的上流社会”的要求还很远。这使得一直支持她歧视社会低层的根本被动摇了。在她“上流”的人尚且懂得尊重低层,她鄙视民工的资本被拆毁了。周公子还抛下一句,“我们只鄙视一种人,就是易小姐你这种要假装高贵的人。”易烨卿仅有的反击只是说,这位周公子没有工作,而她所见过的上流人士,都是有工作的。对此,周公子回答道:“上流社会的人是不工作的,因为一代又一代积累的财富带来的结果就是我们没有必要工作,我们把钱投资给能替我们赚钱的人,让他们替我们工作。”
最后,他总结,“易小姐是个极端向往上流社会的小白领,可惜她从来没有见过上流社会的生活,她幻想着自己的上流社会生活,并且骄傲地鄙视周围的人。真正的上流社会的淑女是非常低调的,有教养的,包容宽厚的。”
对于这位易小姐,他的评价是“草鸡就是草鸡,永远不会变成凤凰。我本不想这么刻薄地对待你,可是你的恶劣表现会让不知真相的人误会我们上流社会的。我们这个圈子里没有你这种没教养、不知羞耻、吹嘘虚荣的人。”之后,他便从容离去,只留下这位已经被拔光羽毛的“易仙子”来承受网络上如潮的评价和质疑。
多少钱才算是有钱人?>>>网友发言
虽然之后本报找到现实中的易烨卿,不过这位“易仙子”拒绝接受采访,不想因为网络上的虚拟言论而影响自己的现实生活,更表示要告别网络,回到现实里来。 易小姐与周公子的辩论近来在网上被炒得沸沸扬扬,热闹了一大批看官。人总是不可抑制地对自己不能了解、难以想象的别人的生活非常好奇,很多人想从中一瞥所谓的“上流社会”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然后各自根据各自的经验理论,“盲人摸象”一般,对自己所以为的“贵族”、“上层社会”过的有“格调”的生活津津乐道地描摩一番。以为那是自己可望而不可即的另一种神秘人生。
 
这使我想起在法国小镇Megève遇到过的一位老太太,她的工作是专门来为我们讲解这个小镇的悠久历史,她嫁到那里,于是一辈子生活在那里,从未离开。她穿大红毛衣,身挂一个金光闪闪的大红十字,那是她丈夫送她的定情信物。她从她破烂的包包里取出一大叠花花绿绿的手绘地图,然后告诉我们这个小镇不属于法国之前的几代王朝兴衰史。她平和、快乐、兴致勃勃,她一生的工作就是把这些历史告诉当地的孩子们和远游客,她认为,这非常重要。
听着她的叙述,我觉得这真是个有“格调”有“品味”的淑女!她一生安然于她的小镇和她的工作,从不问小镇之外“别人的生活”,内心平静,非常快乐。有谁真正了解上流社会的生活呢?了解之后又有什么意义呢?她只要做她自己世界的贵族就可以了。
虽然手里纂着大把钞票,在“上流社会”里没了自信,照样一文不名。其实“暴发户”原本不需要自卑,只是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有了钱还不算真正成了“人中龙凤”。
人往高处走
以前上大学是“上流”,千军马万过独木桥。追求的是“食可以无肉,居不可无竹”的境界,圈子里都是些夸夸其谈的货色,一点不实用,却自比鸿鹄,不曾和燕雀为伍。自从贵族被斩首,“精神贵族”蔚然成风。
现在要跻身“上流社会”,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新解。这原本便是个势利圈子的游戏,要在5分钟内被上流社会接受,就必须把LV、GUCCI的大LOGO挂在身上,让人不用费脑子便能试出深浅。当然事后若被查出用的是假名牌,绝对应该当场切腹,才好保得一丝尊严。
进入“上流社会”钱当然是第一重要的指标,然而这的确是个生活方式的大概念。以符合身份的奢华生活方式来维系自己上流社会俱乐部的会员卡,一点也松懈不得。有钱人跟起风来,较之追星族更劲。他们的购物清单里已不仅仅只是名车、华服,购买一点点慈善家的好名声,购买一点点美人的浅笑,均是极其重要的。
在中国没了所谓的“老钱”一说,第一代有钱人全凭自己打拼。很难想象Paris Hilton若是生在中国,等到自己人老珠黄,才获得良田万倾,广厦千座,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和漂亮的男人们传绯闻。于是,在这个“上流”圈子尚未完全成形之际,那些靠了面朝黄土背朝天才博出财富的人来说,“老钱”所能带来的气质、文化等诸多更为内向的指标,统统缺席。“上流社会”的老会员,会颇带鄙夷地骂一声:“暴发户!”
多少钱才算是有钱人?>>>网友发言
入流体验1——一顿法式大餐
那天听说我们要采访法国著名的米其林一星大厨,在Dijon陪我们的导游小姐开心得大叫:“哇,我终于可以沾光啦!”她说在Dijon呆了很多年,在大名鼎鼎的LePréaux Clercs餐厅来来回回也不知走了多少次,就是没机会进去尝一尝当地唯一的一星大厨Jean-Pierre Billoux的手艺。
那天的采访计划是大厨自己制定的,很有仪式感。第一项是一大清早,让他唯一的儿子,也是他们家族事业的接班人,陪我们一行去菜市场选购当天厨房所需要的新鲜食材。听严肃认真的大厨儿子详细介绍哪个摊子的肉质好等等,体会到和《大长今》里韩国宫廷相似的“做食物的人的基本态度”。
然后我们在附近饭店(他们家族的分店)里品尝了一些开胃白葡萄酒,才边走边聊,回到饭店。此时已是中午时分,老板娘亲自在门口迎接,并把我们引进一间小而精致的酒吧。落坐后,先请我们品尝一些制作精美而叫不上名字的小点心,配以当地特产黑梅汁。此时适才陪伴我们的大厨儿子已经匆匆换了衣服,一头钻进厨房忙去了。
过一会大厨过来招呼我们,问是否过了一个愉快的早上?又问点心是否可口?之后笑眯眯地点着头说马上可以入席了。他递给我们一本设计特别的方方正正的菜谱,乍一看也许会以为是某美术馆的请柬,他得意地说是请专门的设计师朋友设计的。
那天的菜肴除了法国菜的基本套路:头道、主菜、甜点之外还特别附加了大厨的心思,头道之前的开胃菜,甜点之后又络绎不绝上来的小点心……加上每上一道菜之后大厨在一旁毕恭毕敬地对菜肴的解释,侍者在一边忙碌地添酒分菜,一顿饭足足花去三个多小时,让我们深刻领教了法国菜的特色。
再看大厨,不仅对我们一家,而是对餐厅里用餐的所有的顾客都上前照顾询问,希望大家对他的菜肴提出意见。
饭后被全家隆重地送出门,导游小姐意犹未尽地总结说:“法国菜不在口味啊,服务形式似乎更重要……今天我算领教法国一星大厨是如何款待客人的咯。”我们也觉得,下次再来这样的餐厅用餐,一定要郑重其事换上自己最像样的衣服。
入流体验2——去欧洲玩什么
常听朋友们说起:如今的旅游时尚是去法国等欧洲国家度假。短短十来天够做什么呢?回答无外乎是去巴黎购物!自己购物,外带长长一串单子给亲戚朋友购物……我在法国读书的时候,一位课余时间在一家香水店打工的女孩子曾经告诉我:来我们店最豪爽的就是中国大陆游客咯!常常开口就是“这种这种还有这种,给我各来一打……”可也有逛完一圈回来的告诉我:“一点不好玩!就连巴黎的房子也都是破破烂烂的……根本没法和上海比呀。”又百思不得其解地问我:“法国倒底有什么好玩呢?法国人自己都玩什么呢?”
法国人自己都在玩什么呢?他们各有各的玩法,但应该绝对不会是把在某个大商场购物血拼作为自己的度假目的就是了。购物对他们来说是一年两季的大削价,其他时间,他们也就是驻足看看橱窗,然后感叹一下“太贵了”!而已。他们不是那么缺钱,但他们不会把钱花在这些物质的东西上。他们似乎更愿意花钱买一些看不见的东西,一些我们看来很“不实在”的东西。
冬天,他们可能会去找一些比巴黎更“破烂”的小地方滑雪。比如像Megève或Chamonix这样的小镇。一年有三季安安静静四下无人,逛一个小时就回到原地,看来看去都是当地人那几个面孔……习惯了上海这个花花世界的人去了一定能活活闷死。就这么个小镇,不少世界名牌专卖店却不动声色地开在那一溜低矮的小木头房子里。这样的小镇,一年就热闹冬季这一回。
说起小镇,我们也许要想到上海附近的周庄,云南丽江古镇什么的。可惜那种被尽情开发后摩肩接踵的可怖场面一辈子不想再感受第二回;说起滑雪,我们也许要想到西藏,想到哈尔滨,可惜一想到那旅途的车马劳顿,就顿时连打行李的勇气都消失殆尽。所以说起度假,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旅行团,因为能省去许多麻烦……法国人却能轻松地将生活融入假期,小小的城市都有火车直线到达,背包一打,抬脚走到火车站,买张票就哪儿都去得……
夏天,他们则去南部海边,铺张毯子躺着,就这么躺着……什么也不干。有个老外去过中国某地海边后和我说:“海呢也是差不多的海,可总是有什么地方不一样……是气氛吧?好像欧洲的海边大家都躺着,特别安静;这里大家都在玩水,特别热闹!”
中国人闲不下来,一定要干些什么,哪怕是在度假。度假对于欧洲人的全部意义就是休息,什么也不干,对于中国人则是玩:可以在火车上打80分,可以在旅馆里打80分,可以购物,买纪念品……就是不懂得可以安安静静享受一下窗外和城市不一样的风景。
农民就不幸福了吗?!>>>网友发言
入流体验3——法国“农民”生活纪实
据说法国是世界上贫富差距较小的国家之一,这大约与他们常年叫嚣着的“平等”有关,不过在我看来,能专著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精神世界的富足与平等,才是法国人所谓“平等”的意义所在。那一阵子我们在第戎(Dijon)附近的村庄里寻访酒农,就遇到了好些可爱的法国“乡下人”。
在Dufouleur Rene&Fils酒窖品了五六种或陈年或新鲜的佳酿之后走出地窖,阳光和草地似乎都加重了色彩,成为凡高画里的颜色。“上夜丘”(Haute-nuit-St.Geoge)的几位酒农盛情邀请,让我们再去家中品酒。汽车开过大片葡萄庄园,他们下车仔细查看那出头的嫩芽有没有被虫侵害,然后挥起大手指点着告诉我:“那边拖拉机后面的土地是我家的,远处十字架另一边的土地是他家的。
Romanie Condi的庄园在更远的那头,那是世界上最昂贵的葡萄酒。
于是又去他们家中品自家酿的酒。简陋的屋中只摆一条长木桌,一圈椅子,有些阴暗,大家便各自取出自己的几枝宝贝请众人品尝。摇,闻,品,屋子里瞬时很安静,品酒是一种仪式。然后各人便用语言细细描述出自己对这款酒的感觉:有植物、花草还是铜铁金属的味道;是什么年份、有没有充足的阳光雨露的味道;是女性酿的酒有柔美的味道,是男性酿的酒有热烈的味道。听这几位粗壮结实的酒农娓娓道来,他们对酒怀有那恋人般的柔情。感觉屋子里渐渐亮堂起来,我仿佛身处一个贵宾云集之宴会。这才理解法国人对一切抽象事物的非凡感悟能力:红酒、香水、印象派,无不如是。闭塞简朴的农村生活并不妨碍一个照料葡萄庄园的法国农民用最精致优雅的语言表述他的精神感受。
忽然想起:在中国最知名的法国酒应该是布尔多葡萄酒吧?那勃艮第的这些好酒又怎么说呢?听我提出这样的疑问,几位当地的酒农只宽容地淡淡一笑,其中一位调侃到:“布尔多的酒吗?他们可是每年还没等葡萄收成就已经卖完了呢!”其实勃艮第地区遍布着上千个小酒庄,家家户户每年都尽心酿制着有自家特色的佳酿,然而他们没有布尔多酒整齐划一的销售理念和促销手段,只是在自家的深山中默默耕耘,自得其乐而已。而真正懂酒的人便会不辞辛劳,开车在这山里兜兜转转,挨家拜访这些酒农。所谓“酒好不怕巷子深”,每逢有这样的人士慕名而来,我想当地酒农一定有“酒逢知己”之感。
像他们一样出游
曾经,不经意间听人说起度假不愿意去夏威夷,觉得那是个很俗气的地方。一听就觉得果然层次不同,如果让我去趟夏威夷不要太高兴啊!
不过,一个人去“度周末“、避暑”、“旅游”的方式,都会毫不含糊地展示你的等级地位。“度周末”这个等级概念在过去百来年里经历了一个可悲的、落破的贫民化过程。50年代,自从一种叫做“周末”牌的廉价香烟在法国市场露面,“周末”就开始被当作一个时髦概念处理了。对于高等阶层来说,他们既无雇主又不必连续工作,周末也就是一个不太有意义的概念,它对上层的影响只局限于银行会在周末关门。
相对于“周末”来说,“避暑”似乎更适合于中上阶层或更高阶层。他们会根据在哪儿和如何避暑来选择衣服、车子、朋友、宠物。选择吉普车,是因为要去道路颠簸的地带旅行;选择帆船是因为要在暑假扬帆出海。上层选择的地方不但像是他们的家产,而且看上去更像是他们家前几辈留下的遗产,并且一个避暑,就会长达3个月甚至更长。
一个比“避暑”更为正式的外出叫做“旅游”。各个阶层都是这个行业的“牺牲品”。上层人士的旅游似乎别具风格。他们要么正从伊斯坦布尔一幢清真寺旁的别墅尖塔向外眺望,要么正隐身在尼泊尔的某个山谷,或者干脆正呆在某个小镇的家中玩五子棋和翻看《市镇和乡村》。
他们通常自己出游,不加入什么团体。这很自然。因为不管在什么团体里,总会有些你懒得去结识的人物。
再读《格调》
听说“天涯社区”里流行着一场关于“上流社会”的大辩论。一个叫“易烨卿”的女子以高贵的上海人自称,说自己属于上层社会的人,从而引发了一个叫“北纬67度3分”的网友的反驳。那么到底上层社会的标准是什么?上层社会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多年之后,再次翻开保罗-福塞尔的《格调》,似乎他在那个时代给了现在的我们一个答案。“人的生活品位决定了人们所属的社会阶层,而这些品位格调只能从人的日常生活肿表现出来。比如一个人的穿着,家里的摆设,房子的样式和格局,平时爱喝什么,用什么杯子喝,等等。”
崇古力求与人不同
从住宅可以看出上层社会流行的是“崇古风”。《格调》曰:中上阶层大多喜欢歌剧和古典芭蕾舞;喜欢将自己的后代送往男女分校的预科寄宿中学因为那儿与男女混校相比更稀有,所以也更有古风;常去欧洲和中东观古迹;学习“人文科学”而非电子工程;甚至学习法律也有一种诱人古韵:那些带拉丁词尾的英语,那些渊源久远的“案例”。有等级的人们从不筹划未来,筹划未来是交通运输工程师、计划人员和发明家一类粗庸人的“专利”。
这让我想起曾经有人告诉过我,现在很多有钱人都热衷于去拍卖行争买古董,他们只买贵的古董,因为他们不懂古董,只认为越贵的就是越好的。不知道这是否是受了这种“崇古风”的影响呢?
是不是贵族又能怎样?!>>>网友发言
住宅尽显落后复古
在上流社会家庭里,起居室的屋顶一般距地面有3.3米到4米的距离。凡是看得见木头的地方,都用深色,力图给人以古旧的感觉。居室里欧洲装饰风格,黑白相间的大理石廊道,雕花的栏杆和扶手,华丽的锦缎墙面,黄铜门把手,都体现了上流社会的气派。
尽管起居室最能体现阶级地位,但是还有两个房间不容忽视:厨房和洗手间。厨房越像个实验室,社会地位就越低,电炉就不如煤炉有档次。但是上层人士的厨房里也有冰箱,只不过式样古老,四角还是圆的,顶部有一个很大的白色电阻。
洗手间与其厨房差不多,都很落后。暗色的马桶座圈,没有淋浴设备,洗手间里只有两样东西:发刷和木梳。它们是值得信赖的社会地位象征,正如芳香味手纸和粉红色的约翰尼地毯是中产阶级的象征一样。
穿着
这位“北纬”先生对“易烨卿”的反驳,最后演变成了对“上流社会”生活的大揭秘。他告诉人们上流社会的人们从不穿品牌的衣服,因为他们的衣服都是到专门的店里订做的,并且上流社会的女孩子穿衣服通常是黑色或灰色等颜色暗淡的衣服。
《格调》里指出另一个显著的社会等级差异是雨衣的颜色。米黄色雨衣远比黑色、橄榄绿和深蓝色雨衣级别要高。据说,米黄色暗示一个人对可能溅上污渍的危险毫不在意,具有“去你的,我不在乎”的气质。除了雨衣,标识着中上层的运动长裤和休闲长裤同样具有这种“去你的”精神。绣有信号旗、钟浮标、浮标,龙虾以及任何有上流社会气息的图案,加上从容随意、被风吹乱的头发造成的精致的不修边幅,谁能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