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学者:日本文化的源头在中国(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50:25

对中如云讲演

           昨天下午,日本学者对中如云登上鉴真图书馆《扬州讲坛》主讲中日文化交流。他也是第一位“登坛”的外国人。

  本报今特辑录现场录音,以飨读者。

  日本最初出现在中国史书中

  我时常感叹,中国的历史文化实在是太悠久了。首先,中国有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如指南针、印刷术、汉字等,如果没有汉字,就没有“对中如云”,也就是我的名字。从我的爱好来说,我也十分迷恋中国文化,我最喜欢的有围棋、麻将,还有扬州炒饭,真是好吃得很。

  我研究东洋文化有30多年了。在我研究的领域里,首先要了解日本人是从哪来的,这需要历史来证明,而中国的历史则提供了最好的佐证。在这个寻访的过程中,我曾受邀参观过良渚文化,无比惊奇地发现,我一直以为是日本固有的木屐,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就有了,这可能是从中国传到日本去的。

  日本出现在历史文献中,也是首先在中国的史书中。第一次出现是在《汉书》中,称日本为“倭”,后来在《史记》中,也有关于日本的记载。如果没有这些中国的史书,那么哪里还能有日本的记载?

  徐福是日本的先祖?

  很多中国人都知道徐福,在很多日本人的心目中,徐福正是日本人的先祖。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命令徐福去东海仙岛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当时徐福带着很多精通技艺的工匠们,还有2千名童男童女,出海寻找。据传在这个过程中,将中国的历史、医药、饮食等带到了日本。从那时起,才有了日本的历史。

  尽管现在没有证实,但是有很多日本学者们认为,徐福是日本的第一位天皇。当时徐福到达日本时,秦始皇支援了很多的人员,衣服都非常鲜亮,技艺都非常先进,对于当地的日本人来说,乘风破浪,无疑如同仙人下凡一样。日本最有代表性的景观是富士山。在富士山的山脚下,就有徐福的墓冢。当然,我也亲自考证过。

  鉴真对日本贡献多多

  在徐福之后,鉴真大和尚再度把文明带至日本,带来了宗教、医药、建筑、法治等文明,以唐代的治国模式规范了日本这个国家。我现在来到鉴真大和尚的家乡,内心非常激动。

  鉴真大和尚对于日本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宗教,还带来了很多药品,还有很多技术工匠,包括中国的书法艺术。书法大家王羲之的书法,就是鉴真大和尚带到日本去的,王羲之的作品,也是日本书道的原点,并一直影响到日本民众至今。

  中国文化是主干,日本文化是枝干

  可以说,中国文化是主干,而日本文化是枝干,日本文化中的文字、书法、陶瓷等,都是从中国文化中演变而来的。

  早在隋唐时期,中日之间的交流是最为频繁的,唐代有很多文化遗产流入日本,都被保存在日本皇室保存珍宝的地方,我想,那里面一定有来自扬州的文物,如漆器、瓷器等,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两个国家。我现在站在《扬州讲坛》上,更希望越来越多的日本学者来这里讲学,更希望更多的中国学者,可以站到日本的讲坛上。

  陶瓷也是我研究的领域,中国陶瓷业冠绝全世界,我在日本发现一件1000多年前的中国陶瓷品,这是明朝皇帝送给日本幕府将军的,很多文物都是通过这样的赠送形式,从中国来到日本的,这证明了中日两国之间有着深厚的往来。我也希望,不单有古代的交流,中日两国之间,更应该将现代艺术的精品进行交流。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世界更了解扬州这座美丽的城市。

  记者 桂国 王鑫(根据录音整理)

  【现场互动】

  观众:请谈谈您对中国的印象。

  对中如云:从骨子里是非常热爱中国的文化,崇拜中国,而且不论年代。中国,对日本是非常重要的。我更热爱中国,是因为我亲自来到了这片土地,真实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热情和厚重的文化历史。

  观众:您怎么评价鉴真东渡的意义?

  对中如云:鉴真可说是日本文化的思想领袖,日本的思想是受鉴真影响的。

  观众:我是一名工艺师,很关心日本漆器的发展现状。

  对中如云:我身边的朋友就有从事漆器的,他们在日本被称为“人间国宝”,他们的技艺着实令人惊叹。

  【回 眸】

  5年前,

  他和扬州的一段情

  2005年,“史可法绝笔”惊现苏州的消息,引起了众多学者和读者的广泛关注。

  本报曾对对中义典(对中如云本名)捐赠这一“史可法绝笔”给扬州,进行了系列报道。

  2005年12月14日,“史可法绝笔”从苏州运抵扬州,并在史可法纪念馆“安家落户”。当对中义典先生将自己珍藏的“史可法绝笔”交给史可法纪念馆馆长汤仪东时,双方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手捧史可法纪念馆赠予的收藏证书和名誉馆员聘书,对中义典先生激动得深深鞠了一躬。

  对于自己作出放弃鉴定“绝笔”真伪的选择,对中义典先生这样解释:“学术性的问题是要花很长时间的,将‘绝笔’捐赠给史可法纪念馆可以让更多的人对它进行研究、评定。”

  分手时,被聘为史可法纪念馆名誉馆员的对中义典先生还向记者倾吐了一件未了心愿——搜寻原藏于史公祠内、上世纪30年代被日军运至日本的,一尊由史公亲自监造的抗清铁炮,他要让其回到中国。

  【现场花絮】

  现场花絮

  美女翻译登场

  《扬州讲坛》现场,第一次起用翻译。对中如云讲一句,翻译翻译一句,非常舒畅自然。昨天,共有两名翻译“助阵”。

  美女翻译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观众现场赠诗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听得很激动。他随即赠诗:中日友好千秋存,鉴真传经送珍宝……老人说,他曾和日本人一起共事,并关切地询问起对中如云知不知道他们目前的状况。最后,登台把这首诗赠给了对中如云。

  对中如云幽默解围

  一个学日文的大学生提问。先是用中文把问题说了一遍,随后自告奋勇地自己翻译起来,说了很长时间。可是,他说完之后,对中如云还不是很明白,幽默地说道:“是我的耳朵不好,没听清。”

  记者 桂国 王鑫

  对中如云饱含谢意

  昨天,对中如云登上了《扬州讲坛》。他也是《扬州讲坛》开讲以来第一位“登坛”的外国人。

  “首先,我在这里表达我两个层面的谢意!”对中如云很是谦恭,“听说,我是第一位在这里主讲的外国人,首先要感谢扬州的邀请;其次,我要代表日本先祖,表达对中国的谢意。”

  走在扬州街上,有人向我问路

  对中如云曾多次来到扬州,他对这座城市有着骨子里的热爱。

  “走在大街上,会有人向我问路,我真的非常开心,被当成扬州人的感觉,很好!”

  去年底,对中如云来扬,和他一起来的还有日本的“小遣唐使”。“小遣唐使、小唐使启动仪式”隆重举行,活动中,中日孩子们互相踏访交流。

  对中如云率领日本的小遣唐使节团访问扬州,还将汉代的漆器与日本江户时代偶人赠给扬州市文物局及扬州市政府。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早在隋唐,日本派出多批使者,来到中国学习中国文化。中国也派出使者前往日本,传授中国文化,鉴真东渡的精神感动了世人。唐代扬州是国际大都市,站在新起点上,“小遣唐使、小唐使”互动,延续历史佳话。

  儿子是在看《大闹天宫》中长大的

  对中如云,1943年生于东京,本名对中义典,毕业于日本大学。祖父初代如云是非常有名望的艺术品收藏家,父亲二代如云是书法家。

  对中如云热爱中国历史文化,对中国古代陶瓷器及日中文化的渊源关系有深入的研究,发起并领导了“在日本中国历史文物保护协会”,对流寓到日本的中国历史文物非常关注,《至宝· 千年之旅》一书就是他研究中国瓷器的重要成果,受到了日中两国瓷器爱好者们的赞誉。

  他被日本国内的文化界朋友赞誉为“拥有一双慧眼的真挚的美术品研究者”。他长年坚持不懈投身于中日两国的民间友好交流事业。先后带动日本社会各界关注并参与到促进日中民间友好的事业中。

  “我是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中长大的,我的爸爸是书法家。现在,我的儿子就受我的影响,他是在看《大闹天宫》孙悟空中长大的。”对中如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