娥姐粉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03:58
有個年紀比區區大不了多少的老朋友常恃老賣老愛以掌故專家自居,究其實不過乃「知少少扮代表」者流,所云每多似是而非的繆誤。
一回他侃侃而談「娥姐粉果」說是廣州大同酒家所創。
他說大同酒家有兩個霓虹光管招牌,其一是「化皮乳豬」另一為「娥姐粉果」便是明證。
熟知廣州飲食史者都知道以「娥姐粉果」打出名堂者是西關第十甫的茶香室,娥姐在舖面包製粉果引動好事者駐足而觀大收宣傳之效,一時傳遍羊城。娥姐從來沒有服務於大同酒家,不過是大同酒家借重她的名堂而已。
至於說粉果乃由娥姐首創更屬荒謬,粉果早已有之。明末清初屈大均便在《廣東新語》中提過,「平常則作粉果,以白米浸至半月,入白粳飯其中,乃舂為粉,以豬脂潤之,鮮明而薄以為外,荼蘼露,竹胎(笋),肉粒,鵝膏滿其中以為內,則與茶素相雜而行者也,一名曰粉角。」足以證明這是古已有之的嶺南茶點。
而今香港的粉果百分之九十九用澄麵皮已無復原來面目,似乎只有陸羽茶室仍沿用飯粉的古法,故亦常被吃慣澄麵皮者彈它不夠透明。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陳濟棠治粵時是「食在廣州」的黃金時代,名店林立各有特色。
如茶香室有娥姐粉果、半甌有灌湯餃、味腴有馬蹄糕、龍泉有薄皮鮮蝦餃,談天有炸豆沙包都是膾炙人口的名店名點。
九十年代初中期香港茶樓點心唯羊城馬首是瞻,到解放後時移世易才翻開新頁。自從街頭小食如鳳爪、牛雜、豬皮、蘿蔔、雞紅……之類打入點心範圍之後點心便有愈來愈粗糙的趨勢了。
〔2006年3月1日  信報財經新聞  唯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