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为什么常常成不了气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35:41
状元为什么常常成不了气候?

 

 

                    许锡良

 

 

中国人历来有状元情结,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状元意味着读书人的最高理想与最大前途。一旦成为状元,什么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等等,统统不在话下。而且还可以享受到什么“紫禁城骑马”特殊待遇。在文武百官都必须下马的紫禁城,唯独允许状元可以骑着高头大马进去。也难怪,中国历来的“才子佳人戏”的基本戏路,无不是穷才子遇到富贵美丽的员外家小姐,小姐家嫌贫爱富,然后穷才子进京赶考,一举中状元,骑高头大马,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并且娶得美人归,因此,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皆大欢喜,所谓状元无非就是这些喜剧角色。

如果认真起来看,其实中国古代的几乎所有的状元,在人类文明的贡献上,几乎都是空白的,状元除了作大官发大财,必要时当当汉奸外,至今没有发现一个状元有什么象样的文学或者思想类著作,也没有发现有一个有过什么创造发明,甚至连一篇象样的文章都没有留下来。这真是中国科举制度的悲哀,也是中国文化与中国教育的悲哀。其实,只要稍稍想一想,也不难理解的。因为,中国科举制度,考的内容只是一些“四书五经”里的内容,又不允许发挥,更不允许创造,个人的想象力与创造空间被严重挤压,同时,科举制度本身就是一个驯服奴才的好办法。其目的本来就是要造就唯唯诺诺、伏伏贴贴的好奴才,因此,一切也就在顺理成章之中了。中国古代的教育,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貌似公平合理,其实是一种毁灭人性的绝招,是帝王坏心肠的一个铁证,其实也是一种阴谋。心直口快的唐太宗李世民,激动之下,说漏了嘴,他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凭良心讲,唐代时的科举,花样还比较多,那里不但考考“四书五经” ,除策问、帖经之外,而且还要加试诗词赋、文章之类。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相对明清时的“八股取士”不知道好多少倍,但是,其实也是没有多少用的。即使如此,唐朝的大诗人仍然没有一个是状元出身的。可见,即使考诗,也不见得就能够真正培养诗才。

 

废除科举之后一百多年来,中国逐渐地用高考填补了科举的空缺。科举是废除了,但是,中国人的状元情结仍然是藕断丝连,其阴魂不散。照说,高考在许多功能上与科举是有天壤之别的,比如高考只继承了科举考试的一小部分功能。因为科举高中,就常常意味着升官发财,但是,高考高中,离升官发财的路途仍然十分遥远。中国的高考+公务员考试+组织部考察提拔才略等于中国的科举考试。尽管如此,中国的高考仍然是必须经历的第一关。而且高考的成绩与录取的学校性质,常常决定了今后的前途与命运。因为,许多机会都让什么“211”及“985”类大学占了,甚至有的是垄断了。要不,中国人仍然是那样痴迷于重点率,特别是能否上北大清华,尽管这两间大学除了出了不少大官外,其实也没有出什么对世界有多少杰出贡献的人。出大官这并不稀奇的,因为,中国古代的太学也出了不少大官。因为,朝廷就是有意在这里挑选“接班人”,如此这般的规则就摆在那里,即使是一只小虫,如果进了太学,也是有希望可以成为一条好龙的。真正厉害的学校其实不是出官员,而是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出发明创造型的人才,那才真是叫“本领”。因为,这些方面没有人可以替代你。即使是你皇帝,有如乾隆那样,一生喜欢诗文,每天都吟风咏月,据说一生写了四万多首狗屁不通的诗,却一首也没有能够流传于世。尽管他在世的时候,是被万人称颂的,多少无耻的文人称颂其诗是万世杰作,其实应该是狗屁的还是狗屁,不会因为他是皇帝就真的变得多么精彩。这是最不可糊弄于世的。这就是上帝的公正所在。

 

中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至今已经是33年过去了。据前两年武汉市教育部门组织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高考30年来,各省市一级的高考状元不下千余人,随机抽样调查三分之一强,即近400人,结果发现,竟然无人一人在社会各行业中做出了杰出成就,与社会期望值相比,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应该在逻辑与理论层面上就可以说得清楚的。

首先是因为高考所考的内容,并不能够真正反映考生的素质。至今中国的高考,基本仍然是以考试记忆力为主,因此,中国的学校,每到高三的时候,就开始突击训练,开始题海战术了,常常是猛抓三个月,抓升学率,要抓出血来,也会成绩斐然,否则的话,就要大退步,无论你平时多么扎实的功夫,没有学校敢在高中三年级时开国际玩笑的。所以,每到高三,一切活动都让位于高考,服从于高考,围绕高考指挥棒转。那些考试,据说也常常是有作弊的。所谓作弊其实就是让考生偷看一眼,成绩竟然就提高了十几分甚至几十分,有些考生高考场上没有想出来,出了考场就回想起来了。而这些分数常常是一分之差,天上地下,决定命运时是非常残酷无情的。但是,所谓分数其实就是这路货色。试想,这样的分数是否能够说明一个人的前途?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是这样检测一个人的能力吗?

 

(在“老先生”的引领下,4名高考“状元”进孔庙大成殿行“敬拜礼”。)

 

以科研为例,一个科研工作者,常常并不需要十分费心地去记忆那些研究材料,他最需要的能力是心中有没有存留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围绕着这些问题,他是否善于去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资料,能否利用那些公开透明的资料信息去创造出新的东西来。再以作家为例,他也不必动辄去背诵那么多的诗歌、文章,只需要看过并且看懂,同时有所启发其实就可以了。剩下的就是他是不是从中吸收到了对自己有益的东西,在写作的时候,是不是善于化成自己的思想智慧与灵感。这其实与记忆力好坏关系实在不大。如果记不住或者记得不牢,完全可以去查阅文献资料。现在就更是方便,上网就能够查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关键是这些东西对你是否有用,是取决于你的问题意识与创造能力,而不是记忆力。

(图为广东和德庆的4名高考“状元”穿宋朝状元服、骑高头大骏马巡游德庆宋街,一展“威风”。)

                      

其实在社会不同职业领域莫不如此。一个人在一个领域里是不是有杰出成就,就个人素质来说,是取决于他是否有创造力。而创造力首先来源于他的问题意识。因此,胡适曾经劝告大学毕业的年轻人说,“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并且说:“我们出学校之后,离开了做学问的环境,如果没有一个两个值得解答的疑难问题在脑子里盘旋,就很难继续保持追求学问的热心。可是,如果你有了一个真有趣的问题天天逗你去想他,天天引诱你去解决他,天天对你挑衅笑你无可奈何他——这时候,你就会同恋爱一个女子发了疯一样,坐也坐不下,睡也睡不安,没工夫也得偷出工夫去陪她,没钱也得节衣节食去巴结她。没有书,你自会变卖家私去买书;没有仪器,你自会典押衣服去置办仪器;没有师友,你自会不远千里去寻师访友。你只要能时时有疑难问题来逼你用脑子,你自然会保持发展你对学问的兴趣,即使在最贫乏的智识环境中,你也会慢慢的聚起一个小图书馆来,或者设置起一所小试验室来。所以我说:第一要寻问题。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的智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

其实,这样的状态才是一个人成才成器的重要标志。这也是爱因斯坦所强调过的: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想像力比知识重要的根源。但是,一个高考状元需要这样的状态吗?这样的状态能让他成为状元吗?恐怕刚好是完全相反的。一个经常被值得研究的问题缠绕着的人,他恰恰不会满足于现成的答案。因为他总在质疑问难,总是在批判,总在探索新路子,因此,这样的人要应考,要他花十足的功夫去背诵他人早定下的答案恐怕远非易事。因此,我们的高考制度就率先把这些富有创造力,敢于质疑问难,善于提出问题的人淘汰出局了。而留下的所谓尖子生、状元之类,不少其实就是只会死背书的。这种学习方式与将来工作之后,在社会上要求的积极主动地做事,主动寻找发展机会,创造条件完善自己大不相同。在社会上没有人会告诉你,你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只有自己才知道。因为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的天赋、兴趣与能力特点究竟是怎么回事,个人的特点与环境之间的契合,更是一个十分微妙的事情。远非那些只会背书考高分的书呆子所能够洞悉的。

 

一个孩子如果自小就被分数驱赶着,变成了只会背诵书本,考取高分的分奴,那么,也就意味着他被迫忽略了大自然的复杂多样与美丽无限,也忽略了社会的纷繁与作为人的丰富内心世界,特别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忽略与冷漠,造就了人格缺失严重的一类人。因此,人类社会,奥妙无穷的大自然,各种大千世界本是多么美妙离奇,令人惊讶,但是,高考的分数却把他们的眼睛蒙住了,他们的心智被肢解了,破碎了。变成了一个被爱因斯坦批评过的这种人:“我们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验是奥秘的经验。它是坚守在真正艺术和真正科学发源地上的基本感情。谁要体验不到它,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谁就无异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便是模糊不清的。就是这样奥秘的经验──虽然掺杂着恐惧──产生了宗教。”然而不幸的是,我们的高考与传统的科举制度一样,都是在不断地制造着“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谁就无异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便是模糊不清的”人。我的老家江西抚州是一个特别会考试的地区,去年的高考又是大丰收,竟然仅一间学校能够将全省北大、清华指标的近半数收入囊之物。我曾经从网上看到刚刚考上北大清华的那些学生的合影,仅仅从照片上看,那样木然的样子,感觉就是爱因斯坦所描述过的那种人:他们面部表情木讷,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事实上就是无异于行尸走肉。但是,表面看来这些孩子是成功者,是人上人,其实,他们将一生的幸福与发展前途都抵押在这里了,他们其实是被异化了的教育,严重摧残了的牺牲品,他们其实是这种被功利异化了的伪教育的扎扎实实的受害者。但是,中国社会多少家庭,多少学校,多少政府官员,多少媒体都在为这样的受害者欢庆。有的地方甚至连续多年搞高考状元庆典,让高考状元重新骑高头大马,配戴大红花,敲锣打鼓,招摇过市,好不热闹。其实,从现代社会来看,其蠢无比,这是在作践年轻人,残害年轻人。这种风气将使中国因为教育、知识与人才的培养误区而陷入万劫不复。

1390年的科举考试历史,无数的状元,30多年来的高考,一千多个高考状元,已经用活生生的事实说明了这是教育的死胡同。在中国,政府、家庭、社会、学校已经形成了合谋着杀害孩子的生命活力的合力。中国人正在被严重扭曲与异化了的反教育路上,越走越远。不知道何时是个尽头。

 

2010年11月5日星期五

 

34上一篇 << 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      下一篇 >> 作为中国人我不想再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