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的士气从何而来[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01:33
志愿军的士气从何而来[原创]
寂寞如诗 发表在 战史风云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

志愿军的士气从何而来
——以此纪念朝鲜战争60周年
离朝鲜战争得爆发已经60年了,随着毛泽东的逝去,关于这场战争也引起了诸多的解说。有些赚光了中国人的钱,然后想给中国人精神上予以最后一击,想象着中国人又一次趴在他们脚边讨点残羹冷炙的美国人;有些在美国吃过几年自由饭的,读过几年美国书的,接受过美国和平演变的黄皮肤的中国人;有些曾经丢盔弃甲逃到某个岛上,如今被当作上宾的前朝遗孤遗少们,他们便以为打开了一扇众妙之门,大肆诋毁这场战争。说这场战争是一场失败的战争,是一场为了个人的野心的战争,是一场穷兵黩武式的战争。今天的中国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没有人会阻止你说;但你不要阻止别人来反驳你。因为你们是些民主斗士,自由精英。
我不想说这场战争的整个进程,因为我不是历史研究者;我不想说这场战争谁胜谁负,因为我不是军事家;我不想说这场战争谁正义谁非正义,因为我不是政治家。我只想说:一、麦克阿瑟狂言的背后是什么?二、志愿军的士气从何而来?
麦克阿瑟狂言的背后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麦克阿瑟是个反共产主义的坚强斗士,他对共产主义的仇恨也许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对新中国的仇视自不待言,说美国人只想打朝鲜,没有打中国的计划,也许是真,但是计划总是人制定出来的。打个比方,一帮土匪抢劫了你并不富裕的邻居,而你是个大户却不仅不去制止,反而吓得屁滚尿流;我想下一次一定是轮到你这个大户了。待抢劫完你的邻居,再制定计划者也不迟呀,况且还敲山震虎,窥探了虚实。这是题外。
麦克阿瑟成了后世笑话的狂言“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的背后是什么?一个人永远也不可能超越自己的认识范畴,麦克阿瑟也是如此。他带兵横扫大半个地球,所向披靡;(虽然他在菲律宾差点做了日本人的“座上宾”,但在中国的某些自由斗士眼里,老麦的这点不光彩是没有的,会说成是我的捏造)他打败了日本人,日本军队不知比中国军队强大多少倍;而在麦克阿瑟的记忆里,中国军队还是蒋介石那些兵,甚至还是大清时期的烟枪兵。这就是麦克阿瑟的“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依据。但事实是这次参加朝鲜战争的中国军队,既不是大清的烟枪兵,也不是蒋家的兵,这次的兵在国内被称作“人民子弟兵”。麦克阿瑟好在他没有直接与在这些子弟兵接触,他高来高去,在日本安家,遥控指挥;否则当他看到这些子弟兵衣衫单薄,草鞋裹脚,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前进时,他更会狂妄的不可一世,当然那样的话他也许等不到二次战役之后退休,很可能在一次战役后就退休了。就是这样的一支军队,让美国人,让麦克阿瑟大跌眼镜,连败五次,临阵连换三次统帅,最后不得不在起点签下盟下之约。老麦轻敌是其固有的定势思维使然,殊不知世易时移,江山易主的中国,已非昔日的吴下阿蒙了。为什么昔日不堪一击的中国军队,如今却是坚如钢铁:攻无不克,守无不坚?
志愿军的士气从何而来?
要讲这个问题,先从国共内战说起。如今对国共内战的反思也很热火,很多精英学者反人民、反毛泽东的立场上高谈阔论:有的说是国民党自己打败了自己,因为他腐败;有的说是蒋介石的瞎指挥,导致军事失败;有的说是国统区的经济崩溃,导致了国民党的失败;有的说是美国不援助蒋介石,所以导致了失败。总之,就是不说是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国民党愿意让位给共产党,国民党就是历史上的“圣君禅让”的典范,国民党是自己走到台湾去的。难怪有人感叹,中国已经没有真正的学者了。
我要说,国民党跑到台湾去,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当然我不排除历史会重新选择,但要看你国民党是不是已经变成了一支代表人民的政党,共产党是不是变成了一支敌视人民的政党,如果是这样历史也许会作出新的选择,但选择者一定是人民,而非某些官僚和精英。
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的勇猛顽强,敢于牺牲、一往无前的高昂士气是从何来的?
第一,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人的“无私、勇猛、忠诚、奉献!”。那个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是一群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舍身奋斗的一群中国人。记得八一南昌起义的共产党人就喊出了这么八个字:“无私、勇猛、忠诚、奉献!”此后的共产党人,就是以这八个字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他们前赴后继,敢于牺牲,毫不几个人得失。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敢于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这就是“无私”;他们面对敌人勇往直前,从不知道后退,这就是“勇猛”;他们无限忠诚于自己的信仰,无限忠诚于自己的祖国,这就是他们的“忠诚”;他们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蝇营狗苟于个人私利,这就是他们的“奉献”。我们可以记住以下一些名字:方志敏、恽代英、瞿秋白……正是众多像这样的共产党人的无私无畏的共产党人唤醒了民族的良知,唤醒了沉睡了几百年的民族精神,才有了志愿军的忠勇,才有了敌人望而生畏的高昂士气。
第二,自古以来,中国的老百姓在统治者眼里就是奴隶,是牛马,甚至牛马都不是;他们只有被欺压,被压迫,被奴役的份。是谁第一次,也是真正意义上把中国的老百姓当做人来看的?是中国共产党人,是毛泽东!(也许到今天共产党人在这点有些变味了,但看看党的十七大五中全会的精神,共产党人还是可以自省的,但能不能做到,就要“观其行”了) 美国佬在审讯被俘虏的志愿军战士时,惊异于“这些农民”的智力,他们不仅知道他们的部队“番号”,还知道上层的战略构想,中国历来是愚民政策,怎么这些农民士兵却知道?美国人想不清,很自然,因为共产党人从来就没有把己看得比这些农民高明。共产党军队的很多打仗的法则,就是这些农民在战争中创造的,共产党的领袖只不过加以归纳总结推广罢了。毛泽东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的游击战理论就是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从这些南方的农民斗争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后来抗日战争时,毛泽东又从这些北方的农民中总结了很多好的作战原则,使得毛泽东的游击战争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完善。毛泽东的名言“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战争的伟力来自于人民”是如此之生动和深刻。翻了身的中国农民,做了主人的中国农民,所爆发的前所未有的创造伟力,是取得朝鲜战争胜利的最重要的原因。共产党人把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了几千年的中国农民当做“人”来看待,这是朝鲜战争中国农民士气高昂的极为重要的原因。
第三,“官兵平等”的建军思想,是中国士兵士气高昂的直接原因。共产党人的军队,从无尊卑贵贱之分(我说的是从前),这点我从穿着说起,看看毛泽东在延安的衣着,与普通士兵毫无二至,甚至更差;那时军队里军官和士兵的衣服没有丝毫分别,乃至很多人,比如美国人,共产党军队里分不清谁是官谁是兵。记不清是那位共产党的将军了,他去上面开会,上级给他们这些高级军官从缴获的战利品中配发了牙膏,但当时牙膏这种东西,还很希贵。他带回来,每个军官发一支,结果他的警卫员有意见了,向将军提意见,说:“首长,你(请注意这个用词)这不是高特殊化吗?”将军于是把自己的牙膏给了警卫员,而自己用牙粉。这样军队,士兵不士气高昂才怪。当然今天也许不是这样了,最近看网上,一个女研究生说,最近读研两年,等于是卖了两年身。这里说的不是军队,但以此度之……。
第四,从“抓壮丁”说起,中国自古以来,当兵时很少有人自愿的,我们看已从杜甫的《石壕吏》可以看出。国民党时期,“兵”大多就是这样抓来的,试想这样的不是出于真心想当兵(当然也有少数是自愿的)的人去当兵吃粮,有谁会真心真意去打仗?为什么没有人愿意帮国民党打仗?从根本上说,国民党的军队是帮少数官僚、地主、资本家打仗,老百姓得不到好处。而共产党的军队里从没听说过“抓壮丁”的事,有的倒是与这个相反的说法,大家都争着报名参军。志愿军入朝作战前夕,有个陕北米脂的姑娘和她的父亲,千里迢迢赶到鸭绿江边的丹东,与自己的意中人成婚,那男的死活不肯,那女的死活要嫁,要给意中的“他”留个后。这倒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绝无仅有的佳话了。为什么参加共产党的军队就乐意,就争着去?因为那时的共产党是真心真意为人民谋利益的,人民也把国家当成了自己的国家,称之为“祖国”。保卫祖国,也就是保卫自己的家园,保卫自己到手的土地、人权、尊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决不是人们迫于压迫而说出的违心话。因此当时的军队和人民,领袖和人民真的是“鱼水”之情。领袖也就有了“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豪情和骄傲。面对这样的军队,美国人不败又能如何?
如今少数别有用心的中国人,台湾的遗老遗少们,还有某些大陆的“精英”借着改革开放带来的负面因素,想颠倒历史的黑白,实在用心险恶。
朝鲜战争历经艰辛,很多战士血洒疆场,埋骨异乡。凭吊忠魂,当思民心凝聚之不易,我辈千万不可轻易断送;而触目当今社会,国人尽皆为钱而战,离散之心,隐然而鸣,悲叹之余,一介草民,又能何为?为以此纪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