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人属于什么人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6:07:10
有人认为在中国与中东同时发展了文明,甚至早于中东发展出文明。当然有可能,但是概率不大。从非洲出来的人类一直向四面八方扩散。由于他们没有发达的组织纪律,也没有国家、民族概念,那么这个自由迁徙的态势就应该一直存在。什么时候这个状态才会停止呢?这个问题的回答最为关键。

它将触击文明产生的的源流问题。人类一直相对自由迁徙,第一次在中国方面的受阻是中国人认为的夏王朝吗?即大约4000年前。但真正的形成严重的致命阻隔应该是在东周时期。在这个模式下中国的夏商周应该有浓重的外来色彩,或者说有外来的极大可能。

“中国文明独立说”通常把现代人迁徙的中断表述为大约2万年前。他们为什么在2万年前突然停止?在这个时间里,全球气候或地理只因为第四次冰期的结束而变得方便,所以把人类迁徙设为在2万年前突然停止迁徙就显得没有道理。但是不让人类在2万或1万年前停止向中国走来,那么中国的文明起源就不纯洁,不能说明中国文明是自己起源的。所以人类必须停止迁徙(实际上不可能),中国人才能创造自己的文明。

近来考古检测山东临沂的东夷古墓,发现东夷古人遗骸具有中亚白种人基因。

《易·系辞》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重门击,以待暴客。……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说明黄帝、尧、舜等族的文化程度高于当地人,他们是本地产生,还是外来传入?
发表于2007-02-11 22:01:35

十话十说[ID:julywinner@sohu][传小纸条][送礼物][回复] [编辑] 3楼

要有科学论断,我们才信。

发表于2007-02-11 23:07:26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ID:liuhantianxia@sohu][传小纸条][送礼物][回复] [编辑] 4楼

中华文明源自西方吗?YES OR NO ?

个人认为:这个秘密藏在秦始皇骊山的大墓里......

发表于2007-02-11 23:29:00

历史的学友[ID:sxg2009@sohu][传小纸条][送礼物][回复] [编辑] 5楼

中国古人内部迁徙图:


中科院考证:中国4000年以前没有“国家”,属于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不低于8000年或10000年,明显区别于旧石器时代,江苏太湖地区的良渚(玉)文化成为杰出代表。三皇五帝就是4000年国家前期的重要文化人物,历史传说纷繁复杂,三皇可能包括三个种族?五帝可能是五个部落领袖?

中亚的“伊塞克湖”位于中国新疆以西,曾经是中国领土,现在属于吉尔吉斯,伊塞克湖的发音叫“Isaac”,中东“闪族”也有一支叫“Isaac”族,有历史联系吗?中国西域自古就有白种人,不知道与古老的闪族有没有联系?据说古代中东的“含族”与“闪族”不一样,含族成为古埃及人?

古埃及人的壁画并不像纯白种人,头发眼睛黑,皮肤黄,甚至还有黑人。现在证明到达印度创造文明的‘雅利安人’,是来自中东伊朗的,接近闪族人,印度因为靠近中东迁徙路线,所以人种基因比中国复杂,黑白黄三种人都有。而意大利也是非洲人类迁徙欧洲的“通道”,所以人种基因比北欧复杂。

青铜器在中国出现比较“突然”,没有找到青铜器的过渡产品,比较直接的进入了青铜的相对成熟期,青铜器是铜锡合金,属于古老科学发明,应该有一个比较缓慢的研究发展过程。

夏朝大禹建国以后,废除了尧舜的禅让制,直接把王位传给了儿子“启”,中国的世袭王位制由此开始,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的1911年。世袭王位制是源于古埃及的,而且大禹很善于‘治水’,治理黄河淮河,埃及人在5000年前就有水利工程了,中国夏朝历史是4000年。

中国远离了人类迁徙的“中心”中东地区,所以文化保持得比其他民族长久?而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过于远离了人类迁徙的“中心”,难以接触到大面积文明活动,所以社会发展缓慢?夏、商以前的中国人应该比较自由,因为没有“国家”,而夏朝建立了国家体制以后,法律税收与大规模的战争也来临了。

发表于2007-02-11 23:51:38

历史的学友[ID:sxg2009@sohu][传小纸条][送礼物][回复] [编辑] 6楼

秦始皇骊山的大墓只有2100年历史,如何解释5000年的文化?

今天埃及的主体民族是阿拉伯人,他们并不是古埃及人的后裔。从古罗马帝国时期开始,古埃及先后遭到多次异族入侵,在异族的统治下,古埃及人的宗教、语言和风俗习惯等逐渐变得面目全非。现代埃及的“科普特”人,就是古埃及人的后裔。

科普特这个词在古希腊语中意思是“埃及人”,在埃及全国,科普特人占总人口的15%左右,他们也讲阿拉伯语,科普特语仅仅是“宗教语言”,在宗教场合使用。

现在的埃及人以阿拉伯人血统为主,古埃及人的确切种族不太清楚,从语言上来说,都属非印欧语系的闪含语系;古埃及人的後裔可以在今日埃及的“科普特”人中找到,但这只是在文化(语言、宗教等)的意义上,种族上的古埃及人是早已消亡了。

“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只是习惯上的称呼,实际上种族的划分并非按肤色,而是有着一系列复杂的特征标准;欧罗巴人种(即俗称的“白人”)中的地中海类型肤色就很暗,如北非、南欧和西亚的大部分人群都属其中;古埃及人的血统尚纯,後来混入希腊、罗马、阿拉伯、突厥等因子,便成了今日的埃及人,但是阿拉伯人对它的影响是最大的(这是宗教的力量),因此埃及人基本同化於阿拉伯人,更进一步,由於埃及的古老文化及它在蒙古、突厥侵略时表现出的顽强抗争的精神,埃及渐渐赢得了阿拉伯世界的领导权,并一直在其中居於重要的地位。

发表于2007-02-11 23:53:47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ID:liuhantianxia@sohu][传小纸条][送礼物][回复] [编辑] 7楼

依照你的逻辑推论,我们距秦始皇时代有2100年历史,又如何能解释2100年的文化?


【在(历史的学友)的大作中提到:】

>秦始皇骊山的大墓只有2100年历史,>如何解释5000年的文化?

 

发表于2007-02-11 23:56:30

历史的学友[ID:sxg2009@sohu][传小纸条][送礼物][回复] [编辑] 8楼

所以争议很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接受DNA技术之下的中国人“来自非洲”的结论,但比较奇怪的是他们依然不接受中国文明来自非洲那个方向,为什么?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理论:

大约15万年前,在东非分化出了很多人种与部落,其中就已经包含了现在的黑、棕、黄、白四个人种的祖先。Y染色体上的M168是目前发现的一个很古老的突变位点,这是人类在要离开非洲时产生的突变,大约发生在10万年之前。那些棕色人、黄种人就是带着这个古老的突变开始向世界扩散。除了非洲以外的现代人都具有这个位点的突变。 

10万年前,地球处于冰川期,大部分陆地被冰川覆盖。整个海平面比现在低120米左右,许多海床裸露在地面。在东非,各个部落拥挤在这块炙热的土地上,抢夺着有限的食物。或许是频繁发生类似于现在的卢旺达种族清洗事件,一部分人开始走出非洲。 

又过了几千几万年,现代人在Y染色体基因突变M168基础上又出现了2个突变类型,M130和M89.前者发生在8万年前,后者发生在4万5千年前,人类已通过北非进入了欧亚大陆。最早出来的是棕色人。他们主要是在海边捕鱼为生,并捡食滩涂上的高蛋白食物。他们拿着旧石器和尖木叉,在印度洋岸边走着。公元5万年前,他们已占领了南亚和东南亚的陆地和岛屿。在之后的几万年里,散漫的捕捞捡食生活让他们沿着无边的海岸线,一路走到东亚,形成“马来人”的先祖?之后可能穿过白令海峡到达北美和南美洲。 

黄种人走出非洲的时间要比棕色人晚了近5万年。

但他们的扩散速度很快。他们只用了棕色人1/5的时间就到达东南亚。取样的1万2千个中国人的样本中有11311个样本在M89的位点上发生突变。而这个突变标记在黄种人到达东南亚时就已形成,并且一直在这里做了很长久的活动,之后他们将要进入中国,分化出现在的汉族。 

汉藏同源 

无论是从外貌到文化,都很难让人相信汉人和藏人本出同源,但分子人类学家对此深信不疑。最早提出汉藏同源的是中国的一些语言学家。原本在语言学界认为南方的侗傣语和汉语最接近,后来发现与汉语最接近的是藏语。 

藏语中大多数字的发音在中国东南部的方言中都能找到,而且字义相同。藏语和汉语之间存在的不是一般意义的对应关系,而是系统性的一一对应。在语言上,汉族和藏族表露出非同一般的关系。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于1996年在DNA中找到了汉藏同源的证据。发现汉人和藏人在M122以及在其分支M134上都有相同的突变。通过对Y染色体主成分分析,发现藏族的突变频率与汉人最接近,这意味着在藏缅语系的诸多民族中,藏族和汉族最接近。他们分化的年代约在5000年前。 

其实中国利用DNA分析自己祖先的迁徙路线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了,中科院云南动物研究所,哈尔滨医科大学,中科院细胞遗传学院等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只要把各自分散的路线拼合起来就是一条完整的中国人迁徙路线。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华夏56个民族和东亚、东南亚各民族都是由南亚语系的先民分化出来的,因为他们身上都带有M122的突变。 

M122突变大约发生在三万年前,那时中国陆地上的许多山脉被积雪常年覆盖。除了有少数棕色人在黄河、长江流域活动,更多的地方显得空茫一片。这时候,在东南亚的缅甸一带,黄种人的部落已经取得一定势力,棕色人不断向南退缩。当中国陆地上的冰川不断地消融时,一支带有M122突变的南亚语人群开始进入了中国。目前发现关于南亚语先民进入中国后的分化路线有3条,共有2个入口,一个是在云南,一个是珠江流域。 

其中一支沿着云贵高原西侧向北跋涉,他们最终在距今1万年前的时候到达了河套地区,黄河中上游的盆地。这批汉藏语系的祖先也被后人称之为先羌,他们也就是汉族与藏族人的共同祖先。这一支南亚先民在出发时的头颅还很圆,又因为地中海贫血基因的关系,出现了大鼻子、厚嘴唇等特征。但他们顺着江,走着河谷,从云南来到甘肃,人体形态也发生变化。而到了高原之后,不再受疟疾影响,加上缺氧,地中海贫血基因的人不容易存活。于是存活下来的人,脸都变得很长,线条、棱角变得刚硬、如同刀削。 

在漫长的行进中,他们使用的语言也发生变化。有一种理论认为,这是口耳相传所带来的变化。听的人觉得你在讲另一个字,复述的时候就变成另外一个音了。更重要的是,经过这1万多年的迁徙,在他们的体内M122的基础上又诞生了一个新的突变,M134.这样一直到5000到6000年前,人体内部的DNA又开始“不安分”了,那时,由于粟谷农业的出现,新石器文化开始在这个地区发展。人口的增长使群体必须扩增新的居住地。汉藏语系的两个语族开始分野。 

其中一个亚群在M134的基础上又发生了M117的突变。他们带着这个突变向东行走,一直到渭河流域才停留下来。他们掌握了农业文明,开始以农耕为生。这个群体就是华人,也就是后来所称的汉人。M117是汉人身上很古老的一个遗传突变。 

另一个亚群被称为藏缅语族群体。他们离开黄河流域,向西向南迁移,最后在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居住下来。在迁徙的过程中,这个群体就像细胞在不断裂变,分化出了藏、羌、彝、景颇、土家等。 

华人在渭河流域磨砺出一支骁勇善战的秦人,他们盘踞在关中,积聚着统一中国的实力。还有一部分华人则出了潼关,受到夷人龙山文化和苗瑶文化的影响,分别形成了‘齐’语支和‘楚’语支人群。秦汉时期,四分五裂的中国被统一,从语言、文字到货币、计量单位等文化层面上,汉族的整体意识真正形成。加上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统治,之后汉族就没有再出现分化。而文化上的强势让汉族像是一滴浓酽的墨水滴在了中国的版图上,他们带着M117突变迅速地向四周渗透。

模糊的南方民族身份 

经研究发现,南亚先民沿云贵高原西侧北上形成汉藏语系的同时,从中分离出一支南亚先民朝东南方向迁徙,绕过老挝的崇山峻岭,距今1万多年前,南方的北部湾形成了澳泰语系祖先。这一支黄种人带着M119突变从越南、广西方向进入中国,沿着海岸线往东北走,形成了百越民族。具有M119突变的族群在民族学上又称为百越民族系统,他们历史上的覆盖范围是从越南北部的交趾分布到江浙一带。在千百年的分化中,诞生了黎族、侗族、水族、仫佬族、仡佬族、高山族、壮族、傣族。这些民族在语言上、文化上有很强的一致性,所以也统称越人。

目前在上海调查‘吴人’和‘越人’究竟是一个民族还是完全分属两个民族。之前在语言学界有观点认为他们同属一个民族,因为他们之间的语言能相互沟通。经研究发现,他们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民族。越人在七八千年前就在上海的松江发展。吴人要到3000年前才进入上海。越人各民族的身上有大量的M119突变。吴人则很少有,他们更多的是M7突变,那是从苗瑶语系分化出来的。当初南亚先民从云贵高贵西侧进入中国后,还有一支人群与汉藏民族分开了,他们沿着长江往下走,这个时候,他们DNA链上位点在M134的基础上发生了M7的突变。这个人群在洞庭一带形成了苗瑶语系。吴人就是苗瑶人东进和南下的汉人同化后形成的,所以他们遗传结构的变化多而复杂。



东南亚是一个民族分化中心 

从目前来看,在此次“人类迁徙遗传地理图谱计划”中涉及关于中国人迁徙路径的研究已相当清楚,现在只需要做些收尾和补充工作。有研究发现,在2万多年前,澳泰语系形成的时候,就有一支部落沿着海岸线往上跑。几乎就没有留下沿途停滞的痕迹。他们一直跑到西辽河流域再停留下来。他们是‘阿尔泰’语系的核心。后来夷人上去了,华人也上去了,在那里进行了一次民族大融合。形成兴隆文化。这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进入新石器文化的地方。 

之后那些‘阿尔泰’语系的先民又朝周边迁徙,往西分化成蒙古、突厥,往东进入朝鲜、日本,向北穿过白令海峡踏上美洲。这个地区的DNA采样相对做得薄弱些。在这一次的遗传地理图谱计划中,这些都会加以完善。更多的重点将放在对东南亚的研究上。一些著名民族学家,商讨如何制定采样地点和路径,东南亚是个民族交汇领地,共有近2000个民族,世界上四分之一民族都在东南亚。由于非洲人很早就抵达了东南亚,在这里分化的时间也长,所以东南亚是一个民族分化中心。在那儿几乎一个岛就是一个民族,翻过一座山又是一个民族。研究应该先从老挝、缅甸入手,因为那里还有很古老的人群部落。 

从非洲迁徙来的黄种人先抵达缅甸,在那儿形成南亚语系。而目前关于南亚语系的采样很少,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得很缓慢。这次人类迁徙遗传地理图谱计划的工作重点将会落在老挝、缅甸身上,毕竟,南亚先民是东亚人共同的祖先。这部分人群的遗传结构搞清楚了,将会对整个人类迁徙历史提供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