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若有情月长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2:17:05

俗话说:“中国的月亮比西方的圆。”此言委实不假,在英语中,月亮、月球均由“moon”概之,其形抽象,其意晦涩。按月象来分,月可分为新月、峨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峨眉月、新月;从诗的角度来看,又有气格、神韵、境界之分等等。

古来文人写月,“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区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理想故也。”因此月也被赋予感情,这也是为何人们一提到嫦娥便会想到冷月、凄清、广寒宫、玉兔、寂寞等词眼的原因。下面,我仅从三方面来说明月的出彩。

一、月下抒怀

“诗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月下抒怀,月与我情感同归。

其一、月夜思乡

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中国人讲究人月两圆团。因此,因月思乡的诗颇为丰富。如“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杯忘明月,低头思故乡。”“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古人推崇含蓄,情感需要承载的载体。如“同心锁”意求爱,“七色线”意绝恋,这与今人所奉行的简单直接是不同的。举一个很浅显的例子,前人颂国,“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而数十年后,舒婷站起来,大声疾呼“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古人望月,悲从中来,不可断绝,或狂饮,或舞剑,或挥毫,其情,今人无可名状也。

其二、月夜伤人

“伤人”并非指用盾器伤及他人的肌体,而是指感世伤时,悲天泯人的情怀。宋词中,柳词“杨柳岸晓风残月”承平气象,形容曲尽可谓经典。千分依,万分恋,难舍难分。

而同写二十四桥明月,杜牧与姜夔将悲情发挥得淋漓尽致。杜诗曰“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伤及友人回忆自己曾在扬州的生活,无限惆怅。而姜氏《扬州慢》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则是承袭前诗,点明桥月如斯,但无是人非,人事变迁,难赋悲情。

其三、月夜咏志

在我看来,李白是一个政治狂热分子,只是天不隧人意,他虽曾戏侃杨国忠、高力士,但在政治上终无所做为。曾有人说,正是政治上的失意成就了李白的才情,才有“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的酣畅,才有“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的觉悟,才有“五花五,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旷达。但,李白终究还是有难以取舍之物,因而才会有愁,才需销愁。李白曾自咏“借酒浇愁愁更愁”,此愁究竟为何物?明知饮酒不能销解却又全无它法。换角度看,李白是个矛盾的人,这种矛盾不是指他的行为反复无常,而是指内心困绕。李白最有名的咏月诗《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究竟辩析方法。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可是李白这首诗,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纯乎天籁。此时的李白,政治上不受重用,内心抑郁苦闷,但仍旧放弃其理想“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明月,一指天空中实际存在的明月,另一方面则指朝庭,渴望受帝王重用的心理。然而,事与愿违,他也只能“对月共饮,歌以咏志”。

二、月下绘景

此类诗即讲的是写景诗,如画图画一般,有的气势如虹,有点精雕细琢,有的浓墨重彩,有的寥寥数笔,却各有风致。如孟浩然《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又如杜甫诗中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前者若如婆心魅影,婉转温柔,而后者则似火山喷泉,呼之欲出。而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更多则是描绘初春之夜色。若把此月比做江南水乡的女子,精致玲珑,小家碧玉,那么杜甫诗中的月则似呼伦贝尔草原上的女子,善于骑射,不亚男儿,各有千秋。

三、月下悟理

人生无常,而月常在。苏轼曾在《水调歌头》、《前赤壁赋》中均有此说。而辛弃疾也曾感叹“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对人生短暂的感叹,不乏其人。再看看那些千古留名的帝王,秦始皇,唐太宗,则天女皇,谁没有追求长生,没有盲目的求仙问道呢?谁不愿像嫦娥一样,服食灵药而飞升?苏轼在《前赤壁赋》中一人分饰两角——苏子与客,一问一答,最终悟理。“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张若虚曾在《春江花月夜》中说“江岸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本就流转而无常,今夕可能还风光无限,明朝却可能是潦倒终穷。月亮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者,亘古恒在,看尽兴衰成败。而人生在世,无论是帝王将相,或是街上乞儿,无论是彪柄千古的盖世英豪,还是碌碌无为的平民草介,死后莫不是归于三尺黄土,随浪而逝!“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与上所述,月之多姿,较之外国相比,圆之更有丰韵,缺之更有灵气。有月如此,足矣! 枕晨听雨  图书馆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