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合资股比底线 谁最高兴? - 张少华的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13:16

放开合资股比底线 谁最高兴? 

桃然之父 汽车评论 2010-11-04 08:04:31 阅读337 评论2   字号: 订阅

放开合资股比底线 谁最高兴? 

张少华

通用公司的总裁墨非曾经毫不掩饰的表示:“中国得到的是GDP,我们得到的是利润”。

事实上,我国1700万辆市场规模的背后,70%的利润被外企拿走。有业内专家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巨额利润外流仍将持续二十年甚至更久。

丰田汽车2008财年亏损44亿美元,中国市场却盈利10亿美元左右。本田汽车2009财年净利润31.8亿美元,中国市场利润 28.6亿美元。2010年一季度,德国大众汽车集团获得税前利润7.03亿欧元,其中2.86亿欧元来自中国市场,是去年同期的3倍。而近3亿欧元的利润已经占到大众集团全部税前利润的40%。

可以说,对于外企来说,中国是遍地黄金。

而近来流传的整车企业中外合资股比50%的底线将放开的风声,让老跨们很高兴。

在前不久的中欧汽车产业论坛上,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谈到整车企业中外合资股比50%底线放开对市场化竞争有利时,迅速得到了标致雪铁龙亚洲区总裁奥利弗的赞同。

不容置疑,一旦此前坚守的整车企业中外合资50对50被放弃,那么意味着更多的利润将会被国外巨头们揣进口袋,加快巨额利润外流的速度。

外方获利将更多,便意味着他们未来继续并购中外整车企业合资股份的实力继续增加 。

同时,这也意味着在继外方攻破汽车金融、汽车销售、汽车零部件领域进入股比限制障碍之后,将全价值链地掌控我国汽车工业未来的走向。

前车之鉴的是,汽车零部件产业对外资没有对等投资的股比限制,结果中方贡献的永远只是廉价劳动力、原材料。

国内网站曾经统计发现,在我国的51家日方参与的重要汽车零部件企业中,日方平均股权达到77.5%,其中涉及到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的零部件企业,绝大多数为日本独资。

近来,不少国内大型汽车公司齐齐推出和酝酿合资公司框架下的“自主品牌产品”。这表明在多年合资合作中,中方的实力和话语权在不断上升,使得由当初的“简单导入外国车型进行组装”进入“自主品牌车型的研发”阶段成为了可能。经营管理经验日益丰富的中方,现在开始转向追求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不再甘于充当给老跨们拎扳手的角色。合资的中方也“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就近利用汽车合资公司组建的研发中心(据说80%的合资企业,已经建立起研发中心)的各种先进设备和技术人才等现有资源,从而加快“自主品牌”的开发和提升“自主品牌”的质量。

但整车企业中外合资股比50%的底线放开之后,中方在合资企业中的话语权无疑会降低,此前追求平等的话语权将成为泡影。

那么在中方话语权下降的背景下,打造自主品牌真的有可能变成走形式,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愈发可望而不可及,最终合资自主品牌的前途趋于不确定。

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中欧汽车产业论坛上谈到“整车企业中外合资股比50%底线放开对市场化竞争有利”时,自主品牌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也表示支持。

依笔者看,他之所以赞成放开股比,只不过是想要国企放开拥抱的老外,与他单挑。

当然,“船大难掉头的”国企在效率、机制上难于与之抗衡,最后单挑的结果将是来自政府层面的支持政策更多地转向吉利之类的民企。

因为,在合资公司逐渐丧失地位的国企,只能重新回到原点,与民企比拼自主品牌开发的竞赛。

看来,老李的确是深谋远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