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经济(透析经济运行规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28:22
『经济论坛』 [经济杂谈]看懂经济(透析经济运行规律) 作者:纪纲gluck  发表日期:2010-8-20 21:01:00         研究经济学这么长时间来,各种学派经济书籍读过不少,也着实下过不少力气,眼看着头发越来越少,(别人是衣带渐宽,我是头发减少,呵呵)可是自身的知识体系却是越来越乱。经济学领域,学派林立,各执己见,一个问题的分析,角度多多,似乎怎么说也有道理,但仔细考虑起来,又都站不住脚。我不禁陷入了迷茫,学习经济学到底有没有用,经济现象如此纷繁芜杂,如何拨开云雾见青天呢?08年的经济危机,使我更加倾向于对《资本论》基础理论的肯定,同时也给了我一个系统提高经济知识的契机。于是我用了一年多的时间,重新精读《资本论》,粗读《国富论》。我的方法是以《资本论》为纲,查资料,写注释,再写心得,同时对照《国富论》和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教材,注意比较和整合。这样读,非常慢,也很累,有时候一天只能读一两页,但是查阅的资料,却有可能有几十页甚至几百页。但是,这样很有成效,一步一步下来,知识逐渐系统起来,对经济运行的整个系统的理解越来越清晰。
经常来逛天涯论坛,在这里学到了很多,现在也想把自己的一些心得写出来,以便大家共同交流,共同提高。如果我的一些努力,能够让有志于学习经济学的初学者,掌握一把通向经济学宝库的钥匙,哪怕是这把钥匙,能让那扇紧闭的大门有所松动,我的努力就更有价值了。
前面两章已经基本成熟,后面的,我一边整理一边发。天涯论坛卧虎藏龙,还请大家多多指教。前言
  1994年4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团委和学生会组织经济文化月活动。在开幕式上邀请了七八位北京经济学界著名人士到会发言,每人限定10分钟。由于时间有限,许多经济学家言犹未尽。会上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茅于轼教授作了7分钟发言,提了七个经济学的普通问题,难倒了不少北大师生。
  他认为经济学知识是每个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人都应具备的,所以现在高中和大学里都要教政治经济学。但是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能否传授有用的经济知识却可能存在问题,因此他出了七个普通问题,考一考非经济专业而学过一般政治经济学的学生。如果大部分问题都答不上,就证明当今的经济学作为一门大学里的公共课有加以改造的必要。这七个问题都不是冷僻怪题,但看来容易,却真难回答。七个问题激起了北大校园内一阵不平静的思考。
  下面就是茅于轼教授所出的七个题目:
  1.何以穷国和富国同工而不同酬?
  从简单劳动如餐馆里洗碗,到复杂劳动如外科手术大夫,几乎一切行业中中国的从业人员所得到的待遇远远比不上美国同行的待遇。我们也可以不用货币收入,通过汇率折算,而可以直接比较吃、穿、住、用、玩的实际生活水平,这一结论仍旧成立。
  有的经济学家解释说,一般而言,美国工人使用的工具先进,所以同样劳动产出的价值较多。可是拿洗碗,理发等服务业来说,工具的先进并不起多大作用。再说中国也有高度自动化的流水生产线,那些工人的待遇仍不能和美国工人相比。
  由于穷国和富国同工不同酬,当他们之间发生贸易时,富国包含少量劳动的产品可以交换穷国包含大量劳动的产品,因而有的经济学家认为是富国剥削了穷国。可是在没有贸易往来时,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仍旧存在,这显然不能用剥削来解释。正因为存在这一现象,所以不少人希望移民到富国去,使自己支付同样的劳动能得到较好的享受。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一切财富都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是财富唯一的泉源。根据这一理论,质量和数量相同的劳动应该创造出相同的价值,可是政治经济学从来没有对富国和穷国同工不同酬的事实作出任何最起码的解释。
  2.投机活动是否创造财富?
  这里我们将投机活动定义为一些人既不生产又不消费,买进只是为了卖出,并从买卖差值中赚钱的活动。这包括房地产、股票、期货的投机,也包括囤积居奇,制造价格差别从中渔利的行为。
  如果投机活动不创造财富,那么投机赚的钱只是一种变相欺骗,把别人口袋里的钱骗到自己口袋里,那就和赌博没多少区别。世界各国政府多半禁止赌博,却极少禁止投机。
  如果投机确实创造了财富,那么这一部分钱应该计人国民生产总值。那么请问,投机分子为谁服了务?生产出了什么产品?对社会作出了什么贡献?
  3.交换能否创造价值?
  据说,市场经济的特点是等价交换,意思大概是说买卖双方谁也挣不了谁的钱,同时谁也不会吃亏。可是做买卖不是小孩子玩过家家,而是为了赚钱。无论是国际贸易或是国内贸易,任何一笔双方积极参与的公平交易,都同时为双方带来利益。当然,这并不是说做买卖永远都能赚钱,蚀本的情况是存在的。但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双方出于自愿同意,任一方赔钱的交易是做不成的。
  如果承认了交换能赚钱,试问这新增的价值从何而来?
  假定一头羊与一柄斧交换,交换之前和交换之后都是一头羊一柄斧,仅仅是变换了他们的所有者。从劳动创造价值来看,交换能创利更不能自圆其说。
  你是相信交换能创造价值,还是坚信交换不能创造价值,你的理由何在?另一种说法的错误何在?4.汇率是由什么决定的?
  汇率是两种货币的交换比例。货币之所以有价,是因为它有购买力,因此货币交换的比例显然应该等于两种货币购买力的比。这种论断大量地流行于当今肤浅的教科书里,但其错误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两种货币的购买力的比取决于买什么东西。例如,用美元买汽车,其购买力约为人民币的20倍,但用美元买旅游鞋,两块美元也顶不上一块钱人民币。实际上,正因为买各种商品时两种货币购买力的比价不同,才有国际贸易发生。用美元买汽车便宜,而用人民币买旅游鞋便宜,所以才有中国出口旅游鞋进口汽车。
  对上述问题比较接近的说法是汇率取决于两种货币的供需情况,当用人民币买美元供不应求时,美元汇价上升,反之则下跌。然而这一答案只是对现实的描述,并未从经济理论上加以说明。譬如这样的汇率和购买力比较有什么关系?这种汇率有什么特点?它是有利于两国,还是不利于两国,或有利于其中的某一国?
  5.“有计划、按比例”有什么错?
  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是“有计划、按比例”。每当国民经济出毛病时,我们总可发现是某种比例失调所引起的,所以事先把比例掌握好,就不致发生比例失调的毛病,因而才有“有计划,按比例”的说法。市场经济则是靠着成千上万个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它无疑带有盲目性。当然价格确能调节余缺,因为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从而消费增加,生产减少;供不应求时则相反。然而这种余缺调剂能否实现我们所需要的比例,却没有任何保证,是什么理由,我们竟放弃了这个基本规律,改换为市场的盲目调节呢?
  6.钱能不能度量价值?什么条件下它能?什么条件下不能?
  我们知道,凡是不能交换的东西,都不能用钱度量其价值。健康是有价值的,然而不能交换。一个人生了病,不论他愿意出多少钱给别人,也不论别人有多愿意用自己的健康去交换钱,事实上也无法做到。除了健康,还有友谊、爱情、创造欲望和好奇欲望的满足等等,也都不能用钱交换。
  那么,凡是能交换的东西是否都能用钱来度量其价值呢?工厂产品的价格高于它原料的价格,其差价是否精确地表明了工厂创造的价值?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即使工厂内部的生产状况完全照旧,它创造的财富是否也相应地变动?一个人做生意赚了钱是否证明他创造了价值?
  7.是什么决定了一物的价格?
  我们知道,价格等于成本加利润。一般而言,产品的成本是企业已知的,所以上述问题也可以表述什么决定了利润。
  利润的变化很大,有时可能是负的,这就是企业亏损;有时可能超过了成本,使利润率达到百分之百。企业没有不希望多赚钱的,那么是什么限制了利润呢?
  合理利润又是多少?如果你是一名物价检查员,你将如何去执行任务?利润率达到什么水平可以称之为暴利?如果你认为利润率达到50%以上就可以算暴利,你如何去说服坚持10%作标准的人?
  问题已经提了出来,答卷平均能评多少分,没有人统计。但从北大校院内沸沸扬扬的议论来看,大家开始反省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教育是否有助于我国建设市场经济的大业?这种教学究竟给学生多少有用的知识?大学教学本来应该领先于现实的发展,可是这一门课程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当然,这些问题并不是仅仅针对北大的。但几十年来北大师生一直是我国学术和文化的先驱者,也许会在经济学的教学改革上率先行动。”
  以上是笔者引用的相关报道。
  这七道题出了十几年了,在很多论坛上有很多自称高手或谦虚谨慎的学者回答了这几个问题,但笔者看来,无一令人满意。本帖的目的并非是要回答茅先生的这几个问题,而是本人在此贴此帖的框架基本完成时,在网上无意浏览到了这样一篇帖子,用网友的话说,“这几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深不见底”,实际上牵涉到了经济学中大部分核心基本问题,对于一个对经济学感兴趣的人来说,对于一个初学经济学的人或者专研经济学的人,这几个问题中肯定有几个或者是他急于想问的,或者是苦苦钻研难得要领的,或者是给出答案却又一盼三顾,总觉不踏实的。而在目前的经济学著作中,很难找到关于第一、四、七这样的核心问题的令人满意的答案,尽管关于各种理论的著作可谓铺天盖地,但有些过于轻慢草率,有些树大枝繁,难尽其解,对现实经济现象都缺乏足够的解释力。而本帖的探讨恰恰能从正面回答了其中大部分问题。未从正面回答的,读完本书您亦可推之八九。
  按照我国传统的分法,当今经济学大体可以分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大学派。两者同源古典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奉斯密为鼻祖),但由于对经济最本质的东西——价值的观点出现分歧,而最终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体系。古典经济学本是信奉劳动价值论的,本帖子也秉承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在整合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上,拓展了劳动价值论的应用空间,增强了其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解释力。并对当今经济运行中,大众关心的主要经济问题做出较为透彻的解释。不管您崇尚西方经济学,还是看好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笔者认为只要您坚持真理无偏见的态度,本帖都会给你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让您更加透析地认识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和运行中发生的主要经济现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经济现象纷繁芜杂,如何剥开云雾见阳光?本帖将对现行重要的经济基础理论进行了整合和发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国民经济分析法。此帖的目的正是帮助读者面对各种媒体各路经济学家的言论,不再是雾里看花,莫衷一是。现在很多经济学著作,大道理一大堆,而且晦涩难懂,本帖在探讨过程中,在将理论作简要说明后,大部分是以举例分析为主,争取深入浅出,使只要稍有些经济学基础知识的人都能真正“看懂经济”。
将要发的这一章和第三章的理论性较强一些,(前言,姑且算第一章吧)比较乏味,但却是整个理论分析系统的基础。经济理论,总是比较乏味一些,我也是试着将比较晦涩的道理,尽量用最简单的话来说明白,尽量吧。其实,我想,当你想到,有些道理虽然费很大力气才弄明白。但是这样之后,某些所谓经济学家的大嘴就忽悠不了我了,费点力气也不算什么了吧,哈哈,说点题外话,我们言归正传。第二章,价值论诠释
  一、引论
  价值论是指经济学中关于商品价值形成的观点。商品价值是形成价格的基础,价值论是经济理论的基础,没有正确的价值论,经济学其他的理论就很难正确说明经济现象。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思想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之一。马歇尔的均衡价值论和以庞巴维克为代表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则是近代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核心内容之一 。
  二、劳动价值论
  这一节很重要,是理解价值的关键,为以后分析价格和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打下基础。
  劳动价值论是关于商品价值由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所创造的理论。劳动决定价值这一思想最初由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提出。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马克思都对劳动价值论做出了巨大贡献。
  西方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代表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对劳动形成价值的理论和价值量的分析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亚当•斯密明确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这也是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他指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任何一种物品的真实价格,即要取得这物品实际上所付出的代价,乃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出自《国富论》第五章)。他把生产一切商品的劳动作为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分析了价值规律的作用,最先系统地论述了劳动价值论,然而他没有把劳动价值论贯彻始终。
  李嘉图在研究斯密价值学说的基础上,阐述了自己的价值学说,他作了比前人更为全面和详细的论述,提出了必要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思想,劳动价值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李嘉图的另一个功绩是把自己的研究限于能够无限制地再生产的商品的价值,在他看来商品有两种,“一种商品如罕见的雕像、图画、古书、古钱以及珍贵的葡萄酒等,其价格单只由它们的稀少性决定,因为这些商品不能由人类的劳动来增加他们的数量……”。这类物品的“价值(价格)与原来生产时所必需的劳动量全然无关,而只随着希望得到它们的人的不断变动的财富和嗜好一同变动”。而另一种商品是由人类的劳动可以无限制地增加它们的数量。他所探讨的就是这种商品的价值,这种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劳动时间。他写道:“说到商品,商品的交换价值以及规定商品相对价格的规律时,我们总是指数量可以由人类劳动增加,生产可以不受限制地进行竞争的商品”按照李嘉图的意见,商品的价值只能由耗费掉的劳动决定,而价值的大小则与这种劳动量成正比。
  马克思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改造了劳动价值论,论证了它的历史性质,并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后来的利润、平均利润理论。马克思认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不是以劳动为中介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一个物可以有用,而且是人类劳动产品,但不是商品。一个人自己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生产的虽然是使用价值,但不是商品。要生产商品,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而且不只是简单地为别人。中世纪农民为封建主生产作为代役租的粮食,为神父生产作为什一税的粮食。但不管是作为代役租的粮食,还是作为什一税的粮食,都并不因为是为别人生产的,就成为商品。要成为商品,产品必须通过交换,转到把它当作使用价值使用的人的手里。)最后,没有一个物可以是价值而不是使用物品。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产品必须市场化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形成价值的劳动是经过市场的选择被证明是社会所需要的、必要的劳动,因此,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普通的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三、效用价值论
   效用价值论以物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人对物品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来解释价值及其形成过程的经济理论。在19世纪60年代前主要表现为一般效用论,此后主要表现为边际效用论。
  效用价值论在17~18世纪上半期资产阶级经济学著作中有了明确的表述和充分的发挥。英国早期经济学家N.巴是最早明确表述效用价值观点的思想家之一。他认为,一切物品的价值都来自它们的效用;无用之物,便无价值;物品效用在于满足人的欲望和需求;一切物品能满足人类天生的肉体和精神欲望,才成为有用的东西,从而才有价值。意大利经济学家F.加利亚尼是最初提出主观效用价值观点的人之一。他认为,价值是物品同人的需求的比率,价值取决于交换当事人对商品效用的估价,或者说,由效用和物品稀少性决定。
  效用价值论在18世纪下半期和19世纪初期处于踏步不前状态。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斯密和李嘉图在阐述劳动价值论过程中,对效用价值论作了有力的批判,但是由于当时劳动价值论缺乏对现实经济现象的直观有力的解释,使其没能在经济学界确立统治地位。这也是斯密不能将劳动价值论一以贯之的原因。19世纪30年代后,在对抗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背景下,逐渐出现了边际效用价值论。英国经济学家W.F.劳埃德、爱尔兰经济学家M.朗菲尔德、德国经济学家H.H.戈森都是是这一理论的直接先驱者。在19世纪70年代初,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万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系统阐述,后由奥地利的庞巴维克和维塞尔加以发展。其特点是以主观心理解释价值形成过程,认为商品的价值是表示人的欲望同物品满足这种欲望的能力之间的关系,即人对物品效用的“感觉与评价”,效用随着人们消费的某种商品的不断增加而递减;边际效用指每增加购买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总效用的变化量,它是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尺度。它还提出了市场价格论,认为市场价格是在竞争条件下,买卖双方对物品的主观评价彼此均衡的结果。
  他们认为效用是价值的源泉,是形成价值的一个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价值的形成还要以物品的稀缺性为前提。稀缺性与效用相结合才是价值形式的充分必要条件。效用论者是这样阐述他们的观点的:物品只有在对满足人的欲望来说是稀少的时候,才可能成为人们福利所不可缺少的条件,从而引起人的评价,表现为价值,而衡量价值量的尺度就是“边际效用”。边际效用价值论在号称是一场“革命”之后,在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上,基本上被完全不研究价值的均衡价格理论所取代。
  四、均衡价值论
  传统的经济学说侧重了供给因素,如生产费用论等。边际学派关于价值则侧重了需求,如效用价值论。而马歇尔的价值论无非是二者的折衷。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并以大量篇幅阐明的“均衡价格论”,是资产阶级种种传统价值论的综合产物,是把供求论和各派的边际效用论、生产费用论融合成一体的调和价值论。且马歇尔以后直到今天,西方经济学在讨论价值和价格问题时,基本都承袭了马歇尔的传统,即只谈价格不谈价值,以价格代替价值,以均衡价格来衡量商品价值。马歇尔认为一种商品的价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是由该商品的供给状况和需求状况共同决定的。他主要通过均衡价格来衡量商品的价值。所谓均衡价格是指商品的供给与需求相均衡,从而它的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相一致的价格。需求价格是指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它由一定量商品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决定。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因此随着商品供给量增加,边际效用递减,从而需求价格也是递减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价格则指生产者提供一定量商品时愿意接受的价格,它由生产一定量商品所需支付的边际成本决定。由于边际成本递增规律的作用,随着需求量增大,商品的供给量也要增加,而边际成本递增必然导致供给价格递增,从而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均衡价格的分析是通过将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置于同一坐标平面中分析而得出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就是均衡点,该点所决定的价格即为均衡价格,此时供给等于需求,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该点决定的产量为均衡产量,企业照此产量生产必然实现最优。
五、三种价值论的优劣
  1、对效用论和均衡论的批判
  效用论者是从商品的稀缺性和商品效用入手认为价值不是商品的内在属性,而是人对商品的感觉与评价,效用是价值的源泉。由于效用论者将效用衡量的标准主观化从而使边际效用价值实际上成为主观的产物,将价值的形成与决定同生产过程完全割裂,使商品价值成为纯粹意义上的一个心理范畴。劳动价值论与边际效用价值论都承认使用价值对价值有重要作用,但二者区别在于“如何作用”。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与使用价值是统一于商品体内的两因素,二者互相依赖,不可分割。使用价值是价值存在的前提,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则失去了价值存在的基础。而效用论过于强调商品效用带给人的主观上的满足,而忽略了交换和交换背后价值产生的过程,过分夸大了效用的作用,认为效用是价值的源泉,只讲效用而抛弃了生产效用的劳动。
  边际效用价值论本身,并没有回答边际效用(价值量)如何决定商品价格。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只是一个运动形式,边际效用(价值量)本身,需要市场商品供给来决定(即供给越多价值越小),而至于市场商品供给,该理论又认为应由边际效用来决定,产生循环论证。
  马歇尔主要是通过分析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下的均衡价格来分析商品价值的。均衡价值论者以价格的概念替换了价值,而他们所谓的价值是没有价值实体的。他们认为“价值”是由供求决定的,而供求作用直接决定的又是市场价格。他们通过对供求作用的分析得出了市场供求均衡时的价格,发现该“价格”是最完美的,是价值最充分的表现,从而提出市场价格决定商品价值的观点。显然这里均衡论者只在对价格进行分析而不是对价值的分析。实际上,均衡分析是一种停留在事物表面的分析。价格受供求影响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道理,但是,“如果一切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直接合而为一,那么科学的存在就会成为多余。”价值与价格是两个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均衡论者显然混淆了这两个概念。只是对市场价格做的一种现象形态的分析。确切地说,均衡价值论不能称其为价值论,而只是价格论,是对价值研究困难性的一种逃避。
  2、劳动价值论分析
  关于商品价值量的决定,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一直试图在理论上搞清楚却没能搞清楚的东西。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双重标准和混乱的;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虽然是彻底的,却因为没能说明劳动与资本相交换的关系而彻底破产;马克思在对劳动价值论做了系统和全面的阐述,并提出剩余价值论,但是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其一,均衡价值论主要倚仗对供需的分析,劳动价值论也讲供需对价格的影响,但表达不够明晰,对现实经济现象缺乏足够的解释力。其二,效用论者认为价值是人对商品满足欲望程度的感觉和评价。由于主观评价常因主题不同而迥异,必然使价值的衡量缺乏统一的标准。劳动价值论虽然指出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衡量价值,并且将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但并没有说出其中换算的标准,所以使价值的衡量也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
  但是由于劳动价值论的内核——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是正确的,要想研究价值,要想从根源上研究经济,对劳动是避不开的。
  一物有用,是因其能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人要利用此物也就是要发挥此物的用处时,此物不会自动来找到想用它的人并满足他的需要,而是人经过某种精力的耗费使其为人服务。此时,精力的耗费则称之为劳动,而这种有用性称为使用价值。有时,物的使用价值是天然就有的,而有时是人以劳动变更或者说加工以后所具备的。可以说劳动是使物为人所用的唯一途径。(除了自然界中及其个别的无形之物,如;空气)社会分工的不同,使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产品的交换成为常态。人与人之间对产品进行交换时,各种不同的物交换的比例如何确定呢?无疑是包含在其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量,这也就是经济学中的价值。即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中所包含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里的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所谓“用于交换“,其含义是:生产者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换以换取他物,其价值也正是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理解商品的概念是理解价值概念的关键!这在第三章中还将有涉及 。思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也曾指出:“直接的社会生产以及直接的分配排除一切商品交换,因而也排除产品向商品的转化(至少在公社内部)和随之而来的产品向价值的转化。”还是强调市场化的问题
  而关于劳动价值的衡量缺乏一个统一标准的问题,总的说来劳动的复杂性和劳动强度是相互补充的,即就社会上的工作来说,凡是劳动复杂性高的则劳动强度稍低,而劳动强度高的则劳动复杂性则较低,对整个社会来说,要想从事强度低的工作,就必须通过学习培训,掌握技能,以适应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即复杂性较高的工作。竞争使性质不同的工作各归其位,从而可以使大众劳动的衡量标准趋向统一。使用生产某物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价值大小成为可能。(这里的大众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社会上的一般劳动。)
  六、补充论述
  1、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区分
  当今社会物质财富的量急剧增加。人们很容易有这样一种感觉:由于物质财富增加了,价值也增加了。直观地将商品的价值量等同于物质财富的多少,这显然是错误的。物质财富是描述有用性的,是代表使用价值的,而价值却是人类劳动的抽象,是一种能量耗费。由此可见,当今社会物质财富的快速膨胀绝对不是价值的快速膨胀,“资本有一种趋势,就是在直接使用活劳动时,把它缩减为必要劳动,并且利用劳动的各种社会生产力来不断缩减生产产品所必要的劳动,固而尽量节约直接使用的活劳动”(引自《资本论》)这句话我们可以说得更通俗一些,就是资本的趋势是让一定的价值代表越来越多的使用价值。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后,“价值增殖”先于“使用价值增殖”成为一种紧迫的需要,物质财富也就以惊人地速度膨胀起来了。
  2、劳动价值的范畴
  劳动价值论,无论是李嘉图学派的,还是马克思主义的,首先都主要是用来揭示私有制商品经济运动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马克思的《资本论》是研究纯粹的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著作,其中所说的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特别要注意的是,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而不仅仅是劳动产品。
  马克思明确指出过:“首先,我在任问地方都没有说过‘社会限定价格,并且在研究价值时,涉及的是资产阶级关系,而不是把这个价值理论应用于那决不是由我而是由谢夫莱先生以我的名义设计的‘社会国家’。”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也曾指出:“直接的社会生产以及直接的分配排除一切商品交换,因而也排除产品向商品的转化(至少在公社内部)和随之而来的产品向价值的转化。”
  可见,价值是在劳动产品推向市场,成为商品,才会具有的特殊属性。比如家务劳动是不创造价值的,虽然会创造使用价值。
  社会分工的细化,会把越来越多的自给自足的劳动,推向市场,完全的市场化社会的意思是,社会上个人的所有劳动成果,都是为他人生产的,所有的个人劳动都要通过推向市场实现为货币,进而用货币在市场上购买自己的所需。下面的研究,我们都是假定在完全市场化,至少是高度市场化的前提下进行研究。
  3、关于劳动价值论与分配论
  (1)关于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是指企业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额外收益,马克思称为剩余价值。不变资本是指企业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一部分资本。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只是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不改变原有的价值。
  在本帖中,我们延续《资本论》中的表述方法,用V代表可变资本,用C代表不变资本,用M代表剩余价值,即未分配的利润。
  (2)劳动价值的现实分配表现
  劳动在创造新价值的时候同时保存了旧价值,比如用机器将1000元的线纺成布,售价变成1500元,劳动在这个改造线的使用价值的过程中,不但保存了旧价值----线的价值1000,厂房、机器等固定资产的折旧,假设为100,还创造了新价值400,其中工资200,利润200。那么我们用c表达生产资料的价值,用v表达劳动力的价值即工资,用m表达剩余价值即这里的利润,这批布的价值构成就可以表达为1100c+200v+200m,在这里,劳动新创造的价值是200V+200M。
  在现实社会中,当我们满怀热情用劳动去创造价值时,会遇到一些阻碍,如果这种阻碍是土地,那我们就得从劳动创造的价值里面拿出一部分作为地租,交给土地所有者;如果这种阻碍是生产资料(原材料、机器等),那我们就要从劳动创造的价值里拿出一部分作为租费,(这种租费大部分的时候表现为企业主利润)交给生产资料所有者,而所有生产资料追根究底总是由劳动创造的,至于所有者是如何占有的,我们暂且不说。现在,我们找工作时,大都是面临着这样一些企业,他们一部分利用自有资金、一部分借银行里的钱租用土地建起厂房,买了生产资料,已经为我们创造了劳动的条件,(也可以说他们控制了社会劳动条件,成为劳动条件的代理人),然后用劳动创造的价值给我们发工资,(以货币形式)交地租、缴税、还利息,留下一部分利润作为企业主收入、或者股东收益。在这里,劳动是价值的源泉,而地租、利息、赋税等都是从劳动创造的价值中占有的。土地所有权、征税权,生产资料所有权,这些或者是由劳动创造的产品换取或者是一种强制力要求获取劳动所创造的产品。
  关于价值的创造与分配,下面这个笑话,也许能给你一点启示:
  一个资本家和他的朋友穿过资本家的工厂。
  朋友问道:你刚才跟那人说啥呢?
  我叫他干活快点,资本家答。
  你付他多少钱?朋友问。
  资本家:一天15块。
  朋友问:那你哪里来的钱付他?
  资本家:我卖货得来的
  朋友问:谁造的货?
  资本家:他(工人)造的。
  朋友问:他一天造多少钱的货?
  资本家:50块钱的。
  朋友总结道:那么,不是你付他钱,而是反过来他付你一天35块钱让你叫他快点干?
  “嗯…”,资本家马上说:机器可是我的啊!
  那你怎么搞到机器的?朋友问。
  资本家答:我卖货的钱买的。
  朋友继续问:那是谁生产的货物?
  这一回资本家对着他朋友(以及媒体和学校)叫道:闭嘴!搞不好他就听到了。
  (3)劳动价值论的讨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一定意义上是与财产的占有和分配问题有关的。
  如果国家不加干预放任市场行使分配,会导致不良的后果 。《圣经》中“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由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西方经济学将现实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现象称为马太效应。在中国哲学中也出现过类似的言论老子的《道德经》七十七章有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中经常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其所说的天之道正是“损有余而补不足”。这都是从哲学意义上揭示同一个道理:如果任社会自行运行必然会导致贫富分化。原因就是越是掌握社会资源多的人就越是有力量去掌握占有更多的资源,或者说获得掌握更多资源的机会。这是社会产品分配的自发倾向。然而,贫富分化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从经济学上讲,1块钱落在富人手中的边际效用比穷人的要小,也就是说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要大于富人,贫富分化会导致整个社会有效需求降低,从而导致社会有效需求不足,进而社会产品出现相对过剩,工厂开工不足,引发经济危机,严重的甚至引发深刻的社会危机。所以说,自行的市场分配并不能使社会最有效率的运转,还需要有外在力量的干预,这个力量绝大多数时候是国家施加的。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损有余而补不足以行天之道。吃大锅饭是不行的,严重的贫富分化也是不行的,既保持公平,又要兼顾效率,这个度的权衡,是国家必须正确掌握的大计。
昨天由于网络故障,没能将第三章及时发出,先给关注本贴的朋友致歉
  
  还是先来回答问题
  
  回答 对于 音乐就是音乐 的“当今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个别劳动创造产品或服务而在市场交换的情况存在,怎么能否定个别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呢.”
  
  首先,我并没有否认个别劳动创造价值。但所有的个别价值,最后都要进入市场,才能确定其市场价值,并形成价格。
  第二,如果您认为真正的经济学,是要研究“技术在经济中的作用,技术到底是经济体系的外生因素还是本身就是经济体系的产出结果,技术对经济体系的作用如何衡量,如何改进经济体系来推动更多技术的产出或适应更先进的技术等等问题”我想这只是经济学的一个小的分支。
  第三,对于“所以现代经济学的根本点就是要解决现实的问题,首先是解释现实产生的原因,再找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经济学的根本.搞些不能解释现实世界的概念,毫无意义.”这一点,我非常赞同。所以我来开这个帖子。对于价格是怎样形成的,汇率是怎样形成的,经济危机是怎样形成的,贫富分化是怎样形成的,您不认为这是很现实的经济问题吗? 然而水是有源的,树是有根的,我关注价值,但是不会仅仅拘泥于价值,只是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性的概念,它就像绵延6300公里的长江的源头的那一股清泉。系统化的论述,必须从源头展开,也只有找对了源头,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第四,对于“就象楼主所说不同国家间同工不同酬的问题,只要用稀缺与效率的概念来解释,就很简单.”我想您已经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但是,至于如何从源头进行推导和透彻的 直观的理论化解释,到时候论述到汇率的时候,希望我们继续探讨。
行文至此,我想还有必要再对 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范畴,进行一下解释:
  第一,我这里要研究的经济规律始终是市场经济的经济规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绝大多数劳动产品都要进入市场进行交换,也就是体现为商品。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趋向于将所有的劳动产品都变成商品。商品自然成为揭示这种经济体制运行规律的最佳切入点。
  在研究过程中,所有的概念都是为研究对象服务的,都是为研究市场经济体制服务的。价值也不例外,价值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的特有属性。 自产自用的劳动产品不具这里的价值。字典中,关于价值的定义也许很宽泛,而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范畴只是价值的一个方面的含义,是价值的子集。绝不是全面对应。这是理解价值范畴的关键,将经济范畴的价值,与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一一对应,是错误的 。
  第二,由于,我在论述的时候,用到了很多资本论中的范畴,很多人会产生条件反射式的排斥。甚至有人认为,资本论是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这完全是错误的。资本论的每一个重要理论,都是在纯粹资本主义经济的前提下推演的,是研究纯粹的资本主义经济的。 在宏观经济学中,GDP也许是大家最常听到,也最常关注的一个概念了,天涯也有很多人在不断地关注着、论述着GDP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其中也有很多有见地的帖子。但是我看到的帖子绝大多数,并没有做最基础理论的铺垫,在这里,我打算从最基本的铺垫做起。试着把很多人不愿意碰触的或者试图逃避的理论基础讲明白。同时对一些相关问题适当拓展。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一 引论
  1、当期创造的价值
  研究经济,必是活的经济,运动的经济,经济增长状况是我们特别关注的。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与前期相比实现的增长。要看某物的变化态势,首先要搞清某物是什么?那么,这里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弄明白什么是当期新创造的价值,这个价值如何核算。
  我们可以先从一个企业谈起,假设某企业在一年内生产价值300万元的产品,生产这些产品的原材料和辅料的价值加上厂房设备的折旧价值量等生产资料的消耗,我们设为C=200(单位省略),这是相应生产资料的价值向这些产品的转移,企业支付给劳动力的工资设为V=50,企业未进行分配的利润设为M=50。那么,其价值构成就是200c+50v+50m,该企业生产的价值和该企业从别的企业购进的原材料、能源以及相应折旧的价值(我们成为生产资料耗费)之间的差额就是价值增值,在这里就是50v+50m
  2、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
  人们生产某种物品,其目的是为人所用,最终是要投入消费的。一物要成为最终消费品,往往要经过很多中间环节,在这些环节中会不断变换形式(如从棉花到线到布,等等)作为原材料加入到生产过程中。在这个生产过程中,往往还有很多辅助材料、劳动工具等一些生产所必须的因素加入进来。
  这里出现了两种有区别的产品类型,一种是可供人类直接消费的产品,而另一种则是生产最终消费品的中间过程物,包括原材料、辅料、生产设备、以及为生产提供条件的厂房等。
  按照这种区别可以将全部产品划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中间产品是继续投入生产过程的初级产品、工业再制品和固定资产的统称。是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即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中间产品是最终产品价值形成过程的一个中间阶段,它们的价值最终并入到最终产品中去。最终产品是中间产品的对称,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在同期内不再加工、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可粗略划分为个人消费品、公共消费品。
  其实,同一些社会产品在一些场合可以充当中间产品,而在另一些场合则充当最终产品。比如,一把钳子,用于生产和用于家庭备用是不同的。在经济考察中,到底是把这种产品归为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要看其最终的用途。
  3、国内生产总值(GDP)
   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以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增长率的高低来核算国家创造价值的情况并评判经济增长状况。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两种主要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和收入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生产成本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分配之和。
   至于这种核算方式科学性与否,我们将从纯经济学的角度,在本章中详细探讨
二、经济产值的计算
  1、两部类生产模型
  要探讨经济产值和经济增长值,政治经济学中的两部类生产模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在两部类模型中,最终产品被称为消费资料,而中间产品被称为生产资料。据此将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生产中间产品的部类称为第一部类,将生产最终产品的部类称为第二部类。
  社会再生产分为两种类型: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意味着,当期经济体的产值完全被人们非生产地消费掉(那就是说,当期的国民收入,完全在当期非生产地消费掉);扩大再生产意味着积累,当期经济体创造的全部价值并没有当期全部消费掉,而是有一部分被积累起来,用于来年的生产,以便扩大现有生产规模。
  (马克思把他对再生产的研究建立在一些假设的基础之上,但并不是所有这些假设都是严格必需的:(1)固定的和同等的资本有机构成(C/V)和剩余价值率(m/V);(2)商品是按它们的价值交换的;(3)固定的生产率;(4)资本家拥有无限的后备劳动力。)
  首先要明确,第一部类的生产是为了第二部类服务的,第二部类的生产是为了国民服务的。第一部类为第二部类提供生产资料,第二部类为第一部类的国民提供可供消费的最终产品。有些产品既可以充当生产资料,也可以充当生活资料,这并不影响两部类的分析。
  (1)简单再生产
  现在,我们用1和2分别表示生产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两大生产部类,即
  第一部类:C1+V1+m1=W1
  第二部类:C2+V2+m2=W2,
  设社会总额C=C1+C2,V=V1+V2,m=m1+m2。
  在简单再生产中,
  v被全部消耗掉,并且m是被全部消耗掉而不是积累起来,那么,
  在一个生产周期内,第一部类的最终产出被本部类及第Ⅱ部类消耗掉,生产资料的需求总额等于两个部门的生产资料的合计,也就是说第一部类的最终产出全部用于本部类及第二部的生产消费,即W1=C1+C2。第二,工人与企业主的收入都全部用于生活消费,并没有剩余及储蓄等,因此,W2=V1+m1+V2+m2。两个等式如下:
  C1+C2=C1+V1+m1
  V1+m1+V2+m2=C2+V2+m2
  消掉第一方程式两边的C1,和第二方程式两边的V2+m2,就会看到,二者都简化为下列简单的方程式:
  C2=V1+M1
  也就是说,因为两个部类承担着不同的经济职能,两个部类必须进行商品的交换,即Ⅰ(V+M)和ⅡC的交换,与 V1+M1=C2的等式相对照。
  为了便于说明,假设C2=V1+M1=n,具体的交换方式是这样的,第一部类的国民收入V1+M1购买第二部类的价值为n的最终产品,第二部类用从第一部类获得的收入去购买第一部类价值为n的生产资料作为C2,作为本部类的不变资本。当然,这种交换并不是总是要第一部类先购买,也可能是第二部类先购买。(但有一条规律,哪个部类先出的钱,钱最终又流回了哪个部类,当然是流回了不同的个体。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推导。)
  C2=V1+M1,这可以说是简单再生产的基本条件。它扼要地表明,在消费资料部类即第二部类中用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应当相当于第一部类国民所消费的物品的价值。如果这个条件得到满足,生产规模就会年复一年保持不变。这个方程式表达了:为了社会总资本在相同的规模上再生产必须得到满足的一个条件。
  我们看到,当年生产的新价值即当年的国民收入,被人们在当年就完全消费掉,这样的生产叫作简单再生产,也就是生产规模保持不变的再生产。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生产的新产品仅够补偿已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我们举个例子:
  Ⅰ 4000c+1000v+1000m=6000
  Ⅱ 2000c+500v+500m=3000
  总价值=9000,
  其中2000c2=1000v1+1000m1
  (2)扩大再生产
  只要生产资料部类的产量大于用掉的生产资料总量,就有了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即:
  C1+V1+M1>C1+C2(当期生产的生产资料没有完全进入生产消费,有剩余。)
  可以得到V1+M1>C2,这是扩大再生产必须要满足的条件。资本有追求利润的本性,有不断扩大再生产的内在驱动力,只要社会再生产拥有这样一个物质条件,社会总资本就能脱离市场有效需求的问题增长,甚至演变为盲目地扩大再生产。
  另外,盲目的扩大再生产,会受到某些条件的限制,对于这种限制,在本章后面的附录有具体分析,有兴趣的话可以研究。
2、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
  两部类分析方法为我们分析宏观经济打开了一扇窗口,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思路。琼.罗宾逊夫人认为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图式,为研究储蓄和投资的问题,以及研究资本品的生产和消费品的需求之间的平衡,提供了一种极其简单而又不可缺少的研究方法。”两部类分析法把庞大的经济运行体系和纷繁芜杂的经济现象概括成仅仅两行字的公式中,它只能为我们描述经济运行的一个粗略的线条,只是一个经济分析的工具,其中的细节绝对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在认识再生产公式时,要有统筹全局的眼光,如果过于求全责备,则反而误入歧途。
  (1)简单再生产中的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总公式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一国经济增长到底该如何核算,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假定是1年)内新创造的价值就是
  V1+M1+V2+M2------------------------------------------------- A
  =(C2+V2+M2)+(V1+M1-C2)--------------------------------------B
  =(C2+V2+M2)+{(C1+V1+M1)-(C1+C2)}----------C
  这也就是所谓的国内生产总值。宏观经济学中的GDP,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以GDP及其增长率的高低评判经济增长状况。GDP是SNA(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是当期新创造财富(包括有形和无形)的价值总量。
  我们这里,也用GDP来表示国内生产总值,但是,有些细节需要改进。下面将详细推导GDP的核算过程。
  在两部类模型中,GDP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①V1+M1+V2+M2-------------------------------------------------A
  此公式是指年新增价值,等于两个部类的国民收入。包括工资、利润、利息、租金、赋税等。
  附:你的收入从哪里来?
  国民的收入是从国民创造的价值中来,在市场经济社会,是通过出卖商品获得货币的形式取得。市场上的标的就是商品,躲在商品背后的是,藉商品的出卖获得收入的人!在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经济社会,赋予商品价值的是生产者的劳动——这是商品的市场价格的基础,而出卖的商品的是企业主体,这种商品或者是劳务或者是物质,虽然生产者创造价值,但是凭借这个价值的出卖而获得收入的并不只有生产者,还有为生产者创造劳动条件的部门或者个人。其中包括货币资本的提供者、企业主或者股东、企业管理者、土地所有者、国家政府等。初次分配是由市场自发完成的,进行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主体正是市场的主体——掌握价值生产的企业或者个体。二次分配的主体是一次分配中获得收入的主体,三次分配、四次分配……依次类推。
  总的规律是劳动创造价值,要素创造收入。
  ②(C2+V2+M2)+(V1+M1-C2)-------------------------------------B
  此公式前半部分实是指当年消费资料产品的生产总值,后半部分是第一部类的国民收入未和第二部类不变资本相抵的部分,也就是所谓的第一部类的投资(包括第一部类的存货投资和扩大再生产的投资),在简单再生产中为零。
  ③(C2+V2+M2)+{(C1+V1+M1)-(C1+C2)}----------C
  这是公式B的延伸,前半部分已经说明,后半部分是当年第一部类生产的商品的总价值中未被全社会年生产作为不变资本耗费掉的部分。
  实际上,
  (C)=W2+{W1-(C1+C2)}
  =第二部类产值+{第一部类产值-社会生产资料消费总值}
  (2)扩大再生产中的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
  在简单再生产中,这种统计是一目了然的,在扩大再生产中,具体计算虽然显得比较复杂,但是本质相同,(这里是需要重点理解的地方是GDP计算的核心之所在。)下面,我们举一个扩大再生产的例子来看一下整个过程:
  第一年起始状态是这样的
  Ⅰ、4000C1+1000V1+1000M1=6000
  Ⅱ、1500C2+750V2+750M2=3000
    假定,第I部类的剩余价值的一半即500M2被积累。因此,首先,1000v1+500m1或1500I(v+m)要由1500C2补偿;这样,第I部类留下的是4000C1+500M1,后者要用于积累。(1000V1+500V1)由1500V2来补偿。
    我们假定,500M1中有400要转化为不变资本,100要转化为可变资本。这样,第I部类是:
  4400C1+1000V1+100M1(最后一项要转化为100v)。
    第II部类方面为了积累的目的,要向第I部类购买100M1 (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后者形成第II部类的追加不变资本;而第II部类为这个目的而支付的100货币,就转化为第I部类的追加可变资本的货币形式。这样,第I部类的资本是4400C1+1100V1=5500。
    第II部类的不变资本现在是1600C2;第II部类要运用这个资本,就必须再投入50V2的货币来购买新的劳动力,从而使他的可变资本由750增加到800。第II部类这样增加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共计150,要由该部类的剩余价值来偿付;因此,在750M2中,只剩下600M2作为第II部类资本家的消费基金,他们的年产品现在划分如下:
      II、1600C2+800V2+600M2(消费基金)=3000。
  在消费资料上生产的150m,在这里已经转化为(100C2+50V2)它将以它的实物形式,全部进入工人的消费:如上所述,100为第I部类的工人(100Iv)所消费,50为第II部类的工人(50IIv)所消费。
  单看第一年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构成是:
  Ⅰ、400C1+100V1
  Ⅱ、100C2+50V2
  总额是650,其物质成分构成是:生产资料为400C1+100C2=500,消费资料为100V1+50V2=150。
  为积累的目的而改变的组合,现在表述如下:
   I、4400C1+1000V1+500消费基金=6000
   II、1600C2+800V2+600消费基金=3000
    其中,资本是:
   I、4400c+1100v(货币)=5500
   II、1600c+800v(货币)=2400
    合计=7900,
    如果实际积累现在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这就是说,如果用这个已经增加的资本实际进行生产,在第二年结束时,我们就得出:
    I、4400C1+1100V1+1100M1=6600
   II、1600C2+800V2+800M2=3200
    合计=9800。
   假定第I部类继续按同一比例进行积累,550M1作为收入花掉,550M1积累起来。这样,首先1100V1要由1100C2补偿,其次,550M1也要实现为同等数额的第II部类的商品,合计是1650I(v+m)。但是,第II部类需要补偿的不变资本只=1600;因此,其余的50,必须从800M2中补充。
  具体的过程是:
    第I部类的550M1要资本化;如果保持以前的比例,其中440就形成不变资本,110就形成可变资本。这110势必要从725M2中取出,就是说,价值110的消费资料将由第I部类的工人消费,而不是由第II部类的资本家消费,因此,后者也只好把他们不能消费的110m转化为资本。因此,725M1就只剩下615M2。但是,第II部类把110M2这样转化为追加不变资本时,他们还需要有追加的可变资本55;这就必须再从他们的剩余价值中取出;从615M2中减去这个数额,就只剩下560M2,供第II部类的资本家消费。所以,在完成一切现实的和可能的转移以后,现在的资本价值是:
  I、(4400C1+440C1)+(1100V1+110V1)=4840C1+1210V1=6050 
  II(1600C2+50C2+110C2)+(800V2+25V2+55V2)=1760C2+880V2=2640
    合计=8690。
  单看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是550M1+240M2,构成为:
  Ⅰ、440C1+110V1
  Ⅱ、110C2+55V2
  50C2+25V2
  总额是790,其成分构成是:
  生产资料为440+110+50=800,消费资料为110+55+25=190。
    如果再生产是在这个基础上并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进行,第三年结束时,我们就得出:
    I、4840c+1210v+1210m=7260
    II、1760c+880v+880m=3520
  合计=10780。
  
  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由于第二年承上启下,各种数量关系最直观,来分析第二年的投资、消费,和GDP规模: 
  我们首先将第二年的生产模型分解一下,得到:
  I、(4000+400)C1+(1000+100)V1+1100M1=6600
  II、(1500+100)C2+(750+50)V2+800M2=3200
  
  ①当年的投资(即:当年生产但是用于下一年生产或消费的商品)是:550M1+240M2=790
  ②当年的社会总消费值是:
  (1000+100)V1+(1100-550)M1+(750+50)V2+(800-240)M2
  =1100V1+(1100-550)M1+800V2+(800-240)M2
  = (1100V1+1100M1+800V2+800M2)-(550M1+240M2)
  =3800-790=3010
  ③当年的新创造的价值即当年的GDP是:
  1000V1+1100M1+750V2+800M2
  =(1100V1+1100M1+800V2+800M2)-上年的生产资料积累(100V1+50V2)
  =3800-150=3650
  下面,我们来看当年的(消费+投资)与当年的GDP之间的关系:
  两者相差3800-3650=150,
  这正是上年积累下来的消费资料值。
  也就是说当年新生产的价值3650有790用于投资,而2860用于当年的消费。而当年的消费包括两个部分,其中有150是去年积累下来的,2860是当年生产的。
  于是,我们得到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当年投资+当年消费-上年的消费资料投资=当年GDP
  而不是简单的 投资+消费=GDP。
  
  附:我们可以看第三年的情况来验证一下:
  如果剩余价值划分率不变,第I部类首先就会把1210v和剩余价值的一半=605,合计=1815,作为收入花掉。这个消费基金,又比IIc大55。这55要从880M2中取出,这样就剩下825。55M2转化为C2时,又要825M中扣除相应的可变资本=27.5,留下消费的是797.5M2。
    第I部类中现在要资本化的是605M1,其中484转化为不变资本,121转化为可变资本,后者要从M2中扣除,M2现在是=797.5,扣除后剩下的是676.5 M2。因此,第II部类会把121再转化为不变资本;为此,还需要有可变资本60.5;这同样要从676.5 M2中扣除,剩下用于消费的只是616。
  到此,单看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是605M1+264M2,构成为:
  Ⅰ、484C1+121V1
  Ⅱ、121C2+60.5V2
  55C2+27.5V2
  总额是869,其成分构成是:
  生产资料为484+121+55=660,消费资料为121+60.5+27.5=209。
  
  首先分解当年的社会生产模型
  I、(4400+440)C1+(1100+110)V1+1210M1=7260
  II、(1600+160)C2+(800+80)V2+800M2=3520
  ①当年的投资是:605M1+264M2=869
  ②当年的社会总消费值是:
  1210V1+(1210-605)M1+880V2+(880-264)M2
  = (1210V1+1210+880V2+880M2)-(605M1+264M2)
  =4180-869 =3311
  ③当年的新创造的价值即当年的GDP是:
  1100V1+1210M1+800V2+880M2
  =(1210V1+1210+880V2+880M2)-上年积累下来的消费资料(110V1+55V2+25V2)=4180-190=3990
  (3)备注:
  ①这里,第一部类的投资又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流动不变资本,其计算直接是年末存量—年初存量
  而固定不变资本则又要分类探讨:当年生产而未投入生产的,计算方法和流动不变资本一样;当年生产而且已经投入生产的,只需计算其中还未折旧的价值部分,因为已经折旧的价值部分已经进入其生产的产品并被计算了。
  ②以上所有的计算中都不再包含关于折旧的计算,因为所有的折旧实际上都已经进入到了生产出来产品中了,这是与现行经济学不同的。
  ③另外,对于耐用消费品,只统计当年生产的,二手的不是当期生产的不能计算在内。当然,古董的交易就更不能计算在内了。
三、服务业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马克思的两部类模型中只统计物质劳动创造价值,而不考虑非物质劳动创造的价值,下面我们具体研究一下非物质劳动,以服务劳动为代表进行探讨:
  1.服务的演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1服务商品在社会总商品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时,2服务消费在人们消费中所占有的比例也是越来越大,3国民收入中有越来越大的比例来自于服务商品的销售。这三个方面是同步的。
  举一个较为直观的例子:
  假设一个经济体中共有100人,一年内,创造价值的总劳动小时数为100x,每人平均劳动x小时,同时分得相当于x小时的劳动产品。
  (1)一开始,生产力低下,经济体全部劳动都用于物质生产,共创造数量为100y的财富。
  每人分得 x小时劳动成果的产品,y数量的财富。
  (2)生产力提高了,只需要80x小时就能够生产数量100y的财富,假设每人的物质财富不在增加。那么就有20人从物质生产中解放出来,去从事服务行业,服务劳动共计20x小时。
   这样,每人分得0.8x小时的物质商品,y数量的财富
   享受0.2x小时的服务商品
  从事物质生产的80人共生产80x物质
  共享受64x物质,16x服务
  从事服务生产的20人生产20x服务
  共享受16x物质,4x服务
  其中,物质生产领域享受的16x服务是用其生产的16x的物质与服务生产领域交换得到的。
  (3)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只需要20x小时就能够生产数量100y的财富,同样假设每人的物质财富不再增加。那么就有80人从物质生产中解放出来,去从事服务行业,服务劳动共计80x小时。
   这样,每人分得0.2x小时的物质商品,y数量的财富
   享受0.8x小时的服务商品
  从事物质生产的20人共生产20x物质
  共享受4x物质,16x服务
  从事服务生产的20人生产80x服务
  共享受16x物质,64x服务
  其中,物质生产领域享受的16x服务是用其生产的16x的物质与服务生产领域交换得到的。
  注:实际的生活中,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享受的物质财富也会不断增加。但是,物质商品的价值在人们的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将逐渐降低。
  2、两部类向三部类的演化
  可以得到包括服务业的三步类模型
  Ⅰ 4000c+1000v+1000m=6000
  Ⅱ 2000c+500v+500m=3000
  III 1000w+2000v+2000m=5000
  1000w是与物质部门进行交换的价值量,交换的方式是这样的:
  假如当年工人工资V的1/5用于服务,剩余价值M中的 1/2用于服务,则第一部类共有Ⅰ(200v+500m)用于服务,而第二部类共有Ⅱ(50v+250m)用于服务,总计价值为1000,
  假设,服务业中的物质资料的消耗,是1000w。由于服务业中的1000w绝大部分都是第二部类产品,为了便于分析,我们这里假设全部为第二部类产品。
  则Ⅰ(200v+500m)要与III700w相交换,而III700w首先要与Ⅱ700c相交换,这相当于在2000c2与(1000v1+1000m1)相交换的过程中,其中的700c2和(200v1+500m1)相互交换的时候,要经过第三部类的III700w作为中介。
  第二部类的Ⅱ(50v+250m)与III300w直接进行交换。
  2000v+2000m是服务部门自身的循环,也就是说,从事服务业的人也要消费别人的服务。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为:
  用收入法是1000v+1000m+500v+500m+2000v+2000m=7000
  用支出法是:(因为是简单再生产只统计消费额)
  3000w2+(5000w3-1000w)=7000
  我们看到,统计服务业的产值时候,也要把其中间耗费刨除。
  3、非商品的商品化对价值统计的影响
  研究市场经济学的层次是这样的,产品→商品→价值→价格。
  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二重性。价值是商品的属性,而不是产品的属性。很多劳动产品或劳务是有使用价值的,但是,由于其并不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所以也就不具有价值。
  比如教师的劳动是有使用价值的,但是,如果教育不实行产业化,教师的劳动不走向市场,那么他的劳动也就不会纳入价值核算体系。因为教师的劳务并不是商品。
  当教育福利化,教师的劳动报酬是由国家进行负担的时候,那教师的收入就从属于经济价值的二次分配,其劳动报酬要从国家税收中扣除,也就是利润的一部分。而教育产业化以后,教师的劳动报酬就会均摊到每一个受教育的人身上,其中的大头当然是工人。这强行地将工资的一部分纳入到了教师的工资报酬中。这实际造成了工人生活成本的提高,也就是劳动力的市场价值的提高,会导致劳动力成本也就是可变资本v的增加。
  从这一点来看,价值是有弹性的。非商品的商品化,会造成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增多。这一点同样表现在物质产品上面。比如,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走向市场的过程。要满足同样的需求,在完全市场化的时候(即每一种需求都不是自产的,而是购买的),为满足这些需求所需的货币是100,市场化程度低的时候,小农可以自产40,而只需购买60。所以,满足同样的需求,市场化程度高的经济体比市场化程度低的经济体,需要更多的货币收入。扩大到整个经济体亦是同样的道理。
  市场化的程度高低,关系到价值的范围,关系到劳动力价值的决定,这是经济运行的最基础因素。很多西方经济学的模型无法适用于中国,市场化程度的高低不一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劳动产品市场化,就是将个人劳动融入到社会化大生产中,实现为社会劳动。个人的劳动,加入到社会化大分工中。通俗地讲,就是自己劳动生产的产品不为自己所用,而是推向市场,按照市场决定的价格出售,换回货币,再从市场上购买自己的所需要的产品。
  某种产品的市场化,必须要求这种产品面向市场,实现为货币。当个人劳动的的市场化完全完成,或者达到较高的程度,货币就仿佛是无所不能的了,所有个人劳动的实现都离不开它,什么劳动产品都要兑换成货币,什么劳动产品都要依靠货币才能买到,甚至货币能够从市场上购买任何个人劳动的产物。
  所以,完全市场化的经济体,所有的个人劳动都要用货币来表现,一般的,市场化程度越低,就有越多的个人劳动不需要用货币表现。同时,市场化程度越高,国民收入就越依赖于市场初级分配,换句话说,二次分配越多,就会降低经济体的市场化程度。
所谓的抄袭,正是这个例子了,如果大家觉得这个例子太熟悉了,完全可以换一组数字。同样的道理,同样的演变过程。
  “第一年起始状态是这样的
    Ⅰ、4000C1+1000V1+1000M1=6000
    Ⅱ、1500C2+750V2+750M2=3000
      假定,第I部类的剩余价值的一半即500M2被积累。因此,首先,1000v1+500m1或1500I(v+m)要由1500C2补偿;这样,第I部类留下的是4000C1+500M1,后者要用于积累。(1000V1+500V1)由1500V2来补偿。
      我们假定,500M1中有400要转化为不变资本,100要转化为可变资本。这样,第I部类是:
    4400C1+1000V1+100M1(最后一项要转化为100v)。
      第II部类方面为了积累的目的,要向第I部类购买100M1 (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后者形成第II部类的追加不变资本;而第II部类为这个目的而支付的100货币,就转化为第I部类的追加可变资本的货币形式。这样,第I部类的资本是4400C1+1100V1=5500。
      第II部类的不变资本现在是1600C2;第II部类要运用这个资本,就必须再投入50V2的货币来购买新的劳动力,从而使他的可变资本由750增加到800。第II部类这样增加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共计150,要由该部类的剩余价值来偿付;因此,在750M2中,只剩下600M2作为第II部类资本家的消费基金,他们的年产品现在划分如下:
        II、1600C2+800V2+600M2(消费基金)=3000。
    在消费资料上生产的150m,在这里已经转化为(100C2+50V2)它将以它的实物形式,全部进入工人的消费:如上所述,100为第I部类的工人(100Iv)所消费,50为第II部类的工人(50IIv)所消费。
    单看第一年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构成是:
    Ⅰ、400C1+100V1
    Ⅱ、100C2+50V2
    总额是650,其物质成分构成是:生产资料为400C1+100C2=500,消费资料为100V1+50V2=150。
    为积累的目的而改变的组合,现在表述如下:
     I、4400C1+1000V1+500消费基金=6000
     II、1600C2+800V2+600消费基金=3000
      其中,资本是:
     I、4400c+1100v(货币)=5500
     II、1600c+800v(货币)=2400
      合计=7900,
      如果实际积累现在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这就是说,如果用这个已经增加的资本实际进行生产,在第二年结束时,我们就得出:
      I、4400C1+1100V1+1100M1=6600
     II、1600C2+800V2+800M2=3200
      合计=9800。
     假定第I部类继续按同一比例进行积累,550M1作为收入花掉,550M1积累起来。这样,首先1100V1要由1100C2补偿,其次,550M1也要实现为同等数额的第II部类的商品,合计是1650I(v+m)。但是,第II部类需要补偿的不变资本只=1600;因此,其余的50,必须从800M2中补充。
    具体的过程是:
      第I部类的550M1要资本化;如果保持以前的比例,其中440就形成不变资本,110就形成可变资本。这110势必要从725M2中取出,就是说,价值110的消费资料将由第I部类的工人消费,而不是由第II部类的资本家消费,因此,后者也只好把他们不能消费的110m转化为资本。因此,725M1就只剩下615M2。但是,第II部类把110M2这样转化为追加不变资本时,他们还需要有追加的可变资本55;这就必须再从他们的剩余价值中取出;从615M2中减去这个数额,就只剩下560M2,供第II部类的资本家消费。所以,在完成一切现实的和可能的转移以后,现在的资本价值是:
    I、(4400C1+440C1)+(1100V1+110V1)=4840C1+1210V1=6050 
    II(1600C2+50C2+110C2)+(800V2+25V2+55V2)=1760C2+880V2=2640
      合计=8690。
    单看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是550M1+240M2,构成为:
    Ⅰ、440C1+110V1
    Ⅱ、110C2+55V2
    50C2+25V2
    总额是790,其成分构成是:
    生产资料为440+110+50=800,消费资料为110+55+25=190。
      如果再生产是在这个基础上并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进行,第三年结束时,我们就得出:
      I、4840c+1210v+1210m=7260
      II、1760c+880v+880m=3520
    合计=10780。”
4、服务业与价值创造
  I、什么样的服务劳动创造价值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包括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价值是包含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对于非物质产品有无劳动价值的争论在学界一直是争论的热点。认为服务业不创造价值的人,认为自己是坚持了马克思的观点。但是我们下面将会看到,认为服务不创造价值的观点,即使遵循马克思的研究思路,也有明显的理论漏洞:我们首先从劳动力的价值开始分析。劳动力的价值由三个部分组成:
  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②维持劳动力这种实体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也就是维持劳动力子女的基本生活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的价值是形成商品的成本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其价值中就包含着非物质商品的价值,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其中包含的非物质商品的价值也越来越多。
  换句话说,创造非物质商品的劳动是商品价值形成的一个因子,所以,非物质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比如理发所需的费用,是包含在劳动力价值之中的,是体现在商品价格之中的。
  经济学中研究价值是要找出商品之间交换所依据的因素,也就是价格决定的因素。既然价值决定价格,那么,反过来,可以验证,不对价格产生影响的劳动是不创造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的。也就是说,价值必须在价格中有所体现。最简单的验证方法就是:看一人或一个群体的必要劳动量的增加或者减少,是否对造成作为其收入来源的商品的市场价格产生提高或者降低的影响。
  我们知道,提高劳动生产率会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进而降低商品的价格。提高劳动生产率正是通过降低工人耗费在单位商品上的劳动时间来达到的。产业工人的劳动创造价值是毋庸置疑的,而其他社会主体是否创造价值呢?
  举一个企业为例,这个企业可以出卖的是物质商品也可以是服务商品。藉此商品出卖而获得收入的有:
  ①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显然,土地所有者的劳动多少与商品的价格并无关系。
  ②贷款者获得利息,贷款者获取的利息只是在企业利润中的扣除。从这里看,贷款者的活动也是与价格无关。
  简单说一下银行。单就存贷款业务来说,银行实质就是依靠其信用在社会公众那里取得贷款(也就是公众的存款),并支付贷款利息(也就是公众的存款利息),然后放贷并取得贷款企业或个人的贷款利息,其利润就是存贷款利息的差额。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贷款利息实质上被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归存款者,一部分归银行。银行的活动不外乎就是向公众借钱和向公众贷款。由此产生的一切活动,不创造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
  ③企业所有者获得利润或者股息,管理人员获得报酬。股东的监督和管理,会通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对商品的价格施加影响。假设其劳动增加,促使工人的生产提高了效率,这反而会使耗费在单位产品上的工人的劳动减少,从而减少个别价值。所以说,他们的劳动也不创造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
  ④销售人员,其劳动只是会对商品的周转产生影响,并不会对其销售的商品的市场价格产生影响。套用《资本论》中的一句话“一切只是由商品的形式转化而产生的流通费用,都不会把价值追加到商品上。”所谓的形式转化就是由现实商品到货币或者是有货币到现实商品的转化。
  ⑤另外,国家税收,只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对企业利润的扣除。
  总之,不创造价值的国民获得的收入不构成劳动成本,而是一种费用,要从商品依照其价值决定的价格出卖后获得的利润中扣除。
II、服务业中的一些具体行业的价值创造情况
  现在理论界对服务业概念尚有争议。一般认为服务业即指生产和销售服务商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服务业与其它产业部门的基本区别是,服务业生产的是服务产品,服务产品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征。在国民经济核算的实际工作中一般将服务业视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包括除了农业、工业、建筑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细分为1、农业,2、采矿业,3、制造业,4、电力、燃料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建筑业等五大实物商品生产部门)之外的所有其它十五个产业部门。即,
  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⑵批发和零售业
  ⑶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⑷住宿和餐饮业
  ⑸金融业
  ⑹房地产管理业
  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⑻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⑼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⑽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⑾教育
  ⑿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⒀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⒂国际组织。
  关于服务业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但其包括的内容基本相同,我们就以这种分类方法为例,摘取重点,详细分析一下,各种重要服务业中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
  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从直观上来看,假如有两件本地产各种性质一样的产品甲和乙。在同样的条件下出售,那么它们的价格肯定是一样的假设是10元。现在甲产品要从本地A运输到外地B出售,假设其运费是1元,那么甲产品在在B地的价格就会变成11元。但是乙产品并不会因为甲产品在B地的售价变成11元,其在A地的售价也变成11元,而是依然维持在10元。(需要说明的是,客运业不创造价值,它是一种对最终产品的单纯的消费。)这一点在会计核算成本的时候,表现的尤为明显,成本价格一定是含运费的价格,而不是异地发出的价格。
  关于仓储,如果这种储备是必须的,社会一般的,那就创造价值,加入到产品的价格中。如果这种仓储是因为流通的停滞,也就是说卖不出去,那么这种仓储造成的费用不会造成产品的加价,而只是产品出售后实现的价值的扣除。 一般仓储形成的费用可以包括:1、产品总量的数量减损,比如易挥发的原料的储存2、质量变坏,不如储存之初;3维持储备所需的物品费用和活劳动。
  关于邮政业,服务于国民生活的,基本上是对国民收入的一种扣除,而对于类似于运输业第一种情况的运输活动,则是创造价值的。
  ⑵批发和零售业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批发和零售行业的作用在于,加快商品价值的实现,即由商品转化为货币的速度,以加快资金周转,这也就增加了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提高了投资回报率,以期用同量资金创造更多利润。这类行业的利润来源于生产企业对它们的让利,即将一部分M分给他们。批发和零售业本身并不创造价值。
  这也是我们通俗意义上的商业领域,关于这个领域,在后边还有详细的分析。
  ⑶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前面已经指出李嘉图对经济学研究的商品做出了界定,“说到商品,商品的交换价值以及规定商品相对价格的规律时,我们总是指数量可以由人类劳动增加,生产可以不受限制地进行竞争的商品”。单纯的科学技术,显然不属此列。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企业利润创造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也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科技与价值也是当今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不得不问,科技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其与市场上的价值到底有何关系呢?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人给科学技术下的定义为世人所公认。但要明确的是,科技并非科技产品,不要将两者混淆。在市场竞争中,科技的作用大体可以概括为使科技使用者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一种独享从而获得超额利润或者垄断利润。市场主体凭借科技获得的收入,是对出卖商品获得收入的超额利润的扣除。
  举个例子,假如某生产企业应用了某种技术,提高了企业职工的劳动生产效率,从而降低了生产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那么本企业的单位产品的价值将会降低,但是本产品的市场价格却并不会仅仅因为单一企业产品的降低而降低。本企业的个别价值降低,但是仍然按照以前的价格出售,该企业会获得超额利润。当企业拥有的这套技术被较大部分本行业的企业采用,那么整个行业的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明显降低,该产品的价格也就必然降低。由此可见,科技的作用,实质是促使人们对自然力更有效的运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期用有限的劳动创造更多的使用价值。而价值的衡量还是要看劳动时间。
  因为本人以前的一篇论文曾经详细的探讨过科技之于价值的作用,由于是多年前所写,现做部分修改,截取主体,供大家研讨。
  这里,以制造或改进生产工具的科技为例做一下说明。
  其实,凡是对劳动生产率发生作用的科技仅仅是通过科技工作者的劳动发现出来的一种将自然力异化到生产工具中,以更有效的利用这种自然力从而使实际生产中的活劳动节省的一种手段。从本质上说,每一次科技的进步表现在生产过程中都是对自然力和自然物的更有效的利用。蒸汽机所利用的力就是这种力,这种力并不是科技或者人为力量能够产生的瓦特的贡献并不在于他对蒸汽力的发明,而在于将这种力以蒸汽机的形式聚集起来并在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效用。我们看到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自然力被人们找到了有效地利用他们的方式,以各种手段引入生产和生活让它们更有效地为人类服务。科技推动生产力的进步其实质不过是人类以科技作用于机器等实物并以其为中介利用自然力的结果。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自然力相对于人类的垄断性越来越弱化了,如瀑布这种能源产生的力,人类也可以通过发电将其转移到工厂车间、家庭等场所为人类服务。
  下面我们详细分析一下科技的作用
  ①科技对人类进步的催化作用
  科技本身虽然不具有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但它的作用却不可小视。这种作用之于人类进步就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一样,其本身并不参与新物质的生成,却让反应的速度奇迹般地迅速起来,它使单位时间内更多的物质参加反应,并生成新物质。物质财富其实是单纯的自然物向人类社会的转移,这种转移以其可用性作为前提。如图所示:
  整个自然可以用大圆表示,而小圆则表示人类财富,圆环中的物质是作为人类共有的自然因素而存在的。虽然在过程中存在着由小圆到圆环中的回归,但整体上这个小圆自从人类产生以来是不断扩大的,而大圆则保持不变。圆环中的物质通过A+B=催化剂M=C+D的形式进入到小圆中扩大小圆在整个大圆中的比例。这个催化剂M正是广义上所说的科技。人类主观上将这个反应视为吸热反应,加热的是人类本身的劳动,身体为支持劳动而引起的耗费在商品交换的经济活动中被以“价值”的概念确定下来。
  在研究之初,曾假定“科技”仅仅作为制造或改进生产工具的科技,现在将这种科技推而广之,比如医学上的科技、提高土壤肥力的科技、制造生活资料的科技……它们在产生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的作用上,其本质是相同的。
  ②科技在经济学意义上的作用
  前面已经提到科技被誉为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在实际的企业运行中的作用则在于:以科技创新和领先的优势为企业创造巨大的利润。科技又是如何创造利润的呢?科技将人类共享的自然因素(圆环中的物质)引入生产后,这种自然因素就作为一种无偿资源被使用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当科技把一种自然因素引入生产(或以一种更新的利用方式引入生产)时,创造(或改进)这种生产方式的人就表现为这种自然因素效用(或这种自然因素改进后的增加效用)的所有者,即表现为科技所有者。
  我们假定科技所有者和其实际使用者是分离的。首先来考察产品改进型科技成果的运用,科技成果对其所有者来说就表现为出卖它所能带来的货币额;这种成果对于其使用者(其主要代表是产业资本家)来说,则意味着这种科技成果在生产中运用后在预期内会给这个使用者能在原来的利润的基础上再增加多少利润,提高投资回报。假设原利润率使企业获得一般投资回报率,这增加的利润就完全属于超额利润,但有一个前提:社会一般投资回报率率在本企业利润变动的影响下,所产生的波动可以忽略不计 。显然,产业资本家付给这个科技成果所有者的报酬(表现为这项科技的价格)绝不会高于这个超额利润的总额。也就是这种科技成果价格的最高限就是这个增加的利润额。其价格的低限则完全取决于两者的协议结果。而如果一项科技成果支持生产的是一种垄断产品,那么科技使用者将获得垄断利润。一项科技成果被购买往往就意味着伴随被购买的是这项成果的垄断权,即不允许所有者再将这项成果再出卖给另外的同行业竞争者。因为如果这项成果被广泛采用的话,该部门的各竞争者又将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这项科技成果所表现出来的提高利润的作用就会消失;甚至如果该科技的应用会造成这个部门的有机构成提高的话,整个部门的利润率就会下降,那这项科技投入应用对其使用者产业资本家来说,不但不会带来额外收益,简直就是一种祸害了。
  科技的垄断性,科技成果垄断权的转让表现为一种协议,往往具有强制性,一般表现为法律上的限制。如果没有这种协议的话,其使用者额外利润的获得就没有足够保障,现代企业有的本身就是科技成果的开发者,有的则采用科技入股,这都大大加强了单个企业对科技成果的垄断。我们看到,科技虽然弱化了自然力本身对人类的垄断,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这种垄断却被少数人出于本人或本集团的利益而人为地强化了。
  一项科技成果的得来决不是某个人的凭空思考,一切科技成果都是人类共同的智力和生产实践的结晶,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共同积累和创造完成的,比如牛顿的力学定律,而牛顿的力学定律并不是牛顿天生空想得出,借用了前人的很多科学成果。一项科技成果的产生与应用与其所处的时代的客观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分不开的,是一个历史逐步演进的过程。科学领域中的奥秘被谁发现不过是一种必然中的偶然,认识自然、不断探索自然、从而利用自然推动人类进步,表现为一种人类发展的客观趋势。某项科技成果的运用也许带来了社会的巨变,但这决不是某个人带来的这种变化,而是前世与今世的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科学技术作为人类共有的财富理应由全人类共享。然而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细化(这种分工不但表现为一个领域、一个国家而且是全球性的分工)很多科技的尖端研究仅仅控制在极少数人的手中,同时科学研究的性质也决定了它是一个极易形成垄断的领域,从而为某些人利用这种垄断谋取暴利提供了条件。虽然这种垄断在客观上有利于提高人类竞争的积极性但这实际上却是人类获得更大更快速进步的障碍。打破这种垄断理应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任务——这不但需要历史条件的成熟,而且将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总之,科技是科技所有者藉以获得收入的要素,在企业内部的时候,这种收入是对企业利润的扣除。科技成果,亦可以以专利的形式推向市场,成为商品,但是,由于这种商品不能由定量的劳动来增加他们的数量,实际上,在市场上,它就相对于其他商品来说,具有了一种优势,这种优势可以使其以较少的劳动量换取较多的劳动量。所以,其市场价格不是其价值的有效体现。
  科技所有者,可以类比土地所有者。
三国,书看过两遍,电视剧老版的看了两遍。兵者伐谋,兵者之谋可以定成败,然不可定兴衰。诸葛亮之神谋,可以成鼎立,然不可成统一。谋只宜顺势,而不可逆势。黄河之水自西向东流动,你可以改变其流动的路线,却不可改变其自西向东的大势。这大势,就是社会发展抑或经济运行中的硬性的东西,一种强制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内在规律。 看完《货币战争>后,我走在路上,感觉轻飘飘的,很失落,我想整个世界真是如书中所说,都是事先安排好的?都是操纵?郎咸平说,我买斤猪肉、买袋面,原来价格是华尔街决定的。。。。。?实际上,不是这样,就像原油的价格,投机资金可以在一定幅度内操纵,但是超过了某个界限,经济规律就会发生作用,将它拉回其真实的价值区间。这就是势!⑷、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这些行业往往由于其技术密集型的性质,依靠技术垄断获得超额利润或者垄断利润,导致其产品或者服务的市场价格超过其本身的价值。就直接出现在市场上的服务和商品来说,其背后的生产劳动创造价值。
  ⑸、住宿和餐饮业
  餐饮业中的服务和制作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包括工作人员对食物进行分类、调制、烹饪等加工,对顾客端茶倒水等服务。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类似的服务劳动的付出,之所以同一道菜,在不同档次的饭店中的销售价格有差别,甚至是相当大的差别,这是因为高档饭店的固定资本的投资相对于普通饭店来说,是成十上百倍的。奢靡的享受首先要有豪华的硬件,其固定资产的折旧,要加到其产品、代销的商品和服务中去。
  住宿业,现在基本都是饭店的一个经营项目,单就其服务劳动来说,创造价值。对于住宿业,地理位置的优越,往往使其相对于与它相比其他条件相同但是地理位置不利的饭店的价格稍高,这样取得的超额利润,往往转化成为获得这种优越地理位置的地租。好位置比差位置的地租高,是显而易见的。
  ⑹、房地产管理业。类似于对服务产品的打包销售,就像是销售实物商品的商场。这种管理活动是不创造价值的,但是负责一线劳动的人员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比如搬运、建筑的劳动。
  ⑺、金融业。从业人员不创造价值,在前面已经有说明。
  ⑻、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⑼、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⑽、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⑾、教育
  ⑿、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⒀、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⒂、国际组织。
  在8—15各类行业中,从属于政府的活动,其从业人员获得的收入基本都是来自于国家的二次分配。其它的不再作具体说明。
  III、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价值规律在经济运行中是强制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研究市场经济,价值是硬性的,是有严格标准的。价值是决定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基础因素,什么劳动创造价值,什么劳动不创造价值,绝对不是模棱两可的问题,而是有严格界定,否则得出的价值规律就是与经济的真实运行相违背的,就无法科学解释经济现象。
  从本质上来说,对于物质产品来说,服务业的活动是纯消费性的,他们的活动都是对现有的社会消费资料的消费,大部分的服务业或者是为这种消费提供更合适的场所、更舒适的享受,或者是让国民更为便利地消费,这有力得促进了消费资料消费,进而拉动了第一部类的生产。同时,从事服务业的人员,以服务劳动的形式换取报酬,使其自身也有能力进行各种消费。所有这些都是围绕对现有的对消费资料的消费展开的。这种消费造成的对社会产品的有效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重要。
  服务业的发展使社会上的国民支出显著地分为实物价值产品的支出和对非实物价值产品的支出。由于都是以货币为中介而进行的,所以是现实中的交换形式变得更加纷繁芜杂,和难以琢磨。我们从两部类模型中看,纷繁芜杂就变得简单明了了:
  两个部类的国民都分别取一部分进行服务消费,这部分收入实际上是由服务人员再进行支出最终还是进入对第二部类的消费中,如果是简单再生产就正好将最终产品全部消费掉。由此可见,价值的交换模式,也可以说社会再生产的模式,只不过经历了服务这个中介,多了一些环节,多走了一些路,原先走直线的现在走了曲线,但是其实质没有改变。社会消费资料原先仅仅由一二部类从业人员进行消费,现在服务业人员加入进来了。服务越细化,服务的环节越多,服务业造成的所谓“产值”越大。
  服务业是在市场条件下自觉完成了对物质产品价值的分配,这种分配扩大了整个社会对物质产品价值的边际消费能力,有利于国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服务业的迅速发展的前提是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率的普遍提高,这给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物质保障,通俗地讲,“没有温饱何来享受”。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率的提高,游离出来的大量劳动力,这为大量劳动力从事服务业创造了可能。一方面,大量从物质生产部门游离出来的劳动力要寻找谋生的手段,另一方面,人们需求的层次和需求面随物质生产的发展不断提高和扩展,这两方面的对接,必然会吸引大量寻求投资增殖的社会资本。这一切给服务业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讲,服务业的勃兴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服务业产生于需求,并且创造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率的提高,服务业的发展将会向更宽更广的领域,和更深的层次发展。以上一点,我们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发展状况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根据2005年的数据,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一般都在2/3,美国高达70%,而中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仅为40%,从纵向比较来看,我国第三产业产出由1990年的31.6%上升到2006年的39.4%。另外,这里还有一张表格是1990年---1998年中国部分城市(不辖县)第三产业占GDP的百分比变化,数据虽然较老,但是道理是相同的: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北京 42.15 42.79 47.26 48.45 50.36 50 59.93 59.56 58.87
  天津 32.74 39 39.79 36.98 37.86 38.66 43.86 45.56 48.59
  石家庄 32.94 32.03 33.11 33.83 38.19 41.75 46.22 48.88 50.22
  唐山 29.78 29.61 27.69 23.76 27.42 28.1 30.34 29.68 28.58
  沈阳 40.63 41.84 41.57 43.85 48.21 50.61 52.65 52.07 52.63
  大连 35.35 38.2 40.72 42.24 45.91 48.95 50.79 50.68 52.1
  长春 29.51 29.51 26.35 29.27 32.59 41.27 42.3 44.56 44.6
  南京 33 36.32 38.43 41.82 45.26 45.89 47.66 48.18 49.77
  杭州 40.35 41.95 43.3 43.58 48.56 48.37 48.32 49.07 50.54
  济南 36.08 37.94 41.56 39.2 46.18 45.13 44.31 47.37 48.5
  青岛 36.49 37.83 38.53 41.9 44.04 42.76 42.33 43.9 45.37
  郑州 37.73 40.51 40.79 48.25 49.23 53.29 53.12 56.19 57.32
  长沙 41.96 42.32 42.41 42.62 52.66 53.36 53.98 53.89 55.13
  成都 40.54 45.95 48.62 47.97 55.67 55.34 52.68 51.08 5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