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能源合作“新格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36:56
中俄原油管道通油形成两国能源合作“新格局”
2010-11-3     【打印】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俄石油管道的通油是根据2009年达成的250亿美元贷款换石油协议而如期进行的。就在昨晚(1日)中俄管道即将通油之时,正在漠河指挥工作的中石油北京油气调控中心主任马志强接受了中央台记者张棉棉的专访。
中国首站已做好接油准备 5日开始进油、喷油
马志堂表示,目前前期工作已经收尾,今天(2日)上午漠河兴安镇作为中国的首站已经做好接油的准备。
马志堂:中国境内是从漠河到大庆900多公里,将近1000公里,漠河全县正在进行紧张的工程收尾,现在油是越过边境,进入我们的首站,然后再过四天,我们还要进行设备调试,5日开始,就要进入进入漠大管线,就是漠河到大庆的管线,开始喷油、进油了。
据马志强介绍,11月,中国计划从俄罗斯进口原油25万吨,12月计划进口30万吨。马志强同时表示,由于漠河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是祖国的最北端,直接与俄罗斯接壤,因而现在的天气极为寒冷,这就给目前输油管道的开通,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但他们已从多方面做好了准备工作。
马志堂:漠河是中国最冷的地方,这两天晚上都是零下26度,设备的检修和调用,设备的安装、调试和俄罗斯的联系,和国内的联系非常多,一点都不敢马虎,一是害怕设备冻、二是因为这条管线非常复杂,还要经过永冻土站,输油条件应该是我们国家最艰苦的,除了在施工上、人员上、调试上,各个地方都要做好充分准备。
严寒无法阻挡两国通油前进脚步 无法阻碍双赢坚定信心
严寒无法阻挡两国实现通油的前进脚步,更无法阻碍两国希望达到双赢的坚定信心。在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看来,这一次两国通油,中方选择首站是漠河,除了有地理因素之外,更是从双方的经济角度来进行了考量。
韩晓平:如果说,直接从兴安镇直接向南插,直接到大庆的话,就可以减少在北方高寒地区的长距离输送,进入到中国境内,相对比较温暖的地方,漠河在中国是最北端,但相对于俄罗斯来说,还是在南端,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减少石油的加温和消耗能源,一旦进入大庆以后,我们在大庆本身就有轨道可以直接通向渤海地区,俄罗斯希望通过这个渠道进行出口的话,也是最便捷的一个通道,而且这个通道输送成本也会非常低,另外大庆还有炼油厂,可以就地把这些油消化。
长期以来,中俄之间的原油贸易主要是通过铁路运输,尽管俄方近年来大力扩充铁路运力,但原油贸易量仍然受限。中俄原油管道的最终落成,使得1500万吨俄罗斯原油将从速度慢而运费昂贵的火车,“换乘”管道进入中国。
未来两国能源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形成能源合作新格局
韩晓平表示,这标志着俄罗斯原油出口的运力瓶颈将有望打破,同时也是中国实现“凹(wa)地效应”发展自身经济的关键的一步,更预示着未来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形成能源合作的新格局。
韩晓平:这条管道的建立是一个标志性的建筑,中俄两国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就是把俄罗斯的石油输送给中国,由于俄罗斯内部将这个作为一种工具来进行博弈,导致管道迟迟没有建立,今天管道通油后,未来能源合作将进一步加强,这条管道一年可以输送1500万吨的石油,尽管从整个中国的需求来看,盘子并不算很大,但会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发展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中俄管道通油之后,会使得双边的利益最大化,一旦利益最大化之后,就会使得两边的企业获得更多的收入,一旦这样的管道建立后,就会有更多的管道建立,下一步我们要建立的就是天然气管道,这样会有更多的石油进入中国,也就会形成对中国发展很有利的“凹地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