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架全然显出神对我们的大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1:01:35
十字架全然显出神对我们的大爱2010-04-09 11:02 关系的比喻

    第三组比喻是由人际关系的领域推论而来,并且在整本新约圣经中皆被使用,尤其是在耶稣所说的比喻中。人际关系能帮助我们领悟我们与神的关系,以及透过十字架而带来的改变,其中有两则比喻特别重要。

    第一则是保罗「和好」的观念。「神在基督里,叫世人与自己和好。」(林后五19)阅读保罗书信的人,对于「和好」的观念必然十分熟悉;正如我们今天一样,「和好」的意思是指将两个关系破裂的人重新拉拢,当保罗在另一处谈到曾经分开的丈夫与妻子和好时(参林前七11),再次使用这两个字,结局是两人的关系得着医治、复原与更新。十字架带来和好,它使我们与神破裂的关系得以复原及更新。因此,十字架在同一时间对我们加以非难并肯定,它的非难是告诉我们,我们与神的关系不对;而它的肯定是向我们指出:神为了使我们回转向他,而愿意付出何等大的代价。假若他是为了带领我们回家而经历加略山的痛楚,那就和我们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了。

    第二个比喻是有关饶恕。如果破裂的关系要完全复原,饶恕是必要的;当敌对产生,造成伤害时,除非我们注意到这份伤害与痛苦,并加以处理,否则是不可能复原的。惟有当被伤害者能向伤害者坦承所受的伤害与内心的痛苦,才会有饶恕;这是一项痛苦的率先行动——面对伤害者,允许一切的难过与伤痛,尽释前嫌。那正是神所采取的率先行动:差遣耶稣基督死在十字架上!

    十字架全然显出神对我们的大爱,耶稣基督在加略山上所忍受的一切——并且明白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可以反映出此爱的深长,加略山上的行动显出神的大爱。他同时带领我们归家,这显示我们对神有何等大的关系——我们曾何等的悖逆他。透过十字架所带来的饶恕,其代价是何等的大,这也表示加略山的受难是因我们犯罪的缘故。我们所得到的是对确实的罪真实的赦免,而不是云雾般虚幻吹擂的赦免。问题被解决了,而非被忽视,十字架是面对实际的难题。因着人的悔改和神的赦免,当人们流下喜乐的泪水时,人与神的关系就改变了,也许会有痛苦,但却很真实。

    这个比喻同时会带来某种肤浅的说词:「何必那么麻烦?既然最终神会赦免你的罪,你就尽管放轻松。」这种恶劣的态度即使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尚且令人无法接受,更遑论人与神的关系了。那好像是说,我们不需要对饶恕有任何回应,对于神的赦免,我们连一个「好!」都不必说,因此忽略了罪得赦免、蒙悦纳的喜乐所带来的转变力量。一项关系的重建,必须要双方面都乐意情况才能有所改变,如果只有单方面的赦免,而没有另一方的接受,是不会有什么改变的。透过基督的十字架所赐给我们的慈爱赦免,要求我们有所回应,然而想到神的温柔慈爱,自己降卑来饶恕我们,对如此的爱我们怎能拒绝。

    以这种方式探讨十字架的意义,使我们能体会另一个重要的主题。在耶稣的传道生涯中,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接纳那些被社会所弃绝的人,一次又一次的,耶稣与那些被社会所唾弃的人们坐席,或服事他们32。这并不是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的抽象理论,耶稣实际地与人们建立关系,而非仅仅和他们谈话而已,对于那些被大众所排斥的人,他能够也愿意与他们为友;如果神愿意与我们这样的罪人为友,我们也应该愿意与那些被排斥的人们为友。虽然我们犯罪,神仍看重我们,所以我们也应该学习看重别人。即使我们仍无法完全理解,神的爱已将我们紧紧包围。

    有关被神所看为宝贵的观点,需要进一步的解释。我的妻子在牛津的一个复健单位工作,他们专门帮助那些头部受伤的病人。脑伤可能对病人造成十分悲惨的影响,这个单位所关心的对象,就是那些必须坐在轮椅上接受照顾的病人。他们原本能够自己照顾自己、尽情地享受人生,却因为脑部受伤而改变了一切。可悲的是,脑伤几乎是无法痊愈的。当他们的亲人看到这样的改变,震惊之馀,通常会提出一个很具杀伤力的问题:「他们要多久才会好起来?」答案会令人感到心寒,因为他们很可能再也无法复原。亲人们的悲剧部分来自:他们所认识的是过去那个身体健康、行动自如的人,而非眼前这个软弱无助的人。想到这些病人,不禁令人感到同情,由于他们所受的伤,使他们的整个人生破灭了。

    现在你所看到的是遭受打击、希望破灭的生命,虽然一般人已将这些病人列入残废,但是病人们仍然受到复健中心人员的重视与关怀,他们花时间不厌其烦地照顾这些病人,即使最微小的进步迹象都能令他们欣喜。这是一般少见的的奉献,在这个团体中病人是有价值且被尊重的,他们在世人眼中是没有价值的,在此处却是被珍惜的。而我们,是生命支离破碎、失去价值的罪人,十字架向我们宣布一项惊人的信息:我们是关系重大的!虽然事实上我们并没有什么值得如此被关心、关爱之处,但在神眼中我们确是关系重大。神爱我们,这并非表示我们多有价值——重点不在此,而是反映出他的慈爱与宽大,神爱我们到一个地步,以致基督为我们而死33。

    像我们这般已然败坏的生命,十字架使我们重新得着神的大爱,在世人眼中看为轻贱的,在神眼中却看为宝贵;在世人看来不值得费心的,神却不厌其烦地看顾。神拯救了世上软弱的和愚拙的,福音邀请我们为这项事实欢喜快乐:无论我们多么的失败与软弱,神仍然重视我们、肯定我们。福音也要求我们,将这份肯定的爱推广到世上卑贱的人身上;否则,在黑暗角落里的人,如何能知道神的爱呢?

    这些个人关系与社会关系转变的比喻,对于我们与基督分离的状况,有怎样的说明?如果我们想要透过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受死,而得到神的赦免并与神和好,它对我们目前的情况有怎样的说明?调解的使者向我们指出一项必经的事实。它告诉我们:我们和神的关系破裂;它告诉我们:我们与神远离,如同浪子离开父亲到远处去流浪;它告诉我们:我们与神的关系完全不如所预期的、所应当的,在名义上我们是神的儿女——而事实上,我们却是背离的儿女,我们并非生来就与神有和好的关系,这关系有待建立。我们的天然状态是与造我们的神远离,而他为我们安排了救赎。

    让我们回到病人的比喻,它能帮助我们体会神对他的创造物的感受。这些病人的亲属都为病人的状况感到可悲,他们原本是健康而顺遂的,而今却是破碎而无助;神对他所造的儿女岂不也有相同的感受?从亚当的纯真到客西马尼园的背叛,神所造美好而健康的人类,如今却已变成支离破碎、软弱无力;此种处境下的极端悲剧,惟有以我们所经历的事实——我们拥有的——以及事情有何光明的展望来作比较,才会受到应有的重视。

   长久以来,基督徒习惯以一则颇有帮助的概念,来表达这种疏离与败坏的情形,即「人类的堕落」。这个概念将圣经中有关人类的困境作个统合,它所表达的是:当我们仔细思考自己的处境时,将无可避免苦恼与悲剧的存在。耶稣被钉十字架正是向我们指出,我们堕落得多么严重。我们会认为,如果神要造访他所造的人类,我们当张开双臂欢迎他,为他安排好住宿;如果政府会为来访的国家元首举行宴会,当然我们也应如此对待神。若以此作为衡量的标准,则事实的差距是大得令人感到可悲的。当神造访他所创造的世界时,他被自己的人所囚禁、被自己的人所杀害,这叫我们看到人性是多么的堕落——多么需要被修复。这使我们豁然领悟到十字架与我们的需要有怎样的关系。

D.囚犯的比喻

    以被囚禁的俘虏来比喻绝望的情形,应是最恰当不过了。约瑟在埃及被囚于监牢、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耶路撒冷的居民被放逐到巴比伦——这些都使人对于自己的处境感到绝望而悲哀,连带着有对自由的憧憬。被看不见的邪恶势力所掌控的情绪,渐渐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促使人思考罪恶的问题,以色列人民受到埃及或巴比伦等外族政权的统治,即为一例。另外一个例子是在耶稣时代,加利利附近有被污鬼所附的人。罪有支配人的能力,它就像一股隐藏的势力,能辖制我们的生命;当我们发现自己对此完全无能为力时,那份无力感就变

得难以忍受。

    这一类的例子,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人类处境的绝望。人类没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处境,这个主题在整部旧约全书中回响,强调我们需要仰赖上主的救赎、释放与更新。耶稣基督的十字架与复活,正是代表长久以来所期待与渴望的救赎行动。

    那么,这项救赎的行动要如何解释?新约圣经所依据并加以延伸的,就是我们在旧约全书中发现一长串与属天救赎有关的行动:神的选民曾经在埃及为奴,他使他们得释放;神的选民曾经被放逐于巴比伦,他带领他们归家;而现在,他再次采取行动——透过耶稣基督的十字架与复活。总之,同一类型的救赎一再重复。十九世纪时,美国南方的黑奴从出埃及记的故事中得到许多的安慰与盼望,他们心里想着,总有一天自己也会从奴隶制度下得着释放。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还有更重要的意义:耶稣的十字架与复活,将我们从受压制与捆绑的网罗中释放出来,人类的苦境就是来自这个捆绑的势力。

    当神将以色列人从埃及解救出来时,它是将他们从极大的压迫势力下释放出来。今天,并非每一个人都在埃及为奴,或许我们可以把出埃及记,看作被捆绑者从压迫下(比如美国南方的黑奴,或拉丁美洲的贫困)得解脱的一个模式34。然而我们不要只想到政治或社会方面的救赎,那只是帮助我们了解救赎的意义;更重要的是,除了政权的自由之外,还有真正的救赎。

    十字架与复活,更深入地反映出人类的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远远超过在埃及或巴比伦的处境。人类的困境是由一些主要的势力所造成的,像是追逐权势、背离神;也包括不情愿完全信靠神,以及普遍对死亡的恐惧。这并不是在历史上某个特定情形下才发生的,而是人类堕落之后根深蒂固的特性。

    如果你对人性存着天真的看法,很可能会以为:一旦以色列脱离埃及而在应许之地定居之后,一切都会变得甜美而光明,以色列人民的历史必会绽放出金色的光芒。其实一点也不是这样,正如旧约圣经中的先知——尤其是阿摩司和何西阿——清楚地指出:以色列很快就在自我中心的安逸生活中堕落犯罪,完全忘记它对神的责任。至少有一段时间,以色列脱离了外族的压制而得到自由——但他很快就成为其他权势下的俘虏。正如阿摩司所明明白白指出的,罪恶并不只是在以色列的境外蔓延,更是长期地侵蚀着神的选民。

    因此,我们不免会想到一个问题: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我们摆脱那些能将我们箝制住的主要势力?我们能否逃离罪恶——它使我们无法体会作为神儿女的荣耀与自由——的捆绑?在很久很久以前,非常遥远的地方,或许神曾经拯救以色列人脱离捆绑;然而对于此时此地的我们,他要如何做呢?

    新约圣经宣称:十字架与复活显明了神有能力,也定意要救我们脱离罪恶的权势。它以一连串强而有力的观念来探讨十字架在这方面的意义,最重要的两则是「赎罪」与「拯救」,我们将逐一的阐释。

    马可福音是最触动人心的文学作品之—,部分原因来自马可以生动而温柔的方式,描绘出使徒们的软弱。他好像是说,当耶稣公开传道时,即使是在每一个重要时刻都陪伴在耶稣身旁的那些人,也都不太了解他!马可并未将使徒们定罪,他仿佛在提醒我们:他们其实就和我们完全相似,对于神的奇妙作为反应迟钝,并且因循苟且、不愿接受挑战。当耶稣预言他自己将要受难且被钉十字架时,使徒们的反应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35。或许使徒们早已存着先入为主的看法,以为弥赛亚一定是位能征服敌人、耀武扬威的胜利者,因而始终无法理解耶稣所说的受难与受死,这怎么可能?所为何来?

    或许耶稣当时已察觉门徒心中的疑惑,「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可十45)36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它和「赎价」有什么关系?有下列三点:

(1)释放:赎价是为了让一个被囚禁的人得到自由。假设有人被绑架,对方会要求一笔赎金,付了赎金之后,肉票就被释放。将耶稣的受死说成赎价,就是指着他的死能叫被囚禁的得自由,叫人们得释放,结束了不自由的监禁。我们则是已经从罪恶与对死亡的恐惧下得着释放。(罗八2;来二15)

(2)代价:赎价是为了让某个人得到自由而付出的一笔金钱,被囚禁的人愈重要,则必须付出的款项就愈大37。新约圣经上说,基督的死是为了使我们得自由而付出的代价38,因此,我们才明白我们得赎的代价有多么昂贵。神的儿子受死是为了使我们得自由,得着完整而自由的生命。

(3)赎金已经付给了某某:赎金通常是付给捕获者或其代理者,然而新约圣经并未暗示,耶稣为将我们赎出而付出的死亡,代价到底是付给了谁(比如说魔鬼)。然而前四世纪的学者们将类推法推至极限,因而宣称神将耶稣交付撒但,作为使我们从撒但权势下得释放的赎价。这个说法并无可供查考的根据,并且严重地扭曲了新约圣经中耶稣基督受死的意义,类推法因过度的使用而失去了意义。然而并非类推法出了问题,问题出在那些想要依据圣经,却又超越了圣经范围的人。

    因此我们应该考虑,我们可以使用类推法到什么地步,才不会超越范围又误用它们。将赎金的比喻作适当的解释是十分有意义的,然而若是作过度的解释就会产生误导。但是我们怎么知道自己对于某一个比喻是否作了过度的解释?所幸这并不困难。圣经中有许多关于救赎的比喻,结合所有的比喻就能够组成一幅清楚的图画,显示出「藉着基督的死为我们成就的一切」;并且这些比喻是彼此关联、相辅相成的,如果我们对其中任何一个作了过度的解释,就会超出了它们所共同要表达的核心观念,在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观念——救赎——中,也有同样的情形。

    很多基督徒喜欢不加思索地使用「救赎」这个词,但这个词到底代表什么意思?它在希腊文里面的解释是:「从市场移开」,这个解释不太容易明白,除非你留意到这个观念的特殊背景,以及所指为何。它是指当一个奴隶获得自由,就得以「从市场移开」,不再被当成货品;同时,他能得到伴随自由而来的人性尊严。因此,救赎的观念涵盖了:由于摆脱了奴隶身分而得着的自由喜乐和人性的尊严。被救赎就是被当作一个人,而不是一件货物;不再是世界的奴仆,而是天国的子民。

    在古老的社会中,奴隶是重要的商品,必须有人为他付出代价,他才有可能自由(可见这是一件相当不寻常、又非完全不可理喻的事情),因此,救赎的观念显明付出代价的必须性。救赎是昂贵的,愈好的奴隶,就需要愈高的赎金来赎他,以弥补主人的损失。当新约圣经使用「救赎」的观念来说明十字架的意义时,它同时强调两件事:其一,救赎是昂贵的,需要神的儿子为我们受死,我们才能得赎;其二,神对我们是多么的宽容,我们获释所需付出的代价,他完全为我们承担,神为我们的得赎付清赎金,将自由与尊严当礼物送给我们。

    那么,谁是收取赎金的奴隶所有者?我们是从谁的辖制下得释放?新约圣经并未提及,类推法已行不通,若要作进一步的类推,就会有扭曲事实与误解的危险;负责任的神学是不会对悬疑的事情作无限度的推论,古谚「天使止步之处,愚者仍然奔驰」,是相当具有神学的智慧。

    最后,让我们再多思考一下囚犯的比喻。你会对囚禁产生怎样的印象或联想?我们脑海中可能会掠过以下的影像:被囚在黑暗的斗室中,与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离,这种隔离导致绝望与悲哀,可能被脚镣手铐捆绑住。总之,那是一幅孤独、无助、失望的景象;然而福音使这一切都改变了!我们生命的牢门被撞开了,我们被请出去,在光明中自由地行走。查理•卫斯理(Charles Wesley)将这令人印象深刻的情景,写成一首有名的诗歌「何能如此」,正好可以作为本段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