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教师节前的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5:21:25
昨天下午翻看几位朋友的日志,才想起再过三四天就是教师节了。这本是一个和我无关的节日,但看着网上七八位老师朋友(有熟悉的有网上认识的)关于教师生活的种种感悟,我便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一些老师和学生时代的一些留在记忆里的事情。

一、我的第一位老师

我的第一位正式老师是我的爷爷。爷爷1920年生,师范毕业,57年的某一天在太原出席完全省的先进教师表彰大会回来的第二天就被打成右派游斗差点丢了性命80年平反后又走上教师岗位的老教员。清清瘦瘦朴素整洁爱岗敬业(这四个字也只有爷爷年代的人最能担当我以为)。教我的那半年是爷爷的最后一段教师生涯。那年我七岁。时隔二十八九年我依然记得第一次像个小猫似的跟着爷爷走在通往稻地村的那条长长的林荫道(如今那条林荫道还在,不过现在看起来已经是很短很短的一条了呵呵)。爷爷是位非常优秀的好老师。他对每一位学生都是那么上心,我呢,因为特别听话(我很小的时候是个很乖的孩子),也没给爷爷添过多少乱。那时自己不爱说话,可能是怕爷爷吧,凡事基本都能按爷爷的要求来,不止学习,在生活上也是。睡觉起床都按时按点,自己叠被子铺被子,吃饭也从来不挑剔,偶尔和同学们买一根冰棒如果听见爷爷的声音即使正吃了一半也就赶紧扔掉了,对爷爷的要求好像没说过个不字。可能这也是一种寄人篱下独有的心态吧。跟爷爷读书的那半年里,每星期只能回一次家,虽然我们两个村离的不远,但爷爷为了学生一直坚持住校(放学后还给学习不好的学生补课,不过那时还没有收补课费的观念)。每个星期一早晨爷爷早早地就到我家领我,有时候我不想去,一看见爷爷进了院子就藏到窗台角落里,可是一旦爷爷进了屋子我就会乖乖地走出来,继续背着小书包(好像是个黄布包)跟着爷爷去走那条长长的林荫路。关于这半年,用爷爷后来的话说就是给我打好了学习的底子。

二、我的小学时代

爷爷只带了我半年就离休回家了,我也跟着回家又当了顽童。八岁,我又重上了一年级。前三年教我的两位老师都姓杨,女杨老师是我的班主任。那时我们虽然都还不大,不过已经能帮老师干一些活了,比如春天去田地里间苗,秋天到场面上帮着打葵花。当然都是被动的。男杨老师倒是没让我们干过什么活,只是三年级暑假时给我们留过超多的作业。那年的暑假作业,全班只有两个同学完成了,不过没有我。这是我小学唯一一次没按时完成作业。受到的惩罚是所有没完成作业的排成一队到学校院里晒骄阳。如今这两位老师一位转正后退休了,一位后来被下放了(民办教师转不了正就的回家),无论如何他们都是我的启蒙老师,我的最初的知识都是他们传授的。到了四五年级换了老师。班主任姓郭。那是一位很好的老师。记得有一次考试我的语文成绩被另一位同学超过了,这位郭老师为此还把我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的教诲我:不能骄傲,强中更有强中手。不过我四五年级的数学王老师(女老师)对我就不太友善了,有次上课莫名其妙的非要我上去把讲台上的一张桌子搬下去。当时我就愣了,站起来却不知所措,我的同桌则主动上去替我搬去,这位王老师还偏不让他搬,再后来也记不清到底是谁搬下去的,但自那以后我对这位老师就没有好感了。现在偶尔回家见了这位老师的面(小学的所有老师都是本村的)我打招呼都只是出于礼貌而不是本心。所以,老师们啊,千万不要轻易伤孩子们的心,哪怕他们再小呵呵。

三、难忘的初中

做为最后一届小学五年制学生,87年的9月我升了初中。我的第一位班主任是武青春老师,教我们数学,语文则是高丽华老师,物理是刘佩云老师(后来成了武老师的妻子)。这些老师都是刚从雁北师专(现在的师院)毕业的学生,我们是他们的第一届学生,也是广灵四中的第一届学生。我们班还是一班(一共六个班)。当年的武老师大概也就是二十三四岁吧,第一次上课武老师一句带着南村口音的“拖拉机”把我们都逗乐了,当年的武老师真还是一个青春大男孩呢,而高老师的性格则真的像一朵绚烂开着的花朵,刘佩云老师则像极了一个柔顺的小绵羊,总是轻轻悄悄的。我的初中生活可谓是快乐多彩的。那时学校由于新建(原来是我们村秋天晒粮食的大场面),所以绿化校园就成了我们当年学生的任务之一了。如今四中院里西面那一排高耸入云的白杨树就是武老师带着我们亲手栽到四中院里的(如果没记错的话)。那时我们虽然是初中生了,但都还毕竟是孩子呢,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积极地从家里一人拿一把大铁铲,用稚嫩的小手和着滴滴汗水挖着大坑,栽下那一棵棵小树苗,还两个人一组负责给树儿浇水呢。当年由于初一第一次考试就名列全校第二(好汉不提当年勇,因为俺这半生就这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况且又不是好汉,所以就又提起来了呵呵),所以老师们对我很不错。那年元旦还让我去三班邀请一位姓郭的女老师到我们班给唱歌(那时觉的这跑腿的事也非常光荣),而难忘今宵这首歌是记忆中听过的武老师唱的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上了初二语文老师换成李进录老师了。我看小说被没收的唯一一次记录就是李老师手里的,好在那堂课之后我去找老师要书去李老师把书原封不动还给了我,不过还对我进行了基本的思想教育。至于教育的内容一个字也不记的了,只记得当时很是感激李老师,那小说可是借的啊,何况我还没看完呢。到了初三时老师基本就大换了,都换成了一些老教师。语文老师就是毕业证上给我写性格倔强评语的本村的王老师,数学老师则是一位个子不高但很精神又负责的也姓王的老师。物理老师则是我的本家叔叔。本家叔叔对我不错,不过我到初三物理已是几乎一塌糊涂了,定滑轮动滑轮的题到现在也没弄清楚过。数学也不好了,但总体成绩还是不太落后。而初中时代正是自己觉的很明白实际最糊涂的年龄。对不起数学王老师的一件事就是有一堂数学课和几位同学跑到四中外边的果树园摘杏花。等我们四个摘回杏花回来敲教室的门,王老师已从里边插上了。而我们几个不以为耻,还干脆拿着大枝的杏花在校园里炫耀。等下课了回到教室将花儿给同学们分点,剩下的就插到桌子缝隙里(那时的桌子中间有条长长的缝很正常)。偏偏我们几个又是学习很不错的学生,老师拿我们也没办法。如今想来,很是惭愧。(其中三位现在都是老师,一位教初中,一位到了一中,一位在技校任教(呵呵,她应该也能看见这篇日志的)。只是她们估计早记不住这些芝麻小事啦)。初中还有一位给我留下印象的历史老师,是一位在课堂的黑板上写过李清照的昨夜雨疏风骤那首词的一位教了我们没几天就调走的看似沉默实则很有学问的男老师。余下的老师也还大概记得几位,一位是教英语的邢老师,一位是教植物的王老师,还有一位姓马的历史老师。他们都是对我很好而我在他们课上也不好意思睡觉即使看小说也是偷着看还觉的很对不起的几位老师(初中时觉的哪个老师好在哪个老师的课堂就特别听话)。

四、我的3+1班:是一个只存在了一年的特殊的班级(没参加中考的名义是应届生的复读生和参加了中考没考住的复读生一起)。

这是一个我记忆里永不会忘却的班级。老师们都是我的好老师。同学们都是我的好同学。虽然如今基本早已不再联系,但那一年的点点滴滴却是刻在记忆里想忘都忘不掉的。最不敢忘的是那年冬天过后天气转暖班里还剩一些煤块和煤面。因为我家境不好,刘维顿老师让我找同学帮忙把这些剩余的煤搬回我家里。那是一个下午,平时常玩的七八个同学满脸黑灰的找了几个袋子装好煤又用自行车推上跑了几趟送到家里还给倒进了小炭房。完了连饭也没顾上吃就又回去上晚自习了(初三补习班是要求上晚自习的)。后来也是这一伙同学我们还一起去给小学的启蒙老师女杨老师家掰玉米,不过这次是主动的,因为杨老师的孩子是我们的玩伴。从地里回来已是天大黑了,杨老师还留我们大伙吃了饭。想想那时我的玩全是我的一个非常优秀的叫红平的女孩儿带动的。她是我3+1班最好的朋友。不但学习好,各方面都优秀。星期六日没事时她就到我家或是我到她姥姥家(她平时在姥姥家住),她的朋友也就成了我的朋友。这一伙朋友后来有的上了高中,有的不读了,不过后来的好些年的寒暑假或过年我们都会互相串门或拜年的(现在已基本失去了联系)。

那年我的班主任刘维顿老师教的是语文,数学则是我的邻居张老师。对我很好的,虽然我的数学很差劲。化学老师对我也很好。因为初中的化学相对简单,我和红萍都是我们李小平老师的好学生。物理我学的不好,但我的红萍朋友学的好,所以物理傅老师家我们也去过好多次。3+1班还有一位外地好像是北京籍的姓张的带着眼镜的高高个子的男老师。教我们晶体二极管、三极管的就是这位老师。可惜当时由于那是一门副科,大部分学生都没怎么学,现在想来,那是一位学识多么渊博的真正的老师啊。

四、平淡的高中

到了高中,我早已是一个平淡的不能再平淡的学生了。所以留在记忆里的也不太多了。一件就是高一摔着胳膊后我的班主任郭老师到我家看望我,还有我的英语老师刘智梅(应该没记错吧)让我的红萍同学领着拿了考试卷给我送到家里(刘老师只教了我们一年)。再就是我后来的班主任彭老师有一次批评我是迟到大户(有时候是主观原因,有时候是客观原因)。对了,还有薛建军老师,一位非常优雅温柔的优秀女教师。我们高一的语文老师。她的教学风格是当时一般语文老师不具备的。从她那里,我们学到了很多。还有一位英语老师:张学真。我第一年高考没考住,张老师对别人说是因为我考前丢了自行车影响的(这是后来听下一届的朋友说的)。想想这是对我多么好的老师啊,我自己没学好,老师还给我找理由。再后来就是上高中补习班了。有一次英语考试做错的好几道题老师都给打了对号,让拿我试卷对题的后排同学给发现了,自己也才明白原来老师也有粗心的时候。而当年补习班的班主任陈老师今年已可能是我外甥女的老师了。

五、再后来,又碰见了好些好老师。比如这网上的七八位或原本熟悉或近期在网上遇到的好老师。借此日志提前向这些老师朋友们道声节日快乐!您们辛苦啦!还有网上其他我的朋友,虽然不是教师职业,但从你们的空间或平时的聊天里,我也汲取到了好多营养,在此一并称呼一声老师呵呵,你们也辛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