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忘了“房子是给人住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35:58

近日,人民日报刊文指出,特殊国情和快速城市化阶段,住房必须“给人住” 。“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一基本常识为何需要官方媒体反复强调?

尽管“商品房”、“房价”这些词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只是近十几年的事情。但最近几年,房价过高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房子”几乎成了人们在各种场合谈论最多的话题。2009年,电视连续剧《蜗居》播出后在广大观众中引起热议,甚至成为一个社会现象。正是因为它折射出在高房价的背景下,都市无房族的困惑与无奈。

住房既是消费品,也是投资品,近年来这样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在当前的中国,更需要住房体现消费品特性,主要用于居住。”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此前一段时期房地产的投资品特性过于浓厚,使得房地产市场充满投机气氛,导致房价在短期内过快上涨。

要让住房更多体现消费特性,满足老百姓的居住需求,首先要在住房供应体系的建设上下功夫。房改初期,我国曾提出“构建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然而在后期的执行过程中,却演变为市场化的商品房为主。

据聂梅生介绍,随着国家对投资型购房需求的抑制,商品房市场增量型、扩张型的发展模式会走到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商愿意加入政府的公租房建设,公租房发展完善,有可能形成收支平衡甚至略有盈余的开发模式。一旦开发商介入,公租房建设的资金难题将迅速得以缓解。这还需要政府推动,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及发展公租房建设基金。最近工商联和建行等机构正在商讨,由一批龙头开发商出资成立公租房发展基金,大规模参与公租房建设,将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引导进入保障性住房建设。

在商品房建设方面,要更好的发挥住房的消费品特性,就必须多建设中小套型、中低价位的普通商品房,让人们既买得起,又住得舒适。2006年我国曾出台过著名的“90/70”政策,即要求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户型住房建设规模不得少于70%。政策出发点十分好,但由于一直缺乏配套措施支持,以及政策本身在操作层面的难度,如今已经不了了之。中国房地产协会有关专家认为,在住房中长期规划的编制中,仍应强调建设中小户型商品房,适当提高商品房小区的容积率上限,同时明确限制大户型住房的发展,建议通过土地出让、财税等政策,增强可操作性。 聂梅生认为,当前除了信贷手段以外,抑制投资投机的还是主要靠行政手段,不利于形成稳定的预期。建议尽快明确房产税的时间表,增加投资者的持有成本,才能从根本和长远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从而更好的体现住房的消费特性,也能尽早给开发商和公众一个稳定的预期。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不征收不动产税的国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专家表示,“这使拥有或囤积大量住房的成本过低,也助长了投机。”在有关部门近期出台的“五项措施”中,已经明确提出将房地产税试点逐步推广到全国。一边努力增加公共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的供应,一边用经济手段长远地抑制投机需求,住房才能真正成为供老百姓居住的“家”。

【即时通会员如是说】

在当今中国,城乡差距相当大,城乡发展极不平衡,众多的资源、资金和领导的关注都在城市,于是乎,国民都向往着城市生活,不论是大学毕业生、进城务工人员,还是经商者,只要进了城,就再也不想农村的事了,大量人员涌入城市,他们买不起房,只能租房,有需就必然有供,房产作为投资产品,必然愈演愈烈。解决之道,还是要从缩小城乡差距入手,平衡城乡资源分配。——笑人生

房产的恶性循环势必会助长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调控房价是政府当前最重要的课题。房子本来是给一个人归属感的物品,它让人们可以平和的工作,为社会创造有意义的价值。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在为房子而奔波,为房子还贷。大家没有心情去享受生活,创造生活。这房,到底用来给人们安心,还是给人们加压?房子的意义何在?——DOdoris

房子是给人住的,那要等到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现在中国的房子是给有钱人住的,普通老百姓谁拿你当人看了,这个“人”意义深远啊。——赵云龙

21世纪以前,由两三代人组成一个大家庭,儿子成家后仍然住在这个大家庭,女儿出嫁后也是住在对方的大家庭,这样一套房子可以住几代。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同一块地可以住几家人,按理说人均占地面积就少了,土地就多出来了,但为什么现在的人仍然说住不上房子?随着现代化以物质为标准的现象,农村人口的城市化现象,由两三代人口的大家庭逐渐分散为每个小家庭。儿女成家以新房来做婚姻的基础,就使得商品房的需求大量上升。再随着土地的拍挂制度,土地的限量开发,使得土地迅速升值。再加上炒房团,炒地团的投资行为,对这高企的房价地价更是雪上加霜。——李升伟

在中国,房子确实不仅仅是给人住的,它还关系到落户,上学,市民待遇等等问题。其实我们需要的并不多,一间六十平的小房子,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一样可以很温馨。可是,为了鼓励消费,拉动GDP增长,开发商把房子建得过于豪华,给房子附加了几倍的价值,我们消费不起,怎么办?努力赚钱。可是钱从哪来?那么只有增加自己劳动的附加值,比如你是卖家具的,把普通的家具做成豪华,卖个更贵的价钱。依此类推,我们每天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消费超过自己需求的东西,而且还别无选择。这样就导致了过度消费和通胀的怪圈。所以,我说节能低碳型社会是与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相违背的,也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这是市场经济主导下的必然结果。市场经济并非不好,但需要强有力的市场调控。中国在这方面并不给力,因为一直在埋头追赶别人的发展速度,所以反而是在鼓励这样一种模式。——龙在天

市场就是这样,有投机有浪费。如果从最基本的原理来说,供需影响价格,房价之高的起因就成了需求高,供应少?事实是开发商们的脑袋已经被还没到眼前的财富泡沫充满了,也是高房价之下仍旧有人买,以及零散的自主炒房者的存在。这一切的一切都亟需政府的规制与调控,官方媒体既然强调了“房子是给人住的”,就也得切实做点什么证明你官方确实是这么想的吧。——黄璐

如果说投机助长泡沫,那政府的土地财政才是最大的投机。一方面不给小产权房任何机会,不给自建住房任何可能,一方面搞地皮,拆哪指哪。现在又学人国外搞房产税,税收和卖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吴岭峰

丝毫不提政府卖地,就像开发商不说自己赢利一样。现在的问题不是建更多的房,而是怎样把房价降下来。这几年的变化似乎已证明:房子越多,价钱越高。这已经怪异到超出想象了……——小迷

我们的房子不计入cpi,不是生活必须的消费品,是投资品;房地产还是支柱产业和地方财政主要来源,这样的房子本来定位就不是给人住的。政府要让老百姓有房子住,总是能做到的,怕只怕积重难返,经济结构调整不是一时之事,经济发展与财富分配,效率与公平,翘翘板上的平衡难以维持。房价会下来的,因为房子最终还是要给人住的。——西铭

房子已经变成了中国人“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了!房子是生活必需品,是给人住的,不是投资品。人类五千年,从山洞到茅草棚到木头房、泥土房、石头房到现在的钢筋混泥土。其实,房子只是给人类一个容身之所。房价高成这样,连容身之所都不能保障了,房子还有存在的必要么?还不如,继续去找山洞、盖茅草棚?——潘昕妙

出发点永远是好的,配套设施永远是缺乏的,政策执行永远是艰难的,越看这样的报道越觉得无能为力,不论是辩驳还是抱怨,最后都是一声叹息,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杨云

房子是用来住的,但是还是有人买了很多房子空着不去住,尽管有很多人没房子住。饭是用来吃的,但是还是有很多人点了很多菜然后倒掉,尽管有很多人没饭吃。这应该是人性的一面吧。想让社会变好,就应该发掘人性中的善,想圈钱,还是要发掘人性中的恶。——王俊岭

如今,中国的经济就是由房价作为发展的源动力,CPI、GDP、PMI等等一系列数据的上涨,几乎全是由房价的上涨所带动,而这高房价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更多的消费被房贷给占用,同时他们的幸福感了就降低了。与其说有人忘了房子是给人住的,不如说我们的房子被钱给绑架了。人们越来越喜欢用经济的视角看事物,也就促成了更多的逐利现象。——芦珊

房子不是给人住的,房子是给钱住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才是王道,调控永远处于被动地位!——张欢

房子是给人住的,可是还是有那么多人住不起房。空房闲置率的调查结果也是那么不可信。我们究竟该怎么样解决房子问题。拿结果出来再说好了。——杨文

突然想到,周立波的一段调侃“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智慧的民族,我们发明了错峰上下班解决拥堵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还可以发明错峰买房解决高房价的问题,简单的说就是,有些人这辈子买房,有些人下辈子买房。”——潘昕妙

人民日报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评论文章很解气,真正做到了替人民说话,可是这样的文章刊登与否,能多大程度上影响房价呢?甚至有可能促进房价更快上涨,最后落得好心办坏事的下场,“房子是给人住的”这样的话无需媒体来说,说了也白说。——张昂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