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党代表”率“队”殴打村民丢了谁的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14:36
县“党代表”率“队”殴打村民丢了谁的脸? [ 2010/10/22 7:38:00 | By: 激扬中国 ]   1 推荐

  近日,安徽省太和县苗集镇苗集行政村窦化运因报复群众,依仗自身三道“护身符” (村支部书记、县党代表、公安派出所执法监督员),率家庭成员将邻村的村民张子鹏殴打致伤。村书记殴打群众致伤一事,在当地产生了恶劣影响,窦化运身为共产党员、县级党代表不带头遵纪守法,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反而对村民大打出手,严重背离了人民群众的期望。(2010年10月21日华网在线)

  居家过日子,有邻里纠纷,是再正常不过的。但是,有理说理,再大的矛盾、再深的积怨,也不能带头动手打人致伤,尤其是身为基层干部,更应该遵纪守法。但是,让人痛心的是,前文提及的那位拥有三道“护身符”的党员干部,却蛮不讲理、目无法纪,率“队”殴打村民,已经严重败坏了党风政风,其行为也不仅仅是“丢人现眼”那么简单了。

  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党员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宣传者、组织者、执行者,必须遵守党性党纪、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要求,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尤其是身处基层的党员干部,由于直接面对的是农民群众,更加需要有良好的作风和行为表现。一旦失范,轻则可能会伤人使民伤心,重则可能颠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干部,不论大小,首先必须履好职、尽好责。再小的干部,也是干部,也必须以党员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领路人,而不能依仗权势欺压百姓、殴打村民。

  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少数干部,特别是某些身处基层的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履其职,不担其责,而是将职务、级别作为自己的“护身符”,当作自己可以不讲原则、不讲道德、不守法律的“资本”和“遮羞布”,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对待群众言语粗鲁、行为粗暴,动不动就骂人甚至打人。这样的党员、如此的干部,其实已经不配再在那个位置上、再有那个“名份”,必须严肃管教、严加问责,才能维护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也才能纯洁党员干部队伍。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很多人都存在所谓“仇官”的心理和情绪。其实不然。为官者,只要作风正派,能够始终坚持对党尽忠,对人民负责,将自己的全部身心交给党和人民,视百姓为父母,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脚踏实地、设身处地为老百姓谋利益,是会受到群众爱戴和崇敬的。比如一心为民的基层干部周国知、小岗村群众的贴心人沈浩等,他们不但是时代的楷模,更是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

  党员干部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有权,两者是统一的。如今,有些基层干部常常叫苦不迭,工作压力是一个方面,工作方法更是少不了的,而工作的态度却是主要的。基层工作可谓千条线、万根针,但得一针一线去做,不能贪图安逸,或者求大求功,更不能急躁、浮躁、烦躁,作风粗暴。当然做好了一些事,让老百姓觉得好,老百姓说对,就不错了,不能只做虚功,不做实功。如果只是为了完成上面的任务而工作,当然苦,当然压力大,如果每天能为乡亲们解决一件事,心里就会乐开了花,老百姓乐,乡镇干部也乐,那么要从苦中找乐,不能只知苦不知乐。当然,基层干部的“乐”,绝不能建立在欺压百姓、仗势欺人上,绝不能建立在百姓痛苦、不顾甚至牺牲群众利益上。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处在基层党建工作的的最前沿,直接与群众打交道,他们在心系群众、为民服务方面表现如何,在团结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方面建树如何,直接影响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地位。当前,各地基层党员干部一定要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在于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意识,提高他们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基层党员干部只有心中装着群众,时刻想着群众,才能得到群众真心的爱戴。要摆正人民群众的位置,设身处地关心群众。要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积极主动深入群众。要重视人民群众的意见,真心实意依靠群众。身处基层的党员干部要立志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富民强村、争先进位作为衡量基层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重要标准。

  人民代表人民选,人民代表为人民;党的代表党员选,党的代表为党员。也就是“党代表”,应该是党员中的杰出代表,应该能够为党旗增光添彩,而不是给党抹黑。而前文提到的那位率婆媳殴打村民的县“党代表”,不但是村支部书记、县党代表,还是公安派出所执法监督员,但是他依然知法犯法,连自己都监督不了,还谈何监督别人。给这样的人三道“护身符”,实在是助纣为虐,必须让其全部“脱下”,因为他实在是太丢人现眼了,太给党和政府丢脸了。

  常言道,人要脸,树要皮。党员干部也不例外,基层干部更要在乎那张“脸”。因为这“脸”不仅是属于个人的,更是代表党和政府形象的。当然,“脸”是外显、外在、外露的,其决定因素,还在其“心”上,或者在其“德”上。也就是说,要时时刻刻做到清心、静心、养心,要坚持修德、养德、炼德,“心”纯如水、“德”高比天,才能“脸”面好看,让人觉得可亲、可敬、可近、可信、可跟随。

  (倪洋军)

相关新闻:

  “党代表”率婆媳殴打村民

  阅读全文(65) | 回复(0) |反映问题 | 引用通告(0) | 编辑
  • 标签:县“党代表”率“队”殴打村民丢了谁的脸? 
    • 上一篇:如何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
    • 下一篇:以五中全会精神引领推进创先争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