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广大而尽精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7:38:01

致广大而尽精微

——国防大学将校谈《苦难辉煌》

《 光明日报 》( 2010年11月01日   09 版) 刘亚洲中将 毕京京少将 吴杰明少将 公方彬大校 李 兵

    编者按

    8月25日,本报在头版发表消息《“苦难辉煌”何以“洛阳纸贵”》,四版发表专访《信仰的力量——访〈苦难辉煌〉的作者金一南》,引起读者极大兴趣。8月30日,本版又发表《苦难辉煌》一书的前言“大树对根须的寻问”及精彩节录;今天,本版再发表国防大学《苦难辉煌》一书座谈会发言节录,帮助大家进一步“读懂”这本解放思想的精品力作。

    解放思想的精品力作

    国防大学政治委员 刘亚洲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革命的起点,也是一个错综复杂、变革深刻的特殊时期,研究这一阶段历史的文章和作品不少。为什么《苦难辉煌》这本书能别具一格,引起社会持续强烈的反响,拥有这么大的读者群?我觉得根本原因是这是一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书。

    作者金一南敢立一家之言。《苦难辉煌》的许多见解是独特的、大胆的,甚至是突破性的。比如,在对待革命领袖人物上,自觉站在历史的视角冷静分析、客观陈述,不迷信神化,说“毛泽东不是先知先觉,却以最大的历史自觉来到转折点。没有句句是真理,只有步步实事求是。”

    早年陈寅恪先生说过:学术研究的精髓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们国防大学是全军理论创新的基地,要肩负起为党中央、中央军委提供战略决策的重大使命,就必须认真贯彻胡锦涛主席“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重要指示,永不停歇地解放思想,不断与时俱进,大胆解除思想上的桎梏。《苦难辉煌》一书为全校师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提供了“加油机”。

    金一南是我校乃至全军全国知名的战略专家,在战略研究、人才培养上成绩突出,是我校少数几个具有大师资质的名师。作为研究战略的专家,金一南为什么会在军史、党史研究上也很引人注目?我觉得最直接的因素,是他长期潜心治学、广积博闻的必然结果。我常说,大师必须有大学问,有大境界,出大成果。王国维讲治学“三境界”,我看不少人只进了第一境界,到第二境界的不多,到第三境界的更少。进入第三境界,离大师就不远了。金一南为创作《苦难辉煌》,长期潜心研究、深度挖掘,阅读和分析大量史料,写了200多万字笔记,最后形成52万余字的作品,前后历时15年时间。这种坚韧的钻研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学术品格,需要在全校大力倡导。

    《苦难辉煌》这本书描述的是我们党和军队早年的革命史,围绕“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进行了深入探索和思考。应该说,我们党和军队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赢得了无数辉煌胜利。金一南为什么单单选择这段历史,究竟想说明什么问题?我觉得从我党我军发展史看,这段历史确实惊心动魄,具有里程碑意义,值得大书特书,最能回答“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个问题。但仅仅是这样吗?我觉得还不尽然。这本书看则讲历史,实则讲今天。看则问过去,实则问未来。现在,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经济规模、国际影响与日俱增,但理想信仰、精神追求、道德文化等软实力差距还很大。国家和民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与精神层面的东西轰然而遇。当物质极大丰富后,我们的信念寄托、精神归宿在哪里?社会上为什么出现那么多伦理危机、丑恶现象?这是我们的国家、民族走向未来无法回避的重大命题。

    梁启超讲过,过去中国失败,表面看是器物上有差距,再细看是制度上的差距,再往深里看是文化上的差距。金一南这本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历史问题,表现了可贵的问题意识。从问题开始,将以肯定结束;从肯定开始,将以问题告终。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时代表现自己精神状态最实际的呼声。有一种说法:不满现状最具破坏性也最具创造性。不满现状就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开始。

    钩沉历史启迪现实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

    教研部主任 毕京京

    《苦难辉煌》写的是战略思维视野下恢宏壮阔的历史。战略思维的第一要义是以整体思维总揽全局。《苦难辉煌》把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来解读,透视那个时代多维的社会历史联结,把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联共(布)与共产国际、日本昭和军阀集团这四股力量的猛烈碰撞综合在一起,来分析理解中国革命。这种全景式的描写、俯瞰式的解析,“”,既达到宽广博大的宏观境界,又探究到精细详尽的微妙境界,使读者登高望远,豁然开朗,发现中国革命运动及其选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实际上是20世纪以来全球大背景条件下的民族觉醒,是面对世界现代化潮流的积极应对。

    《苦难辉煌》反映的20世纪早期那种空前复杂的历史变局,与我们今天面临的局势有很多相似之处。不同在于,当时中国在全球大格局中还只是一个受欺辱受歧视的落后大国,今天中国在世界大棋局中则是一个勃然兴起、举足轻重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在全球化的大浪潮之中,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和广泛。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为根本的是全球化和中国发展互动而衍生的机遇和挑战,是中国对人类历史进程发生愈益重要和深刻影响而内生的机遇和挑战。《苦难辉煌》启示我们,树立全球战略眼光,对于把握中国发展走向至关重要。要善于用宽广的世界眼光来分析中国发展变局,善于用系统的全局思维来运筹中国发展战略,在错综复杂的国际战略博弈中肩负起中华民族的历史担当。

    《苦难辉煌》以大量史实阐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智慧是一个先进团体的集体智慧。我们党的许多领导人极具创造睿智,并敢于向中央直抒己见,哪怕是提出尖锐刺耳的意见。毛泽东英明,绝不在于他是一尊神,而在于他善于在红军领导层内部出现的争论中发现正确的意见,在危机关头采纳领导集体中最成熟和最深思熟虑的建议。

    《苦难辉煌》在谋略与胆略的结合中写出战略思维的创造魅力。战略思维既是智慧和艺术,也是性格和胆魄。我非常赞赏作者的一句话:“政党的核心是领袖,领袖的核心是意志与思想。”毛泽东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即使在力量对比极度悬殊、甚至身处危局的情况下仍能挥洒自如,就是胆魄和意志的生动写照。

    党史军史的优秀教材

    国防大学军队建设与军队政治

    工作教研部主任 吴杰明

    任何有价值的历史著作,都不仅仅是过程的回放和素材的罗列,而应当提出思想,阐发见解、凝聚共识。《苦难辉煌》在研究党史军史的过程,着力思考、探究和表达其深层次的感悟。比如,在叙述革命先驱为国家和民族呕心沥血的业绩时,作者说:“皆从个人苦乐出发,中华民族永远出不了孙中山、毛泽东”;在谈及革命低潮时期一些人的动摇、退缩和背叛时,作者说:“造就大英雄的时代,即是产生大叛徒的时代。有多少至死不渝的忠诚,就有多少鲜廉寡耻的叛卖”;在描写风起云涌的土地革命运动时,作者说:“打土豪,分田地,既是红色政权政治动员的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经济独立的基础。”这类充满哲理和体现规律的思想,可谓触人心弦,发人深思。

    党史军史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大地上的生动实践,学习研究这一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从史学的角度阐释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必须按照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要求,用平实的语言来阐发深刻的理论,用生动的文笔来传达抽象的思想,使读者从内心深处受到触动、引发共鸣、得到感悟。《苦难辉煌》借助散文式的体裁和情节化的叙事,使全书散发出一种内在魅力,即便是理论功底不深、历史知识不多的人,也会被其深深吸引和由衷打动。比如,在写到长征的意义时,作者激情澎湃:“你可以忘记工农红军纵横十一省区,行程两万五千里,一路硝烟,一路战火;可以忘记不尽的高山大河,狭道天险,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左跟右随,围追堵截;可以忘记革命队伍内部争论和妥协,弥合与分裂;但这一点你将很难忘怀:长征所展示的是足以照射千秋万代的不死精神与非凡气概”。读来令人荡气回肠,难以自已。《苦难辉煌》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由于作者准确把握了当今时代大众的阅读和接受特点,始终着眼于广大党员、干部和官兵的思想实际,把一部好的史学著作应当具备的三个要素,即史义、史事、史文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了观点正确、叙事真实、语言出色的有机统一。

    成为社会热点的缘由

    国防大学教授 公方彬

    《苦难辉煌》,一个很主流的理论著作成为社会热点,我认为,它的背后有一种内在契合的需求与力量在推动。

    《苦难辉煌》回顾的是历史,镜鉴的是现实,讲述的是共产党的成长历程,揭示的却是政党兴衰更替的基本规律,因而必然为党的组织和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所重视。

    金一南阐述过这样一个观点:“历史给中国共产党人的磨难,超过给所有其他政治团体和党派。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的资格,是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纷纷垮台、中国社会主义岿然不动的基础!在近代中国,任何一个宣称能够对国家发展、对民族命运负责的政治团体,如果不能集合、产生、拥有这样一批为其宣称的主义抛头颅洒热血而义无反顾的先驱者,不能赢得随之而来的前仆后继舍生忘死的追随者,其宣言哪怕再冠冕堂皇,也是一纸空言。”这道出了作者写作《苦难辉煌》的立意:通过中国共产党在苦难中创造的辉煌,证明这个党的伟大,执政基础的坚实,以此提振集团内成员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和信心。

    信仰的薪火传递者

    国防大学出版社编审 李 兵

    《苦难辉煌》的思想力度从何而来?我看,首先来源于作者金一南坚定的理想信念。

    “任何一个组织都需要使命,任何使命的完成,都需要一批信仰坚定的薪火传递者。”金一南就是一个信仰坚定的薪火传递者。1989年前后,金一南经常一边晒麦子,一边给学校警卫连官兵讲我党我军光荣传统故事,战士们起先还以为他是来指导晒麦子的“农民”。

    金一南说爱党爱军,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具体的、细腻的,具体到爱每一个“满头大汗”的青年军官,细腻到与基层官兵息息相通。

    2003年,出访的金一南与美国国防大学学员一起朝饭堂走。忽然,暴雨倾盆如注,但金一南却昂首挺胸保持原有速度走向饭堂,美军学员为他报以热烈的鼓掌。

    这是金一南的使命意识使然。一次,北大学子问金一南:“你研究国家安全问题的动因是什么?”金一南脱口而出:“是军人的使命和忧患。” 

    (人物肖像:赵和平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