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航天要防被美高科技策略拖垮(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39:05
http://news.QQ.com  2008年02月28日14:00   国际先驱导报

美国海军巡洋舰发射标准-3导弹成功击毁失控间谍卫星
美国反卫星试验吹响了新型太空战的集结号,各国对太空的兴趣也让星球大战不再是一个神话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刘俊发自北京 24分钟。如果知道摧毁一颗卫星用了这么短的时间,九泉之下的艾森豪威尔一定很不可思议。51年前,为了追赶苏联,实现美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探险者1号的升空,这位当时的美国总统带领一群科学家苦心试验了近两个月。
北京时间2008年2月21日上午11时50分,在夏威夷西部海域,美海军“伊利湖”号载有“宙斯顿”反导防卫系统的导弹巡洋舰发射了一枚“标准-3”舰对空导弹,在飞行了24分钟后于距地面200多公里的高空击中了时速超过2.72万公里的失控卫星。
美国“猎星”威胁全球
“这是美国对太空的反导、反卫星系统进行实战检测,最后的成功全面验证了美国对太空的反应能力无人能敌。 ”《太空战》一书的作者、国防大学军事专家李大光博士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说。
尽管美国军方声称如果不对该卫星进行干预,它3月初坠落到地球时将对人类构成严重威胁,但这一看似合理的理由却无法掩盖其“猎星”行动的实际图谋。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副秘书长滕建群。“这次进攻性作战,说明美国已经具备太空攻防战的实力,标志着美国新的太空战略武器体系的成立。”滕建群分析说,过去美国打卫星都是依靠单一军种、单一兵器进行,比如F-15战斗机上挂一个导弹。但这次是海基的导弹、巡航舰,陆基的雷达,天基的卫星,完全是一个体系的参与,“这对其他国家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威胁”。
多方面入手备战太空
就在“猎星”几天前,美国拒绝了中俄关于缔结禁止在太空使用武器条约的建议。这个态度在美国看来是完全“正当”的,因为在太空掌握主导权已经写入美国国策。
2006年10月,美国新版《国家太空政策》出台,这是1996年克林顿政府提出“和平利用太空”以来,美国首次对太空政策作出全面修改。该政策称:“国家空间政策的目标是加强国家在太空的领先地位……如有必要,美国有权不让任何‘敌视美国利益’的国家或个人进入太空。”
“卫星是太空战的神经系统,攻打卫星最能说明太空实力。”李大光说,美国在伊拉克、阿富汗的仗打得那么顺,就是利用了卫星系统。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在全球800多颗卫星中,美国几乎占了一半。
此外,美军正从编制体制、作战理论、武器装备等几个方面备战太空。“美军不仅有负责航天的战略司令部,主要军种均设与外太空有关的司令部。美国空军《反外空行动方针》规定,要把太空用于军事目的,采取欺骗、破坏、阻止、削弱和摧毁手段,保护美国卫星及宇宙飞行器的安全。”滕建群说。
老牌劲旅奋起直追
美国加速太空军事化的结果是其他国家被迫在太空技术领域奋起直追。第一个跟进的就是美国的老对手俄罗斯。
美国提出《国家太空政策》后,俄太空部队司令弗拉基米尔马上透露了俄罗斯雄心勃勃的太空复兴计划。该计划称,俄将不断提高太空兵力兵器的作战能力,并赋予太空部队发射各种军用航天器和打击敌太空武器系统的任务。发展反卫星武器等“撒手锏”装备,是俄方确定的重点之一。
相对美国重提登月计划,俄罗斯则提出了探索火星的计划,明确提出要发展载人航天飞行,推进空间基础科学研究,为火星探测做准备。而俄航天官员更是公开宣布,俄罗斯将在2015年前派人登上火星。届时将派一个6人小组登上火星,比美国人2018年4人登月计划时间更早,人数也更多。
“俄罗斯虽然大不如前,但技术上并不比美国差。”李大光说,无论是人造卫星,还是载人航天器,以及空间站,前苏联都是世界第一。即便现在,俄罗斯的宇宙飞船也是世界领先。
而一些老牌太空强国也不甘落后,纷纷展开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2月14日,英国政府更是打破低调姿态,发布名为《英国民用太空战略:2008~2012》的文件,决心在2012年把英国宇航员送上太空。
为了让欧洲摆脱对美国军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依赖,去年11月,欧盟26个国家的运输部长达成协议,为处于停顿状态的“伽利略”卫星导航计划提供24亿欧元的资金。伽利略计划已落后原定时间表5年,目前只有一颗测试卫星进入地球轨道。新计划设想建立一个由30颗卫星组成的网络,以向地面接收器发送无线电信号。
日印争相加入太空俱乐部
相比较强劲的老牌太空强国,亚洲后起之秀的实力也不可小觑。
去年9月,“月亮女神”的顺利升空让人们看到了日本深空探测的威力。“日本的技术、经费都不缺,民用制造技术应该是世界公认的,如果用到航天技术肯定可以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何况作为美国盟国,日本很容易获取美国的技术。”李大光说。
“月亮女神”只是日本庞大航天计划中的一个小步骤。早在2003年,日本就组建航空航天研究局,成立太空战略司令部,并于2007年2月成功发射间谍卫星,研发“准天顶”定位系统,同时宣布将投入570亿美元巨资加快“天军”建设步伐。
如果一切顺利,印度耗资约1亿美元的无人航天探测器“月球飞船一号”也将在今年发射升空,该飞船将环月运行两年,勘察月球表面,并绘制完整的月球化学成分地图和三维地图,这标志着印度成为日中之后亚洲第三个拥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
“印度发达的软件技术为发展航天事业提供了保证。”李大光表示,许多国家都依靠印度来发射卫星。
中国主张和平利用太空
为什么各国都加快奔向太空?
“在地球资源日益匮乏的情况下,太空探索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李大光说,一旦有利益争夺,就有竞争和对抗,这种对抗必然又导致军事矛盾激化。
比起日本和印度,中国发展太空技术的步伐更加稳健。从去年的嫦娥一号到今年的神舟七号飞船,中国一直在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步骤前进。“与一些国家不同的是,从国家战略方针来讲,中国确实是从和平角度出发,没有军事上的企图。”李大光说。
【太空战】
根据公开资料,太空战是指利用天基武器系统,以争夺制天权为目的的作战行动,是以地球的外层空间为战场所进行的攻与防的作战。它既包括作战双方天基武器系统之间的格斗,也包括天基武器系统对地面和空中目标的打击以及从地面对天基系统发动的攻击。其目的就是剥夺对方对太空的使用权。
美俄争霸太空50年
美俄对太空的争夺,既耗费了大量资源,也产生了大量科技成果;既牵动了当事国的政治脉搏,更改变了世界的格局走向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寇立研发自北京 严格地说,美俄之间太空争霸的端倪始自二战后期。
当纳粹德国覆亡之际,西方和前苏联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抢夺火箭专家、技术资料和设备。这场“分遗产”活动中美国收获最大。美国人带走了包括冯·布劳恩在内的大批德国火箭技术专家和可以组装成100枚火箭的零部件,稍后抵达的英国则拿到了数枚火箭成品与半成品。苏联到达盟国协定中属苏联占领区后发现,大部分的零件与火箭资料已经被英美两国取走,对此十分不满,提出抗议未果,只好将工厂内剩下的生产线,以及附近与生产和研发火箭有关的德国家庭全数运往国内。
1946年,美国用缴获的德国V-2火箭发射了一个果蝇上天。尽管微不足道,但这是人类太空探索史上第一次将生物送上太空。
第一回合:苏联卫星令美国既惊又妒
在美国获得冯·布劳恩之际,苏联将得了坏血病、屡遭毒打的杰出飞机设计师科罗廖夫从政治犯行列解放出来,并将之前抢到的德国专家与资料迅速汇集到科罗廖夫旗下。经过努力,1957年10月4日,苏联率先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这颗卫星被赋予了太多个第一的含义,美苏的太空争霸也由此正式开始。
科罗廖夫的成功让美国人以及冯·布劳恩坐卧不宁。美国人的科技自信与国家威望都受到严重打击,更重要的是,这颗人造卫星背后,是苏联拥有射程可达7000公里的导弹能力,美国本土不再安全了。
冯·布劳恩嘴上不服输,但直到第二年才费尽波折地将一颗卫星送上天。而苏联则在发射第一颗卫星之后仅仅一个月,又于1957年11月3日将一条狗“莱卡”送入预定轨道,不仅让美国的果蝇无地自容,而且真正证明了生命在太空也能存活。
在此后的几年内,苏联始终走在前面。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升空飞行了1小时48分钟,成为太空第一人。
苏联的一系列成就让美国航天界压力倍增:在冷战岁月,这种压力不亚于战场上的败军之将。
第二回合:美国登月成功,苏联人海龟绕月
为寻求主动,美国人在太空计划上加大投入,重点瞄准登月工程。苏联决策层不希望被美国击败,又不想过多耗费国力,几经摇摆,最终仍决定发展登月计划。他们为此大费周张,进行了两个梯队的火箭和飞行器设计,为做好充分准备,甚至于1968年9月使用探测器5号送一只海龟进行了绕月飞行。
然而,一系列问题还是出现了。
最大的挫折是科罗廖夫的逝世及联盟号飞船的失败。此后,苏联的登月计划搁浅。而美国人则在经历了无人探月落后的短暂低潮后,于1969年7月21日使用阿波罗11号将阿姆斯特朗送上了月球。
在美苏太空争霸攻守形势转化的同时,人类太空行为的性质发生了悄悄的变化。1960年8月,美国将一颗名为发现者13号的照相侦察卫星送入太空。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并顺利回收,标志着卫星在军事上的应用拉开了序幕。苏联类似的活动也在同期展开。 更重要的是,在这前后几年,以摧毁太空物体为目的的真正太空战活动走上历史舞台。1962年,美国在马绍尔上空进行了核弹摧毁卫星实验,并于其后秘密部署陆基核弹准备对付苏联低轨道卫星。而“阿波罗”系列飞船除登月外,还被赋予了“捉拿”苏联卫星的秘密实验任务。苏联在这个时期则发展了“卫星歼击机”计划,1967年10月发射的宇宙-185卫星,实际上就是一颗能够在轨道上歼击卫星的太空武器。
短暂休战:美国宇航员来到苏联太空站
当美苏的太空争霸从争科技领先的荣誉之战,发展为实际打击和摧毁能力较量的时候,太空活动变得火药味十足。在20世纪70年代,美苏由于在导弹、火箭和太空活动中投入过多,都感到国力疲惫。双方因此出现了某种缓和。与当时美苏就禁止核试验、限制反导系统等达成妥协相应的是,双方在太空领域也开始有了合作。
这时,登月之后的太空发展重点向太空站方向转化,美苏的合作就此开始。1975年,苏联制造的Soyuz-19在太空飞行到美国的阿波罗18号旁与之靠接,由允许对方宇航员从进入彼此的飞船参加合作实验开始,美苏的太空竞赛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第三回合:跨越冷战的星球大战
然而,美苏并没有真正在合作道路上走多远。1983年3月,美国时任总统里根提出了著名的“星球大战”计划,其核心内容是:以各种手段攻击敌方的外太空洲际战略导弹和航天器,以防止敌对国家对美国及其盟国发动的核打击。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太空战计划,其亦真亦假的庞大规模成为拖垮苏联的重要因素之一。冷战结束后,尽管美俄关系曾一度亲密,但美国对星球大战计划并没有全面废弃。
美国充分运用太空优势打赢了海湾战争,既而将交叉其中的导弹防御计划不断推向现实,迄今已经初步建立了国家导弹防御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在刚刚结束的摧毁失控卫星“表演秀”中,美国向全世界显露了其海基反导系统在打击卫星方面的精确性。俄罗斯也在国力恢复中不断加强太空战能力,定向能武器、杀伤卫星与“天雷”等太空战系统不时浮现。一场远未结束的太空争霸战正在继续进行着,而且将随着太空俱乐部的扩大,牵涉进更多的国家。
海湾战争:太空战端倪初现
海湾战争是美国首开的太空支援型作战,而之后美国引领的太空竞赛日益将太空变成了潜在战场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寇立研发自北京 1991年发生的海湾战争在人类战争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军事航天武器装备第一次全面支援了作战行动,在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非对称作战、精确打击、战场直播、密集导弹攻防……陆、海、空传统作战力量在太空作战装备的整合下结成了一个大的作战体系,完全改变了人类常规战争画面。
“眼睛”打败铁甲雄师
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三个师越过伊科边界,向科威特发起突然进攻。科威特国小力弱,迅速战败。下午4时,伊军占领了科威特全境,并将科威特划归其第19个省。8月2日和3日,美国总统布什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全体会议,会议最终决定,采取大规模军事部署行动,以迫使伊拉克撤军。
然而,当时的伊拉克军力强盛,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虽尽力调兵遣将,到战前双方兵力对比仍有利于伊拉克,尤其是地面部队。联军远道而来,如何击败以逸待劳的伊拉克铁甲雄师?
美军的秘诀是“眼睛”——太空中的卫星。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共投入各类卫星100多颗。这些卫星为联军部队提供了全面的侦察、监视、通信、预警、导航、气象等重要的作战保障。由于掌握了制太空权,在卫星的指引下,美军对伊拉克的军事目标实施了不间断的精确打击。伊军在看不到敌人的情况下有劲无处使,只能被动挨打,甚至在美军的全天候监视下,无处藏身。据战后披露,当时美军卫星已经可以用0.1米的分辨率清点沙漠中伊军帐篷和坦克的数量。
从1991年1月17日至2月24日,在太空优势保障下,美军38天的空袭基本摧毁了伊军的抵抗能力和抵抗意志。随后美军仅进行了100小时地面作战就结束了这场高科技局部战争。
在美国“太空之眼”的强大威力下,伊军虽然占有数量优势,但最终却有42个师被击败,被俘人数高达8万至10万,3700辆坦克和军用车辆被摧毁。而美军只有79人在地面作战中死亡,各种作战中总计阵亡仅130人左右。美军在总结这场战争时认为,“海湾战争证明,空间武器系统无论在战略行动还是在战术行动上,都已成为现代作战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太空攻防初露端倪
如果说美军卫星在提供侦察和制导保障方面只是发挥了辅助作战功能,那么海湾战争中“爱国者”与“飞毛腿”导弹的对决则已开始显露出太空战的某些雏形。
海湾战争中,伊拉克为达到扩大战局,牵制美军的作用,分别向美国盟友,尤其是以色列等地发射了大量“飞毛腿”导弹。然而大多被美国的“爱国者”防空导弹拦截。虽然事后有多种质疑的声音,但不可否认的是,“爱国者”使得“飞毛腿”没有发挥出打击作用。
这场导弹战已经初具太空攻防性质。首先是太空装备参与了作战,“飞毛腿”发射后一分半至两分钟,即会被多国部队的弹道导弹预警卫星侦察发现,这为多国部队赢得了4至5分钟的预警时间,为“爱国者”的拦截作战创造了条件。
其次是导弹攻防超出了传统的陆、海、空三军作战范畴,变为太空战的一部分。海湾战争以后几年,导弹防御问题愈演愈烈。不仅美国自身日益重视导弹攻防与卫星安全,其他一些国家也意识到,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导弹是致命威胁,卫星是致命弱点。一国要赢得战场主动,既需要具备防御对方导弹的能力,又需要干扰乃至摧毁对方“太空之眼”的能力。
海湾战争是美国首开的太空支援型作战,而之后美国继续引领的新世纪太空竞赛日益将太空变成了潜在战场。
 
未来的太空战什么样?
随着航天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太空战的高级阶段将是航天飞机之间的对抗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刘俊发自北京 “太空战发展下去,最终将是宇航员驾驶航天飞机在外空交战。”在滕建群看来,如果太空技术一直这样无止境地发展下去而不加控制,对人类来说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而1991年海湾战争中对卫星的利用,只是太空战的雏形阶段,如今美国的实力已不仅于此。
从卫星制盲到航天飞机的较量
“第二阶段就是从地面破坏敌方的空间信息系统,反卫星就属于此列。”李大光说。
其实,2001年美国进行的“施里弗I”太空战演习,模拟的就是第二阶段。根据滕建群介绍,当时美国假定:一个大陆国家对与其相邻的岛国进行攻击,美国即向岛国提供包括外空资源在内的支援。具有外空能力的这个大陆国家于是转向攻击美国的外空资源,最终是大陆国家与美国发生冲突。“美军的这次太空战演习明显带有台海危机的背景。”滕建群说。
7年过后,美国这次反卫星试验的成功,意味着美国与别国进行太空战第二阶段的条件已基本具备。“美国可以通过自己的卫星将敌方的卫星‘制盲’,地面战打完之后再把敌方的卫星放回原处。”
而随着航天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太空战的高级阶段将是航天飞机之间的对抗。“ 至少50年以后才能实现。”李大光表示,如果从空间上来分,如今的太空战还仅仅在120~500公里的近地太空轨道进行,未来肯定将向月球深空轨道发展。
太空战能打起来吗?
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太空计划,除了1967年联合国通过的《外空条约》之外,几乎没有法律约束这种行为。“何况美国想退出这样的条约随时就可以退出。”滕建群说。而在《外空条约》中,仅明文禁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用于太空,但并没有禁止常规武器,在防止外空武器化和外空军备竞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所以中俄才从2002年开始向联合国裁军委员会提出呼吁,早日制定禁止外空武器化的国际条约。
尽管美国一直予以拒绝,滕建群认为,世界各国还是不应该停止这一努力,而应继续呼吁制定新的国际条约压制美国。另一方面,中国自己也要大力发展航空航天技术,以求防御。当然,滕建群特别强调,在发展技术的同时,要警惕美国用高科技策略拖垮中国,当年苏联正是中了美国这一计。
当年美国率先拥有核武器之后,曾对别国研制核武器横加阻挠,而今核技术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技术被许多国家所掌握。在李大光看来,若干年后,太空技术也将出现这样的情形。
“太空系统集成制造技术跟上了,太空理论都不是特别难的问题。”李大光表示,就像现在没有出现大规模核危机一样,届时,大家所担心的太空战或许也不会出现。“相信人类的智慧会化解在太空中的冲突。希望各国的太空探索最终为人类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