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小子的中文笔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57:30

德国家庭教育
2008-01-24 13:27:02
要是向中国读者们描述家庭教育在中国的形式,那就不简单了,更何况在德国这一文化底蕴截然不同的国家。而且,家庭教育在历史潮流中变化无常,我在八十后时期的成长经历,与长辈、祖辈的略有差异。如今,我们处于全球化、资本化、媒体化时代,家庭教育随之应变,大致再也受不到宗教礼仪、传统风俗、道德原则的局限性。这未必意味着我们不能好好教养现时儿童,而更是指我个人的立场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德国人,关于极为复杂的德国家庭教育,我只能发表一些主观的意见罢了。
因为我的德国父母都在美国整整工作了28年,而且在家里曾有巴西阿姨照顾我,我并不算是个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德国小伙子。当然,我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上了一所德国学校,16岁时又搬回德国去上完高中,但是,这些情况也不足以让我融入德国社会主流。我从小就养成“国际化”的气质,对美国土地怀着归属感,又对德国人怀着亲切感,哪怕巴西葡萄牙语的轻柔声调也酷爱听。也许,我的出身有一点独特,可是,见于德国的跨国公司不可胜数,而且众多德国家庭于西特勒专制政府时期曾经出国逃难,像我一般的“德侨”并不罕见。随着“纯粹”的德国人越来越少,“德侨”也愈来愈多,这就是大势所趋。
尽管带有”德侨“身份,但我依然能将德国家庭教育作出概观。我先通过一些个人经历来介绍德国家庭教育的基本形式。然后,依靠我的历史学历来分析这种形式的历史起因。
“严谨”与“理性”
据说,德国家庭教育以“严谨”与”理性“为显著特点。根据我个人经历,这种说法比较准确。首先,德国父母尽早让儿童养成自我、自主的独立精神。年龄到了两岁,儿童一般顽固得不得了,“不要”两个字常常挂着在口头上。此时,德国父母以为“不要”的含义是“我自己能干,妈妈爸爸甭管”,从而对孩子的态度会变得稍微冷漠一些,在父母和孩子之间拉开距离。心理学家指出,孩子说“不要”,不过是一种调皮的举动,他实际上舍不得父母的关心,父母对他冷漠,肯定不免让他遭遇内心伤害。比如,父母带孩子到操场玩耍时,孩子会说”我能自己玩儿,我没事”,随后陪同一些小朋友们向远处跑去,德国父母就允许他走。不过,实际上,孩子一直在回头瞧着父母,见不到他们跟着走,他可能觉得又害怕又难过。经过这件事,德国孩子迫不得已养成独立精神,但内心也会封闭起来。年龄到了十岁以上,在满地烂泥的球场上奔来跑去也好,在喧嚣的大街上赛跑自行车也好,在幽暗的森林中露营也好,他们大胆地面临外面的世界。这种性格有所好处,比如,德国孩子善于合作,怀有团体精神,喜欢参与球队或者乐队。不过,这种积极性也表示,德国孩子需要补充父母给他们留下来的心里空虚。
其次,德国父母不让孩子随心所欲地说心里话。倘若孩子发泄、发怒、发牢骚、发哭声,父母会令他“控制自己”,因为觉得控制不住表情的孩子不懂分寸。如此,孩子会养成自控的能力,过分克己,控制不住自己就不妨感到内疚。结果,这种“能忍则忍”的心态使德国人的内心情绪与向外表态隔离了。
此外,德国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习惯谈到比较正式的话题,诸如历史、哲学、文艺、时事等等。如此,早在上小学的时候,德国儿童就会讨论乃至“雄辩”抽象的话题。我认为,这种沟通方式与别国文化格格不入,因为无论是拉美国家的“温柔”还是东方的“中庸”,都偏重于交流的“形式”(即礼仪、言辞、表态),德国则重视说话的“内容”。中国人请德国人一起吃饭时,这一问题尤其突出:中国人不嫌麻烦地敬酒、倒茶、点菜,德国人则愿意讨论敏感的社会课题,罗嗦得哪怕一盘菜也吃不光!言归正题,德国人的沟通方式与上述的内心伤害密切相关。胸怀郁闷时,德国人就会用讨论话题的方式来间接地表达心绪。在这个时候,他们不常说”我“,而一般说“人家“。这样,即便说出心里话,也不用承认所说的是自己的心情。
追究历史缘由
德国家庭教育的“严谨”与“理性”,到底是怎么回事?据我来说,自古以来,德国民族一直沿用类似的家庭教育方式,甚至可以追溯到千秋的古罗马帝国时代。当时,虽然德国地大人多,东南西北的民族不同、风俗各异,但早在公元98年,古罗马作家塔西伦(Tacitus)的《日耳曼国》一文仔细叙述了日耳曼民族家庭教育的集体性质。塔西伦提出,在日耳曼家庭中,父母的孩子教养极为严谨。男孩儿不到10岁时就要陪同父亲去森林里武松打虎地狩猎,从而养成阳性、勇气、以及团体精神。姑娘则呆在家里帮母亲忙着家务,行为孝顺、性情朴素,到了18岁才谈起恋爱,嫁给出身同等贵贱的男子。到了战争爆发的生死关头,男人就利用他们童年狩猎时学到的技巧来杀害敌人,女人则站着在战场旁边大声捧场。塔西伦还认为,这些风俗与日耳曼国的寒冷气候略有关系。寒气使人的气质冷漠,性情朴素,言行耿直。
其实,塔西伦不曾动身渡过莱茵河亲眼观察日耳曼民族的实际情况,反而在遥远的罗马城里坐在写字台前,根据将军、商贾、游者的见闻撰写了一个半真半假的传奇性故事。他并不以客观为目的,而更想将边疆异族的原始社会对照地中海的高度文明。当时,罗马帝国被奢侈、腐败、淫荡一些歪风邪气渗透,与日耳曼的严谨和朴素成对比。
尽管《日耳曼国》的大部分内容毫无根据,但塔西伦关于家庭教育的评价还有一分道理。通过数百年的不断演变,即便德国渐渐成为发达社会,其家庭教育的核心精神始终没有改变。16世纪初,德国教士马丁路德(Luther)在北欧地区启动宗教改革运动之后,德国家庭教育深受宗教改革风气的影响。德国父母让孩子勤学勤劳,遵守纪律,每周日按时拜访教堂。
接着,自17世纪至19世纪, 随着普鲁士王国强大起来,家庭教育与军队教育日益相似,父母借鉴严紧军纪的榜样以教养孩子。另外,德国在科学、哲学领域中走在前锋,父母与学校教师一起着力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使得德国教育变得越来越”理性“。值得一提的是,19世纪的德国史学家格外重视古希腊和古罗马,又重新精读《日耳曼国》,以此文为事实。甚至,当时的著名史学家Muller博士还提倡,古代德国的家庭教育应该作为新一代德国父母的模范。我认为,纳粹党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实现的法西斯教育体制,无疑以普鲁士王国为前身。
二战后,德国成为民主国家,尤其是在60年代的学生运动之后,父母比以前更开放一点,让孩子谈恋爱,参加晚会,穿牛仔裤。而且,家庭教育走向消费文化。百货市场连绵不断地建起,变成德国家庭的游乐场所,大幅度提高了孩子对玩具、糖果、游戏的需求。此外,出去干活儿的母亲逐年增多。说起我的个人经历,因为父母都要上班,我在家里非常自由。可惜的是,我周一至周五天天都要看电视来泡时光。屏幕上过目的东西,我都觉得很时尚,到了周末,父母在业余时间带我去买到那些电视上的东西。也许,父母溺爱孩子,主要是因为他们知道跟孩子一起过的时光远远不够了。
除了这些变化之外,现代德国家庭教育与宗教教条、政府宣传拉开了距离。说起宗教,我和我两个姐姐都不信教,而用一种“个人伦理”来取而代之。奇怪的是,大姐嫁给一个信仰诚恳的德国医生,从而决定为女儿施洗礼。父母对信仰的不同意见,有时会引起冲突。
总之,德国家庭教育的事情,确实说来话长。虽然“严谨”与“理性”的特点古今皆有,但其具体形式不断在变化。通过我个人的故事,再加上历史上的故事,恳切希望让中国读者进一步了解德国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