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解放军对外作战中的十大歼灭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29:05
细数解放军对外作战中的十大歼灭战

飞虎山歼灭战

时间:1950年11月2日
地点:朝鲜飞虎山
战果:全歼韩国两个先头师共记1万5千人
过程简述: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20万部队入朝参战。当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得知志愿军连飞机坦克都没有的时候,不禁长叹一声“完了”,对此,彭德怀冷笑了一声。不久,联合国军先锋部队韩国53师55师进逼飞虎山,与中国志愿军25军和29军遭遇,中国志愿军火速出击,在飞虎山设伏。仅用3天时间就虎口拔牙,将两个韩国师全歼,打出了中国军队走出国门的第一仗。
战役成败得失:25军和29军都是由投降的原国民党新一军改编而成的。新一军是抗战的英雄部队,在作战模式上也广泛的采用了日军的特点:即冲击迅速,攻击具有极大的突然性,擅长野地作战。因此在一开战就首先打掉了韩国军队的指挥部,使韩国军队失去指挥,乱成一团,进而一场战斗就变成了对韩国人的大屠杀。
失误:由于担任策应的38军受暴风雪阻碍,未能准时赶赴战场,导致韩国两个团逃脱,此外,此战缴获的大量美国坦克,由于志愿军不会操作,导致白白丢弃,也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最笑话的是,缺少棉衣的志愿军战士打完仗后第一件事是抢夺韩国士兵死尸的棉衣御寒,却被闪闪来迟的朝鲜第八师当成了韩国军队开了火,两家盟军稀里糊涂打了一仗。

云山会战

时间:1950年12月地点:朝鲜云山战果:重创美国陆战二师,消灭美国军队一万五千人过程简述:第一次战役后,中国志愿军迅速后撤,使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误以为中国是“象征性出兵”。因此美军火速推进,欲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12月11日夜,美国陆战一师推进到云山地带时,被中国志愿军38军重重包围,这是中美军队之间的第一次大规模会战。

得知陆战一师被包围后,美军火速支援,中国志愿军在松骨峰展开了悲壮的阻击战,使美国增援部队在遭受极大伤亡后撤离,保证了战役的胜利,而担任阻击任务的180团和175团,最后只剩下五个人。作家魏巍在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曾满怀热泪的记录了这段战斗景象。
在第一次战役里,三十八军因为延误战机受彭总斥责,被骂为“豆腐军”,这支不甘受侮辱的英雄部队在此战中打出了国威军威。经过浴血奋战,重创美国陆战二师,消灭敌人一万五千人,迫使美军由攻转守,志愿军乘胜追击收复平壤。战斗结束后,彭得怀将军激动的写下“三十八军万岁”六个大字,赠给三十八军军长范天恩做纪念。

长津湖会战

地点:朝鲜长津湖

战果:重创美国陆战一师,消灭美国军队一万一千人,击毙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

战役简述:当陆战二师在云山遭到包围的时候,由集团军总司令沃克压阵的陆战一师已推进到长津湖地带.被来自苏南地区的中国志愿军第九兵团包围。而沃克将军也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在长津湖与志愿军决战,一举摧毁志愿军主力。
结果,中国志愿军猛打猛冲,这些来自温暖南方的战士们连棉衣都没有领就在零下三十度的朝鲜与敌人血战。在中国志愿军的打击下,美军仓皇撤退,志愿军则紧紧追击,用两条腿和敌人的机械化部队赛跑,最终,美国陆战一师残部度过清川江侥幸逃生,而九兵团炮兵的一颗歪打正着的炮弹却打死了美军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噩耗传来,美国举国哀悼,同时也激发了美国国内强大的反战浪潮。
战役得失探讨:长津湖一战,九兵团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创造了歼敌一万一千人的辉煌战绩,可以说是缔造了一个军事奇迹.但是,由于过度迷信自身的歼灭战能力,未能在美军撤退的道路上设埋伏,使美军残部最终逃脱,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另外,为什么十几万战士连棉衣都没有领,中国真的穷到连棉衣都穿不起了吗?二万多战士冻伤冻死是不应有的损失,这一事件也大大推进了人民解放军后勤制度改革的步伐。

金化炮战

时间:1951年元旦战果:6000多人的土耳其第一旅在两个小时内被全部歼灭,中国志愿军零伤亡.此战在土耳其教科书中被称为”金化惨案”过程简述:这是一场朝鲜战争中最具搞笑成分的战役,如此巨大的伤亡,可以说是完全因为美军司令麦克阿瑟的愚蠢行为造成的。

这场战役可以说是中国志愿军第三次战役前的一个小插曲。二次战役后,联合国军回缩三八线。应联合国的要求,土耳其派遣了一个精锐旅参加朝鲜战争.该旅旅长出发前曾信誓旦旦的对国内记者表示,要在朝鲜”打出土耳其的军威。”谁想最后的结果却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同时,为配合志愿军发动的第三次战役,苏联援助中国的巨型远程榴弹炮秘密运抵朝鲜,组成了全苏联装备的第一炮兵师。
得知土耳其旅到来,为展现自己的威风,麦克阿瑟决定在三八线的金化举行一场盛大的检阅仪式.1月1日,6000土耳其军人整装待发,准备接受检阅。但这消息却被中国安插在美国的间谍萧枫得知,她火速向中国通报此情况,于是彭德怀决定:”打一个榜样给联合国看看。”1月1日上午8点,当土耳其旅正列队集合,等待检阅的时候,志愿军第一炮兵师的火力猛烈打响了,数万发炮弹呼啸的打向检阅场。6000土耳其士兵惊慌失措,毫无准备,成了中国志愿军的刀下鬼。遗憾的是,麦克阿瑟将军因为飞机误点,十一点才到达金化,逃过了一劫。
当麦克阿瑟踌躇满志的走下飞机的时候,不用说他大惊失色,他看到的只有满地的死尸。
金化炮战的最终结果:土耳其旅阵亡3800人,受伤2000人,不用说,一个还没参战的精锐部队就这么废了。
金化炮战的结果引起了世界的不满,人们纷纷怒斥麦克阿瑟的荒唐指挥,美国与其盟国开始出现了裂痕。

横城反击战

战役结果:消灭韩国第九师和第十一师两万五千人,消灭英国第七坦克旅以及第五步兵师八千人。共记三万三千多人。

过程简述:1951春节,中国志愿军发动第三次战役,占领汉城,但是由于美国增兵以及部队供给发生困难被迫撤离,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志愿军以守为攻。发动了横城反击战。

为了迷惑美军,中国志愿军38军和27军,在汉江南岸与美军血战,死守不退,迫使美国将主力部队调离横城.汉江血战打了九天,志愿军在付出一万多伤亡的代价下,成功的拖住了美军主力。
同时,第七兵团和第八兵团10万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扑横城。驻守横城的美国陆战第九师措手不及,仓皇逃窜,把身边的韩国第九师和第十一师和英国第七坦克旅以及第五步兵师丢在了横城,遭到了志愿军的猛烈攻击。
横城反击战是一场典型的闪电战,在志愿军的猛烈打击下,韩国军队和英国军队迅速土崩瓦解。仅仅两天就全军覆没.英国第五步兵师是参加过火烧圆明园的军队,得知此情况,志愿军副司令洪学智大手一挥:”不许他们投降,全部消灭”。结果英国第五步兵师遭受了毁灭性打击。
横城反击战具有重要意义,胜利后的志愿军火速撤离,而美国则因为无法摸清楚志愿军的战略意图不敢追击,几十万志愿军安然撤离回了三八线,同时也掩护了第二批作战部队入朝参战。
值得一提的是,志愿军在此战缴获的英国新型坦克,此后迅速装备人民解放军,并一度成为我军的主战坦克。

铁山战役

战果:消灭美国第六军和第十七军两万五千人。

过程简述:1951年春,中国志愿军发动了第五次战役,消灭美韩军队四万多人,但很快美国就通过空军切断了中国军队的补给线,几十万大军陷入困境,加上朝鲜人民军临阵退缩,不战而逃,使得弹尽粮绝的中国志愿军陷入美国的反包围中,伤亡惨重.志愿军虽然艰难撤到了三八线,但美国几十万军队也追杀而来,企图一举摧毁志愿军主力,重新夺取北朝鲜.危急形势下,彭德怀将军决定发动铁山战役,在铁山与美军进行一场决战,阻止其前进步伐.而这一重任就落到了唯一弹药充足的35军身上了。
年仅30岁的少帅傅崇碧临危授命,率35军在铁山设伏,与美军进行了惨烈的大战,战役过程空前悲壮,因为一旦失败,志愿军就将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朝鲜战争的历史也将改写.傅将军兵行险招,以攻为首,命令部队主动出击,将美军前后切断,发挥”野战,近战,肉搏战”的优势,与敌人奋力拼杀,经过四昼夜苦战,美军终于力不能支,全线撤退.而35军也损失惨重,傅将军也身受重伤昏迷。
战斗结束后,经过四天的手术,傅将军终于苏醒过来,医院里,他看到彭德怀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要兵”,一语既出,在场的人无不泪如雨下。彭将军也坚定的告诉他:“给你兵,我给你补两万”,一个星期后,两万新兵补充入35军,足见此战伤亡之惨重。
美军情况也差不多,两万多美军战死铁山,本以因收复汉城而得到支持的美国远东总司令李奇微上将因铁山战败受到抨击,不得不引咎辞职。

高平攻坚战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高平攻坚战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负责东路主攻的是济南军区34军。

34军是一支英雄部队,他是由在朝鲜战争中打过长津湖战役的27军改编而成,但是,由于水土不服,34军在进入云南后就受热带病的困扰,即使这样,他们还是打出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第一个胜仗。

2月17日凌晨,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34军是攻击的先头部队,他们面对的是越南具有铁壁称号的高平防线。这条防线是由苏联专家参谋,经五年苦心经营而建成,驻有越南上万精锐部队。然而,由于中国解放军的攻击突然,越南措手不及。34军前仆后继,并动有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喀秋沙七型”(中国改装苏联的火箭炮)火箭炮,仅用了两个小时就摧毁了“高平防线”,为部队的胜利进军打开了道路。
高平战役的成功,主要有以下三个经验。第一:34军是中国装备最好的部队,越南人一个措手不及,取得了好的效果。第三:战术正确,集中兵力火力。此战共消灭越军9000人,是对越南防线的沉重打击。

对越自卫反击战之老街歼灭战

战果:攻克老街。消灭越军一万一千人2月22日,中国解放军兵临越南北部重镇老街。老街驻防的是越南主力之一,人数相当于一个军)该师长曾放言:“打到友谊关吃饺子,打到南宁过春节”。气焰可谓嚣张。

负责攻击任务的是中国解放军33军。33军是济南军区另一支英雄部队。前身是参加过平型关战役的154团。攻击开始后。越军凭借着优势火力,顽强死守,前三天解放军伤亡惨重毫无进展。总司令许世友发火了,警告33军如果打不下老街就“回家抱孩子,让兄弟部队上来打”。33军军长李志安向许司令立下军令状。表示两天之内拿下老街。
结果,33军运用调虎离山计,假装绕道而行,引诱越军十三师出击,在万里山打了一场反包围战,全歼十三师,既而回师老街,轻松拿下。越南苏联装备的十三师被成建制围歼,师长阮之同自杀。

谅山战役

战果:全歼越南苏联装备的第六师和第八师,使越南苏联装备的四大王牌部队在此战后全部全军覆没。2天的战役歼灭敌人2万4千人。

过程简述:1979年3月4日,东西两路人民解放军主力会师。节节胜利的中国解放军对越自卫反击战部队,兵临奇穷河。与谅山越军对峙。下谅山而越王降,是中国古代军事家的名言,打下谅山,越南就再无翻盘可能。这时,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却向许世友司令下达了不许过奇穷河的命令。于是中越军队形成对峙局面。
中国政府的本意是就此罢手,把战争控制在一定规模内。但是,当时的越南领导人黎笋为了掩人耳目,要新闻单位对外宣传,说中国军队在谅山碰得头破血流,坚如钢铁的谅山永不可摧。脾气火暴的许司令大怒,于是他拒绝执行中央关于停止进兵的命令,坚持要在谅山和越南人再打一仗。
3 月4日6时50分,东集团执行许世友、向仲华签发的作战命令,依然先向敌开炮。脱膛的炮弹飞越奇穷河,落在谅山南市区。北岸的坦克边开进边射击,打击四处逃散的守军。步兵宁明旅分两个梯队,紧跟坦克后冲锋,步兵过了河,迅速组成7支突击队,向南市区攻击。浦寨旅过河后,抢占了城市外围的制高点。
我军过了奇穷河,原本十分嚣张的黎笋,急令前线指挥所后撤,并令河内市城防司令部在市内街道口挖工事。他们又赶忙通知各国外交使团,准备往市外地区转移……此时的黎笋集团惊恐万状,河内市一片混乱。
许世友说:“打过奇穷河,又向河内前进5公里,造成威逼越南首都河内之势,不如此,越军不会认输,也不足以教训野心勃勃的黎笋集团。”许司令还不满足,接着。中国解放军发起总攻击,死守谅山的越军第六师和前来增援的第八师被分割包围最终围歼。两大王牌师长一个被击毙,一个被俘。谅山会战以中国军队全胜结束。
3月5日,中国政府发布声明,人民解放军胜利撤军。历时28天的反击战,中国解放军消灭越南近十万人,战功卓著。

西沙海战

战果:消灭越南驱逐舰两艘,护卫舰一艘,鱼雷艇三艘。水兵700多人。俘200人,包括美国顾问斯那德。

过程简述:1974年1月18日,越南政府不顾中国一再警告,派兵侵占中国西沙永乐群岛,并与守岛民兵发生冲突。从而展开了西沙海战的序幕。
南沙海军火速支援,无奈越南舰队吨位和火力都有绝对优势,虽然中国海军浴血奋战,但是渐渐力不能支。紧要关头,中央火速调动东海舰队支援。然而,东海舰队必然要通过台湾国民党海军封锁的台湾海峡,如何安全通过,成为了中国海军的一个难题。
中国人民海军通过台湾海峡的消息很快被台湾国民党得知,当台湾海军司令向蒋介石请示如何应对时,蒋介石说了他一生中最闪光的一段话:“你不知道西沙吃紧吗?”毕竟蒋介石明白,国共之争属内斗,在外地入侵的时刻,中国人还是会团结一致的。蒋介石又指示说:“你们要一路护航,保证舰队安然通过。还有准备补给船,给前线送给养。”结果,出乎东海舰队意料。国民党海军不但大开绿灯放东海舰队过海峡,而且一路护航,保证了舰队的安全。此外,几十艘台湾补给船开赴西沙前线,为前线的解放军战士运送食物和淡水。
1月20日,东海舰队如期抵达前线,双方兵力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海军形成绝对优势,将入侵越军几乎全部歼灭。
西沙海战是中国海军战史上最光辉的一战,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国共精诚合作的结果。而蒋介石在此事件中的表现让人感动,也让我们对他有了一个全新的评价。

中国人民志愿军英模榜

特级英雄、特等功臣:
黄继光、杨根思。
一级英雄、特等功臣:
于喜田、于泮功、王兆才、王海、王德明、王学风、毛国臣、
孔庆三、任宝山、伍先华、李延年、李凤林、李家发、邱少云、沈树根、吴志洲、余新发、
周厚刚、赵宝桐、胡修道、柴云振、高成山、高景灏、秦建彬、徐长富、陈德中、倪祥明、
郭忠田、郭恩志、孙占元、孙生禄、黄家富、曹庆功、崔建国、张永富、张积慧、杨保山、
杨连第、杨春增、雷保森、鲁珉、刘庆亮、刘维汉、刘玉堤、阎成恩、谭炳云。
一级模范、特等功臣:
王兴记、孙凤钜、张益仁、罗盛教。
一级英雄、一等功臣(两次一等功):
卜广德、毛张苗、孙振禄、魏玉德。
二级英雄、特等功臣:
王天保、王保江、王合良、王彦林、田立明、平太信、冉隆华、牧保才、朱金池、朱溶堂、
吕暮祥、安炳勋、李文彦、李祥、李忠先、李元兴、李经盛、余贵、宋兰君、易才学、
林炳远、周德高、房志忠、房光超、胡连、范万章、郝兴文、郝志新、高云和、高良伦、
马新年、陈治国、陈吉、徐连才、徐恒禄、梁振龙、许天良、孙子明、康治平、曹光景、
黄丑和、焦景文、
董明德、张像山、张建明、张兰亭、程云庆、粟振林、杨振玉、杨国良、葛洪臣、葛英东、
万子扬、农廷秋、郑起、郑金钵、蔡兴海、赖永泽、赖发均、邓章德、蒋道平、蒋永德、
刘钦、刘继和、刘凤勇、刘俊卿、欧文辉、龙世昌、薛志高、戴荣华、庞殿臣、关崇贵。
二级模范、特等功臣:
吕玉久、胡金华、陈振安、张明禄。
二级英雄、一等功臣:
于水林、王锁昌、王云阁、王克得、王万夏、王兴义、王元义、王庆琳、王志、牛锡浩、
孔范玉、任西和、李国玉、李秀德、李树森、李家芝、李太林、李吉武、李玉才、李汉、
杜树君、邢连富、车臣才、冷树国、周信仁、周平、周腊生、林贵远、
吴少贵、吴胜凯、邵凤阳、金克智、姚显儒、徐邦礼、徐文斌、徐申、徐生、马天明、
马一钧、马如华、袁孝文、梁封、孙明芝、孙克荣、高润田、高守余、高胜德、高月明、
梅怀青、许长友、崔长海、崔贵江、陆廷高、陈少青、陈忠贤、陈启瑶、黄万丰、曹殿生、
乔永生、曾平章、曾南生、曾少才、毕武斌、郭隆楷、张希瑞、张振华、张豪、张宝富、
张渭良、张来元、张文兰、张良广、张万荣、傅庆祥、傅绍斌、杨伯钊、杨锡生、杨树华、
褚庆然、叶君、邹炎、赵恒志、赵柏生、董恒志、裴景善、刘保成、刘四、刘久恒、刘福海、刘光子、阎洪全、樊金明、蔡金同、蔡朝兴、郑定富、郑长华、萧桂强、蒋元伦、骆家奎、
韩勤忠、韩德彩、简海金、谭朝志、苏文俊、欧阳代炎。
二级模范、一等功臣:
于凤泉、于溪源、于宪桂、王紫龙、王明学、王顺义、王永维、任廷昌、朱重元、李文臣、
李华云、杜福先、杜占山、岳吉齐、林波、施玉南、姚小遂、席忠、陈汉文、陈达志、
陆善清、许景春、程山堂、靳国华、黄明德、张培芝、张灿、张振智、曾荣廷、喻忠奎、
赵尔云、赵宪法、赵金贵、杨殿超、杨在先、熊克恒、刘树德、刘保英、刘秀珍、钱良生、
薛文德、薛其德、罗德顺、苏志明、耀先。
特等功臣:
于德江、王万成、王安全、王兴邦、王荣、王凤江、文汉春、牛喜生、牛瑞山、方国发、
尹继发、史朝珍、史仁和、甘士亮、朱有光、宋新文、何家胜、邱宪章、吕学敏、李炳舟、
李洪序、李春长、李光禄、李德贵、李满、李玉、李占广、李飞、李德学、李海清、牟士清、金耳世、吴儒林、胡志先、胡照春、侯柏锁、陈述中、陈德清、陈其昌、陈宝喜、陈开茂、
陈任华、陈亮、陈佑甫、郭正喜、郭金升、徐忠、梁庆友、孙敬珍、孙忠国、唐章洪、
许洪斌、黄德明、隋春暖、华龙毅、张怀英、张光生、张炳恒、张瑞臣、张桃芳、张续计、
张守义、张书明、张昭义、张才树、崔含弼、彭福礼、逯松亭、杨育才、杨保明、赵毛臣、
赵玉忠、赵连山、赵先有、郑恩喜、齐子英、潘正光、萧子云、刘万寿、刘金生、刘桃顺、
刘东武、卢耀文、鲁清芳、罗子周、罗沧海、谭芳云、苏世英、顾洪臣。
另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获得者12名:
彭德怀、杨根思、黄继光、伍先华、许家朋、孙占元、邱少云、李家发、杨连第、杨春增、杨育才、胡修道。
让我们记住这些英雄!

愿军伤亡人数对比美韩联合国军伤亡人数令人震惊

真相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六十多年的今天,刚刚解密的中国官方抗美援朝伤亡数字,对比美国官方战场伤亡数字,进行权威解读,驳斥谣言,以正视听,事实证明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军队。

华盛顿,朝鲜战争纪念公园,离一战、二战、越战纪念公园不远,但和其他公园相比,这个公园冷冷清清,正如它所纪念的战争在美国被称为“被遗忘的战争”一样,这儿是被遗忘的公园。 

朝鲜战争纪念碑,准确地说是一座纪念陵园。1992年6月12日由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奠基,1995年7月27日朝鲜战争停战42周年那天,由美国总统克林顿和韩国总统金泳三揭幕。

这场战争对于美国人来说就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一个没有人愿意触及的伤痛。

它的英文名称是:Korean War Veterans Memorial。直译应为“朝鲜战争老兵纪念碑”,维基百科用的就是这个译法。在美华人和导游的习惯叫法是“韩战纪念碑”,字少,叫起来顺口。


他们步履蹒跚,眼中充满恐惧和失败的神情,表现了我们的父兄在这场伟大的战争中给当时堪称世界最强大的国家集团的沉重打击和严重教训。


最引人瞩目的是雕像群前头地面上的一块花岗岩,上面用大写字母刻写着这几行字:

OUR NATION HONORS              

HER SONS AND DAUGHTERS

WHO ANSWERED THE CALL

TO DEFENDE A COUNTRY

THEY NEVER KNEW

AND A PEOPLE

THEY NEVER MET

1950  KOREA  1953

祖国以这些儿女为荣:

他们响应号召,

去保卫一个他们未曾相知的国家

和一个从未谋面的民族

1950 韩国 1953

 

甬道路基上镌刻着联合国军参战国家的名字,按字母顺序逐次排列: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伦比亚、丹麦、埃塞俄比亚、法国、希腊、意大利、印度、卢森堡、新西兰、荷兰、挪威、菲律宾、南韩、南非、瑞士、泰国、英国。


死亡:美国54246人,联合国628833人。

将近70万人被志愿军用最落后的武器击毙!不禁感叹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强大战斗力。


失踪:美国8177人,联合国军470267人。近48万人!这么久了,失踪和死亡是一个意思,只不过死不见尸罢了,和前项加起来,死亡人数近120万人!

这是美国官方数字,你能想象得到吗?在亲临这个地方之前我真的没想到。


被俘:美国7140人,联合国军92970人,共有10万人之多!我们的被俘人数同样没这么多。

受伤:美国人103248人,联合国军1064453人,共近117万人。

上述几项加起来近225万人!

中国官方权威统计如下:1953年8月15日志愿军作战处统计作战减员,阵亡115786人,战伤221264人,失踪、被俘和投降29095人,共计366145人。1953年9月8日军委作战部关于志愿军非作战减员统计,非作战减员共556146人,其中病亡4204人,事故亡10808人,自杀786人,处决64人,逃跑17715人,转业53135人,回乡生产20554人,清洗2473人,解雇450人,犯人3089人,其他228133人,病和非战伤入院214735人。在非作战减员556146人中有173405人归队,实际非作战减员为382741人。

卧槽,什么情况?第一次听说人海战术的志愿军居然比联合国军伤亡少!

别急,一般人的印象里,美国有优势的飞机大炮狂轰滥炸,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应该伤亡巨大、惨烈,而美国兵和联合国军吃的好,坐车打仗,伤亡应该很小。

 
从陵园正面看,士兵们行走在一块倒“V”字的地域中,国旗在“V”字的底部,寓意耐人寻味!


其实不是,我们还是让数据说话,或者让美国人自己说话吧。

美国官方的伤亡数字,特别是战死的人数都刻在华盛顿朝鲜战争纪念碑上了,主要是被歼灭的人数联合国军合计62万,不算失踪人员和病亡以及在医院伤后不治的人员,62万就是单纯在战场上被打死的。

联合国军所以伤亡大,主要是作战经验不足(这话怎么听着这么耳熟),不信吧?慢慢看——

首先是韩国军人为什么伤亡大。

1945年半岛解放到1950年,韩国只有警察和安保部队,开战前大批训练不足的炮灰参加战争,基本没有什么战斗力,所以伤亡很大。

我们回到现实中分析志愿军为什么伤亡较小。

真正的老兵都知道一句话:新兵怕炮,老兵怕号。

这是因为炮弹是没有准头的,老兵一般都可以从容对付,比如就地卧倒或者躲进坑洼地。

炮的爆炸杀伤散布有30度的死角,只要你不乱跑就地卧倒,不直接命中是不会被杀伤的。

炮的作用主要摧毁坚固工事、城市建筑、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等,迟滞和阻碍对方的行动,战场上真正的杀伤作用并不高。

举例:中越两山作战,我军每70000发炮弹和子弹加起来才会杀伤一个越军,我军炮弹充足,尤其是将要过期销毁的炮弹也都倾泻出去,主要是用于压制、覆盖、摧毁设施,反之亦然,越军也一样。这就是老山作战后期越军打不起的主要原因,1986年后,越军在前线打大口径炮弹需要军区级的领导批准。

我们回到开始的分析。新兵怕炮:主要是不会躲炮弹,精神层面先不谈,新兵伤亡大是概率学的概念。

老兵怕号:主要是怕冲锋号,一旦投入冲锋,伤亡几率与新兵是对等的,都暴露在火力下,谁被命中的可能性是一样的。

至于炸弹,在战场上杀伤的几率还不如炮。

所以,解密前猜测志愿军在朝鲜的伤亡大的印象被对方的火力优势放大和误导了。科学的分析主要原因是志愿军基本上是参加过解放战争的雄狮劲旅,作战经验丰富,新兵较少,这也是伤亡小于美韩的主要原因。

相比较美韩军队都是新兵,美军自1945年后有6年没有打仗,二战期间的士兵早就复员了。

另外,我军在朝鲜战场主要是运动战和坑道防御作战。运动作战伤亡的交换比一般是攻击方小而防御方大。

反过来,坑道作战,防御方小而攻击方大。

综上所述,我军在朝鲜战场伤亡小于美韩和联合国军也就好理解了。即便不算志愿军消灭的联合国军总数,单单拿出志愿军与美军的战损交换比也是115786人对54246人,基本是2:1,你不能不算打死的另外57万联合国军吧?

看完笔者的分析,一向崇洋媚外看着美国大片长大的不少人都会发出一声“卧槽”的惊呼,那你就骂美国人吧,这些数据都是美国人经过精心统计刻在华盛顿朝鲜战争纪念碑的石头上的,生气没用,气大伤身。

另外,一直到今天美国还在寻找朝鲜战争失踪人员,而这些失踪人员没有被刻在华盛顿朝鲜战争纪念碑上,按照美国军队的规定,没找着这些人就是这些人还活着,不能算阵亡和战死,说不定某一天突然在朝鲜或者韩国的深山里,一下子找到48万八九十岁的美国和联合国军的老兵呢,这又是一大批人。

 

媒体评出世界十大狙击手:中国志愿军狙神张桃芳屈居第9名,手持一把苏制莫辛-纳干M1944式步骑枪,436发子弹,击毙敌军214人!狙神这颜值、这神情、这眼神,简直帅呆了!

中国为什么要抗美援朝?

首先说说抗美援朝的简单原因吧。抗美援朝之前,南朝鲜和北朝鲜已经是实际独立的两个国家,暂不讨论如何成为两个国家。而抗美援朝的直接原因有两点:一是朝鲜半岛统一的固有思想导致双方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到爆发战争的地步;二是美国主导的西方北约和苏联为主的华约对抗加剧,而西方处于一定的主动和有利地位,急于找到突破口撕开苏联阵营的口子。

这就是为何美国甚至可以不远万里投入重兵直接参战的原因,这是要冒风险和付出代价的事情,但是美国愿意,以获取战略回报。


梁大牙——梁兴初,著名的东北野战军第38军军长。38军是1946年编程的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由清一色的东北二愣子组成,作战勇敢,善打硬仗,被毛泽东、彭德怀称为铁军、万岁军,最先开赴朝鲜战场,立下赫赫战功,震惊中外。

38军——现为陆军第38集团军,全军装备最先进的重装精锐部队,中央军委的总战略预备队,驻扎河北保定,拱卫京畿。

朝鲜是中国的战略缓冲带,这很好理解。但是说中国为什么要抗美援朝,不如来说说如果抗美援朝失败了,中国会怎么样,这样反证会更加直接和残酷。

抗美援朝其实是在中国极度弱小和美国实力强大的背景下发生的,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和特点,在消耗战的情况下,美国没有取得胜利甚至可以说是实质性失败了。但是中国其实也没有胜利,因为战争之后,还是维持了两国分立的原状。但是中国虽然没有胜利,却取得了比胜利更大的成果,历史TMD就是这么滑稽。

如果中国失败了,中国需要面对的不简简单单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几十万战士,需要面对的更是全方位的瓦解。美国是在锐气不可挡,或者说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的情况下发动进一步的战争的。

一旦抗美援朝失败,朝鲜半岛将完全由美国控制,美国在亚洲东方腹地得到完全的落脚,从而可以在东边处于完全的攻势,至少可以完全守而无恙。

这样苏联将进一步进行战略收缩,并处于守势,无暇顾及中国,甚至会在进一步牺牲中国的基础上,换取自身战略形势的稳定。而中国进一步的战略资源的投入将加大,在当时的国家实力薄弱的背景下,中国很难长久支撑。

这里要说的是一般人认为可能性不大的一点:那就是美国在取得朝鲜半岛控制权之后,一旦准备就绪,将进一步以朝鲜半岛为支撑,进攻中国东北。也许一般人会说,这怎么可能,我只能说呵呵呵了,去看看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吧。

一旦失败,中国在东北将处于守势,而且是弱势。如果美国够狠够精,会在东北不断牵制中国,同时彻底啃下台湾。为何?因为鞭长莫及。在东北吃紧的情况下,中国还能顾及得上台湾吗,更谈不上苏联。

然后美国会进一步撕开一道口子,就是中国的西藏和新疆。而且在抗美援朝已经成功的基础上,这次会更加简单。这是必然的一步。而这么说是因为这是有完完全全的实际证据佐证的,那就是中印反击战。中印反击战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美国在抗美援朝失败之后的备选B计划。

而这B计划也是实打实的实施了的,只不过结局差不多。以印度当时的实力,他即使有心,也是没胆,关键是没有必要和中国一战。但是为什么却战了?要知道,印度虽然在部分领域还不错,但是子弹都是需要进口的。其实中印之战也就是代理人战争,呵呵呵。

所以,抗美援朝一旦失败,中国才是最大的牺牲品。是苏美对抗最大的牺牲品。那中国会在之后20年内分崩离析,惨不忍睹,何来今天的辉煌?

中国如果失败之后的惨景,再来说说抗美援朝胜利给了中国什么。抗美援朝的胜利,激起了中国的自信和民族的自豪以及凝聚力。这是此后中国发展尤其是在当时国际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难能可贵的精神支柱,也是此后所有经历的中印、中越、台海等大风大浪的底气和精神支柱。依此,中国维持了国家的团结和统一,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发展的时间,为之后的发展争取了空间,才有了中国的今天。

否则,世界从此不再有中国,中国也就会和古老的埃及、玛雅一样,成为真正的历史,可悲的历史。

当年毛泽东警告美国:不准越过北纬38度线,否则中国将出兵朝鲜。美军不听,你算老几?这也就有了后来美国越战时,毛泽东警告美国,你可以越过北纬17度线,你越过17度线中国就出兵,美国自始至终也没敢过17度线。

近年来,社会突然出现了一些奇谈怪论,说中国抗美援朝是上了苏联的当,苏联不出兵,卖给中国军火还要中国还债,使中国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特别是中国与美国为敌,错过了解放台湾的大好时机。

其实,对于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以前说的很多,也很清楚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被人们淡忘了。一些人抓住“朝鲜先进攻韩国”,和什么苏联的解密文件,当成新发现,妄图否定抗美援朝。

每个国家都是为本国利益着想,苏联的所谓社会主义大家庭也是一样。苏联在他强大的时候,他的大国沙文主义一直是很严重的。苏联支持金日成发动朝鲜内战当然不会是为了中国考虑,甚至就是抱着把中国拉上他战车的目的。这是很正常的,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就象苏联曾试图让中共划江而治,还有后来的长波电台、联合舰队等问题。如果说苏联为中国的利益考虑,那才是天大的国际笑话呢。  

苏联怎么想怎么做,中国无法左右;韩国、朝鲜怎么想怎么做,中国也没法左右;美国怎么想怎么做,中国更没法左右。中国出兵朝鲜之前,这几方已经在朝鲜半岛造成了对中国不利的局面,中国不能只是怨天尤人。  

朝鲜战争,南北双方可以说是最大的受害者,但他们也是身不由己。对于苏联和美国,朝鲜战争是“无忧劫”。朝鲜失败,苏联失去在远东的一个前哨站;韩国失败,美国失去在亚洲的一块跳板。这对两国的切身利益影响不大,只会影响他们在亚洲的势力扩张,而他们对抗的重点在欧洲。

对于中国,如果朝鲜赢了,短期来讲对中国是好事,长期来讲,苏联在这一地区势力加强,对中国也是一个隐患。如果朝鲜失败,美军进逼鸭绿江边,中国当时在东北的重工业基地将完全暴露在美军面前,毫无屏障,直接影响中国的经济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国来讲最好的结果是,朝鲜半岛要么维持现状,要么是一个和平中立的统一国家。朝鲜战争对中国是最不愿意“开”的“生死劫”。  

虽然中国不希望在朝鲜“开劫”,但是主动权却不在中国。如果朝鲜半岛不爆发内战,如果美军不参战,当然不会“开劫”。但这一切都不是关键。即便美国把朝鲜打回三八线,中国仍然可以不“开劫”。但是美国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中国怎么办?  

中国埋怨苏联不出兵管用吗?埋怨朝鲜军队战斗力不行管用吗?等着美国良心发现撤军管用吗?眼看着美国打到自己家门口,威胁自己的工业基地吗?肯定都不管用。  

有人说美军打到鸭绿江边是麦克阿瑟不听命令的行为,是他一个人的主意,说美国承诺圣诞节前结束战争。这些人要么是天真,要么是死心塌地为美国狡辩。美国所谓的“结束战争”不过是“占领北朝鲜”的代名词。如果美国肯轻易撤军,今天的韩国也不会有美国驻军了。

美国是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的。所谓“麦克阿瑟不听命令”的“误会”,不过是和“误炸”一样的掩耳盗铃,今天的中国人难道没有领教过吗? 

也许还会有人狡辩说:美国即使打到鸭绿江边,也不会侵略中国的。那么请问,如果一个人只穿着内裤站在你老婆的床边,然后对你说:“你先放心睡吧,我不会动你老婆的”,你会相信吗?  

中国抗美援朝出兵是迫不得已的,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绝不是为了意识形态争一时之气,而是为了自身的安全拼命,这是中国不可避免的一次战争。中国埋怨朝鲜惹事没用;埋怨苏联不帮忙也没用,只能怨美国欺人太甚。如果美国停在三八线,新中国就能放心地巩固自己的政·权,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了。遗憾的是这个主动权在美国,而不在中国。  

最后就是解放台湾问题。美国的确曾经对蒋介石失去信心,但是事物总是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变化的,就象中苏、中美关系起起落落一样。在中国抗美援朝参战之前,美国对中国的政策就改变了。当时已经不是解放台湾的问题了,而是美国支持蒋介石“反攻大陆”。这是和美国打到鸭绿江边相互配合的,一整套遏制中国的策略。如果美国真的那么“好心”,不敌视信中国,也就不会打到鸭绿江边了,更不会帮助蒋介石反攻大陆了。所以,根本不存在“错过解放台湾大好时机”的问题。  

中国的强盛,不可能靠谁好心施舍,只能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分析问题,没有必要埋怨别的国家,更没有必要把哪个国家装扮成替中国着想的善人。

在此向为祖国和平发展付出鲜血的所有英雄和先辈致敬!

怎样看抗美援朝战争?

——评抗美援朝该不该、能不能、嬴没嬴、值不值的质疑

张亦民

 

6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为祖国、为履行国际主义义务、为世界和平进行的正义战争。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伟大壮举。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拐点,是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敢于在资本主义列强面前说“不”的一战,是毛泽东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之后,真正站稳脚跟、挺起胸膛、找回自信与尊严的一战。正是这一仗,为中国争取了几十年的和平建设环境,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走上世界民族之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伟大祖国的重新崛起献上了一份厚重的奠基礼。

然而,长年来总有一些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从不同立场歪曲诋毁抗美援朝战争,将我方从决策到战争整个过程中值得总结经验教训的地方加以指责,从敌方资料库搜集到的资料作“真相”为美国辩护。说什么美国并“不想和中国打一场大战”,“战争对中国并不是迫在眉睫”,战争虽然“巩固了新政权,但客观的外国史家都认为战争的消极影响要多得多”,等等,不一而足。将各种说法归结起来,就是抗美援朝这场战争该不该打、能不能打嬴、嬴了没有、嬴得值不值得四个问题。本文就围绕这四个问题谈谈认识,供批评指正。

第一,抗美援朝战争,究竟该不该打?

抗美援朝这一决策之难下,不仅难在新中国成立刚一年,旧中国遗留下来满目疮痍、民穷财尽的烂摊子急待收拾,也难在中苏朝三国之间关系处理上。

朝鲜南北分治的根子,在于美苏两强拿别国主权搞交易的雅尔塔协定,而南北朝鲜的统一,则是朝鲜半岛人民的共同愿望。因此,不论是李承晚的“北进统一”,还是金日成的南进战略,都离不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背景因素。因此,朝鲜的决策离不开苏联的意旨。中朝之间是邻邦关系,友邦临危、邻邦相助、理所应当,但心有余而力不足,相助也要有苏联的装备支援,所以当年中国称苏联为“老大哥”也无可厚非。

据资料显示,金日成早在1950年3-4月间就先后秘密访问了莫斯科和北京,显然是金日成的南进战略获得斯大林认可后来北京的。从蛛丝马迹的文字资料分析,金日成与中国领导人商谈开始并不顺利,其原因并不是该不该支援的问题,而是解决台湾和朝鲜统一两个问题谁先谁后的问题。而两个问题都离不开苏联的装备和海空军支援。当时的中国,正准备在解放海南岛和舟山群岛的基础上由粟裕指挥解放台湾的部署,对中国来说,先解决台湾问题再支援朝鲜统一是最理想的,但斯大林与金日成既已有一致的决策,中国当局也只能尊重他们的决定。何况先解决朝鲜统一也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此后,中苏之间虽然在装备与空军支援上有过“一波三折”的经历,但毛泽东从没有动摇过抗美援朝的决心。对其他中央领导而言,也不是该不该的问题,而是力不从心的担忧。

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战略家,他深知中国介入朝鲜所面临的困难,但从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上考虑,他决不能让美国军队屯兵鸭绿江边,也不能失去朝鲜这个屏障。谙熟中国历史的毛泽东,自然地会联想到公元前100年时的汉武帝尚且明白这个道理,难道我毛泽东还不明白吗?正如他对周世钊说的,要说建设重要,我可以讲一百条一千条理由,但不能敌住六个字,不能置之不理。

众所周知,任何国家都希望有一个和睦友好的邻邦,如果是敌性的邻国,也希望有一个缓冲区,以确保自己国家的安全。这里涉及如何认识“国家安全观”的问题上,存在着积极创造条件和消极应对的两种态度,也是决策层与毛泽东认识差距所在。事实是,除了殖民时代的帝国主义可以远涉重洋去发动侵略战争外,古今中外的战争都是在处理友邻关系上引发的。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以后,在资本主义包围下如何处理好邻国关系,直接影响着现实的和长远的安危问题。

读过联共(布)党史的人知道,俄国十月革命后很快受到周边十多个国家的武力干涉,列宁无奈地采取妥协办法,于1918年3月与德国、奥匈帝国等签订了让地赔款而被称为“不幸的和约”——布列斯特和约。苏俄政府为了改善邻国关系,在国际关系上变被动为主动的局面,于1918年8月29日宣布废除沙俄时代与邻国、包括中国在内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这一声明使得早在1795年被沙俄与普鲁士、奥地利三国瓜分了的波兰,亡国123年之后,又得以复国。波兰的复国要归功于十月革命,归功于苏联。苏联本想通过波兰的重建,有一个友好的邻国,至少是可作缓冲区的中立国。没有想到,重建独立后的波兰政府,在英、法等帝国主义支持下成了反革命的堡垒,成了各国反动派试图消灭苏联的桥头堡。1919年12月,巴黎和会上建议苏波之间划一条临时分界线问题上出现苏波矛盾,波兰就在巴黎和会协约国支持下于1920年4月发动了对苏联的战争,史称“苏波战争”。鉴于当时苏联应付内战,被波军占去大片领土,被俘了几十万军民,并大量的屠杀了共产党员、红军军官和士兵骨干及平民百姓。究竟杀了多少人?苏联方面说有十万,也有说七万,而波兰方面承认的是一万多。请注意:今年4月10日,波兰总统率领大批将领和各界代表97人,在赴俄参加“卡廷事件”70周年纪念活动中发生坠机事件后,空难和“卡廷事件”瞬间成了全球注目的新闻。“卡廷事件”即“二战”时期的苏联红军在卡廷森林秘密处决二万多波兰军民(其中一万五千波兰军官)的惨剧。这起惨剧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苏波之间历史上的“阶级仇、民族恨”的一种报复性行动。我们虽不赞成这种非人道的行为,却要历史地全面地认识问题和吸取教训。苏波关系与抗美援朝虽然不同,但都属如何处理邻国关系问题(苏波关系还延伸到1956年波、匈事件到九十年代东欧剧变与苏联自身解体)。

毛泽东从国内革命战争取得胜利后,就把中国的问题和世界联系起来,从国际战略高度思考邻国问题和国家安全的高度作出抗美援朝决策的。有的人认为,抗美援朝本该是苏联承担的国际主义义务,由我们来承担,吃了大亏,还“使中国无限期延缓了台湾统一”。这是一种偏见。诚然,朝鲜战争没有达成最初的战略目的,这与朝苏领导人对当时形势判断有关,认为美国战略重点在欧洲,不会直接出兵或来不及出兵就解决了(毛泽东在7-9月间,有三次要总参提醒朝方注意后方未听进去,也如此)。这是事后看到不足之处,但与中国作出抗美援朝的决策无关。同时要指出,尽管朝鲜战争没有达到初衷目的,但中朝两支军队粉碎了16国组成的“联合国军”支持李承晚“北进统一”计划,却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这是任何人也否定不了的铁证。

还值得指出:我国台湾问题虽然因抗美援朝战争延缓了当年的部署,但随着不公开的援越抗美战争的节节胜利,让美国总统尼克松为摆脱越战泥潭而有求于毛泽东,就以承认“一个中国”为主要条件,叩门求见毛泽东,从而打开了中美关系,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条件。只是毛泽东没有亲自解决和平统一台湾而先逝了,这使得毛泽东在临终前感叹“一生两件事”的不足。如今,毛泽东去世34年,台湾问题至今没有最后解决,这不是毛泽东的过错。一切赞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后人,没有资格去指责老一辈革命家的权利,只有正确地吸取经验教训,更好地去继承和完成先辈未尽事业的义务,而不是指责前人的不足。

第二,抗美援朝这一仗,“能不能”打嬴?

毛泽东和党中央对抗美援朝的决策之难下,不在“该不该”支援的问题,而在于“能不能”打嬴的疑虑。其焦点就在于我军装备太差,同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军队相比较,悬殊太大,打嬴了固然好,打不好就会惹祸烧身。

毛主席在十月二日起草给斯大林一日复电稿的第五点说:“根据我们所知的材料,美国一个军(两个步兵师及一个机械化师)包括坦克炮及高射炮在内,共有七公分至二十四公分口径的各种炮一千五百门,而我们的一个军(三个师)只有这样的炮三十六门。敌有制空权,而我们开始训练的一批空军要到一九五一年二月才有三百多架飞机可以用于作战。因此,我军目前尚无一次歼灭一个美国军的把握。而既已决定和美国人作战,就应准备当着美国统帅部在一个战役作战的战场上集中它的一个军和我军作战的时候,我军能够有四倍于敌人的兵力(即用我们的四个军对付敌人的一个军)和一倍半至两倍于敌人的火力(即用二千二百门至三千门七公分口径以上的各种炮对付敌人同样口径的一千五百门炮),而有把握地干净地彻底地歼灭敌人的一个军”(全文参《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539-541页)。

这份电报表明,敌我装备上的悬殊也是毛泽东担心的主要问题。向斯大林提此问题,就在要求装备援助。八日,周恩来、林彪去同斯大林谈判,就是带着有条件的出兵与不出兵两种意见去的,如出兵必须有苏联空军支援。斯大林说空军要待二个至二个半月以后,并将这一意见由斯大林和周恩来联名电告毛泽东,还要毛泽东做好在东北接纳朝鲜流亡政府的准备。毛泽东接电后,觉得斯大林说变就变,可以对我不讲信用,但我毛泽东不能对金日成不讲信义。十二日,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即使苏联不出空军,在美军越三八线情况下仍然出兵。并于十三日电告周恩来转斯大林:“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令人奇怪的是这些曲折发展过程,也被歪曲为毛泽东顾虑重重、犹豫不决的依据。

自从斯大林和金日成要求中国出兵抗美援朝以后,党内外议论纷纷,党内领导层多数有顾虑,担心与世界上头号帝国主义打仗。有的民主人士谏言:“不能和美国打仗,千万不要引火烧身。”认为北方同美国打仗,会给蒋介石在南方反攻大陆机会。大家对打出去会是什么结果:打胜、打平还是打败?忧心重重。其实,毛泽东何尚不曾考虑打败的结果呢?正如后来他对金日成说的,打过鸭绿江去后,无非是被美国人赶回鸭绿江西来,这样为我们再打过去有了理由。我们还可以联合组织游击队同他干,让他们占领鸭绿江东也不放心。这段话告诉我们:一、毛泽东主张出兵援朝是作了全面考虑的;二、中国要发展强大,迟早都离不开同美国较量的;三、于其让美国进来在东北打,不如出去在朝鲜打。这就是毛泽东比一般人考虑得更深、更全、更远之处。

毛泽东从来认为,战争的胜负不仅是经济力和军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与人心的对比。我们进行“抗美援朝”是美国战火烧到家门口被逼应战的正义之战,因而能激起全国人民“保家卫国”的激情。“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下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亿万人民同仇敌忾,这是美国不可能有的优势。杜鲁门派兵远涉重洋到朝鲜来“保卫”美国,美国人民能信服吗?尽管国会成员说三道四,新闻记者评头品足,根本不会有统一认识和一致行动,前方打仗,后方反战,就成必然。在中国,由于共产党代表全国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只要中央作出决定,毛泽东主席一号召,全国上下一致行动,为着共同目标,勇往向前,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美国有原子弹,但不是独家有,苏联也有,核讹诈不了我们,只能打常规战争。就凭我们军队的政治素质,凭着我们以弱胜强的战略战术,美国的“一长”(指钢铁多、飞机大炮的优势)“三短”(战线太长、后方太远、不义之战)就会在交战中显示高低。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次双方国力军力极不对称的战争,一方是刚从贫穷落后中建立的新国家,一方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前者“能不能”对后者说“不”,这不仅是国家级的难题,也是世界级的难题。毛泽东是解读回答得最完整的一位伟人。毛泽东是人、不是神,但也是被神化了的人。那么,他“神”在哪里?用个人崇拜或专制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要承认毛泽东确有值得人们学习崇拜之处并无独裁之心,却有说服他人之意:一、毛泽东有一个善于学习的爱好。他博览群书,知识渊博,通古今中外历史、揽现实世界大事,选中马克思后从不动摇,掌有政治、军事、经济等各领域的学问。他的头脑犹如一架电脑,输入的数据比人多、比人广、比人全。因而他站得高、想得深、看得远,能解读人所不能回答的关键所在。二、毛泽东有比人更为丰富多彩的社会阅历和实际经验。在中共党史上,他是受排挤、打击最多,事后又证明他是正确的极少数领导人之一,这种有正面经验,也有反面教训的经历,在古今中外的领袖人物中是罕见的。这是他与人比较中能获得真知而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和社会经历。三、毛泽东有一个思维创新的头脑。他才思敏捷,长于动脑,善于总结经验。能将自己拥有的渊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提出新问题,因而有比人强的洞察力、预见性和决策力,能给人指出正确的方向而富有号召力。四、毛泽东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为了革命,一家出了六位烈士,抗美援朝率先将自己的儿子送上前线。他胸怀世界,用人处事大公无私,能容天下能人,绝不同流合污,哪怕得罪过许多人,却没有一个私敌。

这四条相互联系、互为作用,造就毛泽东从一个普通知识分子成就为集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谋略家于一身,并兼有诗人、书法家的一位全面领袖人物。正是基于这四个特点,不仅能在国内革命战争中反映他的雄才大略,并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决策和实践中回答了“能不能”的问题为世界所折服。

第三,抗美援朝战争,究竟有没有打嬴、打胜?

怎样看抗美援朝战争胜负的问题,先要弄清朝鲜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两个相似又有区别的概念。

朝鲜战争也称“韩战”。朝鲜与韩国都是朝鲜半岛历史上使用过的国名国号,叫南北朝鲜也好,或南北韩也好,名称不同,实质一样。朝鲜战争本是南北方围绕各自目标进行统一的内战,由于先有美国的干预侵略,随有中国志愿军的参战,这就形成朝中两军为一方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为一方的局部性的国际战争。这样,从国际角度看,由于朝鲜战争最终在战争发起的地方签订了停战协定,所以,战争结果而论,北方没有达成南进统一的战略目的,南韩也没有完成“北进统一”的任务,双方打了平手。但如果从双方参战国的数字比较,是二比十六的平局。但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任务来讲,虽然没有把美军赶出朝鲜半岛,但支援朝鲜的结果是既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与主权,也保卫了祖国的安全,双重任务完满完成,打出了国威与军威,这是无可置疑的一次伟大胜利,是世界公认的铁案。

那么,为什么几十年后还有人对抗美援朝胜利提出质疑,甚至企图要翻这个铁案呢?他们的根据又是什么呢?主要是认识上的偏见和受个别另有企图的煽动造成的。就以多年前曾在广州一家杂志社上发表的一篇所谓《真相》的文章来说,就集中反映在如下几点:

一是平局无输嬴。认为“三年零一个月的朝鲜战争结束时,南北双方的分界线基本维持在战争开始前的格局,战争使分界线南北有上千万人妻离子散,双方的紧张对峙一直延续至今。”因而不存在胜败问题。要说明的是,南北朝鲜问题是霸权势力造成的,而平局的结果,既说明矛盾依然存在,也表明不铲除霸权势力,世界就得不到安宁,南北朝鲜的统一,依旧任重道远。那么,是否平局就没有输嬴呢?前面已说到这是二比十六的平局,要承认中朝方面平局中的嬴者,只是嬴得吃力、费劲;而美国和联军方面,是平局中的输者,且输得很惨。

二是以伤亡数字论胜败。《真相》文章说:“这场战争中死伤了几百万朝鲜平民。各方作战人员可靠的伤亡数字是:美国14.2万,南朝鲜30万,北朝鲜约52万,中国90万。”文章以敌方统计数字作为“可靠”的“真相”,诋毁中朝方面特别是志愿军的战绩。要看到,战争双方的伤亡人员很难有一个准确的统计,特别是对敌方更加如此,但参照双方统计后也可以有一个大致的概率。1953年8月14日,中朝联合公报的战情记载:中国共计毙伤俘敌为109万。韩国防部《韩国战争史》记载:美军损失17.98万(美公布14.2万),南朝鲜损失98.84万,总计113万(均不包括非战斗减员),比我方公布的还多4万。1953年9月,志愿军司令部统计,志愿军战斗伤亡36万,非战斗减员(包括病退、病故、事故、裁减)38.6万,两项共计74.6万,相差13万。文章作者把非战斗减员也列为战斗减员是错误的(据解放军报孟照辉文章《抗美援朝战争历史不容歪曲》)。显然是有意扩大我方数字,缩小敌方数字,这就不是“可靠”的“真相”,而是为敌方张目的谎言和“洋相”了。

这里据体验说一下,志愿军战斗减员中,很大一部分是入朝初期受严冻饥饿而伤亡的。如第二次战役中,在长津湖地作战的九兵团是江南部队,因情况紧急,受命入朝作战时没有换上北方冬装,穿着南方冬装,冒着零下30度严寒作战,行军、作战冲击时体内发热,满身是汗,一待休息或潜伏待机,就寒气袭人,汗水成冰,加上敌人有制空权,只能在夜间作战,后勤供应困难,弹尽粮绝,经常发生战斗人员就在一动一静、一热一冷的就地休息中,再也站不起来了。据资料载,九兵团入朝第一仗(二次战役的东线兵团)就因此伤亡的人员有4万人。另一个方面是美方有制空权和制海权,对北方一些目标实行有计划的定时和不定时的狂轰乱炸,使北方军民伤亡不少。三是在第五次战役中,因连续作战深入纵深,粮弹供应不及,遭敌拦截,造成敌俘我的人数多于我俘敌方人数之所在,也是《真相》一文反复提及180师在五次战役中失败的原因。至于前线阵地上的战斗伤亡人数其实是不多的。敌方常以“共军使用'人海战术’”来诬我人民军队的战斗精神,其实,所谓“人海战术”即“集团冲击”,是任何军队都在使用的战斗形式。在朝鲜战场上要算美李军在上甘岭战役用得最多。我志愿军坚守的两个小山头,只不过是两个连的兵力,而敌人却在空军和炮兵协同下用四、五个营来冲击,这才是名符其实的“人海战术”。从而造成敌我双方以2.2:1的伤亡数字结束战役。

三是以财政消耗论输嬴。《真相》文章说:“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全部战争费用多达100亿美元”,这是用敌方夸大了的数字来否定抗美援朝的谎言。关于我方军费消耗,据1953年总参统计为62亿元,按当时三比一折算美元为21亿多,加上还苏联任务13.4亿美元,合计不足35亿美元。而美国的军费开支达830亿美元,数倍于我方。

总之,战争是要流血牺牲的,而流血是为了战争的胜利,而战争的胜负是不以战争伤亡人数或军费耗资来衡量的。交战双方都是以是否完成自己的目的任务论胜败的。防御一方只要守住阵地,哪怕只留一个人也是胜利。“二战”中的苏德战争,苏联损失比德国大,但胜利的是苏联,能说苏联卫国战争不该打、不算胜、不值得吗?

第四,抗美援朝战争,究竟嬴得值不值?

讲了“嬴没嬴”之后,本来就没有必要再讲“值不值”了。不,这里要回答的是“嬴”得“值不值”的问题。《真相》作者说:“虽然通过战争巩固了新政权,但客观的外国史家都认为战争的消极影响要多得多。”这就是说,这场战争即使打嬴了,也是得不偿失,不值得。接着,文章又在判断不值得的基础上,挑战性的提出两个问题的二段话:一是问“中国都做对了吗?中国有没有更好的选择?中国人是不是应该对这场过去的战争有新的思考?”;二、其实是作者自身经过思考后说:“我崇尚那些为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而战死疆场的人们,我也为那些对战争真相不清楚便死于战场的人们感到常常的悲哀!”

这两段话虽然没有对这场战争作结论,但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作者是在向读者叫喊:这场战争得不偿失,不值得。特别是后一句话,是整个文章从开篇第一句就惊叹朝鲜战争结束几十年后“才知道战争的真相”开始,到最后为烈士“悲哀”告结尾,首尾呼应,全面否定抗美援朝正确决策的选择,并诋毁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正义行动和侮辱反帝斗争中光荣牺牲的烈士。

当帝国主义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的时候,中国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奋起抵抗,一是退却忍让,没有第三条可选择。我们选择了抵抗,历史已作了结论,证明中国的选择是正确的。不论作者从哪个角落找到所谓“客观的外国史家”如何评论抗美援朝这场战争,但我们接触到的外国人对中国参战多是充分肯定的,而更多的美国人却在叹息自己的失败。

那么,按照《真相》作者的反思去选择,采取忍让为国,对朝鲜战事不予理睬,将会怎样呢?后果不堪设想:一是中国少了东北的安全屏障,友好的邻邦朝鲜在美帝魔爪下覆亡,不顾友邦安危、实际是在孤立自己;二是没有安全的边境就没有安全的建设环境,美军一旦占领朝鲜,我国重工业基地的东北就完全在美军控制下过着战战兢兢的日子,谈不上和平建设;三是中国将成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势力的一个大舞台,中国只能在夹缝中摇摆,在美苏争霸中依附于哪一方都会受到另一方攻击,就连独立的地位也没有。更为严重的是在美苏争霸的条件下,都在培养亲己势力,买办、汉奸、地方势力随之而起,最终将中国引向四分五裂的危险境地。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而未中断的中华文明将毁于一旦。这绝非危言耸听:一个国家与民族,不知自强是没有出息的。而抗美援朝这一战,真是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选择了以斗争谋自强的关键性一仗。是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的第一仗。

诚然,抗美援朝这一仗值不值,也不能单纯从战争本身看,还要环顾对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人民觉醒等全方位的影响作用。众所周知,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正是新中国成立后医治国内战争创伤、恢复经济的三年期间,党在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评价说:“建国后的头三年,我们肃清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建立了各地各级的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企业并把它们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统一了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稳定了物价,完成了新解放区土地制度的改革,镇压了反革命,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开展了打退资产阶级进攻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对旧中国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进行了很有成效的改造。在胜利完成繁重的社会改革任务和进行伟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的同时,我们迅速恢复了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全国工农业生产1952年底已经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这就充分说明了抗美援朝战争并没有影响经济恢复工作,而且起到了“抓革命、促生产”的作用。当然,如果没有美国的封锁和破坏,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会更快。但也不要忘记,正是美国封锁,更好地锻炼了自主创新能力。

在外交方面,我国并没有因为同“联合国军”交战而受到孤立,而是由于战争的胜利,打出了国威与军威,国际朋友越来越多。建国之初,只有16个国家同我国建交,到战争结束后的1955年发展到23个。到了六十的代,西方一些参加“联合国军”与我作战的国家也转而同我国建交,作为西方大国之一的法国就率先于1964年同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总而言之,抗美援朝战争这一仗要不要打?打得怎样?值不值得?既要看战争当时的结局,也要看事后产生的影响;既要看有形的战绩,更要看无形的、对国家民族在发展中所起的历史作用。60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正是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原来视中共为“人造奶油党”、视毛泽东为“铁托”的斯大林,随着战争的节节胜利,立即转变对中共和毛泽东的看法,令他刮目相看,我国东北原来履行着雅尔塔协定的中长铁路和旅大港就提前收回来了。美国不服在朝鲜被一个“东亚病夫”的落后国家打败,又在越南取代法国地位,扶植吴廷艳政权镇压胡志明的革命力量。当美国空军对北方狂轰乱炸时,毛泽东发出一句话:不准美军越过17度线。美国军队乖乖地听命服从了。正是由于中国抗美反霸斗争的节节胜利,大大地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并把中国和毛泽东视为第三世界的旗手。七十年代开始,就因为北有抗美援朝的胜利,南有援越抗美的胜利推进,毛泽东把美苏两霸玩于股掌之中。曾几何时,中国作为列强追逐的猎物,却不费一枪一弹从美苏两霸夹缝中崛起,使世界形成中美苏为三角的大格局。这就是当年从毛泽东作出抗美援朝决策到他老人家逝世前后中国崛起的形势变化。难道对抗美援朝这场战争的影响作用,还有什么值得质疑吗?

回顾上甘岭:中美共同隐瞒了半个世纪的秘密摘要: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最著名的战役莫过于“上甘岭战役”了,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后期僵持阶段的一次主要战役,战役由美国第9军发动,以争夺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村庄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的控制权为主。现在世界上有名望的权威军事院校没有一家不把它做为战例写进教材的,这场战役惨烈空前。也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事实和保密了半个世纪数字。

1
双方指挥将领

左:马克·韦恩·克拉克 右:詹姆斯·奥尔沃德·范佛里特

图左:秦基伟,图右:李德生

策划这次进攻行动的是第三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具体执行的是美第八集团军范佛里特。他们把这次行动命名为“摊牌行动”,计划伤亡人数为250人(实际战争历时43天,双方共伤亡40600人)。

与其对垒的则为秦基伟将军——时任坚守上甘岭的主力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军长;李德生将军——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35师师长、第一副军长兼参谋长。

有一个错误的理解是,人们一直认为“上甘岭战役”是15军(军长秦基伟)打的,但是,事实上还有12军,12军由副军长李德生亲自带领31师参加了战斗。接替15军打了战役的后半段,这两支部队同属于第三兵团,兵团司令员是王近山。王近山本人最后也亲自上了高地。

2
被错误估计规模的上甘岭之战?

1952年10月21日美国第七师的战士将机关枪及其它供给带上了激战后最新占领的朝鲜上甘岭的顶部。这块土地因联合国军和志愿军激烈的火炮交锋而变得满目苍夷。

为什么双方都把战役规模看得那么小?因为上甘岭虽然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但是地型特别狭小,只有597.9和537.7两个高地,守方最多只能够放两个连在上面。因此,美方计划的伤亡人数200多人也就合情合理。

这在朝鲜战争中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双方都在战前犯了不小的错误!因为在战役开始前几天双方都有投敌的叛徒,向对方泄露了军事情报。可惜的是两方的指挥官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要不然乃至整个朝鲜战争的局面也许就因此而改变。

这次战役前,志愿军方面的投敌者有数十人,为首者是38军340团的突击队干部谷中蛟,他向敌方透露“上甘岭”已由新来的全部苏式装备的第15军44师换防的消息范佛里特根本不相信,还是认为是被打残了的38军114师部队。

敌方的叛逃者是韩二师的上尉参谋李结球,他报告了美方将大举进攻上甘岭五圣山的机密,可是情报被忽略了!

以至于战役一开始美方不了解中国人的防务态势,而中方不能够判断美国人将从哪里进攻!在世界战争史上闹出了天大的笑话。结果,这场战役完全打成了双方为了争“脸面”为了争“一口气”而演变的“绞肉机”式血腥战场。

美军轰炸机瞄准镜下的我志愿军上甘岭阵地。

3
中美参战军力对比

上甘岭战役中的联合国军,美军火焰啧射器单位向坑道入口前进。

且看赫尔辛基军事学院披露的资料:开战的第一天,即1952年10月14日这天,美方投入了7个步兵营,18个炮兵营,200架次飞机,投航空炸弹600枚,发射炮弹30万发。

中方应战的是15军的两个连另加一个排,打掉子弹40余万发,近万枚手雷,打坏了10挺机关枪,62支冲锋枪,90支步枪,损坏武器占两个连队的80%以上。537.7高地失守。

这一天中国军队死伤550人,攻方伤亡1900人。上甘岭注定是尸山血海的地方,反复拉锯式的争夺,因为双方都打红了眼!

1952年11月25日,“上甘岭战役”结束。在这次惊天动地的大血战中,在只能够放两个连的高地上,中国军队先后投入了两个精锐野战军的9个团,另加2000新兵,11个炮兵营,一个火箭炮营。共43000多人,共产党方面一共打炮弹45万发。(赫尔辛基军事学院披露的资料,下同)。

联合国军方面投入步兵10个团,2个营,空降兵1个团,另有1个编练师,4个新兵联队,共62000人,消耗炮弹190万发,航弹5000枚。许多中国人不是被打死的,是被炮弹震死的。

整个战役中国军队死亡人数是7100人,伤残8500人;联合国军死亡11300人,伤13600人。伤亡比为1:1.6

在一块长仅2700米,宽1000米的狭小地域内,双方10万余人拼命厮杀,43天时间里共有40600名士兵倒在这2.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上甘岭战役绞肉机”之战!


退守坑道内的志愿军某部,组织小型出击,杀伤敌人。

克拉克说:“这是朝鲜战场的凡尔登”;

林彪说:“上甘岭是肉磨子!”

中国军队的第15军,后来被挑选改编为中国空降第一军。

什么叫做英雄?摧锋于正锐,挽澜于极危,可以叫做英雄。

整个上甘岭战役中,天上没有出现过一架我们的飞机;我们的坦克也没有参战的纪录;我们的火炮最多的时候,也不过是敌方的四分之一,美军总共发射了190多万发炮弹,5000多枚航弹,我们只有40多万发炮弹,而且几乎全是后期才用上的:

数百万发炮弹蹂躏着这两个区区3.7平方公里的小山头,这两个在范弗里特的作战计划里第一天就该拿下来的小山头,用自己的粉身碎骨验证了人类的勇敢精神。

4
上甘岭的战略与精神意义

朝鲜战争期间,上甘岭战役中,坚守在坑道口的八连炊事班战士。由于减员严重,炊事班的战士也上了战场。

战役之后,美军再没有向我军发动过营以上规模的进攻,朝鲜战局从此稳定在了38度线上。这一战奠定了朝鲜的南疆北界。

原本是二等部队的十五军四十五师,这一战基本上打光,但是她从此昂首跨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等主力的行列,因为她的战绩是——上甘岭。

我们没有足够的大炮,甚至于没有足够的反坦克手雷,当时前沿阵地上的战士们惟一希望的是多给配点手雷,因为这个东西“一炸一片”,炸碉堡也比手榴弹威力大多了。可是,黄继光手里仍然只有一颗手雷,因为这个东西我们造不出来。

美国人可以动用B-29去轰炸一辆自行车,而我们手里的反坦克手雷只能留给敌人的坦克,用来炸碉堡就算是很奢侈了。当年的美国随军记者贝文.亚历山大写道:“(中国)部队进攻时,通常主要依靠轻兵器、机枪和手榴弹。只有对付最有利的目标时,才肯动用迫击炮。”

对一个国家、民族落后的痛苦体味最深的,莫过于她的军队。

朝鲜战争期间,上甘岭阵地上严阵以待的中国志愿军战士。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战士——他们从不和自己的祖国讲条件,没有任何奢求,决不会因为没有空中支援就放弃进攻,决不会埋怨炮兵火力不够,决不会怪罪没有足够的给养,只要一息尚存,他们就绝不放弃自己的阵地……他们甚至可以在长津湖零下20华氏度的气温里整夜潜伏,身上仅仅只有单衣;他们可以在烈火中一动不动;他们中的每个人都随时准备着拎起爆破筒和敌人同归于尽……

上甘岭,不仅是一两个伟人的胜利,也不仅是几十个将军的胜利。当一个辉煌了两千年的民族破落后重新找回自信的时候,这种力量是可怕的。伟人与将军们所做的,只不过是合理地利用了这股力量。

朝鲜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仰天长叹,对儿子蒋经国及毛人凤等军事将领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毛泽东的对手,盟国美国说我蒋介石不行,可是他们又怎样呢,我看他们西方国家也是一群蠢猪。他们与中共毛泽东比,从哪方面都无法相比!16个国家最精良的军队,最先进的陆海空立体军事集团,30多个后勤支援国家,加在一起40多个国家的军事力量竟然被毛泽东打的如此狼狈,丢人现眼,耻辱啊!看来,反攻大陆的梦想已经成为泡影,三民主义很难实现了!不过,毛泽东也是中国人的骄傲啊,更是一名奇才。中共有多少能者,我都不放在眼里,事实上也不是我的对手,唯有毛泽东把我挤到这几个小岛上了。盟国也不是毛泽东的对手,毛泽东打仗是艺术!各方面的领导都是艺术!”蒋介石突然把声音提高了八度,“是高超的艺术!”他接着又说:“我们要研究毛泽东!要学习毛泽东!”这就是与毛泽东斗争了几十年的蒋介石对毛泽东的最后评价。

5
上甘岭精神——向我开炮!

在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的环境中,坚守坑道作战的志愿军战士,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各种困难。图为模范卫生员陈振安接下石缝中滴出的水,救护伤员。

2008年有幸做为随团记者,跟随中国工商界代表团应美中贸易协会主席罗伯特·古德曼之邀正式访美,在美其间很荣幸的跟随谭良宪先生认识了一位上甘岭战役的美国老兵,他麦·卡拉汉,王成的故事也就从他身上拉开了序幕……

就是这次约见,麦·卡拉汉他不经意讲述了这样一段经历---他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在争夺某高地的拉锯战中,他的左腿被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炮弹炸飞!

这是美国的一个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老兵,重回上甘岭。在当年战斗过的地方,撒下一条悼念亡友的紫丝带。

那是1952年的深秋,身材高大的23岁美国陆军二等兵麦·卡拉汉跟随大部队在三角型山(我军称上甘岭)南面的三八线附近集结待命。

当时朝鲜战事正处于相持阶段,为了在谈判桌上赢得控制权和筹码,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向上甘岭某高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守军发动了轮番进攻,中国军队异常顽强,成功击退了联军多次进攻,并造成联军损失惨重,伤亡数百,联军命令麦·卡拉汉所属美军某整编连投入战斗,他们在飞机,坦克和大炮的掩护支援下终于拿下这个久攻不克的山头,而冲在最前面的就是麦·卡拉汉!令他大吃一惊的是,整个阵地上只留下三十多具尸体和一名手无寸铁的中国士兵!这个中国士兵看上去年龄很小,像个还未发育成熟的少年,他背靠在一截没有了树枝熟叶的树干上,满脸满身都是泥土;他浑身发抖,好像以身负重伤,两充满了仇恨与恐惧........口中发出“哇啦哇啦”的怪叫声。

1964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并出品的讲述英雄王成故事的电影《英雄儿女》剧照

那个中国士兵嘴里还不停地“叽里咕噜”吼着什么,似乎是被俘虏前绝望的纳喊....可是美国兵谁也听不懂,因为美国连队里没有也不可能配中文翻译

“他背着台步话机!”只听到有人惊恐的喊道。

这声提醒似乎叫美国意识到了什么.....可是为时以晚,无数发炮弹密集的像暴雨冰雹一样倾泻而降,100多个美国官兵被炸的身首异处,那个中国士兵也给炸飞了....

“惨烈啊,惨烈!我为了去救护战友,当场被炮火炸晕......苏醒后随手抓了把土,里面竟有二三十块弹片,那个中国士兵所倚靠的那截一米来长的树干上,竟有一千多个弹片和弹头!”

麦·卡拉汉提起往事仍不免心有余悸。

“整个阵地上仅剩下三名幸存者:一个双腿被炸断,右臂被炸残;另一个被炸的双目失明,双耳炸聋:而我-----左腿膝盖以下全没........”

“麦·卡拉汉先生,您说那个中国士兵'叽哩咕噜’吼叫着什么您听不懂,现在我可以翻译给您听,他是在说:'........我是851,我是王成!..........敌人把我包围了!亲爱的首长,同志们!请向我开炮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这时在场的所有中方人员全都已热泪盈眶!

1952年11月25日,上甘岭战役以歼敌2.5万余人而胜利结束。图为志愿军战士在上甘岭阵地上欢呼胜利。

230万发炮弹下面的焦土

960万平方公里的骄傲

战争的硝烟已然散去

我们似乎只能从史书中

寻找往昔的金戈铁马

但!

鲜血的印记永不遗忘

翻开历史的扉页

我们分明能听到

铿锵的杀伐!

胜利的号角!

愿!

战争的硝烟不再弥漫!

历史不被遗忘

未来仍在继续

致敬!中国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