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是我所有的诗意和梦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7:48:09

于丹:女儿是我所有的诗意和梦想

文/家教编辑部记者

 

    青瓦色的包裙,裁剪流畅而庄重;黑色的花样丝袜,有些亭亭玉立的妩媚;利落的短发,挑染成明媚的桃木红;精心修剪的指甲,淡淡着一层枣红蔻丹——真美。于丹,就这样从《论语》《庄子》的吟哦中,从杜丽娘声声的良辰美景里,婉然走出。她优雅地坐在我的对面,娓娓地讲起自己的女儿,轻轻慢慢的语速,满是浓稠的亲情爱意——她是讲坛上独与天地共无涯的学者,也是小儿女温情脉脉的母亲。

 

     关于童年,尊重孩子蓬勃的想象

 

     于丹最喜欢和女儿玩的一个游戏是“画图说话”,女儿在一张白纸上用各色画笔随便涂画,母女俩再拿着它你一句我一句地讲故事。一次,女儿在纸上画了四个太阳,于丹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开头,就让女儿开头。女儿说:“它们像天线宝宝一样互相拥抱,说你好呀。”于丹接着说:“四个太阳有一个是金色的,有一个是红色的,还有两个是什么颜色我不知道。”“还有一个是深绿色,一个是浅绿色。”于丹好奇地问太阳为什么是绿色的,女儿的回答非常可爱:太阳照着深绿色的树和浅绿色的草,就成绿色的了。

女儿的画天马行空,在她的图画里会满天飞花星月同辉,地上会生长出星,会生长着各式各样、奇形怪状台灯甚至云彩……当这样一幅幅画呈现在于丹眼前的时候,她给女儿的永远是鼓励,“在想象空间中不存在是与非,让孩子自由想象,心怀一个童话的梦想,这样他长大成人以后,才能面对一个严酷竞争的环境,才能拥有一种抵御苍凉的力量——心中有四个太阳会比一个温暖得多。”

除了画画,诗歌亦是如此。于丹的女儿四岁的时候就能背整首《春江花月夜》,背下来之后就会乱讲意境。“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赴西斜”。这一段说的是时间的流逝,月亮又西斜了,为了押韵这个斜字要读成xia。女儿却望文生义地跟她的小朋友说:“你看江潭上的月亮啊,正好落在了晚霞上。早晨的霞叫朝霞,晚上的霞就叫夕霞,‘落月赴夕霞’,那一片霞光上还有月亮,你说多美啊!这样的时候于丹从不和女儿争辩,也不想去告诉女儿怎样解读才是正确的。她觉得如果现在就告诉女儿:“这个‘斜’字你读错了,它在这里要押韵要读xia,它和晚霞的霞大不相同。”女儿也许会失去对诗歌的兴趣。

“一个孩子应该有想象力,他喜欢一件事情,你就先让他自己去瞎想,也许我不是一个懂科学的妈妈,但是我是尊重孩子兴趣的妈妈。对我的孩子来讲,她少背几首诗没有关系,关键是她要快乐,要保持着那种蓬勃的自信和那种创造的愿望。”

 

    关于成长,亲情是最温暖的力量

 

    于丹说起小时候父亲教自己诗词:“那时候我很小,父亲能把我扛在肩膀上,带我春天去看花。那是我第一次听到‘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诗,他把我架在肩上说,你看,这些花儿闹吗?我说不闹啊,都安安静静一朵一朵开着。我爸爸抓着我的腿,说你抱着爸爸的头坐稳了,然后就围着树跑,跑起来的时候你看那个花闹吗?我记得我乐得咯咯的,我说真闹,花都像走马灯一样跑起来了。然后爸爸停下来说,一个人静止看花的时候就觉得它只是宁静的,我们用词就会是‘春意绽、春意放、春意开’,那就没什么生动了。如果一个人的心里能够有那种动态,你就会觉得哗——这一树的鲜花都是喧喧闹闹的。什么叫生动啊?就是把花能写得像鸟一样,这就是生机勃勃。这是我很小的时候,中国诗意的境界就在那个时候进入我的心里了,我觉得它很美好。”

    在于丹四五岁时,爸爸带她参加朋友聚会,爸爸说:“你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去挑挑,看看谁是老师?”小于丹仔仔细细看一圈,觉得当中有一个阿姨对谁都好,照顾这个,呵护那个,特别好。一个叔叔,说话高门大嗓的,随地吐痰,不好。就跟爸爸说,那个阿姨是老师,那个叔叔不是老师。于爸爸又说了:“你觉得这阿姨好,你自己也得和她一样好,这就叫见贤思齐;那叔叔,你觉得他做得不好,你就问问自己,哎呀,我会不会也那么不好,这叫见不贤则内自省,所以他也是个老师……”
    时至今日,于丹仍然把自己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归因于小时候的耳濡目染,归因于父亲的这份爱,在她的新书《与您共赴昆曲审美之旅中》,也有这样的句子:“父亲爱戏,于是我从小就被咿咿呀呀的老唱片熏陶着,带着老式楼房木板地上斑驳的红油漆的记忆,还有午后的光懒洋洋泼洒在窗台上的温暖,一个小女孩儿眯着眼睛,在一板三眼的击打声中看逆光里浮动的尘埃…… ”

    然而一个家庭教育最好的状态,不仅仅是长辈对晚辈以言语或行动的施教,还是一个家庭中的循环教育。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于丹认为家庭教育是随时随地都在发生,要在亲情中培养重塑孩子的健全人格。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甚至是祖母祖父都随着孩子与时俱进,一起成长。

    现在女儿从学校回来,就经常会给于丹一些意想不到的教育,走在路边,女儿看着草就会问:“妈妈你能去分一下那是狗尾巴草还是燕麦吗?”春天看见花开的时候,女儿会说:“妈妈你能分出来黄色的花里,哪种是迎春,哪种是连翘吗?”这些知识都是于丹所不知道的,而女儿会告诉她,告诉她狗尾巴草和燕麦的叶子是如何不同,告诉她五瓣的迎春和四瓣的连翘是如何的美丽。女儿会回家用碘酒和淀粉去做实验,和于丹一起看见淀粉上淡淡的呈现出一片美丽的蓝,这所有这一切都让于丹感到新奇。

   “所有这些其实都给我们一种态度,当我们跟着孩子一起进入她的世界的时候,我们没完成一次生命的成长吗?”


   关于学习,快乐是永远的动力

 

   “女儿从来不知道国学这个概念,但她觉得和妈妈背诗词很好玩儿。”说起这话的时候,于丹的眼睛里满是自豪。“很多东西是潜移默化的,在女儿还没满月子的时候,我哄她睡觉就是背《春江花月夜》,还给她唱昆曲,所以她对戏对诗词有一种天生的亲近。”等到妈妈出差了,姥姥在一旁哄她睡觉,她还迷迷瞪瞪地支起打瞌睡的小脑袋:“姥姥唱戏!”这可苦了姥姥:“你妈妈不在,谁给你唱戏啊!”

    也许是这份从摇篮里带来的灵气,于丹的女儿也是一朵诗词的解语花,小家伙两三岁时舍不得妈妈出差,就会一个人伤心地叹道:“路上行人欲断魂”;在席梦思上乱蹦挨了爸爸批评,更会调皮地顶一句:“人生得意须尽欢”。

    和那些坐在书桌前背古诗的小孩儿不同,于丹和女儿的诗歌是在户外广阔的天地中。玩得高兴的时候,女儿就会对于丹说:妈妈,我们背首诗吧!于是,旁人便会看见一个小小的女孩踏着滑板车一边飞奔一边大声背诗,而跟在后面撒腿狂奔的母亲也在这诗意里跑得气喘吁吁。“最近女儿迷上了边塞诗,你能想象吗?多豪迈啊,一个小女孩儿,踩着轮滑鞋戴着头盔风驰电掣地飞过,潇潇洒洒地撒下一路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不破楼兰终不还……”

     与所有生于00年代的孩子一样,于丹的女儿也学钢琴学芭蕾。“什么伤孩子的热情,我就先放下不做。她想干什么我就让她干什么。我相信女儿自己会学习。”正是因为于丹的这句话,女儿从来没有觉得学这些东西累,反而乐在其中。小家伙特别喜欢钢琴,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弹完了小汤普森的三本钢琴教材,在学琴的时候,小家伙总是想着要创作,要学作曲。这时候姥姥不答应了,用老人家的话说,就是还没学会走就要学跑。可于丹却认为女儿有这样的愿望很好,在小不点儿的年纪,快乐就好。听着女儿在钢琴前面先弹一段正经的曲子,再和着节奏发挥一段,那感觉,特别high!一曲终了,女儿扭过头说:“低音是姥姥说话,中音是妈妈说话,高音是我说话。”

     讲到这里,于丹的脸上一片温润的幸福。

     学中乐,乐中学,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孩子的人生会不知不觉地变得羽翼丰满,变得清朗开阔。

 

 

   关于梦想,鼓励让孩子站得更高

 

    国家大剧院儿童票的规定身高是一米二,女儿五岁刚一米二,就小大人似的跟着于丹去看舞剧。“她小小的一个人儿,坐在位置上可以目不转睛痴痴的从头看到尾。”一场场的舞剧看下来,女儿说,自己的芭蕾也一定能跳得像舞台上穿绿裙子的姐姐那样好,这样美好的艺术体验,点燃了女儿心中的小小梦想。

    然而跳芭蕾是一件美丽而辛苦的事情,于丹的先生去看女儿练芭蕾,回来就心疼得不行,悄悄地对于丹说:“我在教室外面看孩子们压腿,这么小的孩子,老师坐在孩子腿上往下压,小姑娘们眼泪噼里啪啦地直往下掉……”“女儿都没叫累,你先别讲。”这时候,女儿上楼了,第一句话就是:“妈妈,你看我劈叉!”“唰”一个直叉就下去了。于丹赶紧鼓励女儿:“你好棒啊!”

    于丹认为,孩子的这份坚毅,来自于眼界,来自于对自我的肯定,来自于家人的鼓励。如果说孩子觉得一件事情很有乐趣,她就愿意去学习。如果孩子觉得自己很棒,再苦再累她也能坚持。女儿咬着牙练芭蕾,没叫过一声累一声苦一声疼……

    联系起自己的学习经历,于丹笑了:“除了语文好,我的数学从小到大就没有算明白过,试举例说明,我从小学一年级算应用题的时候,经常算出来‘张大爷剥削了地主800多斤粮食’。但我在北京四中的学习经历鼓舞了我,四中是一个很宽容的学校,在那里我得到了许许多多的鼓励。我的老师们都告诉我:不用因为你的数学不好而自卑,要把你自己的长处发挥出来! 

    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尊重快乐,尊重成长。让一个孩子找到自己喜欢的擅长的,并用最大程度的鼓励让他坚持下去,那这个孩子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关于家教,家庭教育是因材施教的习染

 

    我们的教育正处于一个信任社会化的阶段,大家都把孩子交给社会、交给越来越细分的专业学校,孩子可以到新东方学英语,可以去上奥数,可以去学电脑、绘画、钢琴……每一样的专业技术越细分,家长越觉得孩子是可以被专业化的社会化组装为一个合格的现代人才的。在这中间,家庭教育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于丹说,在中国悠久的传统中,大家都知道一个概念,就是读私塾。私塾是一个什么概念?也许它在整个课程的设置上不如我们现代教育这么条分缕析,没有这么完备的教学系统,没有现代的实验室。但是私塾过去是一对一的,或者是一位老师教几个小孩子的。其中交流、沟通、开放的课程,因人而异的调整,有时候比现代的教育要强一点。在今天,其实我想是一个多元教育匹配的阶段,也就是说,每一个当父母的人都不可能指望着让孩子上一所最好的寄宿学校,三年五载回来他就迅速地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毕竟,学校是教专业的,而家庭是塑造一个人的最好的地方。
   家庭教育是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建立一个孩子充分的想象和自信的地方。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只能以学科出发,以知识出发去进行一种对象化的教授。而只有在家里,每个家长才真正知道自己的孩子究竟喜欢什么,知道自己的孩子长项短项都在于什么。可以说,个体差异有先天的气质,有后天的习惯,天渊之别。偏科的孩子一定不是好孩子吗?我们今天面对的什么是人才?单纯信任一种专业化教育,有的时候会把一个天才教成庸才。某种意义上来讲,每个孩子来到世界上都是一个天才,带着他的奇思妙想。但是他的想象力受到鼓励吗?他的兴趣受到尊重吗?他个人的潜能被敏锐地发现了吗?   
  这一切责任在他的父母!指望着老师从一个班30、40个孩子去发现并且捕捉而且鼓励每个孩子不可替代的优点,这几乎是一种奢望。再好的班主任也做不到,但是每个家长面对自己的孩子,你有理由把他当成世界上唯一的这一个。他的气质、他的兴趣可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点是家庭教育的优势。

家庭教育是一种因材施教、扬长避短的习染,它给孩子们的是一种不确定性的价值的开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家庭教育跟学校教育形成的平衡系统才能够真正塑造来一个健全的人。


    后记

采访的最后,我问于丹:“您讲了这么多的诗词歌赋,有没有一首诗一曲词能形容您的女儿?”

略一沉吟,于丹饱含深情地说:“那太多了,她是我所有的诗意,所有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