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让学生心有所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0:42:53

作文,让学生心有所动 [复制链接]

三槐居士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三槐居士 当前在线
注册时间
2001-12-25 
阅读权限
200 
积分
605499 
最后登录
2010-10-29 
在线时间
278小时 
槐币
262802 元 
威望
46201 点 
精华
1447 
好友
630 
日志
3366 
主题
11759 
帖子
24176 
UID

总顾问

1# 发表于 半小时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下载本站的压缩文件无法解压问题的解决办法 .pcb{margin-right:0} 云南省特级教师 任玲


记得一次高一年级的期末考试,要求是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我们交换阅卷,本想这样的题目很容易写,但看到的作文却令人大失所望,阅卷完了,心里沉沉的。

有学生在作文中说,“要使一个人感动谈何容易,只有经历了大事的人,才会对感动有深刻的体会。”也许这是很多学生的看法,在一个年级一千多号人的作文中,出现最多的素材是雷锋叔叔,是九八抗洪,是救人,是绝症,是死亡。那些造作文字很是令人生厌,读着极其难受。可以猜想,他们编造时也极其难受,如果不是因为那是考试, 60分总得有个交代,我相信他们决不愿意写下那些文字。

这样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去思考文字的意义,作文是用来干什么的?

作文是用来干什么的?在我的固执的意识里,文字是用来把生活于我们的冲击、磨难、厚爱、馈赠记录下来,把我们每一个人作为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的心性感触写出来。换句话说,文字是用来表达自己的。如果只是用它来编个惊天动地的故事博得高分,它会变得怎样的面目可憎啊!

文字是用来表达自己的。明明是一千多号人,却少见“自己”,看到的多是虚假空洞的内容,这究竟是为什么?他们的生活中,从来没有过感动吗?如果说只有亲人患了白血病,我们的心才能有所触动,那世界是不是很可怕?

在这样的状况中,如果让我给他们上作文课,我是很犯难的。在我看来,过多的技巧的传授、写法的规范,对他们来说,都是无济于事的,只能是增加捆绑和约束。与其说他们作文能力低下,不如说他们缺少善感的内心,缺少灵动的心性,他们的心的末梢不能伸向生活最细微的地方。如网络作家尚爱兰所言,“写什么”永远比“怎么写”更重要。缺少内心,“写什么”的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因为这个“什么”,不止是生活,更确切地说,是外在的世界在人内心深处的反映,是投入了人的主观感情的现实世界。心不为外界所动,这个“什么”就自然是虚缺的,想写出感动自己也感动别人的文章,自然难乎其难。

学生灵动的心性越来越木然,这或许正是我们作文教学的悲哀。我们的教学,很多时候似乎是让学生越来越不知道怎样写作文了,尽管我们如何乐此不疲地给他们讲述那些写作的诸多要领。

孩子的心本来是最有灵气的,有时甚至令我们惊叹。

我女儿四岁的时候,会对我说:“妈妈,璐璐笑起来像打鼓。”璐璐是我的同事的女儿,声音粗粗的,那笑声很特别,我们却不能把这特别形容出来。让女儿唱歌,她唱不上去,就嚷嚷:“不行啊,太高了,我够不着。”那时她并不知道音高是什么意思,我们说音太高的时候,不知道她的小脑瓜里有怎样的联想,竟说出“够不着”的话,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我记得尚爱兰老师有过这样的记录,盖着白天晒过的被子,小方周惊喜地对妈妈说:我闻到太阳的味儿了!

哪一个做父母的,记忆中会没有这样一些让人忍噤不禁的片断呢!

而我们课堂里的孩子,还保留多少这样灵动的心思?正如这次作文,我宁愿看到他们内心深处真实的感动,哪怕只是路遇老师的一个微笑,作业本上的一句批语,朋友之间的一句问候,母亲的一顿饭菜,父亲的一个背影、雨后的一朵小花、风中的一片树叶、心爱的一只小狗……但他们没有。

他们不是没有经历,不是没有生活,而是各种因素使他们的心木然了,生活中的细节不能触动他们的内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作文教学,实际上最需要的,是有效地去刺激与导引学生,开启他们的心灵之门,让他们用心去面对,让他们心有所动,在司空见惯的生活中,获得独属自己的生命体验。

为此,我们曾不断努力。

在我的课堂里,总是不肯轻易放过那些感动人心的细节。《我与地坛》中,作者全身心地把自己放在古园中,他静静地看日落,看 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看那些苍黑的古柏,看 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的蜂儿,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的蚂蚁,看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的瓢虫,看寂寞如一间空屋的树干上留着的一只蝉蜕,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就这样静静静静地面对这个世界,细腻的心仿佛听到了 满园子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悉悉窣窣片刻不息的响动,仿佛闻到了 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

我总喜欢对学生说:没有这样细腻的心思,哪有那么动人的文笔?没有对生命如此细腻的体验,哪有对生命那样深彻的感悟和解读?那么你呢?你曾有这样的时候吗?静对着一朵花?静对一片蓝天?静静地看着窗外?静静地坐在黑夜?一个人数天上的星星?独自一人走在小道上?那时,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能把你的心思记下来吗?

上完这篇课文关于母亲的内容后,我念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短短的篇章中,苦难中的母亲,默默承受着命运的打击,支撑“我”的生命,直到最后一息。那份深沉浓烈带着苦味的母爱、和“我”终于懂得了母亲之后内心深深的歉疚,再一次得到了深化,在我的泪光中,在学生的泪光中,我说,你们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吗?我们是否也曾经这样只顾自己的感受、不懂得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一切?今天的随笔,我想让大家写《想起我的父亲母亲》,——不是“爸爸妈妈”,而是“父亲母亲”,我们要改变称呼,因为我们长大了,开始能读懂父母的爱了。

这样的课堂之后收到的随笔,不用担心它造作空洞,你会看到一颗颗真情流动的心灵。那些发生在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故事,总是在瞬间就流入脑海,笔端倾注的,是真实的内心。

但是,这样的过程毕竟是零散无序的。我深深地感觉到,我们的写作教育中,仍然缺少一个可循的有序的架构。一个让学生心有所动,让生活在他的心湖荡起涟漪,让他能真实地体验作为人的喜怒哀乐,让酸甜苦辣的生活触动他的内心,让他在触动中有所思有所想,不断增加经验的厚度的完整体系。缺少它,写作教育就只是零散的个体行为,或者说,就走不出技术主义的老路。

无疑,我们应该在常规教学、课外练笔等写作实践中倡导学生去体验,去为生活动心动情,同时也应该给学生以自由写作的舒展轻松。但我们更需要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可循的、有序的、相对完整的写作教学架构,把作文教学拯救出来。因为如何让学生心有所动,如何打开慧眼、用心灵触摸生活,是我们写作教育中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吧。

在我的视野中,一群身体力行苦苦探索的先行者在编写了《新语文读本》之后又出炉的一套《新语文写作》(主编王栋生),是目前我认为最值得借鉴的。虽然它只是以民间形式而非必修教材形式出现在市场上,却一点也不减损对于从教多年的我的震撼。在我看来,它几乎可以说是填补了许多年写作教育系统架构的空缺,而且这种填补绝非以往的技术主义倾向的技巧堆叠,而是把我们常年写作教育中最感困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并加以解决的。

作文教学,把写者的心灵引向生活,也是这群殚精竭力的探索者所极力倡导的。他们把体验生活并有所觉悟称之为“发现”。把引导学生“发现”作为写作教育中培育与训练的重点。写作读本初中卷中这样引述罗丹的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编者还作了这样的发挥:“上帝赋予每一个人多么巨大的财富!你有眼睛可以看,有耳朵可以听,有手足可以触摸,有心灵可以感受”,他们把这个训练和培育的过程,称之为“生命的开发、提升的过程”。由此把引导学生“发现”周围世界以及自我内心世界,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并且贯穿从小学到高中的全过程。在这套写作体系中,又具体化为:发现大自然,发现自我,发现社会与发现大师。(引自钱理群先生的《关于中小学写作教育的断想》)这个体系的设置,是合乎“人”的成长规律的。

把写者的心灵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心有所动,体现得最透彻的部分,在高中卷一“自由状态下的写作”阶段中。编者力图牵引写者充分进入人的情感世界,他们把爱、亲情、友谊、幸福、志趣,以及失败和痛苦、不满与犹豫、同情与怜悯等人人皆有的情感情绪,作为刺激穴位,导引学生把心灵的触角伸向生活的细微之处,唤起写作者特有的情感体验。那些刺激学生内心使其能心有所动、会心有所动的信息实在是切近而丰富!每一个部分,有师生间动情的对话,有名家的、学生自己的体验文字,有刺激学生写作欲望的文题,完整而立体。而那些让学生完成的题目,也总是令人耳目一新!在我看来,最过人之处,在于它既关照人的内心,以激发人的心性为基点,又不是小学初中写作的简单重复,它本着“人”情感的丰富、思想层次的提升的宗旨,在刺激体验中,挖掘的是内心更深处的东西,它把丰富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与写作的方法、技巧熔为一炉了。

我现在想,《新语文写作》打开的视窗,正是我们的作文教育所需要的。

末了,还是回到那次考试作文上。一个绝妙的讽刺是,学生作文中充斥着假大空,而那份试卷的现代文阅读部分,选文是郭枫的《生命的一抹》。在作者动情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踏着刚出芽的青草时心头充盈的颤栗的喜悦;看到西风渐紧、黄叶辞枝时的无端喟叹。一朵飞花,一叶新绿,一声寒夜的叫卖,一句村野的俚语,都能给他以启示、充实和美化。心有所动,才有这么细腻、丰富而美丽的生命体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