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读书笔记:八十年代自由主义毒草选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19:51


荐 ·谁能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 ·丧家狗事件—最近的思想地 ·关于快乐男生的技术性探讨 ·戛纳2007,准备好了吗 ·慕容雪村:谁的心不曾柔软
·献给您,亲爱的妈妈! ·于震环专访:毛孩背后的故 ·我能证明武大郎身高堪比姚 ·中国电信不愿增加带宽的原 ·邹春兰被逼斥千元救助艾东
『文学批评』 [灌水]读书笔记:八十年代自由主义毒草选读
作者:金三  提交日期:2006-2-21 19:03:52
打算从这本书开始,读几本毒草,尤其是波普尔的几本书.
读书笔记:理想与偶像
《理想与偶像》
作者:[英]E·H·贡布里希著 范景中 曹意强 周书田译 页数:418 出版日期:1989年7月第1版 SS号:10351773
简要目录
译者序:贡布里希对黑格尔主义批判的意义
价值在历史中的地位
普通知识的传统1
探索文化史24
名利场逻辑:在时尚、风格、趣味的研究中历史决定论的替代理论90
德国战时广播中的神话和现实148
人文科学的研究:理想和偶像182
价值在艺术中的地位
艺术和自我超越201
艺术史与社会科学215
视觉艺术的准则和价值:与昆廷*贝尔的通信275
附录:对作品卓越性的断言302
为多元论辩护311
博物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320
艺术研究中的理性与感情346
贡布里希论情境逻辑以及艺术中的时期和时尚--波普尔353
科学和艺术中的创造性自我批评--波普尔364
思斯特·贡布里希--马辛377
作者:金三  回复日期:2006-2-21 19:05:00
P22,我属于西方文明,于公元前一千年诞生于希腊。那时诗人、哲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自由地考察了早期古代东方的神话和传说。共同创造了这一文明。公元前五世纪它在雅典达于鼎盛。公元前四世纪.马其顿征服者使其流被东方,而在公元前一世纪操拉丁语的罗马人又把它传播到大半个欧洲以及非洲的北部。//基督教改观了西方文明,这一宗教在公元二世纪和三世纪间崛起于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当中、并扩展到整个拉丁-希腊语世界。五世纪,在条顿人的重压下,罗马帝国崩溃,但西方文明幸存.因为它的一些组织、文学和艺术在所谓的中世纪期间被保存在希腊和罗马的教会里,其时,大多数王侯和农奴都目不识丁。在十二世纪和十三世纪,西方文明再度昌盛.哥特式建筑风格从法国传遍欧洲、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的大学亦蓬勃发展,并获得了古希腊的科学和学术的新知识,其方式是通过穆斯林世界阿拉伯人翻译的古典著作译本、这些阿拉伯人从北非到西班牙都留下了足迹。他们还从印度带来了阿拉伯数字.从中国带来了纸、火药和航海罗盘,从而辅助丁十四到十五世纪意大利商业城市的自主,这一自主又促成了希腊和罗马的文学、艺术及其建筑风格的再生,此即所谓的文艺复兴。新学问借助印刷术而广泛传播.从此,现代史来临,并为十六世纪分裂欧洲的宗教改革提供了背景、而航海的发现则导致丁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横跨海洋的征服行动和移民运动。//西方文明再次改观,是由于出现了对人类知识进步的新信仰。其范例见诸意大利创立的实验科学的数学理论,并在十十世纪的尼德兰和新教英国得到发展。此后,理性主义和宽容精神在十八世纪又传遍了欧洲大陆。因此,西方文明能在迅速发展的工业革命中得以幸存。工业革命又导致了十九世纪的殖民主义、读写能力的普及及其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群众运动。在我们这个世纪,西方文明还危及和改观了地球上其他民族的文化,而这个地球由于航空的发展、已经为我们缩小到了人造卫星般的大小。不过,我希望我们的文明还会有二十一世纪。阿门。
P32,有的人对黑格尔很反感,坦率地说,我本人的忍耐程度也是很有限的。但此处我并不想重复叔本华、伯特兰*罗素以及我的朋友卡尔*波普尔爵士以极大的权威说过的话,
P34,众所周知,黑格尔些把这些基本原理建立在一个他宣称是从康德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中发展出来的形而上学体系之上。但与现时的情况关系更密切的是黑格尔对传统神学的回归。我们可以认为黑格尔的神学只能归到宗教异端-类中去,因为它蔑视基督教-次性创世的教义,也蔑视同样独特而又适时的上帝化身为基督耶酥的教义。宇宙的历史在黑格尔看来就是上帝创造自己的历史,而人类的历史就是在同样的意义上精神不断具体化的历史。
P52,要在这些对立的两极中辨认出黑格尔最偏爱的范畴,不必十分精通黑格尔也能办到。黑格尔经常摆弄精神的内向和外向旋转,摆弄精神从普通性向独特性的运动。
P60,因为黑格尔遗留给历史学家的任务正是从每一个事实的细节击发现隐医于其小的普遍原理。
P61,如果他们抓不住能使铁屑成为图案的磁石,那么以往的文化颗粒将又一次成为一盘散沙。
P61,然而,文化史足以往各个方面的历史。倘若没有某种系统的原则,没有某种可据以综览全局的中心,没有某种黑格尔的轮形图表可绕之旋转的轴,则无从着手研究。因此,把编撰文化史的过程说成是利用黑格尔的假设而同时摒弃黑格尔的形而上学的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则是再好不过的了。这正是马克思主义者宣告他们正在做的事。黑格尔的图表虽然或多或少地被沿袭了下来.然而其轴心已不再是精神,而是不断改变的生产条件了。其外缘则代表反映物质条件的上层建筑。于是,文化史学家的任务依然如故、他必须能够通过某个时代的每个细节来说明文化怎样反映了这个时期的基本经济特征。
P69,为什么要击败敌人?这个问题虽然一度使人感到天真可笑,可是现在我们懂得强大的影响可以胜过精良的武器。
P75,战后不久我与一些德国研究者的讨论,他们似乎认为,哥特式教堂是在哥特式时代在整个欧洲自发地出现的,各建筑工地之间并无接触。
P83,在我们自己的文化环境里.我们无须仔细分辨就可以感受其谐振;起居间墙上的画.说话的腔调,写字的笔迹.服饰的打扮,打招呼的风度.这一切都带有无数的这种文化和社会的谐音,引起我们的共鸣,纵然如果我们不是黑格尔派,我们也明白这一连串的意义并不总是能够正确地用心理学术语来解释的。
P84,我们自己的过去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远离我们而去,倘若我们要保持使我们理解人类最伟大的创造的通讯路线畅通,我们就必须用比一代人--他们那时自然还想指望更多的这类“谐振”--更深刻更努力的态度来研究和讲授文化史。假如文化史以前不存在,那么现在就必须开创。
P85,我们的学术组织据以建立的所谓“学科”只不过是方法,是为达到目的而使用的手段而已,这一点再多重复也不过分。诚然,音乐史家必须学会识谱.经济史学家必须学会处理统计资料。但是如果有一天我们听任我们已经学过的或者正在教授的技术支配我们大学的课题,那就太悲惨了。
P86,本文旨在说明黑格尔的轮形表的实质就是上帝神圣计划的世俗化翻版;因而.寻求决定某一文明总模式的中心结果不多不少正是探索上帝与人类交往方式的入门知识而已。但是我希望我已经说清了这样一个问题:人不可能无所不知这-令人沮丧的事实为什么绝不可以导致我们采取盲目愚昧的态度。很清楚,如果人文和学要生存下去.我们就绝不能让专业化达到上面说的那种高度。
P86,自然科学家无疑也要善于广为涉猎,对相邻的学科有较多的了解,但对他的评价最终在于他的发现.而不在于他的知识。
P87,然而归根到底,文化史学家的这一探索目的在于为文化服务,而不是为了学术工业提供原料。
P88,文化研究基本上是对连续性的研究,而我们希望传授给学生的正是这种连续感.而不是不加批判的接受感。我们要他们养成这样
的思维习惯.即不仅在自己特殊领域的范围之内而且还要从周围所有的文化现象中去寻找这种连续性。
作者:金三  回复日期:2006-2-21 19:06:00
P91,现在.三十年过去了,也许需要一种替代理论,而不是需要指出“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在学术性的艺术史中,历史决定论的理论所提供的答案很少被严肃看待,但也拿不出什么有趣的理论取而代之。
P95,最后.还有一点补允说明。我认为,认识论不仅对于专门科学是重要的,而且对于哲学也是重要的;我们时代的宗教与哲学的苦恼.大概使我们大家都有事可干,其明显的部分就是认识-哲学的苦恼。尼采称之为欧洲的虚无主义.邦达称之为学者的背叛。我想把它称为苏格拉底式发现的一个结果:我们一无所知.这就是说.我们决不能合理地证明我们的理论是正确的。但是,这个重要的发现,这个除了棘手的问题也带来了存在主义的发现,却只是半拉发现;而虚无主义是可以克服的,因为尽管我们不能合理地证明我们的理沦,而且甚至连它是或然的也不能证明,但是我们能够合理地批它,而且我们可以区别较好的与较坏的.//不过,早在苏格拉底庆之前,;老色诺芬尼就懂得这个道理、他写道:并非一开始诸神就为凡人揭示了一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摸索着找到更好的东西。
P125,开放社会的成员必须相信,不论是事物还是制度都是可以讨论、可以改良的。
P125,对于把进步观念用于艺术的这种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人们常常严历指责,然而还从未驱除。也许情境逻辑和零点法在此也能有所作为,帮助我们澄清这一最重要的问题。
P128,艺术和竞赛都讲究规则,都讲究精通。这种精通是经过长期的实践在规则的范围内获得的,通过实践探索了可能的起始步骤和这些步骤对进一步取得成就所具有的潜力。这种精通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对手段的确切了解。
P134,科学的客观性不在于科学家不受先入之见的影响,而在于他们愿意检验那些先入之见,愿意倾听导致那些先入之见被诘难的论点。
P136,无论哪一个团体,它越热衷于艺术,就越善于强行灌输思想;因为在这样一个圈子里,喜欢错误的东西就象崇拜假神一样,你被认为在趣味上达不到要求,你就通不过进入该团体的检验。根据这些可靠的事实来看康德.他的观点就叫人难以理解了,康德认为审美判断完全“不带功利”.完全自由.仅仅是以每个文明人愿意喜欢什么的信念为基础。
P137,与康德的见解相反,在这样-些情境中,“我喜欢它”的说法似乎实际上意味着:“我相信它属于同伴们认为好的那类东西。既然我爱我友,我也就爱它。”
P152,用希特勒的话来说,“宣传中可以有变化,使宣传显得丰富多彩.但是任何变化都不得破坏主题的内容, 而必须自始至终宣传同一件事。”(<我的奋斗>)
P153,在德国战时电台中,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演讲风格最初是由两个宣传机构分别使用。德军最高统帅部使用的是精练而又深沉的风格,播音员把这种风格吹捧为本人的含蓄。而实况广播员却使用军号,又欢呼又叫喊或表现出一种受到触怒的天真劲。希待勒在1939年秋进攻波兰而引起的这场战争中首次使用了宣传媒介,让全国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似乎是大写字母的历史----Weltgeschichte----的参加者。
P193,然而,由于分成各“学科”和“系”,所谓的“文科学科”当然肯定会遭到歪曲。确实.我已论证过,人文科学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种“知识整体”,但是这个知识整体经不住分割。
P197,我的确希望,甚至从这个实际方面出发,我们也应问心无愧地鼓励年轻人抛弃偶像崇拜而代之以对学问的真正崇拜。
作者:只要简单生活  回复日期:2006-2-21 19:14:00
啥叫自由主义,金大哥?
作者:几米香  回复日期:2006-2-21 20:57:00
三三最近狠用功的说...
作者:金三  回复日期:2006-2-22 19:25:00
P204,有人发现,美的观念是随时间和地点而变化的,这说明在艺术中所有的规范都是主观的。一个永恒不变的完善世界的观念.在艺术中和在宗教中一样那是梦想,艺术家所剽的唯一价值就是对自己的忠诚。1854年,库尔贝在一封信中极好地表达了这种信条:我希望在我的一生中能使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得以实现,我希望永远用我的艺术维持我的生计,一丝一毫也不偏离我的原则,一时一刻也不违背我的良心,一分一寸也不画仅仅为了取悦于人、易于出售的东西。----库尔贝说过他不能画天使,因为他不曾见过一个天使.
P209,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人有不向的价值和不问的追求。也许我们只有在考虑这个价值范围和差异时才能认识价值。
P213,我不希望否认,这种责备可能有某些道德的力量。然而我想论证,更伟大的道德力量存在于这样的信仰中、这种信仰认为,只要自由地倾向-件伟大的艺术品,探索它的无穷无尽的丰富性,我们就能发现自我超越的价值的真实性。//我当然知道这种艺术概念听上去很陈旧。维多利亚时代崇拜道德至上,把艺术品作为一种不明确的宗教代用品,这使许多真诚的艺术热爱者反感。
P214,在纳粹统治的头几个月里,他仍然在柏林任职,他敢于在报上发表文章抗议大学里的清洗活动。我后来有幸在普林斯顿再次遇上他,那是他逝世前不久的事。我们谈到了这件事。他告诉我,在抗议发表以后.他和他的朋友如何等待着要命的敲门声,幸好它没有出现。在那个晚上,在那个长长的夜晚,他们在奏着室内乐。我想不出比这更好的例子来说明现实世界价值的地位了.
P224,但是,尽管在历史上完全的说明是鬼火幻影.然而这不一定就驱使我们走向彻底的怀疑主义。我们总是可以试图弄懂某件事情
的意思.我所读到的关于这座建筑的材料就提供了一个完美的例证。
P233,所以,科学史就不应该如实地写成一系列发明和解决问题的故事,只应该写成自称为科学家的那些社会成员的行为变化的报道。作一下合理的引申,我们可以把艺术史描述为对特定社会中充当艺术家角色的人们的报道。
P246,如果艺术只是个“喜好“的事情,问题也就了结了。但是就在这里,社会科学所提供的方法可以用作重要的矫正剂。它可以帮助艺术史学家思考我们全然归之于艺术名下的各种活动的一种或多种的社会作用。
P262,只要说进入这些艺术形式的最终成分属于人类的共同体验就足够了。这并不意味着艺术因此就应该与感情的表现等同起来。单靠感情就象单靠手的灵巧一样.绝不会产生出杰作。但是,所有的艺术,不管是音乐,书法,舞蹈,诗歌,绘画,还是建筑、它们都深深地植根于人类普通反应的共同基础之中。
P263,在艺术中.就象在生活中-样,“理解”总是程度问题,不管是我们身上的人类普通具有的东西还是我们的智力修养.都不能使我们免除误解,这一点无论怎样强调也不够。因为,就是对人类反应所作的恰当的感情上的解释,最终还是要由必定指导我们评价社会事件的同样的“情境逻辑”来决定。尽管我们理解人类行为以理性原则为基础,以达到某个具体目标的最佳方式为基础,但是,理解人类反应的检验标淮却还是我们自己对类似情境的反应。
P272,我们能从科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包括从真正的社会科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不是相对主义,而是虚怀若谷。我本人愿以整卷的论艺术鉴赏的著作换取托尼在他那优美的讲演(1949年)“社会史与文学”的结语中的下述段落:除了几句老生常谈之外,实际上目前我们对于一个时期的艺术成就与该时期的经济生活的特点之间的关系——如果存在这种关系的话——几乎一无所知,唯一坦率的做法就是承认我们无知。
P273,我从学生时代起.就一直希望表明可以用理性的方式研究艺术,而且我不想改变主张。因为我敢肯定,正是人类的理性承认人的价值并从人的角度去谈论人的价值。
P282,我真正想要说明的主要论点是,我们不能从零开始。不管是社会科学家还是业余爱奸者,只要他想了解艺术史,他都得使用这些“方针”(guidelines)(可怕的词!)。
P330,我认为,我们可以证实,是收藏目的要求与教育功能的吸引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才导致了现代博物馆的产生。法国革命的后果以及对寺院的抢劫,尤其是拿破仑的征战导致卢浮宫里聚集了前所未有的大量的艺术作品,这对准则的修正是有影响作用的。
P335,有—次,我在巴黎参观科罗[Corot]画展(科罗是我特别喜欢的美术家),我不得不站长队,并夹在人群中挤进展厅,因为我去的那天是假日。值得一提的是.在那次画展上展出的大部分可爱的绘画真的是来自于街对面的卢浮官。而在卢浮官楼上悬挂着科罗绘画的回廊通常却很少人有问津.我得承认我本人也没有去那楼上的画廊看一看,因为卢俘宫有太多的其他引人之物了。
P335,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爱宣传的时代,只有新奇的东西才被称作新闻。即使你更喜欢的是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观,而不是什么一时新奇的东西,但你也不能忽视后者,如果你想要让人看得起的话。歌德曾说过,如果一条彩虹在天空中存在超过了半个小时,那么就不会有人再去看它了。
P337,我在《艺术与错觉》一书中煞费苦心地批驳丁这一说教。感觉与知觉[Perception]之间的区分是不可靠的。眼睛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仪器.它是为大脑服务的,而大脑必须要具有选择性,否则眼睛就会对大量的难以把握酌信息应接不暇。看见总是包括寻找、比较、解释和忽略某些东西等活动。因此,我们无法学会抽象意义的看见。作为一种技巧的知觉总是需要人全身心的介入.心理学家所阐述的知觉技巧和动作技巧的习得过程向我们表明,技巧主要得取决于所谓的程度。学钢琴的人得使自己的某些动作和某些乐句的演奏变成无意识的和自动的.以便让大脑能自由地去注意其他的东西,同样,坐在复杂的仪表台前的飞行员得学会在适当的时候看见适当的刻度盘并忽略其他的仪表,他可以把其他的仪表当作“读解过的”[read]。人的大脑不是机算机、但它是—架绝妙的分验机,能建立起类别和亚类别[subclasses],这些类别和亚类别有助于大脑以极为灵活的方式处理大量的印象。就看[looktng]而言.它的灵活性来自于眼和聚焦裴置的可动性。我们是怎样学会谈东西的,这是个耐人思索的问题.
作者:几米香  回复日期:2006-2-22 23:42:00
:)
作者:shixinger  回复日期:2006-2-23 0:13:00
卢浮官楼上悬挂着科罗绘画的回廊通常却很少人有问津
----------------------------------------
在巴黎的时候我特意找着去看的
不过去卢浮宫之前如果没有事先做些研究, 很容易迷失,目不暇接 好的DD实在太多了.
过几天星儿贴点在卢浮宫照的PP过来:)))
作者:金三  回复日期:2006-2-23 18:57:00
P341,我记得在美园-个博物馆里看到的一种令人振奋的景象,那里的艺术教育比我们欧洲博物馆里的艺术教育要欣欣向荣得多。我看见一群穿着各种式样和各种颜色服装的小孩席地而坐在纸上拨墨作画,-位热心的女老师在用生动的语言表扬他们并鼓励他们继续往下画。她向我解释道,这些小孩刚去看过了挂在搂上画廊里的中国水墨画,现在他们正在亲手试试这种绘画的有趣作画方式。我无疑是不会妒忌他们的乐趣的。我只希望这位女老师会向孩子们说明,他们的作画方式与中国绘画杰作的作画方式恰好相反、并要使他们明白.要掌根中国水墨画的规则的精雅需要几年的专心、勤奋、不懈的苦练。说得学究气点.中国宋朝的绘回可以被归入任何的泼墨回类别.但也可以被更有效地归入人类创造性所带来的表现自然的最精雅的作品类别。一旦我们对此感到确信,我们也就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来注意中国的水墨画。//我本人非常喜爱和欣赏这种类别的绘画,但我知道我不象中国的鉴赏家那样能作出细腻的鉴别。我已经跨越了那个看中国水墨画都是千篇一律的阶段,但我显然还不能看见或者注意到那些可以把杰作与复制品或临幕品区分开来的细微特征。
P346,但是、虽然我是个理性主义者,但却不是个怀疑论者,更不是个玩世不恭者。我相信伟大的艺术、伟大的诗歌和伟大的音乐的力量,它们体现了人类的价值,这些价值也使人更有生气.只是我发现,这些从人类的创造奇迹中得来的体验具有强烈的个性。这样,要对艺术进行理件研究岂不是成了悖论吗?毕竟,这样一种研究容不下主观性、其目标必定在于客观成果。我们如何能够合理处理这些对
立的要求呢?怎样才能使我可以称作心灵的要求同头脑的要求取得协调呢?
P348,换言之,我是个理性主义有[rationalist]、但不是个唯理智主义者[intellectualist]。我从我的朋友卡尔*波普尔爵十那里得知,理性的力量在于其反驳命题的能力。而艺术的理件研究恰当其任。它能够清除流行的错误看法,并出此廓活道路以提高理解,但是它不能指导我们的感受。
P349,传统冠盖全局,对于这一重要性的强调如今已很不时髦了,但是时髦的东西总应该受到疑问的严峻考验。在任何情况下,我不只是个理性主义者而且也是个现实主义者,
P354,贡布里希以我的某些设想为起点,论述了如何用更好的方法来取代历史决定论的方法。他从我的设想出发去追求我称之为“情境逻辑”的东西。他以才情焕发而又充满创见的方式发展了我的设想,而且把这些设想应用到了-系列重大而又相当崭新的问题上。其中有些问题--如赞成优者生存的历史淘汰论,以及时尚的传播问题,我和他从前都曾经扼要地提过。但是大部分问题.尤其是舆论的两极分化及其逻辑向题,却是新颖得叫人吃惊。贡布里希对我某些想法的发展,不仪以其高超卓越富于新意而使我惊喜,而且她对我的思想的具体运用,也远远地超过了我曾经希望或者梦想到的可能程度,尽管他以前在自己的各种著作中也曾经机敏地运用过。
P355,对于这些具体应用,我无所补充。确实,贡布里希颇有技巧地充分利用了情境逻辑的方法、对他的技巧我只能欣赏和钦佩,没什么可以批评或者发挥的。
P356,这种危险当然与我的艺术理论,或者说得更概括一些,与我的世界3理论有关。世界3理论的要旨是,在我们搞好创作的努力之中,我们可以超越自己,把作品本身以及作品所代表的标准看得比我们自己的情感和抱负更为重要。这并不是说伟大的艺术家和伟大的科学家不会有或者不应该有抱负;而是说他第一位的抱负就是使自己的作品尽量完美;他会感觉到自己的匮乏,尽管同时他也感激从自己试图创作的作品----世界3的物体----上得来的巨大帮助。在这过程中他将大为依赖客观标准的丰富内容,而这些标准,作为其他作者努力的结果,是结合在世界3之中的.
P356,接上,个人的抱负,甚至于要求个性得到承认的愿望,和这些标准和价值比起来,也许会无可避免地被看作是一种侵犯.一种
亵渎。这部分地解释了(我常常这样形容它)我们怎么能揪住自己的鞋带拔高我们自己;因为在我们尽最大努力的时候知道这样还不够好,我们在做的同时就学到了什么是我们立志追求的标堆。于是我们就以这种方式超越了自己。
P356,接上,这些标准在不只一种意义上是客观的,这些标准是共享的,它们是可以批评的。它们会变(我绝不是说它们不应该变),但是变并不是随机任意的,而且它们更不应该与那些伟大的、我们从中成长走出来的老标准敌对。归根到底,正是这些“老”标准代表了艺术,而且艺术在发展的任何阶段都要用它们来判断优劣。一个痛恨-切“老”标准的艺术家很难称得上是艺术家,因为他们痛恨的正是艺术。
P356,接上,因而艺术中的标准可能变,但变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它们可能进而超越它们自已。也超越我们自己。认为
大艺术家永远是或者通常是伟大的变革家,或者是旧秩序的敌人,这类想法是铅误的;这些是历史决定论的神话。
P358,应该承认,我们没有能力“恢复艺术的独立”,也没有能力把艺术从“社会压力”下解放出来。我怀疑贡布里希在他文章的最后一段里说这些话要求我没想如何去做到不可能的事并不是很认真的。但是我们可以在美术和音乐的领域里与历史决定论和现代派高傲而又精巧的愚蠢干一仗。如果运气好我们也许可以打胜仗。而且我们可以希望在美术和音乐界树立-种谦虚欣赏而宽容的新风气。然后我们应该耐心地等待从别人和自己的作品中学到了东西的作者,他的作品将表明,他每-项成就都多亏他服从了客观标准,也就是由无数先前作者的作品和他自己的作品所造成的标准。
P359,因而在我看来.世界3是在流变之中.部分地是对它自己在世界2中所激起的变化作出反应,这就是说,变化来自于世界3自治问题的反馈。
P359,……我们知识的来源大部分都出自传统,这一事实注定了反传统主义是徒劳的。但是这一事实不应该拿来维护一种传统主义的态度:因为我们的任何一点知识和技艺(甚至我们与生俱来的知识)都是可以用批评的眼光来研究的,都是有可能被推翻的。然而,没有传统,就不可能有(科学和艺术中的)知识。
P359,正是这种传统.这种历史的延续性,与推翻“坏”传统的革命一起建立和哺育了科学和艺术。如果没有传统,或者传统完全中断。我们就只好象亚当那样----或者象北京猿人那样----重新开始.如果那样的话,谁敢说我们将做得和他们一样地好呢?
作者:金三  回复日期:2006-2-23 18:58:00
P364,因为自从1950年以来,我和妻子就一直在切尔吞山庄[Chiltern Hills]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我们不看电视,不读报纸,只是全副身心地从事一项研究。这项研究主要是从理论上阐述人类知识,尤其是人类科学知识的问题。
P366,说来也巧,我是不相信进步或者进步原则的。我认为,人类历史是盛衰兼容的历史,财富的增加会和道德的沦丧并存,艺术的繁荣会与诚意的减少同时发生。40多年前,我写过一些文章,反对相信进步的观念,反对流行时尚和现代崇拜对艺术和科学的影响。不久以前,有人劝我们接受现代观念和进步观念,现在又有人向我们灌输文化悲观丰义思想。我要对悲观主义者说的是:在我漫长的一生中.我不仅看到了倒退现象也看到了明显的进步迹象。而那些不愿承认我们时代和社会存在着优点的悲观主义者对此是视而不见的,他们还使其他人如此.我认为,我们的一些著名的知识分子的做法是有害的,他们总喜欢告诉人们说,他们实际上是生活在地狱里,结果,他们们不仅使人们感到不服(这倒不是什么坏事),而且使人们感到不幸,从而夺走了人们生活中的欢乐。然而,个人遭遇非常不幸的贝多芬是怎样结束他的交响乐创作生涯的呢?他以席勒的<欢乐颂>来作为尾声。//贝多芬生活在一个自由和希望均遭破灭的时代。法国革命以恐怖统治及拿破仑称帝而告终。梅特涅复辟压制了民主思想.激化了阶级矛盾.民众的苦难极为深重。贝多芬的《欢乐圣歌》是对席勒所说的那种“明显划分的”阶级对立的强烈抗议。贝多芬在合唱中将这几个字改成了“蛮横划分的,井让合唱队爆发般的齐声唱出。他不知道有阶级的恨,他只知道有人类的爱。
P369,谈到达里,我可以提出我的第一个论点,即诗歌和科学有相同的起源--两者都发源于神话。
P369,我的第二个论点是,批评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由美学、文学兴趣激发的批评;第二类是由理性兴趣激发的批评。第-类批评促使神话发展成为诗歌.第二类批评促使神话发展成科学--说得更确切些--发展成自然科学。
P370,我的第三个论点是:我们仍然可以找到许多证据来证明诗歌。音乐、宁宙学、科学有着共同的起源。
P373,我们从画家作画即他试图表现了一个自然对象的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种反馈效应.他构思、绘草图.接着便开始修改。他在画面上添加一笔颜料,然后倒退数步,检验-下效果如何。新添加上去的颜料的效果主要要取决于画境,即画面上已有的一切。反之,新添加上去的颜料也会对整个画面发生影响.使一切色调关系(无论变好或变坏)都发生变化。由于新添加上去的颜料影响了整个画面,他力图达到的、但在他脑海里还未固定的理想布局也会发生变化。如果他是画肖像,那么他努力想达到的逼真度和对对象特征的表现也会发生改变。//这里有个重要的问题是,绘画的行动,即试图使构思变为实际作品的行动肯定要先于批评性的比较或修改(贡布里希曾说过:“先制作后匹配“),艺术家得先有一个构思,如有一个理想的布局,然后他才能把创作到一定程度的作品与这个理想的布局作比较。只有通过比较,艺术家才可能进行修改。如果艺术家仅仅是对-个对象作再现,那么这个问题或许会稍微好处理些。音乐中也可能有类似情形,在为歌词谱曲时,自我批评和纠正错误就比较容易进行。总而言之.纠正错误就好象是比较,就象是把创作到一定程度的作用与要达到的目的.即作品理想的布局作比较。这种理想的布局会在实际创作出来的作品影响下不断发生变化。已被创作出来的作品会对创作过程起越来越大的影响作用。伟大的作品更是如此。
P375,伟大的科学理论家相当于伟大的艺术家。他象艺术家那样受到想象、直觉和形式感的引导。
P375,科学家知道这一点,他还知道他的想象、直觉和形式感常常会把他引入歧途,而个能使他达到日的.即不能使他越来越接近真理。因而,在科学中,理论的创立者以及其他科学家的不断批评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任何伟大科学家的作品仅仅基于灵感和形式感。
1909年出生奥地利,1972年受勋,1976年获黑格尔大奖
网页搜索 站内搜索

注意:非注册用户没有发表信息的权利。登陆社区>>注册>>
用户:  口令:
申请博客
选择签名 签名 1 签名 2 签名 3 签名 4 签名 5 签名 6 签名 7 签名 8
. 友情提示:广告性质的回复帖子,为了避免被删除,请移步到“天涯分类”板块发布,谢谢合作!
发言前,请仔细阅读并同意以下注意事项,未注册用户请返回社区首页注册。
1.请尊重网上道德;
2.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3.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作品;
4.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